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6:0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塞翁失马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标准发音】:zhāo chuān mù sāi
【繁体写法】:朝穿暮塞
【朝穿暮塞是什么意思】: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朝穿暮塞成语接龙】:万国来朝 朝穿暮塞 塞上江南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塞 ① sè (书面,动作义)堵塞、阻塞;② sāi活塞、塞车③ sài 塞翁失马 边塞 塞外。
【出处说明】:《南齐书·东昏侯记》:“光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
篇2
关键词:英汉习语 文化语境 翻译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一个国家的语言可以折射出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而其特有的文化又对语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结晶。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完善的语言,它们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一般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对事物客观认识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这就造成了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
一、英汉习语的不同文化语境
中国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所以我们有“解甲归田”,“瑞雪兆丰年”等习语。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等。
风俗习惯也同样影响着习语。如:a piece of cake,这个习语反映了西方人的习俗。对他们来说,蛋糕是极其平常的事物,无论做蛋糕还是吃蛋糕,都是轻松愉快的小事一桩。对我们来说,蛋糕似乎是奢侈品,吃蛋糕是高兴的事,做就没那么轻松容易了。
英汉文化同样受到宗教的影响。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受佛教影响较深,许多习语中都含有佛教有的事物,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等。而英语文化受天主教、基督教影响较深,有关习语有: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塞翁失马”、“完璧归赵”、“三顾茅庐”等。英语典故多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及《圣经》。如“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希腊神话)译为“纠纷的苹果”即“the root of trouble; dispute”争斗之源,祸根之义。
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识也赋予了英汉习语不同意义。例如“松”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树,它象征“坚贞,高风亮节”,而英语中的pine并无任何联想意义。英语中“daffodil”汉语中是“黄水仙”,仅仅是一种花而已,但在英语中它是春天、欢乐的象征。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大部分习语往往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在言外,有的多层意思,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要翻译好习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具体方法:
1. 保留法
在翻译彼此在喻义上对等的习语时,可采取保留法即直译的方法。如a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雪中送炭)。
2. 移植法
移植法,即将原语的习语之义移植到译语中去。如People considered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 was no more than a Judas kiss. Judas kiss说的是Judas(犹大)以亲吻的方式出卖了耶稣。词典上解释为“口蜜腹剑,阴险的背叛”。如果用这样的词语意译,就会平淡无奇,有失原文特色,所以我们可以把原义移植过来,译为:“人们认为他在那种场合所表演的不过是犹大之吻,居心险恶”就会生动形象得多。
3. 代换法
当无法在译语中再现或移植原语习语时,可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言语代替原语习语。如:“土埋半截了……”译为“I’ve got one foot in the grave.”俗语“土埋半截”即“离死不远”之意。原句如按保留法翻译成“I’m already half buried in the earth”,读者会不知所云,所以译者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既保持了原文引用俗语的风格,又通顺易懂。
4. 舍弃法
某些习语在译语中找不到同义的习语,译者在受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如:fight like cats and dogs 就不能按字面直译为汉语,需根据该习语在文中的意思进行意译,如“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very much,but we fight like cats and dogs”。可译为:“我们常吵吵闹闹,但仍很相爱。”
5. 增补法
使用增补译法,即对习语直译后再加注的方法,保持译文与原文“意”相似。例如:They have, by this very act, opened a Pandora’s box.正是他们这种做法打开了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造成了混乱和不幸。Pandora’s box之意表面上看是贵重之物,而骨子里却是祸害,其含义为“万恶之源”,“造成极大混乱“,若直译Pandora’s box而不增补,会造成一些译语读者难以理解其真正喻义。
总之,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习语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习语翻译时要做到“神似或形似”。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流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1).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谚语翻译
一、引言
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以人的认知为出发点,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语言交际问题,因其强大的解释力已经被应用到了诸多研究领域。由于它是一种涉及语码和推理过程的交际理论,自然和翻译这一既涉及语码又涉及推理的交际行为有着直接的兼容性。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而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翻译时需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翻译的目的是促使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但不同语言使用者由于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认知语境。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差异的角度来探讨谚语的翻译。
二、关联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交际者通过在各自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推理出对方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将人类认知的相关性引入语言理解,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其核心思想是: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知的动态过程,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可语境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整个认知语境中选定的,而且随着对信息的处理动态变化着。认知语境包括逻辑、百科、词语以及文化背景信息等 ,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结合,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图。受话者总是追求和遵循最佳相关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选择最佳相关的语境,以期对信息进行最优化处理。这种在语言意义与相关语境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推理的语用理解对于我们研究英汉谚语翻译大有启迪。
