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本文通过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介绍,教会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快速拟出新颖、别致简洁、醒目而又富有文采的标题进而展开写作训练。
【关键词】拟题方法;探索;靓丽
能否根据话题作文题目的要求拟出让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的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起始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们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时下,在中考、高考作文中,话题做题甚为流行,它给考生留下了更多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自主行文、勇于创新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拟出好的标题往往是考生难以把握住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否有法可循呢?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修辞法 拟题时灵活巧妙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添加情趣美,如此喻:《让微笑像花儿一样绽放》(以“真情”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以“环保”为话题)。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环保”为话题);《草青于春,叶落于秋》(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借代:《黑白债》(以“爱”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拟人:《新型电脑的自述》(以“网络”为话题);《谢谢你,小失误》(以“小和大”为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夸张、设问、反问、对比、双关、顶真、反语、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拟标题,都能使文题生动鲜明、形象贴切。
2. 前后添加因素法 进行扩展,此法宜用于话题作文,即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以“瞬间”为话题,可拟为“精彩的瞬间、触动心灵的瞬间……”,“瞬间的感悟、瞬间的震撼……”。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3. 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异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让文题具有悬念美:(1)可以一反常态,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十七岁,老朽了!》;(2)可以小题大作,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破不了的“案”》;(3)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如《明天我们在那里居住?》(以“环保”为话题);(4)也可以巧妙地运用留白,即留出艺术空白读者去独立思考、想象与填补,如《谁的眼泪在飞》(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
4. 引用、化用法 指引用或化用歌词、诗句、谚语、联语、俗语、座右铭、格言、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题的题目,如《千年等一回》、《愁云惨淡万里凝》(以“考试”为话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年之计在于今”、《感情诚可贵,真理价更高》(化用裴多菲的诗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化用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词句)。这些标题或文采飞扬,或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让人倍感亲切。因此,引用或化用这些诗句,可以使文题新颖别致,诗意丰蕴,引人入胜,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善于在标题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 如标题《笑对人生》、《那次,我把握住了自己》、《打开青春的天窗》、《座位的悲哀》等,都是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来命题的。文题感中有思、思中有悟,既反映了考生对生活的积累,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而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6. 妙用符号法 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拟题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金钱≠幸福”、“减负?别逗了!”、“幻想·理想·空想”、“7-1=0”(以“诚信”为话题)、“1+1>2”(以“团结”为话题)。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来设计文题,往往能准确地概括文章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7. 中外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文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如搞笑课堂One and Two (以“生活”为话题)、“Come on,给我感觉”(以“幸福为话题”)、“Internet ,my love”(以“电脑”为话题)。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篇2
关键词:生活体验;开放话题;理论依据
写作是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其在语文各个阶段考试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但是提到写作许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教师们也是一筹莫展。这就是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写作方法,没能让他们将生活素材与书面表达巧妙地结合起来,没有放开思维的束缚,丰富他们的想象。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生活体验,写好初中作文进行教学探索。
一、结合生活体验拓展话题理论依据
写作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教师理论指导为主,一种是以学生实践写作为主。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我们应该统筹运用,这样才能相辅相成,实现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如果要分主次的话,学生实践练习应该占主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拓展话题,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写作、勤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流程来帮助学生从体验中萃取并拓展话题:首先结合写作要求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相关的体验进行口头表达。许多同学写作乏力,但是口头表达很顺畅,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先将生活体验以口语的方式展现出来,为进一步整合成书面写作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我们还要诱导学生针对表达出来的生活体验进行升华性讨论,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写作空间,这样才能使文章有精气神。
