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主题范文

时间:2023-03-27 21: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恨歌主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长恨歌主题

篇1

笔者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对李、杨爱情的赞颂,故“恨”是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

一、从作品的结构上看

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把《长恨歌》分为两部分,分别描写“安史之乱”之前与之后的李、杨。诗歌的前半部叙述是后半部抒情的铺垫,两者一脉相承。前一部分描述的是李、杨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从三个方面为下文作铺垫:

1.杨玉环美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好色的君王对杨玉环钟爱有加,如诗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描述。

2.君王有情

如果说刚开始李对杨有重色的嫌疑,但是到后期李对杨则是注重爱情,而且这种爱情是专一的,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一身,夜夜专宠。

3.李、杨二人志同道合

李、杨都精通音律,“霓裳羽衣曲”的表演是李、杨二人艺术才华的结晶,是二人亲密合作的结果。正是由于爱情生活的和谐,才有杨玉环死后李对杨的刻骨思念,如此情感的发展方合情合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方有存在的基础。

二、从诗歌内容上看

歌颂爱情是诗歌常见的主题,纯洁、高尚、美好的爱情通常是诗歌颂扬的对象。李、杨二人的爱情超越了物质层面而到达精神统一,正是诗人吟咏的纯洁的高尚的爱情。后世读者在品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时感慨李的爱情不坚贞,笔者认为这里正好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另外,李隆基的身份特殊,是一国之君,身上担负的是天下苍生的存亡,为了安抚士兵也必然要做出取舍。读诗者不能单凭此点来否定李、杨的爱情忠贞。诗人为了弥补这一所谓的爱情不忠贞的“史实”,特意在下文虚构了道士仙山寻觅的情节,以杨玉环的失态、赠送信物约定相见日期来表达自己对李隆基的思念。“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诗歌中杨玉环丝毫没有对李隆基的怨恨,有的是绵绵的思恋,这正是杨对李的深刻理解,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爱就是为对方着想。诗人设置这一情节,就是为李、杨高尚、美好的爱情张本。诗歌中李、杨的爱情,既有生前的心心相印,亦有死别之后的绵绵无绝期的“恨”,李、杨二人的爱情难道不是完美的爱情吗?

三、从知人论事的角度看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代中晚期,诗人不可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先帝批判谴责。诗歌中有一处明显的避讳,“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诗歌中的叙述与史实显然不符,杨玉环本是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李隆基看重,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既然白居易在杨玉环身份上为唐帝王避讳,他如何敢于直面批判玄宗的重色误国。虽然,与白居易同时代的陈鸿创作了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他在《长恨歌传》中说他的创作意图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但是,我们不能把陈鸿的创作意图强加在《长恨歌》上。

篇2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抒写方法;艺术构思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一生诗歌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今存近三千首,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还与好友元稹积极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至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一、《长恨歌》的内容与主题

《长恨歌》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下面依次进行简单的扫描分析。

1、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开头,看似简单,事实上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统领和组织着全诗。接着,作者将视野转换到女主人公:先写杨贵妃的身世、入宫过程和入宫原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写到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对于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无不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2、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由在华清池乐舞逍遥的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写起,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了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接着,诗人详细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等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在这一动乱造成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悲惨一幕。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到“不见玉颜空死处”,诗人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细致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在返还都城长安路上对二人过去缠绵生活的追忆,特别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3、唐玄宗回宫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接着对于唐玄宗如何思念杨贵妃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其中“魂魄不曾来入梦”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句,将两人的苦苦思念之情的表达形式转换到了仙境,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促成了仙境的出现好像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富有感情和思想的真实感。

4、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开端

既能看出唐代皇室对于道教的推崇与信仰,又是对下面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铺垫与衬托。接着诗人又以动人的笔触,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得知作为天子使的道士到来消息后的各种又惊又喜的动作神态,特别是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诗歌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韵味无穷而又富有哲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长恨歌》具有歌颂爱情与讽谏刺弊的双重主题,二者之间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从本诗后面三部分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互相思念之情的细致描写与入微刻画中可以看出,诗人更重视对于二人真挚感情的歌颂与张扬。从本诗的第一部分唐玄宗的“不早朝”、杨贵妃姊妹的飞黄腾达和天下父母对于生男生女观念的改变可以看出其中又蕴含着对于唐玄宗误国误民的讽刺与鞭挞,很显然,二者之间,诗人是侧重歌颂爱情这一主题的。

