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范文

时间:2023-04-09 13:3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

篇1

《三国演义》语言流畅,雅俗共赏,全书结构严谨,借鉴编年史的手法,将百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串联起来,叙述有条不紊,浑然一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三国演义考试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三国演义考试知识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人物及性格特征: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相关事件:

1、桃园三结义

2、火烧赤壁

3、草船借箭

4、孔明借东风

5、关公过五关斩六将

6、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相关练习:

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

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7、《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喜欢人物:(略)

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例: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 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三国演义》。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 ;张飞。

20、“丹凤眼,卧蚕眉,

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关羽。

21、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 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2、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2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2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 ——巧用天时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2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2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3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拒曹魏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31、“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之口。

32、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33、“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34、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

)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诸葛亮 B、黄忠 C、关羽 D、张飞

答案:C

35、《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

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

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马超

答案:C

36、《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

)

A、赵云 诸葛亮 关羽 B、赵云 张飞 关羽

C、刘备 赵云 关羽 D、刘备 关羽 张飞

答案:D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故事精彩,故事中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三国演义》刻划了近100个英雄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国中,我最欣赏关羽:因为他的忠义情操,令人不由得深深地感动。他的武艺和军事领导才能,令人敬佩。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降汉。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诚,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诚。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篇2

今年1月,在新《三国》还在做后期的时候,《星库》就曾独家采访了高希希导演,他对新《三国》的创作思路、选角过程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对照今天公众的种种反映与质疑,创作者的初衷与普通观众的认知反差,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电视剧名著改编取舍成败的新样本。

剧本

成了“英雄曹操传”?

观众反映:曹操成为新版《三国》中的主线人物,其戏份之大,令人咋舌,可以被称为《英雄曹操传》了。 曹操成为主线,给整部戏加上了一个‘霸道即是王道’的外壳,这种观念在人性上是十分落后、应当摒弃的。

老版《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在乱世中相识相知。他们在桃花下结拜,配以刘欢演唱的《这一拜》,豪迈悲壮、记忆尚新。但新《三国》 “曹操和陈宫一泡尿的时间,居然超过了桃园三结义,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高希希(导演):“在拍摄《纸醉金迷》的时候,我就接下了《三国》这个项目。”最初,让高希希陷于一筹莫展困境的是,苦于找不到属于独特的《三国》剧本。当陈建斌拿着朱苏进的剧本找到他时,一阅之后、茅塞顿开。“我一下子就觉得,找到那个点了。这个剧本抛弃了黄巾军、桃园三结义,直接从董卓的一手遮天进入剧情。”

“我们没办法去说清的事情,就去掉了,我们既需要保留一些耳熟能详的段落,也需要再创作,使剧本和剧情有新的视角。比如桃园三结义,很多网友可能拧不过来。但我们这样做是为了脉络清晰。”

高希希解释说,新版《三国》的重要立意,是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性格,还原接近于真实的曹操。他认为老版《三国演义》脸谱化了曹操,将他归类为反派。“如果曹操只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短歌行》怎么能够那样气势磅礴?曹操的诗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及他的政治谋略,从这些方面都看得出,他不可能是心胸狭窄的猥琐之人。很多史实其实无法考证,《三国演义》也有很多虚构成分。形式不重要,时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新的观点和价值观演绎新的故事。”

朱苏进(编剧):首先我是改编《三国演义》,剧名叫《三国》,简洁明快。第二,我忠实的不是历史,那个历史正如易中天所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大部分典故都是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小说就是要加大戏剧冲突,使人物更有吸引力。比如陈宫,你看起来就不那么像历史了,这就是传记带来的魅力。第三,在创作和改编的时候,我不是嫁接和移植,而是让它长出东西来,他们是一体的。

对于“桃园三结义”一章,我觉得没必要多费笔墨,所有的意境完全可以通过刘、关、张之后的对话和行为来体现。现在有人拿历史剧要尊重历史的标准,来评价《三国》,这就说不通了。历史是科学,而文学创作是审美,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陈建斌(曹操饰演者):新老两版的最大差别在于,旧版属于群体记忆,忠于《三国演义》中的述说,而新版《三国》的突破在于,是在“整容不变性”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标签,带有更重的个人色彩,这也是《三国》与当今时代紧密联系的一大体现。

选角

偶像化后水土不服?

观众反映: 何润东版的吕布虽然帅,但不会演戏,偶像的气息太浓,不够英气。即便后面几集中吕布也蓄上了小胡子,但奶白的皮肤、小白兔一样的眼神仍然不能改变,文文弱弱的外表,加上风月浪漫中的纠缠,新版吕布早就失去了原著中的威武,仿佛是为了言情而存在。

曹操表演太用力,端着的说话方式,断句重音不在点子上。新刘备开篇表情木讷,其几乎亘古不变的表情好像因为家中太穷,时刻准备在地上“捡钱”。老版刘备温和又不失义气、外柔内刚,保持着传统中刘备仁厚特色。而新版刘备因为过早出现的锋芒以及阴沉的外表,多了几分阴险之气。

高希希(导演):人们对吕布这个人物的印象只停留在“吕布戏貂蝉”上面,想来他也是个风流倜傥的英俊少年。为了符合大家的期望,新《三国》里的吕布还是保持了他的年轻、帅气,并且用了模特出身的何润东来出演。吕布个头要比别人高,身形要比其他人壮,古代战争要讲究分量,吕布成为勇将跟他的身形有很大关系,用何润东来演,在比例上他就比其他演员拉出一块,然后配合从新西兰进口的马,人马配合在众人中就特别显眼。

