文学著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23:1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著作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著作论文

篇1

在《论文学作品》中,英伽登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这一思想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复合的、分层次的客体,文学作品的存在取决于作者和接受者的意向行为,但又不等同于这些行为,因为它也有自己的实体基础。在书中,英伽登主要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体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仅仅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交流的方式之一。他从本体论入手,于该书第一章,首先界定了他要研究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及存在方式。从范围上,他选取了各式各样的作品,甚至一些令人怀疑是否为“文学作品”的著作如科学著作,都一一纳入其研究对象范围。他说:“我们并不认为只有文学价值或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才算是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所包括的范围弄得这么狭窄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一部作品有价值,特别是有文学价值是什么意思,但要说没有‘坏的’,毫无价值的作品也不对。我要说的是一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基本结构,而不管它们有没有价值。”[1]29英伽登巧妙地避开了文学作品价值的束缚,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扩大了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接着,他又将一些暂时无法讨论,具有特殊性,或不需要立马讨论的问题一一排除,将文艺作品的存在界定为意向性客体,由此,他规范了即将讨论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和概念。紧接着在该作品的第二章,他提出了其著名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依照现象学的还原方法,直探文学作品的本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他说:“首先让我们勾画一下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同时也确定我们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本质的主要特征。文学作品基本构建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它是由几个不同类征的层次构成的造体。”[1]48由此,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同时他也补充说明,每个层次在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现,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自身某种特殊的东西赋予整体的总性质,且不破坏整体的统一,由此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质,也构成了整个作品中的复调基础和统一的价值质。英伽登通过《论文学作品》明确地阐发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独到理解,即文学作品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英伽登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解释与补充:“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apurelyintentionalformation),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由于它的语言具有双重层次,它既是主体间际可接近的又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作品成为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anintersubjectiveintentionalobject),同一个读者社会相联系。这样它就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超越了所有的意识经验,既包括作家的也包括读者的。”[3]12紧接着,英伽登又提出了另一思想。他从认识论入手,结合其“不定点”理论。他认为文艺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强调审美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最后在《论文学作品》的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三章中,他从审美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其艺术价值结构系统理论。他提出在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质,它们合起来后产生了复调和声。这种复调和声与第十章提及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质一起,最终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他说:“不管是每一层次,还是由他们组成的整体,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质中显现出来———自然是面对读者相应的态度。它们互相配合,形成了复调和声,这就是作品最终价值所在。”[1]348由此不难发现,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分跨本体论、认识论、审美价值论三方面,他独创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理论在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具有延伸性,在认识论上充满了辩证法的特点,而在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是其理论的特色之所在。他的理论思想具有一种思辨形而上学、现象学和波兰分析传统结合的特色,从而导致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极具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现象学美学思想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

在哲学领域中,一般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大块,而作为哲学的一种,美学也相应地分为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首次横跨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方面,完美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并将其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在《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这两本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秉承着现象学原则,他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入手讨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讨论语音造体、意义造体、再现客体、图示观相的具体结构,通过总结归纳文学作品各层次造体的认识结论,讨论文学作品各认识结论的价值问题,他确定了每种认识所提供的基本价值:“我们已经断定,文学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构成的。它是在诸阶段的延续中构成的,或者包括许多审美对象,所以它们必须结合起来以便构成整体的总体价值……审美价值在这种价值性质中找到了它们的和谐和结局。”[2]414然后他分析列举了出现审美价值的各种条件,他又说到:“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认识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发现审美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其中出现了什么价值。但这并不是这种认识的主要任务,它基本上只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真正任务的一个经验上的准备。”[2]416最后,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在论述其文学作品理论时,他不断地切换角度,时而从本体论谈起,时而转战认识论,时而又立足于价值论,将三种体例融为一体,逻辑清晰流畅地一步步抽丝剥茧,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直至最后论证得出文学作品的价值之所在。

(二)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擅于给许多作品定义好坏,例如托马斯的经院学派就认为,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其完整或完美,认为凡是残缺的东西都是丑的,认为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如果这样,《红楼梦》只有前六十回,后四十回是后人补写,它是残缺的,难道它是丑的?红楼梦描述了四大家族悲欢离合,让人读罢心有凄凄焉,没有使人感受到愉悦,那么它就是不美的么?事实证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英伽登深谙传统美学的弊端,他不仅在开篇没有重走许多文学理论书籍的旧路,质询“文学的本质”或“文学是什么”,而是更为细化更为睿智地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概念,他所疑问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而非文学的本质。进而他提出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这不仅避免他的理论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同时,由于将科学著作纳入了讨论分析的范围,扩大了讨论研究的范围,由此也更具说服力,因为“就像它们说到底也有文学作品的本质”[1]30。又因为分析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即文学作品的本质,从本体论入手,为论证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区分与实在客体、观念客体夯实了理论基础。

(三)坚持意向性理论,反对心理主义

英伽登同他的导师胡塞尔一样,坚决抵制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他这样说道:“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我们在读书时体验的具体的心理内容和作者早已消逝的体验是相同的……要把文学作品和作者的一大堆心理体验等同起来的尝试,都是十分荒唐的,因为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开始存在的那个时候起,作者的体验就不复存在了。”[1]33-34不仅如此,在后面的分析中,他还用图示观相层次和具体化进一步嘲笑了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然而静下心来思考,要反驳作品是作者、读者的心理体验又是何其困难。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驳斥心理主义的荒谬,那么又怎样解释这句话?英伽登认为倘若每人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那么就会产生无数新的作品,而这是无比荒谬的。

