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20: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赤壁怀古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注释
⑴大江:指今天的长江。
⑵淘:冲洗,冲刷。
⑶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⑷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⑸雪:比喻浪花。
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⑺小乔:乔公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⑻英发:英俊勃发。
⑼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⑽樯橹:强大之敌,指曹军(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注一:《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 元延佑(1314-1320)刻本, 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原藏杨氏海源阁, 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 卷首有黄丕烈题辞, 述其源流甚详。延佑本实今传各版之祖[1]。《丛书集成续编》之清版《东坡乐府》, 亦作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序曰:“东坡词今行世者,只毛氏汲古阁王氏四印斋二本。毛跋谓得金陵刊本,未详。所自,王刻从元延佑云间本出,较为近古,中有十首为汲古所未载,而汲古多于元刻者六十一首, 今以元刻为主, 毛本异文, 著於词后, 元刻之确为伪刻者, 则依毛本正之。”而“樯橹”一说却没有一个合理来源说明,所以“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似较接近事实, 应以 "强虏" 为准。()
注二:语文教材人教版作“樯橹”,而苏教版作“强虏”,考试时应以课本为准。
⑾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
⑿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⒀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⒁尊:通“樽”,酒杯。
⒂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读音是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读作“hái”。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许慎[2]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
卷二 辵部 还 复也。从辵瞏声。
篇2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原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一、生僻难写字关。许多同学默写不能得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名句中的生僻字、难写字,书写错误。一字之差,导致失分。例如《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两句中,“豗”和“砯”两个字比较生僻,容易出错。又如《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壑”和“嫠”是两个难写的字,常常写错。又如《诗经·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中“愆”也比较难写。突破名句中的生僻字、难写字,将会大大提高默写的正确率。
二、音同异义词关。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在名篇名句中屡见不鲜,要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例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由于后面有一个“愁”,容易误写成“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句容易将“沧”误写为“苍”。它们读音相同,意义有别。“沧”,青绿色,沧海,指大海。“苍松翠柏”,苍松,指青松。“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此句很容易将“报怨”误写成“抱怨”。“报怨”意为报仇;而“抱怨”意为埋怨。
三、音同义近词关。读音相同,意义相近。例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颠”与“巅”意义相近,都有“顶端”的意思,但它们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树颠”只能写作“颠”,“山巅”应写作“巅”。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材”极易错写成“才”。“材”与“才”都有“才能、才华”的意思,不同的是,“材”的本义是木料,句中用的是比喻义,而“才”用的是本义,指才能、才华。
四、义同异形词关。意义相同,形体不同。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唯”与“惟”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又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钩心斗角”与“勾心斗角”,它们音同义同形体不同。又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此句易将“长”误写成“常”,它们意思相同,形体不同。这类词,默写时要尊重原文。
五、形似异义词关。形体相似,意义不同,容易混淆。例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璧”易误写成“壁”。它们形体相同,意义不同。“璧”,玉器;“壁”,墙。“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易将“烽”错写成“锋”。“烽火”指战火或战争;“锋”,锋利。“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帷”与“惟”“唯”容易混淆。“帷”的意思是帐幔。而“惟”与“唯”不含此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常常将“暧暧”误写成“暖暖”。“暧暧”是昏暗的样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易将“蓬”误写为“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易将“萧”误写成“潇”。这些极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从词义的理解角度去区别。
篇4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策略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主席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文言文学习也是技校语文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对文言文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文有所帮助。
一、上好导读课,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数技校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仅难以“乐之”,而且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畏难心理。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开始已学习多年,到技校主要学习技能,在语文方面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或生活中实用的内容即可,特别是文言文距离现代生活甚远,难度大且较枯燥,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与生活无多大意义。因此,在文言文单元学习之前,笔者会先上一节“导读课”,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有初步的了解,感受古诗文的情趣,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对于个人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激励他们自觉地去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课上,我们以朗朗上口的文学史歌谣为纲,唤起学生部分已学知识的记忆,穿插讲解作家经典轶事,播放古典诗词改编的歌曲,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安雯的《月满西楼》等,学生在回顾旧知识,陶醉于优美、动听的乐曲中,减弱了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中国达人秀”中三位僧人改编的《浪子吟》一曲,甚至让学生眼泛泪光、感慨万千,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一堂好的导读课是上好技校文言文课良好的开端,配合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语在一堂课之始,一个好的导入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燃起学习热情。教师可采用猜谜、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歌曲导入、影视欣赏等方法,激发学0生兴趣。如在《满江红》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了杨红基的《满江红》,荡气回肠的歌曲营造了课堂所需的氛围;也可以猜作者的形式导入,通过设置几个小问题,如“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字‘鹏举’;深明大义的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抗金名将”等引导学生猜出作者为岳飞。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可采用故事法,以贴近学生的通俗语言给学生讲赤壁之战,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大败曹操;也可播放影片《赤壁》“熊熊大火,点燃战船,灰飞烟灭”的震撼场景,学生一下子进入情境。
