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16 13:0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燕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7年7月第3版、2009年8月第7次印刷的鲁科版化学必修1教材第46页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利用某些离子反应可以检验某种(或某些)离子是否存在。例如, 当向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SO42-”。很明显,教材表述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有些欠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以下是笔者在处理该问题时的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离子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生:生成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
师:CO2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气体。若将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石灰水变浑浊。
师:发生了什么反应?用离子方程式如何表示?
生:Ca2++2OH-+CO2=CaCO3+H2O
师:某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
生:CO2。
师:对。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气体。利用某些离子反应及其现象可以检验某种(或某些)离子是否存在。
师:大家都认识自来水和纯净水吧?
生:认识!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生:自来水便宜,纯净水较贵。
生:纯净水不含杂质。
师:说得很对。现在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用自来水冒充桶装纯净水出售谋取暴利。你能用化学方法鉴别出这种劣质纯净水吗?
生:不能。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这种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页第二段,体会溶液中Cl-的检验方法,并思考其原理。
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展示问题:检验溶液中Cl-是否存在为什么要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请结合物质的溶解性表分析(课本第139页)。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 因为Cl-能与Ag+结合, 生成难溶于水的AgCl, 且不溶于稀HNO3,反应现象明显。
生:除Cl-外,还有其他一些离子也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生:只有AgCl不溶于稀HNO3,其他离子与Ag+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都可溶于稀HNO3。所以,可用稀HNO3来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师:对。观察第139页物质溶解性表得知,检验Cl-时使用含Ag+的试剂能得到白色AgCl沉淀,所以,可选用AgNO3溶液。除Cl-外,还有很多离子也可以与Ag+反应生成沉淀,但这些沉淀可被稀HNO3溶解,而AgCl不能被稀硝酸溶解,所以,在检验Cl-时若只滴加AgNO3溶液会造成误判,必须再滴加稀HNO3来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那么,检验SO42-该引入什么离子,使用什么试剂呢?
生:应该引入Ba2+,因为硫酸盐中BaSO4溶解度最小,反应现象最明显。
生:含Ba2+的溶液都可以,如 Ba(OH)2、 BaCl2、 Ba(NO3)2等溶液。
师:对,下面请阅读课文中SO42-的检验方法,并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SO42-的检验方法是否得当。注意:从选用的试剂引入的离子种类入手(提示:BaCl2=Ba2++2Cl-)。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言。
生: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Ba2+,若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4,故原溶液中肯定含有SO42-。
生: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Cl-,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AgCl同样不溶于稀盐酸,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含有SO42-。
生:Cl-干扰了SO42-的检验,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为BaSO4,故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含有SO42-。
师:经过认真讨论,同学们对课本介绍的知识点有什么认识?
生:忽略了Cl-对SO42-的干扰。
生:检验方法不正确。
师:非常好,大家敢于质疑课本,提出不同的意见,这种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表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离子反应的知识,借鉴并改正课本中的错误,思考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正确方法。
生:先加入NaCl溶液,若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这样能否检验出SO42-呢?
生:不能。先加入NaCl溶液,只能排除Ag+的存在,无法排除CO32-离子的存在,因为BaCO3也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生:先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变化,就可以排除Ag+、CO32- 等离子的存在,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就能证明原溶液含有SO42-。
师:大家的分析思路很正确。先引入Cl-,排除杂质离子Ag+的存在,还需排除CO32-的存在,故需引入过量H+,将CO32-转变成CO2, 使其离开体系。再引入Ba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生成的肯定是BaSO4,则可推断原溶液含有SO42-;若无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不含SO42-。故检验SO42-需要使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盐酸的作用就是排除杂质离子对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防止出现错误的判断。
师:若把上述操作中所用的BaCl2溶液改为Ba(NO3)2溶液,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结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生:不影响。
生:先加入盐酸,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就可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只要能引入Ba2+就行,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师:所以,溶液中SO42-的检验方法应表述为:
生: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SO42-。
师:可以加入稀盐酸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吗?
