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电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23:1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机电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8年上半年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实践性环节考核时间安排表
专业
考核课程
报名时间
报名方式
考核时间
实施单位
报名联系电话
通信信息管理(专)
所有实验
2018年3月
电话或到学校自考办
(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06室,成都市一环路东一段240号)
2018年5月上旬
电子科技大学
自考办
028-83202390
uestcedu.com/
电子技术(专)
所有实验
计算机及应用(专)
所有实验
机电一体化工程(专)
所有实验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
所有实验
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所有实验
计算机及应用(本)
所有实验
计算机网络(本)
所有实验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
所有实验
工业工程(本)
所有实验
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毕业设计
2017年12月
2018年3月中上旬
工业工程(本)
毕业设计
计算机及应用(本)
毕业设计
计算机网络(本)
毕业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
毕业设计
房屋建筑工程(专)
所有实践课程
2017年12月上、中旬
到学校自考办(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5408房间)
2018年3月中旬
西南交通大学自考办
028-87600449
建筑工程(本)
所有实践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本)
所有技术法考试
工程造价管理(本)
所有实践课程
物流管理(本)
所有实践课程
工程造价管理(专)
所有实践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本)
2017年12月上、中旬
2018年3月下旬
建筑工程(本)
毕业论文
文化产业(本)
毕业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上、中旬
到学校自考办(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5408房间)
2018年3月下旬
西南交通大学自考办
028-87600449
物流管理(本)
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本)
毕业论文
英语(专)
英语(本)
听力 、 口语
口译与听力
2018年3月1日至3月29日
网上报考
2018年4月21日
西华师大自考办
内江师院自考办
四川大学自考办
西科大自考办
sc.51100.net
028-82009200
国际贸易(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
2018年3月下旬
四川大学
自考办
51100.net
028-85412537
联系人:邱老师
法律(本)
毕业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本)
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本)
毕业论文
英语(本)
毕业论文
新闻学(本)
毕业论文
旅游管理(本)
毕业论文
对外汉语(本)
毕业论文
中英合作商务管理(本)
毕业论文
中英合作金融管理(本)
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专)
实践课程
2018年6月
电话报名
2018年7月
护理学(专)
1、生化实验2、病理实验3、药理实验4、临床实习5、生理实验
2017年12月
网上报考
2018年3月至6月
人力资源管理(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
2018年3月下旬
汉语言文学(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1月
网上报考
2018年3月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办
crjy.sicnu.edu.cn
028-84760759
数学教育(本)
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教育(本)
毕业论文
物业管理(本)
毕业论文
应用化学(本)
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本)
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与管理(本)
毕业论文
应用化学(本)
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
环境影响与评价
有机化学(二)
信器分析(一)
2018年3月9日
现场报名
2018年3月10日上午
201年3月10日下午
2018年3月11日上午
2018年3月11日下午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办
028-84760802
应用化学(专)
微生物学
无机化学(二)
分析仪器结构与维护
工业分析
食品理化检验
2018年3月11日上午
2018年3月11日下午
2018年3月10日下午
2018年3月10日上午
2018年3月10日上午
物业管理(本)
物业管理与实务(实践)
2018年3月10日上午
028-84760255
学前教育(专)
幼儿教师实习指导(实践)
028-84760713
学前教育(本)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实践)
教育管理(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30日之前
网上查询细则,材料邮寄学校自考办报名
2018年3月
成都师范学院自考办
028-66054321
cdnu.edu.cn
会计(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1月14日至11月24日
网上报名
Swufe-online.com
2018年3月24日
西南财经大学自考办
028-87352955
联系人:尹晓瑾
金融(本)
毕业论文
工商企业管理(本)
毕业论文
财税(本)
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本)
毕业论文
经济学(本)
毕业论文
营养食品与健康(本)
1、所有实验
2、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15日
电话或到学校自考办报名,四川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汇北校区食堂4楼408办公室
2018年3月中下旬
四川理工学院自考办
0813-5505572
联系人:张老师
电子商务(专)
1、课程考核
2、课程设计
2017年12月
到学校自考办
1、2018年3月第1周
2、2018年3月上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办
028-87077790
联系人:梁老师
小学教育(本)
毕业论文
2017年12月
电话或到学校自考办
2018年3月
西华师范大学自考办
0817-2314317
13219131715姚老师
体育教育(本)
毕业论文
2018年1月4日至10日(法定假日除外)
电话或到学校自考办(成都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处306室)
2018年3月14日报到,3月15日考核
成都体育学院自考办
028-85050130
数字媒体艺术(本)
所有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2017年12月4日至2018年1月15日
信函或到学校自考办
2018年3月下旬
西南科技大学自考办
0816-6089268
zk.swust.net.cn/
信息管理与服务(本)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本)
电子信息技术(本)
建筑经济管理(本)
物流管理(专)
实践课程
2018年3月12日
到学校成教院
2018年3月26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28-85094025
秘书学(本)
毕业设计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
到学校自考办
2018年4月初
成都学院
自考办
028-84612006
联系人:李老师
乡(镇)村管理(专)
所有实践
2017年12月
信函、电话或到学校自考办
2018年3月第2周
四川农业大学自考办
0835-2885763
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与管理(本)
毕业设计
2017年12月
2018年3月第2周
汽车服务工程(本)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践)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实践)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8日
到学校自考办
2018年3月下旬
西华大学
自考办
028-87721841
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
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一)(实践)
工业过程与过程控制(实践)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践)
毕业设计
工程管理(本)
毕业设计
2017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网上查询细则(网址:jjy.pzhu.cn)邮箱报名(邮箱:1277155636@qq.com)、现场报名
2018年3月1日
攀枝花学院
自考办
0812-3372897
信息技术教育(本)
数据库Visual Foxpro及学校应用(实践)
Photoshop图形处理(实践)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践)
毕业论文
2017年11月10日至11月30日
2017年12月2日至12月20日(论文)
到学校自考办(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一楼410房间)
2018年1月10日报到及开始实践性环节考核
2018年1月6日论文答辩
绵阳师范学院自考办
篇2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导师;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48-02
一、引言
武h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每年免推和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达200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主要服务于汽车、建材行业,行业背景针对性强、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于本科培养中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0年开始设立的,专业覆盖范围逐步从法律、MBA、临床医学等扩展到工程、教育、建筑等学科,其目标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入职前获得专业学位已成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覆盖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最初以培养理论创新性人才为主,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且在行业应用背景方面强调不够,难以满足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工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以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起点高、平台宽、应用广、特色强为特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应届生报考,还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培养目标;然后需要构建一支能够紧密协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使得工科专业硕士在此框架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并设法在新理论提出、理论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方面进行突破,是属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实现实践创新,并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全部推行了全日制教育,避免了以往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学习、走马观花的弊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目前采用“0.5+0.5+0.5”或“0.5+0.5+1”的培养模式,即利用半个学年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从事约半个学年的工程实践,最后依据工程实践情况,提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利用半个学年或1个学年完成毕业论文。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涉及企业实践环节,一般由校内导师牵头,通过学院聘任企业研发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双方协作,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在校内理论学习期间与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充当主要角色,在实践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或合同,同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由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工作,并以此提出毕业论文的方向。
