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23 02: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反思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的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渗透。因此,设计本课时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解题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购物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不同的人估算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课堂的主流活动应该让学生面临具体的生活情景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在具体的情景中,估算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接受过中大班的教育,他们较聪明伶俐,接受能力也较强,生活背景是乡镇,学生课程资源丰富程度一般。从学习情感上看,由于本班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创造欲相对没那么强。从学习方法上看,由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学,所以学生已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生兴趣盎然,畅谈买东西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会自己去买东西,而且初步懂得根据东西的价钱确定所需的钱数, 这里面就运用了数学知识——估算(板书课题:估算)这节课邓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我们学校对面的利亨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

(出示例图:热水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

师:假如邓老师想买热水壶、烧水壶和水杯这三样东西,请小朋友们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

学生进行估计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部分学生都把28元估算为30元,把 43元估算为40元,把24元估算为20元,于是得出大概带90元。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行, 这样估算的话, 那带的钱就不够了, 估计90元不合适。”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有赞成的, 也有反对的。)

生1:“我反对,因为估计90元比实际少了,带的钱少了东西就买不成。我认为应把28元看作30元,43元看作50元,24元看作30元,这样110元就够了。”

师:喔,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在购物估算时,要注意往大的整数靠,使估算的结果比实际付出大一些,才能买到东西。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老师,我认为,90元是不够买,但是,? 我们买东西不都可以讲价吗, 我想90元是够的。”

生3:我同意90元够买,你就对老板实话实说:“我只带90元,卖不卖随你”,然后装着要走,老板一急,不就卖给你了嘛。(生笑)

生4:(不以为然)现在是在超市,不能讲价的,怎么办?

生5:“我赞成,既然是估计,结果只要求接近准确数值,数大一些或小一些没关系。”

[点评:当数学问题与儿童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小朋友思维的火花就会撞击出来,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会焕发出来。]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质疑:“对于‘出现购物问题时,怎样估算更合理’这一问题,同学们都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估算方法多种多样。看来,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估算,想不想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扎实?”(生:想。)那就把第21页的“做一做”完成。(出示“做一做”题目,学生埋头试做)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各自的估算策略:

39 + 42 40 + 40 ≈80 39 + 42 40 + 45 ≈ 85

师:看了这两位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几两题的相同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进行估计再算出得数,不同点是估计的数有些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近似数的取法会直接影响到估算的结果,那么大家认为近似数应怎么取合适呢?

生1:我认为尽量接近原来的数,这样结果就比较接近准确值。(师让其例举印证。)

生2:老师我认为可以这样估算,尾数小于4的就去掉为0,大于4的就进1。

生3:取整十、整百数计算比较简便。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想出这么多方法来估算,尽管方法不同,但老师发现大家在估算时使用了同一个基本的数学思想,想想是什么?

生:我们都在想方法凑整数。

师:对,在估算时,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应用了“凑整”的方法,把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当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估算后的计算结果更简便。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练习六的第1题估算题。

2、应用:“买东西”

电话机90元 计算器28元

玩具车95元 电风扇45元

钢笔18元 水彩笔11元

①要买下面物品,大概带多少钱?

物品 估算

计算器+玩具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机+电风扇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 笔 +水彩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100元”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先独立设计--小组讨论是否合理--全班交流)

3、拓展性作业:调查自己的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估算出每月收入与支出多少钱?

[点评: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中”的教学理念。]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教学反思

通过对《加、减法估算》这一课的教学,本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发言,主动合作探究、乐于发现新知,本人认为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切入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切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小朋友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创造和谐活跃的气氛,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始终放手给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案例反思

篇2

【摘要】从“教学案例”到“教师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从课堂教学案例到教师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才会不断达到又好又快的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师反思;专业成长;教学新境界

教学案例就是课堂教学事件,即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师反思就是根据教学事件进行的反思,下面谈谈如何从“教学案例”到“教师反思”。

谈到“教学案例”,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教了几十年的书了,教案写了不少,但是具体谈到课堂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却不知从何说起,即使有也说不出个“一二来”,即是有也不典型,也没多大价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就是我们平时缺少写教学案例日记,我们只注重平时教学教案编写,却忽视了对课堂教学案例即事件的记录整理。我们可能都是这样的一片茫然,面对每天的忙忙碌碌,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每天做的都是按人家安排的去干,每天应对的不是自己自主地去做,而是茫然的应对,我们对所教的每一节课,课后是否进行回顾写下来了,对有些精彩场面和不足的地方是否进行了记录整理,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精彩过程和不足的记录,这就是教学案例,也就是叙说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即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故事。那么,如何根据课堂教学中的事件撰写教师反思呢?下面就举几个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反思案例供参考。

