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0: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中秋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月亮虽圆,虽亮,可还是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被风哥哥一吹,月亮立刻躲到云姐姐身后去了。突然,我旁边一个小孩说:“妈妈,月亮被云吃了,怎么办?”他妈妈欣慰的笑了,说:“别怕,月亮只是躲到云后面去了,一会儿就出来了!”真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啊!过了一会儿,风吹散了云,月亮又露出脸来。
3、我望着圆圆的月亮,似乎看见了嫦娥与月兔在上面默默地哭泣,是啊!中秋佳节,嫦娥却不能与后羿相见,想到这,心里又有一丝丝的伤感天底下还有多少人没和家人团聚啊!我靠在妈妈身上,生怕分开了。
4、月亮若隐若现,一会害羞的躲起来,一会又和大家见面。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赏月,突然,爷爷端着一盘祭拜品,说:“今天是月亮的生日,你来祭拜祭拜。”我点燃了三根香,恭恭敬敬地祭拜月亮,希望月亮能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篇2
师:同学们,八月十五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中秋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我觉得此次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中我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中秋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
篇3
关键词:作文;评价;人文;有效性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桥梁,它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热情、真诚、人文关怀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不管是师生,还是生生评价,都应当是合理的人文性评价。
一、幽默风趣的进行作文评价
幽默是一种魅力,它用睿智给人们带来快乐。能给人带来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作文学习的极大乐趣,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例如,有一次讲评作文时,我发现粗心的童铭在作文中写错了字,写漏了字,闹了不少笑话。我就把童铭的作文读了起来,又不失时机地把他的笑话进行了“加工”。如,“刘老(师)看了我的作业”这一句,丢三落四的童铭漏写了“师”字,把“刘老师”写成了“刘老”。我就故意反问着打趣道:“天哪,刘老师变成刘老了,我很老了吗?我已经白发苍苍了吗?我已经满面皱纹了吗?原来在童铭的眼里我早就是个老太婆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悲哀呀!”话音刚落,同学们早已笑成一团,童铭害羞得脸红耳赤。之后,我紧紧把握住课堂上这些“生成”的东西,让学生把这段“插曲”写下来。这节作文课上,我用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教育学生写作文要认真,别粗心大意,课堂上笑声连连,学生在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中获得了习作的快乐,也调动起学生极大的习作兴趣和热情,习作课堂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二、放下身份进行作文评价
为作文评价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平台,引导学生自我欣赏,建立写作的信心。《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文教学评价语言要尽可能用商量探讨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这样有利于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单元的作文时,一位学生说他写“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他说他们一家去涵江白塘湖欣赏白塘秋月的美丽风光,然后回家吃炒米粉(吃炒米粉是莆田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我亲切地问他:“我们中秋节晚饭都是吃炒米粉,可你说你们全家去白塘看秋月后才回来吃米粉,那好像不是晚饭,而是夜宵了。我想,你应该把‘欣赏秋月’和‘吃米粉’这两个段落调换一下顺序,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听了,信服而愉快地点了点头。 “写爸爸生气打你时,要是你能把当时你挨打时的心理活动也写进去,相信一定会更真实感人,你说呢?”这些人性化的温馨评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教师这样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帮助,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到写作中,作文自然会写得越来越精彩。
三、对学生进行启发性作文评价
启发式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写作能力。启发式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在习作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作文教学目的。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看美术老师作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描述美术老师作画时的动作和所画的李白的形象。这是主要环节,在他们的作文中应是重点段落,要具体地描写。我充分地采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适当地评价、引导、点拨。如,学生在说到画面上李白腰间飘起的衣带,我就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启发评价:“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呀,你能不能再想象李白此时是站在哪儿?是江风,还是山野的风拂起李白的衣带?李白此时在想什么?或者在干什么呢?如果这些都能想象描写下来,那就更形象具体了,作文肯定是篇好作文论文怎么写站大全论文范文。展开你们的想象吧,你们一定能写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李白的。”在我的启发评价和引导下,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情境。许静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只见黄老师拿起笔,在纸上几笔一勾,李白的头像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又描了几笔,李白立刻穿上了长袍,腰带随着微风飘着,飘着……看着画,我仿佛觉得李白站在堤岸上,望着远去的孤帆。孤帆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水之间。”充满智慧的启发式评价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温馨氛围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产生浓厚的习作兴趣,从而主动地探究,快乐地作文。
