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范文
时间:2023-03-31 16: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下森林断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
《谈生命》从题目看好似论述性的文章,实则冰心为我们临摹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奔腾不绝的江水、顽强生长的小树无不呈现生命的绵长、翩动,无论经受多大的风浪和险阻的岩考验,多么寒冷的严冬、酷热的仲夏折磨……都能昂着头向远方奔腾、向高处生发,尽现生命的强大!
人的生命亦为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况会不期而至甚至一生相随,也唯有这种顽强不息,才能战胜险恶,演绎精彩生命。师生沉浸在生命的绚烂中,感受“江水、小树和人都一样经受挫折和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深刻哲理:人生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战胜惰性,学好科学,丰富自己,贡献力量,才能迎接欣欣向荣的人生之“春”。
课上,我的板书描绘了那一江滔滔的春水和那株茁壮成长的小树,它们的交相辉映不正像是人生坐标――横向是鲜活生命的奋斗价值,纵向是茁壮长成的历史年轮。此时,我心中不由涌动随之澎湃而来刹那间响彻耳际――何不将数学的严谨和语文的智慧成趣,按照生命之旅设计一张自己的人生坐标图呢!于是,我手中的粉笔重重的“十”字交叉箭头线落在黑板上,映出了两道深深亮亮的坐标轴。在这个坐标系中虽然人的生命图像是弯弯曲曲的,但是显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条在第一象限里向上的生命线,线上面的那低谷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冲刺时而做的准备啊!
一次不寻常的教学,从一江春水留驻孩子们的心间,让一抹绿荫圆润孩子们的心田,绽放出集美育、理育、德育于一体的美丽之花!
二、生命的灵性无处不在
《那树》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那树是人类的朋友。但在极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引发出了人与自然的思考。
鸟儿在它枝头歌唱,孩子们在它庇护下游戏,燥热的人们在它浓荫下避热,情侣们在它的温馨里说着情话,老奶奶与它成为了朝夕相处的邻居……这一切在那晚上都不复再现,刽子手们向它下了毒手,但是它只是在倒地的时候叹息了一声,两个星期后被连根拔起连灰骨也一起被清扫进了垃圾桶。
那树是有灵性的,住在它身体里的蚂蚁在它的通感下连夜搬家。它们在离别之际说了不知多少的肺腑之言――只有它们彼此明白的言语……那树啊,你孕育了多么顽强多么有灵性的生灵啊!
学生几乎都对人类的文明“倾倒”了:析词,解句,对两个“陷阱”的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那个“大头颅”的倔强精神赞叹不已,对“绿着生,绿着死”这世代土著的“民族”又有了更加完善的共鸣感悟!随后争做文明人、乐行道德事便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可以说如花一样的年华在那树的生命谢幕中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三、生命的坚忍积极向上
《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作者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幽暗的岑寂中,一点点生发生长,长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字字珠玑无不表达了作者对孕育的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敬仰之情,森林、峡谷共同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
虽然没有小草高高地长在山崖上、没有花香开在微风中,但是享受寂寞、不屈不挠、迎接光明的韧性值得每一个有情感的精灵敬畏。它的努力、勇敢、向上征服了人们,它所形成的光环笼罩在每一个人的精神圣地上,指引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坚定理想、创造奇迹、获得成功。
森林地下断想,震撼着每个学子的心:坚定信心,志向高远,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能战胜外界干扰迎接美好的未来,沐日月之光,耀千古之林。
四、生命的幸福闪亮辉煌
《人生》系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克斯的散文。建高塔喻人生高度,掘地洞含人生深度,跨领域蕴人生宽度,无不表达着对人的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中语文;学效率
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我校实施了创设情境教学。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具体的做法就是:运用图画,生活启情;借助范读,语言燃情;通过音乐,意境引情;利用表演,想象悟情。
1.运用图画,生活启情
优美的图画,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用展示图画来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我在讲解《地下森林断想》时,收集了有关地下森林的图片,又把自己亲自在地下森林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没想到这些照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生让我说说见到的一切,并且学生自己也产生了要到地下森林看看的想法,我借机进行思想教育: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更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利用多媒体播放照片让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借助范读,语言燃情
教材中的许多情境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朗读、语言描述等来创设教学氛围,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变成“我情我景”,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触景生情,具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我在讲解《那树》一文时,蚂蚁和大树分别时的场面是这样设计的:我先进行语言感染,“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是有感情的,临死前的告别,葬礼中的倾诉,无不给人以震撼”。我朗读此段,并配上音乐,让学生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所表现的情景。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让学生说蚂蚁和大树说了什么?恰当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音乐,意境引情
音乐,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我在教学别注重导语的设计,导语做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在教《散步》一文时,一开课我就用与本课融于一体的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学生家庭照片、教师家庭照片做背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亲情,不仅仅是课堂上片刻的时间领会,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感悟;责任,并不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需要你落到实际行动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短短的45分钟结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却很漫长……”同时播放歌曲《我爱我家》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整个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升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的课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觉”的艺术效果。
4.利用表演,想象悟情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越投入,就越能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的意义。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小孩,虽未见其人,但已闻其声,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澜。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地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能化抽象为形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领会文章的情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习,2000,(7):23-26.