生:不能,那就和课本犯同样的错误了。
生:老师,检验Cl-的存在时使用的酸是稀HNO3,那么,检验SO42-时可不可以使用稀HNO3代替稀盐酸?
师:问得好!HNO3可以把SO32-转化为SO42-,这样如果原溶液中含有SO32-,使用HNO3就会把SO32-转化为SO42-,再加入BaCl2溶液也会产生白色BaSO4沉淀,这样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所以,这里只能使用稀盐酸。
请大家总结回顾检验溶液中的Cl-和SO42-的方法。并根据其原理思考课前我们提出的如何鉴别劣质桶装纯净水的问题。
学生茫然。
师:从水中的微粒分析,提示一点:在我国自来水主要是用液氯消毒的。
学生恍然大悟。
生:自来水用液氯消毒,其中含有Cl-,所以,问题就转化为检验水样中是否存在Cl-。
生:只需检验出水样中含Cl-即可。
生: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即可。
师生总结(略)。
2 教学背景及设计意图
学生刚升入高中,第一次从微观角度接触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反应,存在不少理解误区。本课试图在学生知识面较窄、基本理论知识薄弱的情况下,以本节刚学习的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知识为载体,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的自主学习和师生对话,锻炼学生的分析、借鉴、区别、对比、推理、模仿、综合、归纳、合作学习、知识迁移等基本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溶液中Cl-和SO42-的检验方法。
3 教学体会及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将“是什么”的知识和“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过程融为一体,在合作中感悟,在交流中借鉴,在讨论中反思,在对话中提升,完成了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分享了学习的快乐,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系统讲授更富有“含金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28~160.
[2]周改英.新课程下对话生成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2): 8~11.
[3]王后雄.中学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2008,(10): 12~15.
篇2
关键词:开放大学; 微课资源; 应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34-001
一、概念的界定
微课,最早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的,他指出微课并不是指为了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内,微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早对它进行研究并下定义的是胡铁生,他认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另外,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二、研究的意义
微课,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微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形式,正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外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相对新颖和完善,并已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而国内微课资源在教学上的实践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关于微课程资源应用策略研究成果更少。基于此,笔者申报了国家开放大学规划课题《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微课资源的应用策略研究》,结合开放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微课文献研究和基层教学点微课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采取了不同形式和方法,探寻了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微课资源应用策略,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成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成长,做了大量研究和积极的尝试。对于微课资源的利用,在基层教学点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它确实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笔者也有如下的困惑、反思。
四、研究中的反思
1.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放大学的学生和普通全日制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或为提升学历层次,或为晋级加薪,但也不排除真正想要学习不断满足完善自我的。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微课资源的利用,对新旧知识进行总结比较,对课堂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感兴趣了,有了积极性,他们的学习才会是主动的,从而克服重重困难,对微课进行深入了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要能真正有效地调动开放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积极性。如果再将内容制作的更加生动有趣,将课程讲解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并配以丰富画面,则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2.加强教师深入研究的意识
从微课的使用可以看出,它不但为我们开放教育的学员提供了随时随地利用移动通讯设备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查缺补漏、解决学习困难、强化巩固知识的机会,而且也对我们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运用有效资源,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
3.加强教师团队协作、制作能力
加强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基层教学点更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成立微课制作团队,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但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发挥团队制作微课的优势,积极利用网上一些优质资源,收集、制作实用有效的微课资料。当然,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然后进行知识提练和资源整合,最终录制成微课来为教学服务。如在录制的过程中不能讲得太泛,讲得太嗦。最好是把要讲授的内容按一条主线展开,围绕着这一条主线突出重点,语言精炼而简明,用最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清楚问题。
4.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习惯
怎样的微课才能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习惯,以及如何通过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虽然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但微课在教学内容、知识建构、影像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特征,依据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进行优化设计,使他们产生心理共鸣。
5.加强教师微课教学设计