四、对学生进行鼓励性作文评价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这句话可以体会到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对习作进行鼓励性评价呢?叶圣陶说过:“小学生天生就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评价语言能让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就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富有诗意的评价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尽的精彩。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我还尝试着用上这些赏识与鼓励的评价语――
“从你的文章中,老师知道你是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把我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篇4
【作文1】我家的中秋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夜晚灯火通明,烟花灿烂的开放在深蓝色的天空之中,人们彼此用传统方式庆祝中秋。
今年的中秋佳节与往年颇有不同,因为值得可庆的是中秋已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人们更有充足的时间赶回家与亲戚、朋友共度这黄金时节。
晚上,夜幕悄悄降临,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似乎是广阔无边坐满人群的大草坪上,准备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
十几分钟后,月亮终于害羞的露出了小半边洁白无暇的脸儿。看,那一圈圈金环徐徐的穿过一绺一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
就在那一刹那间,月儿亮全部露出来,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它圆的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色的光芒似的。
此时此刻,人们正沉浸在花好月圆的仙境之中。望着皎洁而又饱满的明月,细细品尝着传统食物,一切都显的那么美好,那么和谐。
小时候听奶奶说过,后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因偷吃一位道士给后羿的仙丹,从此住在了寂寞的广寒宫内;而吴刚被罚永远砍那看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内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去和嫦娥姐姐做伴,客月亮又那么遥远,我想接大雁的翅膀,飞向她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的高。我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凝望着圆圆月亮,口中嚼着香甜酥脆的月饼,回味着这美好的一个中秋……
时过半会儿,一眨眼就是深夜了,人们也陆续离开了绿坪,刚开始的人海也一眨眼消失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
【作文2】我家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作文3】我家的中秋节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
篇5
素描生活就是把从日常生活中摄取并贮存在素材仓库里的那些简单的、粗线条的材料,用工笔素描的方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这样的写作手法能让读者觉得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掘了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东西,从而开启“情为悦己者动”的共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素描生活呢?
一、故事必须完整。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好的记叙文犹如一部电影,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故事的情节要靠矛盾的发展推动,因而在记叙故事的发展时要自然、合理和完整。将故事情节完整地描绘出来,才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
二、描写必须具体。叙事时要抓住细节描写具体。记叙时要详细地描述事情的主要场景,运用“小镜头”的手法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描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细节要真实,细节是靠作者细心观察获取的,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第二,细节要典型,要有“代表性”,即写细节时一定要服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三、结构必须巧妙。“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最忌平铺直叙,要使文章构思新颖别致,就要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运用设置悬念法、欲扬先抑法、误会法、巧变顺序法、列小标题法、分镜头法、日记法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连缀成篇,使文章尺水兴波。
篇6
一、词句扩充法
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充实生动,文章就会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小学生初学写作,由于词汇量不够丰富,写出来的句子难免只见骨架,不见血肉。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扩句练习开始,帮助学生在句子瘦弱的骨架上添血加肉,即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明确、生动。如,早晨,太阳升起来了。可以扩充为:①早晨,(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来了。②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了。③早晨,(羞红了脸的)太阳(慢吞吞地从东方)升起来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经过扩写后就截然不同了,且各有各的妙处,使句子增色不少。这样的润色加工,就使得瘦弱的句子骨架变成了血肉之躯,不再单薄、呆板,而是丰满且具有灵性。