二、结合生活体验写好作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1.鼓励学生多表达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有共通性,一般人们从心理上觉得口头表达相对容易。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体验来写作文,我们首先就要引导开展课堂对话。课堂对话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定是开放、灵动的。学生在初步表达后,我们再用问题进行适当的诱导,启发学生联想和回忆更多与写作主题有关的生活体验和感想。
例如:针对《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习作,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表达一下家庭生活中发生过的几件特别感动的事。然后我们再启发他们升华联想、挥发感情,这个过程中同学互相倾听,可以共同参与到如何用这几件事联系“我爱我家”这个中心主题的表达。这样像聊天一样畅所欲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启发和引导。这样就能有效摆脱“妈妈照顾生病的我”“爸爸辛苦上班”之类的大众化人云亦云的话题,经过交流互动有的学生认识到从一些更能体现真实的生活细节展开更容易表达情感,比如:“虽然爸爸抽烟经常惹妈妈生气,但是当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妈妈还是会提前买好烟,方便爸爸给客人敬烟。”这样写就把妈妈对爸爸身体健康的关心,对客人的周全礼节等都生动地写了出来,为“我爱我家”这个话题增添了一笔有血有肉的材料。
2.指导学生多积累
充分的素材积累是写作的物质基础。素材的积累一方面靠生活体验,这在前文已经叙述;另一方面就要靠多阅读、多思考形成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名家精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积累基本的词汇及写作技巧。
比如,我们可以以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为写景散文蓝本,具体操作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结合其生活体验进行启发和引导:(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2)分析原文说一说济南的冬天的有什么样的特点?(3)理解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试着以《家乡的x天》为话题写出家乡的冬(春、夏、秋)天的显著特点。
这样教学,让同学们以名篇为蓝本,全面体验写作的流程和技巧,并能通过模仿形成初步的技巧积累。
3.要求学生勤练习
掌握技能的两个要求是勤学多练,练习是构建理论知识到能力迁移的桥梁。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和表达技巧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勤动笔、多练习,通过写作实践和教师的反复点评与修改,我们才能领悟写作的真谛,最终实现练笔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拆分成几个环节的练习:第一,积累训练。比如我们可以展开对“青春”为话题的名句积累,同学们可以从电视剧、言情小说等不拘一格积累到:“青春是一个人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青春是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突破严冬的萧瑟和荒凉,给人们送来春天的问候”等句子。第二,限时写作练习。限时写作契合考试的情景,可以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容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整合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想,这样设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写作促成的必由之路。
总而言之,写作不能是空洞的编写和刻意的思想拔高,而应该是对生活体验的整合与升华。所以写作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启发他们拓展思路转换表达,最终让学生掌握“我手写我口”的写作真谛,成为文章真正的主人。
篇3
1.推荐展示好词佳句,亮点闪现。
古今中外的一切名著经典,都是文学巨匠呕心沥血之作,其语言更是精心设计,提炼加工,规范而成的。名著中还有很多成语、俗语、谚语以及富含哲理的句子,其魅力经久不衰。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阅读所得若能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显然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作文中亮点纷呈。
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和素材的积累过程。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务必要求其摘抄记忆好词佳句。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每天由值日生书写一句或一段靓丽文字,全班同学共同积累,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学以致用。发现学生作品中恰当使用,就加以肯定。日积月累,学生作文中的语言就会变得漂亮,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语言亮点意识。
2.开展名著知识竞赛,群雄逐鹿。
为督促同学研读名著的实效性,每半个学期指定阅读一部经典名著。要求学生认真品读,在品读中熟悉作品的作家常识、写作背景、相关人物、故事情节、艺术手法、名家评述等。在阅读完成之后,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此作品的知识竞赛活动,试题紧紧围绕我们阅读的名著。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队伍,队员由该组同学轮流担任。根据参赛得分情况,评出最佳代表队,最佳队员,给予一定的奖励。结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前半学期我们指定阅读《红楼梦》。给出具体要求:了解作者曹雪芹,《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金陵十二钗,作品中重要诗词等。
3.交流名著研读心得,百花齐放。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流”。教师不仅要上好每一节阅读指导课、名著赏析课,又要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名著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高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都进行“名著阅读 走近大师”大型系列名著研读心得交流活动。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的学生的理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假期(寒暑假)要求班上每位同学都要精心挑选一部名著,全力投入,做好研读工作,并记录好阅读过程中有所感触的点点滴滴,最后形成读书心得或读后感,开学第一周语文课进行交流探讨。讨论中,各抒己见,让观点激烈碰撞,力争撞出思维的火花。交流中,我们听见了不同的声音:交流的名著篇目各异,百花齐放;同一著作,不同的见解;同一个观点,不同的论述角度。在上个暑假,同学认真阅读,积极写作,展示出许多优秀作品:《但使晨光过沧海》(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圣洁的灵魂》(读《茶花女》有感)、《历史的暗角》(读《蛙》有感)、《写给黛玉》《红楼一梦,一梦春秋》(读《红楼梦》有感)……
倾听别人的见解,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迅速提高。为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我们定期向杂志社投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各类作文大赛,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继续前行。
4.师生共同研讨名著,同台竞技。
