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7 10:4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念家乡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3、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4、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水涵空,山照市。——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6、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7、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篇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基础,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催生精神感知,最终实现入情入境、韵味十足的真情诵读。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实现情感体验、情感获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骤。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一水间”“只”“又”“何时还”这些字、词的运用,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归家之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组唤醒真情实感,突出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描述:
1 知诗人,解诗题
师:提起王安石,我们总能想起他写的那些经典之作,如《元日》《梅花》,但对于王安石的其它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生: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北宋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北宋的变法革新就是他发起的。
生:他1070年升任宰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万般无奈的王安石,辞去了宰相职务,回到南京。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你能根据《泊船瓜洲》这首诗来搜集、筛选资料做得非常好。你是从哪里查找的呢?
生:上网搜索的,网上有很多。
师:从丰富的资料中筛选有助我们学习的资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读题目)
师:《泊船瓜洲》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将船停泊在瓜洲。
【点评:学生通过先独立搜集,然后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课堂上全班交流,这样一个资料搜集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能给诗歌的理解、感悟、品味带来很大的帮助。当了解了作者这样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后,学生自然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定位,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明诗意、悟诗情
2.1 读古诗。
2.2 明诗意,悟诗情。
2.2.1 出示一、二行
(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展开想象,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
生:看到诗人把船停靠在江边。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想念家乡。
师:“一水”指的是什么?
生:长江。
师:你怎么知道“一水”指的是长江?
生:课文下有注释。
师:结合课下注释学诗歌是种好方法。
师:这句诗中提到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你们能通过简笔画将诗句中描绘的各个地点及诗人所处的位置画出来吗?
(生用简笔画描绘。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然后介绍。)
生:京口是今天江苏的镇江,和瓜洲正好是隔江相对,京口几座山之外的地方就是钟山,也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师:请你结合这幅简笔画,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生:从京口到瓜州只隔了一条长江,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师:作者出生在江西,但他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地方官。现在诗人正站在瓜洲眺望隔江相对的京口之外的家乡――钟山。
(出示作者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的资料)
师:你认为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近,从“一水”“只”,都看出路途并不远。
生:远,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还是比较远。
师:有的同学认为诗人离家乡近,有的认为离家乡远,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是离得那么近呢?
生:他看到了京口,很想念家乡,虽然路途比较远,但因为思念家乡也就显得不那么远。
师: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才觉得离家乡非常近。请你用思念家乡的词语来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生:归心似箭。
师:作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呀!
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作者这思乡之情吧!
(诵读诗的一、二行)
【点评:在画简笔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各个地点间的地理位置;在了解诗人生平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诗人,由此知道,诗人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在理解、想象、体味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已深深的烙在了学生心中。】
2.2.2 出示三、四行
(生齐读三、四行)
师:你读了这两行诗后,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这两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青青的草,绿绿的叶,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
生: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让人陶醉。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感受到一阵春风拂过,小河中的水哗哗的流动,小草冒出新芽,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想象出了美丽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春意盎然图。
(课件出示诗句描写的春景图,再读三、四行诗)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句的理解?
