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14:4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泊船瓜洲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泊船瓜洲的古诗

篇1

1、《泊船瓜洲》中的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2、《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3、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4、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师:我们刚才再一次读这首诗,有没有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呢?

生:既然京口和瓜洲相距这么近,和作者的家乡也只是隔着几重山,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能回到家乡呢?

师:好问题!王安石为什么这么想念家乡,为什么又不回去呢?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这首诗的资料,有没有谈到这个问题的?

(学生纷纷看自己的资料)

师:我补充一些资料给大家看,看完以后回答问题。

(发放资料,每个学生一张)

(学生阅读自己和老师发下来的资料)

补充阅读资料:

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并在对西夏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师:看完以上的材料,你又知道了什么?请告诉大家。

生:我还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

生:我知道这首诗是作者赴任路上写的。

生:王安石原来是不想赴任的,两次推辞皇没批准。

生:他之所以不肯赴任,是因为他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之前已辞去了宰相的职务。这次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怪不得他刚出来就这么忧愁、忧伤。他前面的,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危险的路啊!所以。他担心,这一去呀,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充满了忧愁和伤感。现在,我们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

(学生很有感情地读)

师:我们一起怀着忧伤的情感背诵这首诗。

(全班学生一起背诵)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古诗词

在教学中,我根据古诗的特点,紧紧抓住欣赏、品味、诵读、想象这四个环节,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一、指导看图、欣赏画面美

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还反映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独特方法。因此,教学古诗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欣赏画面美。写景状物的诗,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唤起学生对色彩、画面的形象联想,对意境的体会和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前,我先把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放大,教学一开始,就出示这幅美丽的“秋江夕照图”,在观察全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仔细欣赏,最后重点观察江面的景色,^察之后,让学生思考:(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图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3)欣赏了这幅秋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问题后,还用自己的话描述了画面的景色:夕阳把万道霞光贴着地面照射过来,“铺”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江面上红光闪烁,红色慢慢变淡,最后红绿交融为一体,再过渡到绿色。色彩十分鲜艳美丽,使人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壮美赞叹不已。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多么幽美、多么温馨的“秋江夕阳照图”啊!其中,凝聚了诗人对大自然多么深厚的爱。

二、品析字词、感知语言美

古诗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容极丰富的内容,可谓“一字千金”。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有两行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虽属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容词活用,然而此处用得不同凡响:其一,从春风吹拂到绿染江南,有时间之先后,因果之变化,而“绿”字将前因、后果两个不同时间的事物、两个不同空间的事物浓缩在一起;其二,诗人赋诗乃在泊船瓜洲之夜,月色朦胧、春色朦胧之时,更兼隔江而望,江南之绿定然不甚分明,或者说很不清楚;但既已春临江南,那绿满江南当在情理之中了,这就巧妙地将现实的眼中之绿与想象的心中之绿融于一体。

三、紧扣诗眼、领悟诗情美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画龙点睛之句。此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乐诗衬哀情,不禁发出了心底的哀叹: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家呢?“何时”一语,表示归期不定,饱受战乱之苦,抒发了诗人羁旅漂泊、思乡殷切的情怀。通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深厚,别具韵致。

四、反复诵读、品味节奏美

所谓节奏,是指诗句中的语言有规律的停顿,并使这种停顿多次反复出现,在古代,诗即是用于吟唱的歌,古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的限额,平仄的搭配及韵脚的合辙,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铿锵有声、顿挫有节,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其中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有力的节奏美。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其节奏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句间平仄搭配如下:

第一联:- - | | | 第二联:- -

- - - | | - - -

很清楚,每联上下句相对应的两个字都是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严格遵循异声对应的规则。这样,句间平仄相对,句内平仄相间,音韵之美便充分显示出来了,在探求古诗音韵美和节奏美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大胆想象,创造意境美

杜甫《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在四川成都郊外草堂迎接春天的来临,诗的一二两句状写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写出了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色彩鲜明的颜色,浓墨重彩、相映成趣。诗滔滔江水,映衬只只白翎鸟,以面衬点,碧白想映生辉,愈显其白;一个“欲”字,把红花拟人化,赋予火红的花以动感,益发显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宛如一幅清新的暮春景色图画。

