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9 08:2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秋的诗歌

篇1

0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2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03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04

《十五夜*》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5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06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07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08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09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0

《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1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2

《中秋登楼*》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3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4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5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篇2

关键词: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温州模式;返还地;民众诉求;三分三改;政府主导;土地资源用益物权;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民生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4001108

On Land Expropriation Reform Mode Promoted by 

“Masses Appeal”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Wenzhou’s Land Expropriation Practice

WANG Huahua, WANG Shangy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Wenzhou University, Zhejiang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China’s land expropriation mode mainly includes the expropriation “driven by government” and “by masses appeal”. The land expropriation reform mode of Wenzhou is promoted by “masses appeal”,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that governments solve “the livelihood appeal” of the people whose land has been expropriated, use “threeseparation and threereform” to give urban resident status to the peasant by his “land resources use right” and create economic environment to let the peasants “freely conduct agricultural work, or conduct commercial work or conduct industrial work” by their own will, which makes the peasants whose land has been expropriated have the dependence for livelihood and have hope for working.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Wenzhou’s land expropriation mode, the essence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reform mode promoted by “masses appeal” is driven by “masses appeal” and the “reform responded by government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cracy, resil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and is beneficial to melt social risk in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

Key words: land expropriation reform mode; Wenzhou Model; land returned; masses appeal; threeseparation and threereform; governmentled; land resources use right;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reform; society and livelihood

一、引言

篇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至苏轼(1037-1101)有了更大的变化和发展。胡寅《酒边词序》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这意味着,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并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能力。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以遣怀,又用来表示他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因为他兄弟俩已多年不见面了。

一开头,词人就端起酒杯向着青天发出了一个离奇的问题:"明月几时有?"这显然是屈原《天问》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样就把读者登时带入遥远的邃古年代和无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并表现出词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问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果说,张若虚在诗中用精致流利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澄莹生动的境界,蕴涵着无比诱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诗中则表现得更超脱、更豪迈。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苏轼此词虽然它语气更迫切,而胸襟却更显豁达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突兀的设问,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苦闷,因而神思飞越,一下子闯进月宫里去了。月宫里也许很美好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设想自己原是谪居世间的天上神仙(像贺知章称呼李白那样),因此打算乘风归回月宫里去; 但他又耽心广寒宫里的凄凉将使人无法消受。

篇4

关键词: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12-01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与物理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物理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物理教育在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对物理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物理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注重知识的教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知识被动地接受老师传输给的知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大搞题海战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如今,新的课程改革中,注重应试教育想素质教育的转化,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学科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就是说要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不断地思考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疑问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不仅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往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毫无遗漏地传输给学生,讲深讲透这些知识,对每个细节都都作出详尽的解说,让学生不再有疑问。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老师不再是一味地输出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说老师的责任要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启发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地努力锻炼自己自学的能力,启发学生多向自己提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论?推论是怎样得来的?我为什么相信它?这样学生才能对这些公理、定理所成立的条件、步骤的推断、得出的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物理是一门实验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对于物理的教学也应该有着科学的态度,注重实验性和实践性的相统一。例如理想化的条件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手段(物理概念中的质点,弹性小球,轻绳,单摆,光滑面等),通过这些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到实际情况。

