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诗句有哪些范文

时间:2023-04-07 08:2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天的诗句有哪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冬天的诗句有哪些

篇1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柳宗元《江雪》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4、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____崔道融《梅花》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6、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篇2

【关键词】化学;探究;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投影、配乐朗诵:明代爱国诗人于谦所著的《石灰吟》的诗朗诵。这是一首反映了诗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但诗句里包含了一个物质的性质,这个物质的性质,就是今天我们需要探究的知识。那么,大家想一想,熟石灰Ca(OH)2具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粉身碎骨浑不怕”说明了熟石灰的制作过程,它由CaCO3加热变成CaO,再由CaO与水反应后得到的;“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了熟石灰的主要用途。

【教师】对的,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了它的用途,那么,人们是利用Ca(OH)2的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性质。

二、猜测、实验

学生猜测不是凭空臆测,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旧知出发,推测氢氧化钙的某些性质,使学生的思考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个碱性物质?它有什么性质?

【学生】前面学习了NaOH的性质与用途,它与今天所学习的Ca(OH)2都含有氢氧根。

【教师】是啊,它们的组成都有氢氧根,那么它们的性质是不是也有相似的地方呢?我们能不能先猜想一下氢氧化钙有哪些性质呢?请大家先推测氢氧化钙的性质,然后应用提供的药品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将结论以书面的形式写在纸上。

【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实验活动。

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结论

各组选一个代表用投影仪将探究出来的结论投影出来,也可书面汇报,全体学生进行共同讨论,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四、强化对知识的认识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比较NaOH与Ca(OH)2性质异同点,讨论归纳出其原因,找出鉴别NaOH与Ca(OH)2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1】在大家实验桌上,还有酚酞试液,你们使用它了吗?为什么?

【学生1】没有用到它,因为它遇到碱都会变红色,无法鉴别NaOH与Ca(OH)2。

【教师提出问题2】嗯,好的!选择试剂需要考虑实际的效果。那么,NaOH与Ca(OH)2在性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与它们的组成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2】相同点是它们都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盐与新的碱。不同点是它们跟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盐反应时的现象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组成中的金属元素不相同所造成的。

【教师】大家能同意他的观点吗?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

【学生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会生成沉淀物。

【教师】能写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书写其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教师】哪位同学能不能举例说明Ca(OH)2与NaOH跟某些盐反应时的不一样的现象?

【学生】NaOH与碳酸钠不能反应,但Ca(OH)2能与碳酸钠反应并生成沉淀。

【教师】大家思考一下,有什么方法来鉴别Ca(OH)2与NaOH呢?

【学生4】可以根据刚才的知识: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而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来鉴别。

【学生5】还可以分别向Ca(OH)2与NaOH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沉淀的是Ca(OH)2不能出现沉淀的是NaOH。

五、展示、交流,拓展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氢氧化钙的用途,结合课前的准备,让学生交流一下它的具体用途。

【学生6】在建筑业上,可以做成三合土,也可以用石灰沙浆砌墙或涂抹墙壁,冬天可以用石灰浆保护树木。

【学生7】可以消毒用。

【学生8】可以画运动场上的跑道线。

【学生9】在养鱼塘里放些氢氧化钙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它能中和池底有机酸以及促进厌氧菌群对池底有机质的矿化等作用。

六、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篇3

2017春天来了广播稿【一】

翘盼的春天来了,在风的羽翼下,雨在歌唱,雨是春天姹紫嫣红的梦,是春天一树树提前拂动的柳丝,是春姑娘芳菲的情愫,打开馥郁的心灵,雨在天空中飘飞!

雨滴,吧哒吧哒在地上传响,像神曲中诱惑人心的绝响,大地绽放开的小花变得晶莹;斜飞的箭簇一节节被折断,一个个清澄透亮的灵魂进入了泥土,种子的生命攒动了;喜悦,像一群轻盈、活泼、顽皮的小孩踏水而来。那一串串优美动听的旋律,仿佛是青涩的诗句,一阙阙平平仄仄押着诗韵的词,又宛若争分夺秒行走的时钟,如果把这温润的、绵延不绝的声音汇集起来,可以使长江浪涛再一次翻滚,也能使钱塘江潮汐再一次澎湃。

春雨丝丝连连,袅袅娜娜,季节的交替更迭。冬天与春天相遇,已不再是一颗冰冷的心;雨丝是一张进入春天的门帘。雨,为绿色而来,为鲜花而来,为春天的璀璨而来,是少女清脆甜蜜的笑声,是情郎高亢缠绵的情歌。新鲜清馨的空气环绕在生命呼吸里,枯枝伸出了翠绿的小手,一束束花枝孕育出含苞欲放的蓓蕾。

鸟,追寻三月的风景,风和日丽的风景。雨和风在接力,种子和禾苗接力,绿色和花朵在接力。恒久不变的模式,一阵春雨,一抹微笑。春天终于挣脱寒冬的桎梏,向大地发出一张张绿色的请柬,绿色之后便是五彩缤纷的绚丽。

湿漉漉的细雨,揉动着人盈怀的爱;透明的水如翅羽,在一棵棵草尖上放飞心情,汉江正在蕴育一场激情澎湃的春潮。

春雨摇曳起了春光,树梢正在酝酿美丽的言辞,春天准备放歌......

