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人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4 07:2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薛宝钗人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薛宝钗人物分析

篇1

在《红楼梦》中,作者既写了她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和平的性格,又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了她性格中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在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的确很美,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薛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没看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赞她“会做人”。

篇2

近年来,国内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验研究逐渐开展并不断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刘静和的“现代小学教学实验”、邵瑞珍的“学与教”的研究和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实践表明,思维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下的拓扑式课堂建构实验,大部分都是建于实验中的翻转课堂和探究式课堂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但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国内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这两点恰恰正是批判性思维训练中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两个特性:善于提问和主动独立的思考。如何在网状拓扑式课堂中训练和解决这两个问题,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二、网状拓扑式课堂

(一)概念界定

网状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科学概念,又称作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每一结点都可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借由这个概念建立起的网状拓扑式课堂是指将师生分别视作单个结点,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结点的任意联结,学生与教师的联结,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变量及相关知识的联结,构建多点联结的以达到知识自然生成和建构扩展目的的网状拓扑式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官能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教师知识的前导性,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最优路径,简洁并且能够快速收敛,引导生成方向和容量。在不断预设、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进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网络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系列的相关课堂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报告,我们验证了最初的假设,将网状拓扑式课堂分为课前网络预习与初步思考、课堂实时学习讨论、课后思维调整完善知识网络三个部分。

没有结论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网状拓扑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得出有理有据的合理结论。在进行文科名著《红楼梦》阅读教学时,课题组实验班级尝试采取网状拓扑式课堂构建,以系列课程来完成金陵十二钗及副册人物的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同学结合课堂讨论,对自己的课前初步思考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根据要求,将课前预习思考部分、课堂讨论补充部分和课后思维完善部分分开归纳。

此处呈现一份在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完成之后学生的主题关键词阅读报告样例。

从“娶妻当如薛宝钗”到“给彼此空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阅读报告

一、课前预习思考

《红楼梦》问世至今,宝钗黛的爱情悲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黛玉何如宝钗,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现在主流的流派大概有这么几种:

1.拥黛抑钗:大体认为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的身世、结局令人痛惜落泪,而宝钗的背景与婚姻上的胜利,叫人不服气、不痛快、不平衡。

2.拥钗抑黛:大体认为宝钗宽厚而黛玉促狭,宝钗身心都比较健康而黛玉颇多病态,宝钗令人愉快而黛玉平添烦恼,宝钗能做贤妻良母而黛玉不能等。

3.钗黛二元论:大体认为,读小说自喜黛玉,实际生活中宁喜宝钗;搞恋爱自盼黛玉,讨老婆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鼓掌喝彩还向宝钗。

4.钗黛一元论:以俞平伯先生为代表,认为作者之写钗黛,是从不同角度去分写他的意中人,将二者结合起来,便是作者理想中的兼美。

小组看法中也是各执一词。我是个很现实的人,我支持第二种拥钗派。

我的看法:

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最终孤独终老的结局呢?

曾有脂评曰“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在我看来,对弱者真切的同情,这才是宝钗行事的真正风格,也是她最终结局的本质原因。

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周汝昌从脂砚斋的评语中可以推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已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宝玉解决精神之苦,在她看来,也许也是自己不能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就像她悄悄帮湘云准备开诗社,帮邢岫烟赎回当铺的衣裳,帮母亲做女红一般。如果说她仅仅是为了赚取一个“贤惠”的好名声,就如此这般屡屡做一些利人而于己无益的事,我觉得是说不通的,更何况在客观上她也确实帮助了弱者并且并未求得回报。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也许由于自小便要体贴母亲、分担家事,宝钗对于释道的“出世”思想的理解非一般人可比。从宝钗解读《寄生草》便引出宝玉一段痴语,便可知宝钗对宝玉思想意志层面的影响,其深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黛玉。

二、课堂讨论补充看法

老师看法:林黛玉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纯粹的,她始终和宝玉站在一个层面。而这只是浅层次的追求个性解放,一如《伤逝》,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薛宝钗的追求,非婚非恋,她追求的是个体的意识觉醒,所以在大观园中,她一直是个“姐姐”,始终看透着人生,引领着众姊妹。

同学看法:薛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不爱“花儿、粉儿”,抽签又抽到“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也确实是个冰人,虽看她帮助别人,但始终有种冷冰冰的距离感。

我的看法:第28回,面对元春的特别恩赏,宝钗居然“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反过来竟以宝玉被黛玉缠住为幸。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蔑视世俗权威的态度。李纨说宝钗的诗“端庄敦厚”,显得“有身份”。像《白海棠咏》“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第37回),《镂檀锲梓》谜:“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第50回)等等,均带有一种高人隐者讽时骂世,以洁身自好的意味。这种孤高愤世这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宝钗诗全是看成写身份,讽刺时事”。

三、课后完善思考与结论

薛宝钗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乎冷峻的自我控制的精神。诚于中而形于外,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封建妇女典范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实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能令人联想到范蠡、张良、萧何、而远远高明过伍子胥、韩信之辈。

薛宝钗之“伪”也确乎存在,“一问摇头三不知”。一如刘备,宽厚近伪,表现得越是理想越是要被斥为虚伪、被讥为刁买人心。与林黛玉的真性情全然不同,拥林派声称“我不相信”完全正确,而且旁人难以为薛宝钗辩护。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心真伪难辨,也许表现得越完美越理想越是让人难以接受。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宝钗的超人般的城府、冷静,也确实让人感到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社会生活中,在哪怕是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至亲骨肉之间,如果想怎样就怎样,那么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平稳与和谐。同时我们还会斥责这种真性情为“自我中心”。

包括作为对比来写的林黛玉,也不是全无薛宝钗精神:林妹妹初进贾府,她不是也连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喝茶的习惯规矩都改过来了吗?当因为引用了不该引用的“闲书”上的语词并因此受宝姐姐的教育帮助的时候,她不也是虚心接受而衷心感激的吗?

薛宝钗深藏人性,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如任性是人性的某种表现形式一样,含蓄、克制、冷静计算,乃至为了某种目的与要求而压抑牺牲自己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正因为人之为人的多样性,我们才会有这样丰富的心灵。

我曾经那么激烈地拥戴宝钗。而如今,我只想说,给薛宝钗们一点生存空间,也给彼此一点生存空间,认可生活中那些与人无害的人性表现。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给予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给他们一滴水,他们可以回馈我们一片海洋。按照《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提供的针对语言、历史等人文性学科的“思维能力检测指南”检测,学生的这份阅读思考报告,可以得到如下评价:

思维目标部分:

1.弄清了基本的论证目标:具有批判性地看待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2.经过课堂讨论,对于薛宝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不仅仅是固守观点。

发现问题部分:

1.弄清了主要问题:并非是为某个人物辩护,而要发现这个人物的人性价值与社会价值。

2.有相关性和分层分析:从薛宝钗自身、从宝钗与宝玉的关系、从宝钗与众姐妹的关系。

反思观点部分:

1.自我观点表达清晰。

2.有对同伴(包括同学与老师)观点的引用与思考。

3.有对文本自身、相关论述观点的引用于思考。

使用论据部分:

立足于文本的细节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进行分析,对于引用的观点和论据做出了一定思辨性分析。

概念界定部分:

对于核心人物“宝钗”以及性格有清楚定义。对概念有经过思考的表达,清晰、公正,并具有关联性。

得出结论部分:

结论清楚并对未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篇3

关键词:五宗罪 冷漠无情 虚伪世故 满腹心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45-02

薛宝钗,这位在《红楼梦》里三大形象其中之一的人物,千万年来受尽争议。喜欢她的人,认为她端庄稳重、知书达理、豁达仁厚,是封建社会中大家闺秀的典范;批评她的人认为她冷漠无情、虚伪世故、满腹心机、处心积虑夺取宝二奶奶的宝座。笔者就后者试撰此文,予以辩析。

1 冷漠无情

《红楼梦》第32回金钏儿跳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宝钗对王夫人说“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又说如果真是赌气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对此,有学者评价:对于金钏的死,贾宝玉悲痛得五内摧伤;奴性十足的袭人为之掉下同情之泪;王夫人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唯独宝钗反说金钏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一个年轻女奴悲惨的命运得不到宝钗的丝毫同情,可见她的心肠多么冷酷无情。

但通读《红楼梦》后,我们会知道,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是因为宝玉乘母亲午休“合着眼”(实际并不曾睡着)之际,对金钏进行露骨的,金钏不但不拒绝,反而与他一唱一和,还叫宝玉“往东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这些话就算是在现在也不会被家长接受,何况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金钏显然有错在先。宝钗在安慰王夫人时,当然是挑让王夫人安心的话说。试想:谁会在安慰人的时候,将责任去推给被安慰的人呢?