师生共同研讨名著,即在一定的时间段,教师和学生阅读同一本名著,做好批注、积累和思考。在阅读完成之时,在规定的时间里,针对同一著作,就一些好题材、好话题限时独立作文,师生共同完成相同的写作内容,然后选出美文,共同欣赏,发现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本学期在教授庄子的《逍遥游》时,为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庄子,了解庄子的作品和思想,师生约定在一个月时间里自找庄子相关作品阅读,做好准备,然后用一节语文课完成“读庄子”为话题的片段作文的写作、讨论、修改。在此次活动中,我们留下了《永远的庄子》《一颗孤独心灵的突围》《读庄子》《致庄周》《蝶舞逍遥入梦来》《云飘雾渺近蓬莱,落崖惊风任逍遥》等优秀习作。
但凡有教师“下水”的活动,都能极高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通过师生同台竞技,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认真度和写作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篇4
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确实,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没有直接的写作体验,那么,老师的指导往往是隔靴搔痒;相反,如果有了写作体验,老师的指导就会对症下药。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注重亲身体验。这个体验,不仅指学生要体验,教师也要体验。事实也证明,当我和学生谈论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感受时,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写作以“一路书香”为话题的作文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从小时候爱看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简直让人身临其境的连环画,到初中爱读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金庸武侠小说,到了大学,则沉醉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婉约与豪放的境界中。而现在,我的枕边一直放着一本《泰戈尔诗选》,他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读书,就是和高尚者对话。书香,熏陶了思想,洗涤了灵魂,伴我一路成长。“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读书感悟激发了学生的盎然的兴趣,学生纷纷谈论自己爱读的书,喜欢的作者,读书的小故事,小挫折,读书时的感受等等。有了深刻的感受才会有传神的笔调。
二.抓住局部,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
进行深入探究,揣摩要领,领悟规律。初中作文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有计划地抓住一个个局部,进行“分解动作”,深入研究,以此带动全篇,让学生易懂易写。比如,在记叙文中要刻画好人物是有相当难度的,不可能一下子写好,那么,可以先抓肖像描写的训练,再抓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的训练。而抓肖像描写训练时,可以从容貌、神情、衣着、体型、姿态等角度进行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也可以从静态写生、动态捕捉、粗线条勾勒、工笔细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前后对比描写等等角度进行开拓深入,使学生学有所获。又如,在训练学生进行自然景物描写时,可以结合文章,归纳出很多写景的方法,如多角度、多感官、巧引用、善联想、描色彩、绘情态、用修辞、讲顺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等,这些方法又可以综合运用,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和抒发作者的情怀。当然,这种训练不是教师凭空地去讲述名词术语,而是以范文或习作为依据,启发学生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自己去精心地观察、熟悉、体验。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习作慢慢生动鲜活起来。
三.展示典型,加强赏析
指导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提升写作能力。这种赏析,既可以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优秀作品,在班级里朗读,并介绍自己的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写作方法、成功或不足之处等,这样,在交流或倾听同学写作经验与感受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对写作的一些认识,也能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也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名篇佳作,具体谈谈文章在主题、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要手高,必须眼高。还可以是教师推荐,由师生共同赏析,或领略立意的高远,或欣赏意境的开阔,或推敲构思的巧妙,或咀嚼语言的甘味,或体悟情怀的高洁,或感受思想的深邃。师生通过各抒己见、交流切磋,使原本朦胧的写作意识、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朗,也丰富了写作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鉴赏水平。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对自己下笔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
四.作文批改,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评论中进步,在修改中提高。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文成于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批改、修改,教师要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与鼓舞,有效地纠正学生作文中的漏误并进行有效的修改提高。但是,传统作文批改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师往往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圈点勾画写评语,学生拿到本子最多瞄上一眼就作罢,在这种学生写、教师批的模式下,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因而学生不容易将教师的批语和评讲的理论转化为一种写作的实践。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新《课标》指出,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新《课标》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应该放弃这种单一的批改方式,而要综合运用多种批改方式。例如:前期,教师示范批改。教师可以选择一两篇具有共性的例文,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对例文进行合作式修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修改文章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也为接下去的自改、互改打下基础。中期,学生自评自改。学生可以先从作文的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方面着手,熟练掌握后,可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正确鲜明;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具有典型性;看文章结构层次是否清晰;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要求;看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等。后期,学生互批自改。互批依然要涉及到文章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语法修辞诸项。学生互相批改后进行交流讨论,把自己的写作认识和过程感受同别人的认识与感受进行碰撞,产生更新的更完美地认识感受,从而作用于下次的写作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地写作,同题多写,这样的效果更佳。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批改,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提升学生写作的水平。
