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30 21:5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子吟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诗意: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临:将要。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3、赏析: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摘要如何成功再造原诗整体意象成为诗歌翻译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孟郊《游子吟》四个译文格式塔意象再造上得失的分析,指出诗歌翻译须从原作的整体意象出发,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字、词、句的对等,翻译诗歌的过程就是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过程。

关键词:格式塔 格式塔意象再造 诗歌翻译 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学派(德语:Gestalt theorie)是西方现代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20世纪初,由法兰克福大学的马科斯・韦特墨(1880-1943)、沃尔夫冈・苛勒(1887-1967)和科特・考夫卡(1886-1941)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而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格式塔体系的关键特征是整体性、具体化、组织性和恒常性。

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而完形则是它的意译,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文Gestal Psychology,又名完形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整体、形式和形状。完形心理学派主张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总和,思维不等于观念的简单联接。他们认为整体质大于部分之和,整体质决定部分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代表思想家阿恩海姆认为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是一种对力的感受结构,审美体验即是一种对力的体验,人们在知觉某种特定的形象时所感知到的力,它具有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基本性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它自觉地将有机整体的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为美学研究注入一种新鲜血液。

二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在中国古代,意象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后来逐步用于对诗歌和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评论及美学研究中。美学和文学研究中的意象,指的是作者将自己的审美意象通过语言媒介外化和固定下来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也就是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意象,它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那些蕴含着独特意念而让读者获得言外之意的艺术形象。如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和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海燕”等意象所包蕴的丰富内涵,非生活物象所能具有。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意念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于感情的复合物的东西。意象的生成过程有意生象、象生意、意象共生三种常见形式。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是由意生象,“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抒发了主人公的不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是将不愉快的心情找到了对应的客体,夕阳、古原成为了意象。杜甫的《春望》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触发了“感时”“恨别”的情思,而由这种情思生成了“花溅泪”“鸟惊心”的意象,最终出现了诗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意与象并生的意象。

文学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由对文学意象的具体描写及其所暗示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和含蓄蕴藉的丰富情思所构成的艺术境界,是由特定的审美物象规范指引而形成的能够诱发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它是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抒情作品的一种艺术境界。文学意境既是文学形象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是蕴含更为丰富壮观的高层次的文学形象。

三 格式塔理论与诗歌翻译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本质。整体并非各部分简单相加或随意组合,而是“超越局部成分相加的新的结构体,它具有局部意义之外的整体信息。”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它是文字、内涵及结构的高度整合,因此,格式塔理论可应用于翻译研究。格式塔理论在译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翻译美学领域。特别是在文学翻译领域,众多学者运用格式塔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汉语诗歌的灵魂。诗境以其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诗境乃虚实结合,是个体意象的综合,源于意象又高于意象,古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说法。格式塔意象将意象看作是一个整体,诗歌的丰富意蕴就是一种格式塔质,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成功再现原诗中丰富的意象与含蓄的意境是成功翻译的标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歌翻译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理解原诗,即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实现;第二步是再造诗境,即格式塔意象的文字实现。基于格式塔理论的意象再造模式对诗歌翻译中的整体意象再造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 《游子吟》的格式塔意象诠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这首乐府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孟郊时已50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此诗当是诗人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线”、“衣”、“母”、“子”等意象展示了慈祥的母亲与远游的孩子之间的真情。3、4句通过“密密缝”、“恐”等意象刻画了生活细节,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慈母的伟大形象。最后两句以责问语气结束,用“寸草心”和“三春晖”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一片赤子炽烈的真情。全诗淳朴素淡中再现人间至情的浓郁醇美,“线”、“衣”、“寸草心”、“三春晖”等意象相互交融,渗透在作品中“完形”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格式塔意象。

五 《游子吟》英译本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分析

下面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角度分析《游子吟》四个英译本中的意象再造上的得失。

译文1:The Song of the Wandering Son

In tender mother’s hands the thread

Made clothes to grab her parting son.

Before he left,how hard she spun.

How diligently wove,in dread

Ere he return long years might run!

Such life-long mother’s love how may

One simple little heart repay?

(W.J.B.Fletcher 译)

译文2:Sung to the Air:“the Wanderer”

Thread from the hands of a doting mother,

Worked into the clothes of a far-off journeying son.

Before his departure,were the close,fine stitches set,

Lest haply his return be long delayed.

The heart-the inch-long grass-

Who will contend that either can repay

The gentle brightness of the Third Month of Spring.

