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2:2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一体化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
5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ppt,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6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
.
篇2
关键词:高技能 培训 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高度重视。既要关注培养模式的外驱拉力,也要有激发员工需要的内驱推力;既要有关心培养的支撑力,也要考虑管理辐射的杠杆力。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中,我们以烟机设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试点,建立一个从人才梯队构建、骨干人才遴选、尖端人才选拔,辅之以岗位培训、学历提升到岗位认证一体化的培养体系、考核标准和管理机制,擦亮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名片。
1 高技能人才建设理念引导系统化
1.1 高技能专家工作室 依托车间现有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以车间修理班为基本创建单位。一是工作制度健全,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符合实际的创建制度,与服务生产、技术创新等工作紧密衔接;二是项目实施正常,工作室有年度创新规划,且实施项目的内容、时限、要求、考核标准明确,经费有保障,实施完成情况正常,项目成效明显。三是人员结构合理,工作室由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高级技师,或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等称号的技师以上优秀技能人才领衔担纲,形成5人以上创新团队。四是敢于攻难克艰,能够完成正常设备维保和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重大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和重大装备安装调试、现场大修、技术改造项目。五是注重“传、帮、带”,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1.2 导入人才对标体系 引入资源存折管理模式,建立对标体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适度超前,超前预测、规划、储备;扩大总量,盘活存量;“高技能”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设立高技能人才建设考核项,按年度对各单位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对先进部门进行表彰,对落后单位加强督导。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并将岗位培训成果进行学分认证和通过“学分银行”积累,实现在岗考核与日常培训的成绩互认和学分转换。为其取得相应成果提供新的模式。创建以“双师制”和“三证”为主线的资格平台:一是技师、工程师为一体的“双师制”资格平台。二是一个大专以上学历证+一个专业技术职称+一个职(执)业职格证;或一个大专以上学历证+两个职(执)业职(执)格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知识、长技能、提素质的浓厚氛围,培育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1.3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依托设备故障库、质量缺陷库、安全隐患库建设,开设人才交流学习专栏,推进实务案例或工作法建设,搭建人才互动交流平台,解决专业人才因工作任务重、单位壁垒等原因,相互交流时间机会少等问题,借助网络优势,打造专业人才成长的虚拟交流平台。动员广大操作工,挖掘、整理工作中的操作小技巧,汇集成先进操作法,并制成宣传栏供全体操作工学习提高;拍摄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案例化推广。读书会、技师大讲堂、机旁示教等活动促成知识共享的闭环管理。
1.4 构建复合型人才成长载体 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参加技能大赛,进行参赛人员层层选拔和重点培训,使一大批职工在训练过程中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使高技能人才都有展示技能的机会;培养QC活动诊断师,推动了QC活动的开展,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力和潜能;创新活动、小改小革、节能减排等活动开展,都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发挥本单位“双高”人才和兼职内训师的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一专多能”、“一人多证”复合型操作工、修理工。为培养更多机电一体化“双高”(工程师、烟机修理技师)复合型人才,鼓励引导优秀维修电工人才参加烟机修理特种技能鉴定,走行业特有工种技能人才晋升通道。
2 高技能人才建设培训手段多元化
2.1 知识拓宽 针对低学历人才,结合岗位需求的开展继续教育,鼓励职工由党校学习教育向专业技能型学习教育转变。举办以中级工为主体的大专班、以高级工为主体的本科班,全面提高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为关键岗位输送骨干人才。继续教育改变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拓宽成长空间。在岗位技能上,不仅熟练掌握本岗位专业技能,同时了解本岗位上下游职位的能力要求,甚至要学习与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边缘性技能,从而既丰富自身的技术内容,增强自己的岗位选择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员工实现一专多能,拓宽了自身横向职业发展的通道。
2.2 导师带徒 以历年引进的大学生、现有拔尖人才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素能培训,参与项目管理,切实培养一批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充分发挥技能高超、绝招绝活的技师、高级技师作用,与新接收人员及初级、中级技能工人建立师徒关系,开展传、帮、带活动,传授岗位技能和技术绝招。规定每名高级技师每年带出1-2名技师,每名技师每年带出2-3名高级工。“导师带徒”活动通过签约仪式、传帮带教、建档跟踪、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定期考核、师徒评比等形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知识与经验共享的有效途径。
2.3 按需施教 根据实际情况,对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生产一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开展以技师、高级技师为培养目标的在职教育。围绕生产实际,重点开展以“四新”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技师、高级技师教育,按需施教,拓展和提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根据岗位分布、工种结构、技能要求、文化层次等情况实施培训。要按照分层分类的工作方法,开展以能力导向为目标的普及化岗位培训,并注重在各个岗位上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坚持岗位适应性培训与知识拓展培训相结合、业务理论培训与实地考察培训相结合。把灌输式培训教育转变为交流、辨析式,实现互动式学习。