三、加强诵读,增强学生文言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视诵读的,朱熹就曾经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诵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而优秀的古诗文往往讲求节奏、音律、神韵,多吟诵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对理解文意也有很大帮助。诵读的方法一般为范读和学生自读。范读主要起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听名家朗读录音,也可以由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停顿与节奏、重读与语气、体会感情等。学生自读,包括默读、朗读、齐读、分组、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如《渔父》一课,在了解渔父一文的写作背景之后,笔者首先播放央视《诗歌散文》任志宏朗读视频,学生跟读,一边吟诵,一边欣赏视频古朴、凄清的水墨画面,感受诗人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踽踽独行的愤怒、孤独。既而指导学生要“言为心声”,在诵读本文时需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一句要读出屈原的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学生分角色朗诵,感受屈原与渔父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课文内容讲授之后,在全班再次朗读、回味中结束课程。除课堂加强诵读外,也可以通过诗歌诵读比赛、改编表演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四、把握意境,感受文言文之美
古诗文之美,首先在意境。文言文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文言文意境之美。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便展现了阔达雄浑、气象豪迈的意境,但学生通过字面并不能深入理解。笔者通过展示赤壁矶波澜壮阔之景象,学生对诗人眼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实景印象深刻,而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虚实交错,需引导学生把握“大江”的意象。水是古人在诗歌中经常吟咏的物象,往往被寄托无限情思。作者眼前滚滚而去的长江不仅是一条有形的长河,它幻化为波涛浩淼的历史长河,无数的英雄人物在波涛中一一展现,又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中,体现了诗人眼前之景与心中之境的完美融合。在教学《雨霖铃》时,则可以以一段如泣如诉的古筝乐曲,搭配“千里烟波”、“晓风残月”等画面,让学生明确诗人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营造了凄清孤寂的意境,表达了别样的离情。
五、拓展外延,丰富文言文内涵
篇5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策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是一种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它可以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领会情感、发展语感、体味词句等。因此,在课堂上往小的方面说,朗读是形成阅读能力、培养情感;往大的方面说,朗读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故应该加强对高中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一、高中生语文朗读的现状
目前,高中生语文朗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朗读目标不明确,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全班读完后分组读,男生读完了之后女生读,看起来挺有趣的,但学生心中茫然。老师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某某将此文有感情的读一遍,但目标并不明确,学生只是有口无心的读。二是朗读训练没有序。朗读训练是有顺序的,一般遵循“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样一个过程。因此,老师切不可漠视这个“序”,一定要按照这个过程进行。三是淡化朗读评价。学生朗读完后老师一定要做出评价,慢慢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读得好还是不好,有没有感情,感情投入得够不够都需要给予点评,当然,老师也要注意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高中生语文朗读兴趣的策略
1.重视范读的榜样性
梁实秋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徐先生讲课时说,徐先生在介绍完作者之后会朗读一遍全文,这一遍朗读很有意思……古文也好,白话文也罢,都一字不落地读一遍,像演员在背台词一样,他把文章里蕴含的意义全都给宣泄出来,念得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感情、有气势……听完之后,原文一半的意义便已领会了。由此可见,文章的腔调、感情、所蕴藏的意义都可通过朗读来表达,学生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最直观的认识,进而激发朗读的欲望。老师的范读是最直接、最亲切的,它可以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感悟原文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老师不需要用太多的讲解,只需身穿肃装,表情严肃,朗读时用低缓而长长的男中音并饱含深情,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音色深沉,苍劲有力,将课堂沉浸于悲怆的氛围之中。老师先范读,使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将朗读和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即朗读录音,它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习时有标准、有兴趣,对朗读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
2.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都有使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便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时读得很感人,但学生却达不到这个效果,因此,老师应趁热打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首先要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然后展开想象、浮现形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接着通过画面品味语言,把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边想象边领悟。这样反复朗读,学生便能达到原文的境界。对于一些思想浓厚的文章,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用心朗读、用情朗读,才能真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学习《将进酒》一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教材,只要播放录音,就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感觉,其气势之澎湃,可以创造浓厚的氛围。当然,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很高,直接范读最好,而且更有说服力。