为了成功影响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译者应考虑译语读者的现有的信息,对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思辨、推理,找出隐含于明示之后的交际意图,选用恰当的话语形式,对译文读者理解明示信息和推导暗含意义进行引导和制约,使译文提供的信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最具关联的已有信息相结合,产生预期的语境效果。
三、认知语境差异下的谚语翻译策略
谚语内容精辟,结构严谨,寓意深邃,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培根曾说过:“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丰富的谚语给民族文化增添了色彩,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其认知语境中缺乏相关信息,具有强烈异语文化意义的谚语就构成了他们理解时极大的困难。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翻译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化和异化。Eugene Nida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主张翻译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提倡翻译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即承认原语和目的语间的差异并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和接受原语文化的异质特征。
而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经过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第一轮中译者对原语信息的推理和第二轮译者将原语所传达的信息用目的语进行明示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轮成功的推理是第二轮成功明示的前提。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在第二轮过程中,译者要传达的是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两个方面。最佳的翻译就是将二者充分传递,但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则取其交际意图。所以,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意”的翻译,而不是“语义”的翻译。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恰当的措施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就谚语翻译而言,我们可采用以下翻译策略:
(一)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直入式
文化直入式就是用源语文化形式直接进入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但人类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共性。如果原语文化能激发译文读者相似的图式想象,我们就不妨采取文化直入式的方法来翻译。如: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The remembrance of the past is the teacher of the future.
(2)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燕不成夏。
(3) 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4) 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the success.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这类谚语时,只需在理解原文的意思的基础上找到相符的言语进行表达即可,不需要译者过多地进行翻译和修饰。
(二)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融合式
文化融合式就是将原语文化表达方式和目的语文化方式相结合,以一种形意结合的新语言形式进入翻译。有时两种文化的认知环境会有部分重叠状态,但又不完全一样。翻译中若将两种文化有机融合,既传达了源语文化,又能让译文读者明白,翻译就成功了。如:
(1)As you sow, so you rea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Every cook praises his own broth.
(3) A tiger leaves a skin behind him.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
(三)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归化式
文化归化式就是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比如,英语谚语“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earing gifts”,中国人从字面理解根本不知所云。其实,这个谚语源于古希腊史诗有关希腊人木马藏兵攻陷特洛伊城的故事,意思是说“希腊人带来礼物,没安好心”,喻“不要相信敌人之意”。而汉语里就恰好有相应的能够取得同一语境效果的谚语“黄鼠狼给鸡拜年”。再比如:
(1) O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avoid Charybdis.
才离狼窝,又入虎口。(此谚语源于希腊神话,Scylla 是住在意大利墨西拿海峡的六头女妖,对面是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的卡律布狄斯大漩涡。)
(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the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3) 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
择妻宜重德,不可只重貌。(英国人多信奉基督教,星期天要盛装去教堂做礼拜,而周一至周六工作日人们要穿着朴实的工作服工作。)
(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
(四)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阻断式
文化阻断式就是在译文中放弃原语文化现象。最佳关联性原则并不排斥对原文中某些文化语境的放弃,如果原文中的文化语境在译语读者的大脑中根本找不到相关图式,就无法采用文化归化式,而采用文化直入式或文化融合式需要读者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当前语境中已有充分信息表达作者交际意图,就可以采取文化阻断式进行翻译。以下谚语均体现了这一翻译原则: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anger is next neighbor to security. Or: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其直译 “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 Diamond cut diamond.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不能译成“钻石切割钻石。”)
(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如直译成“lose where the sun rises and gain where the sun sets.”,会使读者感到费解。)
(4)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
五十步笑一百步。(不能译成“锅笑壶黑。”)
四、结语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谚语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而在谚语翻译过程中,认知语境影响着译者对原谚语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信息传递。谚语的翻译就要处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作中谚语形象的喻意,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翻译时,译者应分析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传达作品中谚语的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1] 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2] 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lackwell, Oxford, 1986.
