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范文

时间:2023-03-26 01:0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庆西南育才学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庆西南育才学院

篇1

二、5所有预科直升生的高校

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

三、预科直升考试科目及时间

(1)教育部所属院校预科班考试科目和时间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2)市属高校预科直升考试科目:

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社科素质 社会学 精品课程

一、相关概念探讨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校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有大约25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约300 多所民办学院。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

在正视我国民办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民办教育存在的不足。民办院校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学生生源,无论从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自身特点。作为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各大民办高校、教育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均以积极的心态来正视存在不足,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人文社科素质的缺乏是众多民办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人文素质是指一种内在的身心品质与精神,它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有学者指出民办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设置欠科学。再有,民办院校的师资主要由专职教师、母体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教师资源组成。资源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给教师队伍的管理带来难度。同时,民办学院教师报酬与教学数量相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求数量略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来看,社会学均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就我国而言,部分高校也把社会学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因此,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利提高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课程。

二、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育才学院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涵,努力打造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育才校园文化,始终秉承“厚学养德, 树人育才”的校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的功利性的问题,学校领导从多角度来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从课堂上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先从管理学院开展试点,逐渐向全校推进。

社会学是一门对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证性要求都十分突出的专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教学手段,将社会学课程建设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育才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有着如下几点特色:

课堂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突出重点,解答难点,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开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内容上,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教材,最终选取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主体教材,同时参考其他社会学教材与社会学经典著作,将《社会学概率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为十三章,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增进学生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打消三本学生对“理论”的刻板效应和恐惧感,让学生初步具有社会学专业视角。

课堂讨论(社会热点、时事分析法)。社会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社会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分析每堂课都开展,先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社会问题并进行课前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加以点评和积极引导。这一方法接近了生活与社会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和辩论,用以引导学生注重自学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社会角色的时候,课堂讨论实现了师生良好互动,能较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会。本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原则,本课程特设置了读书环节。由教师为学生列出社会学的经典读本书单,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经典理论来认识、分析社会。读书会最直接的作用是影响了学生课余时间结构。课程小组前后进行两次调查显示,通过加入读书会,80%学生增加了课后读书时间,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的频率由人均2次/月提高到10次/月。读书时间的增加是以看电影、玩游戏、睡觉时间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

课后辅导。一方面,配合《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心得。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耐心指导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以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有两个板块,一是校内专题报告,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课题,邀请重庆社会学界内专家、本校教师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这类专题报告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时提供一定的经验。如“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由学校到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这一类主题报告,报告人均从社会学专业角度出发来解读现实问题,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深入。有学生听完报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理论这样指导实践的。二是校外板块,积极为学生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参与2011年度重庆社会学界年会、社会工作年会、其他高校相关人文社科讲座等,以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标。

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得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实践。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社会调查工作室、实训室进行练习,并在校园内就学生的自身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培养师资。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培养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着重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知识体系。民办院校部分教师的素质受到学校和社会质疑,这与教师个体素质有关,同时与整个民办教育的大环境有关。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其次是教师社会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培养。从整个重庆市社会学教学系统来看,社会学科班出身的师资并不多,在民办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积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校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让教师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等。

三、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从课程小组调查来看,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和上学期相比,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加肯定诚信的作用;更多的赞成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和人生。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学会了用各种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困境时,多了一分理性,少了几分冲动,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理性面对。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所改变。学生由起初“政治课毫无作用”,到如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实效性,能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分析社会发展规律,这样的改变也证明了社会学概论课程建设在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上起着一定作用。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四个学期以来,我们看到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看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艰难性。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加强与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单从一门课程的建设远远不够,应该做到:

一、将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习。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程的任务,也是专业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打造精品师资,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育,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提高到利国利民的政治高度。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文联.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篇3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首个中西部保税港区和首个“水港+空港”双功能保税港区。其功能定位为:立足于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地位,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在现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叠加,主要从事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多式联运和金融商贸服务等7大业务。同时,重庆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二、重庆保税区发展为西部扶贫开发迎来了历史性新机遇