三、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专业学位硕士需具备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能灵活应用最新科技。专业型硕士理论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授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践课程主要围绕着各个实验室的科研队伍、设备以及自己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实验室应加强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平时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前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打下牢固的基础。规范实验室的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确保实验室成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肃实验室工作作风。例如,实验室采取严格的考勤方法――每天用指纹打卡机分别在四个考勤时间节点的前半小时内进行打卡签到,错过打卡时间不得补签,特殊情况因故迟到的需经负责教师同意并备案后方可补签。实验室每个人应从自我做起,“随手关闭一盏灯,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拾起垃圾,随时提醒他人”,真正做到全员“顺把手”。实验室桌面应摆放与实验室相关的物品,其余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在桌面上;摆放物品应整齐有序;不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且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真正做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保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率。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实验管理规定,对严格遵守者予以表扬、优先安排项目工作、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奖励、年度表彰、特别奖励等。对违反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者,按累计扣分,照以下规定处理:凡在一学期内累计违规扣分达5分者提出告诫,应向实验室例会提出书面说明与检讨,进入为期2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5分;被告诫3次者按记10分处理;累计达10分者由实验室例会提出批评并在实验室例会做检讨,同时进入为期4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10分。考察期内表现不佳并仍然犯错者,按相应扣分的双倍进行处罚,当扣分累计达15分者直接由实验室例会讨论,停止其所有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工作,勒令离开实验室并报学院研工办备案。
篇3
【关键词】高职 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教学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68-02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以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来临。它将极大改变传统的商品制造方式,并推动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从而改变就业的格局。而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学科自动化技术则是这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基石。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很多制造业还处于2.0、3.0阶段,其本质就是中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距德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科技产业革命的高水平自动化人才,就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毕业设计是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及作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原有的教学资源显得严重不足,能够跟得上潮流的新技术的教育资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逐年下滑,甚至社会上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建议。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设计,提高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改的难点之一。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题目科学性不足。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以“互联网+”“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地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地改变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然而以往的高职毕业设计,过于强调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因此很多毕业设计题目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要么陈旧单一,重复率高。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降低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势必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二)系统方案创新率低。首先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都会选择以前用过的或者相类似的题目,再者,所设计的系统方案也大都是书本上的翻版,缺少创新性的原创,而且重复率非常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设计实用性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现场工作的实战经验,所以,在做系统设计时,要么操作不方便,要么安全性不够,要么与现场其他设备不匹配,要么性价比较低等,导致做出的系统设计往往脱离实际,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四)论文缺乏条理。首先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很少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缺乏整体布局,因而论文中经常出现结构不完整,内容颠三倒四,上下两段明显割裂开来,缺乏自然过渡,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论证不得力,缺乏逻辑性等缺点,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五)毕业答辩流于形式。由于每年扩招的学生不断地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大,所以找工作就成了学生们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很多学校的毕业答辩就流于形式了,不仅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答辩也就成了走过场。不仅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而且无法准确衡量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对学校未来的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进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全面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选题。学生可以将企业里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等科目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内容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1)技术改造型:以PLC或DCS为控制核心的工业现场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2)产品开发型: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等装置产品的开发。(3)系统集成型:以PLC或DCS控制系统与以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MES系统等集成系统。(4)实验研究型: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实验研究。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就是自己的实习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所以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指导。虽然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已经在学校学习过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但是由于自动化学科的自身特点,使它能够在不同行业内与不同的专业技术相融合,比如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液压技术、机械、数据库等技术相互融合,因此,就需要从企业里的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中聘请为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其相关专业或者行业知识的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设计漏洞等缺陷,大大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三)加大对实验装置的经费投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装置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跟得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实验装置的引进。通过对新实验装置的引入,既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让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有了一个充分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构想与才华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毕业设计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验不断地提高与升华。
(四)加强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因此要想写好毕业论文不仅需要前期的技术工作的积累,还涉及组织材料等相关写作技巧等知识。所以,学生可以从企业里的技术报告、技术方案、技术总结等各个方面入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初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论文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内容、逻辑、语句、格式等方面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深入企业开展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是衡量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也只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才具有实用价值,才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将企业里的技术专家与学校内的专业老师组合成的答辩专家,能够更加全面地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通过企业里的技术专家现场出题,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专业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最快的成长。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此类答辩发现适合自己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就业。
总之,毕业设计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红霞,贾丰春,郑舒.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李晓凤.关于高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消费电子,2013(4)
[3]黄永文,王海燕,葛继科.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7)
[4]徐丽玉,邓嘉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YB2014497)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许钢(197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俞晓峰(1978-),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00733)、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11A0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45-02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壮大,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仪器设备和实习基地的配备也略显不足,同时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完成和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开办相关本科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道路。