(Amy Lowell 译)

译文3:A traveler’s Song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Witter Bynner 译)

译文4:A Roamer’s Song

My benevolent mother-

With thread and needle in hand,

Mends the garment I have on.

Ere I leave my native land.

More stitches,ere I take leave,

To hold the seams firm and fast.

As itinerant worker,

To come home I’d be the last.

With what can I repay Ma?

Whatever others may say,

For what she has done for me,

Her,I can never repay.

(徐忠杰译)

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不是孤立的,译诗过程中,不传达原诗的“音美”,也就很难充分传达原诗的“意美”。Fletcher的译诗是扬抑四音步,属韵律格律诗;Lowell的译诗是扬抑抑四音部,属无韵体格律诗;Bynner是扬抑抑四音部,属自由体。徐的译诗以抑扬格为基础,采用格律诗的形式,把原诗三诗句译为三诗节,每节四行。其中,Fletcher在“音美”上最佳,诗体结构最工整,脚韵鲜明如:thread与dread;son、spun与run;may与repay,既遵循了英诗格律的形式,又与原诗的节奏、音韵和格律相适应。

中国古代诗歌重名词意象所产生的意境,原诗1、2句均无动词,只出现了“母”、“线”、“子”和“衣”四个个体意象,展示了两个画面:一个是慈母手中的缝衣线,另一个是游子身上的征衣。“线”与“衣”的关系是制作与被制作的关系,四种译本都运用了动词,Fletcher和Bynner用make,徐用mend,Lowell用work将thread和clothes连接起来,展示了慈祥的母亲与远游的孩子之间的真情,再现了原诗的意境:从平凡的针线中感悟母亲普通而伟大的亲情。

原诗3、4句构成因果关系,“密密缝”和“恐”两个意象分别从动作和心态两方面刻画了慈母的伟大形象。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Fletcher和Bynner对“密密缝”这一典型的动作进行了直白翻译,译出母亲缝衣的物质过程,使诗的意象具体化。徐用more一词表密缝,用to hold the seams firm and fast进一步强调和说明。而Lowell则形象再现了“密密的针脚”(the close,fine stitches),这一名词词组的运用更贴切地表达了原诗中“密密”两字所体现的意象性,生动再现了原诗的意境:细密的针针线线凝聚了母亲真挚的情感。“恐”更是意境的升华,凸现了慈母忧虑而关爱的伟大情怀。Fletcher以名词形式通过概念隐喻来译出,Lowell通过虚拟语气连接词“lest”来表现,Bynner通过非限定小句的形式引出,都将母爱的博大和精细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徐的译诗采用第一人称“I”,这在突出母亲伟大形象方面显得稍稍逊色。

最后两句是诗人内心激动的表白,也是诗歌情感的概括和升华。“寸草心”和“三春晖”反映了诗人的情思和艺术风格,这两个意象用来比喻儿女和母亲。Fletcher和徐均采用了意译的手法直接传达了“寸草心”和“三春晖”的喻义,但在表现形式上省略了比喻的修辞手法;Lowell和Bynner不仅准确传达了原诗的喻义,还保留了比喻修辞的本体:“寸草心”、“三春晖”,体现了原诗的文化底蕴,生动再现了原诗意境:诗人用“小草”的微小来反衬“春晖”的伟大,也表达了游子对慈母刻骨铭心的感激之情。

六 结语

通过以上对《游子吟》四个译文在格式塔意象再现和重组上得失的分析,可见诗歌英译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的简单对应,而应该领会并且再现原作的意境,如何再现原诗整体意象不失为诗歌翻译的主要问题,而格式塔心理学对于这一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在此希望,古代诗学与现代翻译美学的结合为诗歌翻译开辟更广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3]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汉英对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

[4] 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5] 李莹莹、陈方方:《格式塔理论与我国翻译研究述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篇3

一、披文入境,让学生品味美

古诗文塑造了一系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一个个含蓄隽永的艺术意境。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艺术形象,体会意境,使其受到启迪、感染,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教学时,先让学生弄懂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中“引弓,没入”二词诗意上的串联和赏析,引导学生唤起生活经验,由石头棱角的坚硬到“箭没石棱”的奇迹是由于力量巨大,再启发学生想象李广将军“弯弓如满月”的勃发英姿,接着再补充李广将军的事迹,联系古诗《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这样,武艺超群、卫国戍边的飞将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披文入情,让学生体验美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例如我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通过“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这一设问,找到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切入点,再由此迁移到《游子吟》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诗文启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的反复吟诵,让学生描摹头脑中出现的意象:一位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出妈妈专注的神情,手中的衣物,缝了又缝,一直到天亮。这样,从剖析包含激情的艺术画面入手,帮助学生再现了作者苦心营造的意境,而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又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如临其境,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深受感染。

