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风俗习惯范文
时间:2023-03-28 11:3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回族风俗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回族历史人物:古代 蒲寿庚、赛典赤·赡思丁、阿合马、扎马鲁丁、常遇春、铁铉、郑和、李贽、海瑞、丁国栋、哈元生、杜文秀、马如龙、马新贻、左宝贵等
2、文化瑰宝:文化、科学技术 回族人民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很大,对祖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元代,回族不仅带来了西亚的天文学、医学、建筑学、音乐等方面的科学文化成就,而且在学习和传播汉族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国的重大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都是经回回商人的介绍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3、风俗习惯: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宗教信仰问题:汉族与回族结婚的禁忌之一就是汉族与回族的宗教信仰问题,现在的少多数民族与汉族通婚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因为回族虔诚的信仰是伊斯兰教,所以在很多方面会与汉族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都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汉族也信奉伊斯兰教,那么汉族与回族就可以通婚。
2、饮食问题:汉族与回族结婚的禁忌还有饮食问题,汉族人结婚一般都大摆筵席,喝喜酒,这些都是婚庆必不可少的,但是回族在结婚典礼上是不能见到酒的,都只有水果,点心,而且不能出现猪肉,所以回族与汉族通婚,这方面一定要尊重回族的习俗,尊重回族的饮食习惯,酒肉都是大忌,因此汉族与回族结婚的饮食禁忌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毕竟汉族与回族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有53个少数民族。天津缺少德昂族和珞巴族。在天津,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人口比例占少数。其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由于他们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设置了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规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
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古歌”;也有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史诗歌”;还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描写生产劳动、歌唱爱情的“叙事歌曲”等。不过,这些可总称为“叙事歌”。达斡尔族的“舞春”(亦为“乌春”)是一种诵调式叙事歌曲,内容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农家苦、打鱼、伐木等,亦有反映士兵厌倦清政府强迫其征战的《薄坤绰》。它以四句为一节,全曲有十几节乃至几百节不等。维吾尔族的叙事民歌,称“达斯坦”,它由说、唱、演奏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艾里甫与西苓》、《塔赫尔左胡来》、《好汉斯依提》等。柯尔克孜族的叙事古歌、史诗歌带有神话色彩,如《库尔满别克》、《库加牙西》、《玛纳斯》等,曲调虽较简单,但却仍悠扬。锡伯族的古老民歌,称为“菲散布热乌春”,内容有反映民间困苦生活的,如《亚其那》;有反映西迁历程的《西迁歌》。其音乐曲调,分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吟唱。彝族的叙事民歌,在楚雄称“梅葛”,在红河称“先基”,在永仁称“米果库”。内容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赞美爱情的叙事歌曲《阿诗玛》等。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
在清代前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亦深受喜爱,并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艺术。其中,最为著称的有:蒙古族的《好力宝》,内容为说唱民间故事。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如《楚汉相争》、《赤壁之战》等;有说唱传说故事的,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有说唱美景风光的,如《花草短歌》、《游山歌》等。白族的说唱音乐艺术,称为“大本曲”,它是由本民族山歌、小调,用曲牌套连的形式,加以说唱,其中有民间故事《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深受民人喜爱。
二、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
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部分,这些民间音乐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1.民歌是民间歌舞的基础:一些歌舞音乐显然来自于民歌,或是在民歌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加上舞蹈动作,如歌舞“凤阳花鼓”便是在《凤阳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民歌是说唱的基础:我国的许多说唱显然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四川清音的许多曲调就是在一些民歌(如《放风筝》、《泗州调》、《麻城歌》等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民歌是戏曲音乐的基础: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音乐就是在当地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和发展的,如在嵊县山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越剧、在湖北和安徽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的黄梅戏等。4.民歌是民族器乐的基础:许多器乐直接来自于民歌,如河北吹歌这种乐种就是来自于演奏河北的民歌。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但是在歌舞、说唱、戏曲与器乐形成和发展以后,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又反过来对民歌的艺术性提高产生了作用。
(一)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述歌、儿歌等;2.按体裁分类,分长调(蒙古语:乌日汀道)和短调(包古尼道)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的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小、轻快活泼、音域较窄,狩猎歌、叙事歌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森吉德马》等。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多用五声音阶,也用七声音阶;在调式上,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旋法上,旋律常呈抛物线状,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位于中部,此外,音程跳进较多;性格上,具有开阔、稳健、彪悍的性格。
(二)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在内容上可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弹唱(冬布拉弹唱)和对唱三种。哈萨克民歌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常用七声音阶,也用五声音阶;在调式上,用中国五声调式和欧洲体系的七声调式;旋法上,普通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由主音和四度或五度音构成,跳进是其核心音调;在节奏节拍上,常使用混合节拍。
(三)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民歌从演唱形式上分为四类:1.“札恩达勒”,它是近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民歌,曲调高亢奔放,抒情性强;2.“哈库麦”舞蹈歌曲,音乐热烈欢快;3.“乌春”民间艺人用四胡自拉自唱的歌曲;4.“萨满曲”(或称“雅得根”),古老的宗教祭祀歌曲。
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传统美
传统美学的追求以美为理想状态,“优美”、“典雅”、“崇高”、“喜”等作为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体现出一种确定性和单纯的快乐,即审美愉悦。但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巫术,祭拜活动频繁的族群中,原始心理活动如恐惧、祈求、崇拜、诅咒等仍然大量存在,他们的一切活动主要出于生存的目的而非审美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与传统美学意义相反的审美的异态。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中存在大量的审美异态现象,“丑陋”、“怪诞”、“狂乱”等审美意识在土家族大量的音乐、舞蹈中都有典型的体现,如《跳丧鼓》,土家族谚语有云:“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众人对着死人长啸当歌、狂歌热舞,以歇斯底里的嘶鸣为歌,舞蹈动作含胸扣背、踏地为节,一步多颤,摇动构形,颇为怪诞诡异,且据清《巴东县志》记载:“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再如《哭嫁歌》,婚嫁本是喜事,却以“悲”代“喜”,音乐形式自由,多下行进行,且音符常以短长短长交替出现。
(二)“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
西方“美”观念的构成有六个要素,要素之一——“精神距离”。就是说,参与音乐的人使自己与音乐“游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去审视它,在审美的水平上关注音乐。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许多民族就不持有美的态度了,因为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把音乐从文化中抽离出来,以一种“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来审视音乐的。白马人把歌唱看的比器乐重要,这看似只是行为上的差异,我认为这其中隐藏的是白马人对音乐的哲性思考,用身体的一部分歌唱而不用身体之外的乐器表现,音乐在白马人那里不能被抽离,他们把音乐看作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篇5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区文化;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75-02
对于“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的概念,由于国外、国内移民的方式不尽相同,因而学术界尚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各学者曾从目的层面、原因层面等多维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落脚点不同,但其核心内涵是共通的,即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脆弱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将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地区的人口。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开发,进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宁夏实现生态移民工程的奋斗目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宁夏地区成功地将数十万贫困人口从南部山区移出,这一工程使得移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但生态移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其带来的成效在短时间内很难确切的衡量,在移民期间或在迁入地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要使移民融入新的社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通过移民社区文化建设来进行调节。