2017春天来了广播稿【二】

(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欢迎准时收听红领巾广播站的节目

(女)我是主持人xxx,

(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男)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女)哎,咱俩这是怎么了,一朗诵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就停不下嘴了,小王,你喜欢春天吗?

(男)当然喜欢了,星期天我还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山挖荠菜呢?

(女)是啊,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是温暖的,如同母亲的手那么温暖,抚摸你微红的面颊。春天的颜色都是崭新的,绿的滴水,红得娇艳,黄得耀眼。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花团锦簇的。

(男)咱俩都陶醉了,还是来看看今天的节目有哪些吧?

(女)校园快递,为你传递最新校园新闻

时事关注,关心国家的大事小事

知识交流,教给你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

美文欣赏,为你展示咱校学生的真我风采

音乐盛典,为你的理想插上歌声的翅膀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男)校园新闻:

1.我校学生在文登市举办的书法大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众多学生获得了一、二、三及优秀奖项。

2.、我校新引进的樱花和白玉兰快速扎根生长,已有吐绿抽新之势。

3.我校餐厅就餐秩序井井有条,吃起饭来其乐融融。

(女)时事关注,请听教育的春天--xxxxxxxx

(男)这期的知识交流给大家谈谈儿童食品卫生问题

(女)美文欣赏,请听五年二班的周潇的作文《微笑》

(男)音乐圣典,请欣赏萨克斯曲《xxxxxxxxx》

(女)节目最后还是用朱自请的散文还结束吧

(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女)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篇4

和谐(xié jiē) 牲畜(xù chù) 无垠(yín ēn) 西塞山(sāi sài)

呼应(yīn yìn) 牛圈(juàn quān) 湖畔(pàn bàn) 鸡冠花(uàn uān)

二、按拼音写词语。(9分)

shuài lǐn uī cháo ēn yún sǒn lì

zhuān shì yuè mín rén jìn fēn qù xiān qiàn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成语)。(6分)

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 )

2.样子悠闲,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3.尽视力所极向远处眺望。( )

四、找朋友,寻对手(从所给词语中各选择三组近、反义词)。(6分)

朴素 肯定 普通 欢快 阻挡 阻拦

独特 微弱 华丽 确定 强烈 高兴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连一连,读一读。(4分)

别有风趣的 风景 甜蜜地 背起

辽阔无垠的 滋味 大步地 入睡

独特迷人的 装饰 动情地 走来

甘甜清凉的 原野 吃力地 歌唱

六、小法官巧断案(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冠”在“冠军”与“鸡冠花”中的读音相同。 ( )

2.《乡下人家》一文脉络清晰,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 )

3.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

4.《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翁卷。 ( )

七、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写法或在原文中起什么作用?选一选,填一填。(4分)

A.拟人 B.比喻 C.总领全文 D.总结全文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 )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朵。( )

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

八、请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入句子中。(4分)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乡村四月闲人少

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正当我们无助地望着前方时,导游却指引我们向左拐弯,嗬,眼前忽然明亮起来,真可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瞧,清澈的小河里,那些可爱的鸭子快活地拍打着水面,它们提前迎接着春的到来。

3.江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都忙着学种瓜。“____________________”,说得真是没错哩!

4.爸爸在蒙蒙细雨中悠然地钓着鱼,妈妈催促他赶快回家,爸爸笑道:“________________ ,我乐在其中呢!”

九、用“\”划去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野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南瓜 冬瓜 哈密瓜

3.彩云 红霞 乌云 白云 星星

4.傍晚 晌午 时间 黄昏 夜晚

十、把词语朋友送回家。(4分)

赞许 赞扬

1.孩子们爱护公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 )。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 )。

照例 先例

3.我们班可没有这种( )。

4.鸡,乡下人家( )总要养几只的。

十一、句子美容院(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摇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台笔记本电脑是爸爸刚刚最近买的。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快乐岛。(12分)

(一)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白色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短文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2分)

3.按下列分类写出小园里的植物。(4分)

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植物,。(2分)

2.短文把________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___________比作跳动的音符。(2分)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63-01

生动的情境,可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氛围,形象的情境,可以使枯燥知识趣味化,难懂的概念形象化。独特的情境,可以使三维目标达到和谐的统一。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更富有实际意义。下面,简单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几种途径和实践体会。

一、引入生活情境,增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纷繁世界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物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有用。

如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清朗的夏天,洗过的衣服容易干,而阴天则不容易干,寒冷的冬天,洗过的衣服容易结冰;烧水时,如果水沸腾之后,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小草上的露珠,不一会就消失了;100ml的水加入100ml的酒精后,结果混和溶液不到200ml;学习《力》时,让学生联想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变形、弓箭在用力的前提下,会发生形变;呈现小熊猫吃竹子时,竹子发生变形的情境;呈现投球手把静止的球投出去,球被另一个运动员接住,接球手又将球用球拍击出去等的情境;对于《力的相互作用》时,让学生用力按自己的课桌,感受手受到课桌的反作用力;学习《弹力》时,呈现购物时,弹簧称称重物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被拉长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再如煮好的鸡蛋,放在冷水了一会儿,拿出来,开始感觉是温热的,可是,再稍等一会儿,又特别热;一双筷子,放在盛水的碗里,看起来弯曲了;天冷了,室外温度达到0℃以下时,室外放盆水,很快就结冰;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会融化……教学中,引进这些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物理有用的意识。