[2] 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 蒋成.特级教师教学案例精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篇3
凡是好文章,读后总能引起共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文章总能选择一个切入点,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鲁迅《故乡》以“我”回故乡为角度,描写了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王家新《在山的那边》以一个山区孩子童年时幻想追寻大海为角度,表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吴冠中《桥之美》以画家眼中的桥为角度,写出了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作文选取的角度。
一、一石激浪
“一石激浪”意思是扔一块石头到水中掀起千层浪花。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也可能一句话,一个细小的行动,一件突发的事情,会引起多方反响。张之路《羚羊木雕》,因为“我”把爸爸从非洲带回来送给“我”的羚羊木雕转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为此,一家人包括爸爸、妈妈、奶奶等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不理解、不支持,同时引起了“我”的一番痛苦的心路历程,还引起了“我”与万芳的情感波折。
二、彩线串珠
“彩线穿珠”中的“线”指文章的线索,“珠”指文章的多种材料和各部分,也就是以某一件事物为线索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和各部分贯穿起来,使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把材料比作珍珠,贯串全文的某一事物比作彩线。如果珍珠散落在地,必黯然失色;若用彩线将其贯串,就会多而不乱,成为闪闪发光的珠串。以此角度作文可使文章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思路清晰。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以“狗的主人究竟是谁”为线索,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讽刺了当时俄国社会官员们见风使舵、官官相护、媚上欺下的社会现实。
三、先抑后扬
文章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对它失去好感;想要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之处,然后慢慢随着文章的展开,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让读者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小思《蝉》先写蝉的贝壳很小,叫声聒聒,使人听了很烦,这是抑。后来,听朋友说蝉为了等到一个夏天的鸣叫,在地下等了17年,“我”顿悟到蝉的生命意义,这是扬。
四、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是指在写作上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譬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这些经典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完全可以提出不同的新观点。如“班门弄斧”本来是一个贬义词,形容有些人才疏学浅却不自量力,喜欢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本事。但我们可以“反弹琵琶”——要学好技艺,就得要“班门弄斧”,以便得到更多名师的指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本领更加博大精深。像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卡尔萨根《世上没有傻问题》、马南邨《不求甚解》等,都是“反弹琵琶”的典范之作。
五、小中见大
一落叶而知天下秋,这正好说明了小中见大的作用,也就是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祖国、生命、正能量、幸福、爱心、感恩之类的写作范围很大的题目,看起来有很多话要说。但真正一动笔又无从下手,头脑中想到的全是大道理,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说教味很浓。这时,我们就可以想到从“小中见大”的角度下笔。冰心的《谈生命》,把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比作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春水、小树是看到见的,生命是抽象的,以春水、小树之“小”,来写生命之“大”,写得酣畅淋漓。
六、回忆贯串
一般情况下,回忆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由眼前的情景想到与此相关的往日的情景,在很多文章中也常用这种方式切入。其思路表现为:现在——回忆——现在,比如,朱自清《背影》,开头写现在:“我”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接着,回忆过去:从那年冬天,“我”家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写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让“我”流泪;然后,回到现在:“我”读父亲的信,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父亲的背影。
七、浪漫想象
我们读过不少的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等作品,它们都因其内容的新奇而吸引读者,这就是浪漫想象在文章中的运用。它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陶渊明《桃花源记》、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巴金《日》《月》、郑愁予《雨说》、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等就是这类作品。在作文时,可以编制故事情节;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形象;可以把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事物借助想象,使其清晰明朗、细腻生动起来;可以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可以根据已经知道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八、化虚为实
冷、热、风、寒等自然现象,痛苦、喜悦、惭愧、忧愁等人类情绪……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没有形象。在考场上,遇到这类题目怎么来写呢?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有论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即以烟霞来表现山的精神,以草树来表现春的精神,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来表现虚幻的无形的东西,使虚化为实。“实”,即是指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流沙河把“理想”化为“石”、“火”、“灯”、“路”、“珍珠”、“罗盘”、“船舶”、“闹钟”等,从而创作了诗歌《理想》。
篇4
一、妙用词语,使语言生动形象
要使文章内容表达得丰富、生动,使读者产生联想和具体的感受,选词是关键,选词恰到好处,能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1.妙用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与事物行为动作和变化的词,运用得好,能使文章语言准确,形象,生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笼”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荷上月朦胧迷人的特点。“泻”字写出了月光像流水一样由上而下一大片地流到荷塘的叶子和花上的情景,使月光也有了动感,成了有形的东西,从而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一个“浮”字描绘出了深夜月光下雾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慢慢地扩散,弥漫的情景,非常逼真地写出了雾的轻飘特点。可见妙用动词可使语言更形象,从而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妙用形容词
形容词运用得准确,能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具体形象地呈献于读者面前。“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的静,来得悲凉。”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段话中“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就准确地概括出了北方秋天的特点。
3.妙用口语、俗语
俗语虽然不像名人名言或古诗文佳句有明确的出处,但它们流传甚广,用得好,使文章通俗易懂且活泼生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形象地揭示了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的盲目的工作态度。