(四)反对作品是观念客体,也反对其实实在客体,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

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他在《论文学作品》中这样阐释:“一个客体如果是直接或间接由意识行动或者由许多这样的内在的意向性的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创造的,那它就是纯意向性的。”[1]143文学作品在其看来不仅是意向性客体,更是“纯意向性客体”(intentionalobject)。为了解释这一观点,他甚至搬出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世界上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都是意向性客体。文学作品也同样如此,他通过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认为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是纯意向的构造物。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语词,语句乃至字里行间的意义都是作者在创作时生成的,是一种作者的意向行为,同时,但一部作品完成后,作者就与其脱离了关系,当作者再次去面对这部作品时,作者已变身成为读者,当读者阅读作品时,对于语词、语句、意义的理解或是重构,这样的行为也是意向的。因此,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英伽登之所以如此强调,甚至不惜大篇幅地举例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意义造体的内部结构来阐释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是因为他非常反对传统美学观点:认为作品是观念客体或者是实在客体。对于此,他狡黠地嘲笑了传统二分法,他说:“把所有的客体都分为实在的和观念的大概是一个最普遍的和最完整的分法。”[1]30倘若将文学作品归为实在客体,按照英伽登的观点:实在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或物质。它们的存在不决定于对它们有什么认识的行动。即我们熟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无人阅读而消失,那么依据现象学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存在不仅依赖于作者,而且依赖于读者,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读者,那么它就没有所谓的“存在感”,没有了存在感,又何谈实在呢?况且,英伽登说从作品的结构上鲜明地说道:“由语句构建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实在的。”[1]31那么文学作品是观念客体?在这点上,英伽登认为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造体使得文学作品类同于观念客体,但绝不是观念客体。

篇2

我国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著作权法》及相应的配套性法规,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还没有用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其保护办法。2001年修订后的《著权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从2001年到现在的2012年,11年过去了,迟迟不见国务院颁发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法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国际立法大多是以著作权或邻接权来考虑的。虽然,著作权法在一定意义上的作品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和交叉点,但是,著作权法定义的作品有其特定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很难确定,这是著作权法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这一不同就给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法律上的保护制造了很多难题。另外,民间文学艺术很难有固定的完成形式,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的,通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来展示其自身的生命力所在,这种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模式显然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有区别的。此外,邻接权保护模式也是现在被认为保护民间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邻接权的保护多数是对表演者而言的,它只能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全面的保护整个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只能是一种间接的保护,不能阻止其他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重复利用,无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原意及发源地人民的利益。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立法难度

就目前情况来看,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也并不全面,其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存在难以规范和保护的问题;二是与知识产权本身性质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密切相关的,而民间文学艺术则是以传统为特征的,因而,在对其法律保护上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有一定的区别,已有的知识产权理论和法律制度尚难以满足民间文学作品保护的需求;三是立法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的确定问题

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权利主体的不确定性,它所承载的是一定的地域内全体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浓厚的群体性特征,其权利主体的组成部分往往是一个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的群体,即使在初始状态下是由个人创作的,但在其发展的历程和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会加入新的元素,就不再是个体的创作成果。而知识产权保护法或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往往有着明确的主体,通常归属于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独创性的认定问题

通常的文学作品能够被著作权法或者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是由于独创性可以作为客体纳入保护范围的条件,这种独创性体现在该作品在完成时就已基本固定,不易改变。而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来讲,它的生命力就源自人们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使其进步、升华,因而,这样创新性不再具有独创性这个特点,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权利主体实现其权利。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期限的认定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它的延续过程,也是它不断成熟、改进、完善的过程,无法准确的判断其创作时间及完成时间,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会被赋予新的元素和时代特征。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一般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的有生之年及其死后50年,是一个较为清楚明确的期限,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来说,是很难划分及确定的。因此,无论是用版权或者邻接权保护模式,都存在“知识产权法对权利的保护都是有一定期限限制的”这样一个弊端,不能全面有效的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

(四)相关权利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

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权利保护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问题,在制定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不应当侵犯其他相关主体的权利。例如,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改编、整理、加工及进行的再创作人员,因其在原作品的基础上,也进行了选材、构思、创新活动,对此也应当从法律的角度给予尊重、认可和保护,也应当将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五)侵权标准的界定

由于我国立法上的空白,在酝酿法律草案时,可借鉴外国的相关成功经验,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认定为侵权行为:一是能识别其来源,但未标明来源的;二是必须经授权才能使用,但未经授权使用的;三是使用能引起公众混淆其来源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的;四是歪曲、篡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损害其权利主体利益的。以上四种侵权行为的确定,不论主观是否是故意或过失,只要有行为,就可以认定为侵权。

(六)“跨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认定

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都经过了几代、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传承,因此,有时很难正确的判断出某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最初源自于哪个国家或哪几个国家。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对一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张权利,应当如何界定呢?笔者认为,这是个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问题,应当按照国际法上的相关规定,通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双方或多方达成的一致意见解决。如果上述方法未能解决,可采取仲裁或诉讼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构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权利主体的归属

只能从宏观上进行大体的认证,这一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此外,还应注意被认证的权利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修改资格,而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承和发展中,权利主体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要注意权利主体的转移和继承,并注意在传承的过程中,保证其完整性。

(二)权利主体的内容

1.创作权。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的整体著作权应该属于国家。除此之外,还应赋予被认定的创作团体一定的收集、整理创作权。