一、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进行,移民原有的社区将出现转型、解体,而作为移民迁入地的新社区内会出现重组、组合等现象。因而将产生移民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问题,如果移民间相互认同度高,社区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民融入新社区的过程也是其在迁入地再社会化的过程,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认为:“由于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与其社会生活地位相适应的习惯和智力特征,才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称此为文化适应。”[1]移民在新的社区环境中会受到民族、文化、行为、职业及素质等各种差异的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就是对新的社区文化的重新构建过程。但是在构建过程中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利益冲突
利益是生态移民过程中产生社区冲突的重要根源。宁夏的移民属于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组织和资助下的自愿移民,在实践中生态移民迁移的社区整体性分为:整体迁移与部分迁移。其中整体迁移的主要冲突表现为:在新的社区中各种资源能否在移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或者移民能否认同制度性资源分配的结果。而部分迁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移民“插花”式的被分配到新社区,在社区组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来源的移民集结为新的社区,一开始就存在着社区内群体的分化,这种潜在的利益竞争群体极易发展为现实的利益冲突群体。此外,在与周边地区原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本地人”与“外来人”之分,而移民作为“外来人”享受着一些优惠政策,使得原居民心理产生不平衡。进而出现政策安排上的“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形成在资源使用上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冲突极易发生。
(二)文化冲突
由于移民迁出前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进入新的移民社区环境中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竞争、对抗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冲突。对此,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再是经济或宗教之间的矛盾,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一观点虽然存在缺陷及不足,但也从某一侧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
宁夏的生态移民迁出前的生活环境多是交通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在这样一个相对孤立封闭的系统内,居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与之相反的是新的移民社区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这里与外界会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及资源的交换。由于迁入地社区的开放性,促使移民的观念发生变革,活动自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迁入时间的延长,移民社区成员对利益、权力的竞争意识就与日俱增,而受其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勤劳等因素影响所导致的财富上的差距也逐渐扩大。通过在宁夏生态移民过程中部分迁移或整体迁移,随之出现多民族杂居或多的移民社区,社区成员也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
(三)文化建设不足
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进行,移民新社区也逐渐发展起来,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接之而来的就是移民能否随着搬迁至新社区后而较快转换社会角色的问题了,这也是衡量移民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要想使移民“稳得住”并且能“住得稳”就不能使其对新的社区产生否定性情感。有学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的跟踪调查研究后提出:移民会将原居住地或其他地方作为自己的心理社区,对心理社区的成员产生依恋感和“我群”感,返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2]由此可见,一个社区的建设发展不能缺少特有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与个人及家庭的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在新社区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使移民能找到“归属感”并主动融入社区活动中。在新的移民社区中,如果没有建立起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以及相关体系,将产生多种社会问题。美国学者塞尼研究认为:“由于原来经济组织和传统权威体系的摧毁,就破坏了移民社会的自身动员社会能力,促使产生对社会的淡漠感。”[3]即在社区文化尚未形成的环境中,许多移民缺少了应有的文化滋养和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增加迁入地及周边地区的不安全因素,促使犯罪率不断上升。
宁夏在生态移民的搬迁过程中,政府将重点放在移民社区生产和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上,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关注度相对迟滞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少了文化氛围的熏陶及感染,也就对移民社区新环境少了归属感,从而可能为日后移民能否实现“住得稳”及宁夏的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
二、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它为其成员准备好了价值、规范和法律,生活在社区中的人必须按规定行事。”[4]由此,为了使移民能尽快融入社区中,就需要加快社区文化的建设进程。重新整合多种要素及资源,形成一种文化重建机制,并吸取迁出地原有社区内部的优良文化传统,这样将在建设新的社区文化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激发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
文化自主性是指移民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主动性。激发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将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维护各种文化接触时的平衡关系。宁夏地区的移民社区既有单一回族的社区,也有回汉混合型社区,为保持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制衡作用,社区工作人员应该设计能充分激发社区移民文化自主性的方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组织和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促使新移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邻里情感使其达到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认同。维护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良好生态关系,同时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和谐。
(二)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多来自于南部山区,其迁出地普遍存在用水困难、教育、医疗条件落后,学校、医院距离居住地比较偏远,其子女上学及居民看病求医极为不便。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环境是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不返迁”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就要对移民社区的各项公共设施及文化发展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
教育扶贫是宁夏扶贫工作的重点,只有为移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拔穷根”,杜绝代代贫穷的现象。因而政府需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教育专业人才到移民地区的学校,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再设立专项资金,在移民社区学校建立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完善学校的各项教育设备,使移民子女不仅能在学校学习课程知识,而且还能参加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来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开阔眼界,紧跟时展。
最后,随着移民社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大众传播文化的载体――电视、电脑等必然逐渐进入到移民的家庭生活中,政府应该完善闭路电视、接通网线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是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贯穿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生态移民社区的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推动移民的生计发展,致力关怀移民的现实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移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全尊重少数民族移民的风俗习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将产生独特的整合作用,促使移民社区内的居民通过风俗习惯和而凝聚起来,从而形成以风俗习惯和为纽带的社区文化。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对宁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迁出的回族移民也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的积极功能,对于建设移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在社区内选取有威信的阿訇,对他们进行培训,进而使他们成为宣传政府工作的桥梁,为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台铺路。
最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文化,需要不断加强移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对移民社区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移民社区的各种文化元素,促使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均衡发展;建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做到各种利益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较少纷争,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任重而道远,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双重使命。事实证明,这一工程在生态恢复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我们同时也该看到移民迁出后产生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移民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移民新区犯罪率提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而,政府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移民社区的文化建设,权衡各种利益得失,组织专业团队积极研究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变化等问题,使新迁移民能“稳得住”并且“住的稳”,从而促进移民社区及整个宁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9.
