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6 17:0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的人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诗歌教学要将朗读放在重要的地位,要引导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诗歌凝练的语言与丰富的内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2.在反复朗读中,增强学生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引发思考
1.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你所知道的能表示“死”的有关词语,(如:夭折、亡、牺牲、就义、寿终正寝、捐躯……)并和大家简要交流这些词语表达的不同的含义。
2.一个“死”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词语也表达了对死者的不同态度。同样是死,但是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你们的脸上写着困惑,也许你们在质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中国当代诗魂”的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
【设计意图:从检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入手,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从“死”字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直奔诗歌主旨。】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努力将这首诗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检查自学效果。
(预设:“呵”的读音估计会有问题,相机帮助学生读准“呵”的读音。)
3.这首诗是围绕哪一小节写的?能找到这首诗歌的关键句吗?
小结:朗读诗歌,首先应该读正确、读通顺,并且要善于抓住诗歌的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的重头戏在于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是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关键句是指诗歌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教师要相机总结找关键句的方法。】
三、品读诗句,领悟学法
1. 出示关键句,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有所发现。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预设1:这两句写了两种人,并引导学生用词语概括出来。(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预设2:发现“死”与“活”的不同含义。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预设3:初步感受对比的写法。
2.反复朗读,读中传情。
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小结:学习诗歌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在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我们将冰冷的文字读出了温度,读出了内涵,读出了作者的心声。请大家就用这样的方
法继续学习,读出作者的
心声。
【设计意图: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是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能用声音传情的条件是读懂诗歌的内涵,揣摩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发现的时间,保证他们能在反复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逐步用朗读再现这种情感。】
四、自学诗歌,朗读传情
1.这首诗歌一共七个小节,请你自己用刚才领悟到的学法,自学其余六小节。用你的声音进行二度创作,努力读出作者的心声。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汇报。
(1)诗中处处有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相应诗句并进行对比朗读。一是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的对比;二是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的对比朗读;三是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朗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我们体会诗歌的内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2)发现鲁迅的影子。这首诗的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中却一次都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但却有鲁迅的影子,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这一表达特点。如“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导学生联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的镜头。如“情愿做野草”,联系鲁迅的作品《野草》,感悟鲁迅就像野草,他活着就是――(生接读“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如“人民永远记住他”,联系这首诗是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写的,不仅仅是当时,就是现在,鲁迅先生逝世70多年后的今天,《亚洲》周刊仍然把鲁迅的作品评为亚洲所有作品第一名。在《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人》一书中,鲁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诗句,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将课内外对鲁迅的了解做一次全面整理汇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并且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3)感受生活中鲁迅式的人物。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写,诗中虽然一次都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我们却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鲁迅的身影。为什么作者在诗歌中不出现鲁迅的名字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纪念鲁迅的同时,还要歌颂很多像鲁迅一样的人。)
【设计意图:以自学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充分感受诗人以凝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就应该是为了多数人能更好地活。作者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人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
4.观看视频《有的人》诗歌朗诵,感受名家朗诵的
魅力。
5.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展示,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名家示范朗读放在最后,其实是给了学生更高的努力目标。学生在享受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之后,他们的朗读积极性会更高,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也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用声音进行二度创作的含义。】
五、拓展训练,读写结合
篇2
1.分步教学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学生需要以教师的具体要求为基础,带有创造性的进行实践设计与训练(此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发挥辅助操作只能);最后,教师需要选取学生练习当中的典型案例(可包括成功的案例、以及失败案例),对这部分案例进行单独分析(可采取的分析方法包括学生自述、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等方法)。
通过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对分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加关注的接受能力较慢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使学生均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完成同等难度的人物形象设计任务。
2.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学生对于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更大的激发,同时,此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当中的创新性能力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人物形象教学课程当中,教授一些典型、成功的人物形象设计案例。
