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1 00:1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望天门山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意思:
天门山峦中间的长江之水犹如巨斧将其一分为二,从东边流转到此地的碧绿色江水也没有回旋。只见两岸青山相对而出,一叶孤舟自远方日边缓缓驶来。
篇2
关键词:交流、发展、技能、方法、古诗、掌握、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继承和发扬是学习古诗的目的。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语言文字的发展和变更,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存在一定的难度。本人借鉴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经验,探讨学习古诗的一些方式方法,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以此来提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一、凡事都有规律可寻,重视教材教法的规律,也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借助多媒体电话教学,可以把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很好地接受其教学内容。
例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古诗》两首时,以往在教授时,只能借助课文插图,剖析内容加以讲解。虽然从内容方面而言,可以把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完成,但从学生能否接受的角度而言,只能采取灌输性的方式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结果造成学生厌烦、教师倍感无奈而焦虑。
随着现代教学设备的普及,固有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例如:在讲授《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通过多媒体电话教学的深入,把动感的自然景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聆听他们的“歌声”,总结其内容,再度把诗篇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进行对比、归纳,的确起到了画龙点晴的效果。
传统教学,特别是缺少多媒体电话教学的授课方式,无论从内容方式而言,还是从诗篇的结构方法入手,都无法把动感的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让他们做到畅所欲言……
但借助多媒体电话教学,以往无法做到的变为可能,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完全借助动感的自然景观,把自己沉思的话语撒播在课堂间。顿时,激活了整堂课的内容。
这就是借助多媒体电话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著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题目是“望天门山”,通过点媒体电话课件的展现,把一山分为二,长江奔流中泻,所以写“山”也必须围绕写“江”。江从山间穿过,两山对峙江边,所以才有“天门”之称。诗歌最后两句景中融情,穿出天门,朝日在望,一叶扁舟,展现在视野里。“一片孤帆日边来”为传诵名句。
这些动感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的视野里。沉闷的诗篇,再度迸发出火花,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时。这才是学习古诗的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完全融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世界,培养热爱古诗的情感倾向。因此,凡事都有规律可寻,重视教材教法的规律,也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才能激发斗志,才能培养热爱《古诗》的良好习惯。
《望天门山》是一首代表作,也是一首精要的七言绝句。古人抒感往往借助诗篇来述说,其间蕴含的意境真可谓深不见底。但是,不管如何精到的古诗,还是古文,都有一般的规律可寻,沿着一定的规律,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之前,重在培养兴趣,因为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去探索未知领域间奇幻的世界。《望天门山》如果只重视解读诗篇的意思或者把诗篇直译成现代文字,让学生去熟悉,这并非是学习《古诗》的真实意图。为了令其产生浓郁的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电话教学的设备,把文字变为音符,根据一定的节奏而闪烁出美感的意境,令其终身不忘,这才是学习《古诗》的最终目的。
《望天门山》里起伏不定的山脉耸立其间,滔滔不绝的长江奔流而回。这些动感的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到一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视野所触及到的自然景观,令其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化情绪,激发斗志,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才能激发斗志,才能培养热爱《古诗》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古诗,只是了解古诗的特征,在了解的基础上提炼认知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古诗的一般特征。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就是要掌握基本的规律,而不做深究其意的学习目的。一般而言,只要简单地熟悉其意和历史背景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学习古诗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在粗浅的意义和对作者的熟悉之上,要根据古诗的特征,作者抒发的情感入手,把自己当作作者,融入到古诗的“神韵”中来提炼自己的认知水平。
播放音乐,触动情感世界来展示《古诗》的意境美,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触动情感世界,引发心灵共鸣,仅此而已。但这种教学手段,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够引发学生的遐想,激发其兴趣,对《古诗》产生一定的好感,天长日久,极易忘记。
动手写作,是另一种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学生的遐想,依靠多媒体电化教学中动感的画面,把自己的心灵与作者有机地结合到一处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世界。老实说:“万事开头难!凡事都有第一次,也许在第一次的实践操作中,未能起到预定的目的,但过于执着坚持到底,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在引领学生在学习《古诗》时,经常借助这种教学方法,把写作的意图融入到教学教法中,让学生去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果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管是学习现代文学,还是学习古文,关键在于思考、归纳和总结。众多事实证明,欠缺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因为在学习各种学科时,欠缺动笔的次数和坚持;写作也如同马拉松赛跑,如果想跑出优异的成绩,就不能缺少平常的刻苦练习,有了一定的根基,写作就变得极易简单了。
学习《古诗》时,展现多媒体电化教学中的动感画面以及播放优美的音乐令其赏心悦目。其目的是:①通过动感画面的游弋,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写作”的冲动;②通过播放音乐,激荡起学生的情感世界,也是为“写作”铺设一定的条件。
作文教学,单单地把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隔离,也就无从说起“作文”教学了。翻阅众多语文教材时,精妙的选编,早就给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知识结果了。偏离课堂教学,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了。