[2]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1.
篇6
一、目标定位,体现儿童立场
教育需要真实的儿童视界。任何教育的施与都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动机、性格等因素,立足儿童经验世界的维度,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儿童成长。以人为本,关注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构建中,教师应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生活,对教材进行筛选、整合和重组,确定可行的、明确的目标。如《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都有一个家》中的第一主题。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要相互尊重。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并为此感到骄傲。针对所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普遍知道我们祖国很大,但对这个大家庭的了解是模糊空泛的。为此笔者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教学的核心目标“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再者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在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以兴趣为基点开展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探究,步步深入才扎实
扎实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对学生而言,扎实意味着他们要学到知识,进而锻造能力,并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以活动探究为主线,步步深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还能充分调动情感体验,让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心中腾升漫延。
【片段一】主题探究,了解民族
1、说民族名称
师:在五十六个民族中,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
生:汉族。(板贴:汉族)
师: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比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名称呢·(板贴:少数民族)
2、说民族居住地
师:大家知道,这56个民族主要居住在哪儿呢·请大家打开书本36页、37页,结合课前的调查,说一说。
生:藏族住在自治区。回族住在宁夏自治区。……(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让学生有整体的认识。)
师:除了刚才同学说的这几个民族,其他各族人民也遍布祖国各地。各个民族就像一朵朵鲜花,盛开在祖国的各个角落,装扮着我们共同的家。(点击鲜花盛开)
师:为了充分体现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国成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各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更加美丽。(点击五个自治区)
片段一中,教者以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说民族名称”到新知识的渗透——“说民族居住地”为过渡,让孩子们觉得不难,乐于参与,成功点燃他们的探究热情。再以地图为载体,以“形”引“意”,以“实”引“虚”,补充了孩子们对祖国版图的形象认识,既有效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又充实了他们的知识认知,可谓一举两得。
【片段二】淘宝探秘,拓宽视野
1、出示民族小屋(屋里存放着资料卡、实物,、图片等)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资料箱,里面的宝贝可不少呢。想打开箱子淘宝吗·
2、探秘前的温馨提醒
行动之前,老师有两个小要求:a、每位同学要爱惜民族小屋中的宝贝,轻拿轻放。b、把你拿到的宝贝和同组同学展示一下,能戴的戴戴看,能玩的玩一玩,能吃的尝一尝。
3、交流汇报
卡罗琳曾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思维是他们是愿意接受的。本案例的片段二、三,教者正是抓住孩子的心,从包罗万象的民族风情中选择“衣、食、住、行、乐”等几方面,把它们“包装”在恰当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民族小屋中淘宝贝,欣喜万分地与同伴分享宝贝,交换知识、见闻和经验,共享着民族文化的浸润,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片段三】联系生活,总结提升
1、学生说说身边的少数民族
师:大家课前做了调查,你知道身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2、教师介绍:老师了解到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有25个少数民族常住南安。他们是畲族、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布衣族等等。
3、图片展示,深化情感
篇7
关键词:伊斯兰教;民族性;回族;宗教性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12)02-0097-05
民族宗教学是一门显学,是民族学和宗教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探讨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性,重点阐述宗教在民族形成、民族演变、民族生活、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正如牟钟鉴先生所说:“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宗教是民族认同与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因素,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导向,要实现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民族与宗教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于要确立和实践多元和谐、平等对话、共生共荣的现代文明原则。”…从伊斯兰教和回族的关系看,回族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伊斯兰文化构成了回族作为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两者相互依存、同生同长。
一、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本质内涵
伊斯兰教是社会群众的,属于社会精神文化范畴,而回族是社会人群定的集合体,属于社会实体范畴。回族和伊斯兰教两者虽属于不同范畴,但却有着密切联系。回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共同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回族是按照共同方式生活的文化共同体,具有独特的符号或象征系统,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是其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伊斯兰教是特定人群在思想上的信仰,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领域,伊斯兰教组织制度虽属于社会群体领域,但却是以其思想信仰为核心特征。“伊斯兰教既是一种信仰体系,公共准则,道德戒律,同时又指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可见,伊斯兰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尺度。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回族的一种信仰实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回族在其产生、演化过程中始终与伊斯兰教的发展相伴随,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强化了回族的民族认同感。“由回族的民族感情而产生的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是回族得以凝聚为一个强有力民族的重要因素。”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强化了回族的凝聚力,伊斯兰教在作为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回族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任何一种宗教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只是宗教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宗教性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
二、伊斯兰教在回族形成发展中的辙迹
文化的变迁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不同程度的变迁总是存在于每一人类社会之中。从文化学角度看,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或任何一个民族中的存在和发展,首先面临的是与中国主流文化的碰撞。碰撞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是外来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消融,变为主流文化的颗粒和因素,外来文化失去独立存在的地位;二是外来文化获得独立存在的空间,但其理念架构和文化表现却趋近于主流文化,是主流文化再造的结果。
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一直处于不断消融和变迁的过程中,中国伊斯兰文化既是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流和吸收的产物,也是伊斯兰教逐步实现中国化的产物。“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根基,它塑造了回族文化的基本范式”,而中华文化又使回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得以丰富,两种文化相得益彰、博大丰富,从而形成中伊合璧、义理深邃、特色鲜明的回族文化。纵观回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其民族化过程大体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孕育、元至明代中期的转化和明清之际趋于形成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中,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唐宋时期回族先民与伊斯兰教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主要流传在来华经商的阿拉伯、波斯人中间。他们从海路来华后散处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一带,也有少数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宋代,还有来自南洋群岛的一些穆斯林定居在海南岛。中国史籍中把他们统称为“番客”“番商”“胡商”等。这些人在华经商,属侨居性质,还没有形成民族共同体,故而番客们的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但番客们的宗教实践活动则孕育了中国早期的伊斯兰文化。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的穆斯林修造的礼拜寺和公共墓地,彰显着这一时期穆斯林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历史遗产。
