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语录范文

时间:2023-03-18 05:3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格拉底语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格拉底语录

篇1

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2、认识你自己。

3、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4、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5、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6、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7、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他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取了个悍妇,他会成为哲学家。

8、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9、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10、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11、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12、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13、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14、我比别人知道的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15、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1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7、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18、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19、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20、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21、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2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23、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4、未经思索的生活是不值的过的。

25、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27、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28、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29、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30、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31、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3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33、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4、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3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36、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37、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38、美色不常驻。

39、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40、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41、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42、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43、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44、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45、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46、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47、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48、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49、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50、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51、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52、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53、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54、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55、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56、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57、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58、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59、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60、我所有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我没有智慧。

61、深入你的内心,认识你自己!

62、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63、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64、所谓的哲学,就是引领和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

65、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66、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67、无知即罪恶。

68、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69、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70、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71、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7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7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74、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75、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篇2

近来,关于虚拟人物、虚拟故事等的技术性层面的探讨逐步推演到关于历史想象、历史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层面,上升到历史教学目标性追求的高度。有中学历史教学界人士认为,历史想象力是历史教学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历史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运用各种关于想象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开发和运用学生想象力提高教学的效率[1],等等。而张元、聂幼犁等高校名师躬亲中学历史课堂,将历史想象的教学元素纯熟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历史课堂教学经典,激起了一片赞叹之声,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开拓出一片鲜活的空间。

然而,从“帕帕迪”开始的不附和之声仍然存在。他们认为,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必须严谨,依据史实,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不能天马行空,以至将极端错误、极端虚妄的历史观传授给学生,造成真正的历史教学灾难[2]。不过,这种反对的声音似乎很微弱,似将被湮灭于一片赞同之声中。

面对这些探索和争论,广大历史教师既感兴奋,受教颇多,但两种观点言之凿凿,都有理有据且针锋相对,所以也颇感困惑。这就有必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梳理、思考、总结,让我们能获得一些新视野和新心得。这个基础大概只能是历史哲学了。无论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都需要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以避免思考的偏狭与浅陋。

一、“帕帕迪”的旨趣与越界

夏辉辉老师“孕育”出一个古代雅典公民“帕帕迪”很快成了一个典型的课堂教学形象,赞同者或反对者从多个角度、层面对这一教学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批评也罢,赞赏也罢,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如果从历史哲学角度出发,我们如何看待“帕帕迪”这一虚构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呢?

夏老师让帕帕迪一天之内经历了参加公民大会和审判苏格拉底两件大事,将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全景通过这个小人物的活动全部呈现出来[3]。对于这种图景式的展示,学生既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又易于理解,因此,课堂教学效率极高。这也是这个人物一出世,即受到不少教师的赞赏与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帕帕迪”这个人物的设计应该是有较丰富而确实的历史依托的,教材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所有制度内容都是这个虚构形象展开活动的史实基础,设计者通过这个虚构人物的活动将雅典民主制度的全部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这是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

夏辉辉老师虚构“帕帕迪”这一形象及其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叙事手段。历史哲学中对这一历史叙事手段定义为“反事实”或“非事实”。在对“反事实”的巧妙运用方面,以史景迁的(JonathanD.Spence,1936—)《王氏之死》一书中对王氏“私奔路线”的历史想象最为典型。由于缺乏文献的记载,我们不知道王氏私奔的具体路线,史景迁从社会控制与个体生存的角度,想象了王氏私奔最有可能逃亡江苏邳州、剡城县城与马头镇三个地方。史景迁对王氏三条“私奔路线”的详细叙述,目的在于要展示出当年的社会结构、自然灾难、市镇经济、婚姻形态、法律实践以及保甲制度等历史场景。围绕着王氏私奔的所有叙述,史景迁在文末的注释中交代了所有想象依据的材料来源:王氏与丈夫的生活细节见于某书,邳州的天灾见于某书,剡城的水路见于某书,旅舍的登记见于某书,集市的商业活动、庙宇、节日、园林、巡逻人员、保甲措施等见于某书某书。总之,史景迁依据真实的历史材料想象了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又借助这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一系列真实而具象的历史场景。在这里,想象与写实交替使用,虚构与真实纠缠于一体[4]。

史景迁依据真实的历史材料想象了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又借助这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一系列真实而具象的历史场景。对“帕帕迪”这一形象的虚构与想象,也与王氏的活动一样,是依据真实的历史材料被想象出的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夏老师采用与史景迁相似的手法,借助这一组“非真实”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一系列真实而具象的历史场景。夏老师用自己的想象力(可比之为史景迁借助《聊斋志异》)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关于雅典民主政治那些枯燥的概念与术语。

应该说,“帕帕迪”从历史哲学角度而言是一种历史叙事手段,就教学的技术层面而言,是别出匠心的教学设计,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这种试验与探索,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得到允许与支持的。

篇3

有很多励志唯美的语录都是可以激励人的,共同阅读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激励人的简短励志唯美语录,供大家参阅!

激励人的简短励志唯美语录精选1.小时候,微笑是一种心情,长大后,微笑是一种表情。

2.去见你想见的人吧。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 --几米

3.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再社会上读书。

--马云 《马云:我的人生哲学》

4.低头,皇冠会掉;

流泪,贱人会笑。

5.大学教育好像买一个火车月台票,只是给你有机会进月台,但是上哪班车,去哪个方向,到哪一站下车,那完全就要靠你自己。

--俞敏洪 《开讲啦》

6.我好像真是个矛盾的人呢

读书想努力又没劲头 减肥想坚持又没恒心 想要认真的做一件事又忙碌不起来 总是口不对心 明明是好意说出来都会伤人 又死爱面子不肯道歉 想挽回不敢表露 想要爱又怕失去 唉 没救了

7.如果我失忆,会被多少人趁机抛弃。

8.放心吧,你一定可以做得到的。

--宫崎骏 《千与千寻》

9.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尼采

10.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出发时的决心,也不要忘记曾经这时节里的每一个自己,要做不忘初心内心安静的自己--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大声说话,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

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站上高度,但是也在瞬间失去态度,当喇叭声遮盖了引擎声,我们早已忘记,谦谦之道才是君子之道。你问我这个时代需要什么,在别人喧嚣的时候安静,在众人安静的时候发声。 --这么远那么近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11.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跟谁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柴静 《看见》

12.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苏格拉底

13.如果有人伤害了你,请一如既往的善良美好,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爱情,就像没受过伤一样。

终有一天那个人会后悔错过你。这才是最大的报复。

14.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成功的弯路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中国合伙人》

15.是啊,未来的路还很长,难免有点忐忑,先做好在眼前的事,却也是在迈向远方。

--田反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激励人的简短励志唯美语录经典1.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TT --林宥嘉 《心酸》

2.那些微凉的画面成了我心脏里永不退色的记忆。

一路的遇见,一路的离别,我们一路怀念,却还是输给了时间。犹如,冉冉升起的泡沫,最后,消亡。毫无预兆的牵挂你,在我而今泛红的眼眸里。

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4.你们俩听好了,所谓眼泪啊,是流出来就能把辛酸和悲伤都冲走的好东西。

可等你们有一天长大成人了就会明白,人生中还有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巨大悲伤,还有痛苦让你们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泪 所以真正坚强的人都是越想哭越笑的大声,怀揣着一切痛苦与悲伤,即使如此也要带着他们笑着前行 现在想哭就哭个痛快吧,不过总有一天,你们俩要成为那样坚强的武士。 《银魂》

5.别害怕,我跟你是同一边的。

--宫崎骏 《千与千寻》

6.如果睁眼便是十年后,你希望自己变成怎样的人?

--TFBOYS 《宣传片十年》

7.坚持很难,但别无选择。

坚持有坚持的痛,但也有它的魅力。那种美,倔强又绝然。

8.怎样的雨,怎样的夜,怎样的我能让你更想念?