2.表明使用权。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使用及传播的过程中,需表明其来源和创作群体,并为其注明出处等,在这基础上获得表演、展示、使用的权利。

3.修改权。权利主体应具有修改或是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也可以允许收集、整理和传播者具有修改的权利。这一权利的确定,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传承的过程中吸收新的创作元素以达到改进、提高、完善的目的。

4.保护作品完整权。这一权利的应用可以保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表达和使用时,保持其完整性,不能被删节、歪曲、篡改等。

5.经济权。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被应用于经济领域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其经济权利的归属问题,在此,应该明确注明哪些权利主体享有相应的经济权利,及其是否具有财产转让或继承的权利,以确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正当合理的经营下进行传播。

篇3

在《我的大学梦》这一课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通过浏览大学网点,各大学画面生动活泼,音乐轻松欢快的页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活的情景,更激发了学生的向往与好奇心。我让孩子们任意调取欣赏,并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大学。他们十分激动纷纷想像自己将来的大学生活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欢乐,急切地想把这份欢乐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分享。此时,我告诉孩子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最方便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就是发送电邮和微信(博),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在以上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得到充分培养,搜集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在网络平台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上一环节的教学解决了学生胸中无“话”可写的难题,即“写什去’;这一环节则帮助学生克服有“话”不会写的困难,即“怎么写”。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金钥匙》的板块,它包括《佳作引路》、《技术大王》、《词句宝库》三个内容。《佳作引路》展示了不同风格的例文,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技术大王》介绍了写作的方法,操作性强;《词句宝库》搜集了一些好词好句,丰富着学生的语言。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充分显示其自主性、主体性;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能力的水平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

接下去,在教师鼓励的话语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迫切地想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尽情地表达,从而完成了对未来的大学生活的畅想,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动听的乐曲再次响起,孩子们全神贯扫进入了邮件、微信创作,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纯洁真挚的学生情感在屏幕上展现……创作中,孩子们可以随时打开《大学校园》和《金钥匙》寻求启发,可以自由联系搜集资料时的所得。教师通过网络操作可以随时调取任何一位学生的“作品”,通过耳机对话和微信微评,加以表扬,加以指导,个别化教学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此,胸中有“话”,胸中有“法”,胸中有“情”,才能笔下有“文”。

孩子们在自主式、广泛搜集信息,选择信息的基础上,独立处理信息,创造性地重组信息,切实提高了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孩子们完成邮件的文字创作后,“俱乐部”的成员聚在一起,互相评论,互相指点,教师积极参与,孩子们为文章加上了背景、插图,一份份精美的《我的大学梦》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他们欢笑着发送给相应的大学、老师、同学、父母、亲戚……传递着—个声音:“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此时此刻,这情景已完全超出了作文课的范畴,孩子们在品尝成功,关注未来!

三、总结

篇4

一、抓住三“点”,激发欲望。

1、巧抓关注“点”。从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把“自己有了感想马上写”作为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由此,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用我文抒我情”,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如果抓得巧,就会“一石击破水中天”,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如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像母亲节,学生畅亲情,抒母爱,赞母亲,神采飞扬,欲罢不能。我抓住这一“关注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各种畅想,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写出的文章真挚感人。再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如伊拉克战争、奥运会等,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让他们写作只不过是情感的自然流泻。

2、把握感情“点”。学生写成功作文时,大都伴有强烈的感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引导,创设写作欲望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创作的情景中,让他们体验、感悟生活,使之热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在教师节,用诗向学生倾诉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我及时抓住这一“感情点”,让学生写讴歌老师的文章,学生个个充满激情,创作的油然而生。

3、采集精彩“点”。中学生十分关注生活,喜欢联想,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点燃写作的欲望。为此我经常把学生放入生活中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去领悟生活的情,去体验生活的理。写作的范围,一下扩展了若干倍。经过长期观察,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社会。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思想变得更敏锐、更深刻,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创新。

二、及时引导,激活思维。

1、细点拨。从写作实践中发现,大部份学生喜欢老师指导作文,因为初中生尚未形成独立创作能力,尤其是审题,构思、立意、组材的技巧都需要老师引导入门。因此,教师及时点拨,才能使学生作文向更高层次迈进。

2、勤交流。学生是创作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只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而不能越俎代庖。如学生以“水”为话题作文,思路不甚开阔,我就组织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特点?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可以写成哪种样式的文章?大家一交流,思路立刻打开了。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寓言,有的写水给人类的一封信……写作之前,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使之互相启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无数个方向扩展,所得的知识就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是灵活的。

篇5

比如《电工基础》教材的开头一、两章的很多内容是初中物理中学过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毕竟是职校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很大。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再比如电子设计课是利用Excel软件和电子知识设计PCB板的过程。因为有些技巧和方法与电脑的操作技巧相通,所以一些电脑操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学得就又快又轻松,而一些平时不大碰电脑的同学学得则很吃力。如此,如果直接大班上课,电脑操作基础好的同学理解和掌握的速度较快,能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反馈任务。而基础较差的同学一遍下来有的还没听懂,更别说完成反馈任务了,而且有些学生不太好意思请教老师,所以此时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学习。将动手能力强的和学得较慢的结合成小组,互帮互学。这样既能提高学得好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提高课堂效率。