唐宋之际,回族“先民”是来自被称为“西域”的穆斯林。虽然在唐宋之际,这些留居中国的回族先民们,没有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但是他们坚持原有的并在婚丧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严守伊斯兰教教规,在沿海商业城镇港口兴建清真寺。由此看出,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与回回先民的关系处于萌芽时期。
(二)元明时期伊斯兰教向回族文化的转化
元至明代中期大批西域回回东迁,散居全国各地,形成“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同时随着回回民族共同体的逐步形成,也开始了伊斯兰文化和民族共同体相结合向民族文化转化的过程。元代至明代,是回回民族形成共同体的时期,伊斯兰教与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发生了密切关系。一方面,伊斯兰教作为联结和壮大民族群体的精神纽带,对回族的形成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伊斯兰教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化成了回族的生活方式,成为回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元代的回回由于共同的,淡漠了原来国家、民族或种族成分上的差别,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维系力量。教坊组织把处于大分散之中的穆斯林结成一个个群体或社团,通过信仰制度和仪式的一致性,把他们统一在伊斯兰文化的生活方式之中,为回回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稳定性和连续性。伊斯兰教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塑造了回族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从而塑造了回族群体。
(三)明清之际伊斯兰教与回族密切结合
明清之际,伊斯兰文化与回族密切结合,并逐渐中国化。这一阶段,回回早已形成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回族。作为回族意识形态的伊斯兰教,在经历了唐、宋、元至明代中期七八百年的传播后,随着回族社会的历史变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在回族形成之前,回族先民是伊斯兰教“自然”或“自发”的载体,这些载体只能被动地负荷伊斯兰教,不可能对伊斯兰教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调适。回族形成之后,回族则成为了伊斯兰教的“自觉”载体。从这时起,回族通过自己的“文化自觉”对所信仰的伊斯兰教进行调适,使其不仅保持基本的伊斯兰,而且与中国文化相契合。
伴随着回族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回族文化扎根于中华大地,成为华夏文化之中的一个新类型:它既非是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固有民族,又非纯粹的外来民族,而是凭借伊斯兰教巨大的凝聚力,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融于一体,在广袤万里的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千百年来其文化与血缘关系不断与中国社会产生密切互动,但唯有作为民族宗教的伊斯兰教信仰未曾被放弃,使得回族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始终保持其文化的特殊性。及至明代社会中,来自外部尤其是政治层面的压力骤然剧增,迫使在华各地的穆斯林增强了内聚力,才最终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体,如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而伊斯兰教的民族化也即完成,并进而加深本土化即中国化的步骤。伴随着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的推移,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民族,又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个性以及教派因素的直接参与,使得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呈现出民族的多样性特点。
三、伊斯兰教的民族性与回族的宗教性
(一)伊斯兰教的民族性
、
所谓伊斯兰教的民族性,就是对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普遍性和群众性而言的。伊斯兰教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其民族性尤为明显。伊斯兰信仰和文化已被各民族打上了民族烙印。各民族共同体的存续是以语言、伊斯兰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存在及其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为前提的。这些民族特征作为整体具有区分性的功能,它们彼此紧密交织而组合为稳定的整体。它的稳定性,使不同的民族或各个具体的民族得以独立存续并与其他民族相区别。伊斯兰教作为外来的信仰和文化,以穆斯林民族为载体,相互结合,互相影响,逐渐演变为各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成为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启成先生所认为,中国伊斯兰教是中国民族化的伊斯兰文化,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并吸收各民族固有的本土文化和社会习俗逐渐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各穆斯林民族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等较为复杂内容的综合体。
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仪式、文化、饮食、风俗习惯形成紧密联系。正因为如此,伊斯兰教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表现出浓郁的具有民族特征的伊斯兰教风格。这一文化现象经世代承袭、长期因循,成为穆斯林各民族自愿遵守的民俗习惯。这些穆斯林民族宗教意识浓厚,其居住特点又多表现为相对集聚,而由于聚居,他们的传统风俗就相对稳定。他们长期生产、生活在同一区域内,根深蒂固的伊斯兰教宗教情感将其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如穆斯林各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都源于伊斯兰教;各民族的诞生礼、成人礼、婚礼、丧葬等礼仪也多依伊斯兰教规进行;各民族的一些重要的风俗禁忌中,也多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二)回族的宗教性
伊斯兰教整合了回族的集体力量,使得伊斯兰教的信仰得以强化,伊斯兰教对于回族起到凝聚整合的功能。作为伊斯兰教文化载体的回族,伊斯兰教培养了回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民族内部的群体意识和民族自我意识。因此,对于回族而言,伊斯兰教是其民族凝聚力产生的主导因素,而生存危机这种客观境遇则使其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所谓“同有畏心,其势必合”,尤其是近百年来求生存、求解放和反抗外敌的苦难斗争史,更使回族“紧密地团结在宗教的大旗之下,寻求保护,从而增强了伊斯兰教的号召力量和整合力量”。正如美国社会学家L·科塞在“与外部群体的冲突会增强内部凝聚力”这一命题中所说:“外部的冲突使群体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分离的,并由此在体系内确立了群体认同感,强化群体的共同意识,增强群体凝聚力。”换言之,正是外部的强大生存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回族的民族凝聚力。
伊斯兰教作为回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依赖于回族的经济、政治而发展,但伊斯兰教反过来对回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又产生重大影响。白寿彝先生认为:“伊斯兰教是回族的一种民族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宗教思想上,宗教活动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上,表现在家庭生活上。”伊斯兰教是由教义、教法、礼仪修持、教派组织等内外因素构成的结构系统,包摄信仰观念、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交渗互涵,对回族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回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相互涵摄
回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问的关系构成回族文化发展的主线。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是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宗教认同是社会个体以宗教群体中的一分子界定自己,是个体把自己归属于信仰同一种宗教的宗教群体。从文化形态学角度看,宗教认同的结构可分为宗教内认同和宗教外认同两部分。“内认同强调社会成员在心理、观念、精神等方面对宗教文化的评价及实践,内隐性较强;外认同则强调社会成员在行为、语言、物质生活等方面对宗教文化的评价及实践,外显性较强。”美国宗教社会学教授罗纳德·约翰斯通(Ronald L.Johnstone)曾指出,个体获得宗教认同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一生下来就能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群体的实践内在化,即通过家庭的宗教化而获得宗教认同;另一种是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受一种皈依的过程实现的内在化,即个体通过某种决定而获得宗教认同。”对于回族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伊斯兰教并将其作为自己终身的信仰。这主要通过代际影响和家庭宗教氛围的感染、模仿等途径实现。家庭在保持和传递中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回族的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是相互涵摄的,并不是相互排斥或对立的。回族的民族认同主要是回回民族的自我归属心理,在与他族的交往中,他们意识到属于同一个民族。回族的民族认同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它可以促进民族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回族认同是回族自身的、族属感情、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文化习俗以及特有的民族气质,它是人们对自身民族的认识和情感。宗教认同属于观念形态,组成宗教的核心因素是宗教观念以及宗教情感,故而宗教具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宗教的认同观念是具有双重含义,除了通常所指的个人对宗教群体的认同、归属、情感及其态度之外,还特指信仰个体对神的强烈归属和情感依赖、神秘体验。”伊斯兰教的这种特殊认同感作用于回族的群体认同,使回族的宗教认同感比民族认同感更为强烈和牢固。伊斯兰教不但能够对回族认同发生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民族认同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伊斯兰教的群体认同还可以转移为民族认同,伊斯兰教的民族认同与回族认同有时重合为一,伊斯兰教认同成为巩固回族认同感、维系回族共同体的纽带。由此可见,伊斯兰教成为民族认同的标记,同时伊斯兰教也是族际间认同的一种方式,族际间以共同信仰的伊斯兰教来相互认同,并形成族类概念,如伊斯兰民族、穆斯林民族。穆斯林民族族际间以伊斯兰教信仰来认同的一个族类概念,具有宗教的和民族的双重含义。