2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不懂得这一学科或者对这一学科知道的不很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牢固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再自己的专业水平上多下功夫,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对于教学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掌握好专业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灵活地掌握这些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把握,在教授的过程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深奥的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还要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面。大理科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往往一道题的解答要从理科综合的角度去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对各科知识都要懂一些,才能更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另外,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是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的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善于借鉴别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用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借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味地照搬照用,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摸索创造一套具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3要求物理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无论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是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到最基本的教学中去。如果没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教学过程和谐统一的基本规律。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分析思想解决问题,再用总结的语言将结论讲出来。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最后总结指导。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积极地配合老师,才能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洁、精炼、注重科学性、富于启发性。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让学生产生误解。同时还要注重科学性,做到准确无误地讲解物理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原理等。一堂课上教师的语言如果风趣幽默、富于启发性会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要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不仅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知识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方式,不读地提高自己的水平,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为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上学年开学之初,我被分到基础最差的八四班。大家对该班的评价是:“两多一少”,即双差生多、男生多、拔尖的学生少。开班伊始我宣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初步明确了除正、副班长外的各组组长、班级委员等人选。学生问我:为什么偏偏不定班长、副班长?我说:“我们八四班不是普通的班级,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和工作热情,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班级成为最好的班级,都能胜任班长的职责,我实在想不出让谁当合适。这样吧,本月我们大家都是班长,比着管好自己,比着管好班级,看谁的贡献大,看谁的热情高,看谁的能力强,最后让谁当行不行?”“行!”大家一致同意。

因为大家都是班长,班级步调格外一致;因为大家都想当班长,有能力的学生都乐意表现自己,班级建设在良好环境下起步。

后来,我多次在班里宣扬我的新教育理念,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是未来的优秀人才。我故意弱化同学们之间的成绩差别与表现差异,把它视为进步的“早期表现”和“中期阶段”,鼓动“后来者”(即双差生)与“先驱者”(即优等生)在起跑线上次第前进,相互帮助。等班里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的时候,我又趁热打铁,组织了各种肩并肩学习小组,探究活动小组,励志宣传文明教育园地,印制班报,让班级在“紧张、和谐、团结”的氛围里疾步前行。首次月考,八四班如愿以偿,荣获全年级第一名。学生向我祝贺,夸我班主任当的好,我说:“不是因为我班主任当的好,而是因为你们棒!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会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有更大的实力!”

一个学年很快过去了。在此期间,八四班经历了奋发努力的拼搏阶段,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阶段,但是班级建设一天比一天好,学生表现一步比一步强。历次月考和期中、期末班级总评分和数学单科成绩都一直全年级领先。在学校举行的许多文体活动中,八四班都勇夺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活动强班。有人问我:老师,你是用什么招数把一个弱班变成强班,把一批双差生转化成好学生的呢?我说:“我哪有什么招?还不是我们班里的学生棒么?”其实,我自己心里明白,是因为我摈弃了那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将“师本”教育转化成了“生本”教育,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科学对待学生的基础与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我,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与豪气,最终才能把班级带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有了今天的可持续发展。

篇6

1、前导裁判:应落于端线外1-2米处,保持宽广的视角,一般情况下应在罚球线梯形线与端线的两交点之间移动,为了找到更好的观察角度,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越出此范围,他应根据球的位置决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发动裁判员们的轮转, 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追踪裁判。

2、追踪裁判:一般情况下,他在有球一侧的28英尺线附近移动,通常与前导裁判在一侧,当中央裁判移动换位后,他移动到同侧中央裁判的位置上,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前导裁判。

3、中央裁判:通常在无球区,移动,范围在罚球线延长线与罚球区弧顶之间,始终是罚球的执行者,正常攻守转换时仍为中央裁判。

4、概括来说,正常攻守转换时,三位裁判员的换位原则是:追踪裁判换位成前导裁判、中央裁判不换位、前导裁判换位成追踪裁判。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每天,我躲在柴房间里,翻着我们一家三口以前照过的照片,想着我们之间的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活,我不禁哭了起来。我每天多是一个人在柴房里度过的,从此,一个乐观、活泼的小男孩消失了,一个内向、不苟言笑的小男孩诞生了。

