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8 20:1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鲁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读过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为我对鲁迅先生还充满着许多疑问。比如: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答案是严肃。因为鲁迅先生的神情是严肃的,文章是严肃的,笑也是严肃的,同时也充满着慈详。从鲁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读出一份执着、固执和严谨,每一个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义,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起来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些文章,去读曹文轩、去读《草房子》。可是我发现这些文字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鲁迅先生是不明说的,只有仔细品味,才能有所体会。
我觉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会比较乏味,因为大多数文章都有着一样的写作风格,我知道是因为当时年代的原因,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凉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有时读了,让人一筹莫展。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严厉而慈详。
六年级:新梦圆
篇2
1941年12月7日,彭雪枫在给夫人林颖的信中说:“关于鲁迅的书,更应多多浏览。鲁迅的文章简洁尖刻,极有骨气,多读不仅在文字之技巧上有益处,更可加强自己之修养。1932年以前的鲁迅的文章小说几乎每篇我都读过。”四天后,彭雪枫又给林颖写信,一开始就说:“百忙之中(其实也不见得)读完了《两地书》,情趣颇浓,关于学问、时事、教书、访友、吃饭、睡觉、洗澡、穿衣、做文章、发牢骚之类,几乎无所不谈……一代文豪如鲁迅,殊多值得我辈效法者……听文学家们说,模仿是不好的,但吾非文学家,正可不必不模仿也。”
看得出来,熟读鲁迅的彭雪枫从内心深处接受了鲁迅。他在后来给夫人的信中甚至命令道:“前送来之鲁迅的《故事新编》,很好,你必须一看。”
1942年5月10日,彭雪枫收到从上海寄来的“一大批书”,让他“神飞”。这“一大批书”中就有彭雪枫早就知道书名的《家》《春》《秋》和《爱情的三部曲》,彭雪枫给林颖的信中欢呼:“我喜欢极了!”
过了半个月,1942年5月25日,彭雪枫给夫人汇报阅读《家》的感受:“《家》快读完了。一则巴金的作品从来没看过,读一本他的代表作,也好了解一下作者的作风;二则也还是由于你的介绍,说得怪引人的!还记得半城之夜共读南京画报中关于《家》的电影照片吧?一般说来,文笔也还流利,但不十分出色。内容以反封建为主也还没有失去‘时间性’。他们说阅《家》如看文明剧,似乎有点过火……我以为《家》中之三兄弟表姊妹的婚姻都不自由,则未免有点‘巧合’。《家》中人物,我很爱‘琴’,很同情‘梅’,很喜欢觉慧,很讨厌觉新(大哥),很佩服鸣凤(丫头),很轻视剑云,很尊重瑞珏(觉新之妻),其他则不足道矣。”
会读书的人,看了这段感受都明白,彭雪枫是仔细读了《家》并认真揣摩和动了脑筋思考才可能如此流利地述说和评点作品的。
上面提及的彭雪枫收到从上海寄来的“一大批书”中还有郁达夫的书,1937年2月10日彭雪枫在日记中写道:“晚读郁达夫之《屐痕处处》,描写游历各名胜,不禁羡慕不止,但字里行间,常暴狂态。”
应该说,彭雪枫对郁达夫的把握也没有走谱。
1942年12月3日,彭雪枫在仍是给夫人的信中说:“名家作品是不应不读的……我恨不得将最著名作品于最短时间一齐装进头脑里去。越读书越感到自己的贫乏!”