第37回史湘云初次入诗社,一时兴起,要邀一社,但是自己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宝钗当时没有阻止她,以免她受窘,当夜却将她请到自己的家里为她出谋划策:让她哥哥薛蟠弄几篓螃蟹几坛好酒来。宝钗怕史湘云多心,又解释说是真心为她好,并没有小看她的意思。宝钗的这一安排,让史湘云大为感激。试问:这是冷漠无情的人能主动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2 虚伪世故

《红楼梦》第22回贾母替薛宝钗做生日,当老太太问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宝钗就把贾母平时喜欢的热闹的戏文,甜烂的东西说了一遍,这无疑赢得了封建家长的喜欢。同时,薛宝钗常常规劝宝玉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规劝姐妹们“女子无才便是德”。第56回探春决定将大观园的花果生产承包给几个婆子掌管时,宝钗提出调剂分配的主张,凡是管理花果所得的收入,除了供应头油脂粉香纸以外,其他盈余的不用交到帐房,做为经管人一年辛苦的补贴;同时也应该分一些给园子里的其他的婆子媳妇们。这样公家省了钱,其他未经手的人也得到了好处。于是,皆大欢喜,众人感服。联系上文中对史湘云的好,对长辈的讨好、对下人的体恤,宝钗赢得了贾府上上下下人的尊重与欢迎。一些人据此评价宝钗拍马逢迎、虚伪世故。

笔者认为,虚伪者通常都很浅薄,假情假意。而宝钗出对长辈尊重与孝顺,真心挑了贾母爱吃的、爱听的戏说;她不论是规劝宝玉还是黛玉,都直言不讳,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就正是不虚伪的表现。薛宝钗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她将封建礼教的观点作为一个正派人的行为准则,她衷心地信奉着,虔诚地实践着,真诚地传播着。何谈虚伪,何来世故?

3 满腹心机

《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写宝钗扑蝶一节,长期以来也一直成为满腹心机、有意嫁祸于人的典型罪证。这一点,我们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具体的艺术分析:从宝钗主观上看,我们同意这样的分析:“金蝉脱壳之计,她首先考虑的是怕惹火上身,意在避嫌,而并非有意加害别人。作者……写了她既要照顾别人的面子,又免使自己没趣;写了她体谅别人的某种考虑。而其主要目的在于考虑自己的处境,并非有意中伤黛玉”。

另外,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在扑蝶之前,包括凤姐在内的姐妹与众丫环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宝钗正是为寻找黛玉而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们情急之下作出的反映往往与正在进行的事情有关。宝钗当时心中只存有找黛玉这个意念,因此说寻她是很正常的,确实“并非有意中伤黛玉”。何来满腹心机之说?

4 看重名利

薛宝钗曾吟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诗句,并且,她也常常规劝宝玉男儿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立一番事业。有人据此评判她太看重名利。时至今日,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年代,只要是手段适当,对名利的适当追求已无可厚非,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为此而努力、奋斗,这是勇于追求、有志气、有上进心的象征。试问:难道努力上进、积极进取也算是一种罪吗?

所以,对薛宝钗吟出“上青云”的诗句、对她规劝宝玉好好读书的做法不但不宜否定,反而应赞扬她是一位难得的有理想有志气有上进心的好姑娘。其实,在第42回中,我们从宝钗对黛玉诉说的那段儿时在家的经历,就不难看出宝钗原本也是个天真无邪、追求自由的小姑娘。她曾对黛玉坦白的说“你以为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字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以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看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家不认得字倒好。”这充分说明了宝钗也实在封建家长的高压手段下,才慢慢接受了封建礼教,直至忠诚地信奉,最后有意识的用传统道德对女子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传递给别人。

5 破坏感情的第三者

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认定薛宝钗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争夺宝二奶奶的宝座,有人极尽夸张之能事说宝钗在爱情纠葛中不想与黛玉争夺却实际参加了争夺。事实上,在宝黛恋爱的全过程中她并无任何劣迹。诚然,薛宝钗来到贾府的最初时日里,作为一个青春少女,宝钗自然希望将来有一个能作为终身依靠的好男子做丈夫。而在那个不可能轻易接触男子的封建社会中,对贾宝玉心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当薛宝钗发现宝黛之间真心相爱后,她很快就改变态度,不强夺他人之爱,没有任何不快或嫉妒,更不愿充当争风吃醋的第三者。当宝钗听到有人开他们二人的玩笑时,常常添上几句凑趣;有时自己也开他们的玩笑。

其实,林黛玉对薛宝钗曾经一度是很有“敌意”的,但是,在薛宝钗放弃对宝玉的感情后,真心地帮助、关心黛玉,最终使两人冰释前嫌。第45回薛宝钗主动询问林黛玉的病情并帮助她化解心结,感动得林黛玉说:“往日竟是我错了,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所以,无论是在贾母、王夫人那里,还是在同辈、下人们的眼里,宝钗都是一个贤德兼备的人,是贾母心中理想的宝二奶奶的不二人选。因此,何有第三者之说?

综上所述,薛宝钗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烂熟时期,正统的封建教渗透了她的心灵。她将自己定位在封建淑女的形象和位置上,自觉地用封建礼法来规范自己言行和举止,并以此来规劝他人。她温柔大方,端庄矜持,真诚待人,我们不该让她承受这么多的冤屈与罪责。

参考文献:

[1]红楼梦学刊[J].1991.2.

篇4

关键词: 《红楼梦》 薛宝钗 言语交际 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的提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H.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讲座时对会话含义学说作了粗略的概述,由此产生了会话含义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必须遵守合作原则。但利奇(Leech)等人认为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语言中的全部现象,诸如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词达意,而总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莱可夫(Lakoff,1973)、布朗(P.Brown)、列文森(S.Levinson)等人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充的一系列礼貌理论,利奇(Leech,198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这一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礼貌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得体准则(Tact Maxim)

减少表达有损于别人的观点。即尽量少让别人付出代价;尽量多使别人受益。

(二)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

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即尽量少使自己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三)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即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四)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即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五)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礼貌原则深化了会话含义的研究,合理地说明了人们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礼貌语言的运用。

二、礼貌原则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语言中的体现

从礼貌原则的各条准则及次准则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说话人说话往往都尽量多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多让自己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到受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而言语交际,离不开社交环境。所谓社交环境指的是辨认谈话双方的社交身份,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说话人或听话人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因为其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人物的语言有雅俗之分。虽然王熙凤和薛宝钗的语言在《红楼梦》中都拔得头筹,但王熙凤的语言就俚俗得很,而薛宝钗的语言却有雅言的特色,因为她们的文化教养不同,宝钗自幼谙诵诗书,受到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刻熏陶,所以她的语言被打上了知识分子的印记。而且她的举止言谈无不体现了礼貌原则,且看以下实例。

例1.(《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在王熙凤养病期间,惜春、李纨和薛宝钗参与理家,宝钗在谈及园子的管理时说:“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的,他们也沾带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照顾了。”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账房,不受辖制,又不与凤姐儿去算账,一年不过多拿出几吊钱来,各各欢喜异常,都齐声说:“愿意,强如出去被他们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

