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2 20: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天祥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天祥的名言

篇1

吾时常幻想拒职高于千里之外,昂首踏入元中之内。然而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此校对吾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最终实现了拒元中于千里之外,卑微爬入职高。

三年来吾深读故事会、读者等众多奇书小说,时常观新闻阅报纸。但不见成绩上涨,依旧下跌,这是为何?

聒噪!聒噪!尔等这般聒噪让吾如何专心苦读?

千日来,光阴似箭,眨眼间飞之而过。昔日三年,受尽各般嘲讽;今朝毕业,挥泪告别众生。近日来,吾苦读诗书,领悟一诗:

昔日才子陨落,

今朝尚未崛起。

数年后,待我东山再起,

方才可,震慑同学好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是今日的延续。明日依旧做着今日之事,为何?

不知!烦恼!

篇2

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8、臣子恨,何时灭!

9、八千里路云和月。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杜牧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1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13、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14、靖康耻,犹未雪;

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2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2、壮志饥餐胡虏肉,

2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4、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25、笑谈渴饮匈奴血。

2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7、三十功名尘与土,

28、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9、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30、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31、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篇3

如何写作对联?可以总结为四点:1,熟悉基本概念;2,抓住已知条件;3,善于联想想象;4,恰当运用方法。熟悉概念和抓住条件是对联写作的基础前提。联想想象和善用方法,是对联写作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而在这四点中,联想想象尤其重要,因为对联写作难在思路的突破,而联想想象则帮助我们打开写作的思维大门。

下面以两道试题来详细解析如何借助联想想象突破对联写作时的思维障碍。

例1:根据下联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上联。

_____,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解析:这道对联写作题要求我们根据下联的内容写出上联。

首先看下联。抓住已知条件。内容上。下联赞美人。赞美人高尚的品质;形式上用到了叠音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由“耿耿丹心”联想有叠音词的写人的成语,如相貌堂堂、文质彬彬、神采奕奕、英姿勃勃、衣冠楚楚、风度翩翩、铮铮铁骨等等。下联赞美人的品质,从这些成语中寻找赞美人高尚品质的成语,可以找到如洋洋正气、泱泱美德、棱棱节操等。由此我们可以写出上联,如:棱棱节操似寒梅(苍松、翠竹)见风骨。

下联赞美人的品质。也可以联想赞美人的名言,如范仲淹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从而得出上联:泱泱美德似高山立寰宇。如文天祥《正气歌》句“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从而得出上联:浩浩正气似长风塞苍冥。

下联赞美有丹心的人。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从而得出下联如:赫赫威名似奔雷震华夏。

下联用到了比喻。以烛光比喻丹心,可以联想到像烛光一样的人,如母亲,如老师,从而可以有这样的答案:谆谆教诲似甘露润桃李。

例2、初二(3)的郑海燕同学不幸罹患白血病,全校师生献爱心为她捐款。

1、你作为她的家长,给学校送一副对联,表达对全校师生的谢意。

2、做为郑海燕同学的校友,请撰写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对郑海燕同学的慰问和鼓励。

解析:这道对联写作题要求我们根据设置的语境撰写对联。

第一小题要求以家长的口吻表达对师生的感谢。如果学生平时阅读过这方面的对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来。如可以写出:天如有意应垂怜,君若尽志终得胜。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施展联想想象的魅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师生捐款送给海燕,可以想象家长拿到捐款时的情景。从而撰写出这副对联:一元、二元、三四元,元元都是救命钱,救小女生命;百滴、千滴、亿万滴,滴滴全为感激泪,谢师生厚谊。

郑海燕同学获得捐款,就可以有能力治病,就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从而可以撰写出这副对联:片片爱心,圆小女健康美梦;点点资助,见师友关怀真情。

师生捐款帮助郑海燕,与她是有恩有情,可以联想到“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常用语,从而撰写出这副对联:师友情、同学情,情深似海;培育恩、再造恩,恩重如山。

篇4

2、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

3、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桑塔亚那)

4、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卡曾斯)

5、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卡曾斯)

6、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奥里利厄斯)

7、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左伊默)

8、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哈夫洛克·埃利斯)