2在实验操作中课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一线操作工,所以实践教学离不开实验操作。通过实验,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做准备。但是职校生基础差异很大,动手操作的能力差别也很大。有些学生因为初中学校实验条件好,所以动手能力较强,而更多同学一到实验室就紧张。所以最好的实验方案就是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让会做的教不会的,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实验。这样做既可以有效调动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协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班级中同学间融洽的关系。笔者在电工的实验课上和电子技能训练课上都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结果发现效果很好,尤其是电子技能训练课。一段时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一些主动性强的学生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自主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2.1有些学生并未真正做到“合作”

他们的合作仅仅停留在就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在书上找答案如学习新知识时,一部分学生仅以获得新概念为目标,并最终以在书上画下该概念作为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果是学生看起来学习得很努力,实际学习效果却很低。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没有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善于思考和热爱思考的目的,也做不到对知识的理解,更别说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了。

2.2课堂纪律容易混乱,降低了课堂效率自主合作学习

打乱了原来的座位方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以聊天的环境,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因此容易放纵自己,所以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很大,满教室里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说,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更有学生借此机会说闲话,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等。结果看起来课堂热热闹闹,实际学习效果却是很低。而在机房学习时因不能调整座位,学生为了互相指教又只好下位,课堂秩序就更混乱,效率更低。

2.3合作学习容易拉大

学优生一般不等其他学生发言,先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有时学优生没有耐心等待学困生慢慢思考,急不可耐地直接把结果告诉了学困生。所以很多时候学困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只能当一个“听众”,把他人的思维作为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学优生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而学困生反而更加失去了自我思考过程。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反思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教师为自主合作学习所设计的问题不够好,选择的知识内容缺乏合作性;教师对自主合作学习课堂的组织不够到位,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参与情况监管不够,导致课堂纪律松散;教师对自主合作学习效果的考查机制设计有欠缺,只是了解了最终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没有考查所有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掌握情况。针对反思的问题,笔者采取了如下改进措施: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新知识的问题设计得更加灵活。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入繁,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能跟上,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不再单纯提问概念,还需提问对概念的理解,有时甚至设计一些理解性的习题。加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在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人人有问题,人人有活干,才可以避免讲闲话的机会。采用时间控制法,即在活动开始前就明确活动结束的时间,并规定先完成的先举手,先举手的有优先回答得分权。且一个班举手的小组达到四分之三及以上时即停止合作学习活动。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加大巡视力度,并在活动前申明“讲闲话的一经发现全组批评,甚至扣全组所有组员的分数”以此激励组中所有学员互相监督,不讲闲话。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对小组进行考核评分时,被考核的人由教师随机点,答对了全组加分,否则不予加分。而不是由各组自己选出掌握的较好的同学来回答,以此促进组内所有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同时在巡视过程中不时提问那些学困生,从而提醒组中其他成员关注这部分学生,督促学优生努力帮助学困生。

3结语

篇6

“学风”,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诸多资源中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水平对于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了良好的学风,大学生中的良性竞争、互相鼓励的氛围才能得以生成;有了良好的学风,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帮助在学业、生活、交往等方面暂时后进的同学;有了良好的学风,在落实具体的资助工作时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网络行为失当影响良好学风建设,降低了资助工作的有效性

很多高校大学生上网目的以网上娱乐(游戏、打牌、视频、音乐)、网上聊天等为主,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影响着他们对日常时间的分配和对学习的态度。个别大学生大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不仅自己玩网上瘾,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有调查显示,分别有10.96%、52.0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大学学风的影响非常大、比较大,有35.9%的人认为“网络使学习氛围变差”,这充分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人对这些行为失当的大学生也能获得相应资助很有看法,说明加强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工作已迫在眉睫。

(1)沉溺于网络,学习风气不浓。

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而言,主要是大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一些高校普遍重课本知识讲解,实际技能传授培养做得不够,大学生只要把课上听的、课本上写的知识背会,考试及格就行了。另外,一些大学的管理往往是形式大于过程,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大学生从网络中摆脱出来,再加上寝室里几乎没有上网时间的限制,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休息和学习。

(2)依赖于网络,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然而,也有一部分同学过分依赖于网络,依赖于精品课程,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课件。没有认真研读教科书,没有带着问题做作业,没有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这样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以学风建设为基础,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若干策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建设优良学风和校风的需要。资助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层面,应该有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功能,这也是任何教育工作本身必然具有“教育性”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必须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扎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1)树教风立学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风是学风的先导。教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抓教风,就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加强建设为重点,以加强管理监督为保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使努力提高师德水平、不断强化教学能力、争创优良教风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树教风立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2)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学生生涯发展和具体的资助育人工作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开展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深层次问题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导师制建设,导师在大学生学业、道德、行为,甚至生活经济方面都给予指导和帮助。还可开展新老生班级帮扶制,让新生较早了解并初步确立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以避免出现各种消极因素。大学生要把精力用于学习,用于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上来。将具体的资助工作渗透到大学生的个人实践中去,提升其自身规范行为的意识,不断形成必要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篇7

论文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尤其典型。相当多的中职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精神不振。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班主任?本文总结笔者多年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以“六心”为中心,开展德育工作,培育人才,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尤其典型。中职学校的学生,人学分数普遍偏低,而且参差不齐,相当多的人已经丧失学习兴趣,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学习,有的甚至具有很强的破坏欲,而学习上更是自暴自弃。面对中职学校特殊的生源,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学生安心守纪、思想稳定、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呢?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验,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中自己的点滴感受,我提出以“六心”育人的经验。