--南拳妈妈 《下雨天》

9.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温柔的对待。

--宫崎骏 《哈尔的移动城堡》

10.游走在我们身边的人,也许都只是在等候一种领悟,等候在适当的时光遇见,时间对了,地点对了,你便会爱上他。

但是幸好,你们今生还是遇上了。 --梅子黄时雨 《人生若只初相见》

11.没有回忆的人生,未免苍白了一点。

--张小娴 《我们都是丑小鸭》

12.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疏远了你,不要想我们之间怎么了。

你没有错,我只是突然犯病了,过一阵子就好。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此。

13.如果将梦想作为信仰,不放弃地追求下去,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岸本齐史 《火影忍者》

14.什么是永远?没有永远,永远也是刹那的瞬间。

当浮华落尽,容颜老去,那时才会发现,人生最需要的是平静和快乐的心情 --辰南 《神墓》

15.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

《侧耳倾听》

激励人的简短励志唯美语录推荐1.像生于深海中的鱼族,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狱中题壁》

3.很多年前,我埋下一颗叫努力读书的种子,直到今天,它还是颗种子。

--李宫俊 《李宫俊的诗》

4.就算不知明天会变得如何也无所谓,我们是为了活在当下而全力以赴。

--纳兹 《妖精的尾巴》

5.听不见喘息也就不知疲惫

看不清的终点也该要坚持。

6.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

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路遥 《平凡的世界》

7.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满面灰尘遍体伤痕地站起来。

--毕淑敏

8.如果老去是必经之路,起码可以选择走上这条路时,依旧面带笑容,不那么歇斯底里,面目可憎。

--安意如 《美人何处》

9.看着别人的努力羡慕一下然后转身回去过自己生活的你,又凭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卢思浩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10.“活在别人的记忆中是可怕的,而迷失在现实中是可耻的。

” 《生化危机》

11.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鄙视的人。

--安·兰德 《源泉》

12.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

13.往北的地方海未眠。

往南的地方花未开。

14.励志这东西,是有时间期限的。

不要期待一个刺激就可以顺利地改变你,一个人的动力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自己。你只有换着法子地激励自己,直到它变成你血液的一部分。你只有不停跌倒,才能学会怎样用自己的力量站在大地上。 --卢思浩

15.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6.社会上为什么集体鄙视靠女人吃饭的男人呢?称其为“小白脸”作为对这群“不劳而获”的群体的厌恶,但是这其实是一种酸葡萄心理罢了,人家能靠这个吃饭好歹也是一种本事,就像做鸭你要是没本事让顾客满意还不照样炒鱿鱼,所以既然大家都是吃饭的,就别计较用什么手段伎俩了。

--烽火戏诸侯 《极品公子》

17.我拒绝可爱,我就是傲慢的,我绝不低头。

--可可·香奈儿

18.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韩寒 《我所理解的生活》

19.你若不疑,人间不寒。

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佛语禅心

20.泰戈尔说,沉默是一种美德。

篇4

标准化容易,个性难。从众容易,创新难。感谢您让每个学生与众不同,活出精彩。祝您教师节快乐!

名师速写

与共和国同龄的黎加厚教授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教育部多个项目的专家组成员。早在1997年,黎老师就提出了“积件”思想,为当时的多媒体课件开发以及之后的网络课程开发都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理论。2009年,黎老师在云计算技术的大背景下,提出“云计算辅助教育”,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虽然是著名的教授,但在很多学生眼中,他更像一位慈父,平易近人。研究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黎叔。

一个黑色公文包、一个茶壶、一辆自行车,是黎老师的标准装备。如果在校园里遇见,他会推着车和学生走上一段,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分享他最新的想法。

用当下流行的话,黎叔还是文艺范儿的,他非常热爱音乐,遇到有钢琴的地方,会即兴弹奏,带领大家合唱一曲。培训中,他也经常拉着老师们一起唱歌,甚至跳舞。

爱教育,爱技术,

爱学生,爱音乐,

讲故事,写博客,

发微博,点魔灯,

睿智,儒雅,充满激情,

他不是刻板守旧的学究,他是把握研究前沿的创新者,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他是平易近人的上师大黎叔。

“黎老师,我想考您的研究生。” 至今还记得十年前在教学楼见到黎老师时说的这句话。回想自己的求学路,总有幸遇到一些好老师。黎老师是其中影响我一生的老师。

“教育,就是你把所有学到的忘记后还剩下的东西。”回顾过往的十年,铭刻在心的,莫过于黎老师言传身教的那些话和事。

First, you must try

Try,是个有魔力的单词。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是能做什么,都只是因为没有跨出第一步。在黎老师的眼里没难事,只有还没尝试过的事。当他获知一项新技术后,最常对学生说的就是“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在他的带动下,当时的“东行记”建立起来,逐渐成为研究生、一线教师最常访问的博客群之一;“魔灯”、“数字故事”逐一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

黎老师不仅自己勇于尝试,还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把学生推到前台。有时,甚至是“逼”学生去尝试。记得刚读研的第二个月,我对概念图工具感兴趣,黎老师就把翻译Inspiration软件教学模板的任务交给了我。翻译完成后,黎老师说要去给某中学做讲座,可以一起去听。培训当天,台下坐得满满当当。黎老师兴致勃勃地给教师们介绍概念图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黎老师停顿了一下说,接下来由我的研究生来给大家继续介绍。在教师们的掌声中,我毫无准备地走上台,之后是如何完成那次培训的已不记得了。但在黎老师的鼓励下,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培训…… 上海师大的很多学生正是在黎老师“赶鸭子上架”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质,其中不少毕业后成为了优秀的教师和培训师。

做研究也是如此。黎老师不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鼓励你去尝试,踩出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一位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黎老师总有新想法和独特的视角。研究生们都佩服他能迅速、敏锐地发掘新事物的教育功能。美国的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提出过一个创新扩散曲线,把人们在一个产品、理念创新推广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 滞后者。回眸十年,博客、Moodle、数字故事……黎老师一直在扮演创新和早期采用的角色,并且将这些技术转换成本土实践介绍到中小学第一线。

黎老师的课堂每天都是新的。一般而言,课堂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在黎老师的课上,你能看到从研一到研三的各届学生,还有其他专业的,甚至是其他学院的教师来旁听。大家之所以经常自愿“回炉”,主要是因为课程内容总是与时俱进。今天业界发生的事,明天就可能在课上和研究生讨论。所以,学生想要找论文选题或是了解前沿,首先想到的就是来听黎老师的课。黎老师的课上还经常出现“神秘嘉宾”,其他高校的教授或研究生、行业专家、一线教师,都可能来和研究生一起互动。这使得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教育领域的问题。

黎老师对学生同样要求创新。小到课堂讨论、课程作业,大到文章投稿、论文选题,黎老师都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做一头“紫色的奶牛”。

一位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不断创新。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苏格拉底的名言经常被黎老师提起,也写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橱窗里。身教重于言传,黎老师的课堂最能反映他的教学理念。唱歌、舞蹈、手语、朗诵……这些看似和教育技术不相关的元素总能被黎老师巧妙地融合到课堂中。细细品味,其中蕴涵了很多教育智慧。

熟悉黎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他对学生的教育很多时候是通过故事来传递的。了解教育技术的历史,听他讲“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了解研究前沿,听他讲最近的博客写作;了解研究的心路历程,听他讲师从李克东、李秉德、南国农先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在点燃学生,也在点燃全国各地听过他讲课的教师。

每个学生都有被黎老师夸奖的经历。习惯了十二年“批评教育”,我一开始并不适应,但后来逐渐领悟到黎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在帮助大家发现内心的自己,内心那个想成为却以为遥不可及的自己。研三的时候,我找黎老师聊天,告诉他自己想清楚了将来要做什么。他笑着看着我,如同我已经毕业,可以正冠拨穗了。

一位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发现自我,点燃心中的梦想。

You Raise Me Up

“You Raise Me Up”这句并不在“语录”里,恩师如父,这是学生想对恩师说的话。

黎老师和师母把研究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黎老师外出开会时常会带些当地的特产给大家。到了中秋、长假,研究生们想家的时候,黎老师或招呼大家去他家聊天,或与大家一起聚餐。研一寒假,我一个人留在宿舍,黎老师得知后还专程来看望。宿舍漏风阴冷,但心里一阵阵暖流。

黎老师的故事经常把大家感动。当然,也有我们把黎老师弄哭的时候。2009年,黎老师六十大寿,同学们自发组织,为黎老师过生日。近百名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学生们忆往昔,看今朝,分享读研时的点点滴滴,耳畔传来You Raise Me Up的歌声。那天,黎老师不止一次感动地落泪。

如今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常把黎老师作为榜样来反思教学。黎老师曾用王国维的求学三境界来告诉学生做学问的过程。在我看来,为师也有不同的境界。传授知识,让学生知之为境界一;启迪心智,让学生悟之为境界二;春风化雨,让学生乐之为境界三。

曾有幸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楼道里有一尊约翰?杜威的铜像。每次走过都不禁想到黎老师,一位教育的理想者,更是教育的实践者。教育,需要这样一位勇于创新并对这份事业有爱的人。

篇5

“我生来就是为了致富,不论到了地狱,还是天堂,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奥纳西斯以一种被激怒的骄傲,对美国、秘鲁明显的联合行动说道:“两个国家对一个人宣战,这必然是一种创记录的行为。”

“我的生活是用来作交易的,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来等待做交易的时机。我像阿基里斯一样,不停地战斗,不为别的,就为自己的光荣。”

1906年,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出生于土耳其西部的伊兹密尔。父母之所以用两个伟大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出人头地,闻名于世。

少年时,奥纳西斯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因为父母的烟草买卖是顺利的,为了培养孩子,父亲每次谈生意还带着小奥纳西斯,让他长长见识。好景不长,19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伊兹密尔。同年9月,全家人离开故土,到达阿根廷。

从烟草业起家

在当地的希腊侨民帮助之下,奥纳西斯在一家电话公司做电焊工,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蚀奥纳西斯的勇气和希望。一次偶然的机会,奥纳西斯发现,南美洲和阿根廷的烟草味道都很烈,不像希腊烟草那样柔和。在阿根廷,只有本地以及南美洲的烟草,被几个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所控制。

也许是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起了作用,奥纳西斯看准这个商机,毅然辞职,把自己辛苦积累的钱投资在专卖希腊香烟上。由于适销对路,顾客趋之若鹜。一时间,抽希腊烟竟然在阿根廷成为一种时髦。此后,奥纳西斯批量生产希腊香烟,不到两年,他就赚了将近100万比索。

