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6:3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钟山记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廉政文化 上下联动 分层施教 搭建平台

近年来,为营造廉洁、文明的校园文化,四川省阆中市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作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充分挖掘文化古城传统廉政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与学校教育相适应、与学校实际相关联、与学生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局和三所学校先后被两级党委评为先进单位,80所学校创建达标并有2/3的学校评为先进,100名师生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其经验在系统交流并获得称赞。

1 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市文教局党委、纪委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中小学校整体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局纪委、教育科等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协调,同步实施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指导与服务。各基层学校采取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文教局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师生全力参与”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大格局。

篇2

人所不能认识的确乎还有一样,不是别的,就是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可谓少矣,在镜子里我们看到的是反像,在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虚像,在耳朵里我们听到的是内耳的声音,在内心里我们看到的是灵魂的印象。人的真实影像存在于别人的眼里,存在于别人的评价中。我们常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即可以从别人的看法中看到自己,就像在水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一样。而且这个影子是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是别人眼中的真实。

而人自己呢?几乎不能看清自己,因为自己就是自己,成为不了别人,自己的任何言行只代表自己,只为自己而行动,只听从自己大脑的指挥,自己看不到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就是那座“山”。

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就像骑驴找驴一般的人也是有的,我们不能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不敢正视或去改正,这跟看不到也是一样的。而真正有自我意识的人,会从别人那里读出自己,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比如我们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人往往不能看到自己的这些问题,他们需要用镜子来照见自己。最明显的就是用普通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外貌,这也是相当有用的。有人因为贪玩,弄得满头大汗,淋漓不止,而且脸上都是“黑杠杠”的痕迹,加上原来的“发型”,就显得狼狈不堪,这个时候说多少遍形象问题都不及拿一个镜子让他去照,面对这些不入目的样子,他也会有所醒悟吧。再比如随口骂人的学生,当你问他怎么回事为什么骂人时,他会毫无羞涩和怯意地说:“我没骂人啊!”而事实上,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脏话。或许他并不真想骂人,或许他觉得这些事不必要,或许他骂完之后就忘了,因为在他的脑海里没放这个。作为口头禅的内容,它可以说是已倾注了很多信息和时间,这样的人往往自称什么作业都要负责完成,结果什么都没做。当他陶醉时,他会忘了该记什么,当他兴奋时,他会忘乎所以地站起来。他不知道,他说的那些话就像他的呼吸一样随便自然,也像呼吸那样成为他的不可缺少,再后就是脱口而出,不知不觉。他的镜子在哪里?在同学老师的评价中,在他们的眼光中,在他们的疏远中。或许录下来让他自己听效果会来得更好。另外像一些好“欺压”同学的“无赖”,虽然同学们因惧怕他而不敢与之相抗,其自我感觉会很不错,但在同学们的愤怒、鄙视中他会失去朋友、同学的友情。

这样的孩子并非不想学好,但他缺乏对自己的清晰、深刻的认识,如果走出这座“山”,再来看看“庐山”的真面目,让他对自己这种令人反感的言行也感到反感,那么他就会去努力控制和改正了。

篇3

《古文观止》也选有该文,常见各版本注译对此句翻译主要分为两派:《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名家精译・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译注》,或译为“郦元的所见所闻”,或译为“郦道元所见到的和听到的”(其实相同);而《古文观止新编》译为“郦道元所看到的”。其他各版本的译法,多以前者为主。

对这两种译法,笔者不敢苟同。根据史料记载,郦道元一生没有到过石钟山,则“郦元之所见闻”,就不可能有“郦道元见到的”意思。

首先,我们看《石钟山记》原文:“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知也……”

由原文中“郦元以为下临深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句,可以推断苏轼也认为郦道元从未到过石钟山,直到唐代李渤才开始身临其境,访其遗踪,探寻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次,《辞海》“郦道元”条记载: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一书,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而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关于郦道元的零星介绍为: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很好学,历览奇书,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他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实际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他博采了汉魏以来许多山川土风、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自己随北魏文帝巡幸长城、阴山,以及自己做冀州、鲁阳、颍州、东荆州等地的太守、刺史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大小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由此时代背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郦道元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北,而石钟山位于长江南(江西),在当时国家大分裂的南北朝战乱时期,官任北魏刺史的郦道元是不会不顾身份,以身犯险,前去千里迢迢外的江南,刺探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

再次,还有一条佐证。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也撰文考证,郦道元作为北方人,并未到过三峡,而三峡与石钟山相隔很近,假如郦道元去了三峡,不可能不去石钟山;反之,假如去了石钟山,不可能不去三峡。