二、引用古诗词,增强物理教学的文学性

历代经典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渗透了物理知识,如果物理教学中,巧妙引用古诗词,既增强物理课堂的文学性、艺术性,也构建诗意盎然的物理课堂模式。

如学习“参照物”时,引用“两岸青山想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学生明确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是固定的的道理。学习“弹性势能和动能”时,引用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

古诗词中,有许多包含物理知识,如学习“机械能”时,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习“相对运动”时,用主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增强知识的形象性;对于“声音的回音”的学习时,巧妙选用郦道元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增强物理课堂的文学性……这些古诗词的巧妙引用,不仅使物理课堂赋予文学性,也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积极性,构建乐学、轻松的课堂氛围。

三、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的能力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对于“物态的变化”的教学,借助于实验――“水的沸腾”实验,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铁架台上倾斜固定一个试管,试管里装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对试管加热,距离试管口的上方,放置一个玻璃片,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水沸腾后,看到玻璃片上有水滴滴下,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玻璃板上又没有水滴滴下,通过这个实验,展现液态、气态间的变化直观、形象、也生动。

再如,学习《浮力》时,对于浮力的大小的问题是与质量有关,还是体积有关等,学生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呈现万吨货轮在大海上航行的情境,呈现小小的石头可以沉在水杯的底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有时托起万吨巨轮,有时连小小的石头也托不起,浮力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思考之后,再引导学生做实验,将一个鸡蛋放在清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时往清水里加入适量的盐,鸡蛋又浮起来,不再沉底。再往盐水里加入些清水,鸡蛋又沉下去了。这个实验,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使他们睁大双眼,看得目瞪口呆,各个凝神深思,此时,教师提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课题,和学生们一起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生动的实验,促使学生进入到探究状态。

四、用信息技术,增强物理课堂的直观性

1、从文学方面切入。

故事的引入、游戏的铺垫等,以文学的方式切入话题,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的氛围,也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互、彼此融合的效果,这样的物理现象往往赋予直观感和震撼力,吸引学生的眼球。

如《声音的特性》时,用多媒体呈现声音传播的小故事――二战期间的“音响水雷”,故事的悠久的历史、曲折和生动,学生们听得入了迷,不仅对故事感兴趣,对故事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声音的特性,更感兴趣,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

2、问题创设,启发思维。

初中生好奇心强,设计悬念性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利于促使他们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思维。

如《看不见的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系列的问题: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可以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在红光外侧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在紫光外侧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光、紫光外侧我们又看不到其它颜光,这种看不见的光又是什么光?它有哪些特性?物理是自然科学,巧妙、奇特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主动性。

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文本中,走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悬念性问题的提出,饰演等的设计情境等都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亲力亲为,从中获得感知和体验,最终形成物理素质,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明华.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微探[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11).

篇6

关键词练习课 枯燥 兴趣 高效

长期以来,练习课总是单调、枯燥、乏味,不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平常的练习课无非就是讲练结合,即做一题讲一题。一味地进行练习,不仅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提高语文练习课的效率出发,练习课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练习内容富有创意、形式新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做到由浅入深,不仅有层次、有坡度,而且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境界。笔者在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练习5“语文与生活”这节练习课时,大胆地改造教材,适度地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实录(摘选):

一、对诗导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想跟你们来对诗,你们谁能接受老师的挑战?不知细叶谁裁出。”生:“二月春风似剪刀。”师:“湖光秋月两相和。”生:“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的诗都有什么共同点呀?”生:“都含有‘风’字。”师:“看来,从古时候起,风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千变万化,时而微弱,时而强大。老师很想弄明白,那些诗人写诗时,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怎样,天气怎样,当时的风是怎样?不如让我们来看看练习5‘语文与生活’吧,希望能从那里找到一些答案,也来学着科学家推想推想当年的风。”

自我评析: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挑战是孩子内心深处原始的渴望,即使是高年级小学生,面对游戏,面对老师的挑战,一样是兴趣盎然。

二、引导自读,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师:“老师看到有不少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请同学们先围绕这个问题把‘语文与生活’的内容读一读,到课本中去探索吧!”学生自由读、思。

三、鼓励猜测,大胆想象,了解“风成偏形树”

师:“同学们,这里有个新名词。叫‘风成偏形树’。请大家对照书上的图画,说说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对照书上的插图,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生1:“这种树是因为风力很大而造成的。”生2:“不对,应该这么说更准确:这样的树是因为风长年累月都从一个方向吹向这棵树才形成的。”师:“风长年累月都向一个方向吹,那么被风吹的这一面就会怎样呢?”生:“水份容易流失。”师:“水分蒸发后,这边的生长就会怎样?”生:“缓慢。”师:“你看,没有借助工具书,你们自己不也懂得了什么是‘风成偏形树’嘛!”