只有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美在我们身边,美在生活之中,小学生对花香鸟语的春景,已经具备了初步审美经验的积累,教学时我引导他们回忆当地春天的景象,再联想诗中的景色,进而再造想象,并组合诸景色于一个完整的画面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历代诗篇浩瀚如海,教学古诗时,我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放手让学生用课内获得的方法大量阅读课外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4

这样的结构模式的提出有两个理论依据:一、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的规律认为,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二、它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篇5

古称别称,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的名称和正式名称以外的名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地名古别称最多的莫过于《〈指南录〉后序》,现在我们就按文天祥当时的北行路线和脱险行程逐一对号,适当拓展。

文天祥出使元营,在“战、守、迁皆不及施”之时,加上“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因此到北关后不久就被软禁“不得还”。北关,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北门;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这里把“临安”“杭州”并提,是因为早有“杭州”之名,南宋偏安于此才改名为“临安”的。其实,杭州最初叫钱塘,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便是沿用古称;所谓“钱塘湖”,当时释为“杭州西湖”。杭州除了钱塘、临安之称外,还有“武林”之别称。“武林”原是西湖西北面的山名,过去常以它代杭州,黄宗羲在《柳敬亭传》里提到的《武林旧事记》,这“武林”就是指杭州。

为图“将以有为”,文天祥忍辱与贾余庆等“并往”北上,“历吴门、毗陵,渡瓜洲”,直至“复还京口”。吴门,今苏州;周邦彦《苏幕遮》中亦有“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句。毗陵,今常州。京口,今镇江。因苏州城西四十里,有座姑苏山,所以人们又把苏州叫做姑苏,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野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至于“瓜洲”“京口”,古诗词中亦多有所见。豪放词人辛弃疾代表作题目就叫《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更是妇孺成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书愤》中也提到过“瓜洲”:“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可见,“瓜洲”地名,自古及今,一直没变。

回到京口,文天祥得以逃脱,直奔真州――今仪征市――而来,本欲图谋中兴,不料维扬帅李庭芝听信谣言,“逐之城门外”。“维扬”二字代表扬州,截取于《尚书・禹贡》里的话――“淮海维扬州”,姜夔《扬州慢》小序头一句就是“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又叫广陵,有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证。扬州还有个别名――江都,“顺治乙酉二年,江都围急”(《梅花岭记》),此“江都”即扬州,而今江都是江都,扬州是扬州,江都县属扬州市辖管。文天祥在逃脱过程中,曾至海陵到通州。海陵就是今天的泰州,通州就是今天的南通,现在“南通县”已改名为“通州市”,那是以“复古”来区别“南通市”的。

离开通州,文天祥顺江东下,沿海南逃,在四明、永嘉上过岸,最后来到了三山。四明、永嘉、三山,即现时的宁波、温州和福州。四明和三山,本皆山名,四明在宁波南面,三山在福州市内,又名九仙山,有二十四奇景,为名胜集中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担任过永嘉太守,当年永嘉郡的治所就在今天的温州市。顺便交代一下,《〈指南录〉后序》课文的插图上标有“台州(临海)”字样,而这篇序文未言及此地名,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倒提到过,柔石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宁海在清朝属台州府,鲁迅先生是照旧习惯说的。如今的台州市辖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和临海、温岭两市及玉环、天台、仙居、三门四县。

篇6

一、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

在古诗中,传神的字眼随处可见,它的妙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为什么用“绿”字?用“绿”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对照比较品味,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于表现力。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吟咏,反复品味,学生不仅深悟了全诗浓浓的乡情,而且欣赏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古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语言简练,句数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读起来自然而然产生音乐美。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如《滁州西涧》,教师可以按诗的特点指导学生用“ /”符号划分节奏,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那悦耳的声音和优美的韵律相映成趣。只有让学生根据韵律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

二、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王国,艺术的世界。读诗如果能进入意境,就会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沉浸于美的享受中。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可以出示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夏日里,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再让他们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浮现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诗人在松树下会问童子什么问题?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进一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之美。