生:春风又一次吹来,长江的南岸都变成了绿色,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故乡。
生:春风再一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照我返回故乡。
师:从“又”字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又”字说明,春天再一次来到,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生:又是再一次的意思,说明作者非常想回家。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准备上京任职的王安石,此时站在岸边,迎风伫立,隔着茫茫江水遥望故乡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念曾经养育过他的父母。
生:想到他的父老乡亲。
生:想念他的妻儿。
师:想到这一去还不知是凶还是吉,总之,此时作者是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来寄托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生:明月。
师: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明月”来寄托这思乡之情,每逢月夜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上京赴任,思乡心切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读);
师:重任宰相的他自知前途未卜,满怀惆怅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女生读);
师:远大的报复不能实现,辞官还乡又不允,他无可奈何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男生读);
师: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家乡,那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油然而生。有家还不得,只能无可奈何的挥笔写下――(齐读)
(体会“绿”字的用字精妙)
2.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点评:本诗主要采取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感悟、体会诗人情感,采用了以下方法:1、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抓住诗人情感依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想象诗人此刻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体会作者思乡之情。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一遍又一遍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便是一次一次真情的流淌。这一过程,注重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化朗读,学得轻松、愉快、扎实。】
3 总结延伸
3.1 背诵古诗。
3.2 诵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
教学总评: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只要想作者之所想,悟作者之所悟,那浓浓的情感自然如涓涓细流般静静流淌。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独立的体验,实现人与诗的交融,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诵读出自己的真情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在了解背景中感悟诗情。
要想读懂前人的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因为诗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对于乡愁诗情感的感悟,首先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这一过程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情感感悟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愁诗中的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表达诗人那浓浓的乡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上网查阅,只用在百度中输入所查内容,轻点鼠标,所要信息就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等方法来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分别寻找作者的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老师只需要指导学生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
2 在绘图想象中感悟诗情。
在绘图、想象的过程中感悟诗情。学生很容易发现《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涉及“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三者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简笔画按地理位置标注古诗所涉及的地点。然后借助简笔画描述,“京口”与“瓜州”之间隔着“一水”,“一水”指长江。借助注释就会知道,“瓜洲”是地名,今江苏扬州南,长江北岸;“京口”与“瓜州”之间一江之隔自然在长江的南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标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注释也能很容易的知道“钟山”的地理位置,它与“京口”也只隔几座山。这个绘图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在弄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探寻蕴含的情感也就不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从距离上看诗人伫立瓜州眺望家乡钟山还是比较远。但是诗人青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担任南京的知府,他的父母去世曾两次在南京守孝,两度辞官都居住在南京。诗人在这里睿智读书,树立远大志向,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著作,诗人也曾在这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当地百姓带来希望,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钟山有着太多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太多的记忆,加上他此时已无心政治,唯有思乡,所以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很近。
3 在诵读品味中感悟诗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韵律,读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再读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的范读很重要,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伴着悠扬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熟读内容,整体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边读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诗歌表达的情感,再将情感送入到朗读中。在一遍又一遍诵读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的情感抒发更是一次一次真情流淌。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关键组成部分的古诗是民族生活、文化、
思想的渊源,以及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对古诗进行诵读,且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地累积、应用、体会,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欣赏品味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一些古诗词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因此新课改明确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价值。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启发学生学习古诗呢?
一、注重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生平经历