以眼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收集整理时下流行趋势引导下,比较典型的眼妆设计图案,分析设计方案与人物整体造型之间的关系,从而是学生能够着眼于人物特点,以此为中心的开展形象设计工作。同时,在案例分析法的作用之下,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所规定的操作任务,并将此环节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操作任务完成程度、完成质量等指标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考核过程中的关键评估指标。
3.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及其步骤分析
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善于应用各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需要采取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分结合的教学方式。除向学生阐述形象设计的操作要点以外,还应当尽量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将形象设计中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要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于此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全过程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同时,也可实现对学生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结束语
当前存在于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高校人物形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大多另行择业,真正从事该专业的人才数量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范围内对于人物形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且多以创造性、复合性人才为主。
篇3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院计算机课程任务设计
在以往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讲解,然后布置题目来给学生做,大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理论课程,但是计算机课程与一般的课程不同,计算机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要能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设计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计算机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任务的设计要求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内容。
一、设计任务的目的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传统的理论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有所欠缺。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并布置一些题目来要求学生完成,但是这些题目的设计往往是针对某节课程的,只能对学生某方面的知识进行训练和考核,而不能系统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设置任务来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设置通常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并且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调用,系统的分析问题,群策群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锻炼自己的能力。既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水平,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养成了分工合作的习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
为了达到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务的设置有一定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使任务驱动教学发挥真实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任务设计要有目标的进行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不能盲目的进行,首先要明确任务设计的目标,即要明白此次任务的设计要锻炼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然后有目标的去进行任务的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每次任务的设计就是对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就只针对这个模块的内容,将每个模块的内容设计到不同的任务中,最后再进行汇总。例如网页的设计和制作就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教师可以将目标规定为设计制作一个网页,然后根据这个中心目标设计任务的细节,将具体的知识点融入到知识点中让学生完成。
(二)任务难度要适宜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把握任务的难度,教师的水平与学生的水平相差较远,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很容易高估学生的水平,导致任务难度过大,学生完不成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也有部分教师过于保守,设计的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达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任务内容,才能充分发挥任务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任务要具有实用性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实用性,教师不能为了省事而采用现成的任务来让学生完成,当前的科技发展迅速,计算机更是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过去的内容在当前已经不再进行使用,学生即便是很好的完成,实用性也不强。教师要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设置最具有实用性的题目,例如教师可以了解一下当前企业对计算机通常都是哪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运用的是什么技术,例如网页的审美和排版流行什么样的设置,然后添加到任务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实用性更强。
三、任务设计的步骤
(一)题目设计
任务设计的第一步是选题,教师要确定本次的任务是针对学习中的哪一个模块,然后进行资料的查询,寻找相关知识模块有过哪些可行性的任务,针对那个方面的任务能够更全面、更充分的考核到学生的水平,锻炼学生的能力,然后最终确定任务的题目,再根据题目进行内容的设计。
(二)内容设计
内容的设计一般包含题目内容与操作内容,首先根据确定的题目制定问题的具体内容,设计问题的细节,完善整个题目。然后设计具体的完成步骤,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流程,让学生根据步骤进行操作,步骤的设计只是一个提点作用,既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三)分组设计
任务设计的第一步是分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每一组多少人,因为完成任务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教师设置的小M成员要保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分组完成之后教师还要选取小组组长,任务的完成需要分工合作,这个工作往往需要组长来完成,因此组长不仅要具有领导能力,还要了解小组中的成员,根据组员的特点进行工作的分配,才能保障任务的完成。
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的任务设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的教学目的,同时又要对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确保任务适合学生的完成,任务的设计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时俱进,全面、充分的考核学生的水平,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詹泽慧.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组合式任务驱动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7:63-65.