3.朗读方式的注重
学生朗读的进行是要有准备、有目的的,朗读方式对朗读效果影响非常大。朗读一般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即听专家朗读,也就是听录音。如《将进酒》就适合听专家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学,即组织学生朗读,老师纠正停顿、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试,即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依据原文采取分读、齐读等方式。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适合老师范读出原文的沉痛之情。《荷塘月色》适合学生齐读,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雨霖铃》则应由女生齐读,读出清新、婉约之韵。《赤壁怀古》则应由男生齐读,将豪放、慷慨之势读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的功效。学生朗读完后,老师要及时适当地给予点评,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点评,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通过评价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发展功能和诊断功能。对平时胆小的学生应迅速给予鼓励性的点评,而朗读水平较高的则应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
在高中生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兴趣的培养不可忽视。要将朗读全方位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在课堂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朗读在语文课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背诵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好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中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主要有:
(一)清理层次法
一个句群,总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抓住了这个序,也就把握住了背诵的关键。叙述性文字,一般以时空为序,《归去来兮辞》第2段写“归园”,共24句,4句一个内容,行文按时空顺序:归途(舟遥遥)——抵家(“乃瞻衡宇”)——入室(“三径就荒”)——自酌(“引壶觞”)——涉园(“园日涉”)——盘桓(“云无心”)。把握住时空这一顺序,有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议论性文字,一般以逻辑关系为序。《劝学》第3段写学习方法,写法上三层并列对比论析:注重积累(“积土成山……故不积……”)——坚持不懈(“骐骥一跃……锲而舍之……”)——专心致志(“蚓……蟹……”)。把握住其内容和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
(二)字词提示法
熟记关键字词无疑可以提高背诵效率。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培养他们进行反复诵读的意志品质,并且增强前后勾连的意识。具体做法是:一般先选择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至完全取消提示,也就是让学生逐步“扔掉拐扙”独立行走。《寡人之于国也》第5段写“王道”初级阶段发展农、渔、牧生产的三项措施。关键词是“谷”、“鱼鳖”、“材木”。想一想,什么样的条件下谷、鱼鳖、材木不可胜食、不可胜用?这种情况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同时注意到排比、蝉联句式,这段文字便很容易背诵出来。《诗经·无衣》采用重章叠唱手法,文章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分别是“袍”、“泽”、“裳”(衣服类名词),“戈矛”、“矛戟”、“甲兵”(兵器类名词),“同仇”、“偕作”、“偕行”(动作性短语)。熟记这些词语,在背诵第一章基础上背诵二三两章就容易了。
(三)把握句式法
古典诗文中常见特殊的句式,如对仗句、排比句、比喻句、互文句等。挑明句式的特殊性,往往能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登高》8句皆对。《滕王阁序》第3段“披绣闼,俯雕甍”以下写登阁所见远景,依次是: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彩、落霞、秋水、渔舟、雁阵。10句分写10种景象,皆用“四六”句式,熟记两两对应的5组意象,有利于记住原文。《阿房宫赋》末段由5句组成,除两个独词句(呜呼、嗟乎)外,另外3句是:一个判断句(也……非也)、一个假设句(使……则)、一个蝉联句(后人哀之)。把握上列特点,有利于学生牢固地记住此段文字。
(四)听写法
这是一种老方法了,但我认为今天依然还有使用它的必要。听写可以强化学生“身、手、脑”协同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我的听写方法主要有:①生字生词的听写;②句子的听写;③对段落先听后写,也就是先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读一段诗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写。这种方法既锻炼听,又锻炼记忆,还能锻炼动手写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背诵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五)留空背诵法
所谓留空背诵,即是或教师领诵、或部分学生领诵、或教师发问以造成背诵的气氛和推进背诵的进程。如背诵《过秦论》中从地位、兵器、军力、谋略几方面比较陈涉义军与九国之师部分,师领诵:“陈涉之位——”学生背诵:“非尊于齐、楚、燕、韩、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师领诵:“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学生背诵:“非及向时之士也。”又如背诵《爱莲说》,教师可这样发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那么作者周敦颐喜爱什么花呢?”学生答(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抄读背诵法
这是眼、口、手、脑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对于文章的字、词、句、段,做到眼看口念手写脑思,抄抄读读、读读写写,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短小精悍的片断和古诗、名句,通过抄写加强记忆,还可掌握一些难字的笔画与结构,便于准确地默写。如背诵律诗《锦瑟》、绝句《越中览古》等,就可以运用此方法。
(七)倒译文句法
提示译文,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达到促成记忆的目的。《离骚》末节译文: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可以挫败?据译文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成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其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六国论》开头几句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是)灭亡的原因啊。根据译文,学生很容易背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避免译文过长,否则,不容易产生一一对应的效果。
当然,背诵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扮演角色法、板书介入法、再现画面法、比较异同法,等等。在实际的背诵中,常常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对于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另外,要围绕读背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诵读活动,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活动,看谁读得多背得多;也可以搞一些演讲比赛,背书有奖赛;还可以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诗文创作展等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声、色并茂,使诵读的形式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篇7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54-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家之一。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 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上阕侧重写天上,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褒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作者由超尘出世而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下阙侧重写人间,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借见月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现象入题,引谈人生哲理。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在平朴中透出深意,于寻常处生发奇景,足见作者胸襟的旷达超脱、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此词篇幅短,但意境深,内蕴丰富,平中不平,颇值得玩味。