篇8
[关键词] 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宣传教育;分类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Classification of Uncivilized Behavior of Chinese Tourists and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HANG Zhiyang
Abstract: Uncivilized behavior of tourists is complex and universal. In China,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behavior have shortcoming as the object is single and the period is short. As to tourists themselves, causes of the uncivilized behavior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ncluding different manners and customs, ag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attainment, and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elements.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ourists, but also tourism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the scenic region, local residents and tourism agent employees. The way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ould produce good results when integrating static publicity such as signboard and brochure and dynamic publicity such as online broadcast and tourist campaig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oups.
Key words: Chinese tourist, uncivilized behavior,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lassific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当前国内旅游呈井喷状发展,出境旅游业迅速扩张,旅游对中国民众而言,正逐渐成为假日的一种习惯[1]。国家旅游局的《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9.57亿人次,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2.0%、18.4%。然而,与我国旅游高速增长相伴的则是频频显露的国民旅游不文明行为[2]。例如,游客在景区游览时,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乱涂乱刻乱画、随意给动物喂食、不文明拍照等等。为此,国家已通过相关法律法规(2013年出台的旅游法)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文明旅游也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迄今国内学者对国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类、成因及对策等问题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7],然而对国民不文明旅游行为宣传教育研究鲜有报道。在此背景下,笔者在总结前人对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强调针对不同人群应开展静态(如柔性语言)和动态(如文明旅游活动、网络热点)相结合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分类
前人的研究表明,不文明旅游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普遍性[3],主要是由于游客自身在文化、修养、习惯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不文明行为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产生,普遍分布于各个年龄阶段、各个文化层次。罗薇[2]指出游客不文明行为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交通购物、用餐住宿、景点游览、个人修养等方面。蔡雪莉[4]从社会文化、社会关系方面将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为不讲卫生、不遵守秩序、行为粗俗、不懂尊重与爱、法制观念淡薄及不遵守规则等六大类。李萌[5]指出游客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为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废弃物、不遵守景区游览规定的章程两方面。结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从游客自身角度而言,游客不文明行为可分为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文化修养及不同心理因素。
不同风俗习惯。由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当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往往造成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如在中国,对可爱的小孩喜欢赞美几句甚至抚摸一下头部纯属正常,而在泰国,除和尚外,任何人不能抚摸他人头部。另外,中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均有自己的风俗禁忌,藏族实行天葬、回族不吃猪肉、土家族实行“哭嫁”等等。
不同年龄特征。当前,年轻一点的游客大部分是80、90、00后,部分人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不懂社会公德,情绪不稳定。并且有些青年人不成熟,有简单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并且由于青年人自身情感内涵的缺失,在公共场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造成了青年游客是旅游不文明行文的易发人群。譬如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画,攀爬摘折花木,不听劝阻投打动物等。另外,一些年龄偏大的游客往往为老不尊,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不同文化修养。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样,造成了游客自身的素质高低不同。很多游客不顾公共场合的约束,依然我行我素,缺乏基本社交修养。譬如随地吐痰、上厕所不冲水、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坦胸、翘“二郎腿”等等,往往在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中发生概率高。
不同心理因素。中国游客从众心理很强,由于旅游阅历的缺乏,对一些行为认知不够,对不文明行为容忍度过高,在意识里认为一些不文明行为没什么[1]。另外,中国游客行为模仿心理较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游客没有可参照的行为规范时,他们会常常模仿其他旅游者的行为。譬如,国内旅游团在国内外景区集体闯红灯,或不走斑马线集体穿越马路,或在一些景区内禁止触摸景观反而被游客高频率触摸。还有一些游客纯粹为了寻开心、寻求刺激和或是为了发泄自己某种不满情绪,把对环境、景观的破坏作为发泄心中不满的途径。
三、宣传教育对策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危害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从而导致寿命缩短,最终结果必定造成旅游景区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直接威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本身往往成为其他游客游览活动的视觉污染,破坏环境气氛,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第三,不文明行为往往会给游客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旅游文明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向人们宣传当前不文明旅游行为带来的危害,让人们从思想上意识到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严重性。当前从我国不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文明旅游宣传的对象不仅应包含游客,还应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景区、当地居民及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二是不文明旅游行为教育应制定合理的长期教育计划,一方面要抓好短期内改变旅游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另一方面需要制定长期教育计划,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变不良习惯。三是应针对不同习俗、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心理的人群开展不同程度和不同内容的宣传教育。因此笔者提出应针对旅游景区、当地居民、游客、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开展静态(如柔性语言)和动态(如文明旅游活动、网络热点)相结合的文明旅游宣传(见下图)。
旅游文明宣传教育对象及手段图
如在一些管理混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景区,应着重对景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多进行宣传培训,可以组织景区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开展环保活动,既强化了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也起到对公众的宣传作用。景区应提供设施、设备以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合理放置美观有趣的垃圾箱,设置必要的美观醒目的标牌,配置有亲和力的标志性说明文字等。在游客进入景区内部之前,可以通过展览、讲解培训等形象生动手段唤醒游客的生态责任意识。针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问题,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应当对游客进行旅游文明行为教育,充分讲明目的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来规范游客的行为。也可以与景区商榷在旅游活动项目中,安排与环境、景观保护相关的知识,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文明的重要性。也可以利用当前的微信、网络信息等制造一些网络热点话题,吸引不同人群的关注,在实际旅游行动中,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文明约束。还应加强旅游景区内居民的环保教育,引导居民参加景区环保活动,发挥其示范和监督作用。