篇4
关键词: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纯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生的能力。任务型教学为完成这些方面的目标提供了最佳的途径。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相关理论成果的分析,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应该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 这就要求所采用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任务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形式―功能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运用语言功能的能力
(3)任务相依性原则。任务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
(4)在做中学原则。任务型语言教学把学习语言看作是语言做中学的过程, 学生通过有意义地使用语言来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5)脚手架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语言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任务的设计和分析。实际上,就是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为达到某一具体学习目标而去设计任务活动。毫无疑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来有效地设计阅读任务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模式框架包括阅读前任务(pre-task)、阅读中任务(while-task)和阅读后任务(post-task)三部分。在阅读前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引导学生根据背景知识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结构,为课文的教学做好铺垫。在阅读中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理解细节信息和强化推理判断。学生为完成任务与教师进行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在阅读后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两个任务中所掌握的知识,并使学生能在已有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有创造性的语言输出,以达成更多的情感目标。
我认为阅读不是一项被动接受的技能,学生必须积极地参与到任务中,首先,设计的任务要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所设计的任务难度太大。其次,任务活动要结合文章的结构,要与文章的内容相协调,要避免流于形式,缺乏意义。再次,要设计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任务要由浅入深,有层次,前后衔接,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现我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人教版中的课文阅读来对提高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索。
(一)阅读前的任务设计
阅读前阶段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要进行阅读的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预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为课文的教学做铺垫。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比如: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如《普通高中英语》人教版 必修3 Unit1 Read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在Pre-reading中有“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itle of the passage below. Discuss in pairs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you think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passage. ”显然,与课文中的四幅图片相关的节日学生都不熟悉,如果直接用要求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肯定无法调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势必变成了以教师为独角戏了。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几个从简单到难的任务,如先让学生讨论中国的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再过渡到国外的较熟悉的节日,最后再讨论与课文中图片相关的节日,这样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中的任务设计
在阅读中阶段常采取略读(skim),查读(scan)和研读的阅读策略。略读是要求学生快速地浏览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并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主要信息预测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
1.略读。Skimming是一种快速而高效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在学生略读前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对阅读内容的表层理解。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抓住主题句。主题句是能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通常位于段首,偶尔也有出现在段落中或者段尾处。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主题句的阅读策略对理解文章大意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配对段落大意。对于篇章结构难度较大的文章,可以采用配对段落大意来降低难度,教师在阅读前先给出打乱顺序的段落大意,让学生skimming后配对;三是分析文章结构。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文章的整体理解。教师通常可以用流程图来展示文章的结构。
2.查读。Scanning是带着问题去浏览,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查出我们所需要的某项或某些特定的信息的阅读方法,查读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加深对课文细节的理解。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任务来让学生来获取文中的具体细节信息:一是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带着问题的关键词进行阅读,并在文中寻找相关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如:故事性记叙文,通常是围绕着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六大要素来设计问题的,而议论文则是要提炼argument, proof 和conclusion。说明文一般是围绕 facts, reason 和solution。以《高中英语》必修1 Unit3 Readin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为例。提出问题: Who pla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 What i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How did they make the trip? What do you think they will see when they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 Where did they begin and where did they end?
3.研读。目的是让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理解文章的观点和态度以及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深层次的意义。其具体可以采取探究式的设问。在阅读《高中英语》必修4 Unit2 Reading-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袁隆平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三)阅读后的任务设计(post-reading task)
阅读后阶段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拓展,学生在完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后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取得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输出与思想的升华。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表达观点,角色扮演或者完成故事结局等策略来进一步实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目标。
1. 小组辩论,表达观点
就课文中的某一观点进行小组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进一步锻炼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深化思想。如《高中英语》必修2 Unit1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讨论话题:Sometimes we may fall into or face a moral choice. Things are like this: My old grandma happened to find a Ming Dynasty vase under the tree in our garden. It’s so beautiful and special. Now, my family fell into a moral dilemma. Can you help us to make a decision?
① Keep it for ourselves ?
② Give it to the government ?
③ Sell it secretly and earn a lot of money ?
保护文物古迹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当人们陷入到道德与金钱的两难中时,往往难以做出选择。这是一个是辩论的好题材。
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扮演阅读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并使用文章的语言进行表演。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贴近生活,又能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把无声的篇章转化成有声的对话。如《高中英语》必修2 Unit2 Reading- An Interview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任务:
T:So far we have talked a lot about Olympics in Lily and Pausanias’ time. Now I would like you to work in pairs and act the interview. One of you act as Pausania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meet you friend Lily nowadays, the other act as Lily. You will interview each other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lympics of their times. You may begin likes this:
P: I come here to interview you in the year of 2011 about …
L: ….