依据话语所表达的他人受惠的不同程度来区分礼貌层级。一般来说,在表达的直接或间接方式相同的情况下,使他人受惠的程度越高,话语就越礼貌。在宝钗的语言中,无不体现了得体原则中的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的次准则。当然,这是一种巧妙的利己主义,表面利人,实则利己,皆大欢喜。它也说明宝钗是何等的“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真所谓施小惠全大体。

例2.(《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金钏投井而死,王夫人要给金钏准备衣服装裹,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日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的时候儿也穿过我的旧衣裳,身量也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一个“笑”字,打消了王夫人的疑虑。依据话语所表达的自己受损的不同程度来区分礼貌的层级,一般说来,在表达的直接或间接方式相同的情况下,使自己受损的程度越高,话语就越礼貌,而这段对话充分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原则及次准则。自己是个小姐,却主动要求王夫人将自己的新衣作为丫头的装裹衣服,这是何等的慷慨。从《红楼梦》的来龙去脉中得知,宝玉的婚事,贾母和贾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王夫人的意见极具参考价值,宝钗的这段话,可以说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由于王夫人是自己的姨妈,在姨妈焦头烂额时自己的外甥女来帮助解其燃眉之急,符合情理,另一方面,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这件事让王夫人更能体会宝钗的贤惠识大体。难怪王夫人将宝钗看成是宝玉的幸福。

例3.(《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金钏投井而死,王夫人暗自垂泪,宝钗前来劝解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礼貌是与面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别人看来一直是吃斋念佛、与人为善的王夫人的面子在此时受到了威胁,为了满足王夫人的面子需求,宝钗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采取了赞扬准则,“姨娘是慈善人”,以此争取王夫人在公众面前的形象,维护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的行为,却让王夫人宽慰了许多,在良心上也少受了谴责,从而达到了双方进行交际的目的。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宝钗对生命的漠然和冷酷。而说话人说些有点过分但不太过分的赞誉,对话语双方而言,是一种礼貌。

例4.(《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不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人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同时又间接迎合了贾元春,赞其才德兼备。所以在元春赠给众姐妹的礼物中,独宝玉和宝钗是一样的,实质暗示了元春希望将贾家交于她手。

例5.(《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在行酒令时黛玉冒失说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两句,宝钗旁敲侧击地说出来,让黛玉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时说:“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儿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当对受话人的利损程度越高时,采用的方式越间接,就越提高了礼貌的等级,说话人的行为则更礼貌,宝钗的话一方面批评了黛玉不该看这一类所谓的禁书,另一方面她的话语中的“小时我也是淘气的”做到了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因此做到了谦逊准则。

例6.(《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向宝钗解释因病没有参加薛蟠的生日,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

在莱可夫的礼貌观中有一规则:给对方留有余地。它适合交际双方权力和地位平等。一般而言,如果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做某事,他就会采用某种说话方式,以便让听话人有一定的选择余地,隐含了字面以外的信息。这一例中宝钗用委婉的话语让宝玉觉得他的缺席得到了她的谅解,宝钗既然知道宝玉素来不喜欢觥筹交错的场合,不如来个顺手推舟,言语之中给他留有余地,同时又与宝玉的态度保持一致,以此期望获得宝玉的好感。

例7.(《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在犯旧疾期间不免伤心之时,宝钗前来劝解道:“虽是取笑儿,却也是真话。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在这一交际情景中,说话人一定程度上为了增进交际双方的友情,表达与受话人共同的情感,为他排忧解难,而且也是对受话人表示深深的同情,听起来让人感到真切,是将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有机结合的范例,因此在黛玉眼中,除了宝玉,宝钗也是她在园中为数不多的能说上话的人。

三、结语

在大观园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宝钗看作是“完人”,她是众多人的知已,湘云认为她善解人意,香菱的眼中她是那样善良,黛玉觉得她很大度,袭人认为她是宝玉走上“正”道的最好扶手,王夫人把她看作是宝玉的幸福,元春将贾家的希望交于她手。众丫头评价她平易近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众人的肯定,得益于宝钗在与人交谈中的语言技巧的合理地使用,连贾母也说:“提起姐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里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自然连林黛玉、史湘云也包括在内。

中国有俗语说:“架子是自己丢的,面子是别人给的。”此话正是反映了在言语交际中,尽量做到自己不失理,对别人彬彬有理,即使自己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也不能正面批评指责对方、否定对方,而应该用较为委婉的说法,给对方留足面子。这样既尊重对方,又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湖南:岳麓书社,2008.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6]王跃平,王秋艳.林黛玉言语交际中的会话策略和交际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

[7]张灵,张莉萍.从礼貌原则分析林黛玉言语交际成功与失误[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8]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

篇5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编者在课文前面加了一段提示性文字:“在人们的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好像一对情敌,互相敌视。其实并非如此,在坦诚的对话中,两人最终情深如姐妹……”

这段引言让读者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原本是一对情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这次的谈话中冰释前嫌,最终情如姐妹,而且宝钗因大度、周到和热心,得到了读者的更多喜爱,黛玉的嫌心和善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单就所节录部分来看,应该说这样的认识没有问题。可是,回归原著仔细品味,笔者发现,这样的判定值得商榷。

文中这样表述: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这里,黛玉就往日关于宝钗心里藏奸的认识做了检讨,坦诚自己错了,可谓情真意切。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赏读思考:难道黛玉真的错了吗?

黛玉七岁进贾府,离开父亲林如海,到外祖母贾家寄养。与园子里的姑娘们相比,她又不是什么正经主子,何况身体孱弱,吃药比吃饭还多,自然惹得下人厌烦。她时时痛感寄人篱下,内心凄楚,“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因而,多愁善感,清高孤傲;惟与宝玉相善,使她的内心多了几许安慰。然而,品貌出众又同样冰雪聪明的宝钗的出现,犹如日地间的月亮一样,遮蔽隐夺着属于黛玉的光亮,形成了钗黛二人相抗相吸的形势。宝钗的可爱可敬处恰在她能周全大度善解人意,审时度势主动出击。黛玉犯疾,在自己房中将养烦闷,很盼个姊妹来望候,她应时到来对黛玉做了第二次探望。若是初次看望,不过是礼节上的罢了,但是恰到好处地又来了,这让黛玉深为感激。况且宝钗这次探望与黛玉聊了很多,先从黛玉的病症谈起,从中医的角度替黛玉分析病因,且说她亲自看了黛玉的药方,在药引上搭配不太合理,还告知黛玉药补不如食补,劝黛玉多吃些燕窝粥,还答应随后给黛玉送些燕窝来。这番话,入情入理,贴心贴肺,充满了关切,洋溢着温情,一下子打开了黛玉的心房,竟至在宝钗面前做自我批评,认为自己“往日竟是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看来,黛玉往日认为宝钗“心里藏奸”的确是错了。

然而,黛玉真的错了吗?

我们接着来看:一向孤傲清高的黛玉,在宝钗一番“药补不如食补”的暖心话语之后,破天荒地对宝钗真心诉说了自己在贾家的尴尬境遇;宝钗则对黛玉这番知心话语做出了“我也是和你一样”的答复。然而,有心的读者会发现她们终究不是一样的:宝钗有母亲有哥哥,家里有房有地有产业,在外有王子腾,在贾家有实际掌权的王夫人――多么强硬的靠山啊!这怎么能和一无所有的黛玉一样呢?宝钗处事八面玲珑,她隐匿事实说和黛玉“一样”,有效地使黛玉产生了心理平衡感,拉近了相互的距离。

在安慰黛玉时,宝钗三次“笑道”,应该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笑着说话,利于营造轻松愉快氛围,消除对方戒心,拉近彼此距离。宝钗的“笑道”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如:“宝钗笑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宝钗财大气粗,在无形当中就把自己置于强势地位,把黛玉看成是弱者,需要那个强势的宝钗来保护,充分显示了她的优越心理;同时,她再次用了“同病相怜”之语,使黛玉产生惺惺相惜的亲近感,进一步拉近了与黛玉的距离;又顺水推舟地送了燕窝给黛玉,表现出极大的真诚。在二人的对话中,黛玉回应积极,谈兴浓厚,甚至在谈话结束时向宝钗发出了真诚的邀请,显示出对宝钗的完全信任和感激。足见,宝钗的一番话,真正消除了黛玉对自己的设防和猜疑,彻底俘获了黛玉的真心。由此可见,宝钗城府极深啊!