四、结语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分类及宣传教育进行了探索新研究。指出从游客自身角度而言,游客不文明行为可分为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文化修养及不同心理因素的成因分类。并由此指出不文明行为宣传教育应不仅仅针对游客,还应针对景区、当地居民及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针对不同人群,在宣传教育方式上,应注重静态宣传(标识牌、宣传手册等)和动态宣传(网络宣传、旅游活动等)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总之,我们坚信,通过旅游景区、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及政府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一定会减少,游客文明旅游素质一定会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胡华.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归类及归因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7):115-118
[2]罗薇,江宁宁.中国公民境内外旅游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4(5):14-20
[3]陈波.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5(2):25-26
[4]蔡雪莉.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类归因研究[J].旅游论坛,2008,1(3):353-356
[5]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26-28
篇9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为特有的语言、习惯、风俗、心理、情感等。“当民族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并区别于其他各种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文化就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朴素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既是同一民族内部交往的媒介,更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标志。在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灿烂多样,各具特色,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差别很大。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大众文化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传统习惯和心理情感等。
1.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汉语言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国,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只有回族、满族使用汉语言,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在中南和西南地区,分布着29个以汉藏语系为主的少数民族;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布着17个以阿尔泰语系为主的少数民族。以前,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不多,民族内部只要有少数人懂得其他民族的语言,就能够满足民族间交往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物流人流交往的增多,语言作为交往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的社会使大众传媒无孔不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播、电视、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绝大部分以汉语为主,掌握汉语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主体媒介。我们注意到“如果语言上的差异,会导致文化上的差异”。汉语普及就会使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运用本民族语言交流的人数呈现递减状态,年轻人在以汉语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影响下,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应用汉语,掌握汉语是他们改变现实向高层次发展的能力之一,其母语逐渐被边缘化,或沦为被保护、被研究的对象。
2.穿着服饰的改进。
衣着打扮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服饰,五彩缤纷,样式各异,通过服装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民族归属。比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男女服饰的民族特征非常明显,男人们穿青布对襟上衣,布帕缠头。女子服饰更是丰富多彩,她们有的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的上衣,有的头上还缠着各式方巾,喜欢戴银首饰。她们很擅长织布和刺绣,用自己所织的不同样式的壮布和壮锦点缀服饰、美化生活。又如,维吾尔族女子在家乡喜欢穿着丝绸连衣裙,配以深色绣花背心,头系鲜艳的头巾。可以说,每个少数民族都通过衣着打扮来展现自己的民族性,服饰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在社会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出生地到经济繁荣的地方发展,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他们离开家乡后,衣着打扮也就随乡入俗,服饰趋向大众化,尤其是青年受大众传媒的启发,更是追求服饰品牌化和名牌化,自己本民族的服饰逐步边缘化,逐渐成为民族节日的点缀,或者旅游景区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年轻人,即便在本民族聚居地区,他们日常穿本民族服装的现象也是凤毛麟角了。
3.风俗习惯的变迁。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表征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特殊性。其作用是“为了要加强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要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民族的标志”。如果从起源上看,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源于民族发展历史,有的发端于生产实践,有的是由于纪念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的是强化,有的是产生于居住环境,等等。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形式迥异的风俗习惯,可以说“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一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在饮食、婚姻、礼仪、节日、丧葬等方面差异很大。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性转型中,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世俗化、大众化的步伐在加快。如蒙古族的饮食曾经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闻名,现在也养成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多喝酸奶少喝酒的生活习惯。在居住方面,曾经流动的蒙古包被定居的砖瓦房取代,有的地方甚至盖起楼房,牧民也在向市民转变。此外,在婚姻的仪式、礼仪的变迁、节日的选择上都向大众化方向转变,本民族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只是被当做文物式文化保存下来,与普通人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已经全方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主要力量。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
大众文化自形成以来,就呈现出迅速壮大的态势,契合了社会商品化、生活娱乐化的特征,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凭借现代传媒构建多元融合和民族和谐的图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突出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同时,更要体现各民族在精神价值上的相互交融,在突显各民族文化风采之时,又要展现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的样式。受环境、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革受到的文化阻力较大,表现得更为艰难和复杂。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很容易达成共识,对思想观念的变革则显得相对缓慢甚至有些滞后。因为改革是社会全方位变革,是整体性推进,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都要牵动或者改变长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引出新的社会问题。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方式展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勇于迎接挑战,主动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媒体要有意识地积极疏导和引导,从更深层次解释、剖析在社会变革大潮下,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正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变化。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显著增长,社会逐步开放,文化进步繁荣,生活方式多元格局已经形成,人们的心理意识同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尤其是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把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立足于文化全球化的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在平等的氛围中推广自己的特色文化。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在得到尊重和认同的同时,普通大众也通过积极广泛的参与以获取精神愉悦,并分享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审美情趣。