经过基层教学实践证明,选择一个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并充分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更是获得良好应用效果的关键。微课程作为一种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的教学微视频,其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只有设计合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由度、满意度与自信心。基层教学点对于成人的授课时间安排,一般是周末和平时的晚上,再加上往往一门课多节连上,会导致本来白天上班已经疲惫的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因此,课堂适当展现生动、优质的微课,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乐于接受。
总之,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作为在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教育领域产生的新生教学资源,为开放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优质的学习资源。但它的作用为“解惑”而非完全“授业”,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篇3
以《燕子》教学片断为例:
生(读最后一段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领悟到了春天的美,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认为句中“几痕”这个词用得不准确,电线应该用“几根”来形容。
师:你很爱动脑筋,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电线是一根一根的,而不是说“一痕电线”。
师:是啊,我们经常说“几根”电线,文中为什么用“几痕”而不用“几根”呢?看来,值得推敲。
(学生陷入思考,暂时出现冷场)
师:(在黑板上画了两组线)请同学自己读读句子,再结合老师的画想一想。
■
生(生恍然大悟):老师,我觉得“几痕”没有用错,写出了电线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特点。
生:电线很高,作者站在地面上,距离很远,“几痕”反映了从远处看电线的真实情况。
生:如果用“几根”显得文字平淡无味,“几痕”让我们感受到了画面很优美,所以要用“几痕”。
生(最先质疑):我明白了,“几痕”写出了电线若有若无,能与优美的画面相协调,读起来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几痕”用得真是巧妙,令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课文,联系老师的简笔画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可见,只要在阅读时多疑多思,一定会从语言文字中发现更多精彩的东西。再看最后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燕子停在电线上的情景比作“正待演奏的曲谱”。
师:这样比喻贴切吗?(生一时无话,教师又在线条上添几笔)
■
生(若有所悟、齐声):贴切。
师:让我们欣赏书中的插图,有感情地再读读这句话吧!
师:这么优雅、美好的停歇,大家想想,燕子会谱什么歌,你能为它写一写歌词吗?
生:春天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看,五颜六色的花朵,碧绿碧绿的小草,还有那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春天真美啊!
生:春天像一首动听的歌。听,燕子唧唧地叫着,小溪缓缓地流着,孩子们欢快地喊着,多美妙的乐曲啊!
生:春天像一位纺织女,给大地披上了绿装,给花朵戴上了五彩斑斓的帽子,多么明丽的世界啊!
……
案例分析与反思: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只有乐于与学生对话,倾听学生发言,不失时机地抓住来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化语言,发展语言的“点”,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成”的活力,让教学闪动灵性的光芒。
一、源于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在本案例中,我主动创设质疑情境,提供生本对话机会,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几痕”这个词用得不准确时,我没有忙于让其余同学代答,也不直接告知结果,而是给予积极评价,并且及时捕捉到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生成性信息,巧借“几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教师的赞扬,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能带来成功的喜悦,会成为学生再问、再创造的动力;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能激活群体思维,形成灿烂的理想景观。
二、源于教师的巧妙点拨。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当学生对为什么用“几痕”无法理解时,我没有采用讲解法,而是利用形象生动的简笔画(一实一虚两组线),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个比喻句,我在一实一虚两组线上分别添画了几个音符和几只小燕子,学生情绪高涨,精彩不断。对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高度评价:“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而就的图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都有很大的优点。”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简笔画突破疑难点,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篇4
【关键词】自我修养;生动;教学;多样性结合
通过历史来看,我们会发现许多音乐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从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天才的超凡才华是与生俱来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后天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天才,而说明的是,挖掘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对于幼教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教师担负起这个使命不仅仅意味着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教师还需要去做大量的工作,保证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还要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够做到认真细致,工作是否做到位,能够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熏陶,调动起每一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1.教师的自我修养是保证音乐课堂教育的前提
现在许多的幼儿园都会单独招收一些音乐教师,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因为一些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招收一些素质不是很高的教师,一个人身兼数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样样都来,但每一门的专业水准并不怎么高。这样无疑会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肩担的责任和使命无疑是非常重的。首先,自己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表现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都是楷模。教师平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一定要保证素质过硬。在课前要认真备案,将此次的教学内容反复练习,以每一次都完美无差错为要求来横梁自己,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学习到的是一个完美的典范,是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恪守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基本职业准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时刻刻将这种学习态度传播到孩子中间,对于一首歌曲的教学,教师首先在演绎的时候要做到生动、准确。音准、音色都要做到标准,如果音准有半度的差别,那么在启蒙阶段的孩子就会受到误导,影响孩子今后对音准的辨识。保证了教师自我修养的高要求高标准,才能够做到孩子对音乐的感觉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演奏演唱十遍有三遍是有错的,不仅仅会动摇教师在孩子心中的主导地位,更是会严重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2.形象生动地进行音乐教学来丰富音乐课堂