宝钗临走前对黛玉的最后回答也很值得我们玩味。宝钗送燕窝给黛玉,黛玉表示感谢,宝钗则说:“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送燕窝这点小事不值得一提,宝钗愁的是不能在人人跟前应候周到啊。那么,宝钗到底在众人面前是如何应候的呢?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选文的前面有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每日便在惜春这里帮忙。探春,李纨,迎春,宝钗等也多往那里闲坐,一则观画,二则便于会面。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宝钗白天都忙着去省候贾母和王夫人,处心积虑地又陪笑又陪坐又陪聊,并且还要“度时”去陪姊妹们闲聊,可以说她讨得了贾母王夫人的欢心,也赢得了姊妹们的喜欢。在贾府,从老到小,从上到下,她深得人心啊!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对每个人都很好,那么她能对别人好,亦能对黛玉好啊,由此文本中描写宝钗对黛玉的好就没什么稀罕的了!宝钗的一番关心、安慰以及慷慨的赠予,都不过是可用于人人的“应候”罢了!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黛玉当初认为宝钗“心里藏奸”并没有错。

那么,黛玉就真的没错吗?

我们从以下三个章回来看:《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宝钗扑蝶到滴翠亭,听到了小红跟坠儿的对话,得知小红跟贾芸私相往来。小红怕人听到,很警惕,而宝钗偏偏听到了。宝钗立即想到小红如果知道她听到这番话,会人急造反,狗急跳墙,让自己没趣,于是她本能地选择了林黛玉做替罪羊。处在尴尬情况下的宝钗如果想找个替罪羊洗清自己,完全可以喊“宝玉”,喊“二丫头”“探丫头”“四丫头”,而她连想都没想,就选择了林黛玉。因为宝钗对大观园内哪个是亲的哪个是疏的,看得明明白白,分得清清楚楚。贾宝玉是她心爱的表弟,迎、探、惜是她的表姐妹,而林黛玉不仅跟她任何亲戚关系扯不上,还是跟她争夺贾宝玉的最强有力对手。薛宝钗下意识中,对林黛玉有对立情绪,需要伤害什么人时,林黛玉就成了首选;就连早期点评家也已注意到且说宝钗“卸罪于黛玉也,虽云急解,实有成心”。这样一件小事,让本来毫不相干的小红跟林黛玉结了怨不说,同时让没有任何过错的林黛玉掉进了薛宝钗设置的陷阱里,足见其心里藏奸。《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金钏遭逐投井而死,连王夫人也于心不安,自感罪过,可宝钗却罔顾事实强为其推卸责任,并认为:“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足见,宝钗冷酷到连一块“仁”字的遮羞布也不要了!《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失踪,连恶少薛蟠也因他有救命之恩而流下眼泪来,薛姨妈亦心甚叹息,都想各处寻找。唯独宝钗听了并不在意,说道:“俗语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也该请一请酬谢才是。”可见宝钗是并不在意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她的心早已熔化到家里“贩了来的货物”了。单从以上三回中可看出,具备这样冷血特质的宝钗,真的会“情真意切”吗?

我们从整部书的角度来看,同样印证了宝钗的“心里藏奸”,甚至冷酷无情。这样来看,黛玉放弃了先前对宝钗的认识,她真的又错了。

篇6

关键词:《红楼梦》 阅读 导读 论读 写读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其诞生以来就颇受欢迎,有诸多专家学者毕生研究《红楼梦》,因而也诞生了显学——红学。高考也将其列为必读名著书目,特别是文科附加题也十分青睐红楼。但高考毕竟是一个指挥棒,中学生阅读《红楼梦》更多的应该是汲取文本中的古代文化经典,丰富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笔者在教学及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总结了几种方法来引导促进学生去科学阅读《红楼梦》。

一.以导促读

《红楼梦》尽管接近白话文,但仍属半文半白,对于高中生而言,仍有许多文字不通之处,学生往往急于浏览,多数生字生词几乎放过,少有人放下书本拿出工具书来查阅汉字所表示的意思。另外《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庞杂,对于高中生来讲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整部书卷帙浩大,等学生读完整部书之后,情节人物早已模模糊糊,他们因为不明白其中很多的审美内涵,对于《红楼梦》的再次阅读则犹如噩梦。

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解读文本过程中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特别是从人性、文化、社会等属性出发,让书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化获得再生。《红楼梦》中人物的一生往往是分散于各个章回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归纳总结,往往会成一个片面阅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们可以梳理人物的事迹,将人物的全貌呈现给同学们,通过这些事情来了解人物的性格。如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黛玉的一生主要纠葛是与宝玉的爱情,当然可以从黛玉与宝玉的前世姻缘说起,那就是木石前盟,黛玉进贾府是与宝玉爱情的开端,之后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可谓一波三折,前段比较平静,后因宝钗的出现掀起波澜,随着关系的逐渐调和,又趋于安稳,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也日渐成熟,最后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下,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夭折了,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黛玉的性格,如黛玉的诗才及黛玉葬花这些都表现了黛玉的聪明及多愁善感。

《红楼梦》似一幅卷轴,人物的命运也早已被确定,特别像一些女孩子,如金陵十二钗及一些副册女孩子,往往通过判词以及曲词就可以知晓一二,学生往往因未看过全书,对于诗词中的内容也就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像这些人物命运的辅助材料也是我们解读的重点,如第一回中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遇见甄士隐抱着英莲,想要让甄士隐将英莲舍与他们,那甄士隐半生才得此女,如何舍得,僧人便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四句话是谶语,提前预示了情节的发展,英莲是在元宵节那日被拐走的,甄家又因葫芦庙走火而走向落魄,这里竟然还交待了英莲改名为菱(香菱),要嫁给雪(薛)姓,如果能够将这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适当分析,他们会茅塞顿开,也不会将诗词匆匆一览而过了。再如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明了袭人的性格以及最后的归宿,袭人最后嫁给了戏子琪官(蒋玉菡)的姻缘也是十分巧妙的,其实宝玉是其中的暗中的牵线人,这些可以给同学们扩展一下,以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红楼梦》的评论书籍颇多,有很多通俗读物,书中对人物的评价及情节的分析十分精妙透彻,在看了作者的分析之后再去阅读文本,犹如清水洗面,甘甜如饴,而阅读不同的评论,可能会对同一个人物有不同的评价,这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意味着对同一个人物的评价是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的,同学们在分析人物时也要注意角度的多元化、客观化,避免人物评价的绝对化。例如对薛宝钗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其心机十分重,特别是两个细节(1)滴翠亭外,宝钗听说了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因涉及小红私相授受的事情,宝钗为了避免生事和没趣,而将黛玉引到其中,有的人认为宝钗有意陷害黛玉,有人则认为宝钗乃是急中生智之举,彼此都有各自的理由。(2)金钏儿投井后,宝钗与王夫人的一席话,有人认为宝钗过于冷漠,而也有人认为宝钗是为了安慰王夫人,替王夫人排忧,另外,宝钗将自己的新衣让金钏儿穿去了,表现了宝钗对金钏儿的一份情意。同学们阅读了不同的评论会丰富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避免思维的单一。

此外,《红楼梦》被拍成了电视剧,大多情节忠实于原著。当然细节也获得了丰富。这些电影材料也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导引,让学生在情节上对作品有一个了解,因为电视剧更加会吸引学生,也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学生在看完电视剧之后会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进而有一种阅读的冲动。