《前赤壁赋》(原文略),全文借景张理,由理叙志。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难,使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面对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思。全文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抒怀,倾吐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钦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不难看出,苏轼当时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消极隐退,又想积极进取;既有疾世忿懑的冲动,又有在山水中逍遥解脱的情绪,既有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却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愤怒和不甘妥协的进取精神。
二、苏轼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作品题材由关注政治向描写自然及人生思考转变
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体的政治忧患”,关心下层,愤世嫉俗,旦遇邪恶,必“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快意厌憎、抒怀发言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他自己宽广的人生忧患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方面。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写在“雨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赏美,给人旷远清丽的美感,笔调空灵蕴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赋》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隐忧的情绪,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文化取向渐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转变
前期,苏轼心怀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发声主张,坚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两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他渐渐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思想中来,企图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他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人生如梦”,其调虽低沉,但毕竟难以掩盖苏轼诗词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现出的奔放、乐观、旷达、洒脱、恢宏、阔大的激情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作品风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畅的语言,给人以无以伦比的美学享受。从“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紧接着他从幻觉回到了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入世思想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 雄健的笔力,强烈的情感,这即是对入世思想毫无疑问的肯定。“我欲乘风归去”,既是对作者向往明月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萧瑟处”,刚才还在下大雨,现在就已经放晴了。这就是大自然,月盈则缺,缺了又圆,循环反复;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环。这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此词是作者在 “乌台诗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贬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再被擢升的机会,想要“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这一“归去”,既形式上照应了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在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知不可乎骤得”,便以“客人”的感触而写“客人”的生悲之因,说宇宙的变化,说人生的哲理。作者以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则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更何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统统地不足为念了。这是十分典型的佛学思想。最后他还为“客人”指出路: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寄托。很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对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适的成分,同时也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复杂多元
从作品的特色角度讲,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迈奔放,其势有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空灵隽永、朴质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远,有地方人情、民风物貌,有娱宾遣兴、秀丽姿彩。诸如怀古感旧、酬赠留别,咏物言情、谈禅说理,记游写景、田园风光,无所不包,绚丽多彩。这一部分中多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没有了针锋相对的直面、毫不避讳的批判等对现实和政治的不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风雨急骤;“吟啸”“徐行”,从容不迫;“竹杖芒鞋”,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倔强豁达,宛然在目。入雨而经风雨洗礼,雨霁、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阴晴、雨霁,无不在回首间消逝一空。大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中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应变,从容履险,一切都会化险为夷。“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自信,飘逸旷达,跃然眼前。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写之中,轻松自如,韵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之前他人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但苏轼却是借题发挥、借景立论,他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发表议论、阐明哲理为主,把情与理以独特的风貌贯穿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共以三层意思展开,一写游乐,二写悲来,三写生悟。文笔变化跌宕,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更为精妙的是,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用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层层深入,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兼具哲理。作者以主客问答为要式,文赋笔调清新,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说理自由洒脱,语言晓畅明朗,抒情表现力很强,特色独具。