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责任心

责任心是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宝贵品质,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中职班主任的责任心就是要对工作、对学校、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具体地说,包括三个方面: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中职班主任工作繁杂而艰难,其劳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进步,而所面对的是一群初中就可能已经被放弃教育的学生。他们大多自私自利,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为他人考虑,教育工作十分困难。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班主任每个月还是只有一点微薄的津贴,付出与物质收获不成比例,有时难免心理不平衡。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这种现实,必须树立乐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要像蜡烛,为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像犁桦,为播撒种子而磨损自己;要能为人梯,让学生不断攀升;甘做公仆,为中职教育奉献心血。

2、为人师表,以旁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他们一般都会评头品足,观察人微。“无德不为师”,一名班主任,其思想品德、作风习惯、处世方式,甚至个性特点和某些生活细节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感染、影响他们。因此,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言传,而更应以身作则,发挥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教胜过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白己首先必须做到,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品质。

二、直面困难,相信自己—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无论什么事情要取得成功,都必须先树立信心。中职班主任工作尤其需要如此。中职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有了信心,没有办法会主动找办法;没有信心,遇到问题会使问题更成问题。班主任首先应自己树立信心:要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班主任,能驯服手下这群野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带领激活这个班,正如“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能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只有树立了自信,中职班主任才能焕发出工作的热情,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直到成功。也只有班主任树立了自信,才能帮助中职学生找回自信。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只有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充满信心,用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被期待的学生才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朝气蓬勃,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同样,也只有班主任树立了信心,才能帮助其他老师以及家长树立对中职生的信心,才能把大家拧在一起,形成合力。

记得刚到中职学校时,我就曾经有过一段缺乏自信的时期。当时自己年纪小,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没有什么实际经验。而班上可以说有太多的“野马”,有时我在台上大声讲,他们在台下小声唱“对台戏”:安排他们做清洁,要么说“我们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干活的。”要么说“从来没做过,在家都是爸妈做”;叫他们交作业,要么说“初中就没交过作业”,要么就是推三阻四,拖延不交。除了这些,他们还不时打架闹事……第一学期流动红旗考核,我班倒数第一。曾经无数次流泪,也曾经想过退缩,想得过且过,但我最终选择了主动出击。我相信一个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走进他们,改善和他们的关系!我相信我一定能行!我对自己有信心,我对学生也有信心,他们的本质并不坏,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让班级工作走上正轨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那无数匹“野马”终于走上了正路,一学年下来,我班工作样样在前。而我和学生之间,也不再只是普通的师生,更多的是一份友情、亲情。

三、以爱攻心,春风化雨—爱心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师者慈母心”,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最可贵的职业感情,更是班主任走近学生的重要法宝。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是可塑造的,每个学生心底深处都有被赞赏的渴望。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在十六七岁,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失的雨季。当他们远离家人,来到中职学校以后,非常需要老师的呵护、引导。只有班主任怀着真诚的情感去关爱学生,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应该既有长辈的关爱,又有朋友般的和谐。具体地说,必须努力做到:教育学生时做老师,关心学生时做父母,参加班集体活动时做朋友,用一颗火热、真诚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的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感到寒冷时,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课余时,与学生一起评论时事高谈阔论或罗纳尔多或姚明……当班主任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时,学生还会觉得你跟他们疏远吗?

四、察言观色,细致入微—细心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自尊心也较强,耐挫折能力弱。如果班主任察言观色、处事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就能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班主任工作要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要带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运筹帷握”。如通过人学登记表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父母职业等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向其家长和其他熟悉的人询问、了解他们的优缺点、爱好和兴趣等。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深人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通过认真填写班主任记录,记下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情况:如某某属特殊家庭,需要多关心、帮助;某某比较偏执,遇到问题容易“想不开”,需要多加开导等等。

仔细、全面掌握班级每位学生的情况以后,做思想工作和开展学生活动会轻松很多,而且效果很好。笔者曾有一名学生,刚进校时相当贪玩,学习也不认真,喜欢穿奇装异服,对老师的教导往往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付玩世不恭的样子。但笔者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她歌唱得特别好,很喜欢文娱演出。我就让她担任文娱委员,并暗示了我对她的信任。结果她工作很负责,所编排的节目多次在学校文娱活动中获得好成绩。同时她学习也进步了很多。后来她在周记中告诉我:老师,在遇到您之前我是早就被老师们遗忘了的“废品”,我也认为自己可能就这样混下去了,没想到您这么相信我,还让我当班干部,是您帮我找回了信心,我决不会让您失望的……

五、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公平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班级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班主任如果过于宠爱优等生,也就失去了中等生、后进生,而后两者才是班级中的大多数。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有一颗公平心,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他们过去表现怎样,父母是谁,家庭境况怎样,都要公平地给予表扬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整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尊重。

1、宽容后进生

后进生在许多老师眼里是眼中钉、肉中刺、绊脚石,由于他们不思进取,很多不良习惯给班级建设带来了障碍,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在同学面前也总是抬不起头,很有自卑感。对所谓的后进生,班主任要用热情和爱心去感化他们,对他们不能放弃,不能过于苛责,更不能冷眼相待,要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沿着师长的期望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中职班主任应有这样的认识:没有绝对的后进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后进生不良习气的来龙去脉,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其次是要及时解决他们出现的问题,以免事态恶化;再次是要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哪怕点滴进步,以增强他们要求进步的欲望;最后,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他们改邪归正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2、关注中等生