奥纳西斯懂得,靠私人小作坊是不可能真正赚大钱的,只有从事烟草贸易和烟草运输才能真正发家致富。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奥纳西斯开始从事正规的贸易活动。他租了一艘船,满载阿根廷生产的羊毛、皮革和谷物等运往希腊,由他父亲在希腊销售,然后装满希腊的烟草回到阿根廷。商船经过几次来回后,奥纳西斯很快就赚到了30万美元,成为在阿根廷的希腊侨民中引人瞩目的人物。

1930年,奥纳西斯已成为希腊产品的最大进口商和国家外汇的最大提供人。鉴于他在阿根廷的影响日益扩大,希腊政府任命他为希腊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总领事。这样,奥纳西斯有机会接触政界和其他各界更多的人物,同时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他从小就酷爱的船只。那一年,他只有24岁,但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成功运用灾难

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无情地摧残了整个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陷于瘫痪状态,许多巨轮不仅失去了用武之地。在这场危机中,刚在企业界崭露头角的奥纳西斯也面临着灾难。然而,他并没有在灾难面前惊惶失措,相反以超人的远见和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而果断采取行动。

有一天,奥纳西斯得悉: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要拍卖6艘货船,原价200万美元,现在每艘只卖2万美元还无人问津。奥纳西斯立即果断出手,以12万美元悉数买下这6艘货船。许多人都以为奥纳西斯丧失了理智,但他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需要大量的商船、货船运送军需用品和生活用品,于是给那些拥有船只的人们提供了神奇的机会。刹那间,奥纳西斯那6艘货船立即变成了6座收益丰厚的流动金矿,替主人带来了巨额财富。人们不得不佩服奥纳西斯的先见之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纳西斯已经稳稳当当地跻身于在希腊拥有制海权的巨头行列。

1943年,奥纳西斯把他的企业总部迁到纽约,他的财富越来越多,他的船队越来越大。然而,成功也招致了妒忌,有人在背后向他施放了暗箭。1951年1月,奥纳西斯突然被警察以“欺骗美国政府和逃税”的罪名逮捕。奥纳西斯不堪蒙受这样的诬陷和羞辱,用重金聘请名律师与美国政府打官司。然而,与政府作对当然难以取胜,奥纳西斯只得同意罚款750万美元,以避免遭到驱逐。

这场官司使奥纳西斯对美国人窝了一肚子的火,但他决定以另一种方式来报复,即多赚美国人的钱,在海上当霸主,让美国的竞争对手闻风丧胆。这时,他已敏锐地看到,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将出现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各国经济将迅速复兴和重建。而经济的大发展必然刺激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为此,奥纳西斯立即从他的商船队中抽出大笔资金用以建造油船,为即将到来的石油争夺战作了充分准备。

闯进麦加的希腊战神

1953年夏天,奥纳西斯与夫人蒂娜乘着私人豪华游艇来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吉达港口,他带着进军石油的宏伟目标闯进了这里。

当时,阿拉伯丰富的石油资源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美国的阿美石油公司已经与沙特国王签订了合同,由他们垄断阿拉伯石油的开采。奥纳西斯来到麦加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不少人都想看看奥纳西斯如何对付拥有石油垄断开采权的阿美石油公司。

奥纳西斯同年迈的沙特国王以及王储阿卜杜拉・阿齐兹分别进行了长谈。他发现阿美石油公司签订的合同中,虽然写明了该公司拥有石油的垄断开采权,并由它用油船将石油运往世界各地销售,但却没有规定沙特阿拉伯不可以用属于自己的油船来进行石油运输。奥纳西斯正是利用这一点,希望说服沙特国王,用自己向他们提供的油船来运输石油。然而,年迈的国王正在迟疑未决之时,突然去世,王储阿卜杜拉・阿齐兹继承了王位。奥纳西斯抓住年轻国王的自主心理和民族自尊心,反复游说,终于在1954年 1月与沙特阿拉伯王国签订了震撼世界的《吉达协定》。协定规定:成立沙特阿拉伯油船海运有限公司,该公司股东为沙特阿拉伯国王和奥纳西斯,将拥有沙特阿拉伯油田开采的石油的运输垄断权。

《吉达协定》激怒了美国人,实力雄厚的阿美石油公司立即着手予以反击。同时,伊拉克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伊朗石油公司,以及飞马、埃索、德士古、壳牌等各大石油公司也联合起来围攻奥纳西斯。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船东们联合了希腊的其他船东一起围攻奥纳西斯。美国扬言将对沙特进行海上封锁,并对沙特进行食品禁运等贸易制裁,而且还要断绝对沙特的一切援助。面对巨大的压力,年轻的沙特国王便单方面撕毁了《吉达协定》。这次出击,奥纳西斯总共损失了约10亿美元。但这为奥纳西斯做了个世界上最昂贵的广告,使他成为了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从1951年到1955年,奥纳西斯拥有的油船总吨位从1万吨飙升至5万吨。这只永不停息的“沙漠之狐”又收购了摩洛哥公国的海水浴场,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还成功打入了上流社会。

篇6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哲学观”指有关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也包含对中国哲学具体内容的看法。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和40年代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就明确表述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形成了自己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

冯友兰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框架来解读中国哲学的,他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特点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冯友兰指出,所谓中国哲学“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所谓中国哲学家“即中国某种学者,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家名之者”。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或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既入世又出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哲学可以说既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并不肤浅。一般来讲,入世与出世、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如何统一起来?中国哲学的精神正是体现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中。

中国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示范,这就是“圣人”,它既入世又出世,内圣而外王,它所体现的也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肯定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性,并对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特点有些是长处,有些是缺失。

1中国哲学是发展的,进步的

冯友兰指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哲学史也是这样。比如说,就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和范围来看,汉代以后的哲学不如汉代以前的哲学所涉猎的多和广,但就其明晰或清楚的程度来看,汉代以后的哲学确实超过了前代。有人以孔子讲尧舜,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讲孔子,戴震、康有为仍然讲孔子,“遂觉古人有一切,而今人一切无有”,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董仲舒只是董仲舒,王阳明只是王阳明。如果我们懂得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只是董仲舒的哲学,王阳明的《大学问》只是王阳明的哲学,也就懂得了中国哲学总在进步之中。有人以为,董仲舒、王阳明的学说在以前儒家哲学中已经见到端倪,他们只不过是发挥引申而已,不能算自己的哲学和新的贡献。

冯友兰同样反对这种看法,他形象地说:“即使承认此二哲学家真不过发挥引申,吾人亦不能轻视发挥引申。发挥引申即是进步。小儿长成大人,大人亦不过发挥引申小儿所已潜具之官能而已。鸡卵变成鸡,鸡亦不过发挥引申鸡卵中所已有之官能而已。然岂可因此即谓小儿即是大人,鸡卵即是鸡?……由潜能到现实便是进步。”冯友兰所坚持的显然是哲学上的进化论观点,强调了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客观性,具有历史辩证法因素。

2中国哲学缺乏形式上的系统,但有实质上的系统

所谓“形式上的系统”指论理结构方面的条理、层次等,“实质上的系统”则指前后一贯的思想内容。当时有些人通过中西哲学比较,认为中国哲学无系统。冯友兰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实事求是地说,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确实缺乏形式上的系统,即逻辑论证不足,“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其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由于他们之“不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价值观。中国哲学家重行,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深信“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成为圣王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不得已才去著书立说,著书立说在中国哲学家的眼里是最倒霉的事情。所以在中国哲学史上,那些精心结撰而又首尾相贯的哲学著作很少,往往都是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时书札语录而成,虽然道理足以自立,而扶持此道理的议论,多失之于简单零碎。

中国哲学虽然缺乏形式上的系统,但这不能否认中国哲学确实有实质上的系统。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虽无形式上的系统,但如谓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则即等于谓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不成东西,中国无哲学。形式上的系统,希腊较古哲学亦无有。苏格拉底本来即未著书。柏拉图之著作,用对话体。亚里士多德对于各问题皆有条理清楚之论文讨论。按形式上的系统说,亚里士多德之哲学,较有系统。但在实质上,柏拉图之哲学,亦同样有系统。依上所说,则一个哲学家之哲学,若可称为哲学,则必须有实质的系统。所谓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之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坚持了这一观点,认为形式上的系统不等于实质上的系统,比如《论语》,其中记载的都是孔子回答学生们的话,就形式上讲是没有系统的。但这并不等于孔子的思想没有实质上的系统,“如果是那样,他的思想就不成为一个体系,乱七八糟。如果真是那样,他也就不成为一个哲学家了,哲学史也就不必给他地位了”。这种形式和内容相分离的系统决定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特殊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没有形式上的系统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的思想体系,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一条龙出来”。如果以经典的西方哲学体系为参照,中国哲学形式上的系统确实薄弱,思想上的系统则与西方哲学一样明显。就表现形式说,中国哲学和其他民族的哲学有所不同,就内容说,中国哲学和其他民族的哲学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如此,它就不能称为哲学”。