二、《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别重视和巧妙运用。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唐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诗人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和采取写实的手法,而是有实有虚,前三部分大多是 “实”,第四部分全是“虚”。诗人的高明之处即是第四部分的“虚”,诗人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虽然“仙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给读者的艺术感触与欣赏效果却是真实的。

(2)在故事叙述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使用,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及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等方法的运用使其具体体现。唐玄宗在逃往西南时,路途遥远而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秋景凄凉,此正是以悲凉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悲哀情思。面对蜀地青山绿水,唐玄宗不是欣赏享受,而是青山绿水在唐玄宗眼中也和自己的心态一样寂寞悲哀,美景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就是融情入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孤苦伶仃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运用的是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的方法。总之,不管是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还是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不管是从白日到黑夜,还是从春天到秋天,诗人都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全视角的艺术享受。

2、《长恨歌》的艺术构思

通过第一部分对于全诗分段内容的扫描,我们可以将《长恨歌》全篇的关键词和行文线索摘要如下:重色貌美相遇相知君王晚朝兄妹列土歌舞飨妃死马嵬血泪相流孤灯未眠道士勤觅帐里惊魂容寂泪干寄钗寄词恨无绝期。这些表示行文线索的关键词正是诗人艺术构思的表征。诗人对于唐玄宗的“重色”和杨贵妃的“百媚”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唐玄宗的荒误国,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之乱,同时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诗人的高明之

处正是没有按照常理结束诗作,而是借助唐代道教盛行的社会文化氛围,想象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杨贵妃对于唐玄宗的思念与真爱完全不亚于后者对前者的珍重,他们的爱情经历与故事最终凝成了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欣赏诗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收获到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感体验的同时,似乎更有如何去真正地爱一个人、如何表达爱意的哲理思考。

【参考文献】

[1]蹇长春.主题平议——兼论悲剧意蕴的多层次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6).

篇3

耿耿星河欲曙天的意思是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诗歌翻译 ;文本风格; 译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P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translation by selecting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which is translated by British writer Fletcher and Chinese writer Yang Xianyi. The influenced elements i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analyzing text-type of poetry translation.

Key words:poetry translation text-typetranslation version analysis

1 引言

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在民族语言的形式美和韵律方面具有很严格的要求。同样,对于译本来说,诗歌翻译的规范和准则是不可轻易更改的。诗歌译文除了要体现出原文的含义,忠实原文外,还要能够传达出原作的文本风格和原作者的意图,尽可能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言读者同样的感受。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精髓。它是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创作的,即有参杂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因素又揉合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诗歌翻译一直被翻译界认为是最难的。就诗歌翻译而言,翻译界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诗歌译本要符合译入语对诗歌所要求的格式,可进一步细化在音、形、义三个方面。主要强调原诗与译诗在形式、风格上的对应。另一种则认为诗歌翻译应用自由体和白描体来进行。这种做法力求再现原诗的含义,以忠顺通达为主。形式的考虑在次。诗歌翻译的特性在音律层面要求译本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诗歌的音韵美的基本要求;在形式层面要做到形似,即原诗与译诗的自述和行数要相符;在意义层面,在以上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忠顺通达的表达原诗的意义。这便是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也是诗歌翻译与其他文学作品翻译的不同之处。不仅要求译作忠实原作,更要求在音韵和意境层面尽量做到对等。

2《长恨歌》一诗的风格分析

《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显示主义创作原则, 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全诗在结构方面情、景、理的完美结合,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与杨氏的相遇原因及杨氏得宠时的情形。并反复渲染玄宗沉于酒色,不理朝政,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第二部分“六军不发无奈何”起,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以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第三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起,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该诗最成功处应算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3 两种译文的对比分析