五.总结
篇5
一、让思维回归课堂,让课堂安静下来
1.感知文本时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就开始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理解,看完一段文字马上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即兴来仿写。试想,没有经过深入的感悟、思考,学生对文本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吗?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在初读完文本,就能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课堂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因此,要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学会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案例]前不久的名师评比课上,萧山六中的郑玉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请学生朗读《扬州慢》时,一个学生把“波心荡冷月无声”停顿成“波心荡冷/月无声”。郑玉涛老师并不是急于纠正,告诉学生该怎么读,而是让学生都试着默读,体会一下怎么停顿比较好,让学生思考这么停好在哪里。差不多有一分钟的“冷场”,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那位女生还是坚持“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停法,郑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诗歌意蕴丰富,不同的停顿有不同的意境美。正是这片刻的宁静,给了学生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让学生懂得诗歌丰富的内涵。
2.回答问题前的独立思考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而学生的发言中没有几句是经过他们自己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观点,回答往往不得要领。因此,课堂中的宁静,恰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酝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案例]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来印证。我又启发学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为什么《沁园春・长沙》的意境与我们经验中的秋景不同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课堂显得有点“冷场”,但我知道,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时候表面上的“静”其实是学生思维很活跃的时候。果然,不多时,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等不同寻常之处,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意境,抒发了当时的志存高远,意在天下的志向,显现出了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
3.倾听他人发言时需要宁静
“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热烈讨论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我们绝不能忽视听的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静听的训练,提高思维注意力集中的素养,从而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
[案例]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胡老师上的《我与地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分析完古园的景象后,胡老师让学生思考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在文中说,生与死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胡老师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许是因为话题的沉重,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显得很深沉,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也特别安静。分析完母亲这一形象后,胡老师又抛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子女的。学生都在思索着,接着,一个又一个真诚又感人的故事在学生之间分享,有一个女生在说自己母亲的故事时甚至哽咽了起来,而其他同学一直都静静地倾听着。胡老师的问题设计真正地使学生把内心的感受吐露出来,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宁静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我们的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人独立探究为基础,不能侵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试想学生没有经过宁静的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所以合作探究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空热闹、假活跃的现象,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案例]曾经听过一堂《逍遥游》的公开课,主题的归纳是这堂课的难点,于是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
师:很多学生说大鹏鸟很逍遥,也有学生说大鹏鸟看似很逍遥,却不逍遥,究竟大鹏鸟逍遥不逍遥?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来讨论一下,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学生分组讨论约3分钟。
生:我觉得大鹏鸟不逍遥,如果它真的逍遥,北海那个地方够他畅游了,可它最终却想化身为鸟,迁徙到南海,说明它想翱翔在天空,扩大自己的志向,追求真正的逍遥。
师:原本是不逍遥的,他想化身为鸟,追求真正的逍遥,但它真正地化身为鸟了,它逍遥吗?
生:大鹏鸟化身为鸟时是不逍遥的,因为它要在海运之时徙于南溟,它是被迫的。我认为大鹏鸟是不逍遥的,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他想追求理想到达南溟,但是他必须在海运的时候,风很大的时候,借助在海运时候的风迁徙到南溟。
这个小组讨论的亮点不是讨论的内容有多深刻,而是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静静倾听的状态,学生听得认真专注,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宁静的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
二、“静”的艺术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进入“思”的境界,学生一旦进入“思”的境界,课堂便会安静下来,便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收获”。一个好问题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
[案例]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设置了品味老舍富有特色的京味语言这个环节,师生对话活动如下:
师:我们一起来品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
生:“落泪”“真”“呀”。“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表感叹的词,增强了抒情意味,使想念之情,显得亲切动人。
师:那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句话朗读出来呢?