篇3
鲁迅是谁?我相信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知道鲁迅。他是一位大文豪:时常穿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似的......他是一位战士——鲁迅。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次用笔名发表的,我虽然从没有读过,但我却感受到鲁迅先生写的时候的用心、细致。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令我最有感触。作者讲了伯父鲁迅在寒风中帮助一位脚踩了玻璃的车夫,事后手都冻僵了,从中体会出鲁迅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可贵精神。鲁迅这种精神与品质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从这里令我又想到一位慈善家——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翁。他不像某些人,仗着自己有钱就欺负别人,而是歇尽全力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比尔盖茨夫妇承诺,在故后捐出580亿美金。580亿美金啊!多么庞大的一个数目,也是比尔盖茨的全部家产,他一份也不留给自己的儿子?是的,他要儿子白手起家,不依赖父母。比尔盖茨说:“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这句话更使他努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必因为自己的生活苦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要学习鲁迅和比尔盖茨那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就是我从一个名人所想到的。
篇4
以下为一则关于鲁迅的幽默小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同一时代的两位大师,同样是对于封建中国的透彻分析,行文文风却迥然不同。一个言词犀利,一个温文尔雅,这自然会引发各个学派的纷争。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价值选择的代表人物,“还是鲁迅”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不管是网络论坛还是平面媒体,都开始对革命时期中国人深信不疑的鲁迅道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我阅历尚浅,不敢作过多班门弄斧的阐述。而林语堂作为道路的代表人物之一,理所当然地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他的很多著作被大量付印出版。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地位的降低,反而代表着中国思想界思想的解放和向理性境界的迈进。
读鲁迅的文章,像是行走在寒风之中,呼呼吹来的冷风刮得人脸生疼,但他就是在用这种疼痛促使人们去深究、去反思。读林语堂的文章(这里重点指《中国人》),如同是在温泉中浸泡,开始的确是柔和的,可一上岸来,寒意仍旧会直冲脑门。深受中西两种文化浸的他用西方黑色幽默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仅是一种行文的手法,更是他“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中卧》序)。
毫无疑问,林语堂的《中国人》是这样的一本好书:睿智、幽默、平和、自满,值得阅读。首先吸引我的,即是他闲定的笔触,安详而平和的叙说方式。这本写于1935年中国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书,不同于热血喷涌,激昂雄壮;不同于麻木呆坐,浑浑噩噩。他是那样的满怀希望,极其耐心地等待着涅的时刻。他相信,中国自会像以往运行的周期一般前行下去,他不急躁,如他对中国人性格的认识:老成温厚。林先生曾列举了中国人的八个性格特点。而鲁迅先生更加直接(那一向是他的风格),用阿Q的形象作了描绘。他们两人的思想在这一点有了重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仅是鲁迅的态度,也是林语堂的态度。两人对此类“中国人”又爱又恨,既要拯救又要批判。他们共同肩负着沉重的民族使命感,这不是别人任命的,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而与生俱来的。这超越了油墨的铺印,超过了地位的评价,而是在一个广阔的历史与社会层面的,无关后人所强加的争论与比较。
愿更多的人看见真正的新的中国人。
篇6
一、课堂纪实与分析
(一)鲁迅:不羁的灵魂与伟大的平凡
正如钱理群先生在他的《鲁迅九讲》中提到“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1],本文探讨的文章是萧红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为《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恰好记叙的是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即生活化的鲁迅。
当然,鲁迅作品在学生教材中的引用率很高,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小学阶段就有《少年闰土》等,初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等再到高中教材的《祝福》、《拿来主义》等,经过教师们的讲解,学生的固有经验中总会有对鲁迅童年的认识,他对“农村社会之深切的了解,对于愚昧、执拗、冷酷、奴性的农民之极大的憎恶和同情”,[2]对国民性的攻击,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等认识。 正因为如此,将新旧观点加以对比分析,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概括、对比分析、思辨能力。
(二)联想与对比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旨在训练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鲁迅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不为人知的生活化的一面,一改一提鲁迅就会说他是用笔杆作为武器直插敌人心脏的民族战士形象,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
下面是在阅读交流指导课的纪实片段:
师: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对鲁迅先生很熟悉了,那你们能回顾一下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吗?
生1:有《故乡》、《社戏》。
生2: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3:好像有描写闰土的那篇,是……对了!《少年闰土》!《故乡》中也写了闰土。
师:你们说的很好,你们想,你们所学到的是不是大多是鲁迅对农村题材的描写,而且刚才同学提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那你们能比较一下,闰土的改变吗?
上面这个讨论内容就是通过让学生联系固有知识,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鲁迅笔下的闰土的变化,通过对比,以探索鲁迅对农民旧文化、奴性、执拗的不满和封建社会的攻击与批判,以此类推,引导迁移到本次阅读的萧红的文章与透过鲁迅文章中体会其性格的对比。
师:看到的鲁迅充满愤恨,充满激情,一心希望用笔杆子用思想来改变国民劣根性,可是,阅读萧红的文章,却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那你们看到了鲁迅的哪些不同呢?
生1:他不喜欢散步,不喜欢倒在床上睡觉,不听留声机[3]。
生2:他喜欢抽烟,喜欢吃一点儿酒,但不多吃,喜欢熬夜写作,好像作家都有熬夜的习惯。
师:对的,晚上安静,可以有静谧的环境供作家构思,沉思,思考。好,还有吗?