随着重庆保税港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辐射范围将不断扩大,作为紧邻重庆的整个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外商投资及相关服务产业等大型企业入驻的理想区域。保税港区的建设,将给西部扶贫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现就借助重庆保税区发展推动西部扶贫开发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重庆保税区发展势必聚集众多政策优势,整个西部地区将因此受益

西部地区的贫困,有其历史根源。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西部地区多为穷山恶水、交通不便,故历代政府并不怎么重视西部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种经济政策更是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经济特区等倾斜,使得东部沿海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仍停留在原位,从而加速了东西部经济差距。另外,随着东部沿海更为发达,西部更显落后,导致各类企业及各类人才均往东部沿海聚集,而西部地区进一步人才匮乏,从而加剧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现在,随着重庆保税港区获批,重庆成为示范城市,其各种政策优势都将向重庆聚集,其辐射范围必将扩至整个西部地区,这为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大好的政策环境。有了国家的各种政策支持,西部扶贫开发将迎来新的生机。

2.重庆保税区发展势必改善西部地区各种基础设施,并聚集大量企业,为西部扶贫开发创造硬件条件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其交通自古以来都很不便利。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对西部地区交通状况的最好写照。除交通之外,其他基础设施也很落后。这使得西部发展一直受阻。但随着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这一切都将得到改善。国家要在重庆打造示范性物流基地,就必然会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尤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重庆保税港区设立后,得益于政策上的优势,不仅可以聚集大量货物进行物流分拨;还可以大量吸引外资,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产业链,从而加速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可以预期,重庆保税港区这种强大的区域吸引和辐射功能势必推动重庆及整个西部地区的物流、商贸、金融、地产等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实实在在地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从而解决西部地区老百姓的收入问题。

3.重庆保税区发展势必聚集各类人才和强化西部教育,从而为西部扶贫开发创造软环境

西部贫穷,除了贫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落后、生产力低下等等,更重要的是贫在思想、贫在观念、贫在文化素质、贫在教育等方面。但随着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各类人才势必随着企业及各种优惠政策及基础设施的改善从而大量地向重庆及整个西部地区聚集。他们的到来,势必带来先进的观念、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将对整个西部地区原有的落后思想及低下的文化素质形成强烈冲击。而西部地区各类高校也会紧紧抓住这个发展的大好机会,强化西部地区的教育。这样一来,西部地区的整体文化素质将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这为西部扶贫开发创造了极好的软环境,为后续的扶贫开发开创了新的思路。

三、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主体必须主动迎接挑战

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为整个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大好机遇,但这并不等于整个西部地区就会自动脱贫,它需要扶贫开发主体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并紧紧抓住此次机遇从而由贫困走向富裕。所谓扶贫开发主体,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和各类扶贫组织,更包括贫困者自身。若贫困者自身不努力,外界再努力也没用。

1.明确扶贫方向,调整经济结构

扶贫的根本方向,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 西部各贫困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本地区和西部整体发展要求,判明重庆保税港区给自己带来的具体机遇,从而调整经济结构,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经济发展了,就业岗位多了,老百姓收入多了,贫困就减少了。

2.支持教育、改革教育,用好各类扶贫资金

扶贫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思想、改变观念、提升素质。而这一切都依赖教育。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各类扶贫资金,一定要慎用、巧用,而不能贪污、挪用、乱用,一定要用在教育上,大力提升本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培养其新观念、新技术,为其谋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3.贫困者自身应积极主动地改变观念,迎接挑战

要脱贫致富,其根本不在于外界的扶,而在于贫困者自身发自内心的强烈的要脱贫致富的愿望。若贫困者自身连这个愿望都没有,那么外界的扶贫其效果将可想而知。因此,贫困者自身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愿望,同时强化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念。当然,光有愿望和信念不行,还必须有切实可靠的行动。所以,贫困者自身应当抓住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包括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改善谋生技能、主动寻求外界帮助等等。另外,还需控制自身家庭的人口状况,“少生娃,多种树,不出几年能致富”应当成为自身的心理诉求,自己给自己减轻负担,从而轻松迈上致富道路。