二.以写促读

《红楼梦》回数众多,故事情节琐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则易将人物、情节记得混淆,另外学生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对于人物的理解往往易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学生的思维往往过于功利化,只希望快速将全书读完,犹如走马观花,《红楼梦》本是应该细细读慢慢品,书中的韵味才会呈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阅读形式呢,首先将书中的美呈现给学生,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导读”上,而第二个环节则应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寻找到文本的美,然后我手写我心,将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写出来。通过写来促进学生阅读,然后他们对作品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红楼梦》中可写的东西很多,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视角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题目,但囿于高中生知识的有限,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较小的视角去写,而不是寻找过于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些著名的情节,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晴雯撕扇”等,可以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如我们可以通过“湘云醉卧”的情节表现湘云的巾帼不让须眉的个性,同学们在阅读全书会知道,湘云喜欢女扮男装,性格也是十分豪爽,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细节补证,如湘云和宝玉一起烤鹿肉喝酒赋诗,通过这一系列情节的描写,便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了著名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去写,也可以给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如与文化有关的题目,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辅助,如《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红楼梦》中对茶文化也是十分考究的,有诸多礼仪,如第三回中,黛玉吃茶习惯与贾府不同也只好随俗,书中写道:“当日林如海教诲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方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再如,还有下为上敬茶,以及妾为主妇敬茶等,还有聘娶之茶,王熙凤曾奚落林黛玉,即喝了我们家的茶,就要给我们家作媳妇,弄得林黛玉十分害羞。除了茶文化,《红楼梦》中有诸多可以挖掘的方向,同学们除了在书中寻找材料以外,还要去找一些文化方面的书籍,进而丰富自己论证的材料,这样无形中会让同学们阅读很多书籍,有助于养成他们探究的习惯。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也值得去写一写,如草蛇灰线,伏笔铺垫等,《红楼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是先有伏笔的,然后过了一些章回再浮现出来,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如果没有一进大观园,王熙凤的热情接待,王熙凤没有过多地摆主子的架势,而且对刘姥姥这个经过世面的老人还是十分信任的,让她为巧姐取名字,然后才有了刘姥姥的二进三进大观园,特别是最后一次,王熙凤病重,将自己与巧姐的命运都托付给了刘姥姥,刘姥姥最后也没有忘记这份恩情,还是帮助了巧姐摆脱了苦海,也算是王熙凤的一件恩德得到了的回报。再如贾雨村初次寄宿的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在后来贾雨村补缺应天府的时候,小沙弥已经成为了门子,而那次正好是葫芦庙失火,而英莲当时也是那时走失的,而葫芦案的发生又将几个当年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后来贾雨村为了避免小沙弥将以前的事情讲出来,将其发派了出去,当然最后小沙弥也成为了一个官员,而贾雨村则落魄为犯人,可谓意味十足。

《红楼梦》中不仅故事写得妙,诗也写得十分美,如果能够将其诗词摘抄出来,也可独自成册,供人赏玩。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摘抄并模仿创作,未尝不是很好的教材,但也需要教师在诗的规范方面予以指导,或许对红楼的阅读又多了一份雅兴和诗意。如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钗的咏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又有一首:“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首,月浦空余禾黍香。”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黛玉作了三首咏菊诗,最后的李纨给出的评价是: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黛玉自己点评过于纤巧,而李纨又评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同学读了不仅学了作诗,又学了几招点评之法。

三.以论促读

一门学问离不开“论”,因为只有众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一门学问才会变得丰富多元,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也是这样,高中生阶段有他们自己对《红楼梦》的认识角度,不同的学生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认识,让大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形成头脑风暴,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同学们对作品的讨论离不开文本本身,可以让学生从文本的几个要素出发,如人物形象、小说的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艺术手法等,但囿于高中生的文学功底,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及性格的论述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写一个人物的评论,然后随机抽取让他们来读,其他小组听然后发表意见,供发言小组参考,然后发言人员把自己的文章再次修改,反复几次最后定稿,最终将同学们的文章集结成册,供以后学习使用,再好的文章还可以发到校报校刊上,以激励同学们去论去写。

只有有好的论题,才会有有效的讨论,这需要有一定的高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同学们去讨论的问题来设置,让同学们有抓手,如可以试问:林黛玉的性格真的就是那么小性吗?薛宝钗的心机体现在什么地方?另外也可以让同学们关注一些自己不太注意的人物,如同为金陵十二钗的元春,因为她出场不是很多,所以往往为人所忽视,我们要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能力,让同学们从书中所给的材料去挖掘人物的形象及性格。如元春的出场是冷子兴介绍的,她是出生在大年初一,长相应该不错,不然不能被选入宫中。才情如何呢?这一点可以让同学们去挖掘一下,元春自己在省亲时说到:“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但她的才能真正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她省亲大观园以及元宵佳节赐灯谜以及品评诸姐妹的诗可以知晓一二,通过这些琐碎情节来判断一个人物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元春对于贾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实际上是林黛玉代作)的评价。《杏帘在望》如下: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全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将此首诗列为四首之冠。可见元春是辨析诗歌的好手,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前两联写景,一动一静,展现了一幅安静祥和之景,后两联歌颂盛世,再有就是元妃进入深宫真的幸福吗?她真的给贾家带来了荣华富贵吗?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讨论。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时的议论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才能突显人物独特的性格,此外,有些人物的关系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如黛玉和宝钗的性格比较。黛玉性格有些小性,又有善解人意的一面,如她小性方面有时说话尖酸刻薄,她善解人意方面是很少批评宝玉的不读书,当然黛玉有时也很莽撞,喜欢表现自己,如元妃省亲之时,她捉刀,竟枉用《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黛玉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如一回见宝玉未果,还遭到了晴雯的闭门羹,又听见宝玉与宝钗欢笑,心里十分心酸,写下了葬花吟。而宝钗与黛玉比起来,性格有豪爽的一面,当然也不乏人性的瑕疵,如滴翠亭小红一事,王夫人面前说金钏儿的事情,还有抄检大观园时她未将蘅芜苑留给湘云一事,都饱受批评。

当然一些人物的性格还与大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讨论人物的性格方面一定要联系人物的地位及周边的环境,如探春从小就在王夫人身边,王夫人悉心调教,探春很少叫赵姨娘母亲,而是敬而远之,而倒是赵姨娘每每出来作怪,时不时提醒探春的身份,让探春十分恼火。在大观园中真正给探春表现机会的是王熙凤病倒之后,探春、李纨、薛宝钗共掌荣国府,探春确实做了一些改革,举措也十分大胆,有所成效,但囿于自己的出身地位,后来又逐渐放手,所以人物性格以及行为往往与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

篇7

关键词:《红楼梦》 尼采 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 悲剧美学

《红楼梦》作为东方文学史上悲剧的典范之作,一反中国人喜好苦尽甘来之“大团圆”结局,被王国维称为“彻头彻尾之悲剧”[1]。其悲剧结局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悲剧美,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话题。

在西方悲剧美学的研究中,尼采《悲剧的诞生》提出了悲剧源于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的观点。从尼采的悲剧美学视域看《红楼梦》,不难发现,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大女主角,在精神上分别十分突出地具有酒神倾向与日神倾向。《红楼梦》悲剧的产生及其所具有的悲剧美,正是源于这两派的交融碰撞。

一、黛玉的酒神倾向

在奥林匹亚圣山的传说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常乘坐马车浪迹世间,和信徒们一路纵酒、狂舞、高歌,由此诞生了古希腊的酒神节。节日中,人们纵情狂欢,无视平日的禁律与规章,以求达到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尼采将这一酒神形象提取出来,赋予其变动、放纵、直觉、本能、疯狂的特征,称为酒神精神。《红楼梦》中,林黛玉无疑是最具酒神精神的人。

首先,黛玉的“叛逆者”形象与酒神的反叛精神高度契合。酒神对各种禁律与规章不屑一顾,酒神颂舞蹈有着“一种放纵的自由感”[2]。《红楼梦》中,黛玉个性直率,对外在繁荣内在腐朽的封建制度冷眼相待,是反抗封建社会并与之决裂的典型人物。她对官职仕途嗤之以鼻,从不劝宝玉谋官求职;她不被动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胆追求爱情,并以死反抗。作为一个封建贵族的叛逆者,黛玉的身体弱不禁风,精神上却有“一种傲岸不驯的气概”[3]。