9、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伊壁鸠鲁)

10、死亡使一个伟大的声音沉寂之后,他生前平淡无奇的话,都成了至理名言。白朗宁

11、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曼利厄斯)

12、怕死比死更可怕。(赛恩斯)

13、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罗曼·罗兰)

14、儒夫在他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的恐怖了。(凯撒)

15、一个老年人如果能有广泛的兴趣,学会关心他人,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去,他就会象一滴水归入大海,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最终,也不会再有对死的恐惧。(罗素)

16、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

1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0、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

篇5

儒学的经典《论语》里,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可见,孔老夫子把知耻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很大,已经提升到治国安邦、惠泽百姓的高度上来了。这一点的确具有先见之明。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周公就明确地意识到尚荣知耻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殷亡,周公总结其教训,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无德无道,满朝文武,寻欢作乐,欺压百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他力主加强道德建设,大倡荣耻之心。在东征胜利之后,于政务倥偬之余,周公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新的礼乐制度,史称“先君周公制周礼”。其中包括嫡长子继承制、爵与谥之制、条律之制、驭官之制、礼乐之制等,形成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从此,天下百姓折服周朝,君臣有礼,巷民互敬,举国稳定,周代一直延续了500年。

孔子对周礼作了精深的研究,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把道德建设提升到很高的水平。打开一部《论语》,孔子与弟子对话,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仅是对于知耻,前后就论及13处之多,在此不妨作一些例举:

开篇的《学而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说行为只要恭敬合乎礼节,就能够免遭耻辱。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泰伯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是说国家繁荣昌盛,你却不思进取、流于贫困,那是一种耻辱;如果国家动荡不安,你却聚财自富,贪图享乐,那也是一种耻辱。

孔子的荣辱观念是何等鲜明、何等清澈、何等高远。千百年来,这些精辟之见,警世名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代代相传。

篇6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西南北八面来风”。“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这在管理学上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但能否真正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儿什么。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都可说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他还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

⑧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华文化巨匠,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人们怎么看待他,他始终都坚持“从容淡定”。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论点的把握。根据议论文论点提出的特点我们可以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题目不是一个完整的论断,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从文章第一段寻找概括答案。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词语,“从容淡定”“情怀”“精神境界”,我们把这几个词语连接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从容淡定是人应该具备的情怀和精神境界。

2.阅读第②段,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两位名人的名言。

篇7

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挠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豪情壮志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天安门上空回荡时的庄严激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世界硝烟弥漫的今天,中华的民族精神仍然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且不说为了祖国的利益,有多少人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奋斗;且不说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多少医护人员为了患者的生命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就说说我们少年儿童,就在我们的身边的小事里,也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中国人向来是爱和平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一个可贵的民族精神。说到“和平”,就不得不提在去年3月份爆发的世界瞩目的伊拉克战争。我看过这么一件事情:当2003年伊拉克战争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时候,美国驻华大使馆收到了中国一位纯真的7岁的小女孩王燕枭写给布什总统的信。“请您想一想,如果您打伊拉克,多少父母会因为您失去孩子,多少孩子会因为您失去父母,他们以后怎么生活?他们更谈不上学习了,我想到这些就很想哭……”一个7岁的小女孩,一个热爱和平的中国人,她以自己纯真的语言和想法劝说和质问布什总统不要攻打伊拉克。这封不同一般的带有些孩子气却又充满了勇气和智慧的信,深深地感动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每个人。与此同时,伊拉克驻华大使馆也收到了王燕枭安慰伊拉克小朋友的信。王燕枭这种热爱和平以及不同他人的勇气,事虽小,但不正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闪光点吗?