4.妙用叠字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翡菊郁郁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朱自清《荷塘月色》叠字词的使用,传神地描摹出了景物的特点,不仅使文章文气舒展,而且读起来,节奏感强,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二、灵活运用句式,使语言优美生动
现代汉语的句式丰富多采,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反问句、设问句、对偶句、排比句等,要使语言优美,就要注意各种句式的交错使用,从整齐中求变化,从和谐中求灵活。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段话“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快乐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坡被我唤作空中走廊”,这段文字巧妙地将对偶句、反问句、主动句、被动句融于一体,句式灵活多变。
三、巧妙使用修辞,使语言活泼生动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比喻、拟人可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排比、拟人可使语占富有气势和节奏,设问、反问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烘托、对比可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突出。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但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往往“质”有余而“文”不足,平平淡淡。例如,什么是生活,不善用修辞的学生只是这样写:“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对待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善用修辞的学生,他会这样写:“生活是镜子,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他甜,不会喝的就说他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快乐。”几个比喻,几组排比,使文章顿生光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意思,由于表达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也就大不相同。
四、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佳句,使语言充满诗情画意
篇5
关键词:朗读训练;朗读效果;感染
朗读作为语文学习形式之一,即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可以锻炼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检测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朗读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朗读的益处
1.朗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今社会,学术研究、人际交往等都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学生拥有了这些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表达的话语也自然会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学生经常性地朗读,还会促使一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产生。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这一观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这自然也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所以说,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
2.朗读有助于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再现文章中文字所承载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达到寓德于教的效果。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脑海中出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传载作者感情的艺术形象,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愁。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精读一些好的文章,不能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必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加深。
3.朗读能够增强文章对学生的感染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诗歌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一步步品味诗歌的深厚内涵,感受诗歌的含蓄美。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另外,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学作品,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在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中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作者对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四次“军大衣”的细节描写,通过朗读学生能很快就能体会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艺术形象。
那么,教师如何设计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呢?
二、朗读的方法
朗读要做到准确、清晰、声情并茂,使听者“闻声知人、听情知境”,有身临其境,进入文学世界的感觉;同时朗读还应使读者完全融入作品当中,成为作品的“再创造者”。
(一)朗读训练的质量大体可分三个层次
1.正确地朗读。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
2.流畅地朗读。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把文章读下来,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
3.传神地朗读。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这是朗读的最高要求。
(二)朗读训练的四个方面
朗读主要是通过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来传情达意的,所以不论从朗读训练的质量上,还是其数量上都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设计训练:
1.朗读的重音
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部分就是朗读的重音。
2.朗读的停顿
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更好地表达感情。
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停顿的参考。除此之外,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较远的成分要停顿。例:“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地下森林断想》)
3.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
4.朗读的速度
朗读的速度是指朗读的缓急快慢。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快速,常用来表示紧张危急的场面,豪放、泼辣的性格,激动、惊异的心情。
(2)慢速,常用来表示平静、严肃的场面,和谐、沉着的性格,宽慰、沉痛的心情。
(3)中速,常用来表示一般的说明、交代、过渡。
当然,朗读速度的快慢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表示平静、庄严、沉郁、悲痛、缅怀、哀诉、年老、迟顿的内容宜慢读;而表示热烈、紧张、兴奋、焦急、争辩以及突发状况等内容和场面,宜快读。
如朗读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就要用不同的语速朗读:诗的前半部分句子和词语适宜用慢速来朗读,以此来表达失去土地后诗人痛苦和悲愤的感情;诗的后部分适宜用快速来朗读,以此来表达欣喜、高兴的感情。
朗读的“高低”与“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音高时与语速快时表示的情态、场面大致相同,所以高读的地方往往也读得快;同样道理,低读的地方往往也读得慢。
所以通过朗读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达到言有尽而意未尽,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这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周娟.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J].考试周刊,2007(19).
