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天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9 01: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春天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读写“碧玉、裁出、剪刀”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认识美
1.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吗?你能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或一首诗来描绘春天吗?
2.动画展示春景,定格河边垂柳婆娑的画面:阳春二月,微风拂面,草长莺飞,多美的春天啊!瞧,那河岸的柳树给这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浓浓的春气。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禁吟咏作诗,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咏柳》。(板书:咏柳)
3.读题释意。指名学生读题识字“咏(yong)柳(liu)”。咏柳就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的呢?
【设计说明】回忆对春天的感受,用词语、语句描述春天,并借助动画展示春景图和春柳图,引起了学生的翩翩联想,丰富了学生对春天的表象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诗文,感知美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自己轻声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读词卡:碧玉、垂柳、丝绦、妆成、裁出、剪刀。
4.重点指导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确。
5.指导书写:咏、裁、剪(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字形;学生在生字卡片上练写。)
6.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把诗句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7.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8.配乐朗读古诗。
【设计说明】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流利,是古诗教学的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强调难读、易错的字音、字形,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为读懂古诗作了较好的铺垫。
三、细读诗文,品味美
(一)学习第一、二句诗
1.课件播放柳树远景图。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诗中是怎样描写的?
2.学生读第一、二句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句中的字词,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不懂的和同桌讨论讨论。
3.教学进行适当点拨。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一树:满树。
4.指导朗读。
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1)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领读。
(2)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一些。)
(3)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设计说明】引导观察、想象、读文,借助图像及文中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春意。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师:多美的柳树呀,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读句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出示柳树近景图,观察柳树叶子的形状。
2.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的样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交流各自的理解,说说诗句的大意。
4.品读“细叶”,感受春的魅力。
①朗读句子,从句中你感受到早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②你从“细”字,又感受到什么?
③那我们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它的细致、精美。(指导学生美读诗句,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句的问话语气。)
5.拓展、想象:难道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只剪裁出了美丽的杨柳吗?想想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还会剪出什么?(裁出娇艳的鲜花,裁出绿绿的小草,裁出烂漫的春光,如花的盛世。)
6.可见这两句诗除了赞美柳叶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赞美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7.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古诗。(自由读。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齐读)
【设计说明】紧扣“细”字进行品读求异,不仅拓宽了诗之意蕴,还品出了诗人练字的绝妙功底,使学生无不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为诗人的生花妙笔所折服。再通过拓展思维、放飞想象,由“咏柳”到“咏春”甚至“咏国”,体会大自然之美,盛世如花之美。从而升华了诗文的主题。
四、回旋诵读,表达美
1.(配乐出示画面)在徐徐的春风中放眼望去:那一排排的才展开新叶的柳树婀娜多姿,让诗人感慨万千,不由得吟出――(生齐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漫步于湖畔垂柳间,诗人不禁为这精美的柳叶所赞叹,他情不自禁地颂出――(生齐读:不知/细叶/谁/裁出。)
此时,诗人更加赞叹这迷人的春天竟如此神奇,不由自主地赞道――(生齐读:二月/春风/似/剪刀。)
3.伫立湖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柔美的柳枝随风舞动,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生齐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杨柳依依,草长莺飞,春光似海,盛世如花,让我们带着喜悦之情背一背这首诗。(学生配乐背诵《咏柳》。)
5.多好的春风呀,它吹绿了柳树,吹出了勃勃生机,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把你搜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设计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读为心声”,通过一赞三叹的回旋诵读,拓展阅读,表达出学生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咏、碧、妆、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试着写一写、画一画。
【总设计说明】
1.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教学本诗时,应紧扣“咏”字,引导学生“披文人情”,解诗题。懂诗意,悟诗境,表诗情,通过“赏柳”――“咏柳”――“品柳”――“诵柳”,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诗中文字浅显,语言凝练,教学时应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读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以读为主,入境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的语言之中。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教学中,我把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从导入新课的初读感知,到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的细细品读,再到学完全诗后的反复诵读,循序渐进,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篇2
一、读懂诗题