自我评析:不借助工具书,学生能知道“风成偏形树”的成因。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学会了观察、思考的方法。

四、创设情境,移情入景,化文为画

⑴师:“风有各种各样的。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词语读一读,老师想,如果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回忆这种风带给你们的感受,把眼前会出现的画面和大家交流交流,那该多好啊!”⑵生自由读。⑶指名读,要求读出这种风带给自己的特殊感受,其他学生继续想象。⑷交流。师:“同学们,说说你刚才回忆到的一种风给你的感受,它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生1:“读到寒风,我仿佛脸上生疼生疼的,因为,到了冬天,寒风刺骨,风刮在脸上好像被刀割一样。”师:“真是凛冽的寒风。”生2:“读到热风,我仿佛感觉到了夏天,大家都热得大汗淋漓的样子。”……⑸学生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每填一句,教师请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为什么填这个词?

自我评析: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

五、巧读儿歌,追忆往昔,科学推断

⑴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气象学家?学完下面的风速歌,你就可以称得上是半个气象学家了。”⑵学生读儿歌。⑶教师带领学生想象各级风的情景。⑷分角色朗读、背诵。⑸“追忆当年”。师:“现在让我们来推测古诗当中的风是几级的?”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二或三级。”师:“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生:“三级风。”……师:“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生:“六至七级。”师:“在这样的风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风景?他想表达什么呢?”

自我评析:说到这一句,学生劲头更足了,一下子就找到了依据,因为诗歌中有一句是“三级风,旗飘飘”。整节课,学生的兴致始终处在制高点。“小小科学家”“小小历史学家”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很过瘾。

六、总结谈话,结合课内,延伸课外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后,请结合“风速歌”,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观察最近一个星期的风速与风向,比较一下我们的观察与气象台的预报还有哪些差异。

案例点评:置身课堂之中,与学生一起感悟语言,体悟情感,在思考中沉醉,我畅快淋漓;置身课堂之外,我品悟到了真正的语文:

1.激活词语,用心触摸。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根据词语想象各种风在大自然存在的状态,想象各个时节的风景或所处这个时节的感受。化词为画,情景体验,既让学生感知词语大意,又抓住语境,想象品读,让学生体会词语意蕴。

篇7

关键词:诗 意象 特征 形象性 暗示性 多义性

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和情思,是诗人主观的意(感觉情思)对客观具体物象特征的有机投射。如舒婷的《思念》,诗人是这样地投射情思于具体物象的:“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等/夕阳一般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流出来的,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在此诗人不是将“风干”了的思想直接表述,而是把思念的情感投身于有选择的“挂图、代数、弦琴、念珠、桨橹、蓓蕾、夕阳、重洋、泪珠、心、灵魂”等等物象上。这些物象一经诗人情感的投射,就胶漆同契,“合二为一”,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情绪意味的意象。而诗人思念的味儿和感觉正是借助这组饱满意象获得了完美的表达。

那么,这种表达情思的意象具有哪些特征呢?

1、形象性。诗是抒情言意的,诗人的主观情绪是其内容,但情是不具象的,它只能感到,不能具体地说出,必须附着于外物才可表达,否则就不成其为诗,而是论文,而是思辨之词了。所以有人说:“抽象是诗的天敌,诗的字眼,应该是眸子似的含蓄。”换言之,它是以呈现代替叙说的,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和主观情感的,正因为如此,形象也就成了诗的意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邓海南的《晕船》:“胃囊吐成了一只翻过来的口袋/把里面装着的自信心全部丢掉……/大海从腩壳里漂走了/成了一只随波逐浪的水瓢/而脑袋却灌满起伏的波涛。”晕船是什么个感觉、什么个滋味、什么一种情形,诗人不是进行抽象的演绎,而是通过“口袋、自信心、大脑、水瓢、波涛”等等有特定形象的意象呈现出来的,从而引导我们从形象世界进入经验世界,启动我们的感知去体味和了解。

再如,黄锦萍的诗:“手握电话筒,像握住你生疏的手/拨动庄重的号码/像拨动隐秘的心/思绪万端的线儿,把遥远拉成亲近/一个甜甜的呼唤/呼唤你沉着的小名/一个静静的倾听顺听熟悉而温柔的声音。”(《不敢……》)这首诗写得很美,读之令人口腔舒服。诗人选择“电话筒、手、号码、心、线儿、小名、声音”这些可感性很强的意象来形象地凸现少女初恋时,打电话那种羞怯骚动的心情,以及对爱情的执着精神。我们读这首诗不仅感佩诗人饱满的意象语言艺术,同时还被那位初恋少女俏美的举措所打动!