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形象地表达人们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因此,音乐教学不可脱离生活,不可脱离人的基本情感。照本宣科的教学是徒劳的,而且会让音乐失去了本身的生命力。不仅仅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破坏他们的艺术感觉,更会让孩子在启蒙阶段丧失对音乐美的探知欲望,从而对孩子今后的审美意识培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幼儿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声乐主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儿歌教学,例如:《外婆桥》《小燕子》等等,或者部分幼儿园会为了进行一些简单的爱国教育,培养一些基本的爱国意识,增加一些爱国歌曲例如《五星红旗》等等,这些歌曲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一些,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示范,学生齐唱”这种方法上,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形象化地演绎,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加趣味性,而且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举例来说:在进行小燕子歌曲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们认识燕子这种动物。教师可以在课堂前首先提出问题:“大家知不知道有一种鸟,它的尾巴像剪刀呢?”,在这种启发下,孩子们知道了燕子这种动物,这样才会激起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记忆。随后教师可以展示燕子的图片,让孩子们进一步地认识这种动物,这一步会让孩子们联系起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温暖。孩子们在基本知道了燕子这种动物的名称和外形之后,教师要介绍燕子的生活习性,即冬天从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孩子们在知道这些基本知识之后,孩子们将对燕子有一个全方位立体的、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更加形象的认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始引入教学内容了,开始进行歌曲的教学。
教师首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就是有关燕子的。随后教师先示范一次,给孩子们一个大致的映像,然后将歌词展示出来,逐句地进行教学。这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们渐渐地被吸引进来,比“单纯地我唱你跟着唱”的方法更有趣、有效。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人工饲养的燕子来到课堂上,让孩子们观赏,不仅让孩子更加深入地认识燕子这种生物,同时还能帮助孩子们记歌词。
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会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更能够让孩子们联系起自己的生活,对歌曲有更加生动和深入的理解。丰富了孩子的感觉世界,让艺术点缀孩子的生活。
3.将音乐与生活进行多样性结合
音乐与生活中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音乐,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唱歌。
篇5
一、研读文本,挖掘教材蕴含的精彩
充分注重对文本的挖掘,注重对文本中重点内容的讲解、分析,这一点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无可非议。在正面讲解课文的同时,我们不能让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教学也要关注文本内隐的“精彩”。
1.关注文章的情感曲线
如教师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一文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动人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更理性一些。如本文中的“动人”一词,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解:“这段历史真的是如此动人吗?”回顾唐朝的历史,回顾每一个“和亲”的历史,“动人”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呢?是酸楚、无奈、迫不得已――没有一个皇帝想把自己的公主下嫁到遥远的地方,没有一个公主能从心底里乐意去偏僻、遥远、举目无亲的他乡定居,更没有一个朝廷愿意去选择这种看似欢喜实则有损国体的“和亲”。带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本文的基调是不是一直“动人”,值得思考。也正因文成公主能以国为重,以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为重,所以她远嫁他乡的举动才是动人的,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这文本后面内隐的精彩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正确理解课文的情感曲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本的重点。
因此,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和亲”意味着什么,“和亲”有什么政治目的,对“和亲”的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当学生能初步感知后,再进行文章的教学,感悟文成公主能下嫁西藏的动人之举,进一步突出其行为感人、动人,让学生的情感也能随之产生共鸣。
2.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文,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教学中有关人们救助小动物的描写,也就成了教学中需要突出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爱护小燕子,瑞士政府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重大的举动,值得学生去思考,这也是人们爱的原因,要不这种爱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反而会让人疑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这批迁移的燕子都冻死在瑞士境内,那么会对人类、对食物链乃至对整个动物界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理性地看待人们对燕子的这种爱,体会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救助燕子时的了不起。另外,南迁的燕子不是留在瑞士国内,是飞往其他国家去捉虫,可是瑞士政府却也能全国动员救助燕子,进一步让学生感悟 “了不起”。如能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变得更理性、更精彩和更能尊重科学了,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学。
二、以生为本,留住课堂精彩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会在无意中压制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的空间,从而使可能出现的精彩场面不能呈现。
1.被“打断”的精彩
一位教师上《赵州桥》一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一说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教师让该学生坐了下去。)
师又问:“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赵州桥雄伟在哪里?”