其实班主任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不是后进生,当然更不是优等生。对这两类学生,班主任一般都能比较重视,且往往在他们身上投人更多的精力。相应地,往往对中等生就少了一分操心,多了一分“放心”。而事实上,中等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老师的“放心”其实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上课可以分神,作业可以抄袭,下课可以结伴去玩游戏……凡此种种,很容易出现让班主任措手不及的难题。为此,班主任一定要抱着对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负责的态度,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做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及时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六、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耐心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管什么学校,什么班级,都不可避免地遇上“顽石”,如果任其发展,会祸及整个班级,也影响他的‘生;如果锲而不舍,顽石也能变成金。

篇8

一、自主

自主是一种承认学习主体存在,也是学习主体一种潜在的学习欲望的表现。语文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用心去设计训练的步骤和方法。如阅读教学,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步是认读感知。它包括字词、文学常识及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任务明确以后,让学生独立学习,完成这些任务。它比起以前均由教师来完成,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学习课文的第一步。虽然只是对课文表层的粗略的感性的认识,但却是深人理解课文的基础。第二步是辨体析题。就如写作一样,先明确课文的体裁,再理解课文题目,而后依据体裁特点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在这一方面,我鼓励学生深入体会,看谁理解得透。虽说这与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还有一段距离,但却是第一步的深化。第三步是定向问答。按照“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反复的思维流程,学生通过看书,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看谁设计得新,设计得恰当;再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列出来,让全体学生来思考、明确。如(i隹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有的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可见朝鲜战场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但本文只写了三件,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须在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之后。第四步是深思质疑。在这一步的训练中,教师可示范点拨,并对学生的质疑应予以鼓励,甚至做出评价。如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任何一种学习都应有合作,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在日常教学中,我从最基本、最通俗的合作人手,让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中的一些目标和任务。具体的做法是: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有时单凭个人很难解决,那就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通过集体讨论来完成。或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多少不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场面、气氛活泼而有秩序,很多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解决的。这样既轻松,又学到了知识,解决了问题。然而,合作的不仅仅是学生,师生间也要合作。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合作,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它的存在。

三、学习是一种强度较高的脑力劳动。

篇9

关键词:加缪;现代生存论;荒谬;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21-02

加缪曾是法兰西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呈现出荒谬与反抗两大类。加缪把《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卡利古拉》称作三部“荒诞”,《鼠疫》《反抗者》《卡利阿也夫》归为反抗一类。最初把《错误》列入反抗系列,后来又把它列入荒诞系列。加缪对荒谬与反抗的思考与认识不仅是这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贯穿了几乎他所有的创作和行动,在加缪身上,体现出“一个人,一个行动和一部作品的奇妙结合”(萨特语)。

一、荒谬

《西西弗神话》中加缪以散论的形式论述了荒谬的概念,指出了什么是荒诞,人何以会有荒诞感。荒诞感是荒诞的基础,荒诞感产生于一种非理性的理性,它是人对荒诞状态的清醒意识。人体验到荒诞,荒诞感也同时产生。突然有一天诸背景倒塌了,“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这种放逐是无可挽回的,因为对失去故土的怀念和对天国乐土的期望被剥夺了。这种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正是荒诞感。”[1]当荒诞感来袭,瞬间一切都变得陌生,但一切又是裸的真实,“世界逃离了我们,再次显现出自己的本色。”灵魂在真实面前束手无策,生活的意义,自身的价值,正义、诚信、道德、纯洁,一切高悬的道德的神圣偶像,刹那间分崩离析。分离、陌生、不理解让人感到世界充溢着苦水,成了绝望的荒漠。

这种荒诞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起床,公共汽车,四小时办公或工厂打工,吃饭,公共汽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同一个节奏。”人们惯性地生活着,“世人活着,出于多种原因,其中首要的是习惯。人们习惯了生存,一如既往地做出生存所需的举动。而且“循着此道走下去,大部分时间轻便自然。”不过有一天,“为什么的疑问”油然而生,于是一切就在这种略带惊讶的百无聊赖中开始了,这种百无聊赖让人感到“恶心”,这种恶心的感觉就是荒诞。同时期的法国作家萨特在小说《恶心》中对此有充分形象的描述,它是一个时代人的感受。

荒诞是一个时代的感受,荒诞的意识弥漫着整个20世纪的西方世界,伴随着荒诞出现的还有自由、死亡、忧虑、烦躁、痛苦、孤独诸观念。20世纪是现代危机空前严重与爆发的时代,尼采宣布上帝已死,科学与理性受到质疑与挑战,新的信仰还没有建构起来,唯科学主义无法被替代,就连哲学也走向探讨语言和逻各斯的分析哲学而不再关注人的意义与价值,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密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传统伦理价值被颠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人普遍存在着怀疑和荒诞的情绪,“以前时代的种种肯定性事物及不可动摇的基本假定,均被涤荡无疑,这些东西被加以检验并被发现是不合适的,被怀疑成是廉价的和有点幼稚的幻觉。的衰落一直被加以掩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此时兴盛的,是些其信念仍在发展中的各色宗教、民族主义和五花八门的集权主义谬说。战争把一切全都打得粉碎。”[2]人的存在诸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加缪密切关注他的时代,他把荒谬哲学化,当然他的哲学是生活哲学,加缪不寻求抽象的观念与意义。他对荒诞感、荒诞的探讨和阐述鲜明地体现出现代人的矛盾与困惑:人们自以为明确了意义,但这意义从来就是被赋予或是别人给予的;人们知晓了真理,但这真理从来不是于我这个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人们发明了测量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自以为认识了自然,了解了自己,在通向真理的路途上更近了一步,但其实都只是一些冰冷的数字和规则而已。这就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人同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世界的矛盾,人同自身的分离,思想与生活的不统一。加缪所说的荒诞感正是源于现代人亲手制造的异化的世界与自身形成的矛盾。