真情实感,只有在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时,倍感触动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之镌刻在洁白的纸张里。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再度提升学生的认知技能。因此,学习古诗,只是为了了解古诗的特征,在了解的基础上提炼认知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古诗的一般特征。
篇3
关键词:高考 诗歌阅读 设计
高考作为我国高利害的公开考试之一,对学生有的影响深远,而高考试卷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才能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在语文试卷中,诗歌阅读是必考部分,近几年,古诗阅读的设计似乎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导致学生的古诗学习较为局限,有些学生甚至在追求诗歌阅读的通用答题模式,可想而知,这种设计模式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一个误区。是否有更好的、更合理的诗歌阅读设计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大陆高考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回顾一下当前我国高考诗歌阅读常见的设计思路,以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为例。
示例一 2014年新课标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以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示例二 2014年新课标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单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祥。
8.韦庄在诗中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课标卷Ⅰ诗歌阅读设计依然采用常见的模式,一首古诗鉴赏题和补写题的形式。课标卷Ⅱ诗歌阅读鉴赏题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围绕“灯前”这一共同意象选取2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补写题呈现形式有一定改变,加大了难度,不是单纯地考察学生背诵和回忆,需要加入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鉴赏材料依旧是出自唐诗宋词,是学生不熟悉的古诗词;补写题来自课本、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诗歌阅读考察的内容主要侧重诗歌的内容、意象、情感、表达技巧和重要名句等,重在评价学生准确提取重要信息、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运用所学表达技巧的能力等。题目答案一般是固定的。
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香港于2009年实行高中新学制,学生结束三年制高中教育后,参加中学文凭考试,这相当于我国大陆的高考。了解一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诗歌阅读的设计。
示例三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节选自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国文学样本试卷)
根据《秦风・蒹葭》与下面三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乙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丙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
我们底车舆是无声的。
曾嬉戏于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于无水的小溪,
――那是,挤满着莲叶灯的河床啊,
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
遗落在那里的……
遗落在那里的――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
而是否淡的记忆
就永留于星斗之间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满人世了……。郑愁予《雨丝》
(a)《蒹葭》与《望天门山》在体制上有何不同之处?试略加分析。
(b)四首诗歌内容均与河流有关,试从每首诗摘举一例以证。河流对各首诗歌的主题产生什么作用?试分别说明之。
(c)有人认为“文学源自现实,却比现实更具感染力”。试以《望天门山》《竹枝词》或《雨丝》任何一首,证明此说法。
香港诗歌阅读设计选取4首诗歌作为评价内容,以课内诗歌为基础,汇集其它材料,同一主题(如示例二所选材料都与河流有关)让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内容产生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材料整合为一个整体,汇集古今的多首诗歌,使得阅读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课内诗歌以不呈现的方式出现,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重在考察学生对不同时期诗歌特点的掌握、诗歌主题的理解以及诗人所选的特定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允许学生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分析总结
香港和大陆的古诗词阅读设计思路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高考古诗词阅读设计或许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构思方面,比较阅读的方法更能够加深问题的难度,更有利于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划分为6个维度,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国当前诗歌阅读重在评价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两个维度的能力。如何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是试卷设计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今年课标卷Ⅱ也在进行一定的尝试,认识到需要改变诗歌阅读的固有设计思路,使设计不拘于模式的限制。
第二、选材方面,兼顾课内课外、古今中外。虽然现在的阅读设计兼顾课内课外,但是不难发现,课内材料一般是出自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必备的内容,课外主要选自唐诗宋词。这种设计思路的弊端之一是会导致日常教学对中外现代诗歌的忽视。比较阅读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2首或2首以上有共同点的诗歌,丰富阅读的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任务方面,设计应该更为丰富。回忆特定的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这些任务的设计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其它较高层次能力的任务也非常重要,比如香港诗歌设计中分析《蒹葭》和《望天门山》两首诗歌体制的不同,分析某首诗歌与某个观点之间的一致性(香港C题)等等。又如课标卷Ⅱ区分“灯前”这一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篇4
怎么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放开声音,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也就是说,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需大声读出来。这是因为儿童内部语言系统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读出声音来自己听到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诵读还要做到以下要求:
1.诵读,要读出语感
什么是语感?从字面理解,就是语言的感觉。对于小学生而言,读出语感,就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节奏也就是停顿,读出轻重。