爷爷奶奶看我天天都不开心,就骗我说:“爸爸妈妈中秋节就回来,你要开心点,否则他们就不回来了。”我一听高兴坏了。于是我天天盼中秋节到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中秋节。可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之后,我便趱爷爷奶奶的房间,我刚到门口,就听见爷爷说:“中秋节到了,他们回不回来?如果不回来,怎么跟龙龙说呀!”我被这句话给怔住了,冲进门大喊:“你们为什么要骗我。”爷爷奶奶显然被我吓倒了,刚想解释,我却摔门而去。我又躲在柴房里,看看那被我天天捧在手里的照片,想着那两张渐渐模糊的脸庞,我想:“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这么狠心,丢下我不管不问,我恨你们。”可转头一想,他们也是为了我才去工作的。哎,我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到了晚上,我拿出一个板凳,坐在院子中央。手里捧着那张照片,望着那圆圆的月亮,我的思恋之情油然而生,几颗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眶争先恐后地流出来,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篇8

论文摘要:德育课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德育课自身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再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上职校关健是要把专业课学好,文化课尤其是德育课学的好坏并不重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德育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这样心得:把德育课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未来,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说中有一种水晶球,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未来。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水晶球。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可看到未来的水晶球,让学生明白德育课所学内容不是远离现实的,而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

从学生层面来看,不少中职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对课程产生先人为主的厌烦情绪,极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够。Www.133229.Com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洞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还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不学都无所谓。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所以学生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第二,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群体情况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个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考试准备、复习不积极,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

2.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德育课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把握课堂教学,较少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强德育实效性。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能不能认真听课并参与其中是影响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又跟教师讲课有着密切关系。激发中职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要针对症结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即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与现实尤其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郊区的玻璃厂里,几个实习工人面对每天流水线式的切割雕刻玻璃的工作非常厌烦,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太一般,太单调,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们的师傅知道了他们的心事,没说什么,而是在周末带几个徒弟到城里玩。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进人了市区。街道两旁不时闪出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有几幢楼房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很亮丽的蓝色、黄色或红色。车上的几个徒弟看着两边的风景,指指点点,非常开心,他们也注意到了那几幢会发光的楼房。这时他们的师傅指着那些楼房说:“你们看,这些楼房为什么会折射出蓝光吗?是因为楼房的外部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制造这些幕墙的玻璃就是你们每天雕刻的玻璃!’川真的?”徒弟们兴奋地望着那几幢楼房,眼睛里有一种少见的光芒。

这时,汽车在一家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儿个徒弟不明白师博来这儿做什么?看病吗?师傅把他们领到医院的婴儿室外,隔着玻璃看里面:一张又一张小床,躺着一个个可爱的或调皮的或正在哭泣的小宝贝。这时,他们注意到屋里有一个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边也躺着一个婴儿。“那个玻璃箱叫保温箱,是专门为早产的婴儿准备的。早产的婴儿为什么要呆在玻璃箱里边呢?因为那里边是恒温保湿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婴儿,让他平安度过危险期。你们知道吗,做这种恒温箱的玻璃也是我们厂生产的!”“哦!原来我们生产的玻璃有那么多用处啊!”

从此以后,几个徒弟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在把工作视为苦差,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运用美好的前景引导学生,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把学生所学德育课知识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未来是多么重要,从而引起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相信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内容恰当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的蓝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情况,因势利导

课堂上需要研习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弄清楚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吸引住学生。当然,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希望,但至少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希望。例如,对中专一年级刚人学的新生,我认为他们的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对上职业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不如上普高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非常想学有所成,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二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很迷惘,走一步算一步;三是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他们进人新学校的第一节德育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无论是接受那一种教育都能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并展示报纸、电视报道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有着专科文凭甚至本科学历的无特长学生更容易就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导人,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门课就是如何让你成功地成为一名职业人的课程,由此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并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z.联系实际,解除疑惑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体系,还要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学生质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没用时,教师就可以旁征博引,用现实中的实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讨。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我在讲授“学习知识重要性”内容时,曾使用“贫穷的农家子弟因为发奋读书,最终考取大学,并成功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面貌”的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当场反驳说:“我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今年还不到30岁,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办了工厂,今年春节回家还开了小汽车了!而许多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却贫困的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而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同学:“请大家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进行讨论!各组组长把本组意见记录下来,并形成本组结论。”这一下班上可热闹了,大家纷纷发言,有支持那位同学观点的,有支持教师的观点的,而且每一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讨论差不多了,我抓住时机再问:请刚才那位同学来说说你讲的那位成功人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模具制造。”

“他天生就会吗?”