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作了相应的回答。
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然让第一位学生读了,就该让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可能瞬间的表达将会是精彩的一幕。而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他让学生的思维在这停止了,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精彩就此被打断了。
2.被“忽略”的精彩
又如一位教师上《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既然竺可桢爷爷非常懂气象,那他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呢?”这是一个出乎教师预料的课堂中的生成。面对这样一个能提升竺可桢爷爷形象的一问,教师没有引申拓展,而是简单带过。如果此时教师先让该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让全班学生讨论一下,互相说说,那么竺可桢爷爷的形象将会更突出,而这也将成为本堂课的一个精彩部分,可此时的精彩被教师给忽略了。面对每一个课堂中生成的出乎预料的亮点,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快、更好地被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内化。
三、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留下思维迁移的精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是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学习有意义的过程。
有了新的教学意识,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能让学生自由驰骋,让他们能在其中自由地进行思维的碰撞,摩擦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培养他们发散式思维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理念经常会被教师无心地束缚。
如教师教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村民说几句话。学生们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很强烈,于是发言也很踊跃。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发现他们的回答都集中到了“小村庄的村民们,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砍树了”这一观点上。虽然课文中灾难的发生确实是因为过度的砍伐才酿成的,但是文章最终要告诉学生的真的是“不要砍树”,这引起了教师的思考。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不砍树”三个字,同时用较沉重的语气反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不砍树,不用树木,行吗?”这一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一时茫然。片刻之后,小手举起来了。
生:我认为不砍树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树木,我们就没有这课桌椅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不砍树、不用树木是不行的例子。)
师:此时,你想对小村庄的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生1:小村庄的村民们,如果你要用树,不能去乱砍,不能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要节约。
生2: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砍树,可也要注意保护树木呀!
生3: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了,没关系,可是你们也要去种树,要不砍光了就没了。
生4:小村庄的村民们,你们要吸取教训,要合理地开采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呀!
生5:小村庄的村民们,树砍光了,环境也就被破坏了,我们可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啊!
…………
篇6
1. 在比较中体验。有比较才有差异,在差异体验中攻取知识,升华情感。
2. 在想象中体验。体验的直觉性并不意味着体验是一种感知活动,它还包含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想象、思维。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创编,将更有利于学生建构作品描绘的情境,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体验、领悟。
3. 在朗读中体验。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将美的情感与理解语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学生的朗读不是一种对课文内容的简单的理解,而是一种美的陶冶,这种感情又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二、案例分析
在进行《四季的脚步》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孩子进行体验性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兴趣,诱发体验(片断一,寻找美)
师:“同学们,不好啦!春姑娘、夏姐姐、秋婆婆、冬爷爷吵起来,他们想进行一次选美大赛,选出最美的一个季节,想请我们帮助他们分别准备选美的材料进行选美,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极了,大伙儿总喜欢帮助别人,现在你们组合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组,在小组中交流分享你们所收集的资料也就是找美,最后我们通过说美,读美来进行选美比赛。”这时孩子们闹开了,他们拿着资料(自然书,相片,树叶,自己画的画等等)兴奋地在小组中汇报,无拘无束,滔滔不绝地说。
反思: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此语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一找美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体验的欲望。
师生互动,感悟体验 (片断二,说美读美)
学生有了体验,有了积累,有了独特的感受后我就让彼此(老师、学生、文本)互动起来,一块儿感悟体验:
学生甲说:“我觉得一年四季中春天最美,因为柳树绿了,桃花红了,青蛙睡醒了,小燕子也飞回来了,还有那细细的春雨,轻轻的春风,舒服极了!”