案例一,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间时李老师在黑板中间写了‘加法’两个字,同学们纷纷议论:加法太容易了,我们早会了,怎么还学习加法呀?同学们莫名其妙,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师走上讲台。老师说:加法的奥秘很深,我们已经知道的只是太少太少的一部分,大家还想知道有关加法的奥秘吗?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新课便从这里开始了。同学们通过观察3个算式发现新的奥秘,从而明确了( )+3=5,已经利用今天的发现,接下来研究x+3=5的求解方法。

对本节课教学案例的评价反思,本节课导入既要有精心的课堂设计又要能因势利导,灵活多样,以学生的行为切入,感觉自然,学生感兴趣,一节课下来轻松愉快,同学们都能掌握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会求未知数x,但在计算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加法的进位、减法的退位错误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个别辅导,特别是错题一定要老师看着改。

2 案例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以故事形式引出新问题:一个西瓜公平地分成2份、3份,怎么用数表示呢?这样引出‘分数’的产生,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基本上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同学们兴趣很高。在课的结束时,王老师又以故事的形式为同学们的下一步学习设置了悬念,喜洋洋不同意吃一个西瓜的1/4,要吃1/8,最少吃1/6,美洋洋听了哈哈大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向课后延伸,同学们要想知道美洋洋笑的原因就要进一步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知道可以分圆形、长方形、一条线段,是否可以平均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呢?应在准备学具时涉及到,使同学们对单位1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为下一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鉴定基础。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同学们兴趣浓厚,使枯燥的数学有了博大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探究新知,让同学们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同学们兴趣更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学习能力。

案例三,孩子写数:

1,2,3,……9,(帮一下)

10,11,12,……19,

……

90,……99,(帮一下)

100,……109

110,……199

写到1001,……。

他不愿再写下去,说:就这样继续下去!

对这个教学活动案例的反思是:“真了不起!就这样继续写下去!”就是数学,对这个孩子来讲,他正在创造自己最早的数学,是最深奥的数学。这个孩子有所发现,有所顿悟。表面上看,写在纸上的数还在继续,但准确的讲,这是数的记号在继续。这个孩子突然发现了写出所有数的非常简单的原理:0的后继是1,……。他也知道,这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由此,可以说,他已经发现了无限。这在数学上是了不起的!这正是数学的出发点。作为教师,过去我们关心较多的是怎样讲课,怎样展示教学内容,却不太注意观察学生,也缺乏倾听学生的耐心。现在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学会倾听。

篇3

它用诗意的语言叙述着两棵树的相守,为孩子们讲述了友爱与梦想,让幼儿学会感受友谊的珍贵。让幼儿从故事中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一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喜欢交朋友,愿意和朋友一起玩,但是他们也常常闹矛盾,但通常他们过一会儿就会和好如初。孩子间的这种淳朴的感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绘本《两棵树》是一个纯美温馨的小故事,它用诗意的语言叙述着两棵树的相守,为孩子们讲述了友爱与梦想,让幼儿学会感受友谊的珍贵。让幼儿从故事中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

活动目标:

1.理解两棵树的纯洁友谊,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2.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

3.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呢?”

2.小朋友,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吗?

二、故事导入,认识两棵树

1.认识这三个字宝宝吗?(好朋友)

2.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一对好朋友的故事,那这对好朋友会是谁呢?

3.讲述:是的,在花园里,有两棵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4.这两棵树长得一样吗?(大树高、鼻子长;小树矮、鼻子短)

5.看!这对好朋友在打招呼呢,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幼扮演“大树”和“小树”,说说“好朋友”的话。

三、两棵树的友好与争吵

1.一天又一天,大树和小树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究竟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和好朋友看着图片说一说。

2.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好朋友”演一演,感受两棵树的纯洁友谊。

3.为了比赛,大树和小树这样吵架,你们觉得它们对吗?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呀?

四、两棵树的离别

1.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大树和小树被分开了)

2.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会枯黄呢?(想念小树)

3.咦!这片绿叶会是谁的呢?

五、两棵树的重逢

1.哇,大树和小树见面了吗?

2.小朋友,现在大树和小树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呀?为什么开心、快乐呢?

六、“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1.小结:是的,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宝贵友谊。现在,老师想对我的好朋友***说一句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看!听了甜蜜的话,小鸟开心地飞来了!

2.你们想对好朋友说一句什么甜蜜的话呢?

3.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让更多的小鸟、蝴蝶、花儿都来和大树、小树做好朋友,好吗?

4.大树和小树好开心啊,这对好朋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本书里,书的名字叫《两棵树》,现在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吧!

延伸活动:

到图书区去看绘本《两棵树》

附绘本故事:两棵树

有这么两棵树,是那么友好。一棵长得很高大,一棵很矮小。但是,小树并不认输,他努力地生长,什么都要跟大树比一比。然而,有一天,人们在它们中间竖起了一堵高墙,它们看不见对方了。大树很落寞,日子是那么孤独无聊,大树的树叶开始枯黄。但小树在另一边安慰大树,说:振作点!我们一定会长得超过高墙!