对于诗文的节奏问题,我们可以在学生读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帮助学生概括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二三”,如:“淡妆浓抹总相宜”,将五言绝句的节奏一般形式定为“二三”,如:“空山不见人”。在诗中重读的是诗的重点词,或者是韵脚。但古诗的节奏和重读不是绝对的,如:如“返景入深林”一句,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读唐代元稹的《》,诗的后两行“不是花中?筑偏?筑爱菊,此花开尽?筑更?筑无花”,诗人直白了内心的想法,说明了自己对情有独钟的理由,朗读时应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而不需加重拖长韵脚。
让学生读出语感,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的范读,老师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充沛的情感,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语感培养。德国一位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朗读者》,其中有这样一句:“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我认为,任何美妙的录音都代替不了老师的朗读,因为老师的朗读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能把作品中蕴含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地传递给孩子们,以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您美妙的声音,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提高古诗文语感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2.诵读,要读出情感
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陆游的《示儿》)、山水情(李白的《望天门山》)、儿女情(刘禹锡的《竹枝词》)、朋友情(高适得《别董大》)、母子情(孟郊的《游子吟》)等。读出情感,是古诗文教学最大的难点。有的老师会认为,只要古诗的意思明了了,自然就读出感情来了,其实不然。如何让学生读出古诗文所蕴含的情感呢?要想让学生真正读出情感,必须通过诵读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入境,才使自己情感的倾诉,自己心灵的歌唱。那么学生如何入境呢?我先来讲几个例子。我在教学《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先让学生对比着读,并引导学生说出李白和苏轼笔下的山和水,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要求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于是有学生说,我脑子里《望天门山》的山是高的、陡的、直插云霄的,水是湍急、汹涌、哗哗响的;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山是朦胧的、神秘的、笼罩在雨中的,雨是明艳的、波光粼粼的。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画面,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就自然读出情感来了。再如教学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我们来做小结:打鱼人的小船在风浪中起伏不定,时隐时现,像一片树叶,场面惊险,处境艰辛。之后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想象:吃鱼的可能是一些什么人?打鱼人会有怎样的艰辛?这时候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然就会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王松洲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他采用了情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两个小儿辩斗的部分,读一读,演一演。老师旁白提示说:“一儿坚持曰、反驳曰、争辩曰、扯着嗓子曰、指着鼻子曰、拉着对方衣服曰。”请过这种情境再现方式的诵读,学生亲自感受到了两小儿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不难看出,要想引导学生诵读出感情,学生头脑中要有画面,要引领学生入境,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要感同身受,这样的读才能读出感情,让人感动,才能“酒不醉人人自醉”。
3.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文很美,美在综合。古诗文可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出诗所蕴含的美,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方法,观赏风光录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蕴含的美感,相信学生在画完、看完之后,再读这首诗时,就会带出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
4.诵读,要读出好感
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才能对古诗文产生好感。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产生了在课外找诗读的欲望,产生了对古诗文的好感。
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读出语感是基础,读出情感是提高,读出美感是升华,读出好感是延续。
诵读的好处:诵读古诗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和积累语言材料,继承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精华;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有利于增强记忆力;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概括为:理解内容、提高素养、丰富积累、增强记忆、利于写作)
多读的目的是为了背诵,有一句话叫做熟读成诵,这是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之词。熟读成诵应该有一定数量,前人大致形成了这样的看法:为了培养学深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他们背诵二百来篇文章。在私塾中广为流传的《古文观止》,就选了历来有定评的200多篇。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才能广泛涉猎,进一步深造。其实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授的意思,那就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篇5
一、创设情境引
古诗,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学生有时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凸显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只要“境”创设得妙,“情”便激发得浓。
1.故事启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用故事的形式,具体、生动地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作诗时的特殊情感。如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课前可以讲述李白写诗时的背景,听了生动的故事,学生们仿佛看见汪伦与李白离别的情景,就兴趣盎然地吟诵诗歌,从中体会他们的朋友深情。
2.绘画抒情
绘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小学生总是凭借形象而引发想象的,对于那些描写山川风貌、生活场景的古诗,不妨让学生想象画面,绘制简笔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交织成了一幅瑰丽的春景图。教学中,教者可即兴创作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一会儿工夫,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春景图立刻呈现出来。学生禁不住迸发出一股对春天的赞美之声――“啊,好美的春天啊!”“春天,我爱你!”