篇8

于右任先生自幼生活在三秦腹地,其时以贺瑞麟、朱佛光等为首的关学大儒,在渭北泾阳、高陵、三原及西安之学古、弘道、正谊、关中等书院传授关学,立德言,著文章,名驰华北。于先生早年倾慕张横渠,将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刘延涛《恭读于右任先生全集献词》首句便提到:“三原牧羊儿,意欲牧天下。”刘延涛跟随先生大半生,他很知道先生的政治抱负。于先生曾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

综纵观于右任先生一生之书作,五体皆备,形式多样。在诸多谈及先生学书过程的论著中有一种说法,即所谓“先生曾书学赵孟频”。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

在于先生书作中,所书文天祥《正气歌》不下10幅。其他如岳飞、陆游、杜甫、白乐天、王阳明等的诗、词、句亦复不少。先生1908年诗《过王觉斯墓》:“孟津河畔草迷茫,下马荒坟吊斜阳。吕史当年俱殉国,侍公泉下见高皇。”表现了对王铎这位书法大家晚年附清的惋惜和感叹。赵孟颊、王铎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但因其为人立世出了大问题,备受非议,书名亦因此受到了影响。1932年,于右任先生组织成立中国标准草书社,集古人草书经典而成的《标准草书千字文》中,宁用“叫花子皇帝”朱元璋的字,也没有用一个赵孟\、王铎这样的贰臣(虽为书法大家)的字。这充分反映了先生是重气节、树正气的。

篇9

因此,在我们写作文章的结尾时,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有创造力、震撼力、感染力,尽情展示“豹尾”的力量,让阅卷老师有审美的愉悦,读而不忘,口留余香。

中学作文常用的文体主要有议论文、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不同的文体,“豹尾”特征也不同。下面试从这三类文体的角度谈谈如何展示“豹尾”的力量。

议论文――当头棒喝之“豹尾”

【方法导引】

议论文的要求是利用相应的论据,通过一定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它的结尾的常见方法有:

一、展望号召尾。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良好愿望,引导人们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二、启迪尾。结束全文时,不明确点出主旨,而是运用含蓄而又意蕴深厚的语言,让读者浮想联翩。

三、感悟反问尾。反问句结尾,会让读者觉得不容置疑,更能增强议论文的力量。

四、俏皮幽默尾。这种结尾能留给读者以仔细揣摩品味的余地。

【升格示例】

原结尾展示

当然,我们在邪恶势力、混浊世事、挫折困难面前都应说“不”,想当初,文天祥、屈原、陶潜等人都能坚持自己的节操……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也是世界上最幸福最伟大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

“豹尾”升格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面对元朝招降而吟出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经验分享

原结尾比较平实,虽列举了典型的实例来加强论证力量,但问题也很明显:一是句式单一,没有气势;二是结尾没有点题,照应不够;三是语句缺乏激情与号召力。升格之后的结尾,巧妙地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与节奏感;并且紧扣文题,针对性与说服力明显增强了。

散文――情真意切之“豹尾”

【方法导引】

散文的特征是“形散”但“神不散”,文章始终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存在,同时在语言上呈现多样化的风格,注重情感的真切表达。常见结尾方法有:

一、直接抒情尾。即在上文写作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结尾,通过直抒胸臆点出文章的主旨,情真意切,抒彩浓厚,有利于激起读者对作者、作品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共鸣。

二、余音不绝尾。即不点明写作意图,甚至不表明对文章所叙人物或事件的态度,而把这一切留给读者去思考,让读者在咀嚼之中细品文章的真味,起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的效果。

三、诗歌意境尾。即指散文的结尾具有一种诗歌般的意境,意蕴绵长,文思隽永。这样的结尾因其独特的诗歌的魅力,耐读,耐品,会给人一种纯美的享受,使人浸染其中而不能也不愿自拔。

四、引用名句尾。最后引用名言佳句,能收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简洁明了,干净利落,既增强文章的文化厚度,使行文更富文采,又因名人的特殊身份而使作品多了几分思想深度,令读者击节赞赏。

【升格示例】

原结尾展示

朋友,无论你是雄鹰,还是小鱼;无论你是松树,还是小草;无论你是大河,还是小溪。只要你充分展示自己的美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你就是一道风景!

是啊,朋友,请你不要隐于云海峰峦、青竹绿林之中,请你走出来,亮出自己,秀出自己!所以你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没必要去感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释着时代的一种风情!