大众文化的平民性和普适性特征可以得到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实现从不同视角再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内在具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的机制。大众文化借助大众传媒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样式,生动地讲述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结构,或显著、或隐匿、或巨大、或细小,从总体上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少数民族的社会变革。比如,随着电视的普及,它已经成为观察社会的共同工具,可以说“电视如同一双眼睛,借助它,人们可以观察世界”。在电视的引导下,不同民族的人用同样的视角理解问题和观察社会,很容易形成共识。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历史、宗教和风俗习惯组成,是长期社会实践积淀的产物。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建,是要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肯定会引起社会冲突。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大众传媒有针对性报道少数民族社会的变迁,报道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鼓励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主动调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大众文化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典型性的描述,或形象直观,或图文并茂,借以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并调动人的认识情趣。同时,可以不断重复再现,让人更准确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传媒都在大力宣传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比如,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蒙古族的《江格尔》,除了是一部大型史诗外,目前已经成为内蒙古的文化名片。为此成立江格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江格尔》微电影、动漫等,用现代传媒形式弘扬传统史诗,效果非常好。此外,各少数民族都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大量吸收并容纳现代文化。如蒙古长调、哈萨克族弹唱、侗族大歌、壮族山歌等少数民族文化样式,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成共同的文化规范,出现了和而不同的“团结”局面。诚如德国学者阿克塞尔•霍奈特所说的:“‘团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因主体彼此对等重视而互相同情不同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大众文化构建平等宽容的文化氛围,促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民族地区并走向世界,使民族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大众文化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充分交流,内在成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现代的动力。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于独特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呈现出单一固定的模式。随着大众文化风靡,少数民族文化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引、相互补充。那种原封不动地保护民族文化的观点,或者使民族文化变成僵化了的文化活化石的想法正在被摒弃,“民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影响下,民族文化变迁呈现出加速的态势”。可以说,大众文化顺应了少数民族文化交往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通过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缩小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
三、公民意识的生成
大众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必将对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大众文化为不同民族之间公共交往空间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克服了以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人的交往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有利于形成共同认可、参与的公共领域,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以构建共同的公民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族主体意识在增强,也更加注重理性精神和科学思维。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加快了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生成。一般认为,公民意识的生成主要是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引导的结果,与大众文化联系很少,或者认为大众文化只能起到相反作用。我认为,这是片面性的认识,因为现代社会再也不能用“商品性、娱乐性、浅表性”去简单地概括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及其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样式,是现代社会主要文化表达形式,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的内容,通过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改进社会的整体结构,颠覆传统社会的认知路径,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构建,首先要克服把精英(或者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的片面性观念。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会认为精英文化肩负着思想教育功能,决定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定位,匡正国家的意识形态,以“经典”和“正统”方式存在。公民意识的构建,只能是由代表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进行顶层设计,对符合现实社会结构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和改造,通过文化政治化的手段,自上而下地宣传和推广,以证明其合理性和正确性。与精英(经典)文化不同的是,大众文化来源于普通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对民风民俗的加工,在民间有最广泛的基础。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的整理、修正和补充,使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欢迎,在赢得受众的同时,如果处理得当,对于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构建是大有裨益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公民意识形成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对立起来,大众文化有时也蕴含着精英文化的部分内核。如洛威尔所言“大众文化很可能表达着极其不同的观念、情感、价值和感受,其中一部分来自并合乎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可以克服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模式,而是采取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如果走从大众文化开始逐步上升到精英文化的路径,肯定会增强精英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进而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使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构建更加主动和自觉。认真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趋势,拓展公民意识的发展空间。从文化产生土壤以及价值导向来看,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发展态势势不可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不可小觑。在现代传媒包装下,原来只是表征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发生蜕变,与大众文化的差异不断被淡化和消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把振兴、繁荣民族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推手,无形中提升了大众文化的话语权,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也必须汲取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借以扩大影响,增强自身活力。从现代性角度看,大众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来源于民众,亲民性使它们之间融合的步伐加快,也使它们对普通大众的诉求颇为敏感,并且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由于所面临的主体都是大众,天然具有依靠大众、关注民生和趋向民主的内在品格,指向了开放的多元化的意识形式,培养积极主动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引入大众传媒,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加工和改造,逐步改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分配格局,使某种少数民族文化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创建新的公共文化场域,积累和壮大民族文化资本。在少数民族社会变迁中,大众文化改变了原来政治文化独大的单一局面,更加关注文化的经济效益,创立了满足不同层次和等级的文化消费样式,使少数民族各族群众更加自由、方便地选择自己的文化资源,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原先的生活方式,公民意识自然而然地进入制度化形态。
四、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化观念的形成
篇10
关键词: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44-02