2.4 丰富形式 对新进招聘的大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实务技能;以岗位培训为手段,采取关键岗位锻炼等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资格取证、师带徒、现场应知应会考试、重要岗位机台应急预案演习、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专题培训、专家授课等活动,丰富培训形式。针对实际操作不过硬的实际,把课堂搬到现场,进行针对性讲授。坚持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企业支持相结合,采取校企联办、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工作上随时指导、定期指定研究、针对性开展技能专题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职工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3 高技能人才建设管理课题项目化
3.1 课题保证 建立高技能人才数据库,明确课题建设主体:聘任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聘任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优秀内训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竞赛裁判员、督导员、高级考评员;具有冠名成果等绝招绝技的其他人员。主要目的一是为单位领导提供优秀人才资源信息;二是推荐各类高技能、高技术专业人才;三是为实现公司人才资源共享提供信息。明确教育培训经费的35%以上用于高技能人才建设,对于具有推广意义的优秀课题,进行有效激励。
3.2 课题开发 一是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当前中心任务,关注人才需求,找准人才培养的话题载体,如黄金叶专线建设、三库建设、进站式保养、设备点检;二是围绕话题载体,启动心智模式转变,深入挖掘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创造解决问题,实现问题前置处理;三是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学习的过程,跨越工种界限,关注流程化管理,对问题实行刨根问底,难题应运而生;四是对综合性难题进行诊断,形成课题,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管,建立课题管理档案,将好的解决办法纳入有关制度和标准,案例化推广。从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和结果并重,提高高技能人才破解问题的能力。
3.3 课题培养 在分析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研究课题,组织专业人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依托三库建设,组织相应高技能人才成立会战攻坚小组,聚合人才合力,研究解决业务实战难题,为人才实战成长提供多元化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业务工作的双赢。提供掌握生产运行规律,近距离感受技术发展趋势的各种机会。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边学习、边研究、边生产的学习模式,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学习,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3.4 课题转化 对高技能人才,主要考核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以及攻克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实效。高技能人才数据库人员积极参与课题开发、提炼课题。通过沟通和了解,跨行业收集技术信息,精心提炼课题,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地给与指导、帮助解决,积极承接企业生产难题,合力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后提炼成为推广课题,突出高技能人才建设实用性,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瞄准省内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交流协作,接受最前沿的思维;项目建设上要导入知名专家,着力提升项目成果的转化、扩大影响。
4 高技能人才建设“四会”能力特色化
4.1 会干 评价项目包括岗位考核、技能大赛、关键能力、岗位年限。评价内容主要指熟练掌握本岗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够较好地完成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主要设备改造、日常维保、大、中、项修;疑难故障处理;新进或移位设备的安装调试)。
4.2 会想 评价项目包括技术革新、专利、创新项目、QC成果。评价内容主要指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针对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善于用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技术难题。该项考核以各类创新成果、专利等为主要依据。
4.3 会写 评价项目包括标准制定、教材编写、题库编写、论文撰写、成果报告。评价内容主要指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工种)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该项考核以起草(修订)标准、项目可行性或项目总结报告、编写讲义(鉴定试题)、撰写专业书籍(论文)为主要依据。
4.4 会讲 评价项目包括导师带徒、专题授课、学术交流、技能鉴定。评价内容主要指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传业授课。该项考核以师带徒、OPL(单点课程)、学术交流、成果汇报、举办专题讲座、专业培训等为主要依据。
人才培养是一项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艰巨工程,培养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黄金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固化、在固化中推广。通过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强化培训、动态管理、激励选拔等对策措施,实现高技能人才呈倍数方式增长,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不可比拟的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钱军.高素质多面手员工在实现精益施工中的作用研究[J].建筑经济,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