生3:正如题目所说的,我读完文章后,就看到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很平和。不像他的文章,给人犀利的感觉。
师:对!这就是晚年的鲁迅,你们看,作者写的是1935年至1936年的鲁迅,特别是最后一段写1936年10月19日,他休息了。你们认为这个“休息”和之前的“休息”有啥不同呢?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休息”一词的深刻含义,体会鲁迅先生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但战斗之心未止,生命结束只是他短暂的休息,而当下的青年人更是接下他的重担继续为新文化的传播奋斗着。
对比分析可以由浅至深地挖掘作者感情的升华,由对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体会主人公形象的伟大。而分析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挖掘深刻含义则极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为枯燥乏味的只由教师一人讲解增添许多活力,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分析进而获取阅读的愉悦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生成与学以致用
师:这篇文章提及的主要人物除了鲁迅还有谁呢?
生1:由许先生,海婴,萧红,也就是作者。
生2:还有X先生等去鲁迅家做客的人。
师:好,那这些人物的出现是不是从侧面来烘托鲁迅的形象的呀。那我们先分析一下鲁迅和海婴之间的故事,由此看出鲁迅作为人父的另外一面。谁试着说一说?
……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在之前学的鲁迅的文章里,鲁迅更多的是描述他为人子的视角,笔尖很少描述他的父亲,文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大都会冠之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身世,正是由于他对封建社会父权和三纲五常的批判,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不满,所以他会把他父亲的病归结于此,才会去学医,然后当他为人父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做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这就是对比他成长的经历得出来的。那你们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对鲁迅新形象塑造的作用呢?
……
这里,教师在指导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拓展了鲁迅对其父亲的感知和反思,轻松的融入到学生的只是经验中,学生也易于接受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分析鲁迅对儿子海婴所做的一切的原因了。而让学生再次用这一范例来分析其他人物对鲁迅形象塑造的影响,则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结合人物成长环境背景来分析,学生就更轻松的完成教师的任务,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价值意义
(一)习得过程灵活化、生活化
对于以上的交流指导课的部分纪实,可见,这样的讨论形式更自由、轻松、活跃,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师深入其中,坐下来与他们交谈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讲台高高在上,避免了无法探察学生的真实感受、常常忽略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枯燥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形式的交流课无疑是一剂清新剂和动力贴,学生学习氛围的改善,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则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放“权”于学生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自主建构,才能快乐学习!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学生,引领其逐渐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学习并加以运用,而不是满堂灌的硬性“灌”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为学生减负。
(三)交流共享,共同成长
阅读成果就应展示出来,乐于分享,共赢才是成功,交流的意义在于此。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应对高考的疲惫再加上题海战术的打压,动手以及表达能力往往是忽略的“重灾区”,而上讲台同大家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交流就是在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的调味剂,也为步入大学甚至社会储备、奠基。
三、总结与反思
阅读交流指导课作为新的阅读教学形式,以开放的阅读环境,轻松的阅读氛围,愉悦的阅读感受,深受到学生的喜爱,作为教师也更加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阅读分析方法和赏析角度。当然这种形式的阅读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注意不要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同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尽力照顾到所有学生等。
篇7
关键词:鲁迅 《药》 教学设计 中职生
【设计思路】
中职学生多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耐心。但同时,他们又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一代人,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中职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
鲁迅先生在1919年4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距现在毕竟有些远,以致学生们开玩笑说语文学习有三怕:文言文、写作文、周树人。可见,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作品的时候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畏难情绪。