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了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等一会儿!我快来了!大树兴奋地对小树说,它在春天结束前也长高了许多,它盼望着早日能和小树会合。它们幸福地重逢了,尽管岁月改变了彼此的容颜,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是那么矮小。

它们又在比赛谁的枝上绿叶更多鸟儿更多。它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欢乐。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终于,它们的树枝互相交叠,谁也不能使它们再次分离。人们经过时,也许以为听到了风声,其实,那是两棵树在低声倾诉秘密。

活动反思:

《两棵树》是个充满温馨,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故事,在故事中讲述了两棵树之间美好纯洁的友谊,其中大树与小树经历了“相处”——“分离”——“重逢”的过程后,真正感受到它们之间浓浓的友情,调动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感受两棵树的心情,感受只要相互陪伴,不管是在春天一起盛放鲜花还是在冬天身上落满雪花两棵树都会感到温暖幸福的心理,其次在活动中我配了背景音乐情境,和在讲述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情绪、语调来帮助孩子体验、把握故事的情感线,来营造出温馨、难过、孤独、激动、兴奋等心理环境,感受两棵树相处、离别、重逢时的心理变化,在感受了故事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体验情感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的实施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作为一节绘本课,我选用了完整的绘本进行讲述太长了,孩子的耐心已经没有了,所以今后再选用的绘本如果页数很多的情况下,那么教师就用应该节选其中主要的页面为8幅比较适宜;其次我上课的对象是中班的孩子,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达不到情感体验的水平,所以应该换成大班的孩子,这样孩子的经验丰富一些,对朋友之间的体验也更多,更能理解绘本的意义。

在细节的处理上,我也有很多的问题,在向孩子抛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给我的答案会是各种各样的,而我缺少经验对于孩子的回答不知道给如何给予回应,这是我需要思考的地方,如果孩子的回答合理我要及时的赞扬,但是如果回答的不合理也要直接提出改正,不能让小问题过去,而且对于孩子回答的答案进行深挖,来引导孩子真正理解,同时敢于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才是语言活动的目标,最后我觉得经历了两次的磨课,我也有进步成长的地方,比如在对绘本感情的渲染上,我有感情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了故事之中,他们听得很投入,同时环节上条理清楚,孩子慢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经过以上的反思,我也不断的思考,将一些小的缺点再次改进,教师的语言和身教继续提高,希望我在组织下一次活动时能扬长避短,做得更好,也让孩子们觉得更加精彩。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二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身边的小朋友。

2、学会观察画面试着看图表述故事内容。

3、会找反义词:高大------矮小。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表述故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以及ppt课件、图画本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出示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两棵树》

二、学会看图,理解故事内容:

1、请幼儿打开绘本,要求身体坐正,书平放在桌面,按图的顺序看,

2、老师引导幼儿看图:第一幅图上画了什么?这两棵树在干吗?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一天天的枯黄了?后来怎么样了?

3、看图理解故事;师分别播放PPT,鼓励幼儿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述故事内容。

4、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反义词:高大-——矮小,并鼓励幼儿说出知道的反义词。

5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6、小结,引导幼儿明白:好朋友之间要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要商量,要珍惜友谊。

7、对阅读习惯好的和积极发言的幼儿给与及时评价。

三、活动延伸:播放歌曲《拉勾勾》,请全班小朋友一起用图画的形式续编故事,并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可以再配合一些小活动来缓解幼儿注意上的疲劳,以便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的。

两颗树教学案例及反思三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争吵—离别——重逢的过程。

2、幼儿能自主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情节内容。

3、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好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活动准备:

1、 幻灯片《两棵树》

2、自制小图画书(人手一份)

3、《两棵树》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就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看?

二、结合幻灯片,利用观察讲述法,边欣赏边理解绘本内容,初步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1.出示绘本封面观察讲述

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故事的名字就叫《两棵树》,两棵树长的一样吗?(理解反义词:高大和矮小)你还知道有哪些反义词?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反义词,只要你认真观察,注重比较就会发现。

2.他们会在比赛什么?为什么大树并不总是占先?

3.你有没有和好朋友互不相让的时候?谁能用简短的话说一说?心里什么感觉?这种争吵可以避免吗?怎样避免?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要商量。两棵树发生争吵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猜猜看。

4.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每天都见面的两棵树,现在还能见面吗?如果你和好朋友不能见面了,心情会怎样?两棵树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原来分开了才懂得在一起的美好!

5.大树的叶子为什么枯黄?看到大树的叶子一天天枯黄,小树的心情会怎样?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他:“振作点啊!我们一定会长的超过高墙。”听了小树的安慰,大树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好朋友的话总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在失望的时候充满信心,这就是好朋友的力量。

6.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孤零零的树叶和灰色的背景给你什么感觉?你看到两幅图的颜色感觉怎样?