在阅读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任务,任务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的真实的,有意义的阅读任务,循序渐进,相互连贯。使阅读不再是单向的被动的知识传授,而是积极的有趣的互动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在完成任务上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提高课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阅读任务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考虑和平衡了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在快乐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教学目标:①抓住描写阮恒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②学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表达人物内心的写法。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实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词句探究阮恒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回顾课文
1.1 谈话导入,链接课文。
1.2 板书课题,理清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回顾课文内容。
2 汇报句子,总结学法
2.1 勾画词句,指导学习。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了,这只小手是怎样举起来的?用波浪线勾画句子,并说说这只小手为什么这样举起来?
2.2 汇报句子,习得方法。①你画出了哪一句?读一读。说一说,这只小手为什么这样举起来?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忽然又举起来。②学生汇报。③教师朗读,学生做动作,谈体会。④总结读书方法:抓神态、动作,体会人物内心。
【设计意图】遵循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抓住动作理解人物内心情感。“扶”好,为下一部分的“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自主学习,体验内心
3.1 出示要求,自学讨论。
3.2 有序汇报、体会感悟。①按事情发展顺序汇报。根据学生发言,读好“很快地躺”“一动不动”等词语,感悟体会情感。②汇报交流画下的句子。重点理解“啜泣”,指导朗读。③汇报交流画下的句子。理解“呜咽”。④看图说话。四人小组,完成“补白”练习。汇报交流课堂练笔(抓住人物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内心)。
【设计意图】让语文课有“语文味”。通过读书体会、说话训练、运用练笔这些有层次的阅读实践,突破教学重点,扎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内心这一阅读方法并尝试运用。
3.3 情感推进、整体感知。①体会“啜泣”、“呜咽”、“抽泣”这三个词语的情感变化。②出示汇报的所有句子,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体会“越来越害怕却仍克制害怕,坚持输血”。在层层深入的朗读中把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推向。
4 人文渗透,留有余味
引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医生转过身问他时,他只是轻轻地说了声——她是我的朋友。
【设计意图】阮恒仅仅是个小男孩,他救小姑娘只是因为她是自己的朋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伟大崇高,有的就只是一句轻声低语“她是我的朋友”。课此时戛然而止,留有空白既让学生对“朋友”有了新的思考,又整体感悟,回归课题。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啜泣
小姑娘 阮恒 呜咽
抽泣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体验人物内心情感,达成学习目标。
第一,“学导练”模式,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语文学习就是要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变化,体会人物内心还是刚刚接触的一种读书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以“学导练”为手段,让学生自学阮恒献血前的“举、放、举”体会当时阮恒的内心情感,通过教师导学总结读书方法,再从文中找其他描写阮恒神态、动作的词句巩固尝试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由“扶”到“放”,学会读书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第二,有层次的阅读,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方法,体会内心。文中描写阮恒献血过程中的心理线是阮恒害怕自己献血会死,却一直克制这种恐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通过读书感悟、想象补白、运用练笔这些扎实有效地方法帮助学生体会阮恒在献血过程中一直都是从害怕到压制自己的害怕这一心理过程,也培养了孩子的细节描写能力和读书能力。
献血过程中阮恒的情感又是层层递进的:越来越怕,却一次又一次克制,始终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啜泣”、“呜咽”、“抽泣”这三个表示哭的程度越来越厉害的词语和入情入境地共读这几句话,很好地感悟情感的递进。
篇6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其前身为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挂牌,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地区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项目。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广西区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往中的区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东盟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整体战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89名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及导游服务人员。面向东盟国家学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旅游管理”“出境和导游业务”、“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20多门课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设的课程有《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看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中国常用社交礼仪》、《中国美食文化及广西特色餐饮》、《陶艺文化》等课程。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四、结语
篇7
思维品质又称智慧品质,它是人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部分。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其中思维的深刻性也叫抽象逻辑性,反映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它表现在善于深入地、逻辑清晰地思考物理问题;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善于开展系统的、全面的思维活动;善于从整体上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严密地推理论证。深刻性品质是其他各种品质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深刻性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flash作品创作教学中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初中flash作品创作教学学任务设计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结合初中flash作品创作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任务设计中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要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Flash作品创作看起来离学生很远,提到利用flash创作作品,学生会感到畏惧,感觉上觉得一定很难完成,害怕自己学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务不贴近生活,就不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求知的动力,更谈不上思维品质的培养了。