“哪有天生会的,跟师傅学的嘛”

“哦!我知道了,如果他不学习也就不会,是吧”

“是,,

“所以学习很重要是不是?”

接着我继续总结:“我们所讲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那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机遇,还有一个就是他肯钻研爱学习,如果他不爱学习不肯钻研显然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书读的再多点,知识更扎实点,他的成就可能更大,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同学们齐声回答!

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展开讨论交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榜样示范,点燃希望

篇9

案例一:牵强引入不如“开门见山”

2009年6月,笔者去苏州听了《制作课程表》一课。授课教师的课堂引入部分激起了我的思维火花。

引入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授课教师的儿子9月1日开学时手抄的课程表和在Word里制作的电子课程表,让学生来观察两者的区别,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制作电子课程表。

初看,从现实生活引导到课堂实际,从纸质课程表引到电子课程表,似乎是个不错的引入,但仔细一分析,却发现这个“引入”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情境导入也需要有时效性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笔者听课的时间是6月份,是学生快要进行期末考的时候,而授课教师的手抄课程表却是9月开学时的新课表,还未放暑假就已经新开学,不知道这样的超前意识是否能让学生有制作课程表的兴趣,更不用说学生从何处得到学习的动力。

2.情境导入中的元素有可比性吗

用纸质课程表和电子课表比较,无非是设个套让学生说出电子课表多么多么的方便。可是真的如此吗?纸质课程表至今存在是因为它方便,没有技术含量,抄好了直接贴在铅笔盒里,随时都能查,而电子课程表只针对那些每天对着电脑工作的教师才有意义。如果说电子课程表美观、整洁,那倒还有点说得过去,但如果要让学生来操作,我想100%的学生和家长会把它打印出来仍旧贴在铅笔盒里,电子的一变样还是纸质的。

课程表纸质也好电子也好,它就是课程表,无非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原始些,一种时髦些,存在即合理,何必为了抬高电子而去否定纸质呢?

3.情境导入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吗

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这个“导入”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探究动力,反而感觉学生有些迷茫,他们不知道要给出怎样的答案才能让教师满意。情境引入必须要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否则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了,看来这个“情境”的导入有些低效。

4.情境导入与其他教学环节有关联吗

情境导入必须是为教学重难点服务的,它不可能与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脱离,它们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如果仅仅把情境导入看成一个单纯的部分来设计,那么这样的情境是呆板的、孤立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应该完全将这个包袱扔掉。

探究性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模式,正因为它的灵活多样性,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因此情境式教学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引入教学往往会收效较高。可是正因为探究性教学多了,被大家模式化了,才出现了开课必有情境导入的误区。

好的情境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但成功教学未必就一定需要情境导入。

我想我上这堂课的话,引入只有一句话:“大家都会在纸上抄课程表,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在电脑里制作课程表,好不好?”相信这样开门见山式的引入比强行安置一个牵强的引入要好得多。

案例二:课堂总结=“鸡肋”?