7.两棵树的容颜都改变了吗?没改变的是什么?他们重逢后的心情怎样?他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欢乐,努力的将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我们也来拥抱感受一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珍惜哦

8.你们看两棵树的表情怎样?看小鸟都来为他们的重逢感到兴奋,我们也为他们鼓掌吧。

9.两个好朋友终于再次重逢了,他们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了,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吗?看看,原来还有一小段呀。

三、配乐完整欣赏绘本录音,进一步体验两棵树之间的宝贵友谊。

四、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自制绘本,深刻领会绘本内涵。

篇4

关键词:行政法学;案例教学;建议

行政法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作为法学必须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考查学生对行政法学体系结构与基础理论的掌握,更多是对面临就业学生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目的基本上决定了行政法学既是通识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照顾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处理行政执法案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反思

首先是案例质量良莠不齐。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因此正式法的渊源中不包含判例,同时也没有权威的案例汇编。虽然目前教师们已经努力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方面仍然难像英美等国那样信手拈来。国内教学案例的来源非常繁杂,诸如报纸、杂志、各种教学参考书籍,还有很多是以自己的案件现身说法,很多案例由于时间久远,缺乏现实感、时代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学设计过于简单。笔者以为法学案例可大致分为示例型案例和研讨型案例。示例型案例是通过对案例分析的手段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选择案例时通常会对案例进行适当的简化,突出表达案例与该知识点的印证;研讨型案例主要以培养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为目的,具有存疑性。示例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案例的功能基本局限于对所授知识点的解释,研讨型案例作为了学术论坛、学生沙龙的素材。这样的教学设计实际效果是有限的,提升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功能欠佳。最后是教师和学生作用两级化。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理解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得出结论,其所涉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学生的准备时间等,基本是由教师控制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英美国家的法学案例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占据主导地位,在探讨问题时,各种观点自由交流、激烈碰撞,教师只是起辅助引导的作用。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按照概念—命题—定理—固定答案的思维方式运行了十多年,这样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不在一个步调上,用这样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高度不确定的形形的实际问题,难度系数过高。由教师选取案例并引导发问,阻却了学生们对案例设问的权利,使得学生们探究意识和批判意识受到影响。

二、一些改善建议

首要任务是做好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一个好的案例能把部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课堂上生动展现,另人感悟、引人深思。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谨慎。案例的来源真实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和,那些为了印证所授知识点而生造案例的做法应当摒弃,若学生无法置身于真实的法律环境当中,那么其教学效果也只能停留在对知识点简单理解的层面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定期更新案例题材数据库,做到与时俱进。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教师针对授课需要挑选可以充分体现所授知识点的案例展开讨论,使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动态与发展趋向,使学生对现实法律运行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是目前案例教学中最弱的环节,因此需要法学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这项工作。其次是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环节。无论课堂上使教师占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主动自觉的探讨都不是我国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理想状态。笔者在日常的案例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仅仅满足于填鸭式教学,只是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从不去独立思考,这样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就精心安排设计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的准备工作,案例如何抛出,围绕案例的模拟练习如何展开,练习结束之后的反馈和总结如何进行等等。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发挥其必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和论证方法远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模拟练习的安排应当尽量多元化,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尽可能地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要求,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法律资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湛中乐.论行政诉讼案例指导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1).

篇5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理性思考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1989)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出现滑坡。”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反思性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认为反思性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对反思性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并能快速地把教师塑造成学者型教师。

2.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科研活动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科研活动,可以快速的积累经验,获取新的观点、理念,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教研能力,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反思,形成再反思。通常有以下三个层面:(1)教师个人的反思,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教师的自我对话;(2)同伴互助,即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3)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我利用双周教研组活动中的备课、开课、听课、评课。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中观察,小范围结思;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将自己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

3.注重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方法,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理性梳理自己零散的实践经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并写出论文,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形成文章、论文,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升了对教材的认识、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才有可能进行更有效、更彻底的教学反思。

4.反思性教学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

个体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包含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教育实践(自己的或同事的),或与他们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研究,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常常体现在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研讨中。

如果说个体反思是一种静态的自我完善研讨(种子发育,发芽)的过程,那么集体反思就是在动态中暴露自己的优缺点、吸取集体智慧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当于种子钻出地表后,只有能经受风雨、阳光、干旱历练的,才能生存,茁壮成长。因而,只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升反思性教学的实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因而案例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具备的案例特征

1.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若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有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案例必须要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程序

1.案例描述

记录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

2.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即想法,当时和事后的想法,同事或同行的想法;做法,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效果如何。

3.案例归纳

即由某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若干教育教学策略。

4.案例创新

即从“追溯研究”走向“试验研究”,由此产生另一个或多个相关新案例。

(三)案例研究的功能

通过案例研究、案例撰写、分析案例,对于自身教学的成长有诸多帮助。

1.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可以促使自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可以对自身行为促进反思,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课例研究

