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6 10:3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舟过安仁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一次,宋朝诗人杨万里坐着小船路过安仁县时,透过船舱的窗口,看见两边的河岸上覆盖青青的小草,像铺上了鲜绿的地毯,到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切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欣欣向荣。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舱,伫立在船头,举目眺望。这时,春风拂面,花香扑鼻,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于是,他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尽情地享受着这春天赐于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阵清脆的歌声传入耳中,定睛一看,原来不远处的河面上还有一只小渔船,船头坐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子。他俩一边划浆撑船,一边放声高歌。过了一会儿,这两个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随即又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和桨,跑进船舱,拿出一把雨伞站到船头,将伞撑开。“咦,这时既不下雨,阳光也不强烈,他们拿雨伞干什么呢?”杨万里觉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将船靠上前问道:“现在风和日丽,你们为什么要撑伞呢?”两个小孩睁大眼睛,歪着脑袋,天真无邪地说:“我们这条船没有帆,撑开雨伞当帆用呗。这样,使船既能快速前进,又能省力气!”杨万里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点头,一面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们俩太聪明了,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不简单,不简单!”
随后,杨万里走进船舱,挥笔疾书:“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就这样诞生了,一直流传到如今。
五年级:疏骏
篇2
一天,宋代诗人杨万里吃饱饭后,正悠闲地划船。这里的船真多呀!一条,两条,三条......数也数不清。而且,船上的人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使人眼花。杨万里向前划,突然看见了一对小辫子,只是人太多没看见。杨万里靠近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孩。他们的船上没有大人,就他们两个。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怎么船还会动呢?杨万里迷惑不解。他再看看那两个小孩。他们撑着伞,可是又没下雨。一阵风吹到伞上,船就动了。杨万里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利用伞使风推船前进呀!他们还是小孩,哪有多少力气推动竹竿和船桨。随后,他们想出了这个方法。真是两个小机灵鬼。杨万里心想:多么可爱、机灵的小孩呀!不如写一首诗吧:
“一叶渔船两小童,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篇3
一、踩准聊天节点――在无痕迁移中丰富语言词汇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叶老讲的训练应该是指语言训练。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把语言变为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训练。而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有的放矢的“聊”是训练途径中最为轻松也是最有效的。“聊课”在无形中丰富了语言,让学生学会了完整的、恰如其分的表达,有质量的“聊课”还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梳理语言的层次。在课堂中,笔者刻意设计语言的训练环节,力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无拘无束地表达,实现语言能力的无痕迁移。
教学《夜书所见》这一首诗时,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一句诗,从学生各自不同的表达可以看出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想象和对语言的妙用。
生:一个小孩提着灯笼,在捉蟋蟀。(基本事实清楚)
生:天晚了,孩子打起灯笼,在院子里捉蟋蟀呢,哈哈,一只蟋蟀上钩了。(适度联想点缀)
生:一群孩子提着灯笼在院子里干什么呢?哦,他们在捉蟋蟀啊,瞧,他们多神气!真有本事,了不起!(用心投入文本)
师生“聊课”中体现的是平等对话基础上的碰撞,这种轻松的认知交流,能最大可能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开导学生,使学生真正地将语言学到手,只要聊起来,学生就会妙语连珠,就能营造出精彩纷呈的课堂氛围。
二、创设聊天情境――在动静结合中生发语言要素
精心创设运用语言的情境和时机,再现生活情境进行语言训练,聊着上课,学生会感到轻松愉悦。课堂语言训练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为出发点,教师与学生的“聊课”话题就水到渠成。
学习《舟过安仁》时,一开课,笔者这样引入:“同学们,古诗中,和孩子相关的诗句俯拾皆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些孩子,和你们一样,灵动而可爱。告诉你们,大诗人杨万里也很喜爱孩子。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看看杨万里笔下的孩子。”
教师的开课语言拉近了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了学生的认同感。聊天是令人放松的事,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以在宽松的氛围里毫无顾忌地说出心中的理解感受而不用担心答错被嘲笑被批评。让学生徜徉在文本的境界里,再去细细品味诗歌,动静结合是教师课堂掌控的最佳火候。
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课时,笔者也用同样的情境引入法,在前面聊课的铺垫下,一动一静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学生静静思考后给每一句诗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真壮观)
碧水东流至此回――(好神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是奇迹)
孤帆一片日边来――(真浪漫)
在批注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深悟文本内涵,与文本深入对话,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催生了语言新要素。教师牢牢锁住动与静的转换点,以文本信息丰富了语言符号。
三、挖掘聊天背景――在对比透射中抓住文本特点
诗歌大多反映作者的心境、性格,具有作者独特的人物个性。与学生聊文本背景、聊作者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感悟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快速逾越“文本鸿沟”。同时,“聊课”中学生会将所学的诗歌与拓展诗歌进行比对,进而加深对诗歌作者写作风格、写作特点以及作者的深入了解。
如在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一诗后引入一首拓展古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教师以读一读、想一想,猜猜这首古诗的作者会是谁”引入聊课话题。一学生说:“哎,谁不知道,还用猜吗?肯定是范成大了,除了他,谁还会写这样的诗呀?”另一个学生说:“今天我们学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这应该是其二,作者还是范成大,这两首诗的风格是一样的!”