因此,据此语境史实,此处“见闻”,并非一般汉语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所注释的【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中,“见闻”义项虽有三个:(1)耳闻目睹。亦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2)知识,经验。(3)佛教语。谓目见佛,耳闻法。但意义也不符合本处语境。

那么,如何解决“见闻”的翻译呢?窃以为:此处“见闻”实为复词,复词通常有两种,一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周本淳《古代汉语》)这种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语文教材中,尤以《孔雀东南飞》为最,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即使《石钟山记》中,还有其他偏义复词现象: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因此,此处“见闻”可看作偏义复词,义偏“闻”(听到的)。

其实,此处“见闻”,还可看作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指的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同义复词的词语位置是并列的,其意义是相同的。古人也有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连语”的。简言之,同义复词即同义字的重复。清代王引之《经传述闻》云:“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旨。”古人用同义复词,一是为了强调,二是为了协调句中音节。诸葛亮《出师表》最为典型,如“崩殂”、“疲敝”、“危急”、“忠善”、“枉屈”、“卑鄙”、“驱驰”、“倾覆”等。

查阅《汉语大词典》,【见】(jiàn)义项共十七:(1)看见;看到。其(7)听说;听见;听到。《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唐・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前蜀・韦庄《村笛》:“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将吩咐夫人,一路奔荣国府而来。”解释字义最为全面的《汉语大字典》(P1524)也大同小异。【见】jiàn,义项共十七。①看见;看到。⑨听到。唐王维《赠斐将军》:“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李白《梁父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

可见,在古代,“见”的义项比较复杂,既可以理解为“看见”,也可以理解为“听见”。因此,此处“见闻”,可以看作“见”“闻”同义,根据语境,也可以理解为同义复词。

综上,根据语境、史料记载,“郦元之所见闻”中“见闻”,非我们现在常见的“见闻”(“所见所闻”);不论是看作同义复词连用现象(“见”“闻”同义),还是看作偏义复词现象(偏“闻”),都应该理解为“听到的”。

【参考资料】

① 宋晶如注译本.《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1981.490

② 《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530

③ 《古文观止译注》.萧善芗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 钱伯城主编.《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67

⑤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29

⑥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39

⑦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6048.6052

⑧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1524

篇4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文中对国有企业人员素质测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完善国有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员素质测评;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9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66-01

一、国有企业人员素质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认识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偏差

在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部分人员对于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存在着过分夸大的现象,往往将素质测评结果直接用作人事决策。在人员素质测评工作中,测评结果可以为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作为人事决策的参考,因为人员的晋升或是录用,在考虑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岗位要求及企业文化等一些客观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测评专家会根据测评人员的测评结果来给用人单位提供一些建议,其可以有效的降低主观判断的失误率。

(二)随意解释和使用测评结果

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需要科学解释,这也是维护测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部分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测评结果领导一言堂的现象,这就导致测评结果的解释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部分国有企业在人员素质测评过程中没有按照具体的标准进行,利用自己编造的标准作为依据来对测评结果进行解释,而且在测评结果使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对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期望过高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素质测评结果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甚至于测评结果的每一句话都认定为真理。尽管当前测评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选人和用人方法要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但这种准确性也是相对而言的,与物理测量的准确性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人自身就具有特殊性,在对人的测量中复杂因素更多,部分情况下不能明确对测评要素进行界定。而且在人才素质测评过程中,还会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受测者自身的情绪、心情及身体状况等都会对测评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不能过于相信测评结果,其只能作为一项参考依据。

(四)专业测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人员素质测评过程中,测评者对于测评结果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具体测评工作中,需要测评者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当前我国现有的测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测评人员都来自于人事部门和民间机构,其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都不高,当前人员素质测评市场中的专业的测评人员较少,而且在高校中也没有开设人员素质测评专业,人专业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的培养方面缺失,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专业测评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完善人员素质测评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研究,实现测评工具“本土化”

在当前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工作中,需要充分的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针对于我国当前的人文社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能够与我国国情相适合的测评系统和测评方法。而且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过程中,需要加快建立测评工具的常模,使人员素质模型能够更适当我国的国情,从而确保测评工具本土化的实现。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没有高层次、高质量的测评专家是阻碍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设高层次的专业性测评队伍,是搞好测评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人员素质测评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员素质测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可以选拔一些具有心理学学位的人员到国外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沿理论;建立完善的测评人员考核制度,对从事测评的人员建立职业资格证制度;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和职业道德。

(三)按照职位要求实施测评

在对人员素质进行测评时,应着眼于使用,人尽其才,严格按照职位要求测评人员。譬如,应按职位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能力、岗位规范来确定所需测试的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如果职位需要高度的创造力和高深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对人员进行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测试。而某一职位不需要这两项能力,则可以不测试这两项能力,而测试这一职位所需的素质条件。这种测试针对性强,便于根据职位要求迅速选择对象,提高测试效率。

三、结束语

在当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测评体系,无论在求职就业,还是人员选拔上都需要先进行测评,利用簹化的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来有效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企业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几个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9-25.