[参考文献]
篇8
一、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品质
(一)阅读目标明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在“课程目标”的“感受?鉴赏”部分指出:“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思考?领悟”部分指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总之要通过阅读,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并丰富知识,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建设文化心理,形成与时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阅读方法得当
这里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课文原文和提示、注解、练习的方法;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的方法;使用参考资料(包括利用报刊)的方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掌握朗读和默读的方法,应注意朗读时要用普通话,把握一定的速读(每分钟500字左右),讲究语音语调,读得正确、流利而有感情;默读时要不动唇,不指读,专心致志。
(三)阅读习惯良好
“读书,是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巢宗祺教授语),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最基本的是自觉的阅读态度和思考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有求索的意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自觉动笔圈圈画画,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勾画或批注;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书;阅读后注意摘录或制作卡片,积累阅读材料,养成做读书笔记和写心得等习惯。
二、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和训练
学生优良的阅读品质的养成,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积极迁移
要着重于精心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思维,比如学习《奥斯维斯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教师先设下疑问:这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为作者赢得了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奖”--普利策奖,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支持这篇新闻获奖,能为它写100字左右的颁奖词吗?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入文本,一个个自觉地把心灵的目光聚焦在了文章的“价值”上。有时,则不妨巧妙组织讨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协作分享--例如学习《选读》中的《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之前,教师先公布一个辩题:项羽、刘邦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明确读完课文后将组织一场主题辩论。诸如此类的活动设计,既能调节阅读的气氛和节奏,也体现了共通、交融、合作的意识,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实践中,确实也有效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了他们思想火花的迸发。
(二)明确规范,注重示范
先要明确阅读的规范。比如强调朗读课文时多种器官的综合应用:首先必须心到位,心不在焉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其次是眼神到位,凝神于目;再次是要动嘴,除了默读,应发出声音来,使发音器官得到训练;再次是动手,在书本上留下阅读的“痕迹”,以便进一步细读。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善于动脑。一般可先看思考和练习,然后结合相关注释等阅读课文,自读时就尝试着解答有关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难点。
还要在教学中加强示范,比如培养朗读能力时,可利用电教手段或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师生进行朗读示范,鼓励学生对范读作出评价、加以模仿。要鼓励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先选择低难度的语段读起,并时时处处注意琢磨、提高。
(三)授之以法,培养能力
学会思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以必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想象、假设和联系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地感知文本,从而悟出主旨,领略妙处,养成缜密思考的品质,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特别重要。像《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样各自代表宋词两大流派的作品,可以侧重比较风格上的区别……作比较的课文不限于两篇,像教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可在唐诗部分鉴赏完毕后,将王勃的《滕王阁》、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晚唐的《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等组合成“登高诗”专题,展开专题式的阅读鉴赏,体会其中不同的时代精神和诗美特质。通过比较,从已知到未知,扩展思路,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体验感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针对这一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验,真情地感悟,让语文课堂洒满体验感悟的阳光。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
“体验”就是亲身察验,必须亲为;“感悟”就是感受领会,必须产生于阅读主体的内心。体验或感悟别人都无法替代。体验感悟具有亲历性的特点提醒我们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切身体验。而要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切地体验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观察,去感受,去欣赏。这样,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语言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语言形象,学生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声音,悟到深刻的道理。
1.在媒体渲染中诱发体验。在文本阅读中,体验感悟的对象往往都是活生生的形象,只有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让形象走进自己的心里,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工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内心体验,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化。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体会诗人徐志摩对剑桥大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猜读,想象康桥美景之后,播放关于剑桥大学的一段影片,让学生欣赏康桥那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那夕阳下的波光、那水底油油的青荇……此时,学生早已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康河柔波里,跟着诗人一起“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深深地体验了诗人“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却又难分难舍的复杂情怀。