3.1整体结构层面的对比

《长恨歌》一诗的韵律变化多样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体诗的特点。在整体形式上,杨宪益的译文采取的是自由诗的形式,全诗共208句。而弗莱彻的译本则为120句与原诗相符;在诗歌翻译的侧重点方面,杨宪益的译文更加注重对原诗含义的阐释能够让译入语读者清晰的了解原作的意思,经常采用两句译文解释一句原诗的方式。弗莱彻的译文采取了格律体的形式,重点放在体现诗的意境上,同时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韵律结构上,杨宪益的译文以解释为重,几乎没有韵尾,每行的音节数也不相同。弗莱彻的译文全文共六十节,每一节的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为了增强诗歌韵律感,采用了头韵和抑扬格的手法。总的来说,杨宪益的译文能够让译入语读者完整的了解原作诗歌所要表达的含义和原作作者的意图,侧重讲述原诗的故事情节。而弗莱彻的译文从诗歌的艺术角度着手,侧重尽量还原原诗的诗歌形式并意图通过韵律的手法来还原原作的语言形式,让译入语读者领略到异域诗歌的艺术风采。

3.2词藻层面的对比

由于《长恨歌》运用的是中国古代汉语,译者需要首先将译文进行语内翻译,然后再进行诗歌的二次翻译。因此,在选词方面对译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译者熟知本国文化而且要求其对译入语文化也要相当的熟悉。

通读全诗之后,原作者的标题“长恨歌”中的“恨”字意为表达唐玄宗未能与杨氏长相厮守的悲伤情绪。在杨宪益先生的译文中采用的是“sorrow”,弗莱彻采用的是“woe”。两词的含义都是强调悲伤,悲痛并无大的区别。不过,“sorrow”的用法更为口语化一些,“woe”的用法很正式且是一种古老的用法,结合弗莱彻先生的译文“the ballad of endless woe”[1]231古朴、地道的气息扑面而来。杨宪益版的“song of eternal sorrow”[2]143显得更加通俗易懂。原诗中“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在杨宪益先生的版本中译为“the Han emperor”[2]143,“emperor”一词着重体现为帝国的君主,比较符合原语言读者的文化习惯。弗莱彻先生将“汉皇”理解为“lord”凸显杨玄宗的尊贵地位,因为在英文中“lord”一词尤指古时对主教、公爵等人的尊称,这似乎与原语言读者的文化有所出入,原语言读者会认为“皇”与英文的“king”更为对应,但是考虑到译文的受众“lord”一词更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原诗第二句“杨家有女初长成”杨宪益先生的版本中十分简单的将“女”译为“daughter”,而弗莱彻先生则将其译为“maiden”。“daughter”是一种极为普通,口语化的用法。“maiden”一词是英文的古语,尤指美丽的少女,年轻姑娘。在接下来的一句“养在深闺无人识”,两位译者虽然对该句诗词的意思理解的大致相同,但在选词方面却截然不同。杨宪益先生的将“闺”译为“chamber”,因为古代中国女子的闺房是十分具有隐私性的。弗莱彻先生选取的是“harem”,该词主要指伊斯兰教徒房屋的女眷居住的内室,比较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俗。对于《长恨歌》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如“华清池”、“金屋”、“玉楼”“行宫”等,杨宪益先生以拼音的方式直接翻译过来,为诗文增加了异域色彩。弗莱彻先生的译本侧重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规范,多采用译入语读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词语,同时运用较多的文学用词烘托诗歌的意蕴。

通过以上对原诗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文化语言背景才差异造成了两位译者选词的不同。杨宪益先生更加注重对原诗含义的阐释,而弗莱彻先生采取了诗歌特有的表现手法,如头韵,韵律等,力求在形式和含义上都做到对等。