[2]王为波.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5).
篇6
关键词:蒙太奇;蒙太奇思维;舞台设计;组合方式
普多夫金在《论蒙太奇》中曾说“蒙太奇的本性是各种艺术所固有的东西。”它也是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的选择和对比、连接和冲突、理解和概括的方法。一堆没有生命的材料,到了舞台设计师手里,如何利用它们去组合风格不同、式样各异的舞台造型呢?作为一种结构方法的蒙太奇,其实质就是选择和处理已存在的元素。蒙太奇是整体结构,它约束同性质部分的相互关系,它决定给各元素分配不同的特殊空间,是作品最根本的组织和构成原则,舞台设计中包括的各种空间的配置,多场景穿插的时空交错,就是一种布局谋篇的统筹。
一、蒙太奇在舞台具象元素设计中的运用
(一)平行组接蒙太奇,这种蒙太奇不是对某一事件“单线叙述”,而是通过对几个事件的“复线叙述”,类似空间蒙太奇的空间并叙,即将不同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两个及以上的场景并列表现,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来创造新的含义 ,抒发主观情绪,从而相互烘托,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量。早在18世纪,法国剧作家地狄德罗就曾设想戏剧不是一个接一个去表现场景,而是根据需要将其同时表现出来,他的设想在西方写实戏剧舞台上一直无法实现,元明戏曲在舞台假定性的基础上,对舞台空间的分割组合,将处于同时异地或不同时空的故事情节在同舞台上同时或按时间顺序展现出来;莎士比亚也曾借用七个演区轮流使用的所谓“舞台空间多型运用法”诠释自己的作品。
(二)积累式组接蒙太奇,用叠加等手法使之产生变形、解体、错位、颠倒等变化,一切都似乎张扬着设计者讨厌稳定、确定的、静态的循规蹈矩。舞台设计师进行结构构思,绝不是将联想到的原型素材直接再现,而是经过分类和重组形成一个全新的形式,这涉及到联想物与再造物如何沟通的技巧。
积累式可分为两类:1.通过内容形式相近的元素组接,强调运用这一手法的场景的中心思想。越剧《古墓香魂》便是将熟悉的地下宫殿汉白玉墓门和敦煌飞天壁画组合在一起,展示出一个阴森压抑的古墓,突出冯罗香被摧毁的青春和在黑暗的社会中死气沉沉的命运;2.通过对一个复杂事物若干侧面的组接,使观众对所要表达的事物获得一个综合的、总体的印象,即用一个又一个的局部内容画面的积累来展示舞台主体的整体面貌。横贯的粉墙黛瓦制造出类似宽银幕的效果,江南园林的组合元素被打碎后重组在越剧《陆游与唐婉》的舞台上,构成一个高度写意、抽象的沈园。
(三)舞台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精神产物,它满足感官视觉,也满足依赖历史、社会和个人背景下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舞台结构元素可以进行联想式的组接,也可称为隐喻蒙太奇。作为隐喻要素的空间形象,往往甲是要被说明的,类似比喻中的本体,而乙则是用来做比喻的内容,即喻体。通过打比方的手法,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凸显出来,使观众领会创作者含蓄而形象的寓意和戏剧文本的情绪色彩。当俄狄浦斯王刺瞎双眼时,乔治•西平用巨大的红色丝绸和纱幕从高空飞落而下,群山随即消失,观众感到自己的眼睛也似乎在流血,暗示他失去了视力。莫里哀的《唐璜》中四分五裂的似唐璜的巨大面具,隐喻了他被所处的伪善社会杀死了。
象征式组接,其本体和喻体没有相似之处,而是在文本的特殊语境中产生的意义,直接点明戏剧的主题。联想可以说是区别于典型化方法的象征性语汇。07年底来宁演出的美国音乐剧《42街》,巨大的台阶从台口线一直延伸到舞台后部,闪烁着数万瓦灯泡的阶梯在舞台上,闪亮如星的街头招牌布景繁华耀眼,似乎让你看到了30年代百老汇的纸醉金迷,这星星点点闪烁着的荣耀,又似乎是跳动着的充满舞台梦想的年轻的心。我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习作创作中,将布景道具放在一个圆盘上,实现转台功能的同时也象征着他们不断想要挣脱封建的束缚,却好像始终都在一个走不出的圆里,在转台边缘搭建门窗就像是搭建了一个围城,一段爱情的执着不过是围城的一块方地。蒙太奇的象征式组接得以充分的运用。
(四)错觉式组接蒙太奇。观众凭视觉经验和潜意识可以感知对象但视觉预测所接受到的内容已“暗示”了观众。暗示的歧义越大,造成的错觉成分越强烈。林奕华的戏剧作品《包法利夫人们》,以现实生活的视角对原著进行了当代语境下的解构,舞台设计简洁,充满现代感灯光柔和并富于变化。剧作结构是按照15节课的内容展开,若把整个舞台视为大学教室,就能发现12套桌椅是《包》剧的唯一舞台装置,并满足了剧情与场景的变化:演员念着原剧本台词时,这是一个安静的教室;蔡康永对林志玲采访时,模拟的是综艺节目直播间;林志玲展现模特身姿时,这像是走秀舞台;它们可以是男琼瑶的签名售书的书桌,是摄影棚、豪华家庭餐厅、百货公司,是争取上流社会的女人向往的酒会,是包法利夫人们物欲横流生活的景象写照,也是虚弱的艾玛临行前的床。这些貌似整齐的桌椅给人一种静止、单一的印象,生成不同的物理空间为舞台提供了多重变换的惊喜和意外,使人产生的同时也有着对自身现状的焦灼。又如霍克尼创作的《魔笛》中的普通宫殿内景,后产生了像坟墓、音乐厅等的幻觉,变化多样的空间正是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段。