我马上把握孩子来源于资料生活中的体会引导她读课文:“孩子,看你说得多高兴啊,这么美丽的春天你把她请出来吧!”。(孩子读课文)
另一个孩子读“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时突出“赶”字,我问孩子鲜花绿草为什么要赶来报到?他说:“是溪水的声音把绿草和鲜花从睡梦中叫醒的,他们在秋天就约好了春天一起在森林里开party,而且青蛙,燕子,蚂蚁也要赶来报到。”(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前面的找美体验活动,孩子对春天的感受还能联想到青蛙、燕子其他的景物吗?)
篇7
【关键词】识字写字趣味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部分尤为重要,因为识字、写字使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可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不尽人意:有的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讲;有的对待作业敷衍了事;有的学习态度比较被动,总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完成作业。笔者多次给学生讲识字、写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可是收效不大。如何让学生学习汉字而不感到枯燥乏味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中的《我们怎样学习读和写》中说:“在初入学的日子力读和写对于孩子变成那样困难、那样无趣而又恼人的事情,在通向知识的艰难道路上孩子又要遭遇那样多的失败,而这一切就是由于学习变成纯粹跟书本打交道的缘故”,“孩子应当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要教会他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就应当让他置身与这种世界。而且,孩子在他上认识阶梯第一阶段时的感受如何,心境怎样,决定着她日后整个认识的(通向知识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生字、生词之前总是带着学生到词语的源头去“旅行”,让孩子们看到词语所表现的美的世界,从心底里感受到词语的乐音,感受词语的芳香,察觉他的细微差异。他认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像听美妙的旋律那样聆听词语,要让词语美和词语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没能引起对字的兴趣,也就是对表达人的言语声音的那些花纹的兴趣。在孩子们还没有感受到词语的芳香、没有察觉他的细微差异之前就不能开始识字教学;如果教师教字,那就会使孩子陷入繁重的劳动。他认为读写教学在下面的条件下才会容易进行:这就是使识字对于孩子成为生活中鲜艳夺目、兴趣盎然、充满生动形象、声音和旋律的一部分。要孩子记住的,首先应当是有趣的。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孩子“牧场”这个词时就先带着孩子去“旅行”,让孩子看看“牧场”这个词的美和它的细腻色彩:远处是阳光灿烂的一片牧场。草地上有蝴蝶飞舞,蜜蜂在嗡嗡唱。远处的牛群像玩具一样。牧场看上去像一条淡绿色的河流……他在自己的画本上画起了牧场并在画上题词“牧场”孩子们也给画题了“牧场”一词。随后他们便读出了这个词。对大自然音乐的敏感性帮助了孩子们去感受词的发音,生词很快便记住了。
反思笔者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多读、多写就能牢牢记住生字,没有重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所表达的那部分世界的美和细腻色彩,以至于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识记起来较困难,记忆效果差。有的甚至失去学习生字的兴趣,把识字、写字当成一种负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让学子们做乐知者呢?