篇4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过剩;农业信息;农业保险

2004年之后,我国农业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2006年之后,农民从事农业免收农业税,加之最近一年多的农产品物价上涨过快,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也吸引了大量的志士投资农业,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从事农产品生产。因此,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十分丰富,但在多个地方出现了多次多个品种的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严重过剩,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甚至导致有些农民巨额的亏损,出现了因此返贫的现象。农产品中的鲜活农产品一旦销售不畅,就容易发生坏变,致使彻底没有价值,给农民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鲜活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现象必须有比较完善的救援机制,来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一、鲜活农产品区域性过剩的现状特点

根据媒体的报道及笔者的调查,我国鲜活农产品区域性过剩的现状存在的比较普遍。据估计重庆市2007年因鲜活农产品的过剩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在1亿元左右,而全国的损失估计不下百亿。

(一)鲜活农产品过剩具有很强的周期性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生产规模变动都有周期性特点:上季价格较高下季扩大规模过剩卖难减收,这种恶性循环已成规律。很多蔬菜、瓜果品种频频出现上年价格高,第二年就出现卖难的周期性问题。2007年夏季,重庆西红柿的价格在1.0元/公斤,而南坪西红柿种植户的番茄基本维持在0.2元/公斤,甚至根本卖不出去。

(二)技术门槛低的品种易出现季节性过剩

目前,我国市场出现区域性过剩的季节农产品多为西瓜、芹菜、大白菜、西红柿、大蒜、青椒等普通的农产品,这些农场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品种同质化严重、生产中很容易被其他农户复制,从而上市时间集中,导致短时间内在本区域内供给无限增大,本区域严重饱和,必然引起价格大福下跌,甚至是销售不出去,当农户的收益不能弥补采摘费用时,农民将“虐待”这些过剩品,导致农产品烂在田里。

(三)农产品卖难多在地理位置较差的中西部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产品卖难问题主要出现在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东部地区较为少见。这些地区的销售市场饱和,但是苦于地理位置较差、运输成本和损坏成本过高,致使产品虽好,但依然滞销。

(四)夏秋季是鲜活农产品过剩最明显的时期

近几年鲜活农产品卖难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这是由于夏季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的生长,集中上市期间市场供应量突然增加,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比如重庆的西红柿、山西的西瓜等过剩情况均是发生在夏秋季节。

二、农产品区域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的原因有很多,有农户自身的预测不准的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变化原因,也有政府引导不足的原因;既有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及突发性市场波动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生产、流通、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体制原因。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农户缺乏理性预期,市场意识较差

我国农户小规模经营中普遍存在盲目性。农民种养植决策信息落后,往往根据上年价格情况,如果上年价格较高,今年则多种、多养。农民缺乏在市场经济中的理性预期,从而导致了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近距离的模仿导致了农产品同质化,使得产品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上市,产生了区域性的过剩。

(二)农业信息混杂,获取农业信息手段落后

我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获取信息的手段非常落后,多数是邻居的传闻和地方电视信息,信息的区域性局限很大,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实准确的信息成本很高,而滞后性、失真性信息大量充塞农民仅有的信息渠道,致使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经常和市场真实需求不一致,误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行为,这些现象也是不绝于耳。

(三)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储藏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缺乏自己的组织机构,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缺乏必要市场销售能力和技巧,同质生产大量被复制,销售时也是大量农产品直接上市,没有市场缓冲,引起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本地区市场供应饱和,引起过剩。

另外我国初级鲜活农产品缺乏必要的加工和包装;冷藏保鲜手段落后,使得鲜活农产品保鲜时间很短,无法延伸产业链,也是导致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并引起过剩重要原因。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3到1∶4,而我国则为1∶1左右。我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

(四)农产品物流等配套服务缺乏

由于缺乏先进农产品的物流及技术服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我国每年仅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等就数量惊人,总损失达到750亿元。

但是由于农产品物流的具有强季节性,淡季旺季物流需求差异大,方向性突出,车辆返空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运作组织难度大,农村物流发展速度缓慢,更是制约鲜活农产品在大范围内有效流通。