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到位,节奏快中有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与“真”重读。
师: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品味本文语言特有的情味。自己挑一处最喜爱的语句进行品味。全班同学开始静静地独自阅读寻找。
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同时又水到渠成。
2.故意制造“冷场”
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思考的时间越长,回答将会更周全,更科学。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问题思考周全,语言表达周密。这样的强调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变得更优秀。
有意识地制造“冷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这样做也体现了公平,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新课程理念。程度好的学生想出答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或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另外角度的说法,程度差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追赶”的可能。所以,适当地“等待”,让更多的同学深入学习,是很值得的事。
3.动笔写话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不失为一种“让语文课堂静下来”的好办法。“动笔”不是让学生写作业、写笔记,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这样便使学生思考的参与面扩大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随声附和的学生没有了条件,滥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了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使学生的发言更周密、更精彩。
[案例]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学生对母亲这个形象十分感动,于是我设计了写读后感的环节,课堂上当堂完成,学生似乎也很有话说,有些同学洋洋洒洒满满一大张,作文一气呵成。
除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可以动笔写之外,一些经典的片段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
[案例]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朱自清那美丽细腻的文字堪称经典,学生读着赞不绝口,于是我趁势让学生仿写,有一个学生写湘湖的美景,还真有模有样的。
适当安排一些“写”的环节,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让学生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通过理顺思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条理清晰准确;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勤思善学
“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宁静方能致远”,让我们创造语文教学“静”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纯洁、更美好!
“静能生慧”,在“安静”中方能追求“个性化”的思考。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引导他们在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中放飞智慧,激活思维,彰显特长,构建个体成功成长模块。“安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陈红.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9).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阅读体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为什么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为人的心灵与自然是相通的。“下午和诗人们一起去去附近的树林散步。艾基夫妇就像两个孩子,在几乎所有花草前驻足不前,随手摘颗果子放到嘴里,要不就采个蘑菇尝尝,彼此嘀嘀咕咕。俄国诗人和土地及一草一木的关系,让我感到羞惭:中国诗歌早就远离大地母亲,因无根而贫乏,无缘而虚妄。”
阅读体验: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和动作描写,委婉表达对中国诗歌缺乏生态意识的批判。“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而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领域、道德领域、精神领域。生态学开始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阅读体验:以小见大,令人警醒,说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人们观念改变的必要性。通过阅读、摘抄与鉴赏,学生们在与名家似乎是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些经典的句子百读不厌,令人回味无穷,既感悟了文字的魅力,又提升了生态意识,对生态危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升华到理性层面。
三、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使之身体力行亲身感受
首先让同学们反省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使用塑料袋并随意乱仍,造成白色污染;不能节约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地吐痰,不注意环境卫生;用完的书本、饮料瓶不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筒里;乱扔果皮纸屑,不注意保持卫生;践踏花草,攀折树木,随意虐杀身边的小动物,如蜜蜂、蜻蜓、青蛙等等,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就在身边,环保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开设相关的活动课程,组织学生观看环保题材的电影电视,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生态震撼。如:学校的人工草坪非常美丽。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草坪吗?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说喜欢它,不仅因为它美丽舒适,更是因为我们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地保护草坪。于是我带领他们清除草坪杂物,做了一次义务劳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且我发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都很关注、爱护草坪的卫生。
我的学生尽管大多来自农村,可很多人自幼儿园开始,就被父母送进县城做寄宿生。周末回家的短短日子又基本上在电视机前耗掉了,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度还远比上县城里的孩子。因此,每一年的春天,我都要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点灯山上去踏青,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倾听鸟语,近闻花香。我们必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自带方便袋,决不污染环境;二是让每一位同学带一把小铲刀,用来挖小根菜、芨芨草等山菜。主要意图是让孩子们亲近泥土,温暖大地。当他们带着自己亲手挖的山菜下山时,表现得异常兴奋和满足,因为这远比从超市上买的要香得多,珍贵得多。我们的教育不只在于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而是要灌输一种观念、一种真切的人类生存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他和他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为生态和谐唱响一曲曲激情洋溢的赞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态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苏雪林.沈从文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汪树东.为大地而歌:生态意识与于坚诗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4]任栋,胡欣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分析[j].行政与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