2009年11月,笔者在太仓市评优课上听了三堂课,内容都是Word的综合运用,略去上课前的39分钟,我们来关注一下他们最后一分钟的默契:“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谁来说说?”然后是学生近乎一致的回答,而教师则以一两字的感叹词作为评价,似乎是为总结而总结,经过总结的课似乎就是一堂完满的课了。这样的总结我们应该都听到过。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

1.反思一:课堂总结只限于知识点吗

笔者调查过多位教师,年轻教师一般仅仅把总结看成是课堂知识点的梳理,其实课堂总结在梳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更精彩。

(1)利用总结激励学生

学生一堂课上学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能力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激励来得到提高。有位名人说过:学生之所以相信自己有能力,是因为你告诉他有能力。在三年级的学生打字基础课程中,5班是速度最快的,6班与之相比差一些,因此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在6班的课堂总结中我经常有意无意地提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感觉已经成为进步最快的班级,结果在期末的打字考查中,6班的英打平均速度达到了100字符/分钟,超出了5班的91字符/分钟。教师的言论、行为对学生是有感染力的,教师有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2)利用总结走近学生

综合学科教师经常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当然与学生的交流就少了,而信息是沟通的源头,你对学生了解得越多,学生越信任你,就会越喜欢你的课,也越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作为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将其放大,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内外的朋友。

(3)利用总结提出问题

原本意义上的总结只是知识层面教师传授知识的梳理,没有学生层面的思考,因此在总结时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已掌握知识的结构点上再引发出新的问题,成为下一堂课学生的学习点。

总结的意义在于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或者是深化知识点或规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自信,或者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要让学生有“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感慨。

2.反思二:课堂一定要总结吗

课上多了,听多了,就有了这样的疑惑。看着一堂课结束了,时间再紧教师也要挤出一两分钟来总结课堂,甚至一堂任务未完成的课也不会去忽略最后的总结,似乎总结成了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算一个误区吗?总结需要有总结的意义,如果说总结仅仅是为了总结自身而存在,那么这样的总结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有时候,我们可以间歇性地遗忘它,缺少了总结的课或许会更精彩。

案例三:“粗”线条,“细”思量

2010年5月,笔者参加校内希望杯评优课,教学设计思考再三,充实了再充实,分析了再分析,不放心之余还是在教案的最后设计了一道灵活机动的拓展题,以防止内容提前授完的尴尬,从走上三尺讲台,笔者已经多次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当习惯成自然了,就要开始反思了。

1.反思一:心理剖析

分析一下这种备课方式的心理,一是不自信,怕掌握不好课堂,让学生做到下课总好过课提前授完吧;二是太主观,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但教过的就一定为学生所掌握吗?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了他们的“消化”能力。

在信息技术这一特殊的学科中,学生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时会大到超出我们正常思考的范围。信息技术教学中无法预设的实在太多了,一堂看似设计得比较周全、比较紧凑的课案往往会在一些预设不到的场景出现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而要完成课案中的任务也需要时间。这么一来,所花的时间往往会比预设的多,看似很快就能完成的任务或许就是课堂完不成的任务。

2.反思二:课堂一定要紧凑吗

至少我们信息技术课需要这样的紧凑吗?信息技术说它特殊,就在于它的技术性,学习技术性强的东西就一定需要自主,需要动手,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他们当时记住了,课后你能保证他们还记得住,时间一长,你还能保证他们记得住?他们记不住,你又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记,你还能要求他们在以后的课堂运用旧知吗?你还敢理直气壮地说我早就教会他们了吗?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也就成为正常现象了。

3.反思三:框架式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我喜欢“粗线条”,喜欢几个问题或几道“工序”就可以组成一堂课的框架,而学生的表现就在为这框架进行填充。但却又自认为无法全面掌控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此我经常矛盾着。但为了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我觉得需要“粗线条”,让他们去试吧,随便他们怎么试,他们试好了就是学好了。既然有些是无法预设的,那就把预设的减少到最小,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能自主解决就是好样的,是你自己学会的;不能自主解决的还有同学和教师,能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你也是好样的。不紧凑多好,至少是学生自己在学,不是被你追着赶着在学。

4.反思四:学习评价你忽视了吗

信息技术课上,经常会出现有学生学得很累,也有学生一会儿就完成,完成的怎么办,难道真需要再让他们拔高一点吗?有必要吗?剩下的时间只能这样安排吗?想想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体系,是多么的苍白。一堂课下来,学生完成了,可是完成了多少,完成得怎样,你了解多少?学生又在乎多少?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只关心自己是否画完,画完了可以做什么,却从不关心别人画得怎样,那幅画好在哪,什么地方修改的话会使画更漂亮……我们不是不要评价,只是有时我们无法去兼顾它,有时“习惯”了也就把评价给忽视了。给个别学生技术层面知识的拔高和学生充满个性的评价能力培养,孰轻孰重?