再如雷恩奇的《转起来了,村庄》:“转起来了,/转起来了,浸在欢笑里的村庄。//石磙,接二连三地/把庄户人的日子碾香!//一个肥墩墩的秋天,铺在打谷场上。//笑从鞭梢上淌下来。/老汉站在中央。//老伴,踩着响鞭赶来了。,/转动的筛子,/急急地圈阅:/谷粒、汗水、阳光……”这首诗是在写农村丰收情景,但是从诗句到诗的题目却没有一词说到丰收,而是通过富有形象特征的意象来呈现,尤其是“石磙,接二连三地/把庄户人的日子碾香”“一个肥墩墩的秋天,,铺在打谷场上。//笑,从鞭梢上淌下来”等,诗的意象丰美而联缀地流动,直让人叫绝!

2、暗示性。诗的意象是超脱具体指涉性的,诗人在诗中所要表现的情感并不直接指出,或者很难作具体的理性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以暗示、隐喻的方法,通过意象的呈现,让人去体会、破解。正如有人所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说,它的动机在表现自已与隐藏自己之间。”

如,吴奔星的《别》:“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珠,/哪里都有河水,/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这是怎样的“别”?是与恋人别?是与妻子别?诗人并没有直接明说,而是通过意象“夕阳、露珠、影子”等的暗示。这些意象的设置与诀别的情形相嵌合,“景语”即“情语”。接着诗人进一步向我们暗示:“/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夕阳也罢,露珠也罢,河水也好,它们都是不能恒久停留之物。倘若,我们将其想象为与情人之别,那么,你的走,对“我”(作者的艺术化身)并没有构成严重打击,也就是说像你这样两条腿的女人(抑或男人),到处都能找到。为什么:“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珠,/哪里都有河水,/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l”只有暗示,才能显示其潜涵的魅力,读者只要对这种意象作些穿透性深究,自会无中悟有,尽得其“风流”。

再如,梁上泉的《月亮里的声音――给月琴手沙玛乌兹》:“你的胸怀竟如此宽广,/抱住了一个圆圆的月亮;/你的长裙拖着红霞,从凉山飞到北京的舞台上。/……/一曲庆贺奴隶的解放,/两弦间就是一条欢腾的金沙江……”诗中,作者要歌颂的是沙玛乌兹这位月琴手的琴技,但力避直说,于是便采用了意象的暗示:“两弦间就是一条欢腾的金沙江”。沙玛乌兹的高超演奏技巧全在这个暗示中,可以说“一条欢腾的金沙江”抵得上那半吨直接明确的语言矿藏,它犹如一道光源照亮了全诗。倘若,我们把全诗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这一警奇的暗示性意象就成了它高耸入云的塔尖!

又如,舒婷的诗:“你是郁森的原林,我是活泼泼的火苗/鲜丽的阳光漏不过密叶/你植的土地/从未有过真正的破晓俪今天,我却未重蹈/你被时间的落叶/所掩藏的小道/如果它一直通往你的心中/那么我的光亮/就是一拱美丽的虹桥。”(《致――》)诗人创造的“原林、火苗、密叶、土地、破晓、落叶、小道、光亮、虹桥”都有很强的象征义和隐喻义,作者情思大多隐含在这些象征和隐喻意象中:可以说每个意象都有所暗指,我们要了解诗人的情思――即真性灵,就必须透过这些“隐蔽”才能“捕捉”得到。《致――》是给情侣?是给朋友?是给同志?……作者只是暗示,读者诸君可以通过暗示作种种猜想。另一方面。自然是暗示就是有所示(倘是爱情就会像咳嗽一样掩饰不住),那么“我”(作者的艺术化身)对对方的印象、情意如何呢?我们可以说是良好的,请看诗的结尾暗示吧:“如果它一直通往你的心中/那么我的光亮/就是一拱美丽的虹桥。”这种暗示使得诗的意象获得了转深的神经,如此诗人的触角才能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子里去。否则,“石头亮在水面,水就不会深,思想露在外面,作品势必浅薄”。

3、多义性。意象与人的全部理性和感性直接对应,而感性则是流动的、朦胧的、鲜活的,很难作理性的条分理析,一旦被概括便失去了鲜活与生动。意象派大师庞德说得更精致,意象是“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而是一团,或是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和情绪。”(《意象主义的几“不”》)因之,意象便具有多义性。

如张中海的《驴道》:“在它的面前般有终点他没有起点/世世代代/月月年年,它的杰作永远是个圆/一个重复的圆圈/一条拉不开的直线。”诗写的虽是驴道“一个重复的圆圈”,其实这个意象的外延义很广,它可以投射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诸如我们思想的封闭、不知发散的直线思维、工作中的保守以及不知变通的方式、方法等等,都在它义的罗列之中,可以说有含不尽之义于这个意象之外,也即“象外之象”。我们恐怕要有高旷超越的意识走出这个“圆圈”,才能获得突破与进展,才有其自由可言。否则,必然受制予“圆圈”的樊篱!