三、放飞想象,让学生感悟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篇4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有: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自我体验以及来自他人的评价。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构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根据几年来教学古诗的体会,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趣中,设趣引思,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想是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快地导入新课。例如:教学《游子吟》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导入了新课。又如:教学《赠王伦》时,我紧抓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诗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安徽泾县有一人农民,他有一个传家宝,这个传家宝谁都让看,但就是给多少钱也不卖,这个人把传家宝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讲到这,我问学生:“你们猜猜,这个传家宝到底是什么?”学生猜的是五花八门,但是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我接着讲:“其实呀,这个传家宝只是一张纸,但是这张纸上写着我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送给他的一首诗,那这个大诗人同学们一定能猜到是谁?(学生答李白)对,那么这个农民又是谁呢?他和李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是学习《赠汪伦》,认真听,你会找到答案的”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也导入了新课。再如教学《示儿》时,正巧,都市频道刚播过一部电影《陆游》,很多同学都看了,我听到他们课下的议论了。我就有这部电影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陆游的一生,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看过电影的同学争着要把故事讲给别的的同学听,而没有看过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电影的内容,注意力都很集中。

二、自学古诗

小学课本一般入选的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以前,教师往往把理解字词句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去反复解释,并把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背诵。学生记住了部分,而忽略了诗的意境和内涵。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导入新课,学习生字之后,我要求学生:多读,因为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看,课下注释一般是理解诗句的重点和难点,把注释内容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形成对诗句的初步理解,也就是初知大意了;多查,对于个别不能理解的,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其他资料;多问,对于实在不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这样,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并及时的提供帮助。二是把主动权握在手中。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等到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发言。对于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教师要及时的指出,纠正并加以完善。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诗句的大意。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自己学到的要比教师讲的记忆深刻。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学的能力。

三、重在延伸

学习古诗,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更深更广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入境”。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学生认真视察插图,巧设疑问。学《游子吟》时,学生观察图画后,我给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母亲为什么要在微弱的灯光下给儿子缝补衣服?说明什么?几个学生的想象很有创意,试举例如下:生A:可能消息来的突然,明天儿子就要走了,说明时间紧,母亲也爱儿子。生B:也可能母亲白天已经缝补过了,担心儿子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晚上又缝了一遍,更说明母亲爱儿子。生C:也可能母亲白天干活没有时间呀,还说明他们家不富裕。这些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热情,而且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入了境”。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想象。在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我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思维、想象。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我紧抓一个“绿”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春风是怎样吹到江南的?“绿”了什么?“绿”的结果怎样?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春天不仅吹到了江南,还吹到了稻田,还绿到了北方,吹绿了小麦,吹红了桃花,吹黄了油菜花……甚至有同学还建议把“绿”字改成“染”,因为他认为绿不能显示春的五彩斑斓。最后。我总结,正是这明媚的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让学生不仅在“境”中领悟到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到了诗情。3. 巧设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描写景色的古诗,我建议他们课下进行绘画比赛,也可以让他们寻找有关的词语;对于叙事的古诗,我建议他们把古诗改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排练成小短剧,在班里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激情,还能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由猜想到认识的飞跃。也加深了对诗意内涵的理解。