三、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古诗中有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美好的朋友情,温馨的骨肉情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细心品味,反复诵读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陆游《示儿》一诗,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感。李白的《静夜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体验诗人的爱乡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深。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四、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画面之美

篇7

【关键词】古诗词优化教学策略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我国一笔瑰丽的文化遗产。而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引导他们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近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应经常地逐步地指导学生理解与欣赏,并感知、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一、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选入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学生已经能背诵的,这使得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往往忽视读通读顺的环节,在古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急急忙忙解诗意。其实,尽管有些诗学生早已在幼儿园就能熟练背诵,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模模糊糊的背,并不清楚每个字怎么写,甚至有些连字音都读不准确。因此,教学伊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全诗、认清字形。在初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放得开,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读的重点,一定要反反复复地读。尔后,教师再帮助学生一起扫清障碍,读通全诗。

这个阶段,有三个任务,一是把题目意思读明白了。有些题目意思难懂,也不好读。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初晴后雨是雨后初晴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饮是喝酒,学生更不懂。按照现在的语言习惯应该是“雨后初晴湖上饮”,词序明显与现在不同。只有理解了意思,学生才能把题目读好。二是把每个字都读准了。如《泊船瓜洲》这首诗,多音字特别多,有“间、数、重、还”,学生一开始不一定能读准确,这就需要教师从旁指导,纠正读音。三是把大概的意思读出来。有些诗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能读明白;有些诗的意思学生比较难懂,如《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词中28个字,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鸿影、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2种景物,要让学生说诗的内容太不容易了。

二、突破疑难,理解诗意

理解重点词与重点句是理解诗句的关键。教学时我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不过多的讲解,少给点“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用自己的话串出诗句的大意,在串句意时,有时要重点把握好诗句的“序”,使“疑”得到了及时的排除,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文进一步的理解。比如《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引导学生了解是因为“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才“粉骨碎身全不怕”,这样顺序一变动,学生对全诗的理解就加深了。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古今不同的词义上,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的就会提出“可怜”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值得同情、怜爱”呀,这样一发出疑问就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这样和“露似珍珠月似弓”就联系不起来了呀,这显然是不对的吧!这个时候我用投影仪出示初秋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草地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的优美的画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月光下的露珠是那样的晶莹透亮,犹如一颗颗可爱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芒,便恍然大悟――“可怜”在这边所表示的很明显不是现在所通用的“值得可怜、怜爱”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他们对这首诗的诗意也就随着“疑难词”的理解而领略了大半了。在古诗文的教学中,突破疑难,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

三、寻找诗眼,理清思路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寻找诗眼,对巩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探明诗人写作思路,感悟诗人的情感大有裨益。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但是它突出 的却是一个“深”字,以水之深喻情之深, 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 伦情谊的赞美。所以“深”是诗眼。它不仅 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又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 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楼的特征,也是这首诗着力刻 画的核心内容,为全诗的着眼点即诗眼。“危”本来就是高,“百尺”是描绘高,“手可摘星辰”是强调“高”,“恐惊天上人”是夸张“高”。在这首短诗中,无一不是在写“高”。通过多侧面的 描摹刻画,反复渲染,山寺危楼那高耸的形象就深深留在读者的 脑海中了。

四、品味欣赏,体会情感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时代离现在已经是非常久远,学生不了解诗词的背景,不懂古诗的韵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品味诵读的方法。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这首词中,我先播放一段描绘初夏夜乡村田间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我动情动容地吟诵,极力地感染学生,以声传情,让学生从老师的“音”、“调”中去体会古诗的韵味,领悟其中意境。接着,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如何读出“音”、“调”,读出感情。这样学生的“读”不仅“多”,而且会充满了激情,逐渐进入作品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在微风习习,有月,有鸟,有蝉、有蛙,还有稻花香的乡间小道上散步,从而就容易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因丰收之年而喜悦的情感了。