“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古诗教学中,文本和作者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在两首诗的“断点”抛出话题,学生根据学习经验进行信息加工链接,学习实现自我迁移。
四、善作“聊后”文章――在感怀体悟中创作儿童诗歌
“聊课”是互动的,不断生发的。学生的情感想象甚至理解和再创作都会无限量地放大。学生的感情是丰富的、纯真的,想象创作也是充满童趣的,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大胆想象往往超乎我们的课前预设。正基于此,才有诗意碰撞的火花显现,才会留下动人心扉的奇思妙语。
在我们聊课后都有一个写和画的设计,只要教师把诗歌真正聊到学生心里,那他们就会真正走进诗歌,对诗歌作品进行再创造,品悟诗歌的真谛。
篇4
一、根据诗歌类型,把握思想情感方向
我国古代诗歌众多,类型多样,而同一题材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
1.咏物诗。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2.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3.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表达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主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
5.惜别送别诗。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①直接表达诗人的深情厚谊;②间接写离别之情;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长的勉励;⑤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⑥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6.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主要包括羁旅诗和闺怨诗。羁旅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憧憬。闺怨诗一般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学会精细解读,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时候,要学会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人性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达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诚、乐观、豁达、宽容、崇高、纯朴等特性,显示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人性之美。
参考答案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无忧无虑的两个小孩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生活的纯真,尽显其中。
2.品味诗中的人情美。诗歌以情为本,情是诗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把握诗歌当中的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便能轻而易举地读出古代诗歌的人情美。诗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请简要赏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词为悼念亡妻之作: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如玉玦般残缺。如果月亮始终皎洁,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只有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
这种无穷无尽的哀悼之情,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诗歌的哲理美。什么是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语言。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无不充满着哲理的智慧,无不闪耀着打动人心的灵光,显示出美的语言的魅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哲理美。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题要领,应对诗歌鉴赏
考生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1.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①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趣?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题:①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术语:迷恋、忧愁、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惜春悲秋、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略)
参考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篇5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能力
中国的古诗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殿堂里一颗夺目的明珠。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开展古典诗歌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而且可以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散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让积淀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精华的经典诗歌伴随学生成长。
一、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朗读,整体感知古诗内容。
朗读是指抑扬顿挫有节奏有感情地读,它重视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以及诗的基调。朗读是增强对古诗感性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资料的重要过程。朗读强调读准读通,读出古诗固有的节奏和韵味。首先,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排除字、词障碍,了解古诗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初步把握诗歌内容;其次,教师高质量而富有激情的范读,或者是课文录音,都可奠定诗的基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读;最后,可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为止。朗读比较适合初学古诗时,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二)诵读,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诵读有着古老的历史,它是识记背诵,重整体感悟,边读边背边体悟。诵读的方式自由、灵活、轻松,可读、可唱、可吟咏,声音可低可高,一切均随诵读者喜好而定,其间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则需诵读感知。这一读法,放在初步懂得古诗内容之后运用较好,此时学生对内容有了浅层次的理解,有待于深层次的与文本交流。此时的诵读就是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三)美读,品味作品深层的美。
在对古诗的内涵充分理解之后,可以采取美读的方式。这时的读,读者往往能深刻体会古诗的思想、意境、艺术手法,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美读能引领语文课走向比较高的教学境界,美读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对品味所学诗歌的精美语言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例如杨万里的《小池》,教学中可联系并运用句调和重音等知识来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适合用一种同样高低的调子,并重读“惜”和“爱”,很快就读出诗人对小池幽静明丽特点的喜爱。再用一种有平到高的句调读“小荷才露尖尖角”,并重读“才”,就能感受到诗人是在惊异小荷姗姗来迟。这样美读古诗,读者也多了几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投向美丽大自然的亢奋情趣。
二、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提倡“模糊理解”,注重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的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自己理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习古诗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能“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二)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大胆创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经历和遭遇的不同,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也许他们有时的理解与正确观点有所出入甚至是错误的,但这却是他们独自思考的结果,是智慧碰撞的火花,教师要大胆鼓励,积极肯定。教师要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还给学生,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见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三)善于总结规律,重视横向迁移。