其次,黛玉灵魂中那种脱于世俗、亲近自然的精神,也体现了她的酒神倾向。尼采指出,“酒神状态的陶醉以其对生存的通常限制和通常界限的消除,在其持续过程中包含了一种冷漠的成分,所有过去的亲身经历都沉浸于这种成分中。”[4]可见,酒神对尘世投以一种极冷漠的态度,不愿让日常现实进入意识,追求本真与自然。

二、宝钗的日神倾向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她端庄沉稳、理智大气,与日神精神高度吻合。尼采笔下的日神恬静、节制、理性、道德、和谐,是太阳神阿波罗。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英俊的神,“是‘照耀者’,是光明之神”,[5]这一形象与《红楼梦》中才貌双全、风格正统的宝钗是相类似的。

从宝钗这一形象的特点来看,她恬静理智,稳重和平,节制力高,与日神精神十分吻合。她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得恰如其分,比如宝玉被贾政暴打,宝钗探望时手托丸,劝宝玉嘱袭人,说到动情处,也只是“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6]知事明理,举止娴雅。贾府上下人员众多,宝钗对各类人物都应对自如,连心胸狭窄的赵姨娘都赞叹“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7]与西方完美的日神相对应,宝钗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美满的女性”[8]。

从宝钗这一形象的功能来看,作为正统的封建淑女、封建卫道者,她像日神一样,是作为遮掩现实的华丽面纱的形象出现的。尼采说:人为了能够生存,“就需要一个美好的幻觉, 用一块美的面纱把它自己的身体遮挡起来”,[9]这是日神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是宝钗这一形象存在的意义。红楼故事的发生地点是逐步衰微的贾府,是清朝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痛苦的衰微过程中,需要一个“令人陶醉的幻象,需要快乐的外观”[10]来缓解痛苦。宝钗才智双全,通情晓理,圆滑世故,坚定真诚地守护着封建社会,她便是封建社会的“快乐的外观”。

三、《红楼梦》的悲剧美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希腊悲剧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日神的形象世界中宣泄的酒神歌队”,[11]“那两重性本身就是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是日神倾向和酒神倾向这两种互相交织的艺术本能的表达。”[12]因此,悲剧源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交织。

《红楼梦》的悲剧,正是由以黛玉、宝钗为代表的两类人的较量引起的。黛玉代表具有酒神倾向的一群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如宝玉、晴雯等;宝钗代表具有日神倾向的一群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如贾母、贾政等。这两种类型的人生活在一起,思想互相交织斗争,导致悲剧的诞生。宝钗等人用其光辉美好的形象遮掩着封建社会的破败,使其在表面上呈现一派美好和谐之景。

尼采认为,人们在看悲剧时,能够“在痛苦中感受到原始”,“在有形的外观世界的毁灭中得到一种更高的满足”,[13]体悟到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快乐。因此,悲剧美的实质,便是激起人最原始最内在的生命意志,产生形而上的慰藉。《红楼梦》中,以黛玉为代表的酒神派一直与封建社会做着顽强抗争,竭力追求自由与真性情。当黛玉于宝玉宝钗成婚时含恨死去时,不但没有影响她那种抗争的精神,反而激起了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愤慨、对封建社会的更加强烈的抗争欲。黛玉虽死,但其所具有的酒神精神并未随肉体的毁灭而消逝,仍在冲击着日神的光辉外表。直至最后,繁华褪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除了给读者带来深深的悲痛感之外,更多的是让人对封建社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心中“引起一种昂扬的生命力感。”[14]

注释:

[1] 张国星. 、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138.

[2]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125.

[3] 胥惠民. 20世纪《红楼梦》研究综述[M]. 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 366.

[4]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7

[5]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17.

[6] 曹雪芹. 红楼梦[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14.

[7] 曹雪芹. 红楼梦[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471.

[8] 王昆仑. 红楼梦人物论[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169.

[9]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145.

[10]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9

[11]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52

[12] [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M]. 杨恒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73

篇8

关键词:林黛玉 贾宝玉 爱情悲剧 原因 启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这本书的核心人物,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焦点。书中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是宝黛感情的一个分水岭,这两人由之前的怄气斗嘴一下子上升到生命的互相欣赏与依恋,但是他们的爱情与社会习俗的较量也随之而来。

贾宝玉出生在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长辈对他的期望一直是考取功名,走入仕途,承担起家业并迎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大小姐做夫人。但是宝玉却没有门第观念,他厌恶功名仕途,痛恨八股。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等杂书。林黛玉从不鼓励贾宝玉去考取功名,对于《西厢记》也是非常喜爱,这两人志趣相投,心灵互相吸引,从第一次见面所产生的心灵碰撞到生活中的心灵相通,逐渐产生了爱情,他们的爱情里充满了天真无邪,但是这种接近于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与当时的传统婚姻是完全相违背的。他们身处黑暗的封建社会,带有自由恋爱色彩的爱情完全不被人们所认同,这就注定了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带有悲剧色彩。我从以下两方面谈谈我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思考。

一.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首先是自身性格原因。

性格决定命运,宝黛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自身所存在的性格弱点。

贾宝玉的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他对自己身处的贵族阶级非常厌恶,但是却仍然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贵族阶级给予的富贵生活;当晴雯、金钏儿死的时候,他除了恨得要死之外,并没有真正为避免她们的死亡而抗争过;他从不敢大胆的把他对黛玉的爱说出来,只是一味地试探,他非常想和黛玉在一起,但是却没有努力去争取,把希望寄托在家长身上,最终使得黛玉“魂归离恨天”。

林黛玉的性格敏感而倔强,她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我行我素,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有时候“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容易得罪人。别人的好意也会成为她伤感的源头,经常误会宝玉伤害自己。她经常处在防范自卫的状态,这种个性使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小问题不断。

其次是封建A级与家庭原因。

在封建大家庭中,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都是被统治阶级所掌控。家族长辈只会从家族利益出发,为青年男女选择一位他们感觉门当户对的配偶,而不会考虑男女之间那纯洁美好的爱情。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以贾母为代表的长辈,在决定宝玉婚姻的时候,当然要为了家族利益去选择家境光鲜的薛宝钗而不选择家道中落的林黛玉。

贾府的生活看似富贵,人人都羡慕,实质上却是一个封建大熔炉,它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不知道多少的爱情悲剧。尽管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深厚,但是两人的爱情又怎能敌的过庞大的封建势力呢?

二、宝黛爱情悲剧的启示

宝黛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世间诸多深层次的内在矛盾,确实震撼人心。恋爱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黛玉用自己的真情和泪水,去追求理想的爱情,虽然最后她得到了宝玉的爱情,但是结局确实是悲哀的。儿女婚姻,也是家长关切的大事,贾母等家长,选择身体健康、识大体、背景光鲜的宝钗做媳妇,而不是选择一身疾病、高傲孤僻的黛玉,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人可以选择,心是不可选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两情相悦才是爱情和婚姻的基础,也是人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贾母等忽视这一根本问题,明知宝玉和黛玉早已是两心相许,却要背着当事人去办理家长们理想中的婚事,硬生生拆散宝玉和黛玉。结果是害死了黛玉,逼走了宝玉,甚至也害了宝钗和那些苦心经营的家长们。这样的悲剧结局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启示。

篇9

一、翠翠与林黛玉的爱情矛盾心理

(一)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

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是爱情开始的两种方式,一见钟情――刹那间四目相对,心潮澎湃,情愫暗涌,而后茶饭不思,魂牵梦萦;日久生情――波澜不惊,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终有一日恍然大悟,情投意合。

翠翠与傩送是一见钟情,翠翠在知傩送真实身份之前,就已经把他的印象深深地刻进心里。翠翠在得知其身份后,“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傩送在知道哥哥与自己喜欢同一姑娘后,表明心迹:“假若我不想得到这座碾坊,却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这念头也是两年前的事,你信不信呢?”两年前正是傩送与翠翠相遇之初,翠翠与傩送的异性相吸似乎自然而然,毫无悬念,可又那么隐秘而朦胧。