篇6

一位怀孕的女人登上公共汽车

扶好车门里侧的立杆后

对着整个车厢,她很快地瞥了一眼

她那么得意

像怀了王子

她的骄傲和柔情交织的一眼

似乎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是她的孩子

车微微颠簸了一下

我,我们,和每一丝空气

都心惊肉跳地惊呼了

——道路真的应该修得平坦一些

——汽车真的应该行驶得缓慢一点

有很多母亲正在出门,正在回家

正在怀抱着整个世界,甜蜜而小心

蓝野,原名徐现彬,1968年出生于山东莒县。诗作多次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2005年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诗集《回音书》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曾获2011年华文青年诗人奖等多项奖励。现居北京,《诗刊》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诗14行,分为两节。语言质朴明朗,但满含深情,读者阅读不会感觉任何障碍。第一节写孕妇走上公共汽车的骄傲与柔情,第二节写乘客对孕妇的关爱与敬意。在诗意的表达上,有三层意思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第一层意思,母爱是伟大的。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位孕妇上车,扶杆,扫视车厢。场景十分平常,却深深地吸引着诗人的目光,并掀起了诗人心中的波澜。“她那么得意/像怀了王子/她的骄傲和柔情交织的一眼/似乎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是她的孩子”,孕妇是自豪得意的,这种骄傲是每一个女人即将成为母亲的骄傲。从女人到母亲,这是人生的一次升华;从母亲到母爱,更是情感的一次升华。在一般人看来,诗人对这位孕妇的细节描述可能有些夸张,诗人对这位孕妇的心理观照可能有些放大,但诗人在这里是借这位孕妇的形象表达的是无可比拟的母爱,伟大的母爱可以抹去一切不屑,可以囊括整个世界。母爱是伟大的,胜过阳光雨露;我们都是母亲的孩子,都是在母爱的照耀和滋润下逐渐长大成人的。

第二层意思,面对孕妇,乘客们是敬爱的。“车微微颠簸了一下/我,我们,和每一丝空气/都心惊肉跳地惊呼了”。车的微小颠簸,使车内的每一个人都发出惊呼。在往常,这惊呼可能不会出现,但前面上来了一位孕妇;在往常,这惊呼可能不会“心惊肉跳”,但人们都在为孕妇担心。这惊呼是为孕妇,也属于孕妇,发出的是声音,体现的是关爱。诗人在这里没有写让座的细节,但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爱的氛围:也许早在车子颠簸以前,一位翩翩少年就让了座;也许就在这惊呼之中,一个花季少女起身让座。回避让座,诗人突出表现的是人们心中的愿望:路修得平一些,车开得慢一点,以免孕妇受到伤害。

第三层意思,诗人对母爱的表达是深情的。在场景的描述上,诗人的深情寄寓在字里行间。“登”、“扶”、“瞥”三个动词,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孕妇稳健而镇静的形象,为她的“得意”和“柔情”作铺垫。在写到车子颠簸时,诗人说,不光“我们”惊呼,还有“每一丝空气”都惊呼了,这是拟人法,增强了表现力。诗人还用两个“真的应该”,把内心的愿望表达得那么真切和诚恳。在诗意的拓展上,诗人更是充满了深情,“有很多母亲正在出门,正在回家/正在怀抱着整个世界,甜蜜而小心”。从孕妇到“很多母亲”,诗意的宽度在拓展;从孕妇怀着孩子到“怀抱着整个世界”,诗意的深度在掘进;从孕妇的“骄傲和柔情”到母爱的“甜蜜而小心”,诗意在弥漫,在升华,在读者的心中延伸。

篇7

1.通过引入故事来创设情境

在讲解叙事诗、即事抒怀诗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入与诗歌内容相关、情感相似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故事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中自然地走入诗境诗情中。例如在学习孟郊的《 游子吟 》时,教师可以抓住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来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使学生在故事所编织的情感氛围中深深感受到母爱的虔诚与伟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意、感悟诗情。

2.通过描绘画面来创设情境

对于借景抒情诗和山水田园诗,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去描摹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呈现一个更为直观生动的形象,为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情境。例如学习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配上轻柔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来诵读,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诗歌呈现的美丽画卷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意,真切地体会诗中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通过诗文迁移来创设情境

诗文迁移,就是拿学生熟悉的古诗和将要学习的古诗进行对比。使用这种“温故知新”的方法创设情境,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情境并理解将要学习的诗文。例如学习杜甫的七言《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呈现之前学过杜甫的另一首写景五言《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样可以让学生记忆中的诗境突然再现,一下子理解了将要学习的古诗的诗意和诗情。教师通过诗文迁移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使课堂变得赏心悦目,充满生趣。

4.通过出示背景来创设情境

诗歌写作背景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边塞诗、借景抒情诗以及题赠送别诗时,教师如果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内容,可营造出特别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如学习杜甫的《 绝句 》“迟日江山丽……”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介绍相关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已经平定,杜甫得到好友的资助,居于成都城外风景清幽的草堂,心情不错。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组即兴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所以就以《 绝句 》为题,这是其中一首。”做完相关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如何去表达?”如此一来,写作背景成为学生理解诗文的基础,教学情境也就是学生学习的一把梯子。

此外,情境的创设要注重诗歌的诵读。教师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有利于营造诗的情感氛围;学生大声而有感情地诵读也有利于他们更快地进入诗境,更好地体会诗意。