3中国哲学以道德哲学及其修养方法见长,但缺少知识论和宇宙论

在冯友兰看来,由于中国哲学家十分重视“内圣”,所以其所讲的多是成圣的学问和修养方法。而极为详细的修养方法即“为学之方”与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不同,所反映出的是中国哲学中道德本位的倾向,这一特点与不重视知识论有关。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注重道德,不为知识而知识,圣人为圣人,恶人为恶人在于道德上的评判,与知识多少无关。中国哲学中知识论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未实现“我”与“非我”即人与宇宙的分离。冯友兰指出,在西方近代史上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之自觉。“我”自觉之后,就有所谓“非我”与之对立,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而二者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这种对立自然产生“我”如何才能知道“非我”的问题,即知识论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没有显著的“我”之自觉,也没有显著的“我”与“非我”的分离,所以知识论问题未能成为中国哲学中的大问题。另外,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人事”,所以对宇宙论的研究不能说没有,但大都比较简略。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这一特点的指认应该说反映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实际情况,成为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观点,比如后人用“实用理性”概括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明显地与冯友兰的思路相吻合。但是,这里有一个参照点问题,即何谓“逻辑”,何谓“知识论”或“认识论”,确立的参照点不同,结论自然有异。冯契不反对中国哲学长于伦理的说法,但反对中国哲学认识论不发达和缺乏逻辑的观点。针对中国哲学认识论不发达的观点,冯契对何为认识论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厘定,提出了一种广义认识论,并由此确定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认识论相当发达,在作为人类认识史精华的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中国哲学缺乏逻辑的观点,冯契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确缺乏对形式逻辑的研究,但这不等于缺乏逻辑,由于较早和较深人地探讨了辩证逻辑,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逻辑思想是很发达的。应该说,冯友兰和冯契的见解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4结语

冯先生是本世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贡献和影响最大的人,对他所留给我们的学术遗产加以总结,是很有意义的。冯友兰主要是从中国哲学传统来理解哲学,他的哲学观带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气息。深入分析冯友兰哲学观的内容与特点,将有助于中国哲学有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鹏.哲学就是求好之学——冯友兰哲学观的解析与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篇7

论文关键词:哲学精神;哲学知识;哲学能力;哲学境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极其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课题,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哲学精神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力、文化力、创造力,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掌握系统的哲学知识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基础

博学不等于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博学的人。智慧绝对不可能在“白板”的头脑里产生。智慧应该是通达的,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应从“他者”处吸收养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奠基人,正是因为他是“百科全书派式的人物”;“人类的导师”柏拉图认为,培养哲学家之路,首先是进行音乐和体育的训练,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学等科目后,再学习辩证法,从而为研究哲学和发现真理奠定基础;哲学家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微积分的创立者;康德不仅著有“三大批判”哲学巨著,而且在“前批判时期”还提出“潮汐摩擦”和“原始星云”自然科学假说,给传统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培养大学生哲学精神,需要广泛地涉足人类各领域知识,特别是要“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因为不懂得哲学的历史,“哲学上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并且在哲学界中往往早已被抛弃的一些命题,在理论自然研究家那里却常常作为崭新的知识而出现,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时髦。”相反,“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培养哲学精神的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针对“坏的时髦哲学”,恩格斯指出:“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黑格尔是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身发展和全部哲学史联系起来了,黑格尔哲学是思想史的总结。哲学“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列宁讲,“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这就是认识论和辩证法应当从中形成的知识领域。”“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和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总之,只有“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有效地反思“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才能有效地揭示和克服理论思维前提的内在矛盾与困境;才能真正地发现人类理论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捕捉时代的重大问题;才能掌握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解释原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研究方法;才能克服前人思维教训,以史为鉴,在“思”的途中少走弯路;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判断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提升人生境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人,研究哲学史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事情。因为,建立某个时代、某个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的各种要素,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反映在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哲学中。”“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捷径就是阅读经典原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经受过时间的过滤而成为恒久价值的东西。经典既是前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又是人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亲近哲人,研读原典;入门须正,取法须高。莱布尼茨讲,遵循一位优秀的作者的线索,比自己完全独立地重起炉灶要省力些。叔本华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二、提高哲学能力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重点

从人类求知过程看,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为“经验常识—技术—科学知识—哲学”阶段,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称哲学是“头等智慧”、马克思赞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爱因斯坦称赞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等等。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哲学能力,提高哲学能力不仅对一个民族攀登科学高峰,对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创新力、文化创造力,对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只有最大胆的思辨才有可能把经验材料之间的空隙弥补起来。”物理学家玻恩说:“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是无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重点。“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哲学家贺麟说过:“哲学重在思想的训练和理智的活动中研究、怀疑、讨论、辩难、探求思索的过程,而不一定重在问题的根本解决和所得的结果。”训练和提高大学生的哲学能力应包括:“追问”的哲学能力,从事物的根本处发问,不仅问“为什么”,而且对“为什么”再问“为什么”?“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转贴于 通过追问保持住生命的本色、精神的深度和思想的庄重;“怀疑”的哲学能力,黑格尔说:“怀疑论是一切确定东西的辩证法。”怀疑既是独断论的清醒剂,也是思想创新的催化剂;“预见性”的哲学能力,哲学要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更要成为黎明前高歌的雄鸡,缺乏理论思维预见能力,将会成为时代的“囚犯”;“反思”的哲学能力,如果说,科学是形成思想,那么,哲学则是对科学思想的反思,哲学的“反思”就是对思想再思想或对认识再认识,通过哲学的反思,为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批判”的哲学能力,“批判”是哲学的内在本性,胡塞尔认为,哲学是从认识批判开始的,并且它的一切都植根于认识批判之中,哲学通过批判“理所当然的前提”来变革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洞察”问题的哲学能力,问题既是哲学的起点,也是哲学的终点,通过哲学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洞察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既关注“哲学中的问题”,更关注“问题中的哲学”;“创新”的哲学能力,“创新”是哲学的本性,没有“创新”就没有哲学。正如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哲学概念、哲学方法和哲学体系。在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

三、提升哲学境界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核心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哲学境界是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说:“用中国一句老话说,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他的生活可以按部就班的和平,也可以枪林弹雨的战斗。无论是在和风细雨之下,或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他都可以安然自若地生活下去。这就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地’。这个‘地’就是人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说:“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他认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人成为某种人与成为人的精神境界是不同的,哲学使人获得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达到完善的精神的境界。哲学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梁启超也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是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人?”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哲学是指导人如何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帮助人进入人生澄明境界。亚里士多德也说,哲学不是为某种实用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哲学不是给人某种具体知识,而是给人们提供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不教人掌握某种技能这一意义上讲,“哲学是一种无用的学问”,但是每个人又都需要哲学,因为哲学旨在帮助人解决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此乃“无用之大用”。海德格尔说,“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这种不承认日常生活中直接反响(Widerklang)的东西,却能与民族的本真历程生发最内在的共振谐响(Einklang)。它甚至可能是这种共振谐响的先声(Vorklang)。”“正确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洞察哲学本质的最佳方法。”科学给人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把人培养成“某种人”,如马尔库塞讲的“单向度的人”;哲学则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去关注人的命运、去审视人生的意义,通过哲学的“教化”、“训练”、“熏陶”和“滋养”,不是将“人”培养成“某种人”,而是培养成“完全意义”上的“人”,培养成马克思讲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篇8

[关键词]孔子;艺术学;乐

孔子的艺术学思想主要见于用语录体写的最早的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他的艺术学思想具有一定的体系性,这种体系性表现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艺术具有怎样的功能,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艺术如何发挥这些功能?孔子在阐述这三个问题时,以他的仁学为基础。在各种艺术中,音乐对孔子的艺术学思想的形成起了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孔子的艺术学思想基本上通过音乐理论体现出来,这种情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礼和乐

先秦时期,在各门艺术中乐最为发达。乐是以音乐为主、包括诗、舞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的舞故事性很强。被孔子称为“尽美矣,未尽善也”的《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灭商的乐舞(据《庄子·天下篇》:“武王、周公作《武》”)。舞蹈分为六段,表现不同的情节。比如,第一段的舞蹈形象是:舞队手执盾牌,像山一样巍然屹立,这是表示武王的成功。《武》的歌词散见于《诗经·周颂》中,这是一首相当复杂的乐。《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观乐”,用的是“观”字,因为季札不仅听音乐,而且看舞蹈。

乐的发达与“礼”的盛行密切相关。礼是体现了某种规范的各种仪节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礼作为艺术地和审美地组织起来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仪式,存在于从原始社会迄今的各种文化中。原始社会猎人祈求大自然力量的舞蹈,氏族部落首领由于相互交往而举行的典礼,现代社会中的军事阅兵、外交会见、法院开庭、结婚典礼等都是这样的仪式。很多仪式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例如,宗教礼拜要利用建筑(教堂)、绘画和雕塑(宗教人物形象)、诗和音乐。“这些仪式仿佛是一种戏剧演出,即艺术地组织起来的表演,这些表演赋予它们所装饰的社会过程以审美‘光晕’,引起对这些社会过程的一定的情感关系。”