在多媒体的渲染下,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中去,与课文产生共鸣,跟作者的心灵碰撞,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
2.在生活再现中唤醒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体验就越快、越真。古代教育学家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对课文的感悟也是这样,链接生活,再现生活,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复苏,理解才会深刻。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编剧、表演来感受封建家长制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的扼杀。课前,让学生将《孔雀东南飞》简单地改编成一出15分钟的独幕剧《封建婆婆棒打鸳鸯》,然后安排三位表演能力强的学生排练好。在基本课堂内容学完之后,就请这三位学生现场上演这一出短剧。高高在上的婆婆凶神恶煞,横蛮无理,听到焦仲卿非兰芝不娶时捶床大怒……善良、贤惠、知书识礼的儿媳妇兰芝不卑不亢……孝顺而又痴情懦弱的仲卿一脸无奈与心痛……一场激烈的家庭纷争再现于课堂之上。学生们纷纷感叹:好一出《棒打鸳鸯》,太生动了,现实生活的再现!甚至有学生说:看到兰芝的婆婆就想起隔壁的张大妈,典型的封建婆婆,她的媳妇生了两个女儿,她认为是断了香火就逼迫儿子跟媳妇离婚……
在这个过程,学生体验了阅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从而完成了对客体的认知。由生活唤起的体验是最真切的,因生活体验而生发的情感是最深切而持久的。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机会。
二、蓄情美读,“悟”入佳境
童庆炳在《现代心理学》中说:“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而叶圣陶又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它能让读者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悟”入文本佳境。
1.角色体验移情读。“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应引领学生披文入情 ,从“角色阅读 ”开始,移位入情,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 。
教学《雷雨》一课,在理解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位主人公的性格时,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来设计三个朗读层次。首先,让学生合作分角色读,把课文中的人物换成“我”去读,通过移情于角色设身处地地揣摩、了解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刚才朗读时的心情,以促进学生挖掘教材及对角色的理解。第二层次出示训练,通过让学生加提示语,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心理、神态,并且融入角色的心理进行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朗读。第三层次是在加提示语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性的、创造性的表演读。角色换位朗读能引领学生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更切实地体会到周朴园的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以及鲁侍萍正直、善良、刚毅、倔强的本质。
通过角色体验,变阅读文本为亲身经历,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过程。
2.佳句品味入情读。读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情感功能;既可以学习遣词之功,也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所谓“感之于物,受之于心”,即是强调用心去感悟。体验愈深入,则感悟愈深切。如《我与地坛》一课,有这样两句话:“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后思考:“茫然”“急迫”是描写心情的词,能和“步履”搭配吗?路有远近、宽窄、崎岖、平坦之分,哪有“焦灼”的路?其实,“茫然”也罢,“焦灼”也好,都是母亲心情的写照。苦命的儿子一人到园里去了,兼着痛苦、惊恐的母亲哪里能放得下心呢?到园里寻找,一时见不着儿子,怎能不“茫然”?怎能不“急迫”?怎能不“焦灼”?品赏完这些词句后,把它们再放回原文中用感情读一读,想一想人物此刻的心情,你会发现什么?学生在一遍一遍的入情朗读、细细品味中发现:“茫然”“急迫”“焦灼”写出了母亲对自己苦命儿子那份深深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敬意。
通过品味揣摩,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走进了课文深处,并且对语言的敏锐程度也提高了。在教学中,对于重点句的理解,教师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语言感悟的升华和情感的熏陶。
三、点拨促悟,豁然开朗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有其合理性,但单纯的自我诵读涵泳,是一种渐悟的过程,参悟所得尽管刻骨铭心,但也有效益不高之虞。而阅读中的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发下产生的,古人称之为“机缘”,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心里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们;不到他们口里想说出来而不能说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们。这些“机缘”有些被学习主体把握住了,但大量的却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因此,教师的导悟、促悟必不可少。实践也证明这种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1.纠错促悟启兴趣。教师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看法,激发学生去研究、比较、辨析,使教师的“错误”最终得以“纠正”。如教学《陈情表》一课,讲到“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来点拨促悟:“李密在这里说他出生六个月父亲才见到他,这种理解对不对?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经过思考、朗读,学生纷纷指出这里的“见背”不能理解为“见到李密”,而应理解为“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死去。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用做被动,类似结构为见谅,译为我的意思”。这种类型的问题运用得好,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防“错”于未然。
2.发幽促悟点精妙。有些课文的精妙之处很隐蔽,学生往往体会不到。这时,我们就应把那些精妙之处点出来,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进而去深入探究。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的“穿”字,是一个学生司空见惯的字,学生往往会不以为意,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来点拨促悟:“把‘乱石穿空’中的‘穿’换成‘插’,行不行?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先是为自己读课文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些而感到十分惊讶,接下来,便是忙于去琢磨、比较、讨论。不久,他们就领悟了:用“穿”更能写出江岸山崖的直插云霄,显得更雄浑有力,更能表现苏轼的豪放风格。这种类型的问题,能培养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体验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洒满体验感悟的阳光,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王会权.注重体验感悟 促进语文阅读教学[J].宁夏教育. 2007(05).
[2]李娜.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J].读写算(教研版).2011(05).
[3]周信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情感体验[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9(06).