3.3 诗歌意境层面的对比

就本诗后半段对唐玄宗思念杨氏的思念之情的意境方面,两个译文版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如原文“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诗人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唐玄宗的思念之情,通过对人和物的对照更体现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杨宪益先生翻译为“Though the rivers were deep blue, And the Sichuan mountains green, Night and day the emperor mourned”2[143]。而弗莱彻先生翻译为“Are green the streams of Szechwan, And verdant Szechwan’s hills, Yet morn by morn and night by night, What grief his bosom fills.”1[233]。从对比中可以看出,杨宪益先生由于具有本土的文化背景,同时为了照顾译入语读者的可接受程度,并没有将“蜀江”译出只以“river”替代,“青”直接以“green”替代。弗莱彻先生可能对蜀江确切所指并不清晰,认为是“stream”一类的小河,“青”字则以一个文学用词“verdant”来描述长满青翠草木的山群,弗莱彻先生为了和原诗的行文方式相符合,采取了头韵的方式来描述。前半句从意境上来说,弗莱彻先生更能体现出原诗的意蕴。在后半句中,对于四字格“朝朝暮暮”杨宪益先生译为“night and day”十分的通俗易懂。弗莱彻先生为了与上句诗文相照应增加了“, What grief his bosom fills”一句来详细叙述君王的痛苦,对于“朝朝暮暮”的处理则采用了“morn by morn and night by night”力求与原诗相对应,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痛苦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再如原诗“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诗人通过描写“月色”,“夜雨”,“铃声”等特征性的事物,进一步烘托出唐玄宗伤心、断肠的境界。杨宪益先生翻译为“In his refuge when he saw the moon, Even it seemed sad and wan. On rainy nights, the sound of bells Seemed broken-hearted.2[143]弗莱彻先生译为“when from his tent the Moon he sees. His breast is charged with woe. The rain of night, the watches’bell , Like torments through him go.1[233]同样,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弗莱彻先生的文本更能从艺术层面与原诗相符,采用“the moon”,“the rain”来与“月色”,“夜雨”相映衬,与中文的托物言志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了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单从诗歌的意境层面来说,弗莱彻先生的译本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全诗均采用了四行一节的体制,行文兼顾叙事和抒情,几乎做到了艺术上和内容上的对应。

4 结语

诗歌翻译本身具有很大的难度,在做到准确、规范化的同时要能贴切传神的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意境才能算得上是艺术佳作。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杨宪益先生和弗莱彻先生译本的文本风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比,从中体会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特色和文化因素对文本翻译的影响。两个文本的翻译可以说是各有所长,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完整的再现了原诗的情节,将原诗的含义忠顺的表达出来,保留了一些民族特色。弗莱彻先生的译本意图全盘西化,再现诗歌的美感,在忠实原诗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词藻、韵律和诗体。两者均为佳作,各有所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M]. 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翻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许均.高级文学翻译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 [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 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 程裕祯.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篇5

一、关锦鹏电影的女性话题

关锦鹏执著于女性话题的表现,在香港的男性导演中,关锦鹏是唯一以女性作为一贯电影题材的导演。

在关锦鹏的电影中,女性是所有故事的集合,是情节的戏核,同时也是电影表述的焦点。从最开始的《女人心》,到问鼎金马的《胭脂扣》,扬名柏林的《阮玲玉》,及之后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等,都是围绕女性展开的电影。关锦鹏的电影以女性作为电影中的主要描写对象。《胭脂扣》中的如花是一个青楼女子,《阮玲玉》中旧上海著名女影星阮玲玉是一个女艺人,《长恨歌》中的王绮瑶则是作为上海小姐而闻名。《红玫瑰与白玫瑰》同样是关于旧时代女性的故事。《三个女人的故事》描写了三个分别来自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女子在纽约的一段经历。关锦鹏一直坚持女性题材电影的创作。

关锦鹏说:“我并不是立意要拍女性电影,但总不自觉地站在女性视角看事物……”。《胭脂扣》在女性叙述人的视角中,女性不再作为被看的对象,而是看的主体,如花在故事中,既承担叙述功能,本身也是画面中的人物,集陈述主体和行为主体于一身,细腻地展露了这个青楼女子对爱的执著和至死不渝,被情人背叛的刻骨伤痛与绝望。《红玫瑰与白玫瑰》虽然叙述者是男性,但男性并没有真正掌握话语权力,关锦鹏的叙事立场十分鲜明,他对热情如火的红玫瑰和冰清玉洁的白玫瑰寄予无限的同情和赞美。《长恨歌》同样是以男性叙述者来讲述女性的故事,但是,关锦鹏选择了一个独特的男性叙述者充当了王绮瑶各个生命阶段的见证者。叙述带着对王绮瑶深切的同情,对女主角的特殊感情消除了男权中心的话语叙述。《阮玲玉》叙述视角也比较独特。以关锦鹏和他的创作集体为代表的旁观者视角和以阮玲玉为代表的第一人称视角,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阮玲玉这个女性身上。作为旁观者角度,感情上还是倾向于阮玲玉,对这个女性形象有着同情、理解和惋惜。作为阮玲玉自身的第一人称视角,则是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倾诉其内心,阮玲玉的自我叙述反映了她的心路历程。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双重叙述角度,全面地表现了阮玲玉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体验。

