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范文

时间:2023-04-10 20:0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的风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的风筝

篇1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野草・风筝》)

《风筝》中“我”鄙夷放风筝,“小兄弟”却最喜欢,还私下“苦心孤诣偷做”风筝,而“我”粗暴地“踏扁”了即将完工的风筝,“傲然”出门,空留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鲁迅一直不能忘却,“心只得沉重着”,很多年后提及此事,对方却是“毫无怨恨”地“全然忘却”。这使“我”的悲哀不仅局限于个人无法得到心灵上救赎的“难过”,更是对人们对历史中“精神虐杀”事件的“集体无意识”和“遗忘”的一种哀叹!

这不禁令人想起《狂人日记》中“长者”和“幼者”之间的虐杀与被虐杀事件: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我无意间吃了自己的妹妹”,再到“我自己被人吃了”“吃人的是我哥哥!”……终于,在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幻觉中,“狂人”翻开历史看清歪歪斜斜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缝隙中,满本都是两个字:“吃人”!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呐喊・狂人日记》)

鲁迅在历史阴霾下的一声疾呼,惊醒了一个世纪,启发了人们对“长者”和“幼者”之间的关系错位的反思和内省。

二、“幼本位”的儿童观

中国儒家的伦理纲常中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条目。“父父子子”即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子女要有子女的样子,也就是说子女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对父母应无条件地服从。于是,便有了鲁迅在《二十四孝经》中提到的“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愚昧典故。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是以“长者”为本位的,成人以自己的准则来规范儿童,向他们灌输四书五经,这无疑也造就了一种变相的“奴化教育”。

“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微丝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鲁迅对这种“精神虐杀”式的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观深恶痛绝,并写了杂文《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否定“君臣父子”的三纲五常,提出“幼本位”的观念: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坟・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

在“以孩子为本位”的基础上,鲁迅对“人之父”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二是指导孩子,“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则幼者借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三是解放孩子,“因为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认为这是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和“完全的解放”。父母们应“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以便子女们“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三、“幼本位”的素材观

在“幼本位”的儿童观指引下,鲁迅认为应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提出要为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适宜的素材。

1.丰富多样的游戏和玩具

我们应该都会记得中学课本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中冬日雪地里捕鸟的游戏,《故乡》中闰土月下看瓜刺猹的美丽画面,还有《社戏》中的划船、看戏和偷吃茴香豆等场景……鲁迅把“玩”视作儿童的天性,在《风筝》中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于中国人不够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鲁迅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上海的儿童》中鲁迅描绘道:“公园里外国孩子聚沙成为圆堆,横插上两条短树干,这明明是在制造铁甲炮车了,而中国的孩子是青白的,瘦瘦的脸,躲在大人的背后,羞怯地,惊异地看着,身上穿着一件斯文之极的长衫。”

中国的儿童玩具也是欠缺的,在《玩具》中,鲁迅讽刺道:“姨太太、鸦片抢,麻雀牌,《毛毛雨》,科学灵战,金刚法会,还有别的,忙个不得了,却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而赞赏“江北人却是制造玩具的天才,用两个长短不同的竹筒,染成红绿,连作一排……就是机关枪!”这种“以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与文明的玩具争”。

2.“有益”“有味”的读物

面对新印出的儿童书依然是司马光砸缸、岳飞脊梁刺字等旧故事,鲁迅感叹道:“这些故事出世的时候,岂但儿童们的父母还没有出世呢,连高祖父母也没有出世,那么,那‘有益’和‘有味’之处,也就可想而知了。”

鲁迅认为读物的选择首先应是“有益”的,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其次,读物应是“有味”的,即语言活泼、有趣味。鲁迅主张用白话文写儿童作品,推崇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还亲自翻译了很多童话作品,如《小约翰》《远方》《爱罗先柯童话集》《表》等。

至于如何为儿童创作“有益”“有味”的读物,鲁迅在《看图识字》中指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入蚁穴。”因而,创作者要“对于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都有些切实的知识”,还要以孩子般的想象“想到月亮怎么会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嵌在天空中”。

3.最好的游乐场――大自然

在成人眼中百草园简直是个荒园,在孩子们眼中它却是最美的乐园、最好的游乐场。这里不仅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葚”,更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等等。在百草园中鲁迅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故乡的小河和月下的瓜田里也留下了他美好的记忆。在与小伙伴们一起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儿童收获的不仅仅是乐趣,更是一种“从做中学”的直接经验,让儿童的一生受益。

四、结语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野草・风筝》)

这本该是在故乡温和的春日里见到的风筝却荡漾在“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的北京天空……1918年鲁迅高呼“救救孩子”,1919年写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六七年过去后,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和“虐杀”后的“集体遗忘”事件依然在无止境地重演,这对鲁迅不仅是种灵魂的震颤,更是一种对国民劣根性的悲叹!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风筝[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2]鲁迅.呐喊・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3]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4]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5]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6]鲁迅.呐喊・故乡[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7]鲁迅.呐喊・社戏[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8]鲁迅.花边文学・玩具[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

[9]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10]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

[11]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

篇2

开始,我并没有看得那么重,也没有读懂鲁迅的心。后来,我似乎悟出了一些深层的道理,鲁迅所讲的原来并不单纯是这件小事,而是当时那群悲哀的精神麻木的国民。鲁迅的小兄弟,也就是你的小兄弟,我的小兄弟,他的小兄弟,大家共同的小兄弟。

喜欢风筝,是人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就是这个普通平常的道理,有些人并不能理解,“我”就一直封建地以为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这是“我”最大的无知。实际上,“我”才是那个时代最愚昧、最落后的。因为“我”思想的愚昧、落后、封建,才导致出现了这惨痛的一幕。然而这样的故事,怎么不可能在其他家庭同样上演呢?