众所周知,诗词大都是有感而发,缺少了感情就较难写出优秀的作品。为此,诗词常常是作者思想感情与生活经验的具体体现。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背景与生平等,在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人生经历,了解了作者自身的遭遇与性情之后,就可以由古诗当中体会到作者的写作风格与性格特点,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把握古诗的意蕴,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欣赏,并且以此作为基础欣赏古诗,常常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时候,针对这一首表达思念家乡与眺望江南深情的诗词,倘若不能够为学生介绍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那么学生就较难理解这一首诗的深刻含义。于是,教师在讲解这一首诗的时候,要为学生进行下面的介绍: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在其“权罢新法”中被迫辞去官职。在王安石又一次被皇上重用,离开景美、水美、山美且带着春风的江南的时候,不禁想起了自己颁布的变法运行,他坚信变法运动可以取得成功,然而朝政存在着激烈的斗争,因而体会到一种迷茫感以及思念家乡的情感。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从政经历与生活背景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首诗词。因此,把握作者的生活背景与生平经历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条件和
基础。
二、通俗易懂地讲解古诗蕴含的哲理
古诗常常注重哲理韵味、言外之意。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一些古诗的哲理较为深刻,作者无论是在议论、抒情,还是在记事和写景当中,不少的言外之意都蕴含其中。也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感受古诗所包含的哲理。例如,教师在讲解苏轼《题西林壁》这一首诗的时候,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但对改变的景物进行了分析,而且表达了诗的意境与作者的感情,尤为关键的是对诗词包含的哲理进行了揭示。作者由异样的位置、视角观察山峰,会获得异样的体会,作者看不清楚庐山的本来面目,这是由于自己位于庐山当中,因此不能够全面与综合性地观察庐山。通过讲解这一首古诗,可以让学生明白下面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应当静止地、固定地、单方面地看待问题,而应当综合性、运动地、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在表演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的教学是指学生具备被激励说出自身观点的机会,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得以发展。事实表明,表演活动可以让学生有着不少解决问题的时机,并且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表演活动当中,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新的要求才可以产生,从而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事实证实,小学生大都比较喜欢表现自己。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宽松的平台,以使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和发挥特长。例如,针对《宿新市徐公店》这一首古诗,其对村童扑蝶图进行了描绘,而整首诗的关键画面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并非静止的,而是不间断的活动,其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孩子的活泼、天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施演一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扮演村童扑蝶的情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快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首诗的境界,能够让学生扮演古代的诗人进行诵读,从而仿佛置身其中,更进一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实践表明,这样的活动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且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所创新,从而实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探究古诗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切实地体会与把握我国民族的文化结晶,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欣赏古诗,体会到古诗的文化意蕴,以及争取借助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努力,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体会到古诗的诗意、韵味、情感,从而把握古诗的神秘美、含蓄美、朦胧美,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谷开发.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篇4
关键词:仁 古代诗词 人文情怀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在《论语・颜渊》篇中教育人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并把“仁者爱人”的精神推广到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还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形成了仁学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主张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离娄上》)。
仁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
《论语》中的“仁”,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孝悌”。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是由“爱亲”推及“爱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一般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而“孝悌”二字就是“仁爱”的根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孝悌”二字是《论语》中“仁”的最本源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儒家对“孝”极为推崇。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他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尧舜之道,孝弟而己矣。”(《孟子・告子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仁学思想中。狭义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礼节:广义的孝,是指孝道,泛指家庭伦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也渗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诗词之中,让古代诗词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亲情情结: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亲情成为对仁的情感体验,亲情情结赋予中国文学以浓厚的人文情味,下面我们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诗词中的亲情情结。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l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畀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在节日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传诵千古的思亲佳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那“不思量,自难忘”的深切思念。出自肺腑,流于笔底,哀婉凄恻,十分感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但又绝对不局限于“爱亲”,是由“爱亲”进而推及“爱人”。如《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泛爱众”超越了家族内部。超越了狭隘的爱亲范围。儒家认为,如果用对待父母的亲情去对待其他社会成员,必然会使全社会成员和睦相亲,就像《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张要推己及人,他要求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这样,在儒家那里,家庭伦理中的孝悌,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种社会伦理,对父母兄长的亲情之爱,扩充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博爱。由于儒家推已及入思想的倡导,讴歌友情也是诗词中亲情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杜甫曾在漫游中结下兄弟般的情谊,分别后,两人都深切地怀念着对方,李白对杜甫是“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更是相思心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连梦中都想念着李白。
在难以计数的送别诗文中,流注其中的无不是浓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千载后读来。那深挚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乡土情绪