(一)《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教材介绍与分析

关于《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位于《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章节中,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这一教学课题中。教材的编排非常简单,教材中没有详细罗列相关知识点,而是要由教师来整理教材,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及经线、经度与半球之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教材,由地球仪引出经线、经度的概念及特征。在解决经线、经度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及如何利用经度来做出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利用经线、经度的相关知识,对东西半球作出判断是初中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比较抽象又涉及空间知识,因而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一直以来有关这部分知识的得分率一直非常的低。本人利用反思性教学,针对《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在一定程面上解决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

(二)第一次教学

1.第一教学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东西经度划分的教学。结合图示一,进行讲解。

(1)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2)由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为东经区,由0度经线向西至180度为西区。(并结合图一进行讲解)

(3)自西向东的方向观察,可发现自西向东,东经区度数在递增,西经区度数在递减。由此规律,给予任意二条相邻经线的度数,就可判断,这两条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如:自西向东依次出现20°、25°,一般可判断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再来讲解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对任一点进行东西半球判断的教学。

结合图示二,进行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①分界线,由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②半球划分由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以西部分为东半球,另一部分为西半球。在讲解的同时作图、标注,如图二。

由以上方式、方法讲解这一知识,问学生听懂了没有,90%以上的学生都会说听懂。但随便出一道题目,如:“25°W,位于什么半球?”结果发现正确率只有50%左右,而且这50%正确率中还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在。这么低的正确率,促使我去反思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2.第一次教学后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其原因,其一,90%以上的学生说听懂了,其实大多数说听懂仅仅是听懂,并非真懂了,并非真理解掌握。大多学生在听懂与真正知识的落实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其二,当时是听懂,而且会了,但一离开图示,就会出现无从下手,说穿了还是没掌握,没能落实到实处。其三,这一知识点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而言,在空间思维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因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弱,致使掌握起来的难度加大。

发现以上问题之后,思考解决的途径。方法一,讲解时放慢速度,给予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方法二,图文结合,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图示、视频,以降低难度,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方法三,加强练习来加以巩固。通过这样的教学操作,应该说有效,但效果不理想,像我们学校基本达到57%左右。因而考虑改进教学方案。

(三)第二次教学

1.改进

在以上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中,东半球具有以下特点,如图三。

(1)西经中除度数小于20度的经线在东半球外,其余西经区的经线都在西半球上。

(2)东经中除度数大于160度的经线在西半球外,其余东经区的经线都在东半球上。

(3)刚好位于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上的点,就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2.改进后教学

由于东西半球划分在东西经度上有以上特点,因而在第二次教学中,在第一种教学方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与教学补充,并着重强调有关东半球的以上三个特点。通过以上的调整,做题时,学生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了67%左右。但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3.改进后反思

分析学生造成错误的主要因素,总结后概括为:上述的三个特征,一是没能记住,二是没有理解,做题时当然也就不会应用了;东西经不分,不会分;没有图示,不会做;有图示,落实不到准确点上。

在教学中,每每遇到这一问题,促使我去探究思考:有无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今年的九年级复习中,又遇到了这一老问题,在备课、画图示、观察图示与相关的数据时,发现一种针对这一问题,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规律。

(四)第三次教学

1.再改进

这一方案,是在第一、第二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示与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东西半球判断中,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有以下规律,如图四。

(1)经度小于20度的点,不管东经、西经都位于东半球(某点

(2)经度大于160度的点,不管东西经都位于西半球(某点>160°)。根据这句话,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大于160度的,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西经171度,只要看到度数大于160度的,不管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因而,由于171度,大于160度,位于西半球。

(3)经度大于20度,小于160度上的点,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20°

(4)经度刚好等于20度的点,是西经20度的,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是在东经20度的,就位于东半球(某点=20°)。这句话,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20度,所采用判断方法。如:某点(20°E,30°N),判断出是东经2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半球。又如:某点(20°W,70°S),读出是西经2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5)经度刚好是160度上的点,是西经160度的,就位于西半球,而是东经160度的,就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某点=160°)。这句话,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160度所采用的判断方法。如:某点(160°E,66°N),判断出是东经16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又如某点(160°W,70°S),读出是西经160度,根据这一观点,这一点在西半球上。

2.改进后再教学

由于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有以上规律。因而在教学上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时着重渗透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的以上规律,适当配合题目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只要练习几次,就能掌握领会。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及考试反馈,采用这一教学方式,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到95%以上。做到了,只要提供任意一点经度位置,采用以上观点中的相应观点判断,就能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某点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还是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因而针对《东西半球划分与判断》教学点,这一教学方式无论在操作性、实用性,还是在实效性上都非常好。