在以后的识字、写字的教学中,笔者时刻不忘记挖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例如:在教“花”这个字时,首先让学生观察花池里的各种花,看看化的颜色,闻一闻花的香味,听一听蜜蜂的嗡嗡唱,再画一画。上课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那些花?什么样?香不香?再让学生把美丽的花而画出来。等学生充分感受到花的美丽与芳香时教学“花”这个字,学生不仅读得响亮动听,而且写得也很漂亮。在入教学“燕”时,先让学生观察燕子,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告诉学生燕子是益鸟,一年能吃很多害虫,让学生在对燕子充满喜爱时,学习“燕”字,同时借助燕子的尾巴,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这个字。还有很多字都是这样认识的如:山、树、水、云、鱼、雾、河、湖、冰、草等。
为了增加识字、写字的趣味性,作者还采用的以下几种有趣的形式:做动作法。如教学“跑”、“跳”、“抓”、“笑”、“哭”、“举”、“伸”等表示动作的词,我会让学生做一座相应的动作,这满足了孩子爱动的天性,为他们的识字过程增添了乐趣。
猜谜语法。特别留意收集字谜,或师生自编字谜,如:人在云上是“会”字;一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的“休”;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是个“日”字。这样做无形之中还启迪了孩子的智慧。
顺口溜法。有一些字笔画较多,编成顺口溜能轻而易举的记住。例如:“荒”字中间本是亡,多写一点变了样;亡、口、月、贝、凡,牌号顺序就是“赢”。此方法可便于学生记忆繁字的特点,避免了死记硬背。
比较法。如:桃——跳——逃;堤——提;体——休;晴——睛;级——极;线——钱。这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细微差别。
由于作者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具有实效性呢?
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最后,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又能感觉到新知识具有挑战性。
例如,学校一位教师在教学《长相思》时,从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开始的。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蜗牛的奖杯》时,设计了一段课外拓展环节: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空自由飞舞的蝴蝶,老蜗牛叹了一口气,他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假如你是那自由飞舞的蝴蝶,你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激情高涨,主动参与,纷纷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即兴表演。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含义,懂得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二、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见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教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
[案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燕子》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燕子有什么特点?待会我们进行交流。
于是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燕子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尾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翅膀又是怎样的……讨论得甚是热闹。
师:同学们,小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乌黑光亮的。
师:翅膀是怎样的?
生:俊俏轻快的。
……
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又有什么功效呢?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后,先闭上眼睛想一想,看看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小组内说说。”学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因此,我们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灵动。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注重自己的慎密引导。例如在读文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或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等等,结果学生的读书水平始终不见提高,这大概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点拨、适当的引导和适当的范读都是有必要的。如在教学《匆匆》时,我们就要非常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反复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进行诵读。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朗读中,能感悟到读书的方法,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自主和引导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三、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案例]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小木偶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于是,熊警官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远好远……
生:老师,我认为那是假的。
师:好,那请你说说为什么是假的?
生:因为扔那么远,小木偶早就摔烂了。
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让我们再想想童话有什么特点?
生:童话是编的,童话里有很多夸张。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又再一次体会到了童话这种文体的特点。
篇9
教学反思小学教师成长意义从长远来看,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重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学质量。教学反思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思考,就现状而言,我国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并不多,文章针对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分析,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学反思认识
反思是一个日常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并且从思考中总结经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容易将反思与“内省”等同,古代有一句名言被收录在《论语》中,即“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
针对教学反思的含义,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还有以此产生的后果,进行理性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记录在案。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从两个方向展开,其一,是纵向角度,从自己的教学活动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且记录教学情况,分析自己教学的成败,及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积累教学经验。其二,纵向反思,观看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取其长处,弥补自己的教学补足。一位美国学者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并且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它成为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及时记录,并做深刻反思,反复推敲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现自己教学的遗漏之处,由此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而解决教学困惑,完善下一次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教学反思意义
(一)课堂有效性提升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形式有了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是在此类现象发生后,教师对自己的备课进行重新审核定位,针对教学过程,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逐一排查,并进行分析判断,对于每一堂教学的生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要进行记录,从而在教学设计环节开始,进行教学的合理设计,促使教学目标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促进下一次教学的成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小节将举例进行说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某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燕子》第一课时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安排较少,教师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字词,阅读课文,理解段意,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思想不集中,而且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没有进行良好的疏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也比较少。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该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剖析,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其正确掌握学习方式,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交代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方法,促进小组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一项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教学能力也很重要,可以说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知识可以补充,但是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在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思索,然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其必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其成长的必经之路,另外,教学反思还可以成为教师成功的助力器。叶澜教授针对教学反思,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他这一生无论写多少教案,都可能无法成为一名名师,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仅仅三年的时间,就会成为名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在教师的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大部分教师对备课重视较高,但是在教学完成之后的教学反思,教师很少留意或思考,甚至是用一个教案,就可以应用所有教学。
例如,某位新教师在小学课文《乌鸦喝水》教学时,对本篇课文的重点部分讲解的不是很透彻,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教学缺乏新颖与创意,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学习内容较为浅显,对课外知识的延伸较少,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效率。针对上述教学效果,该名教师在课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向其他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汲取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实行小组教学形式,进行讨论,如何使乌鸦喝到水,不仅仅拘泥于课本上的方法,积极开发学生思维,并且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演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整节课的教学可以说很成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该名教师在教学过后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创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反思活动,在教学完成之后,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仔细推敲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积极进行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参考文献:
[1]刘利平,刘春平.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04).