二、反抗

面对荒诞,人应如何抉择?加缪不满足于世人或抱希望或用自杀来逃避人生的荒诞,也谴责虚伪和毫无“逻辑确实性”的哲学自杀。“如果我们意识到虚无和无意义,那么这并不是终了,我们不能停留于此。除了自杀,人的反应是本能地反抗……”加缪的伟大不但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荒诞,更在于他从荒谬得出的结论是“我的反抗,我的自由,和我的激情。

西西弗触犯了天规,诸神判处他把一块岩石不断推上山顶,而石头因其重量一次又一次滚落。没有比这种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更可怕的惩罚了。然而,在加缪的笔下,西西弗是荒诞英雄。“他对诸神的蔑视,对死亡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吃尽苦头,苦得无法形容,因此他竭尽全身解数却落个一事无成。这是热恋乡土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则神话之所以悲壮,正因为神话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西西弗认识到自己苦海无边的生存条件,但他认为没有蔑视征服不了的命运,无能为力却要叛逆反抗,他对荒诞的命运说“是”,于是孜孜以求,努力不懈,这就是他的反抗方式。加缪认为幸福和荒诞是同一方土地的两个儿子,不可分开。没有不带阴影的阳光,必须认识黑夜。西西弗正是因为对荒诞的洞悉和反抗,所以他活得清醒,活得充实,加缪说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除了西西弗,《鼠疫》中的里厄医生或许是加缪人物中唯一的正面形象,没有阴郁,没有疯狂。这个伟大的英雄,面对灾难从容不迫,沉着冷静,他还用行为和人格感染周围的人,引导大家一起行动。奥兰城的上空弥漫着绝望,但这并不令人害怕。反抗让人享有自由,团结一致,摆脱孤独,即便没有希望,读者也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与震撼,绝望的处境丝毫没有什么可怕。我们感受到“贯穿《鼠疫》全书的是一群温和的、善于道德权衡的人物,他们的反抗不为某种理想,而是出于反对不宽容和不妥协。”[3]在《反抗者》中,加缪指出“我反抗,故我们在”。“反抗行动从本质上讲不是自私的行为。”因为在反抗的时候,人们感到在为某种价值而行动,尽管这种价值观念依旧模糊,但反抗者至少感觉到它对他和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果说西西弗还是个人的反抗,《鼠疫》则已走向集体反抗。

《反抗者》一书的突出主题就是反抗。加缪认为真正的反抗是创造价值,而绝不是使杀人合法化。“反抗并非要求生存,而是询问生存的理由。”“对恶的抗议居于形而上的反抗的核心……令人愤慨的并非是儿童的苦难,而是这种苦难并没有得到解释。” 面对荒诞、恶、非正义、贫穷、疾病、死亡、绝望、孤独等等,加缪说,让我们反抗到最后一刻。反抗让人间的正义得到伸张,让人获得存在的尊严。反抗是一种苦行,反抗有时并不会有实在的结果,但反抗是人的良知,反抗让人成为人,让精神充实、升华。加缪说,“生命的奔放,无意识的冲动,荒谬发出的呼喊,这是应该肯定的唯一纯粹真理。”“我继续相信生活没有什么更高的意义。但有些东西的确有意义――人,因为只有他独自为寻找意义而奋斗。”[4]《鼠疫》中里厄医生说“现在有病人,应该治好他们。然后他们会思考,我也会。但最要紧的是治好他们。我将尽我所能保护他们,就是这么回事。”反抗者只以人为目的的简单想法更能说明反抗行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加缪还借他的主人公说道:“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没有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反抗不以做英雄和圣人为目的,这种想法令人肃然起敬,但也道出了反抗本应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准则,加缪通过反抗理论不仅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指出新的出路,也力图建立一种新的人道主义。

三、结语

作为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加缪还积极地关注、参与、投入他的时代。 二战爆发,加缪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他成了时代的精神支柱,加缪的许多读者“业已形成了每天通过他来思考的习惯。”[5]加缪在抵抗运动中取得的成就,让他的论敌萨特都钦佩不已。当萨特在一旁大声疾呼作家要介入时,加缪用行动回答了为谁写作的问题,见证了一个艺术家在黑暗时代的反抗。1957年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加缪重申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立场。在他看来,他所处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块是非之地上,但是人们无法摆脱。艺术家也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是非的漩涡。他感到一边维持生活,一边创作的不容易,但是因为哀伤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所以他呼吁要投入到时代当中去。加缪说“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显示着对一个时代的爱……”这就是加缪所说的艺术创作的反抗。加缪短暂的一生都在诠释他的反抗哲学,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说“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和崇拜,普鲁斯特唤起的是尊重和敬仰,但除加缪外,我能想到的当代作家中没有一个唤起爱。”[6]加缪渴望平衡、和谐、大海和阳光,为人间的真爱与正义不懈努力,坚持反抗。他的真实,他的忠诚,他的反抗,他的激情,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挚爱,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阳光与大海的爱的力量。加缪或许不能解决现代人生存的所有困惑,但他却如清晨的一缕阳光,如夏日的清流,在我们遭遇荒诞、困境时给予我们一种明朗澄净而又坚韧强大的精神力量。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把加缪的作品作为床头书,或许正是因为加缪作品中逼人的清醒,反抗的力量,来自阳光与大海的温暖的爱,还仍旧并将继续打动着人心。

参考文献:

[1]柳鸣九.加缪全集:四卷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79.