然而,我国先秦时代的礼与这些仪式有很大不同。“

根据礼制,奏乐舞蹈只有天子才能用64人,诸侯用48人,大夫只能用32人。季氏是鲁国的大夫,可是他却用64人在庭院奏乐舞蹈,这显然是僭礼,孔子愤愤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并且,季氏是僭礼的累犯,他还要祭祀泰山,而祭祀名山大川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所以,孔子很鄙视他。礼的目的是维系和强化现存的社会秩序。在礼的外在规则中,蕴含着重要的思想观念,所以孔子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周礼的艺术结构中,乐的作用最重要。仪式既然仿佛是戏剧演出,就要有道具(各种器物)和服饰。器物和服饰成为身份的标志。城池宫室、室内摆设、坐席寝席、出行车马都是等级的标志。周代食饮器具数量之多、品种之繁,西方奴隶主无法与之比拟。孔子及其弟子很重视服饰的象征意义。居家、吉日、吊丧要穿不同的衣服。《论语·乡党篇》写道:君子不用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平常居家的衣服。服饰的象征意义得到较长时间的保留,直到秦汉之间,戴儒冠仍然是儒者的标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引汉高祖刘邦的骑士的话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器物和服饰相比,乐在礼中更为重要。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也“作乐”。先秦典籍中把周公的 制礼”和“作乐”或合称,或分称。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和郭沫若在《卜辞通篡》中的研究,“礼”本来就是祭祀乐舞。乐舞在周之前就很兴盛,周公重新制作乐舞,则把它和礼联系起来,成为礼之乐,形成了周代特有的礼乐文化。“在周人这里,有仪必有乐,礼仪所划定的种种等级畛域主要就是通过不同规模的‘乐’来体现的。”《论语·八佾篇》说,鲁国当政的三卿在祭祀祖先时,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对此很不满意。在礼乐文化的影响下,周代建立了完整的音乐机构,宫廷乐舞和民间乐舞都很发达,周代有记载的乐器达70多种。战国初年,即公元前433年或稍后,有个诸侯小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安葬在湖北随县。1978年这座古墓出土的七千多件文物中,乐器有8种124件,而最有价值的青铜编钟,多达65枚,连钟架共重一万余斤。它的音声所构成的音域达到五个八度,比起现代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只少两个跨度。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属一音列。编钟表明,我国在公元前5世纪就会使用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早1200年。这只是一个小国保持的音乐文化成就,推想大国的音乐文化会更加辉煌。“正是在这种音乐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动人心弦的以自然物抒发个人情感的名曲——《高山流水》,和以泣鬼惊神而著称的哀曲——《清商》、《清角》。”《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这表明了统治者的奢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音乐活动场面之壮观。据《战国策·齐一》记载,“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在民众也中非常普及。成语“滥竽充数”正是以吹竽之风盛行为背景的。

孔子和儒者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善于弹琴唱歌。《墨子·非儒》引用晏子的话抨击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可见儒者弦歌鼓舞是寻常事。《史记·孔子世家》说,《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整理《诗经》,重点是在音乐方面,而不是在文学方面。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民间音乐,记录并保存下来的就是《诗经》。《诗经》的作品是贵族的乐歌和各地的民歌。其歌曲在孔子时代仍能演奏。《诗经》的曲式丰富,从《诗经》各篇的结构看,属于唱和的形式不少,例如《郑风·木瓜》就采用了“一唱众和”的方式:[唱]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和]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唱]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对唱歌的爱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

二、“成于乐”与“游于艺”

孔子一生处于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他所向往的西周已经灭亡,“礼”所代表的氏族奴隶主走向没落。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最主要的任务是“克己复礼”。但是,孔子没有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恢复礼制,而是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追求礼的情感心理基础,这就是孔子的仁学。《论语》中“仁”出现的频率最高,为109次;“礼”次之,为75次。仁就是“爱人”,“爱人”之心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这种血缘亲情可以向外层层扩展,建立在血缘亲情上的礼成为人内在的自觉的欲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的律令。

孔子正是从礼和仁的高度来看待艺术的作用的,他最重视的是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艺术有助于使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的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论语·泰伯篇》的一句话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把乐与诗、礼相并立,视为培养仁人君子的必备条件。

对于“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孔子说的诗就是《诗经》,是诗三百篇;另一种认为诗在孔子时代既被看作文学作品,又被看作古代文献。我们采用第一种解释。“兴于《诗》”,就是修身要先学诗。“兴”是起始的意思(何晏《集解》引包咸注解“兴于诗”说:“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孔子认为,学诗对道德修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现存《诗经·国风》中)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面正对着墙壁而站着罢(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子谓伯鱼日:“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篇》)。

“立于礼”是说学礼可以立身,立身即修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修身的三个阶段,它们互相衔接,但不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这三者中,“立于礼”是关键,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学诗是“立于礼”的前提和基础。“《诗三百》在儒家的心目中,主要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不学诗,就无以学礼。即使学礼,也只能学其形,而不能学其本;只能模仿礼的空壳,而不能深刻理解礼的精义。

至于“成于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的解释是:“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我们认为,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使修身最终完成,因为它把对礼的理性追寻变成内在的情感诉求,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如果不学习音乐,“立于礼”就是不完满的、不成熟、不牢固的。从“立于礼”到“成于乐”,一个人的修身就从自为的境界进入自在的境界。孔子所说的修身,是诗、礼、乐的统一。诗代表知,礼代表行,乐代表情,修身也就是知、行、情的统一。孔子在这里充分肯定了音乐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孔子的这种艺术功能观完全符合先秦的传统。先秦往往把乐和德、政联系起来。《国语·周语下》有“夫政像乐”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一段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的记载。春秋时期,以《诗经》音乐为主的周乐保存在鲁国。吴国的季札到鲁国观周乐,他听了富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作品,看了故事性很强的舞蹈,一一作出评论,从乐的特点来评论和验证国运的兴衰,说明治国的道理。

孔子的时代是早期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499)时代,早期希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自然环境和宇宙,而孔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社会。晚于孔子的智者和苏格拉底才跨越了早期希腊,从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

如果说“成于乐”强调的是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主要和伦理道德有关,那么,“游于艺”则指出了艺术的审美陶冶功能,主要和怡情悦性有关。《论语·述而篇》写道: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的“艺”指六艺。六艺中的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习文)、数(计算)、礼虽然都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但是孔子说的“游于艺”,不是要求仅仅掌握这些技能,而是要求灵巧地、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掌握这些技能。对技能的这种掌握也能够产生审美价值。六艺还包括音乐艺术在内。孔子在“道”、 “德”、“仁”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艺术的这种作用正是审美陶冶的功能。

孔子“游于艺”的思想在与曾点的著名对话中得到形象地印证。《论语·先进篇》记载,孔子让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点分别谈谈治国的打算。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孔子都不满意,他转而让曾点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与前三位不同。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描绘了孔子心目中理想的礼乐文化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这也是“游于艺”的自由境界: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穿定了,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礼乐文化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个人在自由和审美方面达到一致。

三、“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肯定了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和审美陶冶功能,那么,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呢?孔子评价艺术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内容要尽善,形式要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朱熹注说:“《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美指艺术形式,善指艺术内容。孔子根据什么判断《韶》的内容尽善、而《武》的内容不尽善呢?根据只有一个:看它们是否符合“仁”的要求。有的研究者认为,《韶》可能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后世的不断加工,成为一支比较完美的乐曲。由于这支乐曲本身比较平和,以及它同尧舜揖让而治的观念相连,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武》的内容是对伐纣过程的描绘和对武王功德的赞颂,表现了“王斯赫怒”的武力行为,想必充满了刀光剑影,虽然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可是孔子本着王道思想认为《武》的内容有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上不尽善的《武》乐,在形式上可以尽美。孔子充分肯定了形式美的独立价值,形式由内容所决定,但它不是内容的附庸。《武》虽然不尽善,但它还是善的,瑕不掩瑜,孔子批评了它的不足,同时又对它作了充分肯定。《论语·阳货篇》记载,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指出的方略之一是,音乐就用《韶》和《武》(“乐则《韶》、《舞》[同武]”)。

孔子区分了美和善,同时又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对艺术提出要求,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尽美尽善的作品。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孔子坚决地把内容摆在第一位。无论从音乐作品客体、还是从欣赏者主体来说,都不能离开仁。“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礼如果离开了仁,难道仅仅指玉帛等等礼物吗?乐如果离开了仁,难道仅仅指悦耳的钟鼓之音吗?“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人如果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呢?人如果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美和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是“文”和“质”的关系。孔子之前,对文和质的关系已有很多论述。“文”有器物之文和人之文,器物之文指器物外观的雕饰,器物之质指器物的质素和功能。人之文指人的言行服饰的美化,人之质指人的道德品质。对于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进一步辩证地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人的形容仪态缺少文饰,就显得粗野;单有文饰而缺乏道德品质,又未免虚浮。君子要做到形容仪态和道德品质相适合,才能文质彬彬。同理,艺术作品也要避免“质胜文”或“文胜质”的两种片面性。

如果《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那么,郑声则受到孔子的严厉批判。孔子声色俱厉地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毫不掩饰对郑声的厌恶:“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篇》)孔子要禁绝郑声(“放郑声”),原因有两点:一是“郑声”,二是郑声“乱雅乐”。为了准确理解孔子对郑声的斥责,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雅乐、以及郑声何以乱雅乐。