民族认同是指个体从本民族中获得成员身份的自我感觉,它包括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义务感。当前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的研究领域中,提出多元群体认同(multigroup identity)概念,即人们对群体的认同并非是单一群体,可以是多元的。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的成员也同时作为单一民族的成员身份的自我确认,表现为对本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和义务感,对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欣赏和包容;同时对国家也有归属感和义务感。我国著名学者(1997)指出中国的民族认同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中华民族认同和少数民族认同。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长久以来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实体――中华民族。56个民族群体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依存,荣辱与共。每个个体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内群体的认同并不排斥对本民族内群体的认同。民族认同的功能具有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从正功能方面看,民族认同可以产生和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民族的整体发展,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安全感;从负功能方面看,民族认同兼有对内自识和对外排他的性质,既可能含有公正客观的因素,又可能含有非理性和盲目的因素。因此,对民族认同的研究对了解民族间关系、促进民族和谐及减少民族间的冲突有着重要意义。个体的民族认同过程是从分化到融合的社会化的动态过程。个体从无民族差别意识到有民族差别意识,从对民族的不同认同到民族的自我认同,从对民族的部分认同到民族认同的最终形成(Smith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Model)。国外学者们达成一个共识:个体能够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民族身份,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并能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达成文化适应将是相对成熟的民族认同形式(Cross,1995;Phinny,2007)。Phinny(1992)认为民族认同发展的高峰期是在青少年后期,因为这一时期父母对子女的文化社会化的影响力减弱。回族在身份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本土文化进行交汇的环节。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的文化可以铸造出共同的心理和生活模式,从而使这个社会群体得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与统一。我国回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兼蓄伊斯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多年来回族的稳定、统一与发展,也产生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空前的多元文化社会,身份认同变得比以往复杂。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现状是怎样的呢?回答这一问题,可以很好了解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现状,并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一、方法
1.被试。调查样本为中学生77人,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部分中学。其中初中生47名(61%),30名(39%);男生39名(51%),女生38名(49%),共计77名。
2.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将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量表测评所获得的有效数据(N=77)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本民族认同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以年龄(初中生vs.高中生)和性别(男vs.女)两个因素为自变量,本民族认同的认知、情感、评价以及行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维度,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达到边际显著,F(1,68)=2.60,P=0.10,如图1,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初中阶段,女性的认知分数高于男性(M=24.44,SD=3.05 VS.M=23.65,SD=3.18);高中阶段,女性的认知分数低于男性(M=23.67,SD=3.31 VS.M=25.37,SD=2.77)。
情感维度,年龄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1,66)=5.19,P=0.03。高中生的情感分数高于初中生(M=30.43,SD=3.87 VS.M=28.23,SD=4.87)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无。评价维度和行为维度,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及主效应都没有。
2.中华民族认同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以年龄(初中生vs.高中生)和性别(男vs.女)两个因素为自变量,中华民族认同的认知、情感、评价以及行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和行为维度 年龄和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无交互作用。情感维度 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68)=4.16,P=0.045;男性的情感分数高于女性(M=24.87,SD=4.29 VS.M=23.11,SD=4.29)。没有年龄的主效应;没有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评价维度 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68)=4.23,P=0.044;男性评价分数高于女性(M=30.86,SD=4.44 VS.M=33.56,SD=2.91)没有年龄的主效应;没有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三、讨论
1.本民族认同。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回族青少年本民族认同的认知维度在年龄和性别上有交互作用,高中生比初中生在民族认同的情感维度上分数高,有年龄的显著差异,而评价和行为维度没有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民族认同中认知维度的内容包括: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对本民族传说故事的了解、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等。在回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伊斯兰教的宗教精神和宗教仪式都强调对男性的培养,在重大节日中男性会身着民族服装前往清真寺礼拜。在节日中男性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责任感。因此,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回族青少年男性较女性而言,对本民族的了解越来越多。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认同也在增强,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归属。在身份认同的意义来看,民族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自己对本民族身份归属也更加强烈,这种归属感带有情感,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认同,并愿意给予积极的帮助。
2.中华民族认同。回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认同中,认知和行为维度在年龄和性别上没有差异,但是在情感维度和评价维度上有性别上的差异,男性的情感和评价分数高于女性。回族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兼蓄伊斯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回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及风俗习惯的了解和过节、饮食等行为上没有不同。男性比女性对中华民族认同情感归属更强,可能与中学生阶段男性比女性在自我喜欢的程度更高,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对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成员中的一员也有着更为积极的认同。年龄段虽然是一种人为的分类方式,但它也是一种时间变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族青少年对汉族文化、回族文化的接触时间越长,对这些文化更为了解,也能够更为全面地理解这些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事实上,在多元文化下的认同,并不是排他性的,并非认同一种文化就要排斥其他文化。在不同情景需要下,灵活转换自己的认同更有利于个体社会适应。
四、结论
1.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维度中,认知维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高中男性比初中女性有更高的认知分数。民族认同的情感维度存在年龄的显著性差异,高中生比初中生的分数高。
2.回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维度中,男性情感和评价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女性。
参考文献:
[1]Phinney.J.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J].1992,7:156-176.
[2].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思考之二[J].读书,1997,(10):12-14.
[3]王沛,赵国军,喇维新.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2006,43(5): 38-41.
[4]马燕坤.试论国家认同的文化建构在回族社会中的作用-以滇东北鲁甸为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85-90.
[5]余振贵.略论回族文化的内涵[J].回族研究,1992.
[6]李伟,丁明俊.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回族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2(2):6-12.
[7]Phinney.J.S,& Ong A.Conceptu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Counselling Psyhchology,2007,57(2):27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