[2][美]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M].刘国彬,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5.

[3][美]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M].章乐天,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43.

[4][法]罗歇・格勒尼耶.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M].顾嘉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6.

篇10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说文章草创之初是一块璞玉,那么作文的修改则是对这块玉石的细心打磨。传统的作文修改往往着眼于写后指导,即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做不仅仅忽略了写作中对学生的指导,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学”的主体性。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本文试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究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强化学生的自我修改技能,提倡作文修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要以修改标准的明细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结果的可见性,因为这二者构成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的根本标准。标准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见性,如何让学生依此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并进而修改完善呢?我们的教材中到处充斥着词义含糊的作文标准,参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中的表述,初中生所要达到的写作水平包括了以下几点:“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具体到各个年级的写作要求,除对文体的强调有所不同之外(一年级侧重记叙文,二年级侧重说明文,三年级侧重议论文),各年级的标准并无明显质的差别,均系笼统而模糊的诸如“形象生动”、“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思想健康”等词语。试问什么样的行文才算得上“形象生动”?怎样才算“内容具体”?在个别字的选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挑选和段落的安排方面是否具有切实可行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尽量选用那些具有实践性和结果可见性的词语,以便学生参照这些标准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条理清楚”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具体化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应该具有逻辑上的连接,具体体现为必要的关联词和过渡句的运用,主要段落应该在段落的位置或字数分配上具有优先地位。”对于词语在文中的运用评价可以有更具体的表述,例如:“用词富于变化,避免语义上的重复啰嗦,并注意词语搭配符合语法规律和逻辑事理,用词要准确,注意词性的语法功能。”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要以学生修改工具的获得及运用为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具备完善的、可操作性的作文修改技能是学生主体性的直接体现。修改符号的习得是学生自主修改的具体工具。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的修改效率。一般的修改符号包括以下几种:增补号、删除号、复原号、换位号、离空号、缩空号、对齐号、紧接号、移格号、另起号、缩位号十一种。通常说来,以上十一种修改符号涉及到以下五种修改行为:“深化主题、材料增删、结构调整、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前三个方面涉及到对整篇文章的大处修改,后两个方面则是对文章细节的尽善尽美。其中,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往往涉及到标点的正确运用与否,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句子的语法规范,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通畅,以及修辞的滥用或误用——几乎涉及到所有修改符号的运用。而深化主题、增删材料和结构调整则主要针对思想感情的不健康之处,材料没有价值或价值太小,材料堆砌或不足,思路不清、层次混乱或过渡不当。如果说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考验的是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那么,其余三者则是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涉及到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比较、形成假设、进行证明、做出结论的能力,另起号和连接号运用的频率比较多,并且多用于段落结构的调整。规范的修改符号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行文错误进行理性思考。学生使用不同修改符号的过程就是在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定性、分类进而加以改进的过程,同时在最终成文的过程中规范的修改符号也便于学生抄写、打字、排字和校对。另外,规范的修改符号其益处不仅在于它是学生进行自我修改的工具,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流的“标准语”。以学生的习作为载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评价和互动,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对于被评价的习作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减少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对于评价结果理解的模糊性甚至是误解。

应该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并不排斥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而是要避免创作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在理想的教学评价模式中,学生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而非接受者。依据“教学即交往”的教学理念,处于评价行为两端的双方是平等的,共同构建评价的主体性。但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教师由于潜在的优势,同学之间因为先天差异和角色配置的不同,被评价者往往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这种主体性地位。表现为教师以自己正确的意见来取代学生的错误——这固然很好,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有何益处?恐怕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在进行生生评价的时候,因为学生写作水平、年龄、性格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一些孩子丧失掉主体性地位。学生的自我修改与师生之间的修改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教师不要断然地以己之是来否定学生之非。因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教师之是,而是尽量改正学生之非,并不断完善学生的观点或主张。对于师生之间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在动笔改的时候,学生站在身边,共同探讨怎么改最合适。因此,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不丧失的途径之一便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在师生修改的维度下,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共同得出修改的结论,学生应该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去,而不应该只从老师那得到一个最终的修改意见。这里要求教师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而非一个单纯的做是非判断的仲裁官。在这个修改行为最终结束的时候,学生所得出的修改意见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针对习作做出的教学评价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在自主合作式课堂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丧失掉主体性地位更多的是因为虽然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对习作的理解往往出现“片面同化或错失同化”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如果生生之间不存在长时间固定的磨合与交流,小组内形成固定的角色以及交往机制的话,我们并不提倡生生修改,或者说,仅仅将生生之间的修改作为师生修改与学生自我修改的补充就在这点。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并不是将学生置于一个孤立的场中进行独立修改和创作,而是让学生以修改工具的习得和运用为手段,以教师制定的明细可操作性的修改规则为准绳,来保证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以个性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语言的同化,并进而克服个体语言的局限,获得属于学生自己独特的言语体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任文田.初中作文训练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王鹏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叶圣陶.怎样写好作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