因此在任务设计时应考虑学以致用,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任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了解学生生活中的需要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因此,我校各班建立qq群,信息技术老师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热门话题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任务。有一次,同学们在群里讨论语文课上学习古诗,认为古诗很枯燥、没意思。老师参与话题“如果古诗用动画的形式变现出来,我们是不是更愿意学习?”同学们立刻呼应“如果这样上课,声情并茂,肯定特别好玩。”“能不能利用flash制作《小池》古诗中蜻蜓飞,落在荷花上的效果?”。于是,教师设计了“为古诗添加动画效果”的任务,利用flash中的引导线动画类型完成任务。学生们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任务,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开放性的flash作品创作任务,有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在以往的flash作品创作任务设计时,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完成任务。即使设计不同的任务,但总是围绕着任务知识点、操作步骤等,以为任务中的元素换了、动画中的帧数换了,这就是开放了。其实,我们可以对范例进行设计到制作的分析,学生对范例有了归纳和整理、延伸,然后布置开放性的flash作品创作任务,让学生大胆地去围绕主题设计符合要求的flash作品。这样从设计的目的到设计的具体步骤、技术手段、画面搭配等去思考制作更有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新旧知识对比总结,发展深刻性思维
Flash作品创作任务设计时涉及的知识点不同,可能会涉及到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以及综合运用等。因此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此任务和以往任务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判断出任务的分类、找出任务的规律、思考任务完成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任务。在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例如,任务是制作运动会100米赛的宣传动画。涉及的新知识是运动补间动画。在此之前,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逐帧动画和图层的知识。在分析任务的时候,教师使用提问法提出几个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1.动画由几个图层构成?2.每个图层上的内容是什么?3.每个图层用到什么动画类型?(旧知:逐帧动画)需要多少关键帧?4.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通过这四个问题,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回顾,对新知识有了思考。当学习完补间动画后,及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回答这四个问题,学生对多图层的逐帧动画和多图层的运动补间动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对比归纳,深刻性思维得到了锻炼。
四、恰当地运用范例教学与学案教学辅助学生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的提高
篇8
一、更新观念
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分科教学有所不同,教师要重组原来分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课件、案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
第一、建立新的课程观念
很多高中新课程实施区的教师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大纲时代,他们心中“课标”意识缺乏对“课标”深入研究、深刻理解与把握往往仍用“教学大纲”观念处理手中“课标”新教材由于生怕在高考等各种考试中“吃亏”因此对课本上知识点事无巨细、“滴水不漏”一律讲解这完全是“费力不讨好”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可见在一部分教师心目中“教材”仍然占据着至高无上垄断地位他们是仍在继续“教教材”而决不是在“用教材”。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此次课改的中心就是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抓住了这条线,就找到了实施新课程的钥匙。具体而言,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全面发展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建立起立体的目标框架: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交流、分享、相互激励与碰撞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知识,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例如我校高一年级的一节历史课,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当提到北京的学生点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时,突然,有一学生喊道:“学生烧人家的房子是违法的!”顿时,语惊四座,学生哗然。面对棘手的“突发问题”,教师开始有点尴尬,但随即当场决策,做一次研究性学习的讨论,同学们欢呼雀跃,热情出乎意料。隔天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这一举动是完全正确、合情合理的;有的人说:学生的做法虽合情,但不合法;有的人认为:处于当时的国情,学生们的举动没什么不对,更无所谓犯法;还有人强调:火烧曹宅既合情也合法,因为北洋政府的“法”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不顾人民利益的“法”,对付麻木的政府只能用暴力斗争,而火烧赵家楼算什么·学生们议论纷纷……
讨论自然没有结论。但它不像以往的历史学习一味地依赖教师的传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第三,以课标为依托,整合课程内容。历史新课程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专题式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的编排虽然经过了教育专家组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但部分教材内容呈现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不一致,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为此,本组老师认真钻研新教材,参考他人教学设计,集思广益,优化组合。
二、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环节。历史教科书经过多次修编,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上分科教育的原因,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懂理科的教师往往不懂文科,知识体系不完整,综合课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并且再加上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的理解尚存在困惑,这将会打击一线教师在课改中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智慧,从而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又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新课标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是要求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结论,让教材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