二、关锦鹏电影的女性形象

关锦鹏电影的主角―女性,是其电影中一个独见情采的女性形象画廊。在他的电影世界里,观众往往可以看到不同面貌、不同个性的女性。关锦鹏用他特有的对于女性世界的深切关注和对女性心理的敏锐洞察力塑造了众多生动的女性形象。

女性之美在关锦鹏的电影中显得十分突出,他注重表现女性的阴柔之美,展现女性美丽的一面。女性在其电影中表现得十分柔媚,如《胭脂扣》中的如花、《阮玲玉》中的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长恨歌》中的王绮瑶等,她们眼角眉梢都带着“媚气”,举手投足都显示女性的柔美。在关锦鹏的电影中女性总是作为美好的象征,他把优雅端庄作为女性的特质去表现,展示了女性美好的形象和特有的阴柔之美。但关锦鹏不仅仅单纯表现女性的阴柔之美,他电影中的女性还有内在的刚性美,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鲜明的体现出强悍气质,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关锦鹏的电影中的女性这种外柔内刚的品质成为其电影表现的永恒主题。关锦鹏电影塑造的坚韧纯粹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种:

一是成长中的传统女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可以在道德舆论的强压下始终坚持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在爱情上吃了苦头后终于成长,意识到她的世界除了男人还有别的,即一个女性的自我意识,是爱情以外,男人以外的那个自己。她不再是如白色一样单纯而无个性的女性,而发展出了她多棱角的个性与,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存在。《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可以在时代的变迁中,保持自己一贯的生命张力和自我意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以自己的方式宣示,在爱情中女人还有自我的存在,依然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相信爱情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个性。王绮瑶这个女性形象,表现了女性作为社会主体的存在,以及她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与反抗。

二是抗争奋进的下层女性。《胭脂扣》中的如花可以超越生死与时间的界限,坚持自己的爱情理想,虽出身青楼却竭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因为勇敢,她不惜以死获得爱的权利;因为坚定,她在孤寂中等待了53年,为了爱情生而死,死而生的执著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关锦鹏电影塑造了一个痴心勇敢,执著坚定更胜男子的风尘女子。她的自我选择和追求虽然没获得完满的结果,但是,她淋漓尽致的奉献、热烈的期盼与痛苦哀怨最后化为一种美和至高理想。《阮玲玉》中的女星阮玲玉可以独力承担家庭的重担,赡养母亲,照顾儿女,同时还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戏子的身份让阮玲玉成为旧社会女性的代码,她的演艺进取却和个人生活处境存在着矛盾。她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的眼中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只是物的存在。为了摆脱这种“物”的命运,她以死作为最后的反抗,演绎了她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精彩华章,她外柔内刚的个性,丰富的感情和对人生严肃的态度,显露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和人格的觉醒。

关锦鹏电影挖掘出了中国妇女身上的闪光点,在面对强大外界的外力时,始终坚持理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即使她们的追求与抗争最终归于失败,也不能掩盖她们生命中的华彩,甚至比看上去强大的男性有着更强的抗压能力,具有坚韧而纯粹的性格特征。如花、阮玲玉、娇蕊、王琦瑶等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是,她们却有相同的品质,在追求理想中逐渐完成自我的解放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正是这种坚韧纯粹、勇敢执著的品质,使她们区别于一般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显得更亮丽鲜明、光彩照人。

三、塑造女性的表意元素

为了更好地塑造女性形象,关锦鹏充分调动了电影的各种表意元素,在光影、色彩、音乐等方面精雕细刻。

一是光影。关锦鹏电影通过光影来突出女性的精神状态与内心世界,从而起到凸显女性形象、突出主题的作用。在《胭脂扣》中,导演有意用强光打在如花身上,如花处于光效中心,强化了她陷入爱情中满足而快乐的神情。在《阮玲玉》中,柔和的光时时刻刻追随着阮玲玉,灯光随着阮玲玉的转向而转移,这样始终的笼罩使这位柔弱的女性显得更为楚楚动人,凄清苦命,使她在颐影自怜、被人同情的同时又暗示着被看不见的男权社会的黑手所扼杀。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强光直射娇蕊脸上,灯光下娇蕊脸上幸福和快乐的光芒,充分表现了红玫瑰的热情与开放。《长恨歌》中王绮瑶站在舞台上,强光打在她脸上,她处在光的中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喜悦在强烈灯光的照射下十分明显。影片通过光 影效果达到对女性形象的强化,以女性作为光效中心的对象说明了电影中的主角是女性。