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出息的孩子是有标准的,行为是有规范的。然而,这标准对吗?科学吗?未必。玩一些不该玩的东西就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标准,也是一个无知的论断。然而,这个标准不知禁锢了多少人的头脑,摧残了多少无辜的天才儿童。然而,就是这些标准束缚了孩子,压制了孩子,折磨了孩子,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其实,恰恰相反,正是这些看似没有出息的玩意儿,无形中开发了孩子的智力,陶冶了孩子的情操,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些玩意儿其实就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魔方,在诱惑着那些孩子,也激起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喜欢这些玩意儿正是一个孩子有创造力的表现,正是一个孩子智力正常的表现,正是孩子们有出息的表现。然而,愚昧的“我”和一些自以为非常负责的家长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兄弟的悲剧,实际是一种无知的悲剧,是一种管理的错位,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错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所批判的,是肯定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国民,国民的无知和落后,愚昧和麻木。

然而,“我”真正能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竟然是在中年以后――因为读了一本外国讲儿童的书。倘若不读这本书,又该是什么结果?读书的人尚且如此,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普通国民又会是什么样子?这样想来,鲁迅怎么不后怕,怎么不感到无限的压抑和痛苦?鲁迅的担忧和焦虑,心情的沉重和悲哀,自然就很容易理解了。

被儒教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没有这样的理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更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在传统中国的书籍里,有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一些看不见的清规戒律。感谢这本外国的书,给了鲁迅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感谢这本书给中国儿童送来了幸福。但也正是这本书,让鲁迅受到了长期的、痛苦的心灵折磨。等到“我”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十岁的小兄弟已经和我一样长胡子了。所有的补救已枉然,已徒劳。

时间是无情的,折磨也是无情的。开始毫无觉察,后来幡然醒悟。当鲁迅陷入了沉思,深刻反省自己的时候,他的内心肯定是复杂的:二十多年来,我的这种粗暴,到底给了小兄弟多少打击?到底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创伤?扼杀是惨重的,是隐形的;创伤是深层的,是心灵内部的。也许就是因为我的那次粗暴和蛮横,才使小兄弟变成了一个缩手缩脚的人,一个不敢创造,不敢冒险,不敢突破,不敢异想天开的人;也许就是那次粗暴,击碎了他小小的、美好的梦想;也许就是那次我的粗暴,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多么可怜的小兄弟!

这一些,小兄弟并没有思考过,也没有认识到。这是小兄弟最大的不幸,更是我的不幸,这是让我无法释然的,也是最最折磨我的。

一个无知的“我”,更有一个愚昧的小兄弟。小兄弟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也许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反抗,传统的封建礼教对他毒害太深太深,他不能反抗。在小兄弟的头脑里,也许只有服从,只有服服帖帖地接受兄长的教训,即便兄长的教训是错误。我们看到的是哥哥的耀武扬威,盛气凌人,看不到弟弟的呐喊和抗争。弟弟作为一个弱者,自然要受折磨。弟弟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默默地忍受了一切,接受了一切。

两种错误的意识,发生了碰撞,两种错误的观念发生了冲突。

当时没有反抗,事后仍然默默承受痛苦和折磨,这就更加不幸了。二十多年后,弟弟的说谎“有过这样的事吗”让“我”更加悲哀,更加痛苦。他会如此健忘吗?痛苦会轻易忘记吗?显然,“我”是不会相信的。小兄弟,依然是那样,自己所受的疼不愿说出,不愿坦白,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兄弟呀!小兄弟的软弱和不觉悟,是令“我”最痛心、最气愤的,可他的麻木和不敢抗争,谁说不是我长期压制的结果?

然而像他这样的小兄弟,又有多少呢?

篇3

《风筝》讲述了作者鲁迅先生对童年的回忆,讲述作者小时候对作者小弟精神上的虐杀,中年时自责却无法挽回的心情。

当我看到作者禁止让小弟放风筝并且毁坏了小弟的风筝时,我心中百感交集,不仅为作者小弟那懦弱的态度气愤,也认为其实作者也是为了他小弟好,因为他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意。当我看到作者中年时的自责时,我不禁被作者的大爱感动,作者拥有大爱,才牢牢记着这些事,不能忘却。当我看到最后,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感到了当时社会的悲哀。

读完它,我的眼前浮现出儿时的我在田间疯跑,在马路上骑车的可 爱景象,儿时的我们,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有的只是歌声与欢乐,有的只是在空中荡漾开的笑声。