[2]李南.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产业与科

技论坛,2014-07-15.

[3]唐晋.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

篇5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既有美文欣赏价值,又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文。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文学艺术和鉴赏价值,更注意到挖掘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作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一、“把学生当人看”

“把学生当人看”的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好好思考,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着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正常规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们也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施教者和周围人的重视与爱护。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是那些表现不好、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被称为是问题学生,而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往往是最感头疼的。说实话,我们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早些年,那就是有的老师往往比较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又不好的学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而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可取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二、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篇6

【论文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篇7

关键词:初级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创新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创新教育是以中国几千年所积淀的优秀文化作为载体,以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前提。因此,它有着独特的发掘角度,选准语文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是语文创新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对教材的处理要创新

在教学中,要突出文章的主要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思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掘创新。例如教学《祝福》时,可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能否根据课文已知内容推测她是饿死、冻死,还是病死的?是忧郁而死,还是自杀?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推测,都可以为自己的推测找到理由,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然后紧承前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是谁害死了祥林嫂?作者塑造祥林嫂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最后,让学生结合讨论,续写课文。这样处理教材,不仅可为学生理解课文寻找一种新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而创造性地理解课文。

二、对教材的发掘角度要创新

例如教学《石钟山记》,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正向思维,即抓住中心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和苏轼暮夜亲自乘舟到绝壁下考察的事实,明确课文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学风。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课文反对什么?经过揣摩不难发现,课文不是反对不调查研究,而是反对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态度。这样从多角度发掘课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针对教材设计的问题要有新意

1.设计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心理品质。如《垓下之战》一文,项羽兵败垓下后,对其属下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教师于此设问:“你同意项羽的观点吗?如果不同意,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因为项羽不能明察;有的学生说,是因为项羽恃强倨傲,刚愎自用;有的学生说,是因为项羽不善于用人……一个个求异性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时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2.设计想象性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想象、再造想象、推测想象等能力。

3.设计比较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品评优劣中获取新知。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种修辞手法,课文中这样用好在哪里,需要比较。教学上,习惯的做法是举出差的、错的与课文进行对比,以证明作家的高明。久而久之,学生就把课文当作“圣经”,一字不能易,一字不敢易,似乎只能揣摩学习,这就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这类问题可换个角度设疑:你能不能找一个更好的词语、句子,或修辞手法来代替原文?这样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设计争辩性问题。如传统教参上分析《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的形象,都把她视为贪图虚荣的反面典型。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时让学生争辩:路瓦栽夫人身上有“可爱”之处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争辩,学生看到了路瓦栽夫人诚实、坚强、追求幸福的一面,她直面不幸的坚强性格令人感动,值得肯定。同时,通过这种争辩,学生也明白了人性的多面性,从而提高了把握作品、理解形象的能力。

5.于无疑处设疑。如教学《荷花淀》时设问:文中有三处集中的五个女人的对话描写,如果让你当导演选五个演员表演,你能恰当地将文中的每句话都分别落实到人吗?这个问题在教材课后思考题的基础上进了一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而且还引导学生注意行文的前后照应。

6.设计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探索。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后设疑:李白真的从未“摧眉折腰事权贵”吗?激发学生查阅资料研究李白的欲望。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第二轮复习 复习规划

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战正酣,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即将结束,有必要提前对第二轮复习进行安排、规划,以便有效进行复习。新的考试大纲虽未颁布,但长期从事高三复习指导的经验告诉我们:即将面临的新一轮高考考查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一些大的板块依旧会延续2011年的高考。因此,根据前几年的考纲作出第二轮的复习规划是符合实际的。对于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安排。

一、文言文复习

(一)树立整体把握文本的意识。高考考查的文言文大都是人物传记。对人物传记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文章对这个人物如何评价。有时,作者的好恶隐含在平实而客观的叙述中,要求考生披文入情,深入揣摩。第二个问题,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做了几件事,到了几个地方做官、做事。一个是分层,一个是把握人物性格。

(二)解题按照倒读法。利用倒数一、二题的选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文言文阅读中考题和文章的内容有时候是相互解释的关系,所以充分利用选项条件,将其复原到原文中,也能正确解题。