篇9
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提问”是最具创造性的方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进度,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还能使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很好地体现,从而激发其思维的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的学习,这是“问题式”教学方式独有的优越性,也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置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并通过课堂上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思维,这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所倡导的初中历史课堂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我们将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规律,更好地为以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教师就必须明确:①什么是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时、不同的教学环节要设计怎样的问题;②再深一层,教师设置了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问题是否有效的?包括问题提了之后能否起到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否成为课堂的活跃点,等等;③要考虑问题提了以后,如果达不到预设的效果,教师应该从哪几种方向进行重新提问,对问题再次调整,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式教学要考虑的。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关于“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这一领域首先是值得我们加以探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浅显的探讨,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以加强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能力,促进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以形成教学策略建议,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所有精彩的生成都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因此,教师首先要理清“预设”和“生成”的概念。所谓“预设”,简单来说就是教学设计,这里主要指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而所谓“生成”,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原有的预设基础上,学生符合预设思路或者离开、超越了预设思路的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预设和生成,提前做好预设,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调整好生成,以使课堂效果最大化。在研究中,我们将提问的主体限定为教师,被问的对象则限定为学生。有的人会问,精心的预设是不是指精心设计好有利于自己教学的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预设好的问题课堂上向学生抛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往问题的标准答案或者教师心中的思路走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在提问过程中遭遇卡壳、冷场、收不住的尴尬场面;当提问的进展与课前预设不一致时,教师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预设的问题在不同的班级会产生不一样的表现;同样的提问在不同的教师教学机智水平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等等。在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既需要精心地预设,更需要教师学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有弹性地调整预设的问题,并形成精彩的生成。因此,要达到这一预期目标,教师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设计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性问题。这种问题是指对课堂结构和方向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问题。比如,现在人教版新课改的课本,知识模块的排序是比较灵活的,不一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但是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利于知识点间统一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中,一定要设计好相关的问题,在知识模块的环节链接中,把两个知识点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有利于整体的学习和学生在清晰线索的思路下深刻地记忆。
2.问题表述要注意精确并且符合学生的水平。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注意精确,如果提问的范围过大,不利于学生思考回答,反之提问的范围过小,这类问题只能是无效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避免出现歧义的发问,这样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展开,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教师还应使用简单、直白、易懂的语言表达问题。
3.及时点评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方案走,作为教师,都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点评,这是培养学生加强思维能力和积极参与课堂的关键。反之,则会带来消极影响。
4.加强教学机智,成就精彩课堂。当课堂出现无可避免的意外性生成的时候,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确面对它,并且启动自身的教学机智能力,从容、淡定地将意外性生成所带来的不良效果最小化,使课堂教学能够继续顺利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机智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所成,而是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学习。其实,不仅备课是一种预设,面对课堂上不可预知的意外生成也是一种动态的预设,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教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在讲授到有关日本发动,特别是讲到“”这一框题的内容的时候,为了丰富教学的效果,使用了大量日军屠杀我国同胞的图片,图片内容大都比较血腥和残忍,当学生目睹这些照片时,都激愤不已。这时候,教师就提出问题,“看了以上图片你对日本人的行径有何感受?”其中一个小男生当场拍案而起。本来同学们大都敢怒不敢言,经这一闹,大家都纷纷鼓掌支持,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教师眼见课堂快要失去控制,只能草草给了一个参考答案,并要求学生课后再继续讨论该问题。显然,这样的课堂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也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还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发展。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想法设法运用自身的应急能力,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篇10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 “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 “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