1.产学研结合构建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选题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规划,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从近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来看,存在着题目雷同、内容陈旧、理论性课题偏多、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新模式下,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提前至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初开展。指导教师可根据承担的研究项目,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教师参考安徽产学研合作网的企业需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参数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学院下属电子协会中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鼓励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务求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现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一人一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毕业设计的产学研选题工作结束后,课题统一上报至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及相关工作量进行审核后,在学期末和普通毕业设计选题时同时下发,供学生选择。
2.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和职责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对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鼓励校企合作,课题的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校内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教学第一线,理论水平高,知识体系完备;企业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生产第一线,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两者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交集,可以取长补短,便于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在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教师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也会发生变化。
(1)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课题的实际开展工作,多少都会有些茫然和不适应。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与消化,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相关资源查阅所需文献。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题要求之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和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设计方案时需要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并依据生产实际进行完善和修改。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发挥主要作用,企业指导教师作为辅助。
(2)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的一对一指导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对于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研发,并联合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攻关。企业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进行把关,主要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导,并对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在毕业设计收尾阶段,学生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调试。调试是实现系统设计目标,降低运行成本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调试环节通常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有时候甚至被忽略。产学研毕业设计强调“真题真做”,调试通常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功能验证性调试,其次是进行工业现场调试。验证性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工业现场的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工业现场环境复杂、干扰较多、参数变化较快,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直接参与调试,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同样会接受一次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成绩评定模式
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和完善论文提纲,并对论文进行审核,确保学生论文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论文撰写紧密围绕设计内容进行,对于涉及到的基本理论、概念、芯片介绍一笔带过,将重心放在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调试上,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很好地保证了论文质量。同时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还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毕业论文替代机制,对于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论文的学生,或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或毕业设计研发产品已经通过相关企业的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学生,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后,可以将其论文、报奖材料、设计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毕业设计的成绩参考学生的考勤情况、论文撰写的规范程度、答辩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确定,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各占30%,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各占20%。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需要在学校、企业间交替进行,其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整个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对新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进行规范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过程监控。
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各阶段目标、督促工作进度、协调学生团队之间的衔接等,督促每一位学生都按时完成课题任务,确保毕业设计按步骤、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课题的设计进度。
学院要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强化过程管理,除开题、中期、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常规检查之外,院系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不定期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抽查,并由学院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各阶段检查情况和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形成书面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汇总表”提交至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学院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学工作委员会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评价、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教学工作委员会监察工作的评价,以此理顺关系,确保责任到人。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实践
从2009年开始,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鑫龙电器、海螺集团、鑫科材料等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难题进行选题,直接参与了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和奇瑞集团成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小组,联合申报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按照校企全程合作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参与设计的“网络化车用仪表机芯电路”和“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屏”已装备于奇瑞汽车。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电动叉车停车行车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研发”,由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和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了“制动器力矩的数字化控制”、“电磁离合制动器的设计”、“高压吸合低压保持电路的设计”、“电磁失电启动器的设计”等多项课题,有8名学生依托该项目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有2名学生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职于企业的研发部门。2012年,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所在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达18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达11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达12人,通信工程专业达6人。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真正做到了“在产品上写论文,在工程中做设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三、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顺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校企联合、互补双赢,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形成了安徽工程大学“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依托相关企业,充分利用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企业的需求为自主创新的导向,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性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荣.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创新的成功与启示[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3-4.
[2]杨建芳.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1-27.
[3]吴亚男,毛有虎,石怀伟.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69.