二、细节提问法
给“骨感”作文“增肥”并不是处处俱增,否则浑身肥了,线条没了,缺乏美感,仍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将重点内容写具体,写生动。观察细致与否,决定着文章是否能写得生动、具体。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往往很粗浅,或者只停留在表面,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如,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长得很可爱。它非常顽皮,还会捉老鼠,我很喜欢它。这样的叙述简明而不具体,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在“节骨眼”上多问几个“怎么样”就行了。“小花猫长得怎么可爱?” “它怎样顽皮?”“它怎样捉老鼠?”通过这样提问,不仅帮助学生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带着“怎么样”的问题去观察、去写作的方法。在作文训练中,我还经常提供句子,让学生以这个句子为中心句,先细致观察,再细节描写。如,天冷极了。教师可引导学生:天冷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现象?人们或动物各有怎样的表现……在训练把段落写具体的同时,也在对如何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进行训练。再如,中秋节时,布置学生观察家人吃月饼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然后以“××吃月饼”为中心句,展开细节描写。一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吃月饼)爸爸右手捏起一块翻毛月饼,送到已伸长脖子的嘴边,张大嘴巴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月饼屑逃命似的纷纷下落,他急忙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颌下接着。一个月饼吃完,月饼屑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月饼屑便拢在一起,然后仰起头,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灌,拍了拍手掌,便香香地嚼起来。吃完后,他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还意犹未尽地砸吧着嘴说:“嗯,真甜,好吃!”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谓肉体与灵魂同在的丰满之躯了。经过若干次类似的训练,学生不但学会了观察生活,克服了在观察时“熟视无睹”的毛病,并且能够抓住要领提出问题,学会了抓住细节把文章重点写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三、联想想象法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写作文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有了它,写作才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的学生作文时只是就事写事,思维不敢或不会旁逸斜出,致使文章瘦骨嶙峋,空洞无物。例如,写升旗仪式,一学生先是记述了升旗仪式一系列的过程,程序,最后写到“雄壮的国歌响起来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内容戛然而止,再也无话可说,如记“流水账”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适当展开联想:你当时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同时在文章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文章不再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经常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文本所描述的画面、情景,练习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谈自己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可谓一举两得。为了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我还经常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能力训练,如画一条曲线,让学生想象它是什么;出示一种物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它的用途;出示几个词语,根据词语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这样寓教于乐,既消除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为学生写出想象丰富、内容充实生动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修辞增色法
拥有了曼妙丰满的身姿,要想使其更妩媚动人,由内而外散发迷人魅力,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为文章增光添彩,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更富感染力、艺术性。为了培养学生运用修辞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如,“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出自《我的战友》)通过分析为什么把比作 “千斤巨石”,学生体会到了像石头一样无声、稳固、坚硬。在烈火中一声不吭,一寸不挪,表现了他为了集体、为了保证战斗胜利,意志坚如磐石,信念毫不动摇,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再如,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出自《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时而”构成排比,形象地描写出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由于排比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篇7