(五)对比组接式蒙太奇,即通过结构元素之间在内容(如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和形式(如积感强弱、景别大小、色彩冷暖有无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某种寓意和强化的中心。所以舞台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必须在中性条件下考虑材料的构造样式,而不是从特定环境下分离出来再加以挪用。舞台形体和它们的对立面并置业也可以创造出更高层次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能动性,不同的形式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感,例如长长的坡道和短小的平台相连,或者螺旋楼梯旁带有一个扁平的平台,都会产生动势。对比在舞台上能产生视觉的趣味性和矛盾性、造型精巧的平衡感,有时又能体现出激情和力量。美国好人剧院演出的《第十二夜》用红色和蓝绿色的抽象空间的色彩对比,强调奥西诺的男性世界和奥利维亚的拒绝男性的世界所代表的两性对抗的主旨。
(六)抒情蒙太奇将舞台主题形象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其本质含义,如捷克导演布里安用女孩的脸和胸部的放大特写,然后连接一个百合花蕾开放的镜头来象征他们恋爱逐渐成熟,由此表现两个青年的恋爱场面女儿与父母争辩的场面,只将她眼部的特写投影在舞台上,渲染了强烈的戏剧效果。而捷克灯幻剧院创作的《俄狄浦斯》中俄狄浦斯和水手被围困,背景上投影四边伸向中心的手的剪影,又加以女人体的影像扩大妖女诱惑他们的气氛。我们可以发现意象化的视觉语言的整合让我们对主题有了感性的认识。梅耶荷德也曾像日本版画里那样去设计舞台,“用一枝树枝就表现了春天”。
(七)杂耍式蒙太奇组接往往硬合并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镜头,我认为这和文学蒙太奇的时空插叙手法相同,在舞台中将一个异质性事件的场景插入一系列同质事件场景中,激活原有的空间,同时创作一种情节体验中的偶然性效果。这和戏剧的陌生化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为蒙太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一)舞台设计中的蒙太奇拼贴造型手法
达达主义拼贴作品最原创的贡献是对摄影蒙太奇的应用。蒙太奇使不起眼的被摄对象,发生重叠和错位以及视角的偏离,被赋予了更大的生命力。这里要说的是广义的拼贴,将二维拼贴置入三维空间中,通过影像和绘画景片,以“多元、并存、随意、借用”等手法将隐含的戏剧主题暗藏在舞台布景中,其手法和蒙太奇跳跃分散的思维下形成的舞台设计语言是相同的。
《玛丽莲•梦露计划》中,两个男人做出了梦露著名的挂历女郎的姿势,舞台两侧是为他们拍的一次成像的照片。而由南京市话剧团从漫画搬上舞台的《甜心涩女郎》也用了同样的形式,4个扭曲的喷板平行设置在舞台上,绘有四个个性鲜明的主角形象,画纸上四个无名无姓的女人鲜活在我们的想象里,现在同被演绎在现实舞台上,有了书本和舞台形象在两个轨道上的相互交叉互融的解读。
(二)构成主义与舞台设计中的蒙太奇造型手法
发端于俄国的现代艺术重要流派之一的“构成主义”对蒙太奇的研究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探索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的单纯结构和功能,以结构的表现为终极目标。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运用中可以看到构成主义的影子,而构成主义建筑也正是由爱森斯坦的电影才为外界所知的象征性是构成主义早期非常鲜明的特征。梅耶荷德认为戏剧舞台不是一般地反映生活的镜子,而是放大镜。如《森林》里的桥、《钦差大臣》里的活动平台,都能起到类似电影中“特写镜头”的作用。梅耶荷德的种种创新和“离经叛道”,通过创造新颖的舞台语言和形象,打破了写实戏剧的一统天下,为戏剧表现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方案。
(三)立体主义与舞台设计中的蒙太奇造型手法
立体派在绘画中引入了连续视觉和同时并置的观念,把同一物象的不同视图在同一绘画平面上并置组织,再以美的原则,即对称、均衡、节奏、黄金律、统一与变化去重组画面,在单一的二维绘画平面展现时间性的连续视觉印象。蒙太奇作为技巧和思维之存在,有着与立体主义思维相同的视觉心理基础。借用这种思维方法,在舞台构成艺术中对不同角度的形象进行分解、重组、再创造,使造型手段更丰富。