篇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牡丹江市范围内组织各中学骨干教师召开座谈会,对作文教学问题进行了调研,了解到作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问题:害怕写作文,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作文结构比较单一,仿写、套写比较多;作文语言平淡、缺少文采,缺少朝气和活力。

2.教师的问题:作文教学计划性差,盲目性大;作文命题随意性比较大;作文指导不系统,方法单一,指导不到位,缺少实效性;作文批改周期长、作用小,教师对学生作文缺乏鼓励性的评价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征求基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为主题,在牡丹江市范围内开展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主题沙龙活动。通过展示课、研讨交流等方式,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采用科学训练方式以及作文批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研讨,教师们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1.作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2.通过改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3.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作文教学模式;4.关注写作与生活的联系;5.作文教学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劳动,应注重积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案例展示】

研讨主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课题:放飞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想象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重点: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

难点:运用多种方式写作。

课型:作文指导课。

教学方法:双主互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秋日私语》,让学生谈谈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物、景等。(教师播放画面,营造氛围。)

二、课堂新授

1.有人看到字母A就会想到:“既然目标在山顶,就不要在山腰停留”;有人看到字母C说:“你的心灵之窗打开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熟悉的26个字母,你能想到什么?它可以是一句名言,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用自己的话阐明的一个道理。(多媒体展示画面,出示训练内容,明确要求:1.这句话要美、简洁而富有创意。2.要真,字母之形和所讲之理要相得益彰。学生开动脑筋,让自己成为哲人。)

2.让学生从日常的积累中收集美文的片段,或朗读,或成诵。引导他们欣赏想象片段。(出示要求:想象合理,意境优美。)

3.出示一个打好包装的礼品盒,告诉学生这是送给他们的礼物,请一名学生上来拆开,全班猜猜是什么。(盒子里有墨水盒,墨水盒里有片火红的叶子。这时多媒体展示爬山虎画面。)告诉学生这片叶子对老师很重要,请他们根据对老师的了解,讲一个和老师有关的故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看问题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学生揣摩教师,编写故事,互相补充。)

4.想象的目标是创新。想象,要冲破牢笼,让思想自由驰骋于古今中外;想象要求新求异,努力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当然,想象离不开生活,也许想象作文中所展示的事物未必是生活中曾有过的或将来才会有的,但必须合乎真实的生活。愿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飞翔!(明确想象的注意点,加深理解。)

教学实录:

师:晚秋季节,当同学们每天匆匆地行走在学校与家之间时,是否留意到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着的秋呢?如果你留意到了,就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没有留意,没关系。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秋之韵”,我想请大家擦亮慧眼,与我一同走进秋的世界!在享受这美妙的视听盛宴时,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这样的音乐,你能想到哪些人、事、物、景或一首诗、一句格言、一个警句。(多媒体展示:秋之韵。)

生:看到片片红叶,我想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看到大雁南飞,我想到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我已飞过”。

生:听到《秋日私语》钢琴曲,我想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生:看到一地野,我想到了诗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和隐逸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

师:其实大家刚才在不经意中运用了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因为想象,才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这节作文指导课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们知道,26个英文字母是西方文字的基础。今天让我们用汉语来演绎他们,也许会发现许多新意。比如:A――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D――小园香径独徘徊。在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字母的外形与道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对,也就是形与理相得益彰。想象的第一个要求:合理。(板书。)下面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26个字母其中的一个,用一句诗、一句格言、一个警句或自己创作的哲思句,来诠释你对26个字母的认识吧!

生:Z――做黑夜里一鸣惊人的闪电吧!

生:Q――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H――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T――人生如香茗,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生:Y――条条大路通罗马。

生:O――总是由起点回到终点,无论何时都有始有终。

…………

师:同学们充满睿智的语言,让我佩服。我发现很多启迪来源于美景,大自然真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一学期以来,我们曾用手中的笔无数次地赞颂大自然,打开你的记忆之门,快速搜索你写景习作中最得意的片段!

生:花海──大海虽澎湃,花海却更雅致。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薰衣草,你为何如此艳美?轻风拂过,你发出淡淡的芳香,狂风吹过,你散落的花瓣飞舞,幽香……

生:雪――她来了,穿着银装,随着舞娘,在空中恣意地飘啊飘啊。她,旋转、翻身、落体。她的美,穿越古今,她的眼如梦似幻,她的笑扑朔迷离。在这明净的天空中,永远飘散,飘散,永不消融。

生:月──月光下,美丽的音符在静静地飞舞着,优美的声音仿佛是爱的诉说,如飘雪般的空灵,如落花般的淡雅,如雾来时的朦胧。

…………

师:同学们优美的文字让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可惜老师笔拙,没能写出如此美的文字,但我带来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朱自清都有哪些想象?

生:像亭亭的的裙。

生: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生: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师:朱自清先生在月色下,面对那样的荷塘,他的想象是丰富的,构成了这样美轮美奂的意境。想象也就是不仅要求做到合理,还要丰富。(板书。)央视主持人大赛有这样一个环节,给选手几个不相关的词语,快速连缀成文,以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夕阳・远山・笛声”,请同学快速动笔,形成一幅唯美的画面。

生:夜色将至,夕阳的余晖用最后的光亮为大地洒下一片温暖安详。一切都静谧着,安静地沐浴着这一天当中最后的温暖。远处的山霎时间变得“金碧辉煌”了,余晖为远山披上了一件温暖华丽的衣裳,山后隐约传来断续的笛声。鸣笛人也在感慨夕阳的美吗?