一、 在家庭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基地,生活中有很多作文素材,我们语文教材中让学生练习作文的要求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的生活除了学校,大部分都是在家中,所以,家庭生活也给我们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来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观察自己的家庭活动,没有去思考自己的家庭活动。这些作文素材没有在学生大脑中留下印象。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家庭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留心自己亲人的相貌特征,父母一天的劳作。家中的重大事件,家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并把这些内容记在心中。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随时从大脑中提取来写了。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3》时,当时先让学生阅读《红豆、黄豆我来分》这篇例文的时候,李明站起来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黄豆是圆的,红豆是扁的,所以可以用滚动的方法来分开这两种豆子。记得我曾经在我农村的爷爷家过暑假的时候,我爷爷在先黄豆种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用高梁节串成的锅盖来种的,和这种方法非常相似。”看来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还真不少,所以我就顺势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家庭中有哪些新的发现,在班级中交流。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我们家的窗户玻璃一到冬天里面就会起一层雾,后来我查阅资料知道那是因为气温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说出他在家庭生活中的发现。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作文素材呢,这与我平时让学生多学会观察自己的家庭活动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留心身边的一些人或事,在观察、发现、捕捉中充实头脑,从而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作文。这样,在写这方面的作文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二、班级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所以,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如果要求写的作文主题是我们没有搞过的主题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凭空捏造这个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先进行这样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写作文,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增长知识,又可以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那么,写作灵感就会在瞬间迸发出来。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时,要求学生仿照例文《决赛》来写一次比赛。但是学生由于是刚开学,学校与班级基本上还没有组织什么活动,所以,在教学《习作2》前,我先让学生组织一次拔河比赛,在比赛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比赛的过程,学生的比赛状态与心情。这样,在进行完拔河比赛之后又对学生进行作文梳理,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要说的话。这时,我再让学生来理解例文中的主次详略、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依照例文的描写方法来写这次的拔河比赛。学生由于有了素材和参考的范文,所以写出来的大多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
三、在节日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每一个重大节日,都会有相应的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让学生在节日的活动中细心观察,仔细体验,也可以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所以,在国庆节时,我会让学生到我们的广场上看升旗,中秋节我会让学生回家体验亲情,春节我会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每一天的所做所围以及身边的人或事。这样,学生由于在节日里虽然有时不是自己亲身的体验,但是对自己的所看进行所思,就一定可以写出好的作文。
比如,在母亲节这一天,为了激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热爱,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让他们理解父母的勤劳与付出,所以,我特意在母亲节这一天,让学生在这一天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给母亲一个惊喜。然后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我为母亲做件事”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上说一说自己是替父母做了一件什么事。并说一说做事的过程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心里是如何想的,自己是如何做的。父母是如何说的。就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在母亲节为母亲所做的事完整地说出来。而且有的学生把自己由不情愿或不好意思到主动要求帮着母亲做的心理变化描绘得十分深刻生动。而这时,我再安排学生写作文,学生都可以写出独具特色的个性文章来,即使是平时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完整地表述出来。语句通顺,写出了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了对自己父母的爱。
四、在阅读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篇8
月到中秋分外明
素描派
圆月原来是这个样子,有脸盆那么大,红色的!升得很快,几乎能感觉出它徐徐地向上移动。一会儿,月亮变成橘红;再一会儿,变成了柠檬黄;又过了一会儿,变成皎洁的白色,缩小成茶盘那么大了。原野上再不是一团漆黑,大地泛耀着蓝灰色的寒光。
―张茜荑《洁白的希望》
拟人派
月亮来了,她穿着一身橙色的晚礼服向大家问好。我们在街上走着,月亮也调皮地跳过树梢,躲进屋檐下,又突然掠过屋顶,跃过矮墙,好似在迈着轻快的舞步跳华尔兹。夜渐渐深了,当她再次从屋檐下溜出时,已经换上了明亮的白礼服,霎时间光彩照人,像个大方的淑女一样带领我们前进。
―佚名
你是哪一派?
快快描绘出你心中独特的美好月色吧!
月下联想
皎洁的月亮高高在上,总能引人遐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人类登月的壮举,家乡的亲人……月圆之夜,你想到了什么呢?