以上三个案例,我们都感觉到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化的一些影子。模式化在义务教育初期是一种快速见效的经验传递方式,但随着教育的深入,这种方式非但没有得到制止,反而以正统的方式牢牢占据着中国教育的主导地位。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大家仿佛一时失去了目标,对于一些学校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效,开始盲目学习、效仿,渐渐成为一种风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模式化”教学。

篇10

【关键词】 停车 价格 中心商业区

伴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大型的商业办公区逐渐形成,而不同的商业形态也带来了车流量的急增,停车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停车的供需矛盾,是引导商业区的交通与商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五角场地区的停车问题现状

1、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商业区

五角场商业办公区是上海新兴的特大型城市副中心区域,其中心面积约3.11平方公里,总建筑约508万平方米,130万平方米的商办体量。根据规划,把五角场商业办公区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其中南部规划为市级商业中心,拥有总建筑面积分别为33.43万平方米的上海万达商业广场、12.6万平方米的百联城购物中心等超大规模的商业建筑。同时,五角场周边还有5条特色主题商业街,目前主要集中在翔殷路、黄兴路、四平路、邯郸路至政通路区段,依功能定位划分为四平路文化餐饮街、淞沪路休闲健身街、邯郸路科技文化街、黄兴路购物休闲街和翔殷路休闲街,形成一个人群相对比较集中的商业综合区。

目前,五角场环岛商圈的现状主要停车设施如图1所示。主要有9个主要的停车场提供停车服务,能同时提供约2500个停车位。

这样的商业区的土地开发量通过两个甚至三个大型商业建筑、步行街产生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涌入,然而,随着开发量的加大,交通吸引量也随之增大,停车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2、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矛盾

在目前商业中心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路面停车杂乱、地面上和地面下停车不均衡、停车场饱和度不一等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1)空间因素

从停车场的位置方面看,一是商业体本身停车位供应不足,如万达商业广场虽已经有800余个停车位,但是目前饱和度已达0.86。目前,万达投入运营的仅是商业面积,办公面积尚未启用。可以预见,当办公面积投入使用之后,现有的停车供应也将不足。

停车管理混乱,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停车诱导系统,加上地面停车价格便宜,地下价格较贵等主观认知的原因,如淞沪路、翔殷路、国和路、政通路围成的区域,商场、餐饮、娱乐、金融、办公一应俱全,问题最为严重,出现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部分停车场却吃不饱,如商圈内的邯郸路、四平路夹角的亚繁停车场和黄兴路、翔殷路夹角的停车场,饱和度不足0.2,停车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环岛区内的停车场出现了集聚效应,即离岛中心越近,离大型商业体越近的区域越容易出现停车饱和的情况。由于便利性和到达性的原因,容易在核心区出现车辆拥堵的情况。

(2)价格因素

停车价格单一,目前地面停车价格均等,都为十元每小时,缺乏价格弹性。车主在选择停车位置时以便捷为主,导致商业中心区道路拥堵,停车随意性大。

停车价格无浮动性,导致日停车出现较大波动性,如工作日工作时间(9:00-17:00)停车位闲置,非工作时间(18:00-22:00)停车位不够,而非工作日全天出现饱和度较大,停车时间较长等情况。

由于价格的不变化,无法对车主停车选择进行细分,导致停车只要有位置,停哪里都一样,无法达到区域管理停车的目的。

二、基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诱导管理理论的价格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仅仅寄托于信息公开已不能完全解决商业中心的停车问题,需要对空间因素与价格因素同时加以考虑,对区域的停车进行引导。