在诗词中表现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源远流长。如《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诉的怀乡之歌,一直震撼着后人的心灵。血缘、地缘观念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与古代小农经济社会有关,而儒家思想强化了国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思念家中的亲人,当然也会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所以与上文所谈的亲情情结相联系着的就是乡土情结,思乡与尽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与古代农业型自然经济结合,造就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恋乡情结,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于故乡家园的执著思念。我们以唐诗为例看看诗词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元稹)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传统。西周时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他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君舟民水的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民本思想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了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百姓的关心,对国事的忧患,对腐败统治者的谴责,以及对清明政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同情众庶的人文情怀。
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上面。古代文人从儒家民难邦本、心忧天下思想出发,关心民生,忧民之忧,表达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腐败政治的讽刺和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篇5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化
审美教育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向,但如何去实现它却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和学习剖析所选择的36个古诗词,探索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性的和教学策略,目的是为解决小学古诗词审美教育这一难题。
一、小学主要古诗词的类型和学段分析
根据古诗词存不存在故事情节的基础,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哲理诗、言志诗、题画诗、田园诗、边塞诗,这是根据题材内容的划分;根据古诗歌形式的演变,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古诗词以近体诗为主,也被称为格律诗,或者是诗歌和绝句。这些诗语言简洁,永不落伍的诗意与美感让人留恋往返。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审美教育的角度,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在整个古代诗歌分析的类型与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二、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1.写景诗的审美特征
写景诗也被称为“即景诗”,寓情于景,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于客观景物当中的诗。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山水田园诗都在此范畴当中。写景诗的审美聚焦是象征和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景色和气氛。只要抓住写景诗所描述景物背后的象征意义,就能掌握诗的内在含义。意境是诗人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移动而形成的动人的艺术境界。正如杨万里《小池》一诗,“泉水”、“树荫”、“莲花”、“蜻蜓”四个意象的柔软细腻,充满感情。一股清泉,一条细流,一池树阴,几片荷叶,一枚小蜻蜓,把读者带入一个紧凑的,温柔舒适的意境里。
2.抒情诗的审美特征
抒情诗以诗人表达的情感为基础,这类诗词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但更多的是寓情于景,借景、借物抒情。人教版教材中选择了9首抒情诗,有的表达友谊,有的思念家乡,还有的借物抒情,都是从离别之情愫,相思的苦楚和语言的生动来进行审美。如“桃花池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要离别的诗人借用幽深的桃花潭水,暗喻亲密友人的离别伤感。
3.童趣诗的审美特征
童趣诗反映了孩子们质朴笨拙的美,他们的语言清新活泼,流畅浅显,接近口语,童年的乐趣融入了每个字句中。教师应注意的描述孩子外貌,动作,语气,语言和心理的诗眼,突出了天真活泼的孩子,和那自然美丽的,可爱有趣的生活乐趣。如清代高鼎的《村居》,“忙趁东风放纸鸢”,一个“忙”字,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为了放风筝的那种急切,与唯恐落后的渴望的心情。吕岩《牧童》中“笛声晚风三四声”一个“弄”字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笛音在风中悠扬婉转间歇断续,和孩子们互相嬉戏的场景。
4.喻理诗的审美特征
我们在评析喻理诗的时候关键是要抓住重点诗句和景、事的特征,细细体味诗歌中饱含理益的美,然后想到社会生活实际,挖掘出其中的人生哲学。例如《赠刘景文》中,苏轼抓住“荷尽”、“菊残”描绘了一个暗淡的秋末冬初的一幕。“已无”和“犹有”的傲霜斗寒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议论,秋天和冬天的景色虽然是萧瑟寒冷的,但也收获成熟丰收的时节,而这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而这也正是苏轼赠诗的目的。通过用青年到中年的人作比喻,虽然青春不再,但也有成熟的人生,而这也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鼓励朋友们珍惜美好的时光,乐观,勤奋的工作。
三、小学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1.低年级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大部分是6至8岁的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图像化为主,抽象思维较为薄弱,形象直观,明亮鲜艳的东西很容易获得他们的注意。这一学段大部分诗歌是抒情诗,是相对简单的,大多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精湛的措辞,语言生动,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还有五颜六色,鲜艳明媚的画面感的特点。所以,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教育的第一学段,应主要从诵读、图画开始感知古诗词的情绪和意境,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感知。
(1)美读感知音韵美。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阅读令孩子感知音韵的美的最重要的方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无需一字一句的梳理,只要摇头晃脑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口诵读就好。古诗词清晰的旋律感,清脆的节奏,朗朗上口的韵律感,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做好美读,细细品味诗歌的节奏,平仄和押韵。就好像杜甫的《绝句》是七言节奏,大致可分为“B/B/C”或“B/B/A/B”的形式。它的平仄表示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声平滑舒缓,仄声苍劲挺拔,平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情绪上的波动。
(2)图画再现意境美。第一学段的学生,没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强硬的让他们从精炼的诗句中感受其中蕴涵的意境是困难的。以图片形式来补充诗句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抒情、写景、童趣、喻理”四类诗中的每一首都具有高度图案的美感。杜牧《山行》,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描绘的场景有哪些?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每个场景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写了什么样的顺序?首先涌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秋季,接着让学生动手绘制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最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于是,原本抽象的图像复制成了自己的画笔,从而提高对诗歌情绪的体会,享受诗歌的画意美。
(3)密切联系诗眼的理趣美。理趣美主要运用于喻理诗的赏析,目前的教学重视“理论”看轻“趣味”,许多教师教学上把具有强烈的文化隐喻的喻理诗上成了单向的说教课。事实上,喻理诗包含了丰富的乐趣、知性,和美感,教学应着重于对于文化的理解,而不是说教。教师抓住诗的“诗眼”,引导学生进入情绪。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对于诗歌鉴赏,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全诗的灵魂。