篇5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办学主体、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过程。广州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作为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一直以来从未放弃过对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实际,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学、客观地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1],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等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在学校的倡导支持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等。其极大地丰富了校园学术氛围,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因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备受各高校推崇,也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特点及内涵
传统的“学术性、理论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的传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相对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也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往往倾向于忽视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创业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培养[2]。而高职高专所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则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偏重于依据岗位技能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调“上手快”和能即刻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是介于“学术性、理论型”的研究人才和“职业性、技能型” 的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性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我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特质是“广适应、擅应用、敢创业、能创新”,其培养目标与规格糅合了理论型人才与岗位型人才的综合性特点。
二、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一)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建设创新性教学平台,促进应用能力培养
依托我校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为“实验中心”)及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电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等实验环境,基于我院优秀师资,建立创新性教学平台[3]。同时,积极推进示范实验中心建设,一方面开展课外实验教学,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独立开展实验设计,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技能,使实验中心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我院逐步建立了新型的课外实验室开放管理体系,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建立部分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通过科技竞赛和论文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我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方面,以科技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重点,以学生社团科技活动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自2008年起,学院每年举办一届“机电风”文化节,至今已是第四届,成为了学院的品牌活动,在校内外引动广泛影响。“机电风”文化节由一系列校内科技竞赛及体现学院专业水平和特色的社团科技活动组成。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技能特长为每个学生课题组至少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的全程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应用研究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从选题到课题实施实行严格监管。选题要求既符合专业方向,又体现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整个课题的执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选题、立项、中期检查、评选等环节都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指导和审查,并推选优秀的课题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我院几乎每年均有学生获得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这也是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的佐证。
(三)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广东省自2010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实验项目”)建设,我院至今已获得创新实验项目立项达9项,其中,笔者负责指导的项目达4项。在创新实验项目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方案的实施,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制度和奖励措施,对立项的创新实验项目,按省教育厅划拨的经费总量给予1:1配套,并给学生记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做为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项目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使学生尽快明白如何进行科研,如何实施项目,为学生毕业后开展企业项目提供良好的预演平台。
(四)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4]。结合我院的专业特点,通过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确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在机器人项目活动中,需根据分工的需要组建具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甚至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专业方向的团队,通过发挥团体成员各自的专业特点,在合作中完成实践设计与作品制作。在课外学术活动中,一个团队把每个成员的机智、耐力、毅力、自信、知识集结在一起,使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彼此坦诚、信任,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沟通和交流,树立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加强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能力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在各相关专业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增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与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亲身体验、了解本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我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我院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工程专业人才,他们在珠三角区域机械、电子电气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近三年,笔者指导的学生在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屡获佳绩,曾获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季军等国家级奖项8项,第十一届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类“特等奖”等省级奖项17项,市级奖项2项,获奖学生达140多人次,同时,笔者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4项,申报专利5项,撰写科技论文3篇。具体情况详见表1。
(二)社会反应满意
通过实习基地的学生毕业实习调查显示,实习单位对我院专业的毕业实习生满意程度较高,部分实习学生由于表现优异受邀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并于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三)不断涌现优秀人才
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科技活动,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仅笔者近三年指导的学生当中,有5名考上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学生进入南方电网、广州本田、日立电梯等著名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禹奇才,张俊平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2]邵波.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8-92.
篇6
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关键部件之一,通常被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如:数控机床、包装机械、计算机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等。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elaboratedhasbeen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merit,introducedwa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function,theprincipleandthedesignprocess.I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isoneofincontrolengineeringdomainimportantapplications,itsmaintargetistoiscontrolledtheobjectthemovementcondition,includingpath,speedandpositionimplementationcheck.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ompareswithothercontrolsystems,hasthesystemmodelsimply,thecheckalgorithmisunitary,alsonotcomplexcharacteristicandsoonnon-linearityandcouplingsituation.Alsoispreciselybecaus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animplementtothepath,therunningrate,thepointingaccuracyaswellastherepetitionprecisionaccuracycontrolrequirement,hasthebroadapplicationforegroundineachcategoryofcontrolengineering,therefor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hasatpresentbecomeinthecheckstudyapplicationdomainverymuchsignificanttheresearchdirection.Through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tosteppingmonitorcheck,implementedthemotor-driventocausetheobjectatontheboardwhichinclinedthemovement,ThecontrolsectionistheSST89E52monolithicmicrocomputerwhichSSTCorporationproducesprimarily,withwhenthe1602LCDliquidcrystalscreenandaccordingtoturnedhasimplementedwiththeuserinteractive,throughthekeyboardentrydifferentcontrolcommand,theliquid-crystaldisplaywasallowedtodisplaythesettingvalueandtherunthecoordinates.TheelectricalmachinerycontrolsectionusedLM324Nfourtotransportputsandisconnectedtheelectronicprimarydevicevoluntarilytodevelopthe42BYG205steppingmonitoractuationelectriccircuittoimplementtheelectricalmachineryaccuracycontrol.Thealgorithmpartiallyforwillsuit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systemtooperatecarriesonoptimizesmanytimes,willreducethemicroprocessortheoperand.Hascompletedtheobjectvoluntarilythemovementandaccordingtothedifferentsetuppathmovement.