鉴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对中职教育的有关要求,笔者在设计本文时,确定了长文短讲,理清结构,落实情感目标的教学原则。
《药》一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可讲之处很多:明暗两线的结构;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等等。在这些纷繁的内容中,笔者结合学情,确定了长文短讲的原则。
理清文章结构,是分析人物,提炼中心,进而落实情感目标的基础。而双线结构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因此,理清文章结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药》一文中,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们为了解放愚昧的人民而牺牲。但华老栓让儿子吃下了用夏瑜的鲜血做成的“人血馒头”。无聊看客们嘲笑着夏瑜的“无知”。我们是该让学生理解夏瑜的奋斗?还是嘲笑老栓的愚昧?或者看客的麻木?这些对于中职生来说,有些难以理解。如何让文章落到实处,落到这些被誉为差生、落榜生,但却又急需培养起正确价值观的中职生身上?这是本课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抓住了一句话,即夏瑜在牢房里告诉红眼睛阿义“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学生进行讨论:夏瑜因为说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而被嘲笑和毒打。现在,国家、集体是谁的?由此,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进而让学生从身边细小的行为说起,讨论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也就落实了文章的情感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本设计中,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和主持的作用,只是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的主体功能被放大。这样,学生的思想的火炬被点燃,进而能够释放出无限的光芒。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请同学介绍鲁迅先生生平。并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学生讨论,教师不做点评,告诉学生答案就在《药》这篇文章中。
说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以此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点拨学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新课学习
(一)熟悉文本,分析结构
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复述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情节发展。
通过学生的复述和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的结构,从而理解文章双线结构这一特点。
说明:理清文章结构,必然要建立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角色朗读、复述课文等形式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将文中人物分类,并分析人物形象,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明确和总结,并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说明:鉴赏小说最主要的是要欣赏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据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分析人物时,学生只会空喊形容词,不能很好的依据文本。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依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又鉴于学生自觉性较差,教师要预先强调讨论纪律,避免讨论失效。
中职语文的根本,在于形成毕业后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法,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也落实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这一理念。
明确:
麻木愚昧的群众:华老栓、茶馆看客
革命者:夏瑜 家境贫寒,具有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封建统治的帮凶:红眼睛阿义、康大叔
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爱子心切、贫穷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贪婪、
夏瑜:家境贫寒、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联系作者,明确主题
要求学生结合人物形象,联系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讨论文章的主旨。教师明确:文章旨在通过揭示群众的麻木和愚昧引起警醒,以改变国民精神,从而寻得彻底治疗中国的“药”。
在学生明确文章主题之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之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能够揭示群众的麻木和愚昧。
说明:在学生明确主题之后再回归课文,旨在为主题找依据,突出重点,并进一步强调依据文本。
(四)回归导语,解决疑问
在明确了文章主题后,我们回过头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明确:
鲁迅先生的文章文学性非常强,写出了大量文学价值很高的文学作品。所以称他文学家;他把抽象的思想用文字来表达,讽刺当时旧社会的一些“丑人鬼脸”,他在努力解放一些人的思想,因此称他为思想家;他是革命的支持者,他以文章为“投枪匕首”,让民众醒悟,因此也被人们称作革命家。