[3] 胡霞. 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 语言文字应用,2004.
篇4
【关键词】英汉习语;来源;翻译;文化特色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语言的结晶。英汉习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英语习语包括习惯用语、谚语和许多俚语表达;汉语习语可以被大致分为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和粗俗语。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英汉习语有很多共同点,都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适当地使用习语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没有习语,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单调而干涩无味。
正确的翻译习语有助于对整个句子和文章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翻译时很难做到完全对等。很多习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翻译时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文化特色等。所以,习语的翻译是译者的难题,也是翻译理论者关注的话题。
一、英汉习语的来源
首先,大多数习语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用语。劳动人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习惯用语,比如水手发明了很多和海洋有关的生动的短语,运动员使用运动方面的习惯用语。这些习惯用语产生于各行各业,它们不仅简洁、口头化而且生动形象,和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不久就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似的场景下广泛使用,其中最生动最有用的习惯用语逐渐地由普遍的对话演变为约定俗成的语言,最终被广为使用。比如share happiness and woe (同甘共苦)指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strike whil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指利用有利条件首先采取行动;become reconciled (言归于好)指化敌为友。Harmony brings wealth (和气生财)指人缘好生意自然就好。
其次,习语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寓言。古希腊罗马文明对英语有着深远影响,许多英语习语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它们在书面语中广泛使用。如the apple of discord (不和的种子)指争端,祸事;Pandora’ s box (潘多拉的盒子)是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装着所有罪恶的盒子。例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个习语源自《伊索寓言》。一只饥渴的狐狸想吃葡萄架上的熟葡萄,但它想方设法去摘,结果还是够不着。最后它只好悻悻走开并自我安慰地说:“这些葡萄是酸的,可能还没熟透呢。”
再次,宗教是习语的重要来源。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们深受宗教的影响,现在仍有很多反映当时宗教信仰的习语。圣经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习语,事实上很多的圣经短语至今还出现在口头的对话中,但却很难去追溯它们的根源。如olive branch(橄榄枝)源自圣经,意味着“和平”的意思,其真正含义为“讲和”。《旧约·创世纪》中说,“上帝降洪水灭世,义人诺亚一家靠了方舟得以安然无恙。洪水稍退,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水势,鸽子回到方舟时嘴里衔着一枝橄榄叶,诺亚由此判断洪水已经消退。”后来人们就将橄榄枝看作平安、和平的象征。现在,“伸出橄榄枝”这个习语已被中国读者广泛使用。再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自中国的佛教。
最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表达也是产生习语主要来源之一。圣经之后,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成为英语习语最丰富的文学来源,这些习语被广为使用。如,Achilles’ heel(阿咯琉斯的脚踵)来自著名希腊史诗《伊里亚特》;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总之,习语不仅和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关,还和其历史、文化遗产、生活经历、地理条件、社会习俗和心灵境界等紧密相关,这些都是习语的民族性特征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可以将习语视为一面反映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特征的镜子。不同的社会体系、文化遗产、科学技术和习语的民族性特点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有着漫长航海历史的岛国,所以很多英语习语都和大海有关;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在乡村,因此农民的俗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这些习惯用语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丰富体验的结晶,由农民在劳动中积累并代代相传。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英汉习语的来源丰富多彩,又往往带有各自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有言外之意、有的有多层含义,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它的意义和翻译。译者在翻译习语时,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要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民族特色、修辞手法等。笔者认为,要有效地进行英汉习语的翻译,可遵循如下几种方法。
1.直译法
东西方人们对于感情、客观事物和社会经历等都有着相同的认识,因此,有少量的英语习语,不仅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而且隐含意义也相同。这时保持直译,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还保留了原文的修辞和风格,且增添了语言表现力,译文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汉语中的“瑞雪兆丰年”就直接译为 A timely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糖衣炮弹”直译为 sugar-coated bullets;“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直译为 be strict with oneself and lenient towards others。英语中的Wall has ears直译为“隔墙有耳”; olive branch直译为“橄榄枝”;a tooth for a tooth译为“以牙还牙”。
转贴于 2.意译法
当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直译会导致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解时,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时,此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来进行翻译,即采用意译法。如:汉语中的“纸包不住火 ”应意译为Truth will come to light sooner or later,若直译为The paper can’t be folded by fire, 西方读者也许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尤其在一定的语境下,不如采取上文的意译,意思明了,有利于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又如:汉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常常意译为 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 “塞翁”这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国的读书人大都熟悉,但西方人大都不熟悉这个人物,若采用直译,会让西方读者读起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英语中的rob Peter to pay Paul 应意译为“拆东墙补西墙”,正好和汉语的习语意思相对应。若直译为“抢彼得的钱付给保罗”,中文的读者会引起歧义,不能达到原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3.对等翻译