篇10
关键词:古代诗歌;激趣融情;悟境品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高考必考板块,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有二十余首(另选修有十五首),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可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和渗透人文教育应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
但现状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不浓,古代诗歌文化底蕴积累不够,很多时候读不懂诗歌,解题时即使硬着头皮堆砌一系列术语和词藻,还是不得要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反思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精神、重技巧轻人文等问题,如果忽略对诗歌人文精神内核的涵泳和传递,一味追求解题技巧、诀窍和捷径,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将错过了青少年人文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与“读懂”的初衷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在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内容,在激趣融情、悟境品意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人文精神,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将诗歌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鉴赏古诗的水平。
二、含英咀华――汲取古代诗歌人文养料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诗品序》)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雅母语的精华,蕴藏丰富的人文养料。古代诗歌教学应重视其内涵的发掘,让学生人文的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这也是古代诗歌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语文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迁移者,应先立足教材,充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内容,发掘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来濡染学生的灵魂。
1.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诗人们崇尚自然、珍爱自然,总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撷取各种物象,辅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来完美地体现对真理的追求。无论得意失意,诗人欲以抒怀,总免不了借景抒情,将一事一物或赋予自我色彩之情感(即意象),或寓意某种美德(如梅象征高洁,松柏象征坚贞,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句句关乎天地品类,字字皆是物我合一。
诗人们追求天人合一,他们在顺应自然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对自然、人生、社会作出了个性化的观照思索。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他们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清音,追求淡泊明志之清境;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洒脱,抒发旷达乐观的哲思……
这样阔大的视野和境界,有利于学生陶冶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学会于天地大美中体悟审美的趣味和人生的况味。因此,在课堂讨论环节,可让学生联系所学内容探讨自然事物与诗歌的情感关联,如“屈原的香草情结”“古诗中最美的田园一景”“月亮为何是诗人最爱”“为什么豪放词中多‘江山’”……
2.热爱家国、追求理想的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最普遍的情感共识,理想信念是君子顶天立地最坚强的精神支柱。语文教材选编的诗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上下求索的苦闷、拍案而起的激愤、潸然泪下的悲怆……充分展示了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洋溢着屈原为国为民的忠贞;《杜甫诗三首》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登台”弥漫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沉痛;《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尽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家国哀思……这些血泪和成的诗词,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而那些抒发个人理想追求的滚烫的诗篇,亦发人深思。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慷慨忧思,《归园田居》中返璞归真的渴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壮志难酬的愤懑……
此类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沃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还可在课堂内外通过朗诵比赛、诗词舞台剧表演等形式,引领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感悟赤子诗人们对家国理想的深挚倾吐,对时代使命的勇毅担当。
三、激趣融情――生成诗歌的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师必须优化诗歌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和确立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一种开放的、互动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领会诗歌的内涵。
激趣融情,指在诗歌教学的某个阶段性环节(如导入新课、感受诗歌、探究内涵等),充分利用知人论世、巧设情境、沸点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诗歌,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体认诗歌的情感。
1.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风格和所处时代的特征,使其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在学习《苏轼词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人旷达的个性和豪放词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我先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圈画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求诗人“心理阴影面积”(学生答:大半个中国)。随后引用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让学生从作者的自嘲中,感受一代文豪逆境突围的洒脱和伟岸,从而迅速进入豪放词的情境。
2.巧设情境,步入诗人的心灵