思乡派
抬头望去,高高悬挂在中天的,是海边特有的明亮硕大的中秋月。她圆润,安详,静静地放射着柔和的光芒,如同一位恩慈的父亲。海波摇荡不息,载着清澈绮丽的月光,欣欣然向岸边涌来,发出低低的、耳语般的潮音。无限静穆中,似乎听得见故乡人民每一个胸腔里的心声,每一个脑海中的潮音……
―斯妤《望月》
理想派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望着天上的白玉盘,沐浴着皎洁的光辉,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畔。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梦想―环游世界。多希望月亮是一只漂动的小船,专门承载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梦想。每年的中秋夜,就是它起航的日子。随着它越漂越远,越漂越远,它的轮廓渐渐变小、变弯,直到消失在夜空中……它会把收集到的愿望和梦想向上帝诉说,请他送人们一个希望……
―佚名
将心比心派
这月儿使我想到了孙友田的《月光启蒙》。作者写道:“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指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我的母亲不也如此吗?小时候,我睡觉前,她总会坐在我的床边,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唱童谣:“乖宝宝,睡觉觉。闭上小眼睛,长呀长得高……”母爱正如这月色,是人间最亮丽的色彩。
―佚名
天马行空派
中秋之夜,望着明镜般的月亮,我产生了无限遐想。
话说嫦娥飞上月亮之后,吃不惯那里的食物,便自己做饼吃。她做的饼小巧玲珑,香甜可口,味道非常棒。天上的众仙尝过后争先恐后地跑来买。如此一来,嫦娥就开了个饼店,每天不停地做饼。
可没过多久,小店就濒临倒闭,因为做饼的馅料都用光了。众仙一想到再也吃不到嫦娥做的饼,别提有多伤心了,便纷纷帮她出主意。“用星星做馅料吧!”文曲星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众仙的赞同。这“馅料”虽然有点儿大,但味道一定很独特。这样想着,嫦娥就动手了。15天后,大饼出炉!它居然跟月亮一样大,透过面皮还闪着亮光。大家给它取名为“月饼”。
突然,轰隆一声,月亮不见了―原来,后羿为了救嫦娥,把月亮射了下去!但嫦娥不忍心看地上的百姓被黑暗笼罩,便把月饼挂在天上充当月亮。可忙活了半个月的她粒米未进,饥饿难耐,只好从一旁小心翼翼地咬着“月饼”。未来的15天,地上的人们便看到“月亮”越变越小。等到月初的时候,“月亮”又会越变越大,那是嫦娥吃完旧“月饼”后,正不断地往面皮里塞“馅料”,赶制新的“月饼”呢!
重磅出击―加点“料”
就像嫦娥把做饼的馅料用完了一样,那些优美的描写、形象的比喻也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你必须另辟蹊径寻找“馅料”,为自己的文章增加分量。诗句是个不错的选择哟!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③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④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⑦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⑧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引用诗句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这一点不假,但若用得不合语境,就会适得其反!
1.如果你打算借诗句表达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可以选用左侧8句诗中的哪些?
2.如果想借古诗词描写月夜的景色,可以选用哪些?
果冻们,看中哪一款就仿照着写一写吧,用短信发送给亲朋好友,诚意十足哟!
休息一下中秋送祝福
中秋月圆圆,月饼甜又甜。平安的馅儿,幸福的皮儿,月洒银辉做封面,星光点点做提绳,交给祝福当快递,附个名片是团圆。
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祝福,一年一年人团圆。
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酥皮之下,今日是何馅儿。我欲分你一半,又恐快递太慢,不如赏月解馋,我的祝福永相伴。
嫦娥飞天之后开了饼店?你是认真的吗?
篇9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供作文源泉
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加的知觉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不是一般的“看”和“听”,通过观察,学生可发现生活的奇光异彩,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
观察的对象要选择,应观察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例如:要观察春天的景色,就不只是把孩子带出去,随意地走走看看。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景物。如:春天的田野有青青的麦苗,小河的冰雪融化了;路边的小草从泥土里冒出来了,柳树发出了嫩绿的芽;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春天的蒙蒙细雨像牛毛、像针尖……可以说,大自然为孩子的观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事物。
观察客体选定后,如何指导孩子一步步去认识,教师须在孩子观察前进行细致构想,合理安排。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和想象,使他们的“看”上升到“观察”,使他们对眼前事物的反映变得深入具体,只有这样细致的观察才能带来学生具体的描写,才能从不同角度的有序观察产生出不同的形象创造。
二、体验生活,激发作文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应把它安排在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作文欲望不单单在作文指导课上,它是一个全方位、连贯的,不断推进的过程。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接触自然,创造生活实践的广阔空间。如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观察大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如写一次拔河比赛活动。教师在写作前可以组织班级同学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观察比赛时的氛围,参赛同学的表情、表现,运用点与面、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描写整个比赛过程。经过真实的体验,学生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自然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三、创造想象,打开作文思想
乌申斯基曾说过:“语言乃是思维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只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1.激发联想
联想是探索和创新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小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2.展开想象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性作文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笔者曾经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次想象作文:“一名学生在家里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作业,难题仍无半点眉目,他急急地跑到阳台上玩去了。”这是开头,继之是结尾:“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健步回到房里,拿起笔,心平气和地演算了起来。”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在阳台上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写出来与上述“开头”和“结尾”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各式各样。这种作文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作文各具个性而千姿百态。