蒙太奇手法运用于舞台空间造型,以分割、组合、隐喻,使不同的元素符号在同一空间集合叠加,注入新的内涵,集中剧情,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人们的想象,为舞台创作出独特的时空,将现实生活的时空艺术化,能够为舞台造型设计美学创造更多的造型空间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陆邵明,王伯伟.空间蒙太奇[J].世界建筑,2005,(7).
[2]胡妙胜.隐喻与转喻――舞台设计的修辞模式[J].戏剧艺
术,2000,(4).
篇7
理智而感性,美丽而强干,温柔而直率――这样的张抗抗坐在我面前,让我不禁想于问与答中更进一步地探究:她是怎样让这些反差极大的气质浑然于一身?“我是一个坚持写作的人”
张抗抗29岁进入作家协会,开始从事文学专业写作;38岁被收入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世界名人录”;56岁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11月连任该职;自2003年起,已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更在59岁时被聘为建言可直达国务院总理的国务院参事……名气越来越大,头衔越来越多,但用张抗抗的话来表述,她说自己“只是一个坚持写作的人”。
1961年,张抗抗在《少年文艺》杂志上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那一年,她11岁,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1979年,张抗抗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完成了《爱的权利》、《北极光》、《隐形伴侣》等小说佳作;其间,《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5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赤彤丹朱》;1996年、2002年,张抗抗超越知青作家的母题,介入现代都市生活,出版了《情爱画廊》、《作女》两部颇具社会影响力的长篇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
“我是被童话养成的,”张抗抗对文学的兴趣从阅读开始,而她童年的阅读经历则深受母亲影响,“因为我母亲就是一个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面的人。她一辈子都充满着童心,即使在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比如说‘’被隔离审查,她也是用童话的营养去战胜这些困难的。”
张抗抗儿时熟读西方童话故事,家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俄罗斯童话》,在寒暑假无数次的阅读中都被翻烂了。但她在谈话中却特别提到了中国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唐小西和‘下次开船’港》:拖沓的唐小西气走了时间小人,选择留在“下次开船”港,在那里一切与时间有关的词都不许说,只能说“下次”――船永远是“下次开”,云也是“下次动”,连吃饭、喝水都要等到“下次”。“唐小西他一直在等待,或者说‘下次开船’港让你的希望一次一次的失望。童话滋生了我对‘下一次’的好奇,也使我很早就懂得时间的珍贵。童话故事用儿童能听懂的语言颂扬真善美;它与纯真的童心相互映证,用充满想象力的美好故事,让小朋友懂得人生的价值。所以我说的‘童话养成’,是指孩子的早期童话阅读,可以浸润到骨髓和血液里,让人产生对美的渴望、对他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生活充满幻想和期待。”童话阅读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为张抗抗打下了文学和人生的底色。
“”时期,“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高指示让她热血沸腾。1969年春天,当时已经在杭州郊县插队的张抗抗,听说了北大荒农场招收知青的消息。“在一个月亮很大的夜晚”,张抗抗自己“步行到县城”,第二天一早,坐头班汽车回杭州报名。她不顾父母、外婆的反对,毅然离开了生活19年的故乡杭州,背着简单的行李和几本世界文学名著,踏上了开往北大荒的列车。
“我是带着文学的梦想去北大荒的。”可当张抗抗到了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才真正体会到现实与童话之间的距离,“到了北大荒以后,我即使开始写作的时候,也不敢想‘我要成为一个作家’,因为那个时候,‘作家’这个词已经没有了,绝对没有这样的梦想了――连梦想都破灭了,只剩下对文学近于虔诚的热爱。”张抗抗内心拥有一种柔软却强大的生命力量:“可以说,当时望不见前方的目标在哪里,但是文学之路,却隐隐地埋伏在荒原的草丛里,由于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就在这条看不见目标的路上摸索。你不知道会不会到达,也不知道最后会到达哪儿,就是跟着文学的吸引力走;或者说,是文学之路在你的脚下延伸。这样一步一步,就把路走出来了!”