孔子所说的雅乐,指流行于宫廷的古代音乐,以及情感上受礼所制约的、符合西周有关音律规定的祭祀之乐、叙述和抒情之乐。相传由黄帝、尧、舜、禹、商汤和周初的先王制作的六种“先王之乐”是雅乐的精华。而平和的《韶》和肃庄的《武》就是这六种中的两种。郑声是流行于郑国一带的俗乐,即民间音乐。它和雅乐的对立既表现在内容上,又表现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它冲决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藩篱;在形式上,它的节奏和旋律突破了雅乐的限制。

据现代学者研究,郑声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它采用了新的音阶,音调高亢激昂,多有繁声促节,表演男女错杂,优美抒情,色彩华丽。据史书记载,魏文侯不再听雅乐,而是“听郑卫之音”“不知倦”,齐宣王不再“好先王之乐”,而是“直好世俗之乐”。孔子称内容不善、而形式美的郑声“”,认为它“乱雅乐”,对它深恶痛绝。对于《韶》、《武》和郑声这三种音乐,孔子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他高度赞扬尽美尽善的《韶》,充分肯定内容上善的(只是不尽善)、形式上尽美的《武》,坚决取缔内容上不善、形式上可能美的郑声。可见,孔子首先是从政治标准来评判艺术作品的。实际上,进入汉代后,先秦的雅乐衰落,在俗乐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宫廷音乐,以至苏轼说“汉代朝廷所用皆为郑声”。

至于“郑声”,指郑声“过度”,不符合雅乐传统的平和的规范,音声或“过刚而杀伐,或过柔而”,或“怨以怒”,或“哀以伤”,突破礼制的郑声可能有的激越奔放,有的婉转哀伤。这不符合孔子评价艺术的第二个标准:“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篇》)。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解释这两句说:“乐不至,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孔子在这里说的是和或中和的概念。孔子的“乐而不,哀而不伤”是对《关雎》(《诗经》首篇)的评价,《关雎》是民歌,也就是俗乐,可见,孔子并不是一概反对俗乐。孔子教育他的儿子伯鱼学习《周南》和《召南》,《周南》的首篇是《关雎》。

孔子评价艺术的第二个标准是对第一个标准的补充说明。季札观乐时,也发表过“乐而不”、“哀而不愁”的评论。然而,几乎同样的言论由孔子说出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的“乐而不,哀而不伤”是针对音乐发展的现状有感而发的。在先秦时期,传统观念认为“音乐只宜于表现和引起快乐”,这种观念以简练的理论概括为“乐(yue)以为乐(le)也”(《墨子·公孟》)。“作为审美客体的乐(yue),它的音调应该是平和的,作为审美主体的乐(le),他的情感也应该是平和的,是一种平和的喜悦。”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表现的领域扩大了,它不仅表现快乐的情感,而且表现哀伤怨怒的情感。对于音乐的这种发展趋势,是极力反对,还是有条件地肯定 呢?孔子采取了后一种态度。虽然孔子仍然把“哀”的情感限定在礼所制约的范围之内,但是,音乐表现的领域毕竟拓宽了。

“乐”(le)的进一步发展是“”,“哀”的进一步发展是“伤”,孔子的“乐而不,哀而不伤”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达到中和的特点。中是不过,也不是不及。先秦的一些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和的问题。例如,春秋时代思想家晏婴(?一公元前500)把音乐中的哀与乐看作为两个对立面,通过两者的“相济”、即统一而达到中和。

与晏婴同时代的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鼎盛年约为公元前504-前501)的观点和晏婴颇相似。亚里士多德在《论宇宙》中记述了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模仿论:“也许,自然喜爱相反的东西,且正是从它们中,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中,才求得了和谐,就像自然把雌与雄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使每对相同性别的东西结合一样;所以,最初的和谐一致是由于相反,不是由于相同。在这方面,艺术似乎也模仿自然。”“音乐是糅合了高音与低音、长音与短音,才谱写出一曲不同音调的悦耳乐章。与赫拉克利特相比,晏婴一口气说了10对对立面: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充分表明了对立面的普遍存在。

篇9

一、哲学的“问题、语境”特质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

王金福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宣布了作为“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专门科学的科学的科学”的哲学的死亡;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新哲学在本质是一种从现实,而非从原则与文本出发的世界观理论,一种全新的研究与思维方式。认为,‘“部门哲学’或‘应用哲学’是相对于‘哲学原理’而言的哲学,是哲学原理在部门学科上的应用,是用哲学原理去解决各个部门遇到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从原则而非现实出发的抽象哲学。

在特定的语境下,针对特定的对象和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确实对哲学进行了特定的理解和批判,他们所倡导的从现实出发的研究方式无疑意义巨大,他们的诸多文本确实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之外、之后的思想家那里,是否就不存在这种思想和方法,是否其他的思想家、其他形式的哲学都是从原则出发,都是否定意义上的哲学,都是错误的,都没有价值与意义可言呢。显然,这涉及对哲学本身,对整个哲学史乃至思想史、文明史的把握、理解与评价。在我看来,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问题学”,一种对人们对所遭遇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以特定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反思、探索、追问与解答。从现实出发,其本质是从现实问题出发,而每个时代的现实问题又有所不同,所有从现实出发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出发点是永恒固化、抽象不变的。所有真正的哲学思考都不会是从原则出发的。从原则出发的往往是那些垄断经典文本,以固化、独断的方式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哲学专家。

在古希腊,在自然与社会相对混沌、认识与实践工具相对有限的语境下,人们综合性地遭遇了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本质与秩序等重大问题,不同的思考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建构起不同向度、不同形态的哲学,成为后世所有形态哲学的综合起点。到了近代,人们在承受老问题的同时,又遭遇了与商品化、工业化、科技化等相关联的诸多新困惑、新问题,诸多思想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建构了由多样形态哲学构成的近代哲学。在现当代,面对现代性、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符号化等新问题、新困惑,不同的思想者建构起形态更为多样的现当代哲学。

反思哲学史,所有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研究都是一种从问题出发的思考、批判与探索。哲学的本质也就是一种“问题学”,一种努力解决主体所遭遇重大问题的“问答逻辑”。对真正的思想者来说,引用原则与文本更多的是为了超越这种原则与文本,为了揭示这种文本与原则对新哲学诞生所产生的意识形态阻碍,更多的只是一种话语与研究策略,而不会把文本与经典作为不可超越的教条。

哲学有很多特点,有两个比较鲜明:一是问题性,一是语境性。所谓“问题性”,是指哲学总是与人们遭遇的重大问题相关。所谓“语境性”,是指任何形态的哲学都是处于具体语境下的思想者对所遭遇问题的一种非终极性、语境式解答。问题的长存,决定了哲学的长存;问题的多样,决定了哲学形态的多样;语境的多样与变迁,决定了哲学形态的多样与变迁;在问题与语境的具体统一与时空转换中,哲学不断生成、不断发展、不断转换,没有一种哲学能够成为永恒的真理。

哲学是问题与语境的统一。从“问题”与“语境”来看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贡献的评价可能会更加客观、经得起推敲。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贡献,是在近代条件下,面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综合社会失序、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以把握近代资本社会变迁规律为内容的新世界、新哲学,在近代资本社会条件下具体实现了哲学的问题性、语境性。但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具体地遭遇、解答人类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重大问题。不断自觉地面对新问题、新语境,不断自觉地对新问题做出新探索、新回答,同时包容、借鉴、学习或批判对新问题的其他方式解答,是所有形态的哲学包括马克思哲学不成为固化意识形态和僵化教条的一个重要条件。

“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在本质上正是强调从“问题”与“语境”出发的哲学形态,其本质是一种自觉的“问题哲学”、“语境哲学”,而不是王金福教授所理解的从原则出发的抽象哲学,对哲学原理的抽象运用。当然,也确有一些研究者借用、套用既有的哲学原理与概念进行所谓的“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研究。但这并不是“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研究的主流。退一步说,即使是这种借用、套用式的研究,对生活、对哲学,也不是没有意义。在一个哲学曰益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体素养的背景下,应该以一种更为宽容、民主,而非垄断、排他的方式理解、包容人们对哲学的诸多所谓非专业的理解与运用。

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主流看,不管是“经济哲学”、“发展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还是“生态哲学”,以及正在兴起的“城市哲学”,这些“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从当代社会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出发,对这种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形成关于这些问题的更为全面的“世界观”、问题与事实图景,并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更为全面、合理、可持续的方式与路径。哲学本身的问题性、语境性,“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问题性、语境性,决定了“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作为哲学而存在的知识合法性。