根据停车需求模型:

因此,如果对大型商业区内停车道路进行价格细分,并在停车诱导管理中引入价格因素,则可以有效对于不同使用目的停车需求加以控制。

以五角场为例:对区域位置和时间进行细分,将国定路、国定东路、国和路的环行区域设定为一类区域,对于国宾路、政旦东路以内的区域设定为核心区域,以核心区域的停车价格为基准P,见表1:

由于停车的需求因子是与价格因素成正比的,所以可以导向车主对停车地点进行选择。从空间和时间上均衡停车需求,避免需求过集中;同时提高路边停车位的周转率,方便短时停车的车主;迫使长时间停放的车辆转移到非核心区域停车,从而改变路面的拥挤状况,优化行驶环境。

在工作日工作时间,车主的行车目的以办公为主,价格可保持不变;在非工作时间,则对不同区域,价格加以变化,以规避停车矛盾,平衡各区域中停车数量。以上的价格因素是一个静态因子,但是停车的需求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停车量很有可能由于某次会议或者活动的举行而发生变化,同时停车需求还与行动目的相关。如果是公务办理,那么出于便捷度,则车主对价格的敏感性较不明显,而如果是出于游玩娱乐等私人用度则对价格的敏感较大。通过价格调控,可以切实的对区域内停车区域进行功能划分。

三、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问题解决的对策

1、价格细分,引导不同需求的车主

将价格调控机制引入后,对于核心区域内的停车位可以发挥明显作用,使得办理公务的车主不会因为找不到停车处而着急,而私家出行的车主也可以得到实惠,较好地平衡停车需求,降低停车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冲突。此外对于道路两边的临时车位可采用递增式价格,随着停车时间的增长价格递增,以达到避免道路拥挤的局面,引导良性停车。

2、在停车诱导管理中加入价格信息

停车诱导系统,可以均衡车辆的空间分布,避免停车需求过于集中;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因寻找车位而产生的无效绕行,减小交通流量,缓解道路拥挤,提高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

在一般的停车诱导系统中,仅对有限的停车数量的实际变化进行控制,只能对停车需求进行引导,无法对停车目的加以引导。因此需在停车信息中加入价格信息,对车主的停车目的加以引导,使得商业区域的停车状态保持相对均衡。

停车场诱导系统应包括停车场价格采集器、空车位信息采集控制器、中心控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诱导显示牌等。诱导系统既要能诱导进入本地区的车辆尽快找到停车场,还要引导车主尽快找到空车位。

因此,停车场诱导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区域诱导、主要路口诱导、停车场内诱导以及控制中心。对于路边停车,可以考虑使用咪表管理。

(1)区域诱导

车辆进入某一区域时,在进入该区域的道路路侧应设置区域诱导显示牌,诱导显示牌提示的内容应包括区域内停车价格(如以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价格的不同)、停车场名称、方向、停车场内空/满状态或剩余空车位数等。

(2)主要路口诱导

主要路口诱导在进入某个停车场必须经过的主要路口应设置主要路口诱导显示牌,诱导显示牌提示的内容应包括附近的停车场名称、方向、停车场的价格、停车场内空/满状态或剩余空车位数等。

(3)停车场入口诱导

在停车场的入口设置停车场入口诱导显示牌,用来显示本停车场的空车位数或停车状态以及停车的价格。

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停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商家、交通部门、经济学家、物价部门共同参与,协调统一,本文以工作实践为基础,从经济的角度对原有的停车管理提出了控制方法,希望对实际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JAI Press Economic Impact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J], Volume 8: Innovations and Case Studies,2004(7)

[2]Parking Requirements for Shopping Centers[J],Urban Land Institute,1999(10).

[3]Elsevier Car-parking guidance with fuzzy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making[J],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