北大荒农场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知青们都是趴在炕沿上写字,写久了就会腰酸腿麻。张抗抗当时除了给家人写信,还要记笔记、学习写作,“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桌子”。终于有一天,张抗抗“在瓦厂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张扔在墙角的桌子”,她特别高兴地捡了回来。小桌很简陋,“本头面没抛光,带着木刺,胳膊放上去,常常被木刺钩住袖子”。张抗抗从自己的箱子里找到了一张鲁迅的画像,铺在上面,再找了一块塑料薄膜蒙在上面,天天与鲁迅先生对视。“2003年我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时候,就想起了当年那个场景。”
“1976年‘’结束,逐渐改革开放,整个新时期的文学就一下子接上了。”张抗抗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如果从1961年那篇“处女作”算起,至今她已经笔耕不辍51年,这条文学之路也越来越铺满荣誉,同时也越来越承载责任。张抗抗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会长,她多年为版权问题奔走发声,被称为文学界的“版权保护斗士”。2009年11月,张抗抗被聘为国务院参事,这意味着她可以直接向中国总理建言。但张抗抗在采访中多次这样说:“因为作家观察的习惯性,你会对问题有更多敏锐的发现,比如说维权的问题、文化发展的一些问题。这些身份的作用是双向的,功能可以互补。我现在还是一个写作的人。”
语文教111应该是“基础教育”、“常识教育”
阅读和创作是张抗抗生命的基底,她的文学之路除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张抗抗说:“我有幸遇到几位好的语文老师!’,
1963年,张抗抗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她的成绩达到了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张抗抗高高兴兴地迈入了中学生活,却在那里提早地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她多次被要求“与家庭划清界限”,政治考试即使与同学们答案一样,也总是被打低分;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学习,但入团申请交了几次,还要一直接受团组织的“考验”;到了“”前夕,她连参加国庆游行的资格也没有了……
“比如家庭出身问题啊,比如当时那种意识形态,包括童话中那些人道主义理念在当时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情调。这种历史背景对今天小孩来说已经是
非常遥远了,没法讲清楚。”但从那段难以言清的过往中,张抗抗却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如果有幸遇到好的语文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中学时的张抗抗,是一个处处被人另眼相待的“丑小鸭”,她只有在语文老师那里才能“得到一点温暖”。张抗抗的作文写得好,语文老师就会当作范文在课上朗读,他们也不吝啬于对张抗抗的表扬和鼓励。虽然老师们仅仅是维护了“公平”,但对于张抗抗而言却是“非常给我以自信心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抗抗“更愿意多写作文”了。她利用课余时间,还参加了学校的“鲁迅文学兴趣小组”,每个星期都与小组成员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有时也参加作文比赛――“这个对我来讲是一个在文学起步之前的准备阶段,虽然你不一定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作家,但实际上也在无形中给我灌输了很多文学的养料。”
“语文和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是从语文起步的。今天我们谈学校的语文教育,首先教的是汉语应用的常识和规律,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张抗抗进一步解释,“基础知识就包括对课本中白话文、古典诗词范文的学习,各种应用文的体例运用。不能到了大学毕业,连个请假条、总结报告、文案怎样起草,都分不清楚。首先要学会准确地使用词汇,起码把句子写通顺了,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在这些常识基础上再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法。语文是文学的一个地基,文章的开头结尾、构思结构、段落的起承转合;先学会叙述,然后才是表述和描述。这是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所有文学最基本的东西。那么我们进入文学以后,盖成什么样的大厦,那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了:它需要想象力,需要形象的表达,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思考。”
那么语文教材范文的选挥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呢?《城市的标识》、《地下森林断想》、《牡月的拒绝》……张抗抗有多篇作品入选了中小学语文教材,这个问题她是怎么看的?