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内涵意思和形式结构上都很相似,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采取对等翻译法,即互相套用同义习语。这种译法不但可以保留原语的形象、风格和文化色彩,又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习惯,体现目标语的文化特色。例如:汉语的“爱屋及乌”可以套用英语习语 Love me, love my dog. 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又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内涵特色;英语中的 break a butterfly on the wheel可以套用汉语中的“杀鸡用牛刀”;又如英语中的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可套用汉语习语“宁为鸡头,无为牛后”。
4.音译加注法
汉语中的某些概念化的人名、地名等名称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译法,可以直接音译过来再添加解释性文字,也可以通过恰当文字说明译文,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的翻译方法既可以保留原文的语言结构、文化风味、修辞形象,又容易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读者也易于理解。如“班门弄斧”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其中the master carpenter属于加注的文字。鲁班在中国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但西方读者不一定知道。在中国鲁班是木匠大师,加了注释性文字后,充分地向西方读者传达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
5.直译加注法
有些习语的起源非常复杂,直译不能充分表达其含义,而且不宜用太长的译文对其详加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好借助注释说明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如英语习语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若译成“星期五到了,他们很快出去喝酒”,译文表面上似乎忠实原文,可目标语读者不明白为什么到了星期五就会出去喝酒,也许会误解为“星期五是周末了,所以有空出去喝酒”。殊不知,星期五是英国的发薪日。此句译文应为“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会出去喝得大醉”。翻译时通过这样的加注法,“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的文化信息一目了然。又如:He that lives with Muses shall die in the straw,若直译为“和缪斯住在一起的人将死在草堆里”,会让中国读者很困惑,若在后面加注“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天文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在死后才出名。”其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翻译的目的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习语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翻译过程比较复杂,即要做到“信、达、雅”,还须斟酌、权衡,尽量兼顾“音、形、意”几方面,以达到最佳效果。翻译习语时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五种方法,既要充分表达出原习语的含义,保留其生动、简洁、深刻和幽默的特点,还要再现原文习语的文化意蕴和民族色彩。
参考文献
[1]Chitra Fernando.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M]: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军、韩晓玲.常用英语习语翻译及应用[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3]郁福敏、郭珊.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篇5
关键词: 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翻译技巧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透视着该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因此,如何恰当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准确地了解其他国家的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真实地描述本国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一、翻译是跨文化转换
文化知识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语言又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承担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二、文化差异造成翻译困难
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很多体现在并且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千差万别的历史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迥异的语言表达方式上。
(一)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观音菩萨”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是专门济贫救困的救世主,但缺乏这一宗教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可能一头雾水。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选择西方人所熟悉的一词savior(person who rescue or saves sb. from danger,救世主)替代它。
同样,如果缺乏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此句“You 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ity.”就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了。“Samaritans”在《圣经》中是指“people who give sympathy and help to people in trouble(同情并援助苦难者的善人)”,所以此句可译为:“在我们学校,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Messiah是指救世主弥塞尔。“You’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Thomas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as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如此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习惯上。蛋糕、面包、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面食等。因此如果把“画饼充饥”翻译成“drawing a cake to satisfy your hunger”比较容易被西方人接受。如果直译,西方人可能不知道“饼”是什么东西,除非加注进行说明,而这样做就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增加了阅读的障碍,不利于文化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比如大卫・霍克斯把鸿篇巨制《红楼梦》的一个习语“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吃米饭、喝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西方人主要吃面包,所以霍克斯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文化生活,将其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面的面包来”,更接近西方人的生活,西方人容易理解。而杨宪益夫妇本着传播汉民族文化,让西方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目的,将这句话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译文,这样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和作用。