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大观园里一起生活,在长期的亲密接触中,二人互相了解、互相慰藉,在一次次的试探、争吵、和好之中培养了真挚美好的爱情,这便是人们所说的日久生情。这种爱情不仅仅是翠翠与傩送之间相互欢喜的纯洁好感,而且是建立在长期的坚固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宝黛二人知己般的恋人,比起翠翠与傩送的一见钟情会更理想。

(二)探听老船夫与彼此试探

翠翠与傩送、天保分别见过四次面,兄弟二人不约而同地向老船夫表明心迹,并探听老船夫口风,哥哥天保派杨马兵说媒,“你为我去探听探听那老的,我欢喜翠翠,想要翠翠”。弟弟傩送没有哥哥那么直接,但也隐晦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伯伯,你翠翠像个大人了,长得很好看!”茶峒山城力里的人直接而纯粹,并不拐弯抹角,好看就是欢喜,欢喜就是想要。

宝黛之间则是通过不断的互相试探来确定彼此的心意,增加彼此的爱情信心。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差紫鹃送些如意给林黛玉挑拣,林黛玉说:“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贾宝玉听她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假意试探不疑有他,其心思不过想让贾宝玉起誓不爱薛宝钗。这也正是二人的爱情逻辑:为了真情而不断试探、吵架、后悔、赔错、痛苦、和好,如此循环反复。

恋人之间在确定关系之前,都有一段叫暧昧期的特殊时期。这段时间里,他们不能也没办法和正常情侣那样明明白白说话,只能通过彼此试探或通过他人探听来给予自己心理安慰,感受爱情甜蜜。顺顺家的两兄弟不约而同地向老船夫探听,一是有“走车路”的意思,二却是想从中知道翠翠的心意所属。而宝黛互相试探是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三)吵架气与嫉妒心理

翠翠在听到妇人说二老要傩送同王乡绅打亲家作碾坊的主人后,见了傩送,脸还发着烧不做声,“小小心腔中充满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生气吧――是的,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翠翠的这种心理就像是情人之间吃醋了赌气不理睬对方的模样。

马瑞芳说:“宝黛的爱情曲曲折折、反反复复,似有若无、似爱非爱,爱情的表达方式非常特殊、非常别致,他们就是不直接把自己的心理说出来,而经常通过吵架表现出来,越爱越吵,越吵越爱”。《红楼梦》里林黛玉吃醋,多是小儿女之间的口角之争,可气处是嘴比刀子还尖,有点儿蛮不讲理,有点儿耍小性儿,一如第八回,“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呦,我来的不巧了!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这样口不对心的话在林黛玉嘴里说出来总有那么一股酸味儿。

吵架赌气和吃醋嫉妒在情人之间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翠翠与傩送的相处较短,自不能和林黛玉一样,直言直语讽刺对方,同时,翠翠又比林黛玉羞涩内向,即使心里吃味不痛快,她也只能在心里骂几句,断不会和林黛玉一样用刀子嘴故意针对的。

二、爱情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把一种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呈现于丰富多彩的表现”,这便是所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翠翠与林黛玉两人在原著中都有较多笔墨的心理描写,分别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处于爱情矛盾困惑中的少女形象。两人虽性格迥异:翠翠天真活泼,乖巧淳朴;林黛玉孤僻高傲,敏感多愁。但是,两人对爱情的期盼向往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两人在爱情面前表现出的矛盾迷乱,敏感多思。沈从文和曹雪芹在描绘女主人公的爱情心理时,不谋而合地运用了多种相似或相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技巧,细比之下又有一些不同。

(一)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重要手段,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

《边城》里翠翠的内心独白随处可见,她是个爱幻想、心思也迷糊的花龄少女,所做所想也是下意识的行为,不带半点不好的心机。思想容易随着事儿飞,静静发呆而不知所措,是这个女孩原生态的毫不做作的真实表现。心理描写这把钥匙打开了这位初懂爱情的羞涩少女的心扉,翠翠在逐渐意识到爱情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祖父若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也就在心里答道:‘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都不知是想些什么,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的反映,刚刚萌芽的爱情在她心里躁动不安,她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在窜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同时,翠翠年龄小且又没有母亲,爷爷自不会和她明白说些什么,翠翠只能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可是又做不了清楚明晰的思考,这种矛盾自然引起翠翠内心的迷乱,而这种迷乱反映到神态上来,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发痴。

内心独白手法也是《红楼梦》常用的,内心独白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叙述语言的一种继续,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衔接。宝黛初见时,林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此句写出了林黛玉心理变化的过程,由于王夫人先入为主的介绍导致林黛玉对贾宝玉并无好感,而贾宝玉亮相后,林黛玉则吃了一惊,心下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吃惊,一是来自于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差异,二则是因为“眼熟到如此”,宝黛二人的“似曾相识”为二人日后的感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山歌与诗词

用山歌的特殊文字形式来表现人物那种不可名状的内心情感或强烈感受,是《边城》所特有的艺术手法。翠翠曾陶醉于自己所听的、所唱的多首山歌。例如,翠翠经常在船上轻轻哼歌玩――“他们女人会织布会唱歌,会找心中欢喜的情人”,这首歌声音极其柔和,快乐中又微带忧郁,唱完了这首歌,翠翠觉得心上浸入了一丝儿凄凉。除了自己唱山歌,翠翠还喜欢听别人唱歌,她常常一面拉船一面喊“爷爷,你唱,你唱”。茶峒人的歌声缠绵悱恻,动听悠扬,有着甜美的味道,又带着点忧伤。翠翠欢喜唱歌欢喜听歌,正如她欢喜爱情的降临。

与《边城》相对,《红楼梦》也用了特殊文字形式来表现人物心理――诗词。在曹雪芹看来,当人物的感情达到很深很浓的诗意境界时,这种感情便无法用一般语言来表达,只有借助于发自人物内心深处的升华语言――特殊的文字形式――《葬花词》《秋窗风雨夕》《题帕诗》《芙蓉女儿诔》等诗词。这里的诗词异于一般诗词曲赋的独立游离,并非可有可无的,它是人物内心隐秘活动的标记,是人物内心感情的升华。这些诗词寄托着人物的千言万语,那不知如何表达出口的心思,都可以从诗词中寻到。例如,《葬花词》“他年葬侬知是谁”,o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同病相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林黛玉为了爱情她粉身碎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她孤傲不阿的个性。

(三)梦境

《边城》里翠翠做过许多梦,傩送为翠翠在山头唱歌的那个晚上,翠翠便做了个梦:“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翠翠梦得甜蜜,不光是梦让她甜蜜,更是那朦朦胧胧的爱情的甜美让这颗幼小的心灵尝到了喜悦,灵魂愿意为这种美好的爱情飘飞。汪曾祺曾说:“小说是写翠翠的爱情的,这种爱情是那样纯粹,那样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翠翠的爱是一串的梦。”沈从文正是用这样一串的梦――特殊的心理活动表现形式,表达了一位初恋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用梦境表现人物内心隐秘感情在《红楼梦》中也有所运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噩梦”,梦里林黛玉伤心贾宝玉负于她,贾宝玉为证明自己并未变心,拿出小刀往胸口一划,挖心以明心意。这个梦直接反映了林黛玉担心贾宝玉会辜负自己,患得患失的爱情心理,因此才会终日辗转反侧,噩梦缠身。

三、爱情矛盾心理与爱情悲剧

(一)翠翠的爱情心理与悲剧

翠翠对爱情的追求完全是自发的、被动的,是一个明显的等待过程,天真地相信爱情终会到来。但是,翠翠对爱情并不是没有感知的。虎耳草是翠翠情思的象征,小说中多次提及她在梦中见到虎耳草,表明了翠翠对傩送感情逐渐由朦胧变得清晰。从未有过母爱、内心孤独的翠翠在面对痴心爱人时自然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羞涩,躲避推脱。在摆渡傩送时,见傩送正盯着自己看,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从这儿读者可以看出翠翠对爱情是无比渴望的,但当心爱之人站在她面前,她又有了羞涩感,不敢大胆将爱情表达出来,这是她对爱情的自觉、自矜、自尊。同时,大自然的风日铸就了她顺乎自然的性格,也造成了她追求爱情时的自发、被动的心理。翠翠一方面对爱情极其憧憬,而另一方面依赖性过重、独立性不够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爱情思维――她的爱情应该由爷爷来为她安排。翠翠的不够成熟、被动、顺其自然的爱情心理造成了她对爱情的迷乱困惑,导致她的爱情以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的爱情心理与悲剧