古诗中每个字词都经过了诗人的千锤百炼,诗题更是诗人深思熟虑的结果。教学中,教者有意引导学生抓住“诗题”,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用语的精妙。如《望洞庭》一诗,教者抓住诗眼“望”字,先引导学生自己“望”,并和“看”对比,领悟作者所望到的“湖光”、“秋月”、潭面如镜,然后再从作者的视角深切感受“白银盘里一青螺”如画的和谐景色。再如《墨梅》一诗,梅花在寒冬时节,傲雪开放,清香四溢,古人常把它当着品格高尚、气节坚韧的象征。自然界中的梅花有白色、红色和粉红色。引导学生质疑:作者写的墨梅是黑色的梅花吗?初读诗歌,引导学生找出墨梅的颜色“淡墨痕”,再通过欣赏王冕的《墨梅》图,学生明白:墨梅是水墨画的梅花,学生再次质疑作者为什么赞美自己的墨梅,赞美它什么,在反复地追问与探究中,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反复吟诵诗歌,透过诗题,读懂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二、想象诗情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以想象为翅膀,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进行对话,才能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古诗的语言有较大的跳跃性。教学时要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留白填补起来或加以联想,从而获得全诗的完整形象。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问童子”,问的是什么?诗中留下了空白,但可从“言师采药去”的回答中想象出问的是“你的师傅去了哪里?”这样想象,诗就完整了。古诗词意境的营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作者借烟花、孤帆、碧空长江、天际等意象,营造了苍茫、雄阔、渺茫的意境。又如在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将春天的景色描述一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春天时的活动。然后渗入到《游园不值》中,针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进行探讨,继而引入春天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古诗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吟诵诗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对于小学古诗教学来说应该尤为重要。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然后在理解诗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例如《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突然,岸边传来熟悉的歌声。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感情之深了。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品味诗情
篇3
关键词:鼓励;赞美;兴趣;想象力
作文体现的是语文的基本功,是衡量学生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从提高小学生对写作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用鼓励和赞美提高学生的兴趣
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的锻炼才能养成。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容易打退堂鼓,而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恰恰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孩子的要求是很低的,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与赞美,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在写作这方面,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每逢遇到佳句美词,定要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二、注重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最重要的是素材,而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好的文学作品大都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只有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要培养学生搜集生活素材的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小学生对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对好奇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写下来。例如,春天来了,植物都有哪些变化,动物都有什么动静;下雨了,天上是什么情况,地上是什么情况;吃饭了,饭桌上都有什么饭菜,谁在厨房里忙碌。通过这样的联系,学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写作时也可以得心应手,不会再畏惧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想象作文”。平时,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倘若忽略了这一点,就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主要的方法有:
1.通过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续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开个头,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春天来了……,学生会想象出春天来了是什么样子的,树绿了,花开了,河水解冻了,万物都开始复苏了。二是通过对课文进行续写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学习了《小马过河》《坐井观天》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对结尾进行续写等。
2.改写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完古诗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优美意境。通过这种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加深学生对诗词理解的有效办法。如在教学《暮江吟》后,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在夕阳的映照下,江面上都有什么样美丽的景色,然后让他们把美景描绘出来。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3.结合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都喜欢幻想,童话故事、科幻故事都会让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故事,然后让他们从故事中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对写作兴趣的目的。
篇4
集美小学三年5班陈仲宸
在年四季中最迷人的季节是春天,我最爱的也是春天。
春天到了!柳绿花红 、泉水叮咚、春风习习、春光明媚。
果园里,桃花粉红粉红的像天边的彩霞;梨花雪白雪白的想一枚枚洁白的雪花;杏花淡黄淡黄的像晶莹剔透的黄水晶;果树下开着五光十色野花,叫不出名来。想给地球妈妈穿上一双五彩缤纷的绣花鞋。
篇5
我低低吟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首诗的名字叫《咏柳》它是一位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他出生于公元659去世于公元744,字号“四明狂客”,他住在今天的浙江省萧山县人。37岁考取进士,一直在朝廷做官。
我心想:他这么年轻就考取进士还一直在朝廷做官呢,我觉得他很厉害,因为37岁是一个人年轻时他这么年轻,有些人也考不进去呢。
可惜的是他80多岁才回到故乡,诗作仅留后世20篇。这首诗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首描述柳树的诗。通过对溜的形象描述,传递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春的生机盎然,同时也表达了诗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从“碧玉妆成一树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图画:如玉石般青绿色的嫩叶把柳树装扮的多么俊俏。“从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可以想到。工人签条六只像丝绸一样随风舞的分外妖娇。我想:作者就用一句简短的语写出柳树的妖娆,不愧是年轻的官,因为进士是好成绩的。