3.多角度思考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全面地观察事物。即开阔思想,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发现。就作文立意来讲同一题材,如果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也会得出不同的或相反的立意来。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例如:在指导学生“观赏月亮”写作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有写月夜的美丽景色,有写望月思念友人的,有写关于嫦娥奔月神话传说的,也有写赏月忆中秋节的,还有写联想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由于立意不同,作文迥然不同,很有创意。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还很多,只要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常思考,勤训练,多积累,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篇10
曹雪芹,宇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着有伟大作品——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簇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的命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
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1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他若有奇缘,如何心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捞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繁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请。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捉摸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珠峰一望遥。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体把儿牵挂。自古穷空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
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黛玉个性焦点的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香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助偷酒泪,酒上空枝见血痕。
泽东说“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对中国的影响之大。
我所看的《红楼梦》不仅仅是120回的通行本,还有周汝昌校汇本。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那样子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还原一个我认为真实的情节,而不受高鹗的影响。
《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正是他的不朽魅力。
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2“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3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创建了贾府这个大家庭,但是整部作品的主线却始终集中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如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宝、黛间的恩爱缠绵上,的确很容易让人生厌,但是从作品的写作手法这条线索出发,却使我感感悟有许多:
第一,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作品对任何一个人物的描写都显得格外的细腻,格外的重视,是其他三部名著所不能及的。特别是在第三回之中,人物描写不但多,而且恰当,恰如其分地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对迎春、探春、惜春的描述中,作者写道“第一个肌肤微露、和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年纪尚小,身量未足。”挥挥几笔,把三姐妹的外貌描写得出神入化。
而对贾宝玉的描写又多了几分大气,“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粗到细,都把人物的外貌、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再看薛宝钗的,“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鬓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如此描写,真把人给写活了,我读了以后仿佛真的见到了这一大家子,这就是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现在很多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因此写出的人物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一丝灵性。别以为这一点没有多大的价值,其实它就是衡量你作品优劣的一个刻度表。其实,要想写出人影来,并不难,就需要多观察。《红楼梦》能如此耐看,原因也在于此。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就是发生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曹雪芹天天见的事儿。所以说若没有平日观察的功底,现在的四大名著恐怕就无法登上荣誉宝座了。
第二,就是曹雪芹刻画出的人物都具有一种神韵。经过曹雪芹的手后,《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王熙凤被赋予了见风使舵、善于察言观色、理家才能高超、心狠手辣的性格;林黛玉被赋予了爱哭、喜争风吃醋的性格;贾宝玉被赋予了一种独有的呆呆傻傻的性格……对每一个主人公的刻画显得那么自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比起其它三部名著来,更有难度,如不细读,必不能品味透彻……
读完《红楼梦》这本书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含义。
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4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将其攫娶裁剪,再加以创造,《红楼梦》这幅画卷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另外还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号。祖籍襄平。出生在贵族家庭,年仅十岁的他亲眼看到家庭遭受沧海桑田的变故,对封建统治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从1752年起,他终于挥洒出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有关爱情的小说,但作者并没有把着眼点完全放在故事情节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显示出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全书共刻画了四百多号人物,不同的身世命运,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笔下,人与事的来龙去脉,一概井然有序,从容自然。上至皇庭贵妇,下至走卒车夫,其神色、语言及个性,都贾宝玉,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生。前世为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从小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贾宝玉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聪慧异常,出类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宠儿,但命运却不由得自己做主,与林妹妹相契相知,抒发真性情真心意,却被逼着娶了宝钗,终离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她绝丽脱俗,雅若天仙,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保她常怀隐忧,感物伤情;暮春时节,见落花飘零,就锄坟葬花。最后黛玉泪洒百日,泣血而死,还了前世情缘,留下悠长的深思。
关于红楼梦心得优秀作文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