(三)遵循翻译原则按照翻译标准做好文言翻译试题。对专有名词和特殊句式进行准确辨析,把握得分点。

二、古诗词鉴赏

(一)积累文体知识,学会“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孟子说:“诵其书,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拿到一首诗词,要先弄清楚作者及其所在时代的特征。高考试题往往标明作者或者在注解中明示,由作者我们可以推想到那个时代及其特征。

(二)从宏观上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意蕴和感情基调。

(三)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解析它们的深层含义和隐含信息。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集中流露作者的情感体验。关键词句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切入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关键是“花落去”、“燕归来”,以此表达伤春、惜春之情。此外,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蓄,诗人不直言伤秋,而是说“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因此,必须透过诗歌语言的表层意思把握其表达的隐含之意。

(四)提高鉴赏能力,工夫得下在平时。平时要多看诗词鉴赏性的文章,并对文章进行鉴赏。

三、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费时费力见效慢,是同学们作文的共同感受。因而,有的同学对高考作文训练不以为然,认为平时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到时临场发挥就行;有的同学则抄佳作背范文,企图到时候“修修补补”侥幸过关;更有甚者,在做综合训练题时,只做基础知识题和阅读题,不写作文。这些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其实,只要冷静下来,做一些必要的训练,讲究一些策略,高考作文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一)做一些审题、立意的训练。

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的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各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义。有两种较实用的立意方法。

1.化大为小。可以围绕材料,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的写作思路会越来越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2010年作文“中国人读书调查”这个话题,我们也可以围绕“读书”来提问:读纸质媒体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是人们真的不喜欢读书了吗?显然不是,不然怎么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呢?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不喜欢读纸质的书吗?看来是,但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喜欢网络书?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时展到今天,书的概念是否应该有所变化?将书的外延放宽泛点是否有利于读书?商品经济的今天,究竟怎样来看待读书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理清一些观念,澄清一些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文的主题也就确定了。

2.化小为大法。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开掘出一个带有普遍道理的命题。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立意创新训练。

文章最忌随人后,新识卓见自然在。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作文固然无可厚非,但充满个性、富有新意的文章更耐人品读。我们在加强审题准确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立意的创新训练。因为审题的准确并不一定等于立论的深刻。所谓深刻,是指开掘要深,内涵丰富。深刻的分析,来自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在备考中,我们要随时注意引导、启发、鼓励自己通过多向思维、求异思维来拓展思路,从一个问题,一个材料的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然后从诸多角度比较中找出自己感悟最深,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角度去写。

(三)加强材料储备,建立资源宝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我们感到最困难是看到题目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于是胡编乱造、无病,结果下笔千言,给人的感觉是废话连篇。造成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加强材料储备。

1.准备一个素材本,分类梳理。高考题目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我们在准备材料时,可以通过分类梳理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如我们可以以“为人处世、求知成事、奋斗奉献、生存发展、经世济民”等序列分类,也可以“成长体验、理想信念、环境生存、人生素养、传统美德、开放交流、文化教育、科学思维”等序列分类。在整理之后,最好从不同侧面对材料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平时作文训练时可以顺利引用,而且可为考场拼搏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更可节约写作时间。

2.注重教材,多读多思。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层出不穷的材料宝库: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以《勾践灭吴》为例,可用来阐释“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坚韧不拔”“勇于反省,自强不息”,也可用来阐释“什么时候都不能置人格尊严于不顾”“不能为了报仇,置他人性命于不顾”“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等等。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和“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可以借助苏轼的《石钟山记》“余常疑之”、“余尤疑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想到坚持调查验证以取舍别人的意见。

篇9

关键词:教学活动 感性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语文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同于一些数、理、化学科,有现成公式可套,语文的学习材料是整个人类文化,浩如烟海。庄子《逍遥游》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些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就在于积淀不丰厚,苏轼也讲:“厚积才能博发。”读多了,见识就广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写作自会有套路了。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我的战友》一课,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像一块千斤巨石?”“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潜伏部队离敌人很近?”“如果动一动会怎么样……”在五六个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烈火烧身的场面。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的心里话”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有“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等空洞的口号。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对英雄人物产生敬仰。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感受相当深刻,有人在朗读时还流下了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前验能可贵的“碰撞”。如果没有亲身去阅读、感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二、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住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象进行感受。

三、巧题训练,深化知识

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学生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自然的旅游”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

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些题目,通过实践演习,聚合发散,分析概括,对比思辨,整合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践中摸索出应试的技巧与策略,形成方法论的集合。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

四、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中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齐有一妻一妾》、历史故事《鸿门宴》,小说《祥林嫂》、《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如教学《石钟山记》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