KeywordsMagneto;1602LCD;LM324N;Drivecircuit
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而在选用功率步进电机时,首先要计算机械系统的负载转矩,电机的矩频特性能满足机械负载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其运行可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频率下的负载力矩必须在矩频特性曲线的范围内。一般地说最大静力矩Mjmax大的电机,负载力矩大[1]。
选择步进电机时,应使步距角和机械系统匹配,这样可以得到机床所需的脉冲当量。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为了使得有更小的脉冲当量,一是可以改变丝杆的导程,二是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来完成。但细分只能改变其分辨率,不改变其精度。精度是由电机的固有特性所决定。
选择功率步进电机时,应当估算机械负载的负载惯量和机床要求的启动频率,使之与步进电机的惯性频率特性相匹配还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连续工作频率能满足机床快速移动的需要。
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具有硬件电路结构简单,精确度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1.2课题目的
培养综合运用四年大学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体验一个科研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学会单片机开发应用方法,锻炼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本课题设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及设计,检验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教育的培养效果,并且使学会阅读、利用英文文献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学会设计报告和论文。
1.3课题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门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标志了自动控制领域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一员[3]。它实用性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使人们相信这是科技进步的成果。它更让人类懂得,数字时代的发展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将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微机控制自动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精心撰写了微机控制自动门系统论文。本论文着重阐述了以单片机为主体,LED点阵显示芯片及步进电机为核心的系统。
本设计主要应用SST89E58作为控制核心,LED点阵显示芯片、步进电机、压力传感器、电位器相结合的系统。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1.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中,主要分三个部分设计,一个是输入和键盘显示模块;另一个是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第三个是最小系统和输出模块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设计;
2.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3.输出部分的软硬件设计;
4.主程序设计;
5.绘图板的设计。
1.5技术要求
设计一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仰角≤100度)的板上运动。
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80cm×100cm。物体的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板上标有间距为1cm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课题来源1
1.2课题目的1
1.3课题意义2
1.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2
1.5技术要求2
第2章方案论证4
2.1可行性研究4
2.1.1经济可行性研究4
2.1.2技术可行性研究4
2.1.3方案提出5
2.1.4方案分析5
2.1.3方案确定7
2.2需求分析7
第3章过程论述8
3.1概要设计8
3.1.1系统功能设计8
3.1.2系统结构设计8
3.2详细设计9
3.2.1硬件设计9
3.2.2软件设计19
第4章系统测试28
4.1硬件测试28
4.2软件测试28
4.2.1单元测试28
4.2.2集成测试30
4.2.3功能测试31
4.2.4测试结果32
结论33
后记34
篇7
论文摘要:基于FMS技术开发了模块化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柔性制造的方法,最后以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研究性、综合性实验为例,论述了该系统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为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将所学到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地应用到接近于生产实际的过程中,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这种新的理念打下基础,学院除了建立适合于现代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独立的专业实验室外,筹建了一个开放式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在这个综合实验室中,我们开发了一套完全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由省部共同投资。实验室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组成具有开放性,系统中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可相互兼容,便于以后扩展;二是实验室资源具有开放性,实验室可面向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生或培训学员,做到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1 FMS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训练设备,包含一条闭环柔性输送装置和六自由度并联加工中心(加工站)、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四自由度上料检测站及其控制系统、搬运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智能分类站、现场总线、多层次立体原料库及其控制系统、多层立体成品库及其控制系统、自动化输送线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PLC数据采集及物料监控系统、系统监控及管理控制软件。
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运动控制卡发送位置信号给旋转立体上料库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定角度,实现零件位置对准,同时设置检测开关,通过PLC采集至计算机,判断托盘上相应位置是否存在零件。自动上料机器人将待加工物料送至加工位置后,系统驱动锁紧装置进行物料定位固定,上位机按指定程序控制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进行零件前序的加工。在主界面中点击数控雕刻机控制按钮,进人数控雕刻机控制界面,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主要实现对工件端面的雕刻,通过用户编制G代码也可以用软件将模型转化为G代码,然后通过计算机的串口将G代码传到雕刻机,雕刻机执行G代码。
零件前序加工完毕后,计算机控制零件搬运机器人将加工完的零件搬运至下一工序的加工位置。
在主界面中点击立体仓库状态按钮,进人立体仓库状态界面。立体仓库状态是用来实时显示立体仓库仓位的占用情况,系统实时检测各个仓位的状态,然后系统给码垛机发指令决定码垛机下一次将装配的成品放人哪个仓位,操作者通过观察状态位的图标情况,操作者就可以知道哪个仓位是否为空,并且知道各个仓位物件的重量,通过生产统计还可以知道立体仓库一共有多少个成品,每一类成品的个数及总重量。
2系统特点
(1)包含多种关键技术及单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机器人技术;物流仓储自动控制系统;立体仓库;自动输送线;自动码垛机;物流仓储管理和监控;PLC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多轴运动控制器;气动技术;步进电机及驱动;伺服电机及驱动;VC,VB等高级语言编程。
(2)结合机电教学,编制了的实验指导书,包含多个实验:为了方便教学实际使用,我们为系统提供了专门实验指导书,其内容涵盖机械、控制、机器人示教、插补、自动装配、码垛等多项实验,供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开,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3)交互式图形化操作界面:系统控制软件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交互式和图形化特点,操作简单易学,自动化程度高,使教师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掌握对系统的操作。
(4)丰富的状态反馈功能:通过计算机与各单元及传感器的通讯,将系统中各环节的状态显示在操作界面上,使操作者通过计算机随时了解系统各环节的工况、状态、运行数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5)完善的生产及物料存储统计功能:根据现代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及仓储物流的发展动向,不但在工作过程和原理上仿真实际生产过程,而且开发了生产及物料存储数据库,根据系统的运行随时记录和分析生产和存储数据。
(6)开放式系统结构: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系统采用了开放式结构,提供了完善的控制功能动态链接库和二次开发函数,不用了解底层复杂的时序和操作过程,只需要在VC或VB中简单的几行代码,学生即可开发出自己的运动或控制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网络化视频监控模块,使操作者在操作系统的同时,也可通过电脑屏幕实时观看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控制计算机与校园网相连解,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观看现场实验过程,提高系统利用率,也可实现远程教学。
3如何应用FMS进行本科实验教学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上升,而大型实验设备台套数少;而且大型实验设备的实验通常包括编程、上机、结果分析等,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大型设备开设的实验不能简单的照搬其它实验教学的模式。我们分别探索了以下几种模式:
3. 1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中心老师提出项目申请,参加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工程实践”和机电工程学院组织的“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项目。这些项目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双向选择接受学校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参加。学生分为2-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查阅文献和学习FMS的有关知识,编制程序,上机测试;实验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而定,一般涉及多种设备;实验时间根据老师和学生双方商定,实行弹性制,不拘泥于课堂安排的时间。由于学生人数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做到师生面对面的随时交流。
例如: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
“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加工工件信息,设计一个单件小批量零件加工的“作业计划与调度”的仿真系统,使目标函数“最长流程时间”的值最小,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作业计划与调度”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调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
(1)提供一个很好的、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使学生知道他们是在那个车间、那个环境为加工那些工件设计“作业计划与调度”的方案;
(2)提供一个很好的仿真环境及工具,用来建立仿真模型,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车间调度的运行过程;
(3)提供实现“作业计划与调度”的算法和软件开发环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算法的原理,并在仿真环境中实现算法,得到仿真结果;
(4)提供一个真实环境,如FMS车间或可真正运行的FMS车间模型,在此环境中对上面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针对“FMS教学实验系统”只讨论一种特殊情况,即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先讨论n/m/P/Fmax问题,目标函数是使最长流程时间最短。最长流程时间又称作加工周期,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由于假设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都为零(Ri,I=1 ,2 ,3,…,n),所以Fmax等于排在末位加工的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也等于一批工件的最长完工时间C max 。