――《你就是一道风景》

“豹尾”升格

如果你是一只雄鹰,可以在春天飞出一道俊逸潇洒的弧线;如果你是一条鱼儿,也能在河海展现出一派鱼翔浅底的安然。每一株草,都是一道风景,每一种草都会开出绚丽的花……

是啊,朋友,请你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中的一座,就是茫茫水域中的一条。所以你不必去敬畏名山大川,不必去感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诠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解着时代的一种风情!

经验分享

原结尾描写的对象较为抽象,而且句子没有美感;升格后的结尾,属于“直接抒情尾”,结尾处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充满力量与气势,句子整齐划一,词语丰富,生动形象,彰显出超人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示出“豹尾”名副其实的力量,给人带来的不止是启迪,更有震撼,真正起到了实现情感共鸣的作用!

记叙文――荡气九肠之“豹尾”

【方法导引】

记叙文结尾应言简意赅,有力度有深度地进行形象描述,即从不同角度使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主题凸显,情感延伸,虽言已尽而意无穷,从而使读者能以一“尾”而窥“全豹”。常见的方法有:

一、自然尾。即把人物写清楚或事件讲完整之后,自然而然地结束全文。

二、呼应尾。即在结尾部分对开头进行回应。它能唤醒读者对圆满和美的追求,令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天成的阅读愉悦感。

三、烘托尾。即以环境或场面的描写来收束全文。这样的结尾,情景交融,更能烘托人物的精神风貌。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结尾就是在“一片紫色的阴影”中结束的,这就凸显了菲利普夫妇的沮丧之情,从而更好地揭示了人物关系形成的复杂性。

四、悲剧尾。即文章叙述的人事以悲剧收场。通过悲剧的渲染,加深了文章的感人程度,使得读者对叙述的人事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让作品的痕迹烙印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作结,使得读者对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命运不胜唏嘘。

五、揭谜式。这样的结尾适用于那些设置悬念的文章。借助卒章露底,揭开谜团,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文章更具完整性和可读性。

六、对话尾。即通过人物的语言或心理直白来结束全文。言为心声,以声写人,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可以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旨。

【升格示例】

原结尾展示

母亲,我心中的太阳。您的善良,您的爱心,完全改变了一个我,使我由自私变得博爱,由任性变得理智,由草率变得严谨。母亲的心改变了我,我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成功!

――《请原谅我,母亲!》

“豹尾”升格

母亲啊,您可曾知道,过去我对您的误解,全源于我的自私、任性与草率。通过这几天来我的回忆与思考,我懂得了博爱、理智与严谨。母亲,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永远爱您!

今天,天晴了,太阳很好。

篇10

中学生理想主题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绽放,人生辉煌。

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理想的名言。三国时期的曹孟德老年以后有一句话说得很是慷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孟德的儿子曹植说得也很漂亮:“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再早一些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更是一个志比天高的人,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比较而言,还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白更彻底些:“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要我说,理想不仅是明灯,还是利剑,是一种戳破一切阻挡的力量;还是飓风,是一种席卷大地,扫清环宇的勇气。有了理想,人生才会充实,有了理想,我们才会感受到生的希望。

理想催人奋进,理想让我们变得勇敢而坚韧。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理想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生命之花也是因理想的绽放而变得无比辉煌。理想如此美好,它充满着每个人对未来的冀望,对生命的渴望。

我喜欢萧楚女的一句话:“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试想,如果在一生的道路上,我们这么闪亮着光芒,一直走下去,即便周遭都是黑暗,那景象也足以感人心魄。

小一些的时候,我在作文里写老师是蜡烛,我并不真正懂得蜡烛的意义;今天,我忽然明白,蜡烛就是追求,对理想的追求,这种追求的终极意义就在于燃烧,在于燃烧过程里那耀眼的明亮。

理想是一个射线,从生命的起点直指未来……在浩淼的时空里,理想从一开始就注定着永恒。是的,或许我们现在尚且弱小,昂首理想,那是一座看似挺拔而高不可及的山峰。

但,只要我们心怀理想,抱定理想,我们就会毫无顾虑,无所惧怕,我们脚下就会坚定,我们内心就会温暖。是的,理想是一个遥远的指向,但,正是遥远,才显出无穷的魅力,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以做到!说得透彻一点,理想就是征服,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旦立下理想之志,就需放下包袱,迈步从头跃。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