2.高年级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方面有了更好的基础,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有很大进步,因此,教师可以课外延伸,故意地地引领学生独立学习,提高自身的欣赏质量和审美趣味。
(1)赏读体会情感美。高年级学习古诗词,除了美读,更重要的是,赏读。赏读是对作者的生活时代,工作作风,诗歌和语言,生活背景上的赏析,是一个独立的学习平台。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赏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评析角度,教师不应该是专断的强加自己的思想。《长相思》中纳兰性德的情感,在一般学生读过之后,也明白这首诗要表达的是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他对仕途的厌烦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2)扩展想象情趣美。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填补诗句跨度跳跃所形成的空白。如“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省略了诗人产生心理活动的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可以令学生想象孩子锄豆,“织鸡笼”的孩子以及剥莲蓬的季节,环境,动作,心理活动,这样的话外貌,性格就变得可视化。最后,还可以培养学生重写这些诗歌充满生机的小短文,题材不限,让学生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的古诗词中,培育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章体裁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只将着力点放在重点字词解释、整首诗及诗意抄写背诵上。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陷入了一个误区——背诵、默写。教师这样的教学易于操作,却是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无疑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的解释中。学生难以用心灵去捕捉古诗词的意象和境界,难以根本体会古诗词最美的情感,也就失去了对古诗的传承和再创作的源泉。
因此,要真正读懂古诗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营造的意境里,走近诗人,放飞想象,用心感悟古人世界,使得读者、诗人与诗词文本三者合一,产生强烈共鸣。
一、启发想象,入境懂诗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生想象能力极为丰富,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古诗词凝练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启发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人世界,透过具体语言,展开丰富想象,在再造想象中,品味诗的意境,读懂诗意。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十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生活的著名词作。词人尤喜小儿,“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形象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可掬憨态。教学时,紧抓“卧”字引导学生想象入境。
教学感悟:卧
1、小儿卧在哪,在干什么?(溪边,剥莲蓬)
2、想象一下,小儿的“卧”会是什么姿势?(躺趴侧)
3、想象画面,体会童年快乐:看图,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他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还会有怎样的表情呢?(音乐轻起)(学生娓娓描述)
4、一个“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小儿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5、好一个“卧”字,衬出小儿“无赖”的形象。让我们把小儿的顽皮可爱朗读出来。(生有感情朗读)
小结: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了解了千年以前儿童的生活,分享了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这是一幅什么生活情景图呢?(卧剥图、剥莲图等)
6、古人描写儿童生活乐趣的诗还有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诵读《所见》、《池上》、《小儿垂钓》,再次感受古代孩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抓“卧”字想象小儿“卧”时的姿势、心理活动、表情、动作,“顽皮小儿”画面便栩栩如生地立在学生面前。想象是通往意境之金钥匙,想象让古诗词凝炼语言中较为抽象的部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想象放飞了学生的思维,营造出多彩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二、情音相系,入境味诗情
古诗词本身就是音乐,二者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诗人心中流淌的“情”与美妙动听的“音”相连。古代诗圣杜甫的激情之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诗人闻知河山收复的喜讯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态。收复蓟北消息传来,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如何让孩子理解诗人此时“涕泪满衣裳”“喜欲狂”的复杂心态呢?
教师轻点媒体,一段音乐骤然响起,悲伤,激动,振奋,杜甫心中流淌的“情”化为可听觉、可想象、可理解的“音”的旋律,师问:
1、你从音乐中听到了怎样的旋律?(生答)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杜甫闻知喜讯后的心情有哪些?(生答)
3、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复杂的心情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的体会。(悲怆的音乐再次扣响学生的心门,教师随着画面讲解“安史之乱”中老百姓的痛苦生活。)
4、同学们,如果你生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一切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生答)
小结: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呀!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八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了,诗人能不“涕泪”吗?能不“喜欲狂”吗?这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可谓“悲—喜—交—加”。
5、音乐再次响起,学生们体会这种心情吟诵起来……
音乐就是流泻情感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借欢乐与悲伤、清新与凝重、抒情与激昂的音乐魔力,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读文入境体味诗词文字的精妙。
三、了解背景,入境淀文化
一首诗词就是一段历史。读一首诗词,就如踩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走进诗境,必要先了解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诗词时的生活环境、诗词创作中的典故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趣,感悟诗境,在自主探究中积淀诗词文化。
例如,《清平乐·村居》中对诗人的历史背景解读要从翁媪的“醉”开始。
教学感悟:醉
1、两位老人边喝边聊,慢慢醉了。这个“醉”是什么意思?(喝醉?陶醉?)引导学生讨论:可能是老夫妻酒醉,可能是老夫妻被窗前美景陶醉,可能是老夫妻为儿子勤劳陶醉……
2、仅仅是这对老夫妻醉了吗?引发学生讨论:也可能是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和谐优美的画面之中。
(此时悲壮的音乐响起,宋朝国土被外族侵占的地图赫然在目)教师缓缓介绍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从小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长大后,他征战沙场,抗金保国,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
同学们,人生有多少个18年呢?看到眼前这宁静、和平、安适的乡村生活情景,他会怎么想?(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是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的渴望化成了安宁和谐的《清平乐·村居》,我相信,现在大家一起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全班有感情朗读这首词。(出示词及图,配乐朗读)
四、细品“诗眼”,入境悟诗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中最传神的地方,如果拿它作比较,“诗眼”就是一个统领诗篇的关键字词,是古诗词意境之桥梁。因此,教学必须要抓住“诗眼”,品味“诗眼”,让文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感悟诗之灵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亲的千古绝唱。“独”便是全诗的诗眼,诗中每一句话都抒写着诗人身处繁华,却倍感孤独的思亲之情。如何抓住“独”,打开意境之门,感悟文字背后的诗魂呢?