设n个工件的加工顺序为S=(S1 ,.S2 , ……,,Sn),其中Si为排第i位加工的工件的代号。以CK(Si)表示工件Si在机器Mk上的完工时间,Pk表示工件Si在Mk上的加工时间,K=1,2,3,……,m;i=1 ,2, ……,n,
式(1)是一个递推公式,当由式(1)得出Cm(sn)时,Fmax、就求得了。在熟悉以上公式之后,可以直接在加工时间矩阵上从左向右计算完工时间。对于某一工作地,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顺次决定下一个被加工的工件。
3. 2开设选修课
由于学习FMS的有关知识,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大型设备一般只有一套设备,要面向学生人数众多的本科生开设实验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首先开设了FMS的选修课。在讲授FMS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FMS的上机实验课,学生分为3 -5人一组。由于课堂讲授FMS的时间有限,加之是选修课;因此,在实验课之前,面对设备再介绍一次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用途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编制程序、适当的上机操作,辅导学生处理实验结果。
3. 3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实验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利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和掌握大型实验设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4 FMS进行本科教学的体会和希望
4. 1 FMS进行本科教学的效果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向本科生开放大型实验设备,对学生选择专业有一定的帮助,也增加了学生参加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就业等的竞争力。例如,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了“FMS研究”项目后,对数控技术有关知识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报考研究生时选择数控技术专业。另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学习了切削图形设计、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作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观察不同的切削过程,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了作业计划与调度的原理、立体仓库的基本操作;该生通过面试后顺利地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近年来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领域,在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和选修课时,也接受其他学院的学生。学生结束项目后,对所参加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兴趣。
相比较而言,综合设计性实验效果明显好于选修课的实验。前者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我们摒弃了传统的验证实验的模式,采取了“双向互动”,教师以更多的精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现代科学技能的理论和知识;在实验方法,应用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2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科研;本科生;创新能力;机器人实践;教学改进
作者简介:韩亚丽(1978-),女,河南郑州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校引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YKJ201102)、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N2013010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311276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221-02
建立和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是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为了实现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国内外的大学均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研究,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即创立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以资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90年代,伯克利大学开始设立了专项资金资助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内,清华大学在考察了麻省理工学院的UROP计划后,于1995年提出了SRT(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学生科技训练)计划。浙江大学从1998 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国科技大学于1999 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等。然而,到目前为止,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科研素质不高仍是一个普遍现象。[1-2]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是引导本科生参加科研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科生具有课程较多、课余时间较少且科研基础还较薄弱等特点。科学研究是高校独立性与知识性的集中体现,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推进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通过合理的途径,建立正确的引导机制,有利于本科生专业学习的促进和提高,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又能使教师的科研得以有效推进,促进教学相长,这是我们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主要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引导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机器人科研项目的例子,浅谈一下心得体会。
一、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意义
1.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长期以来本科生科研主要通是过本科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来实现的。然而现有的这些教学环节通常都是彼此分开,没有形成系统的过程,使得学生的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无法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而大学生若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提出科研的目的与要求后,学生针对其研究内容全面展开工作,独立查阅资料,设计科研方案和具体的研究过程,经老师审阅指导后,进行操作,并撰写研究报告。在科研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了很多课程之外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将书面知识和实验技能转化为科研能力。
以笔者引导的机械类机电专业4名大三、大四学生为例,围绕笔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让4名学生进行助力机器人踝关节的机构设计及控制。首先进行合理的分工,4人分别进行驱动系统设计、踝关节机构设计、传感器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搭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牵涉到传动机构、连轴器、轴(承)座等机械机构,相应的机械设计中还会涉及到一些部件的安装固定,整机各部件的位置配合,整机的装配设计等。参与的学生从零部件的设计到整体装配的各环节都能得到锻练。任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就可能造成返工,这样既浪费又可能延误进度。尽管他们学习过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课程,但有些问题仍然是课本上不能找到现成答案的,这时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后,通过查找资料和向老师请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他们在做科研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而科研本身正是以探索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完整地参与科研实践过程有益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4名学生参与的助力机器人踝关节的机构设计及控制的科研项目集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工作,学生在整个科研项目过程中,掌握了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电路板设计、电路焊接与元器件装配、软件编程、仪器设备使用、资料检索等各项能力,其综合能力在科研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大学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到点上课、下课走人,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只有上课时在教室,其余时间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较少。而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相处时间增多,利用此机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多,使很多指导教师都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在科研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研究经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初生牛犊不怕虎、迎着困难继续深究的学习劲头也时刻激励着教师继续前行。
同样以引导的机械类机电专业4名大学生为例,笔者在带领他们做课题的过程中,与他们长期相处并对相关科研问题进行探讨,能很好地洞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根据他们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其中一个学生,项目初始启动的时候,通过初步了解得知他会使用机械绘图软件,就给该生分配了机构三维绘图的工作,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现该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就把电路板制作的任务调给他做,后来的工作证明他确实很快完成了任务。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不擅长理论分析;而有些学生思维活跃,遇到问题时能很快想出解决方案,但却不愿动手实践。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通过科研活动中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可以使教师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学生,积累了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在科研过程中,教师也会发现学生的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哪些知识虽然课堂讲过,但实际中学生并不会很好地运用,进而实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具体实践
1.合理设置研究内容及工作量的分配,提高指导质量
指导教师在设置科研的研究内容时,要进行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分析,设置的课题不能太难,以避免造成学生完不成任务丧失信心进而减小对科研的热情,但也不能太容易,以避免学生认为科研简单进而滋生浮躁的心态。
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全面,尤其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很多在科研中要涉及的专业课都还没学,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对科研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例如针对电机控制问题,机电专业大二学生专业课还未涉及单片机、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如果要让他们做电机调速、电机的PID控制等,对他们来说任务比较困难,还需要向他们普及机电类的基本知识,而大四的学生学过调速系统控制,能够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在给大四学生分配任务时就可以直接将任务细分到电机控制。
指导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时候,还应对参与科研的学生数量进行控制。目前,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学生多、教师少,有的教师甚至带几十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些教师想让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也很难操作,因为如此多的学生,教师根本就顾不过来。同时教师要树立责任心,而不是笼统地负责学生的一些基本管理,要对他们进行系统严谨的科研训练,不仅要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而且要重视他们科研素养的培养,达到提高指导质量的目的。