思考之,针对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度,降低学习难度,使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案,对于解决利用经度对东西半球的判断,目前只在九年级学生的复习阶段进行了行为研究,效果满意,但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生,在缺少地球空间知识认知状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效果如何以及有无影响到教材设计中,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空间上对这一知识的认知有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四、研究后的反思与结论

(一)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研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不断深入,积累不断增加,越加感触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正如叶澜教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教研活动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运用于教研活动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教研组的功能,极大地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因而,对于我来说,教学反思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了教学实践,而且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有利于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怎样进行教学性反思

我是这样一来做的。把自身的教学反思渗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中。在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中,再配与实践(行动)─反思─调整─再实践(行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有效反思,也会出现无效反思。教学反思的有效无效在于教师自身对于所面临的问题的把握程度,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及对学生认识学情的把握程度。同时,对于无效反思经过改进,不断的改进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有效反思。

具体在课前、课中、课后中我是如何做的:

1.课前反思,要有前瞻性

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它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有监控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中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行为跟进

反思性教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仅仅是摸到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才能窥到门道,提升实践。目前本人正在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1.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畅通反馈渠道,不断地获取自己及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整合。教学反思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通过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反思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

2.案例分析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文献案例,从他山之石中汲取精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特别是教学思想,通过交流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07.

[2]殷伟康.论反思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2-04.

篇6

案例一:(投影)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农业生产景观图(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6页图5,4)及简介

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那里建有许多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主要种植小麦等(图A)。青藏高原地势寒冷,山地草场广布,人们从事粗放的放牧业,主要放牧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等(图B)。

一组问题:(略)。

案例二:(投影)香港高榕公司西兰花基地分布示意图(下图)及情况简介

基地主要种植西兰花,西兰花种子全部由日本提供,成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种西兰花所用的肥料全部由高榕公司根据土壤性能配制提供,生产过程中所用农药全部由高榕公司根据日本对13种农药的壁垒提供。基地按纬度确定各基地出菜时间错开,此经营方式为候鸟式经营。

一组问题:(略)。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案例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运用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碰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既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案例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6页的两幅农业景观图(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通过对这两幅图的挖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下列几点:(1)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2)农业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3)农业的主要区位不同是因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4)可以改造不适宜欲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在减少,市场的影响力在加强,国际市场的变化正强烈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农业布局和农业结构。

案例二是我自编的一个案例,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这个案例来自我们身边的生活,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我校附近正好有一大型蔬菜基地(香港高榕公司)落户,蔬菜基地的建立使当地许多种粮地变成种菜地,许多粮农变成菜农,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个蔬菜基地为何建在徐州?它是一个独立机构,还是一个分公司?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其蔬菜销往何处?可否把它作为一个鲜活的教学素材?基于这些思考,我有目的地走访了这个蔬菜基地及其负责人,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并把它编成了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挖掘,学生们感觉到学习地理很有用,热情很高,使用效果非常好。

这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我选取的案例主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努力挖掘生活中鲜活的内容,并且采用了“提供背景材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拓展延伸”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激活内在需求并主动进入“调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认知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强化,探究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识,而是在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而教师也不是在教“地理知识”,而是在就“农业生产的安排”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交流。

篇7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90-02

案例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却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选取典型案例,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虚拟环境进行情景教学,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或群体讨论对法律事件的阅读和分析,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是对传统法学教学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目前公认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式。

一、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的现实考察

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学理论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职业教育活动。经济法教学具有双重性,即理论性与技能性,因此,经济法教学不仅是一种经济法理论教育的传授,更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经济法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即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启发性、参与性、民主性的特征。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观摩庭审、模拟法庭、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等方式。

当前,国内高校中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列入了各高校的法学教学改革计划,并已经开始广泛运用。特别在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已被广泛使用。经济法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内容广泛而丰富;二是发展变化更新快;三是经济法不仅覆盖整个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四是经济法的理论抽象性、实际操作性强。针对以上特点,经济法的教学必须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在内容上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学阅读相关资料。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普遍地开展案例讨论、分析,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并且能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国内经济法案例教学已普遍展开,但仍处于一个发展和探索的阶段,目前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事先选好典型案例,在课堂上通过各种途径展示案例,并根据案例内容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上述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一种方式是由学生收集案例。具体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示自己收集的案例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收集的案例,通过让学生自主展示案例、自主质疑案例、自主分析案例、自主运用案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提前精心组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组收集案例,并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质疑,形成较有使用价值的“学案”。第二种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目前,第一种案例教学形式在法学教学中被较广泛地运用。因为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是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的,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对某些技术性较强的部门法,如公司法、证券法等,甚至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去收集这方面的案例并提出问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而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更符合本科教学规律,也更符合我国学生现状,这恐怕是第一种案例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学教学中的原因所在吧。但是,在这样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地选择案例,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案例和问题中进行学习。从一个角度看这是我们教学的一种巨大进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样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垄断了对案例选择的权利,垄断了对案例设问的权利,学生拥有的只是毫无选择地对现有材料、现有问题进行分析作答的权利,失去的却是探究的欲望、创新的意识和自主的发展。