二是色彩。关锦鹏电影通过色彩来表现女性的性格与情感,其对色彩的选择也透露出他的女性意识。在《胭脂扣》中,用鹅黄、深红为主的暖色调来为如花造型,显得凄美无比。《阮玲玉》中粉红,晕黄的暖色调表达阮玲玉对母亲、女儿的亲情和对朋友、同事的友情,而微灰、淡蓝的冷色调则用来抒发阮玲玉被出卖、被媒体造谣中伤的绝望和哀伤。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所处背景主要是黄、红的暖色调为主,通过暖色配合其性格,从整体上营造出炽热热烈的氛围。而白玫瑰所处的背景主要是蓝、白为主的冷色调,营造出清冷孤高的氛围。《长恨歌》中色彩的运用则折射出女主人公命运的转变。没参加选美前,王绮瑶穿着颜色单调,显得淡雅朴实。当选为上海小姐,她的服装色彩斑斓绚丽,五颜六色,同时以酒红、米白为主,显得高贵华丽。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她的服装颜色以白蓝为主,显得低调黯淡。服装色彩的变化暗合了人物的命运。影片色彩的运用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三是音乐。在关锦鹏电影中,音乐也是强化女性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利用电影中的音乐来表现女性性格,传达女性情感。《阮玲玉》中以篇幅短小的典雅、缥缈、忧伤的旋律来描绘画面的情绪、氛围和意境.以钢琴和小提琴曲为主,委婉哀伤,对阮玲玉短暂却唯美孤傲的一生做了音乐化的概括。结尾哀婉缠绵的主题歌《葬心》轻轻唱起,表达了世人对阮玲玉红颜薄命的无限惋惜和悲叹。《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贯穿整部电影的“玫瑰香”琴声,代表着的流动,是人物性格的表征,琴声传达着女性意识。《长恨歌》整部电影中的音乐,都是由女歌手演绎。无论是旧上海女星深沉的歌喉,苏州女艺人优美绵软的评弹,还是八十年代邓丽君甜美的歌声,都增添了影片的女性色彩,加强了影片的女性意识。

篇6

主题:人文长安之旅

解读关键词:争议

以何种文化符号来代表城市形象,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数不清的争议,只为一场更完美的呈现。

周秦故地,汉唐余韵。陕西的千古风流,历来被世人所称道。

2007年,在众多独具特色闻名遐迩的人文与自然遗产之中,陕西人选出了代表三秦大地的十大文化符号,享誉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当仁不让地获得了首选。而在2008年,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大阅兵的陕西彩车,也以兵马俑为主要设计元素,可以说兵马俑几乎已成为陕西符号化的象征。但在上海世博会上,陕西却另辟蹊径,毅然放弃了兵马俑而选择了盛唐文化作为设计展示的主要元素。这样的选择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虑?

在设计方案专题会上,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道出了陕西馆的设计思路――突出“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鲜明主题,让世人知道,在黄土高原上有一个让人们完全想象不到的“山水秦岭”。他强调,建筑形态要以唐代为主,颜色要体现高雅、大气、华贵,秦岭山水的宣传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华山,巧妙地运用高科技,用科技手法展示人文陕西、科技陕西。

“大型兵马俑虽然蜚声中外,但在凸显盛唐文化的主题下,兵马俑的出现显得主题不集中了。”景俊海说。

经多方论证,一个清晰的方案获得了普遍认可。即陕西馆以“人文长安之旅”为主题,以华清池和秦岭山水作为展馆主打元素。展馆设计脱胎于“昔日皇家园林”华清池,背依秦岭山脉,打造园林风光。展馆以宫殿为中心,由主宫殿及两侧角楼构成,两道从宫殿上跨越出的拱形桥与角楼相连,直抵秦岭背景墙前的九龙舫,外形流畅,气势磅礴。