三.回顾总结 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强调文章的重点、难点。
(2)夏瑜在牢里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遭到了阿义的毒打,是因为阿义认为天下是皇帝家的。现在,我们要问大家:中国是谁的国?学校是谁的学校?宿舍是谁的宿舍?
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符合或者不符合“主人”这一称呼?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在集体的主人,我们要将“主人翁精神”落实到行动上,才符合“主人”这个称呼。
说明:许多中职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不好。在讨论的过程中,让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这就使得文章更接“底气”,更贴近学生生活。
四.布置作业
篇8
陈望道,生于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病逝。浙江金华义乌人。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中国学者、教育家。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
《太白》杂志简介
《太白》半月刊,陈望道主编,属于现代文艺杂志。1934年 9月20日创刊,1935年9月5日停刊,共出2卷24期,上海生活书店发行。杂志以“太白”为名,是陈望道与鲁迅决定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称呼,太白即拂晓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又称启明星,寓意编辑《太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战斗,以迎接胜利的曙光。
《太白》编辑委员会共12人,鲁迅表示他参加编务讨论,但不宜公开列名于编委,以免引起当局的注意,影响刊物的发行。《太白》创刊后,印出的编委名单是11人﹕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徐调孚、徐懋庸、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同时刊出了68名特约撰述人的名单,撰稿者阵容可谓广泛和强大。
《小品文和漫画》 正文纵览
《太白》出齐第一卷后,陈望道以“《太白》杂志第一卷纪念特辑”的名义编辑出版了纪念特辑《小品文和漫画》。该书由上海生活书店于1935年3月初版,32开本。1981年6月由上海书店根据初版出版了影印本,改为小32开本,封面配图是丰子恺漫画《米和豆》。《小品文和漫画》的58位撰稿作者均为文学艺术界的著名人士,提倡作者们创作更多健康、战斗的小品文和漫画。
1935年3月10日陈望道为《小品文和漫画》写了辑前致语:“现在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流行期,也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转变期。种种争论,大概都由转变激成,并非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单是为了流行。这个特辑,就是一个见证。我们从这特辑中间不但可以看见各位作者最近的见解,还可以看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动向。就是关于小品文和漫画的各个方面,这里也差不多都已经说到。假设通体地读,一定可以得到小品文和漫画的综合知识。”
《小品文和漫画》出版后的4月5日,《太白》第二卷第二期封二刊登了该书的广告:
订阅《太白》一年,赠送本书一册。宣传语是:《小品文和漫画》是五十余位名作家对小品文和漫画见解的结晶。
“认为鲁迅对上世纪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小品文和漫画》收录的文章中,最受后世关注的文章当数鲁迅先生的《漫画“漫画”》和《漫画而又漫画》。鲁迅认为:“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体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鲁迅同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漫画,中国进步漫画家是中国漫画作者的标尺。
虽然这些表明了鲁迅先生对漫画的积极关注和较高的论断力,以致后世认为鲁迅先生对中国漫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先驱者”。但是《中国漫画史》作者毕克官先生在采访一些30年代漫画家时,大胆地设下这么一个命题:“认为鲁迅对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大胆求证,毕克官先生“为了慎重起见,我是有意请左翼人士张谔先生(注:三四十年代漫画家)谈了看法”,最后才给问题“30年代漫画的大发展和鲁迅有什么关系?”下了个初步的判定——几十年来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似乎作为“旗手”的鲁迅是个完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很大作用。长期以来,曾听到一些认为或猜想鲁迅对30年代漫画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言谈。在特殊环境中,人们产生这种误解可以理解,但毕竟不是事实。
鲁迅发表过一些关于漫画的谈论,其见解有许多精辟之处(另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漫画界人士是否注意到,是否对当时漫画的大发展产生了实际影响,则是另一回事。
著名藏书家谢其章进一步把此观点进行了诠释:“漫画在没有理论的引导下,在3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达到今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只能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原因,而不能从某个大人物身上找到原因找推动力。同样的道理,‘小品文’在30年代也盛行一时,鲁迅对其发表过似乎比漫画更多的言论,那些言论只代了一个人的看法观点,而不能归结于成熟的理论思索 ,更不必勉强地捡一位‘先驱者’来。”
凌鹤:漫画与卡通影片
民国时期有关卡通的评论和相关文章不是很多。凌鹤的这篇《漫画与卡通影片》通读全文后可见当时文艺界对卡通影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关切之情。本文篇幅所限,摘录片段如下:
至于说到中国电影,为什么卡通短片不能和其他影片有着同样的相当程度的发展?其原因当然很多,主要的是电影公司大多没有这一部门的建设,而人才的缺乏,更是最大的原因。可是电影观众是需要卡通的,特别是小孩儿们,他们对于卡通极有兴趣,因此在教育的意义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当我们并不是模仿欧美卡通一味地以胡闹的娱乐为目的,而在内容方面力求反映现实的时候。