[2]高贵忠.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模式研究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5).
[3]王子学,闫慧明,李转华.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篇10
1.具体实施
(1)经验触动———围绕主题,激发兴趣生活引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推理,例如:①神探狄仁杰,神探根据证据推断案情;②考古现场,考古学家根据文物推测遗址年代;③医生看病,医生根据症状诊断病情;④卫星气象云图,气象专家根据气象图预测天气。这些事例中都包含了推理活动,在数学证明中更是离不开推理。那究竟什么是推理呢?推理实例:(1)校办老师很热情、胡老师很热情、高二(9)班同学很热情,所以附中所有的人都很热情。(2)已知数列{an}的前4项,a1=1,a2=5,a3=9,a4=13,所以它的第n项an=4n-3。观察以上推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反思: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话题、数学中已有的知识出发,紧扣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与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与自然,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2)数学化理解———逐步抽象,过程中学通过以上三个具体推理实例的共同特征的观察、归纳,最后得到归纳推理的概念和特点。同时,为了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给出以下推理:请判断是否是归纳推理?(1)麻雀会飞、燕子会飞、鸽子会飞、老鹰会飞,猜想:所有的鸟都会飞。(2)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反思: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数学归纳推理的本质,体验数学形式化定义的形成过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逐步抽象,过程中学”这一特点。(3)多领域渗透———核心统领,拓展升华请同学们现身说法,说说身边的归纳推理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是学习中,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中有哪些结论是利用归纳推理得到的?数学史欣赏:介绍欧拉公式以及大数学家欧拉。同时请同学一起欣赏了几大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陈氏定理、费马猜想。反思:这一环节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改以往枯燥单调的形式,结合数学史料,以及小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本节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某个文明的产物,而是整个人类的财富,是前辈们在不断地探索、猜想、求证中得到的。这种包含各种文化根源的数学可以让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感受其他文化对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间的紧密联系。(4)回顾反思在数学史欣赏与小游戏中,同学们认识到归纳推理的重要性,以及归纳推理所得结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认识到数学美与严谨性。探究作业:让同学们登陆相关网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猜想探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思:第四环节的回顾反思,不仅是进一步梳理、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将数学作业拓展到课堂之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主动地去多了解数学、感受数学。
2.讨论与反思
《归纳推理》本节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也很可能会变成一堂热闹空洞的一节课,所以,要上好本节课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执教老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渗透,需要老师查阅很多相关知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学生的角度看,因为教学设计的探究梯度恰当,加上数学历史与文化的渗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参与度也增强,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同学们的感受是“:这节课很有趣”“,感觉老师是在和我们聊数学”,“原来数学没印象里那么枯燥”等等。从课堂氛围看,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充满着轻松、活泼、民主、自由的气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每个同学畅所欲言、积极讨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因为高考,高中的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是非常紧张的,数学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很大,这和本模式的全面开展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本模式需要通过大量时间,大量的数学文化题材,在课堂中不断渗透,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心智,通过震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如何在高考与素质教育中权衡?这是一个百谈不厌的话题。同时,该模式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模式,它一般适合于课堂教学任务较轻、知识点较少、核心概念具备文化关联特质的教学内容。如何将传统教学与本模式下的教学相结合,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数学课堂,这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作者:徐彩红 胡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