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古诗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学习了一首五言或七言的朗读节奏,就可以利用这种节奏去朗读其他的五言或七言。又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意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三、巧用“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形象“留白”
凡是艺术,都有引发想象的功能,而古诗则引发力更强。它有空阔的余地,让师生共同去想象那浑然天成、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如《舟过安仁》(宋.杨万里)这首诗的前两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通过诗中对两小孩行动的描写,让人不免生疑,寂寥平静江面上,两小孩坐在船头停下船桨要干什么?诗的后两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为什么张伞呢,是为了遮阳吗?不,原来这两个小顽童用伞当帆呢!那到底成功了没有?一系列的想象空间把孩童的天真、童趣刻画的惟妙惟肖,格外形象。
(二)情感“留白”
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留白。《春望》一诗中,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诗中多处“留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三)哲理“留白”
富有哲理的古诗,往往是以写物象而寓于哲理,其“留白”地带更阔。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古诗多从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选了着墨素淡,不事雕饰,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深含哲理,启人思想,耐人寻味。苏轼《题西林壁》是一首深蕴哲理的古诗,作者的意图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就要指导学生体味诗句,深刻思考,加上真挚的感情去体会,从而由诗的物象提炼和升华为一种普通的哲理。庐山本是千姿百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庐山,其景色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教师在备课中只要重视挖掘诗的深层底蕴,去进行再造想象,就会领略诗中的真意。而在教学时,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良 张亮.《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2005.4.168页.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诗歌,往往都是千古流传、意义深远的名篇佳作,每首诗歌都琅琅上口,适宜背诵,并且都蕴涵着美的情感。美学大家朱光潜曾经说过:世间是有真、善和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和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的价值相当;真关乎知,善关乎意,美关乎情。教师通过审美教学,可以将小学生处于自然状态的情绪、情感升华,变为高尚的感情,进而带来内心世界的平静、和谐与完美。古诗歌对仗工整、讲究平仄,语言文字的选用和组合本身也是一种美,诗歌是诗人面对外在环境时,内心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具有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内在美。教师应当在诗歌的教学中,抓住诗歌的各种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并培B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浅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一、浅尝辄止,发现诗歌的文字美
古诗歌的文字凝练、用词精准,往往具有严格工整的格式,诗人进行填词,由于字数限制,诗人在选词时也十分考究,因此一字一词一句,都是诗人匠心独运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小学生朗读、背诵,体会文字美,古诗歌具有丰富的音韵美,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仔细品味,就可以自然而然发现文字的韵律美,进而将其背诵下来。
例如:诗歌《一去二三里》,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读全文发现,第二句和第四句“花”和“家”押韵,平仄对仗,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朗读起来十分通顺。又如,唐代大诗人立白的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的第一句“断”字,描绘出了天门山的陡峭险峻;“开”写出了水流的汹涌湍急。第二句的“流”和“回”展示了水流的浩浩荡荡奔腾而过,又回旋北上,奔流而下。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的“出”、“来”由动转静,巧妙地描绘出了山势的险峻。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指引学生注意这些字和词的用法精妙之处,并向小学生讲解诗词的音韵美,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歌文字的精准美和韵律美。
二、内外兼修,发现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文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歌讲究文字体现的“意境”。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联想,首先阅读文字,通过文字的描述在脑海中联想出画面, 然后再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精神生活状态,完全理解诗歌的涵义。
例如: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阅读这篇诗文,眼前呈现的是湖面上飘着一艘渔船,船上两个小童不去划船却坐在船中间,撑着伞不是为了避雨而是为了借用风的力量前进。这是一幕富有童趣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轻松自由的孩童世界。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描绘出了夜晚的安静与祥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行落九天。”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尽了瀑布的气势磅波、色泽鲜明,豪放明快地反映了瀑布之大、之猛。教师通过指导小学生不要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量,领略诗歌里的意境美,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三、由浅入深,发现诗歌的情感美
情感是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才能由表面的文字,由浅入深地去发掘诗歌蕴涵的情感美。教师要从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文字的基础上感受情感美。
例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通过清新欢快的语言描述了初夏的荷塘,表达了诗人对夏之荷塘的热爱。通过“泉眼”、“树”、“小荷”和“蜻蜓”这些事物的描述,加之情感用词“惜”、“爱”、“晴”、“柔”、“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又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就会感悟生命,感悟国家的团结一致,进而可以联想至香港、澳门的回归,无疑会让学生胸中回荡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的统一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样就能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诗歌的情感之美,将审美教学落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举一反三,发现诗歌的创造美
发现美和欣赏美并不是审美教学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创造美,将从诗歌鉴赏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创造出美。例如,将在课堂中学习的诗歌《寻隐者不遇》等进行改编,排成剧本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将理论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形成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再造和扩展艺术形象。再如学完《如梦令》和《渔歌子》后,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景象,写成文章,配上自绘的插图,在班中进行展览,完成对诗歌的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