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以想象中一个问题:是谁剪出那样信任的柳叶?作者在这用了一个社会自己问自己,也给了读者很多的想象空间。后一句还用了一个比喻,因为它的意思是指二月里像剪刀一样,也只有燕子的尾巴似剪刀。
篇6
【关键词】复习背诵古诗 分析构成 设计练习 读写诵相结合
古诗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文以载道,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背诵古诗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可是当我接手六年级时,大多数学生把以前学的课内要背诵都忘了,更不要说课外的了。可是古诗还被列入了毕业考试内容。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呢?而传统的古诗复习背诵方法是“讲讲、抄抄、默默”。这种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高耗低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多种语文能力的发展。当时,我觉得改进方法势在必行。古诗的复习应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复习,是学生对古诗理解更深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下是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探索出来的几种有效的复习背诵古诗方法,写下来共大家参考。
一、 分析构成,进行横向联系
小语教材所选古诗,有的含有数字,有的含有动植物名称,有的含有名胜古迹等。在复习中,应针对古诗构成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的古诗,提高复习的效率,如在学到杜甫的《绝句》时,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得知其中含有描写颜色的词“黄、白、翠、青”,然后让学生再找出含有颜色描写的诗句。学生很容易找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诗句。
再如让学生根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诗中含有名胜的特点,联想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诗句。
这种练习,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二、 归类比较,进行纵向联系
对同一诗人的诗进行归类比较,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赠汪伦》三首诗都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诗的内容不同,情感不同,但表现手法一致,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极言山寺之高;“飞流直下三千尺”, 极言瀑布之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极言情谊之深。通过比较,可以欣赏到诗人李白作品的特点:想象奇幻瑰丽,善于使用夸张,生动地表情达意,突出事物的特点。
有些古诗出自不同诗人之手,但立意相同。如《咏柳》、《宿新市徐公店》和《游园不值》。这三首诗都是歌咏春天的,但表现角度不同:《咏柳》借赞美柳树歌颂春天;《宿新市徐公店》借儿童的活动来衬托春天;《游园不值》借一枝出墙的红杏来表现春天。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这种分析、理解诗句的方法以后,学生会想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白的《静夜思》,领悟到同一情感可借助不同事物或从不同角度来表达。
三、设计综合练习,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在复习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改写练习,把诗句中的情境描述出来。如让学生把《村居》改写为记叙文。学生通过想象,把早春二月农村田园风光描写出来;把儿童放风筝时动作、神态、语言都写具体。
古诗复习中,适当指导学生改写,不但能使学生对古诗理解更深刻,而且与命题作文相比,它有内容可写,有语言可用,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读写诵相结合,省时省事省力
篇7
一、选材要准,切合实际。
小学生还处于身体成长和贪玩的阶段,极爱去上学,又特别贪玩。所以对小学学生学习诗歌必须遵循实际情况而论。首先选材一定要精准,不能选一些晦涩难懂的诗歌,要适合儿童阅读的,既要短小精炼,还要有趣味儿。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他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记得今天是老师的节日。
短短的四段文字描述,处处渗透着儿童的思维,通过一枚“火红的枫叶”贯穿全文,最后升华成学生把它制作成了老师的贺卡。使得整首诗歌唯美而感人,处处都洋溢着儿童的纯真。
再比如陈伯吹先生的《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跳舞,桃花脸红。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草原上:
春天的雾轻轻细细,
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竹林里:
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田野里;
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
麦苗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全篇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眼前就有一幅画卷――一群孩子去田野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小诗,其中“春天在枝头上……”、“春天在草原上……”、“春天在竹林里……”、“春天在田野里……”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有些困难。但是若把这首诗歌放在正值春天时,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再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让他们感受被春风吹过的感觉。此时在引导他们一起朗诵《春天在哪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朗诵,多给鼓励,少批评。
小学生最易满足,也容易叛逆。你给他硬性规定阅读,他也会阅读,但是从骨子里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思想,这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如何引导朗诵,这才是关键问题。首先要从古诗入手,因为古诗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诵古诗,先让学会理解古诗大意,知道作者是谁。无论朗诵的好坏,都不要批评。尤其是有些老师和家长,朗诵的不好就罚站孩子。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们更加不爱朗诵,比如,有一个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用声音压不过对面班级的声音?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老师:那咱们就朗诵一首古诗,我看谁的声音最大,谁就是最厉害的。
同学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师:朗诵的真棒,同学们都很棒,今天分不清谁最厉害,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很棒。
老师:下面谁先查出来,这首诗歌在那页,作者叫什么名字,谁就是今天最厉害的人。
于是老师假装转出教室了,但是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声音。最后大家都找不出来了。这样的方法在小学低年级的朗诵课上老师可以借鉴,家长在家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古诗。这种对话的方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是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它中间潜藏着循循善诱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展示中复述了课文,完成古诗的学习和复习。
三、通过想象再现画面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大多喜爱写风景诗。一首好诗如同一幅画卷,展现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根据此一特点,在进行古体诗歌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画图、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同时,可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朗读。