3.音乐悟情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这样说:“一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印象都可以用音乐传达出来。”古诗教学如借助音乐的作用,定会让学生情感在旋律中飞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中可选用与这首古诗诗意相协调的古典乐曲《送别》,学生边看图片边凝神细听,似乎看到了滚滚的长江水奔向天际,友人的孤船渐渐远去,与故友的离愁别绪完全在水天一色之间,而学生的情感也似“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时,再读这首诗,学生深深地沉浸于自己的朗读之中。音乐,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二、玩赏词句品味情
1.品读名词佳句生情感
精妙绝伦的名词佳句常常是古诗文篇中点睛传神之笔。寄托思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依恋家乡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亲情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蕴藏哲理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千古吟唱的精词佳句,似清泉,胜甘醇,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体味精词佳句创意境
古诗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三、以情激情体验情
“情”是“诗”之灵魂,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多为抒情诗。有的直抒胸臆,情动于衷;有的婉曲隐含,情蕴其间;有的借景抒情,情因景生;有的移情于景,景中见情;有的情理交融,情真意切。
1.朗读激情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诉衷肠。”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诗句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的精确美、凝练美。
2.体验情感
古诗的语言风格多样。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白居易的晓畅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这些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阅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反复吟诵领悟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反复吟诵,领悟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美在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2.启发想象,感受画面美
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
篇6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把作业写完了,就对妈妈说想看一会儿电视。
“快考试了,还不赶快复习。”妈妈生气的说。
“看一会,又不耽误学习,行吗?”我乞求着妈妈。
“不行,去复习英语,你什么也不会,考试考个零蛋回来,这样就好了吗?”妈妈更加生气的说。
我轻轻的说:“等爸爸回来,我就让爸爸给我们评评理。”
妈妈好像听见了,就说:“好呀!”
过了半个钟头,爸爸回来了,我就连忙说:“爸爸给我们评评理。”
“评什么理?”爸爸迷惑地问。
“爸爸,我写完作业了,我想看一会儿电视,妈妈不让。”我对着爸爸耳旁说。
爸爸对着妈妈说:“就让庄钰看一会儿吧!”
“哦,爸爸伟大,爸爸伟大......”我高兴的说。
“不行,快考试了,怎么这么迷电视。”妈妈说。
我拉着爸爸撒娇道:“就看一会儿,行不行。”说着,对妈妈做了一个鬼脸。
爸爸看了看对着我说:“这样吧!我给你出几道题,如果你答对了,可以看两个小时。”
我和妈妈异口同声的说:“太好了。”
篇7
一、诵读引领,接触古诗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目的是让古人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气质,影响学生的人生。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 选好篇目,编写教材。课题组成员参与了经典国文诵读教材的选编,大家分工合作,从大量的优秀篇目中进行精心的选择,编写了适合各年级诵读的教材。如适合低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等,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笠翁对韵》《诗经――采采]q》等,适合高年级的《大学》《论语》等。
2. 熟读成诵,诗兴盎然。古诗文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魂牵梦绕的故国情,什么是乌鸦反哺的孝子心,什么是相知相惜的挚友情,什么是捐躯赴死的报国志,还可以传递“投我木桃、报之琼瑶”的人性美德以及“开卷有益”“志存高远”等人生哲理。每天晨会,学生捧起教材,摇头晃脑地用自己的诵读方式再现前人的风采,或如黄河奔腾慷慨激昂,或似小溪涓涓委婉低诉。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学生在诵读时发现经典与生活时刻相依,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如,做到“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步从容,立端正”。诵读重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二、入情入境,亲近古诗文,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1. 入境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师者,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古诗文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如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示儿》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字里行间,都深深地刻着民族文化的烙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殷殷热血。但是古诗文距离现在遥远至极,诗中所涉及的那段历史、诗人所表露的那般情感,身处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感受到。怎样让学生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师者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课外学习资源,与学生一起深入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环境,走进诗人的内心。如教学陆游的《示儿》,课前可让学生搜集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如“金兵入侵中原”的经过,中原百姓在战乱中悲催不堪的生活等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诗人“不见九州同”的悲愤,接着熟读理解诗句,反复品悟,体会诗的意蕴,走进诗心,感受到诗人渴望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这样,学生不但从古诗中了解了历史,而且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志长大后为祖国的和平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读中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观念。乡情塞满了多少游子的心。如张九龄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抒发了诗人的切切思乡情。教学时,我们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些名句,深入品悟,领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接着,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或风俗人情。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以情激情,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母子相依,手足情深,是人类千古传颂的主题。孟郊的《游子吟》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语言朴实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教学时,笔者在学生理解了诗句,体会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的情感经历,谈感受,以情激情,更深刻领悟到诗人表达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从中受到感恩和亲情教育。