让我们放飞,放飞心灵的风筝,在节假日放松心情,回户外找回一丝快乐,找回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篇4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自已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完成时间:4分钟)

3.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篇5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相传“墨子为木鹞,3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指的就是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人们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中国的风筝,如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中的风筝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风鸢图诗(其一)

【明】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风筝

【清】 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鸢图诗(其二)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二、作家笔下的风筝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鲁迅《风筝》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贾平凹《风筝》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当没有大风、而且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蹿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苏叔阳《理想的风筝》

三、关于风筝的小知识

篇6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地笑起来……

   为什么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国,远离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阿米尔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仍然想着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是哈桑,那个最忠于他的奴仆,不,是童年的伙伴,是他最愧对的人,让他的心灵永远处在忏悔与不安中。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不语和沉默以及放风筝时他的笑,让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负重释。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面对过。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本文是的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精选,仅供写作参考。

   在阅读《追风筝的人》时,当阿米尔决定踏上赎罪的道路,回到战乱的阿富汗寻找哈桑时,我还在期盼,在阿米尔推开门的刹那,出现的是年迈的哈桑仍在等待着阿米尔来寻他,哈桑将以久违的拥抱来宽恕他,可是,结局却是哈桑已经与世长辞,时间的流失无限的延长了阿米尔自我救赎的道路。

   悲剧存在的意义在于什么?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可以是爱,正义,忠诚,责任,也可以是感恩、拼搏、梦想……其实,使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从来就是难以一一罗列的,他们默默地潜伏于人们的心中,通过各种方式外化于形,从而让他人有所体会与触动。悲剧的作用就在于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遭到毁灭的痛心与叹息,同时引导读者对悲剧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与共勉。

篇7

我们都是正处在青春时期的中学生。青春年少的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重要的。青春是早晨的太阳;青春是一只高飞在天上的鸟儿;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天地间回荡着自己激情的脚步,谁可以阻挡我们寻找自己的梦想呢?

人类的成功来源于梦想,而我们美好的青春更加需要梦想的存在。

青春的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火,点燃希望的灯;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但是,如果我们空有理想而不付诸于行动,我们将一事无成,就如同一万个零不如一个一。

梦想可以激发进取心。世界着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是因为他有了音乐的梦想,让他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自信,并且勇敢的继续往前走,终于成为世界着名的音乐家。马克思说过:“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势和表现的显赫,而是寻找那种不只满足一己之私,且能保证全人类幸福的完美理想。”

鲁迅年少时期有了一个梦,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命运,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弃医从文。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为了梦想而坚持,就是迈向成功的秘诀。

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的青想,当做一个风筝,让它在天空中,能够自由的翱翔。风筝会飞多高,权利掌握在你的手上;风筝会不会飞高会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功与否。

假如我们的青春没有梦想,就犹如盲目的小船在无边广阔的大海上,没有目标和方向,永远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篇8

所谓问题意识,即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认识状态。对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判断的水平,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不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历练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对课堂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因为创新源于问题,是对原有事物积极的发展。语文教学如果没有问题,其教学效果就等同蜻蜓点水。师生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就是问题。或是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别人早已呈现的。这种问题是毫无个性思维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去启发、引导学生走向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

请看首都师大李卫东老师的示范课《风筝》。

李老师一走进课堂就问:“同学们知道鲁迅的家乡在那里吗?你读过他那些作品?”打开课本我们共同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把你疑惑的问题先写下来,我们一起交流。

教师巡视,十分钟后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学生共性的问题。1,鲁迅先生为什么用《风筝》做标题?2,作者为什么不让弟弟玩风筝?3,二十年后,忆及幼小的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4,精神的虐杀的“虐”是什么意思?4“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为什么不记得了?5,“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如何理解? 6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

精神的虐杀 全然的忘却

折断,掷,踏扁 惊慌的站着

傲然  瑟缩着 绝望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希望弟弟宽恕。当讨论“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罢了”这一句时,一学生说;“要是我就不愿谅他,也让他(鲁迅)精神虐杀虐杀。”教师评价说;“有道理。”然后又因势利导的问:“作者希望弟弟忘却吗?”学生回答:“不希望,结合“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句说明,这种虐杀与被虐杀,寒威和冷气,正说明社会的健忘和不醒悟。同时也正是作者心情沉重的原因之所在...... 李老师 抓住这一有价值的问题,层层剥笋,进而揭示文章的内涵。 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说: “我们有没有毁灭、妨碍、阻止、甚至虐待他人的事件?学生的回答精彩粉呈;有讲小时候上树掏鸟蛋的,有讲去田野捉青蛙做烧烤的,也有讲用剪刀剪破妹妹的布娃的,也有讲摔毁弟弟的小汽车的。有讲撕毁他人的作业本的……从文本到生活。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联起来,共享生成之快乐。

这节课不露预设的痕迹,学生活动充分,品读细腻。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

篇9

首先,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篇10

2、例句

风儿吹过,湖水荡漾起来。

歌声荡漾,友情在心中荡漾,晴风荡漾落花飞。

回忆就像风吹过水面的涟漪一样,在脑海里不断的荡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