…………

师:如此优美的文笔,让我震惊,所以我十分想赠送大家一份礼物!请一位同学上来拆开,并展示给大家看看是什么礼物?(学生拆礼物盒,拆掉包装纸,是一个鞋盒,学生七嘴八舌地喊是鞋;打开鞋盒,还是一个盒子,大家惊呼;再打开盒子,居然还是一个盒子,学生兴奋异常,最后,学生拿出一片叶子。)

师:这是我们学校“艺体馆”墙壁上爬山虎的叶子。这个创意来源于我上高二时的一节政治课,我的老师拿着一本《大众电视》进来,给我们看封面,封面上是当时我们的偶像周润发。大家兴奋异常,可是老师却突然抽走了封皮,露出里面的政治书封面。谁能说说这是在启迪我们什么?

生: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师:对,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但是我要说的是:我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让大家真正明白我渴望的那种境界:俯首拾来皆学问,信手拈来便成文。礼物是轻了些,但这里面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想听吗?(多媒体展示:“学校的爬山虎”动漫。)

10年前的我,心比天高,总想冲出4中的高墙,总渴望尝试一份崭新的职业。不安的心,躁动的情,让我不知道当教师原来是这样的幸福!

我常常独自一人徘徊、犹豫,直到有一天,一位小小的男生,胆怯地送我一份神秘的礼物和一句稚嫩的话语。对,就是这株校园的爬山虎。他说:愿老师桃李满天下,愿老师的事业如爬山虎一样红红火火!

那一刻,我怔住了;那一刻,我深思了;那一刻,我顿悟了:因为是老师,我传播了思想;因为是老师,我培植了美丽。就是这个男生,让我成熟,让我真正明白:我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踏踏实实地与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师:10年了,我守望着美丽的4中,当我再次驻足火红的爬山虎面前,已经上演了和即将上演的是我与大家的故事。我请大家大胆想象一下,根据开学以来,你对我的了解,再加上你美好的愿望,我们之间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怎样的校园故事呢?

生:夕阳回家了,我也该回家了。我匆匆忙忙地跑出教室,一阵风拂过,树叶簌簌地落了下来,有一片落到我的脚下。我躬下身子,刚要捡起它,老师轻轻地把它拾起,然后扔进垃圾桶。我一怔,老师回过头,露出微笑。皎洁的月光,照在她的身上,是那么明亮,耀眼。老师转过,又到另一处拾叶子 ……校园里那么寂静,只有老师忙碌的脚步声,汗水一滴滴地溢了出来,掉在了地上……

生:一道旨令,划破平静;一纸调令,心头悲痛。为何,为何,弃我而去?为何,为何,无可挽留?心灵导师,生活朋友;后将不见,心里话,向谁诉?胸中苦,与谁哭?平凡老师,不凡成绩;平常一语,用时重要。怨您一时,爱您一世。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脚步,心灵最深处,虽后不见,信息常有。良师益友,生活需要,有您,一师一友,心里最希望。心底深处终有你,不管去与否,爱您永远,想您永世。

…………

师:这些故事编写的基础是对我的了解,也就是要求想象要有生活的基础;再加上你们的愿望,这就是要求想象还要体现你的深刻思想性。在大胆的想象中飞逝了45分钟,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大家牢记:写一句话时,你是一个睿智的哲人,要有理;绘一幅画时,你是具有慧眼的画家,要有美;说一则故事时,你是能说会道的演员,要有情。

其实,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根植于生活,当我们为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必然会迎来化茧成蝶的那一天!

【教学评析】

听了梁君老师的课,感觉非常好,下面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谈谈我的看法:

一、梁老师的课以敏锐的视角抓住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开发了想象、联想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联想、想象的要求。

二、以明确的学习内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工具性、人文性。采用《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既美又开发了想象,很好地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从英文字母中进行联想,夕阳、远山、笛声,以想象作文来做导航,设计很巧妙。

三、以常规的学习方式,在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建议一线教师要关注,包括规范作文指导以及作文批改等方面。小作文是快餐――谈作文构思,快速构思。黑龙江省的作文命题,从构思(审题、立意、选材)、评价、修改等多方面考查学生作文能力。最近恶搞语言的文字在学生作文中频繁出现,分数很低,我们不倡导新网络文学,因为那是不规范的。

四、梁老师的课巧妙之处还在于她所设计的联想和想象根植于生活,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教学思想,基于从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来考虑。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想象要根植于生活。不然,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梁老师的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悄然动容,体现了想象的作用。

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问题,部分参与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积累・模仿・创新

一、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石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

(一)积累素材,作文言之有物。

1.积累素材,主要靠留意生活。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提炼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中积极寻找、积累作文的素材,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

2.其次是从阅读中积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他们学会选择性阅读,并将要点、感受以及妙词佳句等,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积累本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

(二)积累构思技巧,作文言之有序。

教材中有许多构思技巧值得借鉴。如,《济南的冬天》的首尾呼应;《斑羚飞渡》对素材详略的巧妙安排;《阿长与〈山海经〉》的先抑后扬的写法。积累这些构思技巧,写作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适当变通,就能给作文搭一个好架子。

(三)积累语言,作文言之有味。

1.学会咬文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为什么用得好?细细咀嚼一番,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长期积累,炼字之功必然见长。

2.积累好词佳句。如《理想》中的句式,“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表意深刻,又有层次。

3.摘抄优美段落。课文中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可以作为语言材料积累。如,《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等优美的段落。积累多了,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既可以为文章增色,又能准确表达思想,何乐而不为呢?