有人曾做过调查,当孩子们离开学校,走进大自然后,精神立马变得亢奋,当踏进校门的时候,立马变得困顿。尤其拿着一本书的时候,很容易睡觉。于是有学生说,读书可以催眠,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朗诵诗歌,既可以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操。两者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朗诵中让领会诗意。
闻一多先生提出了诗歌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诗的美,不仅是有这“三美”,更是承载了诗人的情怀和思想。
如骆宾王的这首《咏鹅》,绘画美变现的就很强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习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来读。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五、 诗歌朗诵能让人快乐。
篇8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随着春姑娘的到来,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摘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如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首诗写出了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如此的春天,是多么的生机勃勃。是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又是那些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春。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处处都有春的足迹。
春天是早晨,大地被一层淡淡的雾笼罩着,好像是春姑娘给正在沉睡的大地盖上乐一层棉被,使大地不再着凉。一股股香味在雾中扑鼻而来,有浓烈的,有淡雅的,各种各样,搅成了一种奇妙的香味。循香味望去,原来是花坛里迷人的花朵。她们一动不动,睡得正香,多么像传说中的睡美人啊!她们好像在举行比美大赛,就连睡觉也争相怒放,成了雾中独特的风景线。当花儿、草儿等植物都在沉睡时,只有路旁的大树依然巍然耸立。他们没有花坛中的那些花儿那么婀娜多姿,但是刚抽出来的嫩叶使他显得特别有精神,宛然一个个威武的卫士,一心一意地守护着公路。多么的美好!
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篇9
幼儿本性天真善良,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与赞美会让孩子们充满自信,恰当的鼓励和赞美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审美、装饰功能。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盘长结一个,中国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盘长结,引导幼儿了解结艺。
指导语:今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大家来看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回答?
小结:对,这就是中国结,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是中国结中的一种,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别的国家都没有,只有我们中国有,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
二、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不仅仅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也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你们喜欢吗?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这个叫结耳,我喜欢结耳,是因为它的形式美。
提问:
1、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
小结:流苏: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像是在翩翩起舞,我们把这个叫流苏,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
结体: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穿编的,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结构美。
2、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左右对称,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3、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让人感觉喜洋洋,热闹,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
总结: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
提问:
1、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汽车、背包、商店、宾馆、家里、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
2、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把它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等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欣赏中国结课件
五、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_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_颜色加_颜色变成_颜色画__。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5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
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
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篇10
美丽的澄碧湖公园
我向往那“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扑朔迷离的名山大川;赞美那“风吹草低见牛羊”、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但我更留恋我家乡那美丽的澄碧湖公园。澄碧湖公园一年四季的景色迥然不同,十分迷人。
每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一棵棵小草像是从甜睡中醒来,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连成一片片柔软的草坪,犹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簇簇、一片片五彩缤纷的月季花,它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枝头,它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胜金;白的像雪。扎着绿色辫子的柳姑娘也在随风起舞,小鸟也趁着春意闹枝头。它们把春天渲染得多么鲜明浓艳啊!好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真像古诗所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盛夏,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婆娑起舞,仿佛在为游客驱散热气;这正是“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啊!树上、湖边处处蛙鸣蝉噪;碧绿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游艇划过的一道道涟漪,犹如洒下一片片碎金,十分耀眼。当你坐在湖边时,会感到全身清凉舒爽,心旷神怡。
秋天到了,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好像要把大地变成黄色似的,但傲霜的桂菊却欣然怒放。在公园里,到处能闻到桂菊的芳香。尤其是桂花树,它布满了浓密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羞涩地躲在叶子下面,婉如朱阁上的闰小姐,十里飘香。这使我想起了一首古诗“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那浓郁的幽香,几乎渗透了每个空气分子。
隆冬的寒风剌骨,虽然花草躲进了“暖房”,但在澄碧湖公园里,你仍然能看到碧绿的叶子,那就是四季常青的松柏,它与翠竹为友。它们象一座座雄伟的铁塔。当厚厚的雪花堆在松枝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树树大棉花,寒风吹过,弄得雪花从树上飘落下来,犹如天女散花一般。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