4. 融景动情,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崇尚友道,珍视友情,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汉书》中的“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笔者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播放歌曲《送别》,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展开想象,让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深入感知,这样,学生自然就领会到朋友间诚挚深厚的情谊。笔者还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句,并在课外制作成书签互相交换朗读并赠送。通过课内外结合,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还使学生明白了要珍惜友情。
三、类比迁移,融入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并在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列出75篇的诗文。我们不能让古诗文教学止于课堂,而应该有机拓展,引导学生迁移学法,扩大阅读面。
1. 相同主题诗词的迁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山水诗、送别诗、言志诗、节日诗、哲理诗……如,教送别诗《别董大》后,可迁移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教李白的《望天门山》,可迁移学习《望庐山瀑布》;教哲理诗陆游《游山西村》,再引导学生学习苏轼《题西林壁》……让学生在同类诗中去对比,去感悟,情感得以升华,古诗的意蕴久久萦绕在心头,经久不散。
2. 相同作者诗词的迁移。归类迁移同作者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诗词主题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作者。如教《独坐敬亭山》一诗,如不进行拓展,学生只能认识一个孤独的李白。如果教师引入《静夜思》《望天门山》等的回顾与学习,学生会认识到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真情的李白。
3. 内容相“应和”诗词的迁移。有的诗词有相应的诗词与之应和。教学时,可用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如教《渔歌子》时,可引进《答和弟志和渔父歌》一词,教师当哥,学生当弟,进行对比诵读。这种类比迁移,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融会贯通。
篇8
一、动静之妙
动与静,是一对反义词。“动”中见灵巧、活泼之妙;“静”中见沉寂、无声之妙。若能巧用数字,动静之妙如在眼前。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在静默中站立,无声无息,然而“一片”孤帆,昼夜不息,淋浴着阳光,从远处漂来。一静一动,使整个画面有了视频的感觉:特写――一座座静静耸立的青山,长镜头――一片白色的风帆。简单的数字将动静之美巧妙推出,让人眼前一亮。
二、虚实之妙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之妙,在于夸张、模糊、朦胧,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实”之妙,在于真切、准确、清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以虚实数字入诗,使诗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显然是虚指,如此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此时却万籁俱静,鸟无声息,人无踪影。虽然是虚数,却贴切地反映出大雪之后的真实状况。“孤”“独”二字虽然不是数字,却是数字“一”的另一种表述,一舟之上,一人在寒风中独钓。一虚一实,把作者清高与孤傲的性格,政治上的失意、苦闷和压抑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称之妙
对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建筑、花园、构图……对称之妙,妙在匀称,妙在平衡。数字入诗,也能产生这样的美妙。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成双嬉戏,在柳树上你唱我和,其乐融融;“一行”白鹭列队有序,在晴空中翩翩起舞,姿态潇洒优美。这“两个”与“一行”相对,一点一线,一近一远,一上一下,构图完美。“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千年依旧,突出时间永恒,是“面”;“万里”船,准备万里之外的航船,起锚待航,凸显空间广阔,是“点”。“千秋”与“万里”相对,时空交错,意境悠远,妙在对称。
篇9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篇10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想象空间
如在预习时的朗读,有的教师虽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但学生往往只顾查工具书解决生词而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显然朗读成了走过场。教师应根据课文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教师千万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朗读,这样,学生才能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充分的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真正内涵。如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时,我先让学生闭眼聆听古诗配乐,再把自己脑中的画面勾勒出来,于是两岸的青山、碧水、孤舟跃然纸上;接着让他们进行语言描述,结果学生的描述个个精彩;最后朗读时一个个激情盎然,诗的韵律在课堂上尽情飞扬。
二、进入角色,与文本融为一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适时范读是朗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范读要率先做到以情感人,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才能进入角色。但不可让学生机械模仿,要让他们从跟读范开始,到逐步放开,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后达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读物中去”的效果。像《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充沛的课文,教师首先要身临其境,发自内心地呼唤,把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感情传导给学生,学生真切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对朝鲜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后,自然就能进入角色激情朗读,达到情感和谐共鸣。
三、适时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