二、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的检讨

案例教学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其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是目前公认为解决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式,但目前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还停留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的状态,这显然难以达到法学职业化的培养目标。

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或不足主要有:

(一)案例资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经济法案例教学中比较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案例汇编等材料的内容,缺乏对经济纠纷原始材料的选择与分析,案例往往过于陈旧、机械,缺乏典型性和现实性,而案例教学的基础就是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案例,要选择那些能体现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理论的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通过对这些贴近现实生活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掌握课程内容了解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学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仅应用于课堂,时间和空间有限。经济法课堂教学,特别是本科,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及法律法规为主,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而经济法教学内容广泛而丰富,难以充分进行案例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就应拓展教学空间。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活动,使传统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三)教学资源不足,样式单一。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变革,更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变革。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确立起“教材系列”的观念,教材是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了形形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包括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最忌讳按照教科书的步骤一步一步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没有自己对教科书的再创造,缺乏自己的个性,不能给学生惊喜的感觉。因此开发教学资源,打破教科书的框架,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必备前提之一。

(四)师生地位:摆正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

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强调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与努力。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人,而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点拨”的角色,坚决反对将案例教学变相成为教师自己展示案例、质疑案例、分析案例、运用案例、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三、经济法立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立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它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是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为克服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弊端,应积极探索新的创新模式即在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力求手段新颖、方法多样、内容丰富,使知识点、应用点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给学生以“立体”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

(一)教学手段“立体化”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现代化媒体,借助现代电化教学媒体,使教学手段多元化,营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拓展教学的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利用电脑多媒体拓展理论知识、再现案件情景等,使单调、枯燥、抽象的经济法律知识鲜活起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呈现“立体”式格局,充实完善了课堂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二)教学形式“立体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形式“立体化”,乐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资料“立体化”

立体教学资料从形式上讲主要有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电子和网络出版物包括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资料库等。我们将大量的经济法电子教案、课件、典型案例资料、教学拓展资料及试题库等上网,构筑网络教学平台。电子和网络资料具有直观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的特点,教学资料由纸制教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料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教学平台,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篇8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习愿望”,然后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节课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的环节如下: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声音,想办法让那些原来不发声的物体发出声音,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一边想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一边思考:这些物体在我们用力按住、弯曲、拉伸时并没有发出声音,而当我们敲击或拨动它们之后,它们就能发出声音,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和道理呢?

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在学生带着“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发声物体有什么特点。观察发声的物体和不发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三、了解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猜测人说话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位学生他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原以为他只会说从书上看来的,谁知他说可以证明的,就让他到上面来演示给大家看,然后让其他同学带着疑问,跟着这位学生把手放在喉咙处,试发出声音,感觉振动。通过个别同学的演示、同学们的实践和讨论,同学们都能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外延伸

在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后,布置了拓展性的课外作业:人说话是因为声带在振动,那么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反思

一、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包括和教师)的讨论切磋。”我认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感知发声――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延伸拓展。

二、抓重点,破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究性活动,但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来看,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为此,还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设计教学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1)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2)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声音是靠振动发出声音,故在学生制造声音这个活动环节上,使得学生能充分地活动起来;(3)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4)拓展引申,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养成科学的研究能力和行为习惯

篇9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示分别从两片树叶不同位置出发的两只小蚂蚁的跑步路线,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观察、感知、思考、发现、表述,初步感知“一周”,为进一步探究“周长”做好心理与知识铺垫。

二、操作探究,丰富表象

1.摸一摸。2.找一找。3.描一描。4.比一比。

三、小组合作,发现策略

师:大家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请合理选择学具袋中的相关工具完成你们的操作。(为每个小组准备待测周长的图形模板:圆形、月牙形、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相应的测量工具:直尺、三角板、线绳等,以便学生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请看活动要求:(1)小组内先说说要测量你们所选图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来测量?(2)小组长做好分工,两人测量,一人做好记录,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3)测量方法可以简单写,只要能在汇报时说清楚就行。(4)时间5分钟。

【带着明确的合作要求,小组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测量图形,再各抒己见,讨论该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并尝试其可行性】

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小组代表边汇报边简要操作,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随着交流、演示,择机进行引导性评价)。

①圆形钟表面的周长:组1:用尺量。组2:不行。应该先拿线绳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组3:我们也有一种不同的方法。先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②月牙形的周长:组1:在尺子上滚一滚。组2:月牙形不能滚。应该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来完成。组3:其实我们把前两组的意见整合一下来量。弯的地方用绳子围或在尺子上滚一滚,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将两部分长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在各小组争抢着汇报不同测量方法时,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想法得到完善,策略得到丰富,表达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体验更加深刻,操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巧妙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为进一步探究打好基础】