抓诗眼:“独”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齐读古诗后,师问:
1、同学们,读了古诗,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孤独、思乡)
2、学生朗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词:独是什么意思?(孤独,独自一人)
3、从哪里看出诗人是独自一人呢?(异乡:他乡;异客:漂泊在外,陌生的客人)
想象:同学们,当我们身在异乡为异客,倍感孤独寂寞时我们可以做什么?(打电话和家人聊天;电脑视频、手机短信聊天;坐动车、飞机返家团圆;看电脑电视解闷等等)
讲解:王维15岁一人离开家乡,两年多来,为了在长安进取功名,他一直过着有家不能回的寂寥生活。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家显得那样遥远,杳无音信。同学们,就是这个“独”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这个“独”字是诗人内心的剖白。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心中的那份孤独与寂寞。
评价:“独”读得很有味道,王维是漂泊远方的人呀,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
4、我们还能从诗句的哪里读懂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呢?
生:“遥望”一词说明他在重阳节这天一个人站在高山上远望家乡。
生:“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说家乡的亲人唯独少了他一个人,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孤独呀!
生:诗人王维到了佳节加倍思念亲人,可见他乡没有朋友,生活是多么孤独!
想象:家乡的亲人在重阳登高节这天也在思念着远方的王维。想一想,他的爸爸、妈妈、亲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悟诗魂:情
如果王维能听到亲人的声音,看到亲人为他做的事,他的内心会多么难过!全班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孤独”最根本的是诗人心底的什么情感在牵绊着他呢?(浓浓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
总结:诗人心中最难割舍的情结便是思乡怀亲的浓浓乡愁,这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感由“独”而生,铸就了这千古佳句。让我们体会王维的心境,读出这令人荡气回肠的思乡情!(全班感情朗读)
品诗眼就是要抓住诗中最传神精炼的词语品味,品出诗人情感的表达,品出诗深层次的意境,品出诗的灵魂。
五、朗朗诵读,入境化诗理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化不在于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教学巧妙融“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朗书声中,表演中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诗中之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二册《所见》:
1、(媒体《所见》图)瞧,小牧童原本坐在高高的牛背上,清脆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咦?歌声突然停止了,(师做嘘的动作)怎么了?(他发现了鸣蝉,突然闭上了嘴巴。)他想着捉蝉,屏息凝神望鸣蝉,那神情是多么专注啊!
2、我们能把这一静一动的有趣场景读出来吗?前两句该怎么读,后两句又该如何变化?想一想,请同学们自己先诵读起来,体会体会。老师给大家提供道具(笛子、草帽、竹竿),供你们选择。(生自由诵读、表演)
3、好,《所见》古诗PK赛现在开始!我们请选手现场吟诵。(配乐)
评价: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看到蝉时神态刹那间的变化,你们在朗读及表演时都注意到了,你们表演的牧童捉蝉就是诗人勾画的生动形象的“捕蝉图”。在这幅图中,大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活泼机灵、天真可爱、机灵敏捷)
篇7
(1)赏析法。
组织学生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欣赏法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理解诗文的大门,又似一只温柔的手撩拨着孩子情感之弦。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激趣法。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有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生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古诗词的理解记忆。能够背诵以后要让学生学会去鉴赏古诗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读诗要抓诗眼。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的字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就是整首诗的诗眼。一个“怜”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种情思。再如《黄鹤楼》一诗中“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天净沙。秋思》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都是诗歌中的“诗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捕捉住了这些字眼,也就捕捉住了诗歌的灵魂。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是关键。
第二,研究意象,把握情感。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名流、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名风物等)、音乐曲调形象等。例如: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其次要善于把握最能体现作者核心思想的意象。一首诗往往有许多意象,但是从表达感情的角度说还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要注意在把握诗歌基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剖析主要意象。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叠用九个意象,每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把它们勾连起来便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一个成熟的诗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人格的自我写照。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第三、要学会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有将自己放在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那茂盛的野草和难行的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那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第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的**,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明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
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 多为他们着想。
篇9
中秋节学生精彩演讲稿(一)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与家人团圆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祖国还有一个游子——xx?让我们共同祝愿,xx——这位饱经风霜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温的怀抱中。让我们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从此团团圆圆,不再骨肉分离!到时候,让我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举杯邀明月,共谱团圆曲”!