篇8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培养;有益干预

我们常常会提到一个词:“学困生”。所谓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是指连续两个学期以上各科成绩均在班级中居于落后名次、但无脑损伤病史、亦无明显躯体与精神方面疾病的学生。

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其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大量的调查表明:学困生组的平均智商为93,明显低于学优生组的平均数113。但智力因素并非单一因素,学困生组中也有25%的智商在1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20以上。可见,智力水平不高并非是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角度讲,我们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园前

0―3岁,孩子这个时期主要生活在家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往往在3岁之前就已形成定局,即俗话所说“三岁看到老”。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说什么都不懂,又可以说他们是最懂,他们最会观察大人的眼神,他们能十分准确的分辨出大人眼神里的赞许、制止、喜爱、厌烦、开心、生气……这些细微的表情在孩子那里会得到快捷而热烈的反应。小孩子的好奇心最强,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也勇于、乐于不断尝试、探索。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家长的正确的教育与适当的帮助。如果没有鼓励只有批评制止,孩子可能会形成胆小、固执的性格,如果给予了过多的鼓励,又会让孩子自傲、自负;如果没有帮助只有冷眼旁观,孩子可能会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如果给了过多的帮助,又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懒惰的习惯。所以,大人对孩子的干预“度”很重要。

第二阶段:走读阶段

4岁―15岁,孩子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学习。在这个阶段中,家长和老师共同扮演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主导角色。其中,“良师”的作用更强烈一些。现阶段,我国对幼儿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幼儿园资质、幼师的水平良莠不齐,使孩子的启蒙教育遭到较为严重打击。

这个时期是孩子形成欲望、需要、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时期。孩子很容易对某位成人产生崇拜心理,会模仿其穿衣打扮、洗好爱恶,甚至一言一行,所以,我们应重视初级教育,不能因其看似简单而忽略。初、中、高级教育三者中,世人往往重视后两者而忽视前者,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初就对其言、行、思,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干预,应是今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第三阶段:住校阶段

16岁―23岁,学生在高中、大学学习,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都要离开家到较远的地方求学,生活和学习在校园里,所以这段时间,与之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就显得尤为重要,“良禽择木而栖”,人应懂得如何选择好的朋友,从而提升自己。只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还没有学会如何分清真正的高尚与丑恶,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常常需要看“缘分”。还有,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朋友身上吸取优点、摒弃缺点是交友的关键。可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时常看重表象、忽略实质,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指导和开解,使其明白自信、毅力等意志品质对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两观是人的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成份,所以,我们把“走读时期”叫做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定型”的时期,这一生,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善良宽容,还是困顿萎靡、悲观狭隘、卑鄙狡诈,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他接受到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这一切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家长更要以身作则、热爱读书,拒绝一切不良嗜好、理性的认识新鲜事物。如果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氛围都高尚质朴,培养出的孩子应该也会善良敦厚。所以说,我们为孩子展开的“环境”很重要。

第四阶段:离校阶段

24岁以上,学生离开了学校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就算是继续读研、读博,他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他要面临更多的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的各种抉择。但刚刚进入社会的这几年,也是改变一个人的重要时期。当面临着求学时代不曾遇到的困境时,人们往往才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的人会愈挫愈勇,有的人会一蹶不振。这段时期,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自身”。从0岁到23岁形成的、自身已具备的非智力因素决定了这种转折时刻自身的变化趋势。所以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在校期间对一个少年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有益干预与积极培养,会为他铸就一条辉煌的成才之路。

在人类智慧活动中,非智力因素不可直接参与,但非智力因素对人类智力活动所具有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护、抢护等调节作用意义非凡。

篇9

一、掌握方法,品出诗意

1.抓住关键词句。大部分诗词,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正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中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由此可知,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诗意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2.把握诗词分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如了解了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之一,学生才会对王维的诗作《山居秋瞑》,描述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感受诗人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再如于谦的《石灰吟》这首咏物诗通过吟咏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把握诗词分类,了解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掌握诗词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消除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一些隔阂。

3.了解诗人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和鉴赏练习,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才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4.把握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语言特点有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如赏析《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见,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5.明确表现手法。诗词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衬托、对比、渲染、运用典故、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