2.处理好学习与科研的关系,实现学习与科研相辅相成
本科生的课程较多,课外时间较少,如果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势必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如果处理不好学习与科研实践的分配问题,势必会影响平时的学习,造成学习成绩的滑落。所以关于时间的分配问题,学生应该把握好度,同时指导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课程特点给予合理建议,例如,当面临期末考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暂停科研工作便于安心备考。
只要进行合理分配,本科学习和参加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和互补的,科研工作给本科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兴趣、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广阔的视野,而学习则是科研思想产生的根本和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4]本科生参加科研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渡,是消极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独立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动力。学生虽然在本科生科研中花了很多时间,但是由于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使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仍然能够处于年级前列,通过科研培养的这种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效率提高,并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好处。
3.形成行之有效的科研梯队,注重本科生的持续培养
大学教师的科研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学校对本科生科研的培养也是一个持续的工程,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要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科研梯队,避免大四学生毕业之后,后面的学生出现断层的现象。所以一个指导教师应该同时带不同年级的学生,例如同时分配给同一个导师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各2~6人。由于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两三年的培养,已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可以让他们去带大一大二的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指导教师只需直接辅导大三大四的学生即可,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由大三大四的学生去辅导,[5]减少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让科研团队得到持续的发展。
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规划好本科生持续培养的步骤,避免学生围绕着一个项目做了一个学期及一段时间后,短期任务完成之后学生也随之退出。指导教师应合理划分项目任务,确保学生科研的持续性直至学生毕业,尤其是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应该是该学生前期工作的延展任务。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一个学生科研水平的综合考察指标,也是最终的考察方式。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 所学知识得到梳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6-7]通过本课阶段这种持续性科研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将得到一个持续的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实现本科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一直备受我国众多教育界人士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很多高校都相继对本科生实施科研工作进行了探索与尝试,[8-9]但仍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本科生的课程量大,课外学习时间较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有待提高与改进;缺乏完善的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管理办法及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机制,使得本科生参与科研及教师引导科研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开设讨论班等方式让学生有相对自由的自学时间,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等来提高学生及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四、总结
总之,尽管目前本科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教育改革还不够成熟,但笔者从中收获良多。在引导本科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了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使得学生进行了机器人实践的锻炼,提高了其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清楚了学生在专业课方面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进而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随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计划的不断完善及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大力提倡,将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明臣,郑永果,刘强,等.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4):80-81.
[2]李晓阳.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与转型[J].江苏高教,2009,
(1):68-70.
[3]孟浩.机器人制作给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带来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09,(4):13-14.
[4]姚祥,张冬梅,谢娟,等.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03-304.
[5]冯斌,祝江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07,
(1):25-26.
[6]冯团辉,范丽波.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思考[J].科教文汇,
2010,(2):98-99.
[7]滕福林,王建华.导师制对研究型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40-141.
篇9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下降。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骤增,生源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学生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较薄弱。
2.受就业、考研影响。
由扩招影响,近年来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异常严峻,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与部分学生找工作及考研的时间段相冲突,自然把毕业设计放在了从属地位。
3.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对设计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答辩前三四周加班加点,东拼西凑,更有甚者在网上购买毕业设计,准备敷衍过关。
(二)指导教师方面的原因
1.部分教师业精力和实践经验不足。
近年来,由于扩招导致师生比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对毕业设计指导投入精力不足;还有一些教师缺乏现场经验,缺乏科研与实践背景,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2.选题方面原因。
选题的质量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毕业设计题目与实际项目及学生就业去向脱钩较严重,内容空洞,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部分题目过于陈旧,因该类型课题网上资料齐全,从而导致作弊现象较严重。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1.毕业设计经费投入不足。
一方面,配套实验设施建设不够。随着学校的扩招,实验资源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进修及企业挂职锻炼方面投入不够,导致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2.毕业设计监督管理不完善。
对毕业设计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是保证其顺利的前提基础。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制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在具体实施上多数流于形式,缺乏管理力度,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二、加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新指导模式
(一)完善相关课程改革,调整毕业设计时间
到一些知名企业充分调研,了解企业、社会对人才及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更新,整合一些有相互重合部分的专业课程,多增设一些基础实验及综合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可将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第十周开始,以缓解学生精力不足。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完成文献检索、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相关讲座,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多购置一些综合性试验设备,提高试验的开出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验室,使学生和教师有机会到生产一线实习及毕业设计,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现场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及奖惩
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对毕业设计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该与二级院系及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相关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开展毕业设计讲座,让学生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去完成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选题严格把关,根据过程检查结果评定平时成绩,公平合理地对待最后的答辩及成绩评定。对于学术不端,抄袭及造假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及延期毕业等处分;对毕业论文优秀的学生和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此项内容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挂钩,以提高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为毕业设计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探索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1.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
“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一到大三,在此期间学生在学校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门课程,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第二阶段为第四年,学生在企业结合生产和科研开发实际,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及毕业实习,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完成毕业设计指导进行生产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这种毕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及动手能力,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2.基于创新竞赛毕业设计改革。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新竞赛尤其是国家级、省级大赛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如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竞赛从大二、大三开始,毕业设计与创新竞赛相结合,避免了学生与大四的找工作、考研等相冲突,同时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可将大赛内容分成几部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增加了学生的分工和合作,大赛获得省级或国家级奖可代替毕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基于实物模型、科研立项等的毕业设计改革。