曹操这个人物很多演员都想要尝试,曹操的好、坏、奸、才、这样复杂的个性必然充满挑战。在新版《三国》里面,这个重任落在了陈建斌身上,我觉得他完成得很好,越老越出彩。

于和伟的表演方式过于平淡,几乎没起伏,这是为了和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形成对比。我们想要体现的不是刘备的木讷,而是一个政治家的体态。如果他是一个脑袋不够灵活的人,怎么能够取得天下,怎么懂得三顾茅庐。刘备在剧中是一个定海神针,再困惑,再潦倒,也是一个定心丸,所以于和伟演的刘备非常符合现代的理念。

接到剧本后,诸葛亮有好几个差不多的人选在考虑,但最后权衡了半天,还是觉得陆毅最合适。因为诸葛亮从卧龙岗出来是28岁左右,跟陆毅现在的年龄、心态都很接近,所以在前半段他只需要本色演出就行。我比较担心他后半段的表演,能不能把握住诸葛亮老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个考验,所以在后半段的时候对他慢慢调教,并且有了前半段的积累铺垫,他在后面进入角色还挺顺的。

陈建斌(曹操饰演者):我觉得曹操的有些东西光明磊落。比如说阴谋、阳谋我都会把它说出来,其实这没什么,如果你心里有特别黑暗的东西,如果你一直把它藏在心里,我觉得这是不健康的。所以我认为在《三国》里,他的人格其实才是最健康的,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

于和伟(刘备饰演者):我在拍《三国》之前,对刘备的印象也都跟所有人一样,认为他忠厚、软弱,但我仔细读了两个多月相关的资料,我对刘备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绝对不窝囊、不虚伪。这10个月的拍摄,我很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的创作是很严肃的。说实话, 95集的戏现在才播了不到一半,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个面,现在评价真的为时过早。等全剧看完了,我们再来讨论。没看完,没有发言权。

貂蝉

现代版的“村姑”?

观众反映:对新貂蝉很不买账。可能是因为发型、服装的原因,陈好的尖下巴变成了国字脸,服装也是层层叠叠,有些臃肿,让这个美女顿时失色。“太村姑”、“姐弟恋”“年龄看着太大”、“怎么这么胖啊!……种种言辞甚嚣尘上。

与貂蝉有关的情节较老版也变化太大。新版貂蝉一出场就是王允的义女,与吕布更是一见钟情。老版中,貂蝉完成使命后悄然离去,从此音讯全无。新版不同,新版让貂蝉死了――第20集中,素来喜欢的曹操,也被貂蝉的美色倾倒。曹操旗下名将许褚怕貂蝉再生祸端,擅自做主把貂蝉杀了,曹操最终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高希希(导演):貂蝉不是历史人物,她本来就是编出来的一个人物,对她我们一定要有一点历史同情心。以前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件衣服,今天你穿,明天他穿,谁要穿就脱给谁。这是对女性不尊重,是一种意识上的摧残。我们让她与吕布有了真情,这样也可以照顾女性观众的心理。而且,吕布与貂蝉有真情对戏剧冲突的推进也有好处。他们一见面就对上眼了。当王允让貂蝉去勾引吕布,她欣然同意,愿意做这个卧底。当第二次要把她献给董卓时,她就不愿意了,这是一个戏剧理念推进的过程,也加重了情感段落的起伏。

对貂蝉之死,老版没有任何交待,貂蝉来无影去无踪,飘走的。我们就对这个做了一些发挥,想让这个人物更完整。

陈好(貂蝉饰演者 ):这一次接拍貂蝉这个角色,对我的演艺生涯来说是一次冒险,但同时收获良多。因为我知道,貂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国》作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任谁来演都会受到非议。我之所以愿意冒险,倒不是因为这是个美女人物,而因为貂蝉是个勇敢、智慧、忠贞并富有牺牲精神的女人,这样的人物让我有表演的冲动,对女演员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从最开始大家对貂蝉不够美艳的失望,到接下来评论我的表演还算可圈可点,我觉得自己的演技在得到磨炼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当多观众的认可,剧中有“一舞倾城”的戏份,为此我曾不眠不休地练习了10天的汉舞,练得脚上全是大泡。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对此我感到欣慰。

台词

雷人而又乏味?

观众反映:普遍感觉台词白化无味,雷人又穿越。比如,王允(劝貂蝉):欲要杀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陈宫:孟德!我们作孽了!!他们杀的不是我们,是猪!曹操: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曹操:我的脑袋太贵,你的又太便宜,抱歉……种种怪异台词让人喷饭。

而刘备在剧中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清朝顾炎武的原创。有观众戏称,顾炎武要穿越回去索取原创版权……

高希希(导演):新《三国》之所以采用半文半白的形式,是为了让更多的80后、90后能够接受。新《三国》台词方面,是在尝试最大限度的突破。我们不想弄得太文言文,书面和生活状态有区别,人如果按照书面去说话,在古人的状态里,必然不是拎着,就是端着。怎么能让故事又有历史感,又保留韵味呢?我觉得对白只为了塑造人物,让历史人物变得更加容易接受,白话文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朱苏进(编剧):老版的台词半文半白的,我是一种故意的白。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大凡文人谋士都是出口成章,大凡武士出身说话都掷地有声。但超一流人物比如曹操,他有时出口成章,有时发出的声音像禽兽一样。好的台词是不看屏幕也能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一种好台词,一句话就能把一个人定在那儿,不看他也知道是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