(三)传统观念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尽管近年来新娘也开始穿白色婚纱,但白色仍然是传统丧服的颜色。人们视白色为悲怆、贫寒、衰败和死亡的象征。因此把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somebody’s life翻译成“某人生活中的吉日之一”,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译成“某人幸福的日子”而没有直译,是考虑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颜色的不同内涵,以及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中国人以红色为贵,红色象征着喜庆、成功、忠诚、温暖和兴旺等。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大红袄,都是红色赋予了对日后幸福生活的希望。而在英美国家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却经常和流血、危险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翻译《红楼梦》时涉及红色词的翻译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s作了变通处理: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Jia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the Illusion;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the Golden Days.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Jia Baoy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T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译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翻译原文的“红楼梦”和“怡红院”时,没有选用“red”一词,而是分别译为“golden”和“green”这两个尽管不同色彩,却对译语读者来说具有相近意义的颜色词。
同样的,在西方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英语词典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应予消灭。在《圣经》里,dragon也肯定是与邪恶、恐怖相联系的。然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也把自己视为是龙的传人。因而有“龙飞凤舞(bold cursive calligraphy)、“龙腾虎跃”(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的说法。所以,在互译中英作品时,一定要把握好词语的文化内涵,否则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
三、解决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不少文化特色浓郁的词语,翻译这样的词语,应该本着一个总的原则:一方面要尽可能传达源语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不逾越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可接受的限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翻译技巧。
(一)移植法
一般说来,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往往都是些形象化语言,英汉之间文化的差异往往就体现在使用不同的形象,或相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上。保留住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就等于为中国读者保留下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机会。同时,新鲜形象的不断引入,也有利于提高汉文化对异域文化的解释和消化能力。因此,对于英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应尽量采取保留形象的移植译法。比如,英语成语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有点近似汉语的“对牛弹琴”,但是直译成“教猪吹笛”就会使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同样的道理,成语flog a dead horse,虽然可以意译成“做无用功”,但若直译成“鞭打死马”,效果可能更好。英语谚语“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意思有点近似汉语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但这种“以土代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译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倒还可以接受,可远不如“盲人国里,独眼人称王”来得形象。再比如,“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的意思类似中国的典故“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在西方人的写作作品中硬一个中国的典故,不管语义上对不对应,却犯了文化失真的忌讳。可以直接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这样的“移植”译法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异域风情、欣赏原文独特表达方式的机会。所以,对于英语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最佳的翻译方法就是尽力把那文化特色忠实地传译出来。
这种移植译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直译法。不过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此时我们可以用借用法。
(二)借用法
所谓借用法就是借用汉语中现成的俗语来传译英语的俗语。这种译法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英语中有不少表达方式在意思和形象上同汉语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或相近的汉语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塞翁失马,焉知非福);Let by gones,be by gones.(既往不咎)。这些英语习语后面的汉语习语可谓“形同意同”,将它们拿来互译可以说是形神兼备,通顺晓畅。二是英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虽然在汉语中找不到“形同意同”的对等表达方式,但可以找到很多“形异而意同”的表达方式,这时也可以借用这些现成的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See Naples and die.(不到黄河不死心);Do not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be done b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为患)
不过,有的习惯说法同汉语的一些习惯说法只是形似而意不似,若生搬硬套,就会弄巧成拙。如pull one’s leg跟汉语的“拖后腿”并不对等,而是“与某人开玩笑,取笑某人”;eat one’s words并不是汉语的“食言”而是“收回前言,承认错误”。英汉之间这种“貌合神离”的例子举不胜举,翻译是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三)意译法
当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直译会导致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解时,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移植法也难以采用借用法时,此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来进行翻译,即采用意译法。如:汉语中的“纸包不住火”应意译为“Truth will come to light sooner or later.”,若直译为“The paper can’t be folded by fire.”,西方读者也许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尤其在一定的语境下,不如采取上文的意译,意思明了,有利于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
总而言之,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些语言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语言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握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而在文化层面,则尽量争取异化。
参考文献:
[1]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孙致礼.新编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孟红松.浅谈文化与翻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
[5]郭著章.英汉互译使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31.