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鼓励实践性、多样化的选题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及综合能力,选一部分学生参与实物模型制作,以机电专业为例,如结合单片机、PLC及基于三维软件的装置部件设计等的设计题目,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硬件调试的实践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完成实物制作或模型的装配仿真即可代替毕业设计;对于部分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的同学,内容符合本专业方向,完成立项的结题答辩经审定通过可代替毕业设计。
三、总结
篇1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 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作为学校的非重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该专业拓展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素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该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40-0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1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在2012年江苏省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该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顺丰速运、张家港正大富通、苏宁电器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通过“1+0.5+1+0.5”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全体同学均进入订单班学习,成效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保持100%,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初次就业对口率超过85%。
一、订单式培养的内涵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部分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岗前教育,在此基础上进入协议培养单位继续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充分融合。但订单式培养要解决好校企双方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在管理上要消除学生的“包就业”意识。“订单班”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才培训时间与经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入企业工作的前期培训,为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能。所以,“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适应企业需求的发展方向。
二、“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内涵
物流管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一门专业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订单班”为切入点,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一阶段,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校外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以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等课程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能力,拓展职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以我院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为依托,利用教学实习,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产品项目生产、制作及工艺流程,增强对相关产品性质、特征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阶段,第3学期在校外企业训练。通过第一阶段校内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素质,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有了一定了解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职业认知和岗位体验,按物流管理岗位群进行轮流训练,期间实现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评价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岗位工作,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定位,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第三阶段,第4、5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第二阶段在企业物流管理岗位群轮流训练后,使学生明确岗位群的具体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第4学期主要通过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仓储作业、运输与配送作业、供应商与客户管理、物流营销等专业核心能力。在第二阶段的校外训练后学生能够在核心课程学习时有所侧重,注重专项能力的培养。第5学期主要通过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高职业技能,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第四阶段,第6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通过第三阶段核心能力课程的侧重学习,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习企业和岗位,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专业职业技能。如图1所示。
三、“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特色
“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订单班”培养提供了平台,解决了企业和学生无法相互了解的困难。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订单班成立的时机。在大一下学期,安排订单班的合作企业到学校进行多场次宣讲,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开始前选择合适的实训企业。
2.合理的课程置换。对“订单班”学生的通用能力训练课程进行课程置换,通过合作企业安排企业需要的课程来置换通用能力训练的学分。在学生到岗实训之前,学生需要根据企业安排在校或者在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掌握上岗前的基本知识,具体课程由企业制定课程置换方案。
3.顶岗实习落实。“订单班”学生原则上最后一学期直接到相应的合作企业完成最后一阶段的顶岗实习任务。通过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学生获得了基层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与企业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学生邀请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企业最终选取人才的目标。
四、“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培养的学生管理
“订单班”学生的管理是校外实习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完成学生实习秩序和纪律管理,实习内容安排和实习成绩评定三项任务。
1.教师入驻企业.对企业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派出驻企业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对区域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派出驻区域巡视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
2.双导师制度.通用能力训练由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方案,确定轮岗岗位,完成实习手册。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在岗位实习时间由企业管理,在其它时间由学校指导教师管理。根据实习手册完成情况,由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顶岗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岗位,确定实习合格的考核内容;协调各项安排;解决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类学生问题;实习期间由企业按正式员工的管理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根据顶岗实习表现情况,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五、“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成效
1.学生职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提高.从2009-2011级三届学生开展“订单”培养成效来看,参加过“订单”培养的学生,其企业认知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明显高于往届学生和其他未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企业对“订单”培养学生的用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据麦可思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2009级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及愿意推荐母校等2项指标在机电学院各专业中排名第一。同时,专业学生的专业毕业率、就业对口率、高于系部其他专业,学生就业企业规模、就业薪资等就业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2.专业教师得到锻炼,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参与专业“订单班”培养的指导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下企业跟踪指导和参与企业实际锻炼,教师的企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明显高于以前,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和实际企业培训能力有效提高,有5位教师参与了系部企业培训工作;有5位教师参与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4位教师参与了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工作。同时聘请“订单”合作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为学生授课。
3.强化了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订单班”校企人才共育机制.校企合作制定“订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展“订单班”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指导,建立了“订单”校企互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开展质量评价。通过实施“订单”培养教学实习的实施,在校内学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初步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基于“订单”培养的人才共育机制。
4.星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涵提升.依托“订单班”的教学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得到增加,基地内涵建设有效提升,正大富通和苏宁两家实训基地被评为学院五星级基地,校企双方在基地人员互评的人员和数量上明显提高,双师基地建设的数量得到增加,在基地开设和开展了几个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 童云飞、刘桂林、顾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 王晓明、刘伯超、陈勇:基于“1+0.5+1+05”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11).
[3] 米晓晶、吕伟、高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浅析[J].价值工程,2012(03).
[4] 王岩: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S1).
[5] 林肖卓: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2013(08).
[6] 孟宪微、殷山明: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1).
[7] 郑益仙: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