恢弘大气的长安建筑典范、古典皇家宫苑与现代城市的融合,将会呈现出一幅“昔日皇家园林,今日百姓家园”的新陕西美好画面。

篇7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创新;通俗音乐

“伯牙子期”是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们正是因为音乐成为知己,成为生死之交,子期去世,伯牙弃琴。可以说,音乐是无国界的通用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积淀。然而音乐教育却成为教育界的弱势,由于普通高考中音乐并不是一门应考科目,自然也就成了不被重视的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随着音乐教育的弱化,学生自然缺少了学习音乐的动机和兴趣,更谈不上通过音乐达到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新课程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大背景下,这种音乐教学的尴尬处境是许多音乐教师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应该转变观念,创新教育,而充分利用通俗音乐便是很好的方式方法。

一、正确认识通俗音乐对高中生的影响力量

我们常常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手,例如热门歌手邓紫棋、张杰、陈奕迅、王菲、少年偶像组合TFBOYS、韩国偶像团体及一些小众音乐歌手等等,尤其是近几年歌手海选的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梦之声”等比赛节目博得众多眼球,可以说通俗音乐对大众的影响势不可挡。通俗音乐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表达情感为主,比如描写爱情、友情、亲情和人生感悟、社会伦理、黑色幽默、暗讽社会现象等,其表现手法往往多样化、生活化,易打动人心,形成共鸣,其中也不乏一些粗制滥造的口水歌,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市场下,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往往容易被流行音乐中或喜或忧的情感表达所吸引,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受到感动,激起共鸣。然而通俗音乐的本质是具有商品化与艺术化的,在审美品位不一的情况下,学生常常被动地接受着这些良莠不齐的音乐,呈现出“被商品化”,特别是价值观及人生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可不说的是,通俗音乐的确有着巨大的能够改变人情感与意识的力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身为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通俗音乐的力量引导学生,抓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并通过通俗音乐的选择与施教,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择优而选,雅俗共赏

通俗音乐轻松易懂,不同于严肃音乐,它具有广大的听众,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常生活的压力、学习考试的负重下,常常让人疲惫不堪,通俗音乐不拘一格的特性已成为大家发泄愤懑、填补空虚、反叛社会的情感宣泄途径,但也不乏充斥着众多低俗的劣质音乐。身为高中音乐教师,需要从良莠不齐的通俗音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的音乐,要知道,学生虽然自己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毕竟有限,在纷杂的音乐世界里,他们往往也能陶醉在某些粗俗但自身觉得过瘾的音乐中。

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谨慎地选择一些通俗歌曲作为引导学生的突破点。课堂上选择一些优秀的,表达正能量的流行歌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歌曲体现的价值,比如五月天的《倔强》里的“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就算失望不能绝望”,信乐团《海阔天空》里的“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等等。通过教师引导,提升学生的价值认识,在学业上、生活上,要有积极向上、坚强乐观的精神。(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髓,利用流行歌曲深化教材的价值内涵,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内在理解。例如,教材的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君王贪慕女色而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以《长恨歌》为主题的流行歌曲进行导入,让学生参与讨论,再结合白居易的《长恨歌》诗词朗诵,对清唱剧《长恨歌》进行逐步赏析,引导学生对《长恨歌》的词意及时代背景深入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清唱剧《长恨歌》所揭示出的深刻含义,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腐败的政治必然会导致民族的灾难。(3)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培养其鉴赏音乐的能力。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不少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素养的欠缺,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艺术审美,让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但要认识到其艺术性的一面,也要知道其商品化的特征,对其也有取有舍,并反观民族音乐、严肃音乐,充分认识其内涵与意义。

三、通过通俗歌曲中的民歌元素赏析提升对民歌的认识

篇8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与现代文学

(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王昭君》;《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篇9