二、学以致用,挖掘诗情

1.利用教材主旨穿插诗词教学。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这一亲情单元里面,我设置了有关“亲情”的仿句练习,让学生引用诗句来表现亲情,如“亲情是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悲哀,亲情是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哭泣,亲情是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焦急,亲情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哀愁,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想念,亲情是王冕‘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的惦记,亲情是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挂念,亲情是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欲罢不能。”

2.针对学生习惯直接引用诗句的现状,让学生归纳运用古诗的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赏析,以便更好的运用古诗。可让学生尝试通过截取诗中关键意象,转用古诗主旨,化用古诗意境等方式运用古诗。如很多同学擅长直接引用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表现亲情。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化用古诗,如将之改为“不管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永远走不出的是母亲用爱的针线编织的叮咛;无论我是失意还是得意,永远不会忘怀的是行装上那密密的针脚。”相信学生经过比较,自然会清楚后一种运用更有创新意识,更有韵味。

3.归纳整理同一主题的诗词,另辟蹊径。如学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整理出这一组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可以要求学生以“思乡”为话题,化用这些诗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4.充分利用天气、时节、时事等一切生活资源,运用古诗。如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我们可让学生用诗来诉说雨,如“雨的语言丰富多彩,它可以是内心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漫漫春夜;它可以是离人的眼泪,倾诉在韦庄孤寂的夜晚,徘徊在王昌龄送别友人失落的梦中。”

篇10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活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古诗诵读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结合古诗文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读,读准字音,感悟诗韵

由于几千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了古诗文与现代学生之间的隔膜。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首先就要把诗句读准、读通,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方法就是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自读时做到不错字、不少字、不多字,吐字清晰,字字响亮;同时要抓准韵脚,读好诗韵。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ān”,就会影响朗读的和谐效果。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则读得轻一些,这样才能产生和谐应对的韵味效果。同时,朗读时有的字音要适当拉长一些,以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诵读,感悟诗情,读出情味

感悟诗情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反复诵读,在读中强调字词的轻重舒缓、语调的抑扬顿挫,一遍一遍地读出古诗文的情意和韵味。

1.重音

一首诗的重音处理得好不好,能直接说明读者是否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一般来说,高音响亮,多用于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幽沉,则用来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在朗读《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句时,重音应落在“密密缝”和“迟迟归”上。这样的重音处理,能让人仿佛听到母亲的声声叮咛,看到母亲慈爱的面容,体味到诗句所表达出的浓浓母爱。

2.语调

诵读时要根据诗文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如《望天门山》的“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天门”读得平缓,“中断”开始上升,“楚江开”达到顶点,“开”更重。通过指导、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学生就能体会到楚江不顾一切冲破阻碍的气势。

3.节奏

古诗文诵读节奏一般按音节或按语意划分。例如,“花落知多少”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依意义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总的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居多。

另外,诵读的节奏要根据全篇基调而定。基调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基调欢快的,可用快节奏。例如,《春日》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诵读时,节奏可以稍快,重音要放在“新”上,语调上扬,这样诗的感情也就读出来了。

三、吟诵,走入诗魂,读出意味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意思是说一首诗的情感、韵味以及深刻的含义,要通过吟诵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的“读”指的就是吟诵。只有在反复地吟诵中,才能读好语调、读出感情、品出韵味,浮现出诗的意蕴。因此,教师要苦练诵读基本功,必要时也可以编古诗词为歌而唱,如此课堂教学就能熠熠生辉。

1.引读

如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引读:

师:今天,李白就要离开那风光如画的桃花潭了,就要离开那风趣幽默、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了。此时,他——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李白在船上等了又等,还是不见汪伦的身影——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人生自古伤别离!就要出发了!李白在船上望眼欲穿,却迟迟不见汪伦来送别——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这样的层层引读,师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振的感觉,为深入领悟古诗意境做好铺垫。

2.赏读

在精彩的图像和优美的音乐中诵读诗文,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意、品味诗意。赏读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意、诗意配上相应的图片或影像,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悟诗的意蕴,品读体味诗的意境。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将课题以书法形式写出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时播放影像,再现送别场景,激发学生情感;朗诵时,配以《送别》古筝曲,引起学生共鸣。正是这种了无痕迹的“赏”,将学生带进了送别诗的意境之中。

3.展读

展读就是将同一作者的诗或同一题材的诗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总结,真正体味诗歌的巨大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日》后,可引导学生拓展诵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品味春的活力;诵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品味早春的气息;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感受春天柳树嫩绿飘摇的风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欣赏到诗人的妙笔,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能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同时,还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对比中强化了记忆,丰富了积累,更好地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