二、模仿,是作文成功的阶梯

(一)仿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要认真分析优美生动的范文,要字斟句酌,待烂熟于心后,再重新去写,或复述、缩写扩写、改写续写,或合理选用,适度取舍。学生加上自己的感想,这就是突破、提高。如此训练,待技法娴熟,学生就可以脱离样本,从而创作出具有新意的文章了。

(二)仿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模仿语言,不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仿写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进而增强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仿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在阅读时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文章的“格”。只要按照文体要求进行训练,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文体写作的“格”,写作时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轻松地进行表达,平时作文的那种杂乱无章、言之无序的现象也就避免了。

三、创新,是作文成功的钥匙

(一)立意创新。

首先,要选择最佳突破口,即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最新的角度立意。其次,在立意上要体现时代性,体现应有的时代意识、思想高度和社会责任感,使读者耳目一新。

(二)选材创新。

作文时选取新颖独特的材料,往往能收到“笔下见时代,墨中尽风采”的奇效。为此,在选材时要突出一个“新”字,另外还要把握住“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材原则,力争做到“推陈出新”。

(三)结构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结构创新,应在“不平”上下工夫,即作文时要把结构安排得曲折有致,读者读起来就会兴味无穷。结构创新的方法很多,如巧设悬念、网页浏览、日记连缀、电影放映等。

(四)语言创新。

语言要有文采,必须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基础上,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作文中要使用富有表现力的鲜活语言;要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歌词、成语等;还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注意整散句的结合、长短句的搭配。

(牡丹江市第20中学吴丹)

生活化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他明确地告诉我们生活与习作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学生的作文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文章。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作文生活化的初步尝试: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总希望学生能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能在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来。

我告诉学生12个字“勤观察,会方法,多积累,巧应用”。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勤于观察的重要性。其次,具体指导他们的观察实践,让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和顺序,引导他们积累观察的所见所感。

我的学生都有一本“随笔本”,我要求学生每天写随笔,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人、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

学习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春天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拽一下绿叶,吻一下红花;春天像一个快乐的新娘,绽放幸福的笑靥,迷人的光彩。”

“河边有洗衣的人,也有嬉戏的孩子,岸边长枝的垂柳也把手伸进水里,为自己梳妆打扮呢。”

应该说,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选题和多彩的生活记录,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学生的作文才是对我们美好生活的个性表达。

学生是生活的参与者。他们不是镜子,被动地反射生活。“作文先做人”。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思考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聚焦显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

学习《月球上的足迹》一课时,恰好我国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于是,我要求学生写写“嫦娥一号”,角度不限,体裁不限。学生的反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0月24日19时15分确定发射成功!‘嫦娥一号’作为中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正是中国人敢于挑战世界难题的勇气的体现,也是中国人创新精神的升华。嫦娥撼天,扶摇直上九万里!巨龙昂首,中华民族梦将圆!”

生活是作文创作的不竭源泉。走进生活,学生的描写可以很生动,学生的议论可以很精辟,学生的思想可以很深刻。

实践证明,有我们的正确引导,学生完全能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郭雪峰

宁安市第4中学邵明丽)

呼唤绿色作文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写“友谊”为话题的文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编织一个与朋友发生矛盾最后又和好的故事;为了表达一种所谓感人的亲情,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自己生病时才感受到父母之爱;讲自信的故事,似乎只有在考试成功后才想起是自信发生了作用。这都是灰色作文的表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赵谦翔老师的一堂“绿色作文”课,感受很深。从此我和我的学生便走上了绿色作文的道路。我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让学生珍惜自己的人生经历,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真实地再现内心的情感。

要想让学生写出绿色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我的具体做法是:从初一开始,在任课班级里安排几个“情报员”,定期向教师汇报学校或班级里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再提炼出适合学生下笔的题目,让学生去叙事、去描写、去评说。让学生每天都有想表达的愿望。

我还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比如在作文之前,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小游戏、小表演,学生很容易就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牡丹江市第9中学张波)

习惯培养很重要

一、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每人每天背诵50字左右。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录本,每天共同摘录50字左右的内容,这“50字”可以是一条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条短信,一副对联……内容最好文质兼美。例如: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艾青的《盼望》等。将这些内容摘录后,背诵下来。这样坚持下来,3年可背诵18 000字以上。学生养成此习惯后,深感受益无穷。

二、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每天练笔500字以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练笔本”(也可以叫日记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写不出来的情况下,可借鉴好的文章,进行抄写、仿写、缩写。不要谈“抄”色变,“熟抄文章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坚持3年,可写文18万字以上。有了练笔的习惯,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