“作为学生要阅读的范文,首先你的汉语表达基本是准确的,是具有语言文字魅力的美文。这样的文章,才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另一个,这个作品应该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对孩子们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给他们一些启发,让他们去思考。”
谈到自己入选语文教材、教辅的一些作品,她认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文章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张抗抗还讲起一件趣事。她的《天山向日葵》留下了疑问:为什么作者看到的向日葵不是迎着太阳转呢?这篇文章被多处选用后,张抗抗还意外收到了一封从事生物研究的读者来信,“他很认真地告诉我,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向日葵的趋光性,当向日葵果实饱满以后,它的果盘就转不动了。我想在这里感谢这位读者。”她又说,“现在我们的教材正在逐年改革,变得更丰富更多样。尤其是教辅类,选用了很多当代作家的好文章。所以编选教材的老师们,身负重任,他们是学生的文学营养的直接供应者,还要再多下一点功夫,尽可能把好文章作为教材、教辅推荐给学生。现在图书浩如烟海,靠学生自己来选择,有一定难度,我希望学校的语文老师和家长都多多读书,把浏览新书、筛选图书作为一项必需的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搭桥铺路。”
阅读要“符合人生的发展规律”
童话阅读伴随了张抗抗的童年。“童话让小孩子心中充满光明,明辨善恶,懂得真诚是好的,同情是好的,助人是好的――多少使人能够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吧。”经历过中学和北大荒生活的打磨,张抗抗才更深刻地发现,“但是从我个人经历来讲,童话也有负面作用:它太单纯太美好、与现实隔绝,可能会使得孩子们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比如我初中遇到搞阶级斗争啊、后来‘’啊,从想象中一下子跌落到深渊里。过度的童话教育,让人长不大,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成人阅读来进行补充。”
“我记得我初中时期是在‘’中”,那时候“很多书都不能读了”,渴望阅读的张抗抗“就只能读鲁迅”。可因为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都不够,鲁迅先生的杂文让还是中学生的张抗抗读得头疼,“确实很难懂”。父亲及时地纠正了她:“这些随笔杂文,将来等你长大以后再读。现在读了你也读不懂,所以不必要费那么大的劲非要看它。”
“等再大一点,到了‘’后期,除了那些革命的读物,我就偷偷去阅读家里面藏的苏联文学;到了知青时期,每次探亲回来的时候,就会读一些欧洲文学了,包括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然后改革开放一开始,大量的美国现代文学来了;再以后,拉丁美洲文学来了……”张抗抗是把父亲的教诲听进了心里,“所以说,一个人一生中阅读是要分阶段的,还是循序渐进比较符合人生的发展规律。”
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农场坚持阅读,恐怕是张抗抗最难忘的阅读经历了。有一年冬季,张抗抗参加了小兴安岭的伐木队,每天清晨就上了山,她会用半天的时间把一天的活儿干完,“然后回来就读书”。躲进棉毡子帐篷里,烧上“大木袢子”,点上油灯。伴着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响,借着把“鼻孔都会熏黑的”油灯微光,可张抗抗却感叹:“哎呀,后来好像再没有那种那么安静的心情去读书了。我记得那时候不知从哪弄来一本《浮士德》,”张抗抗笑起来,回忆一下子变得具体而生动,“那外面是零下三四十度啊,在帐篷里读《浮士德》,跟眼前的生活完全不相干,根本看不懂,只是觉得那些句子很美,书中发生的事情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我不了解的文化,令人神往。那种感觉虽然很荒诞,但是我至少在那时候的文化荒原里触摸过它,那种感觉到现在都会触动我。”
“所以我想说一下,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事情。”张抗抗说得很恳切,“一个人噢,不要说你当作家还是不当作家,不管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书永远是人生的精神养料!”
“读书补充知识,大家都知道。比如财经类、保健类、烹调类――这些都叫实用类的书,可以帮助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文学类、思想类的书籍,就不能用那么功利的态度了。”张抗抗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有点像中药的样子,它是调理身心的,尤其是调理心性的。要是文学的阅读伴随终生的话,一定是对我们的心性有滋润的作用。它不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它让你知道世界和人生是怎样的,让人去想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书中的人物与我是怎样的关系?我将成为怎样的人?读书让人具有胸怀和眼量,这些东西是看不见的,不会‘立竿见影’,是长期甚至终生的修炼。”
“如果你选对了书,这本书可能对你一生都有作用。”张抗抗少年时最喜欢读《鲁宾逊漂流记》,“我那时候在暑假里看的,一口气要看完,后来又看了很多遍。”张抗抗讲起书,语调都是上扬的:“鲁宾逊漂流记很传奇啊,它整个过程充满了惊险,那么这些惊险、冒险、历险背后是什么呢?是智慧,是勇气,是毅力。你不知不觉地就会觉得,一个人啊,他可以在荒岛上战胜孤独,他可以用聪明才智、用强大的意志在荒岛上独自生存,战胜所有的困难。这种精神对我后来一生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