五、积累学习,拓展延伸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多积累一点古诗文呢?除每节课尽可能适当安排多一点教学容量,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之外,还要讲一点“多多益善”的策略。如在教学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这三首诗的时代背景不同,诗人的境遇也不同,为什么教材要把它们编在一起让我们来学习呢?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点呢?”由于学生对古诗已经基本理解,所以很快就能领悟出教材的编排是“别有用意”的。虽然时代背景不同,诗人的境遇不同,但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都表达了羁旅之人一个共同的心声――“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及热爱。”在古诗中,像这一类的古诗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好好地上网找一找,并认真地抄出来,在班级中好好地交流。由此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热情。

一、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因此许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而背诵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我们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就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那么,他们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二、提高诵读认识,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需要,而不是负担。

1.故事引趣,激感

诗人写诗,大多由情而发,在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引导学生初学古诗时,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强烈欲望。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了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诗所表现的社会时代、人文思想、风土人情已是遥远的过去,对于阅历很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很困难,再加上学生天玩、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借助于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音乐渲染、直观或动态画面,使他们的大脑在声音图像的冲击下产生兴趣中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内心自然就会产生读诗的内驱力。

篇9

一、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且还在后面附录了70首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共收编了古诗50余首,大约占课文总数的1/5,古诗词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又比较特殊的文体。2009年,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涵盖的面非常广,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古诗词诵读,由此可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直面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背默,轻朗读: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固然重要,但跳过朗读这一步,背默不免就像空中楼阁了。

2.重传授,轻感悟: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学生自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

3.重内容,轻意蕴:教师往往以教材为本,“我的眼里只有你”,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被忽略。

4.重流程,轻学生: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水平,只为了完整地体现一节课的流程,致使在一些宝贵的教学时间内做无用功。

三、“五步法”古诗词教学模式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继承先辈的文化精髓,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古诗教学任重道远!在多次的课堂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预习――美读――知意――悟情――延伸”的五步法古诗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将古诗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一)全面制定目标,做好课前预习

诗之为诗,是因为其独特的格律与韵律;诗之为诗,是因为其特定的文化与意象。诗之为诗,是因为其蕴藏的情感与意境。因此,诗歌教学我们就要让课堂上“诗味盎然”。对于每一首古诗,教师都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解读,制定出正确、合宜、全面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字散发出魅力与芬芳。

预习是学生对诗歌的独立学习。教师布置学生预习,除必要的读、写、思之外,还需让学生查询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有的还有典故,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所有的预习作业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来制定。

(二)整体感知诗歌,读准读通读美

学习诗歌,诵读是理解的关键,更是感悟的基础。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以读为本,语文课本收入的古诗文,有着精美的语言,铿锵的音调、和谐的声韵,因而具有很强的美感,适合诵读。只要按照诗文的节奏运用,高低起伏的语调朗读,就可以获得美感。

(三)小组合作探究,基本理解诗意

先让学生将预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评议,然后将没有弄懂的词或句提出来,在组内同伴互助讨论,争取得以解决,再将组内交流的结果在班内展示。从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总之通过由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达到大体理解古诗意之目的。

(四)品词析句悟情,升华情感入境

1.在想象中激感。如《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想象王维和元二喝酒的场面。举着这杯酒,王维会说些什么?然后再次展开想象,假如元二从安西回来,再次路过渭城时,看到客舍依旧,柳色依旧,而故人已故,会想些什么呢?这样的想象大大丰富了诗歌中的情感。

2.在融合中激扬情感。如《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还可启发学生联系常识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和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

3.在情境中体验情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

(五)适当拓展延伸,巩固积累提高

篇10

一、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诗是凝固的音乐。我国古代的诗词,自产生之时起,就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古代的诗歌是可以歌唱的,声调的和谐,音节的流畅都是古典诗词音乐美的表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

古诗词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诗韵是古诗词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因此教师要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教给学生“一平二平、三四仄,二二一二、有节奏,遇平拉长、遇仄短”这种平仄吟诗法,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如果读成平音,就会损伤音节的和谐效果。同时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要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m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

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能相通,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不少。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又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如丹青妙手,抓住春雨如酥、草芽初发、绿柳如烟等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朝气勃发的早春图。在品读古诗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借助想象,让诗词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感受到诗词中的画面美。

三、调动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情感是古诗词教学的纽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一步步走进诗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氛围和境界之中,唤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