以“城市哲学”为例,虽然自人类文明早期就存在城市及城市问题,但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城市”才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的显问题,“城市哲学”才得以问题式和语境式地产生。城市社会是否如列斐伏尔等所认为的那样,已经成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新阶段,可以商榷。但城市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城市问题的重大性、全局性、复杂性,已日益被不同层面的人们所感性地体验,也日益被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所发现与确认。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化具有深刻的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后果,亟需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揭示。“城市哲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城市哲学”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深入城市研究的自然趋势、内在要求。“城市哲学”的非原则性、非抽象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_,是城市问题的复杂化要求人们对城市进行哲学研究,而不是哲学家或哲学概念推动人们建构“城市哲学”。“城市哲学”的问题式产生从起源论意义上说明了“城市哲学”的非抽象性。其二,目前,“城市哲学”还处于建构过程,还未形成把握城市性、城市问题的体系概念,也少有研究者从既有的哲学范畴与原则出发研究“城市哲学”。“城市哲学”目前的非成熟状态,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哲学”的非抽象性。其三,西方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城市哲学”研究,是因为当时的欧洲与美国比较早地遭遇了城市问题,而中国之所以在21世纪才逐渐兴起“城市哲学”研究,恰恰是因为中国在这个时期才真正大规模遭遇城市问题。“城市哲学”兴起的语境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哲学”的非抽象性。

哲学从未抽象存在过,始终是对问题的解答;哲学从未固化过,始终随着语境的变迁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独立、孤立、唯一线索的哲学研究与哲学史,其实并不存在;离开了时代问题与时代语境,所谓的哲学研究最多只对一些个人有意义,而没有社会意义。哲学是一个问题性的存在,一种语境性的知识,并不存在普适、唯一正确的哲学。“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知识与学科合法性深寄于此。

二、哲学的“生活、实践”本质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

王金福教授认为,“的思维方式是‘从地上到天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是‘实证科学'开究,由此产生的理论是‘实证科学’而不再是哲学”。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倡导一种从生活与实践出发,为生活与实践服务的理论与哲学研究,反对从文本与语录出发进行教条式的研究。这种文本也应该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文本。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而不是其精神实质出发反对哲学创新、理论创新,可能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与哲学本身的精神实质并不相符。全面认识哲学本身的生活性、实践性,有利于理解和确认“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正当性、合法性。

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哲学、实践哲学。哲学的生活性、实践性,生活与实践对哲学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对象意义。感性的生活、感性的实践而非知识化的文本,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哲学是一种源于生活和实践,服务于生活和实践,随生活和实践不断发展,并接受生活与实践检验的一种根本性的、鲜活的生活与实践智慧。哲学文本包括任何伟大哲学家的文本都只是帮助人们切入生活与实践的—种中介或工具。文本研究、文本依据当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本研究、文本解读,而不真实地进入与切入现实生活、感性实践,即使这种研究或文本把“生活”、“实践”作为自己的标志,也只能是抽象的研究,只能遭遇“冷落和倒退”。当代哲学研究,所以遭遇一些困境,一些研究之所以受众越来越少,其重要原因就是不去真实地切入现实生活,而只停留在对传统文本的解读上,甚至以传统文本为依据干扰、阻碍现实生活、理论创新。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独断、终极正确的文本,也不存在独断、终极正确的文本解读方式。一种文本或文本解读方式的真正价值,恰恰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新的理论与哲学创新,启发人们进入生活,留下或打开新的理论空间与研究可能。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抽象哲学研究,1'合恰是那种从文本出发,而非从感性生活与感性实践出发,阻碍人们直面生活实践的所谓研究。

其二,视域意义。人们往往更多地从“对象”这个层面理解生活和实践对于哲学的意义。其实,生活与实践对于哲学的意义更体现在“视域”这个层面。生活和实践是哲学的根本对象,更是哲学发展的新空间、新平台、新线索、新视域。反思一下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哲学之所以不断发展,哲学史之所以不断重写,其重要原因正在于生活和实践的推进为哲学发展自身,重新认识和发现自身提供了新线索、新视域。如果没有社会问题、社会秩序的凸显,社会秩序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超过了自然秩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可能就不会产生。如果没有工具与科学问题的凸显,培根、笛卡儿的哲学可能不会产生。如果没有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人与世界在近代的新冲突,休谟、康德等的哲学可能不会产生。如果没有东西方文化与秩序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新冲突,黑格尔哲学可能不会产生。如果没有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侵入,可能就没有马克思的哲学。如果没有主体际性的断裂、现代人精神危机的严重化,可能就不会有胡塞尔、萨特等的哲学。如果没有交往的普遍化及符号与实在之间的冲突,可能就不会产生语言哲学,等等。哲学的任何一步新发展、新理解,都与生活、实践所提供的新线索、新视域内在相关。

新生活、新实践、新问题催生新哲学,新哲学开启新世界观,新世界观的形成又推进人们进行更新的实践、建构更新的生活。在生活与实践的多层关联、不断互动中,不断兴起“部门哲学”、“应用哲学”是历史的必然、哲学发展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兴起的“发展哲学”、“城市哲学”等诸多“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其根本意义正在于不断开启哲学面对生活、进入实践、反思哲学自身的新路径、新可能。以“城市哲学”为例,“城市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城市哲学”的建构与推进,将深层改变人们面对城市化及其问题时的理论失措、理论失语状态。城市是已经并正在影响当代中国及世界的重大感性现实,将深层影响与决定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但城市研究却仍基本上处于白描阶段,未进入理论

层面;对真正的理论而言,城市还基本上是一个“盲区”在列斐伏尔看来,城市化的推进使人类深刻地进入城市社会。城市社会是一个不同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人类生活新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逻辑等比以往社会阶段更为复杂。而人们往往以形成于农业社会特别是工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思考与应对全新的城市社会问题。推进理解创新、建构以城市社会新语境为基础的新理论、新哲学,是当代社会的必需。不断地总结、提炼能够反映城市本性的新范畴、新方法、新理论,是“城市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二,城市不仅是一个新的研究对象,也为人们理解哲学自身的具体生活、实践本质提供了新线索、新视域。在“城市哲学”视域中,古希腊之所以产生哲学,其重要原因是古希腊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城市,而孔子等中国思想家之所以建立起哲学,也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城市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发育。而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所以不同,其重要原因是因为两个区域的城市社会面临不同的秩序问题。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利益诉求的异质性主体的聚集与交往。正是这种复杂的交往,为哲学问题的提出,哲学的产生、发展、保存、传播提供了可能、条件、环境、场域。城市对哲学的社会存在论意义说明,哲学必然是“城市哲学”,没有城市也就没有哲学。正是在城市语境中把握社会秩序的要求,推动人们对社会秩序进行深层原则思考,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去思考自然秩序、世界一般秩序,从而推动、导致了哲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科学都必然是城市科学,所有的知识都是城市知识,或者说,所有的科学与知识都具有城市性。城市对科学、哲学、知识的生成与推动作用,充分说明了哲学与所有科学、知识的非自足性、生活性、实践性,说明了哲学源于生活、实践,而不是源于文本、原则、意识形态。“城市哲学”的建构,城市视域的自觉,为人们理解诸多理论问题包括哲学自身的发展史,推进哲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新路径、新视域,也为再次重写哲学史、知识史、文明史提供了一个新线索。

对于“实践哲学”已经得到太多理论研究和知识倡导的当代中国而言,哲学来源于实践、生活,还是来源于知识、文本,这个问题本身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一个感性生活与感性实践的问题。从文本出发、在抽象逻辑层面倡导“实践哲学”,同真实研究“实践哲学”是两个问题。只有以开放的态度,感性地面对生活,真实进入感性生活,才能真实地推进哲学的繁荣与发展,才能真正获得哲学发展的新视域、新空间。对哲学发展新对象、新视域、新线索的不断进入和开启,是“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在方法论层面的合法性依据。

三、哲学的“跨界、可能”特点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

王金福教授认为,真正的哲学是一种关于世界观的知识与方法,是对世界观的确认或反思,“死去了的哲学的复活同时是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的冷落。当然,哲学的冷落主要是哲学的冷落”。这里,需要深究的问题是,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是否不需要“观世界”,能否独立地“观世界”。哲学作为“观世界”重要结果的世界观理论而非固化的意识形态,是否需要同其他学科相交往,同不断发展、不断产生新可能的世界相联系。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深层特点是什么。是一种抽象地从经典文本出发的关于如何研究世界观的方法论,还是同不断进行生成、整合的其他学科一起,面向、研究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活世界。

从哲学的生成与发展看,哲学研究从来没有独立地存在过。一方面,真正的哲学研究总是对人的生活实践特别是人们所遭遇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真正的哲学研究从来不是文本性的、引经据典式的。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研究与哲学发展从来不由哲学这个学科单独完成,只有在同其他学科的合作、跨界、交往、互动中,哲学自身才能获得生命、得到发展。“跨界”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哲学甚至所有学科和知识得以推进的一个必需条件、机制保障。

反思一下人们熟知的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当代哲学,有哪一种形态的哲学是单独、非跨界发展的。人们所了解的古希腊的所有哲学家,都不仅仅具有哲学家的身份或名分,而且是同时性地进行多学科意义上的跨界研究,对那个时代所面对的社会秩序、自然秩序、政治秩序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甚至科学家。在反思的意义上,哲学研究的非独立性,是古希腊哲学发展与哲学繁荣的一个机制性保障。到了近代,与科学发展的专业化、生产分工的专业化相契合,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开始分化,具有不同具体研究对象的具体学科开始不断兴起。但哲学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而是在同其他学科的深层交往中进入了一个多样繁荣的新时期。主要具有自然科学背景的培根、笛卡儿、莱布尼茨,主要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洛克、卢梭、霍布斯,或同时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背景的休谟、康德、黑格尔,都在思考人类所面对重大自然、政治、社会、经济等时代重大问题的同时,以跨界研究的方式深刻推进了哲学自身的发展。而晚近以来的哲学家,看似日益专业化的哲学研究、哲学家,其实仍是以跨界的方式而存在。不管是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或是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技哲学,或者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有真正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其深层发展机制都是直面新的重大时代问题进行跨界研究。