篇6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1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2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虽有嘉肴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河中石兽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xié)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如是再啮(niè),石又再转(zhuan)。转(zhuan)转(zhua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diān);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就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
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3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看了“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篇7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指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它极大影响一国文化的形成和改变,对各国语言的特点也起决定性作用(包惠南,2001)。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英国为例,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
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
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
To keep one’s head above,water(奋力图存)
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它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
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
hook 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不要班门弄斧)
与英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不同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汉谚中“有眼不识泰山”,我们知道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汉谚中用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事物,以此来比喻那些显赫重要的人物。又如:“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在英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同的谚语的。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挥金如土、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瑞雪兆丰年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国或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英汉谚语中很多都与习俗有关,其中的形象不管相同与否,涵义却差别很大。
首先,最典型的是中英两国对动物的态度差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人把狗当宠物,但狗的贬义形象却仍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英语国家大多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英语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老狗不乱吠,指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另外,龙在中英语言中有不同的涵义。对中国人而言,龙是神圣的,被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穿“龙袍”。许多人对子女都“望子成龙”,但如果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邪恶的怪兽,能喷火,有三头六臂。因此在英语言国家中很少含有dragon的谚语。
(三)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等;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等;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梁茂成,1995:36―38)。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 (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英语文化中受宗教影响更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文化基本上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有关的谚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
(四)历史典故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巨大。谚语好像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历史变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大量由历史文化典故形成的谚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翻译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涵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凯撒征服不列颠,英国历史上,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存在,从今天的英谚中可以发现历史的痕迹。如当你翻开一本中型英语字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人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及其文化对不列颠的巨大影响。
除了历史,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则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汉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
汉语谚语同样也有来自历史传说和神话典故的。如来自文学作品的:“三顾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来自历史典故的:“四面楚歌”、“完璧归赵”;来自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如:“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到”等等。这些具有明显民族特点的词语都与汉文化有紧密的联系,都包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那么,面对中英文化差异,我们怎样才能对英语谚语作最贴切的翻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t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惠南,2001:163)。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Nit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包惠南,2001:164)。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李红,2001:62―65)。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提供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则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民族色彩很浓,西域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文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言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常见的例子如下: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ears.(隔墙有耳)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
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二)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heel 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 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4.When Greek meets Greek, and then comes the tug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争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三)等值译法(equivalent translation)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提供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2008:93)。如: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说曹操,曹操到)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liberal translation)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地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丰富和变化的。作为语言固定形式的英汉谚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比较英汉的文化差异不仅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也增进了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译者就不能精准地翻译。希望通过本文,译者能对中英谚语有更多了解,也更熟悉两种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以期他们在翻译时能时刻意识文化差异,用更完美的译文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2)
4.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
5.常晨光.英语习语的人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6.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
9.李红.从英汉习语看民族文化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2001(4)
10.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11.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6)
12.唐亮.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8(4)
1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1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