因此我们要求一部分青年漫画家,从现在起从事卡通影片的研究,和电影公司取得联络,虽然中国制片家都以为短片不卖钱不肯轻易尝试,可是假如有了好的卡通,使观众感觉极大的兴趣而热烈欢迎的时候,制片家是会在如意算盘上自动打消既成观念的。
“青年漫画家不独是要健全漫画作品,同时更要努力地建设中国的新卡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期待着他们光辉和伟大的成就。”
篇9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第一人称 内聚焦 全知全能 留白
一、内聚焦的忠实与变异
“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上经历了可谓两次大的嬗变。一次是,如果将鲁迅从整体上置入‘文学革命’的滚滚大潮中进行外部动态观照的话,他挟晚清小说界革命之威引领,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从传统渐次步入了现代的转变,这主要是以《呐喊》、《彷徨》为代表;另一次则发生在其小说内部,鲁迅以其《故事新编》部分实现了他更新小说叙事、创设小说类型的企图。”[1]本文就第一次嬗变的过程中讨论鲁迅在《呐喊》、《彷徨》等集子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及特点。
(一)固定式内聚焦
鲁迅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中,严格遵守着固定内聚焦而没有聚焦转移的文章有《一件小事》。在《一件小事》当中,文章的视角始终是围绕恪守着“我”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从“我”的视角出发,耳闻目睹国家大事,对于社会周围的冷漠。但由于车夫对于老女人的热心举动,又使我感到自己对于自己日渐麻木的情感产生愧疚之心。尽管在叙述中文本插入了“车夫”、“摔倒的老女人”、“警察”等多重人物,但视角的出发点一直是以“我”为中心观察这个世界的,严格按照第一人称的视角观察车夫、摔倒的老女人、警察等人物行为投射到“我”内心的感受。严格遵守着固定内聚焦的模式——叙事者=人物。
(二)变换式内聚焦
在《兔和猫》、《社戏》、《故乡》、《头发的故事》等文章当中,并不是严格遵守着第一人称固定内聚焦的叙述方式,而是从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述形式转移到第三人称当中。有的甚至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视角,却用两个人对白的引言成文,这其实是打着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幌子却用着第三人称交换叙事的方式。
《兔和猫》中是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为主线的,但其间有视角的滑脱和转移。比如从“我”的叙述视角转移到“兔子”、“孩子们”、“鸦鹊”等视角。从“我”的视角滑脱开来,分别叙述了兔子、孩子们、鸦鹊对于整个事件产生的反应,增加文章的信服度。
“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菠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弓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进来了。”[2]
这一段当中,从“我”的叙述视角滑脱到“兔子”的视角——爱吃不爱吃桑子和菠菜。然后从兔子的视角滑脱到鸦鹊的视角——吓得赶紧走,来来回回几次就不敢靠近了。从“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当中滑脱到兔子、孩子们甚至鸦鹊对于这个事件的反应和回答,扩大了读者对于文章信息量的认知度。如果只是以“我”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则不能全部知晓文章中每个当事人对于猫偷吃兔子的反应,以“我”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则会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故乡》当中,以成年后的第一人称“我”叙述回到故乡看到的状况,所以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以成长以后的“视角”回望过去的故乡。在“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象限中以过去和现在的故乡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对比和反差。在这里,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因为是同样一个人“我”的叙述。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它还包括一个圈层叙事结构——以“经验自我”(经验视角)的叙述模式和“叙事自我”(叙述视角)的双重聚焦模式。除了现在的“我”对于现在故乡和过去的故乡有了差异和对比的感受外,还有现在的“我”的视角下回忆过去的“我”对于过去故乡的感受。对于时态的混合运用,能给读者传达一种时效性——当时性、实时性。突出证明了作者并没有因为现在“我”的叙事影响了过去的“我”对于故乡的感受,更能进一步表达了“回不去的故乡”的主题。
《头发的故事》则着重以第一人称“我”带入我和前辈“N先生”的对话中,躲避在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的变奏第三人称叙事当中。从第三人称直接引用我和N先生的对话,把之后社会的现实状况描绘得淋漓尽致。头发的“剪”与“不剪”里外都不是人。此时以第三人称的直接引语更能突出文章的信服度,忠实诚恳地传达叙述者想要表达的内心,直接与读者沟通对话。
二、第一人称叙事特点
(一)全知全能的落幕
《一件小事》中以第一人称固定内聚焦的叙述视角方式描述了“我”由于耳闻目睹了很多所谓的国家大事,因此对于人性也日渐冷漠无情起来。在车夫载“我”的途中遇到一个女人摔倒了而“我”却麻木不仁。而相对比的却是车夫的行为——扶起摔倒的老女人往巡警分驻所走去。于是“我”产生了自己矮小的愧疚之心。文章中的我由于受到了所谓“国家大事”的熏陶对于人性却是日渐麻木起来,而在“我”的视角下没有多少文化的车夫却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我”的叙事视角代替了上帝“全知全能”的视角做了一个裁决——“我”的渺小和车夫的高大。唯此,才能突出当时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和压抑的状态,而不是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去说理。这种视角下的文章更显得真实和具有说服力,彰显了文章人性的光芒。