首先,林黛玉的“小心眼儿”是颇为出名的。《红楼梦》中这样刻画她:“咀又爱勉薄人,心里又细。”贾宝玉借《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妙词来进行试探,她首先想到不是别的,而是“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其次,林黛玉过于敏感,“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节,写她探望薛宝钗时,忽然发现贾宝玉也在,便笑道:“暖哟,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再次,林黛玉多愁善感,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她无尽的烦恼、无边的哀愁。这些性格都导致黛玉对爱情缺乏信心,一再试探贾宝玉,试探不成便拌嘴赌气。但是,林黛玉不像翠翠那样羞涩胆小,她敢爱敢恨,不懈追求,她爱就爱了,爱得那么浓烈,那么哀婉,那么撕心裂肺。然而,势单力薄的林黛玉最终还是抵不过命运、时代的作弄,终究在贾宝玉大婚之夜“泪尽花夭”。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红楼梦》非语言符号 运用

1944年,由上海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摄制出品的故事片《红楼梦》,是我国第一次拍摄成的有声片《红楼梦》。该片的导演是卜万苍,在该影片中,袁美云饰贾宝玉,周璇饰林黛玉,凤饰薛宝钗,白虹饰王熙凤,欧阳莎菲饰袭人,梅熹饰贾政。演员阵容相当壮观。影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开头,在贾母身边,宝玉与黛玉一见如故,待人处世极为工于心计的薛宝钗也随其母亲来到荣国府。逐渐赢得贾母、王熙凤等人的好感,林黛玉常常暗自伤感。贾宝玉因丢玉痴病发作,王熙凤主张娶亲冲喜。林黛玉得知消息,将平日诗稿焚尽,以断痴情,就在贾宝玉娶亲之时忧郁而死。贾宝玉知道真情后,看破红尘。毅然离开荣国府。剧中演员将剧中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尤其在人物表现时运用了大量丰富的非语言符号,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待人接物等方面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该部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非语言符号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使用的符号之一,主要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记号。其种类很多。有体态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辅助语言(与语言相伴随的音调、音量、音质、音速和功能性发声)、服装饰物、环境陈设布置、图形标志、人体距离、时间调节、艺术(绘画、摄影、雕塑、音乐、舞蹈)等。其中体态语使用得最为广泛,传达的含义也最为丰富而形象。美国研究体态传播的著名学者R11白德惠斯特(R.Bird-whistell)认为。单凭人的脸部就能作出大约2500多种不同的表情。再加上头部、四肢、身躯,人体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就更加丰富。他认为两人传递信息时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赛(A.Merabiah)指出,各种符号在传递信息内容时,所产生的效能可以用下述函数公式表示:效能l=7%×语词+38%×声音+55%×面部表情。这说明了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1944年拍摄的《红楼梦》作为我国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其大量地运用了非语言符号来表现人物,烘托气氛,形成了影片独特的表现风格和艺术手法。为我国研究非语言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现就该影片中的部分非语言符号及其表达功能作以分析,希望能引起影视节目制作人员的重视。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表情达意,增强影片的鉴赏力。

一、电影《红楼梦》中非语言符号运用的特点

1、普遍性

电影《红楼梦》中大量地运用了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一起完成信息的传播效果,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装扮、所处环境等都传递着大量的信息。同时,利用环境对比、音响效果等呈现信息,表情达意。总之,非语言符号在这部电影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

2、形象性

非语言符号本身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影片在语言表达的同时使用了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能将抽象的表达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富于表现力,让观众通过相应情境、形象化动作来感受和体会剧中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3、对比性

影片在运用非语言符号表情达意的同时。注重非语言符号使用上的相互映衬和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环境、音响等非语言符号的对比,更加增强了影片的情感渲染和表达效果,故事在对比中发展。情感在对比中升华。感染力在对比中增强。

4、整体性

影片中非语言符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运用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是非语言符号在使用中自身内部相互衔接形成一套完整动作表达信息,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协调性,信息表达的完整性。

5、增强性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对语言符号的表达有补充和强化的作用,会进一步增强语言符号的表达效果,同时,语言符号对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有解释、说明、概括和强化的作用,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相互结合,巧妙运用,能有效提高传播效果。

二、电影《红楼梦》中的非语言符号及其表达功能

1、面部表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见面。通过面部表情对人物内心进行了充分的表现,当贾宝玉见过家族长辈第一眼看见林黛玉时,宝玉经历了惊讶――疑虑――高兴――愤怒――伤心――依依不舍等情绪变化,这些情绪变化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进行了表现,影片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和近景将宝玉见到黛玉的惊讶。回想在哪里见过面的疑虑,得知是表妹时的高兴,想要摔碎玉片时的愤怒和伤心,丫鬟们的惊愕表情以及宝玉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黛玉得知宝玉要娶宝姑娘的消息去问宝玉时。影片通过黛玉的前后十二次冷笑和每次冷笑后宝玉牵强的陪笑来表现,黛玉的冷笑一次比一次显得阴冷和愤恨,让人感受到了她对宝玉的深爱和对爱情、命运的不满:宝玉勉强的陪笑一次比一次显得牵强,无助。

黛玉生病,当紫娟在烛光下看到痰中有血时。她面带惊恐,不小心喊出“血”时。又怕黛玉听见。这一内心的复杂变化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反映得惟妙惟肖。

宝玉迎亲。看见花轿到来,新娘走出花轿时表情多变。惊喜――亲吻状――高兴――犹豫――大笑――犹豫,其中这些表情和丫鬟们的表情相互切换,表现了宝玉即将见到黛玉的高兴之情。同时,他的两次犹豫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宝玉要掀起盖头时,内心的高兴,迟疑也通过表情进行了表现:老太太、太太、王熙凤三人的表情通过两个镜头分两次进行了展现,第一次镜头描述了老太太、太太、王熙凤三人因掉包计的实施而担心,第二次镜头描述了老太太的担心和王熙凤、太太两人因掉包计将要实现而高兴的心情等都通过大量的面部表情进行描述。

2、身体动作

黛玉让丫鬟拿来宝玉送给她的手绢,她用尽力气撕扯,这一动作让人觉得撕心裂肺:当丫鬟抬起火盆向黛玉床前走去时,和坐在床上的黛玉形成了“三点构图”,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黛玉吃力地抬起手,将撕破的手绢放进火盆,这些身体动作让人们观看后经久难忘。激发了人们对黛玉和宝玉爱情悲剧的惋惜和对他们命运的同情。

当老太太命令丫鬟叫紫娟过去时,这一情节运用了大量的动作符号。紫娟出去时用手示意雪雁要照看好黛玉,得知自己暂时不能照顾林姑娘时生气的动作,叫雪雁出来的手势,用手抓住雪雁双手的动作。紫娟点头答应雪雁去老太太那里时的动作,这些肢体动作的使用把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深度的揭示,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宝玉掀起盖头看见新娘不是黛玉时,通过迟疑一眨眼――擦拭――利用烛光细看等动作反映了宝玉急于想看清、看到、看见黛玉的焦急心情。

3、环境对比

聘礼的展示、迎亲的盛大场面和潇湘馆里黛玉生病的环境前后两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将迎亲的欢喜和黛玉的病痛、悲伤相互映衬,增强了表达效果。

黛玉病逝后潇湘馆的环境展示让人倍感凄凉。摇摆的空鸟笼、空旷的房间、虚座的桌椅。焚烧的纸钱渲染了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凄凉气氛,让人们的心情更加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