学习古代诗歌要有好的态势,可从诗歌的内容入手,利用相关典故、角色朗诵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如《短歌行》一课我这样开启朗读环节:“说起曹操,同学们会想起那些典故?”生:煮酒论英雄、割须断袍、望梅止渴……“还记得《赤壁赋》中曹操是怎样的形象吗?”学生齐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正衣冠,配古乐,伴着《短歌行》朗诵的铿锵旋律,一起去拜访对酒当歌的曹操……”
3.沸点探究,触摸美学的天空
古代诗歌之美,美在语言、形象和思想情感。每首诗都有各自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可谓美学“沸点”,也往往是学习的难点、疑点。在美学的天空中,人和自然深情对话,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共筑作品的血肉和尊严。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教师有必要抓住“疑点”“沸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因势利导地营造探究的氛围。如学习必修二古代诗歌单元时对《氓》与《孔雀东南飞》女性形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蜀道难》时开展李白“夸张艺术”探幽,还有分析《琵琶行》中的贬官文化,研讨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无题……
不论是穿越时空感受诗人的处境,还是设置情境进入文本,抑或抓住沸点剖析探胜,其目的都是营造乐学的氛围,吸引学生去探究诗歌所承载的人文之美。
四、悟境品意――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果说“激趣融情”是教学的手段,那么,“悟境品意”就是教学的效果,也是诗歌教学的目的。“悟”,即“领悟”“了悟”“顿悟”,悟境即徜徉在文本特定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着生命律动的画卷中,涵泳情思;“品”有“品味”“品鉴”“品评”之意,指在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内涵和技巧进行沉淀和回甘。
1.悟境达情,物我合一觅真意
诗贵曲,其情感内涵往往含蓄地沉淀在诗歌的意境中,不易轻易捕捉。要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抓住情感关键词,全面体会意境的特点,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融入生动的画面,领悟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具体做法有:
(1)读以悟情,诵读进入情境。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论是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齐读,还是自由背诵,诵读就是要以声传情,传达诗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诗歌的思想和意境。若深情配以音乐,更加利于感知诗意进入情境,朗诵时要注意契合诗歌的风格和文本的感情基调,如李白诗的逸兴遄飞,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离骚》应古朴中见苦闷彷徨,《琵琶行》应真挚中见深沉婉转。
(2)景以生情,视听放飞想象。通过多媒体影像欣赏音画视频,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视听盛宴中放飞想象,直面作者所营构的山川水泽、风花雪月等情境,如《蜀道难》之奇崛险峻,《春江花月夜》之浩渺空明,《雨霖铃》之清丽凄婉,《望海潮》之曼妙旖旎……与作者携手漫步,神思合一,融入作品。
(3)画以传情,描摹再现形象。绘画艺术讲究通过各种物象交融互渗,表达画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给古诗配画,旨在借鉴绘画艺术写意的手法再现诗歌的意象和情境。如请给李清照《声声慢》一词配画,你将选取词中哪些形象(意象)入画?将使用哪些色彩?为什么……
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是立体的画面,是形神情理的统一。学生能沉浸在诗歌意境中神与物游,思接千载,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欣赏作品的通道。
2.品鉴迁移,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主要是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鉴”主要是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即优劣真伪高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等要求。在古诗品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给予鉴赏评价方面知识的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加深理解,在拓展迁移活动中提高鉴赏水平。
(1)课内延伸,尊重个性化解读。教师可围绕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巧设问题,让学生感受、品味、领悟文本,互评互动,探寻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如《雨霖铃》分析意象的作用时,将原文多个意象替换后让学生评价两者的优劣;解读《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情感时,设计“请推荐一首与之类似的现代歌曲”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较异同中深化理解,体悟那份亘古不变的伤逝之情。
此外,课堂上的延伸阅读,也是启迪学生灵智的好方法,延伸阅读的文本可以是老师精心挑选的经典篇目,亦可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自我感觉极有内涵的句子。
只有尊重学生,也尊重作品,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比较和思维碰撞中进入鉴赏的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高度。
(2)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强诗歌教学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可根据校情、学情进行古诗教学的拓展迁移。如举办诗歌文化节,召开诗词大会,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古代诗歌的专题研究,组织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等各种诗歌主题活动,还可根据节日或生活情境布置诗歌创作的任务。曾忆广州遇罕见雨雪天气,师生堂上即景作诗,笔力虽稚,亦颇有情思。撷取如下:
北塞梨花开,南国雪侵晨。
天寒奇景现,力足万事成。
(高二6班 梁宇锋《雪中有感》)
素雪初漫似流萤,倾耳在目触温情。
穿窗入户轻晕墨,染白一纸净谁心?
(高二6班 黄寒艳《素雪》)
寥廓天地寒冷极,路上行人裹绒衣。
花城百年未有雪,却看枝头满水晶。
(高二6班 张颖珊《记一月廿四日雪》)
南粤腊时树常青,羊城雨霰人皆惊。
凛风冽雨虽刺骨,罕雪无人不欢欣。
(高二6班 董梓华《罕雪》)
庭前花草兀自红,落梅纷纷冷香无。
冰丝夹霰似云雾,雪染衣襟犹沾露。
(高二6班 莫阳斐《奇雪》)
寒风猎猎卷帘舞,乌云重重暗日光。
忽有白絮因风起,怯问是雪还是霜?
(高二6班 胡诗琦《问雪》)
北雪南至,行人驻于斯。
飞絮飘满天,最美唯此时。
(高二6班 连佳楷《无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强调的是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它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发掘诗词之美,让学生做“人文深呼吸”,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灵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和使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
[2]周玉珍.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