同样,在《故乡》当中也运用了不完全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我”的真实经历叙述了那个回不去的故乡。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从现代性演进的角度看待故乡,它只属于时间象限中的“过去时”,城市则是人们生生不息的现代时。人们在城市中碌碌无为劳累奔波,却始终不肯回顾过去和故乡。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刻开始,故乡,注定成为回不去的过去时。我作为一个城市的“入侵者”,与故乡中的人格格不入。于时光的象限中怀念故乡,却始终无法回归,融入故乡。因为,故乡故乡,是“已故”的“乡村”。正因为“已故”,所以无法回去。正因为无法回去,所以怀念。也因为怀念,所以一直美好。以“离去——回归”这样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一个外来人“我”对于故乡不再适应的状态,描述了回不去的故乡。而以一个“外来入侵者”的角度叙述故乡发生的变化,更显得“回不去”的真实性。在这“回不去”的真实性中,只能以“怀念”的方式去祭奠——“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3]
“建立终极美好的社会的事业是历史的宿命,愿意的人跟着走,但不会拖着不愿意的人走。历史进步的脚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愿意为这事业献身的个人会被历史车轮碾碎,没有什么好稀奇。历史宿命的事业编织的生活伦理像一具吸血的僵尸,吸干了生活中单个的人身上的生命想象的血液。个体不应该有自己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不应该有别的选择,只应该选择社会主义事业,因为个体命运的在世负担已被这种事业伦理背后的历史进步的正当性理念解决了。”[4]
在刘小枫对人民伦理叙事和个人关系的精辟阐释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在宏大的人民伦理叙事当中渺小的身影和沉默的语言。中国的文学历史上,说书人的“全知全能”上帝“类”视角往往占主导地位代替了个人的视角发出声音。个人的声音被淹没在“群”、“族”、“国家”等宏大叙事的背景之下。而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开拓了“个人”这片荒漠,为“个人”的声音发出了“呐喊”。
中国的人学观念往往建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法血缘之上。在中国宏大的人民伦理叙事当中,个人的声音被淹没在群体的“类”当中,个人必须“臣服”于“人民”这样宏大的“共性”当中才能生存。“存天理,灭人欲”便是个体自由被压抑到极限的最好证明。五四时期强调以人为本的民主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被社会主义的人民国家“群”和“类”中遮蔽至消亡。鲁迅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建立起个体关于自己生命意志(感情,欲望等)的表达,在个人的自由欲望和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的鸿沟当中架起一座桥梁,疏通了个人关于自己欲望、情感、无意识的描述和表达的疏通。同时也使得第一人称“我”的诉求得到表达和宣泄,而不是成为“沉默的他者”淹没在历史理性当中。以“人”的主体性地位取代了“上帝”的全知全能的角色。
没有第一人称“我”的发声体的“合音”成为多部发声体,而只是“国家”的独奏版,读者看不到“个人”对于欲望和情感的诉求——关于个人的反省和自责(《一件小事》,关于个人对于“回不去”的故乡的怀念(《社戏》,《故乡》),关于个人在社会中被压抑的欲望而不能排解的情绪(《孤独者》,《在酒楼上》)。需要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拖着个人沉重的步伐一路向前,同时也需要兼顾个人对于欲望和伦理的诉求和排泄。鲁迅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在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之间打开一个出口,给个人寻找到一个宣泄平衡点。
13a3
(二)认同与留白
《鸭的喜剧》没有沉重的生死对立、爱情婚姻等宏大的母题叙述。全文只是以平平淡淡的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关照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沙漠似的寂寞”般生活,期待回到俄罗斯的国度。在那个国度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谐……”在我的视角下出现了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是爱罗先珂君买的鸭子吃掉了之前养的蝌蚪。表明了在北京这样沙漠般的环境中,动物与动物是无法和谐相处的。第二个圈层是爱罗先珂君在看到这样的情景下匆匆离开了北京回归他的俄罗斯母亲。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因为鸭子可爱而酿成了蝌蚪死亡的苦果。第三个圈层则是站在“我”的视角去关照“我”自己。我突然对于北京这样的环境惆怅和苦恼起来。由于是站在“我”的视角目睹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整个过程的发生,因此更显得异常孤独。
胡亚敏在《叙事学》中指出固定内聚焦形式的特点:“这种内聚焦型视角与那种交代得明明白白的非聚焦视角是不同的。由于视野的限制,它难以深入地了解其他人的生活,难以把握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因而在有些情况下它不可能提供明确的答案。这种聚焦方式在赢得人们信任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悬念,而这些空白和悬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读者的一种解放。”[5]
《鸭的喜剧》以三重的圈层结构叙述一个“人与自然”求证与和谐的平淡无奇故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背后,更凸显出了触目惊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第一个圈层只是直白陈述一个事实:鸭子吃掉了科大搅翻了周围的一方净土。第二个圈层则以“我”的视角叙述了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回俄罗斯的事实。而在这个事实当中爱罗先珂君始终处于沉默的未发声的状态。第三个圈层则是以我的视角来关照我自己。从我自己的感受更表达出静默无言的孤独感。同时也以“我”的视角反衬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的孤独感。以“我”这一层的视角遮蔽了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悬念。同时又以“我”这一层的视角反衬了爱罗先珂君为什么离开北京。更映衬了“人物自我求证”的方式,静观不语。一切表达尽在其中。