中秋节学生精彩演讲稿(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中秋的月最圆,最明,最美;中秋月如水如镜,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亲情。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 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爸爸妈妈。
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都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挂念着祖国,希望与亲人团圆,共享欢乐。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学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第二,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耕耘在讲台上的老师发个短信,道一声:中秋快乐!
第三,为祖国的繁荣,国力强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立下壮志.请记住:少年强则中国强,你们是国家的希望!
最后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勤奋学习的全体同学,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中秋节学生精彩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及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团圆节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欢乐的日子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离去的同胞,遥远远的汶川和舟曲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痛。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篇10
识字的时候,看了漫画《三毛流浪记》,虽然对三毛在外面独自闯荡十分敬佩,但他毕竟是贫苦人民的代表,心中并没有对流浪产生向往。
慢慢长大了,生活的烦恼也越来越多,总感觉生活给我透气的时间都没有。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有时甚至和他们拌嘴,吵得不可开交。然后我一个人在哭泣,心里很害怕。有时面对一大堆作业时,心理感到很伤心,就抱着脚在那里发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在被子下仍然曲着,双手紧紧抱住……
我在害怕些什么?孤独。
小时候父母工作,自己一个人看家,可还是有几个小伙伴和电视机陪伴着,并不觉得孤单。但我却在一大堆作业前感到一阵孤单,这种感觉来自周围的压力,我很累,真的很累。而同学们给我的,还是孤单。
有一次发现自己干什么事情都很吃力,好像老在喘气,连喝水也有这样的感觉。心里一阵莫名的孤单又来了。没有哭泣,却突然想去远方,去流浪,放荡天涯。
于是骑着自行车,拼命地骑,速度快得惊人,双腿疼得没感觉,不管危险不危险,也不管身后人们的指责,就是向着前方走。风吹疼了我的眼睛,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但我的身体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痛快……
终于只是从东边骑到西边,追着落日直到很累很累,还是没有跑出城。我想,有一天我要流浪到各个地方,寻找一切可以让心灵舒畅的地方。
读过许许多多的诗词,其中大部分抒发的是作者一个人在外思念家乡之情,我知道流浪也意味着心里的孤单。但我似乎更喜欢那种在没有压迫下的孤单,而不是喘着气独自一个人哭泣的孤单。
后来接触了真正的三毛,一个不是漫画形象的流子。于是开始读她的散文随笔,每次阅读,都被她伤感轻灵的文字所带动,活在她的旅途和生活中。
撒哈拉沙漠,那个三毛的天堂,是我的向往。虽然我知道我可能没有办法忍受那里的艰苦条件去那里流浪,但我对它的神秘色彩仍十分迷恋。也许有天我会梦到自己在哪个神秘的国度里,像吉卜塞人一样,唱着“身体用来流浪的歌”,陶醉在沙漠间。而沙漠的迷人地方还有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我见过最浪漫的。两人携手走进沙漠本来就很令我惊叹了,而能在沙漠中营造自己幸福的家,共同生活在沙漠浪漫的情调中,则令我心旷神怡。
尽管这段美丽的恋情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荷西死了,三毛离开了大沙漠,但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流浪的向往。
而当我回到生活中时,那种突然来的兴奋让我难以平静,我笑对生活中的事,而心已到从未有的放荡。
我关注着地理书,德国的高贵,澳大利亚的活力,法国的浪漫,都是我所向往的,我希望有一天能游览这些国家,享受流浪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