一、《长生殿》的悲剧人物的地位和性格在许多方面比较符合西方的悲剧观

关于悲剧人物,古希腊伟大的学者亚理士多德强调高贵的地位和性格的缺陷。他认为:悲剧摹仿的对象是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但又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与之比照,《长生殿》的悲剧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长生殿》的主人公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享有至高荣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和皇妃。李隆基的不善良与不公正表现为他沉迷与男欢女爱之中,忘了他身为一国之君所要担负起来的责任,为了讨爱妃欢心,劳民伤财地千里送荔枝,恣意践踏农民的良田甚至残害无辜。但李隆基又不是一个绝坏的人,他早年也不失为一代明君,马嵬坡之后他也对自己的行为做了一番忏悔,对百姓的遭殃给予同情和自责。剧中并未将安史之乱的原因归于李隆基,而是认为由于他的疏忽,无法辨认身边的奸臣和逆臣,在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相互斗争中导致了国家的灾难。对于杨玉环而言,她身为一个妇人也并非有什么罪大恶极之事,只因为她是杨国忠的妹妹,因此成为替罪羊,迫不得已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二、《长生殿》的情节冲突有别于西方的命运悲剧

西方推崇的是命运悲剧,如俄狄浦斯一样,越是自己做好准备去逃避命运对他的安排,他越是接近命运。《长生殿》没有体现出这个主题,虽然取材于《长恨歌》和《梧桐雨》,但作者在原来题材上加以发挥,更多体现一种冲突,即政治与爱情的冲突。一方面,在我们国家的角色定位里面,强调的是对等级制度的服从,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特殊的条件下,也必须遵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规则,安定军心和民心。另一方面,对忠贞爱情的追求,以及保护自己爱人的责任感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本性,因此李隆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抉择就具有了崇高悲剧性的因素,杨玉环的“一代红颜为君绝”也有了牺牲自己成全爱人的品质。钱钟书在分析中国古典悲剧的时候认为洪昇在处理这个冲突的时候还是把握得不够深刻,“这些人物并未伟大到使我们与之保持相当的精神感应距离”。因为李隆基最后还是将杨玉环交给了叛军,显得人情虚伪,似乎有保自己帝王地位舍弃妻子之嫌。如果再设计多几个情节,如李隆基想殉情,但考虑到黎民百姓的利益和江山的稳定而活着,或者有更高的道德法令使他必须活着,那么人物在“死”与“不死”,“责任”与“爱情”之间的抉择就更具有深刻的悲剧性。

三、《长生殿》的悲剧结局最不符合西方悲剧论

篇10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

阳羡,即是今天的宜兴。

在宜兴鼎蜀镇附近的山丘之中,盛产紫泥、本山绿泥、红泥等紫砂陶土,称五色土。

宜兴的五色土,含金高,做出的紫砂壶不仅看上去珠光宝气,同时具有一种亮丽的色泽。

宜兴紫砂的泥间还存有一定的间隙,透气性强。因此,一把使用经年的老茶壶,仅是例上清水,仍飘散着淡淡的茶香。

因此,有诗云:“天子不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今天的紫砂壶,已不仅是沏茶的珍品,更是一种令众多收藏家顶礼膜拜的收藏品。

人们收藏紫砂壶,不仅仅是由于它的五色土、它的巧夺天工,更是由于它极具文化内涵的“文人味”。

一把曼生壶,已被众多紫砂收藏家爱之如珍宝,只可遇而不可求。其之所以备受人们所钟爱,即是由于“字依壶传,壶随字贵”。

嘉庆年间的陈曼生,将其篆刻、书法、绘画、诗文,――凝于刀下,聚于壶上。他的设计、装饰,不仅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并使其一下子超越了以往单纯茶具的浅层意义,具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几百年后的今天,曼生遗风,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更加兴盛起来。

名扬天下的任淦庭老先生的嫡传弟子谭泉海,在充分发挥紫砂泥质特性的基础上,吸取古代中国画的十八描技法,融会贯通,根据不同的题材,或抑扬顿挫,或逆风疾施,或轻刮浅刻,或提刀琢磨,或阴刻阳雕。以一切刀法为主题服务,以各种粗细、刚柔、轻重、虚实等的不同线条,来表现出主题的质感与情趣。

他的紫砂装饰,不仅善于模仿陈曼生之意,郑板桥之风,还有唐碑之神韵。用刀多变,手法多样,作品俊秀细腻中不乏粗犷奔放传神,已然达到了“比行神至龙纹画,刀走力到金石开”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