跨界研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推进哲学研究的知识机制。同其他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一样,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就没有进行过专业、独立的哲学研究。正是在对重大、根本性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等关注、反思中,在对部门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的思考中,马克思、恩格斯才得以形成其所谓的哲学思想、世界观理论。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更主要的不被人们称为哲学家,或者不仅仅被人们称为哲学家,而是更多的或主要的被人们称为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其理论也往往被人们称为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进行“部门哲学”与“应用哲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所有的哲学家都是“部门哲学家”、“应用哲学家”。哲学从来就没有真正以独立学科、独立知识的方式存在过。不管是从起源还是从变迁看,哲学本身就是“部门哲学”、“应用哲学”,“部门哲学”、“应用哲学”是哲学的更本真含义。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在跨界意义上确认哲学的特殊性。既然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具有跨界性的,那么,哲学进行跨界研究的特点何在,在跨界中哲学是否还存在。比较一下哲学的跨界性与其他学科的跨界性,可以发现,哲学的跨界性主要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哲学以一种更具批判性、“脱域”性的方式进行跨界研究。哲学从来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总结,而是努力发现已有知识之后(之外、之上、之内、之下)的新知识。哲学总是努力追求另一种可能,追求已知世界之后、在已有跨界之后的另一种可能、另外的可能性世界。其二,哲学以一种更为自觉的方式追求可能性知识。如果说,其他学科往往会满足于建立起自身的理论假设、理论体系,那么,真正的哲学研究从来都是自觉批判、怀疑已有知识假设、知识体系、知识谱系、知识历史的合理性,甚至不断怀疑哲学自身已有的出发点、知识体系等的合理性。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从来没有以完成的形式存在。哲学从来以一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存在,以不断自觉追求新的可能性知识与新的可能性世界的方式存在。哲学与哲学史始终是一种自觉的未完成状态。

哲学研究就是“部门研究”与“应用研究”,跨界性、可能性是作为“部门哲学”与“应用哲学”而存在的哲学的重要特点。“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发展哲学”、“城市哲学”的当代兴起,不仅不是哲学的倒退,反而是哲学的发展,是哲学自觉进行跨界研究、可能性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

以“城市哲学”为例,“城市哲学”在知识生产机制这个层面上的合法性,正表现在跨界与可能两个方面。其_,“城市哲学”是自觉的跨界性研究,一种从问题出发,直面城市重大问题的跨界性研究。在形式的意义上,“城市哲学”是哲学与城市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社会学)的综合跨界,而不是简单的哲学再细化。城市存在与城市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现有的学科都不足于独立地解答城市及其问题本质。以跨界、跨学科的方式研究城市,是城市研究的一个内在趋势,也是当代知识生产方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式。“城市哲学”正是这种跨界趋势的一种必然产物、自觉化,而不是把所谓的哲学原则运用于城市研究,其二,“城市哲学”是一种自觉可能性研究,一种不断探索新的城市可能、新的城市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研究。其实,城市研究已经存在诸多跨界化趋势,比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城市人类学等,本身就是一种跨界研究的产物。而“城市哲学”不同于这些已有跨界研究的特点,不是要成为诸多城市科学的最高科学,而是追求这些已有跨界研究之外的另一种可能。面对仍处于过程中的城市化、城市问题,尤其需要一种开放性、可能性的城市研究。“城市哲学”的一个重要存在方式,正是不断在已有的城市跨界之外,发现、确认另一种城市知识,并深层反思已有的城市发展与实践方式,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式、发展目标。

这个世界是一个综合的可能性世界,日益需要进行自觉的跨界性、可能性研究。在跨界中寻找另一种可能,是“部门哲学”与“应用哲学”,也是哲学的重要特点。对现有知识与实践的批判与超越,对新知识与新实践的不断寻找,使人们可以冷静而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这是“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之所以不断繁荣的重要原因。“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知识合法性,深寄于哲学与人类知识生产机制的“跨界”、“可能”本性。

四、哲学的“小微、日常”趋势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

—方面,王金福教授认为,“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只是科学门类中的一门科学,既不高于其他科学,也不包括其他科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哲学因为是世界观理论,对其他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只是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不是指导去解决应当由各门具体科学来解决的问题”。那么,在王金福教授那里,哲学究竟是高于、低于还是同其他学科相平等呢?当王金福教授比较自觉地反对“部门哲学”与“应用哲学”时,显然还是希望哲学高于其他学科,不希望看到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往,不希望看到因为“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玷污了哲学的神圣性、纯洁性。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哲学的文化与伦理本性。哲学是一个“小微”学科,还是一个“宏大”学科?哲学是神圣性的,还是世俗的?是普通人、所有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日常“活”智慧,还是只能由少数专家读懂、操练、垄断的神圣“死”知识?

反思哲学的总体变迁,可以发现,不断日常化、不断成为常人智慧,是哲学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文明的早期,也是哲学的早期,哲学是少数人的专用知识、专用智慧,具有神圣性,是少数有闲阶层甚至个别“哲学王”、“圣人”才可能拥有的垄断性的知识、秘笈。这一点与人类文明早期生产力、社会分工等已有发展但又水平、程度较低有关。在那个阶段,多数人主要忙于生存、生计,还无暇也没有条件去总结、反思生成于生活与生产本身的知识与智慧,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生活及其智慧的较专业的观察者、总结者、反思者、提炼者、传播者。在那个时代,哲学成为王者之学、圣人之学,成为宏大之学,有其历史必然性与阶段合理性。

近代以来,与生产力、社会总财富、社会分工的发展相适应,有更多的人可以把全部时间或一部分时间用来观察、总结、反思、提炼、传播知识与智慧。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三个特点。其一,哲学家不断增多。与文明早期相比,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普通人成为了哲学家。比如,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的斯宾诺莎。哲学不再主要仅仅由王者与圣人所专有,开始成为普通人的智慧。非垄断化、世俗化、民主化,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二,哲学流派不断增多。与不断分化、专业化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基本同步,新的哲学不断产生,服务于生产、生活、科技、统治的哲学新思潮与流派不断产生。“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科技哲学”等不断兴起。部门化、应用化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三,哲学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世俗化。哲学从一个神圣性的“宏大学科”,变成碎片化、世俗化的“小微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社会领域的相对独立化相伴,哲学不再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工具,而日益成为社会生活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部分,成为丰富、充实社会生活、世俗生活的内在需要。小微化、日常化是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当代哲学的重要特征。

哲学的小微化、世俗化、非垄断化、非神圣化,与社会整体的民主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结构的变迁,没有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没有社会领域的不断崛起,也就没有诸多哲学新流派、新思潮的产生与存在。当社会生活本身还没有民主化时,普遍产生具有民主性的哲学是不可能的。但当社会生活本身已经实质性地民主化时,垄断和独占哲学也就不再可能。另一方面,哲学自身的民主化、非垄断化、非神圣化,又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确认与推动作用。虽然,思维落后于生活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思维也往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领性。当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知识、哲学,为更多的人掌握时,会对社会生活的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知识生活包括哲学研究的民主化,也就没有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自觉克服、破除知识与哲学的垄断,是推进社会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方式。

知识与哲学的垄断,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没有知识的民主,也就没有社会的民主;没有哲学的民主,也就没有生活的民主。破除哲学的垄断,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必需。哲学垄断的一个深刻的问题或原因,在于哲学自身的盲目自信、教条化、意识形态化,认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终极本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社会发展的终极规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与生活从起源起就是复杂的,在当代,社会生活、生活世界已经更为复杂且仍在发展。而任何一种形态的知识包括哲学,都是具体的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产物,并不具有终极的神圣性。如果哲学家把自身想象为终极正确的,就把本来鲜活的哲学变成了僵死的教条,把鲜活的意识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固化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不脱离鲜活的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变成教条。任何把马克思哲学固化的要求,看似在维护马克思哲学的神圣性、纯洁性,其实是在把马克思哲学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

“城市哲学”等“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之所以在批判与质疑中仍不断繁荣,其根本原因、根本合法性依据,在于这种研究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当代社会的民主化、生活化趋势。合法性有诸多层面的含义,但其最根本的含义是人心向背,是人们的接受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心向背是最根本的法律、法则,最根本的自然法。从大的历史进程看,当一种成文法违背人心向背这个根本的自然法时,这种成文法终会被修改甚至抛弃。当_种文本或对文本的解读,违背了人心向背、社会需要这个根本的自然法、合法性依据,也终会被冷落甚至抛弃。对“部门哲学”和“应用哲学”而言,如果这种研究成为一种僵化的教条,成为只有少数人可以掌握的垄断性、神圣化知识,那么,这种“部门哲学”与“应用哲学”也终将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