如果没有建立在第一人称内聚焦“我”叙事的基础上,就不会真实还原一个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衰退农民生活状况每况愈下的境况(《故乡》);也不会有自传体下我对于故乡江灯烛火的原始古朴农村意象下的回顾和留恋(《社戏》);更不会有旧知识分子面对未来穷途末路的惆怅抒发和感慨(《在酒楼上》);同时也没有鸭的喜剧,是喜剧也是悲剧(《鸭的喜剧》)。在“我”的基础上,使得“叙述者”和“我”等同合一,加深读者对于文章的认同感,弥合读者对于“叙事者”和“我”之间的裂缝。
在此同时,对于“我”以外的事情,一概以沉默和留白的方式,给读者以“填空”的想象和悬念。这使传统的“全知全能”小说从万能的上帝之眼的神殿中走下来,还原为世俗合理的人性。
参考文献:
[1]朱崇科.张力的狂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钱理群.王得后.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3]鲁迅.鲁迅名作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篇10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把鲁迅先生的这份丰厚的文学遗产传承给学生,让他们较多地接触鲁迅,学习鲁迅,让鲁迅在课堂上大放异彩。笔者拟从鲁迅先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中汲取营养,指导学生写作,例谈一二。
一、肖像描写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给人物画像擅长画眼睛,《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在河边遇见“我”,“我”便从“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说明眼神能传达自己内心的需求,而对方也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有什么需求。这是无声的语言。接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祥林嫂“木刻似的”外貌刻画出来,全然一副僵尸,然而祥林嫂本是一个活人,只是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如何把这个活人表现出来呢?作者这样写道:“只有那眼珠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真是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笔就把祥林嫂在死神来临前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为下文写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凄凉地死去作了铺垫。
在初中生作文中也有写人物眼睛的,但他们笔下的眼睛常常是“炯炯有神”的。炯炯有神形容人很有精神,充满朝气和活力,而生活中的人不全是这样,即使是小孩子的眼睛也不都是“炯炯有神”的,有的小孩的眼睛就没神,有的小孩子眼睛还近视,甚至眼皮拉下像要打盹一样,所以不能写成千人一面。如果是小说,刻画人的外貌,还要同人物的性格、气质、命运相结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就具有个性特征。
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不仅眼睛画得好,而且对人物脸色、衣服也写得很出色。
如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外貌,就运用了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可谓精雕细琢,不厌其烦。但每一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哪一点都不能少,而且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果戈里语)我们读鲁迅关于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世,预示他的悲惨结局。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能体会到刻画人物肖像既可以用概括描写,又可以作具体描绘,浓墨重彩。但究竟如何写,写什么,则要根据文章需要而定,?详则详,该略则略。要写好人物的肖像就要认真的观察,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
二、动作描写
“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恩格斯语)小说中人物的动作要与人物的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相协调,也就是个性化。鲁迅小说中人物动作的个性化特征更为鲜明。如:孔乙己两次来到咸亨酒店柜台前掏钱买酒的动作,第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第二次是摸出四文大钱”。“排”说明孔乙己既把钱展示在掌柜的面前,又是把钱展示在旁边酒客的面前,表示自己一文不少,动作显得很自然文雅,以显示自己与短衣帮的不同。“摸”是在他被打折腿之后,盘着两腿来到酒店,钱是藏在身上的。这一字之差,说明了孔乙己的命运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
由此可见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动作简捷而富有个性,在学生作文中人物的动作单个的缺乏个性,多个动作又没有连续性,更无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后,使他们的作文扭转这种状况。
三、环境烘托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写人词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环境描写能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孔乙己》中酒客分两大类:穿长衫的和短衣帮。掌柜对穿长衫的竭尽巴结、奉承之能事,让他们在包间里坐着喝酒。而对短衣帮不仅让他们站着喝酒,而且要向酒里掺水。伙计要能侍候长衫主顾,否则就在外面应付短衣帮。接待短衣帮要有背着顾客掺水的本领,以获得尽量多的利润。如果这两件事都做不了,那就只能做温酒这样一种无聊的事了。掌柜对人是一副凶脸孔,这主要是对短衣帮、小伙计、和孔乙己这三类人。作者设置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环境为孔乙己的出场渲染了悲剧气氛。
- 上一篇:暖春观后感
- 下一篇: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