③五角星、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周长。组1:无论是五角星、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只要先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组2:五角星只要先量出一个角上的一条边,再乘10就可以了。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条边,再乖4就可以了。长方形则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分别乖2相加就行了。组3:正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我们没有意见。但五角星还有一种方法: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乖5也可得到它的周长。长方形只要先量出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再乖2也能得到它的周长。

【在学生探究出曲线围成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得到老师及同伴的肯定而得意之时,老师的择机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操作探究更加积极主动,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但对五角星及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找到多种有效的方法,而且观察发现、归类探究、操作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得以很好的体现,在突出方法多样的同时巧妙地进行着优化意识的培养】

师:你们真了不起!表达越来越流利,用词越来越精准,概括能力越来越强。老师相信,对今天我们探究发现的“量”“围”“滚”等测量周长的方法,大家一定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课后反思】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方案设计要“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2)引导点拨要“活”。通过恰当的问题,或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归纳示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求知求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评价激励要“诚”。教师要以真诚、尊重的态度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学生一定会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认真、主动实践,积淀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篇10

《长方形的周长》这是我刚进学校时,第一次上的公开课的内容,第一次上这内容时的情景在脑中已模糊不清,但是课后明叔点评了一句话:“你这数学课上得像语文课一样。”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案例,望大家喜欢。

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一教了十几年数学,我觉得自己对教材和学生都掌握得很好,但今年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很快,一只只小手接连不断的举起来了。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9+7+9+7=32(厘米)!”

“9+7+9+7=32(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9+9+7+7(厘米)!” 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到学生自己归纳不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我急了,只好硬往公式上引导:我说:“长方形两条长,那 么9+9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9×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7×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也可以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三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只有一半左右学生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还有一半学生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完后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摘取数学皇冠的明珠呢!

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二一、深入学生,选择素材,创设情境。

对一个学科而言,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最重要的。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课余,我特别关注学生喜欢玩什么,怎么玩,并从中得到启发,将学生玩的素材巧妙、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亲近、亲切感。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时,当我把长方形卡通画片呈现给学生,他们的“情”即刻“热”起来:“好漂亮的画片!”接着,我将画片平移至右,显现长方形画片阴影框架图。实物画片与框架图形成鲜明的对比,既为今天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又为以后学习面积埋下伏笔。同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丰富多彩的,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计算、公式、法则的问题。多彩的画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玩一玩、拼一拼、算一算

二、学玩结合,探索创造,发展能力。

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一边列出算式,一边用图形(小棒或线段)展示解题思路,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亲身体验,构建数学模型,经历了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份画片,满足了他们“给我一张吧”的愿望;“你能用这些画片拼成新的长方形吗?”激起了学生原本就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因此他们在拼图游戏中能大胆构思、创造,相同的拼法,不同的解法;或不同的拼法,相同的解法。特别是学生在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画片连拼成长方形时,由2张画片、3张画片、4张画片的连拼,联想到10张、100张画片连拼成长方形时,由2张画片、3张画片、4张画片的连拼,联想到10张、100张画片连拼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按这一规律推导出若干张正方形画片连拼成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游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主体、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的思维在此间产生了质的飞跃,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让我惊喜、让我感叹!

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三《长方形的周长》这是我刚进学校时,第一次上的公开课的内容,第一次上这内容时的情景在脑中已模糊不清,但是课后明叔点评了一句话:“你这数学课上得像语文课一样。”让我印象深刻。那时的课应该让人感觉十分青涩吧,虽然每个环节师父都细心地指导我,但在自己实践时,仍然有很多地方没有把握到位,那次的公开课只能算是完成了。

在身边老师的指导和时间的磨砺下,如今再来上这个内容时,对于每个环节,该如何设问,已找到了一定的技巧。三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逻辑性还不是很强,要想正确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地按照老师的思路,而应该多去揣摩学生的思想,然后在他们的思维基础上进行牵引,往往能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仍然采用了一个童话故事进行情境引入,但发现学生的情绪并不如我原来的学生那么高涨,当时便想:难道是我的童话故事学生之前听过?课后我问了问学生,他们说这个故事之前并没有听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同的反应呢?课后我进行了一番思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就会上网,他们能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促使了学生的心理开始早熟。曾经喜爱看《喜羊羊》的孩子们到了三年级,心里开始出现矛盾,一方面平时看着《喜羊羊》,另一方面又开始排斥《喜羊羊》,他们觉得这个动画片很幼稚,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看的动画片了。同样,所谓的童话故事对他们来说也就显得很幼稚了,听到后兴趣自然不会很高。在今后的课中,不管用什么进行引入,都应该先对当时的学生的喜好、心理进行一番了解,而不应该还停留在对原来学生的了解中。时代在变,孩子们也在变,只有顺应了他们身心的发展规律,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