(五)农产品的供应跟不上消费者需求

农产品的供给跟不上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但目前农村的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无法提供满足城市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另外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导致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

(六)政府引导能力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

据据张鹏(2008)实证分析,农产品的供给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较强的价格粘性,因而政府在农业生产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引导作用。但是在有些地方,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全局性视野,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忽视市场供求规律。造成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导致部分地区的鲜活农产品过剩,但又没有配套的救援措施,从而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建立和完善鲜活农产品季节性过剩的救援对策体系

农业具有弱质性、产业基础性等特征,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发挥产业基础性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战略作用。因此应对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有比较健全的处理机制,在发生区域性过剩的时候应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一)以储备的方式,调节市场供求

针对有些品种的鲜活农产品,可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信贷公司。当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农产品信贷公司在市场上收购和储藏鲜活农产品,以提高价格保护农户的利益。当市场上求过于供,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时,该公司则抛售自己的储备,以稳定价格,不使消费者受害。国外经验表明,这个措施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真实有效

鲜活农产品的过剩,往往是本地区的暂时性饱和,在其他区域很可能是不饱和,甚至是缺乏的,关键是农业信息的有效使用。建立直接面对农民的统一网络办公平台,提供便捷式的市场信息服务,让农民能够了解各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引导农业生产和流通。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通过立法及行政手段确保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真实性。

(三)完善农产品物流等配套服务

建立完善农村、农产品物流体系,鼓励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提高物流效率。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本地域大型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细化,联动农村和农业的物流,减少物流的成本。扩大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使之充分利用短期化的信息和其他资源,减少本地域农产品的剩余,尽量减少农户的利益损失。

(四)利用“社区支农”模式,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

发达国家为解决鲜活农产品的过剩问题,也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其中“社区支农”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比较有可操作性。在此模式中,实行双向会员制,既在城市社区发展消费会员,又在农村社区发展生产会员。市民和农民自愿申请入会,加入计划的市民向协会交纳一定的食品预付订金,同时申报家庭下个星期的食品需求。在集中了市民预付的订金后,按照入会农户的生产能力和经营产品,把资金分配给入会的农户,作为他们的生产资金、产品预售收入以及劳动报酬。目前美国有些地方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完善农业的保险救援机制

保险是农业的守护神。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和市场之间存在不一致,导致农户经营的风险。因而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开发一些新的品种,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市场风险保险,尽量消除农产品因过剩带来的利益损失。

(六)鼓励农户采纳新品种和新技术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是消除鲜活农产品区域性过剩的有效渠道。改变原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确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含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扩展农产品功能的观念,逐渐消除供需结构之间矛盾。

(七)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产业链

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资金补贴形式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到农村投资,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的储藏、深加工能力,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发展现代农业。这样可以保证农产品不会受到销路不畅影响而引起农民的损失。

(八)成立各种农产品运销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从日韩的经验来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户的谈判力,有利于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根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建立公益性的鲜活农产品运销合作组织,用于指导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税费优惠等措施。通过扶植大型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化组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基地的标准化、产品的品牌化、利益共享化,大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流通效益,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高杰,李正波.我国农产品“卖难”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7(2).

2、查贵庭,卜卫兵. 我国“农产品过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2005(1).

3、仝新顺,赵赋. 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刻不容缓[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4、钱晓燕,余敏.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障碍和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6).

5、王洪凤,白英秋.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辽宁经济,2008(3).

篇5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生活美学;丹托;黑格尔;科耶夫

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058-04

作者简介:江 渝(1980-),男,重庆人,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生。

张瑞利(1981-),女,湖北仙桃人,硕士,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新院讲师。

当前,学界对艺术终结论讨论热烈,而生活美学理论也方兴未艾。下面的思考希望在三方面对这些问题有所贡献:首先,更为自觉而深刻地将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关联刻画出来,追问它们的理论旨趣究竟为何;其次,进一步扩大视野,对它们展开深层反思,即不局限于艺术学、美学领域,而是考量其得以产生的那些更为基本的哲学预设,检讨它们的哲学意义与理论价值;最后,回到美学世界,尝试批判性地对此问题做出回答。

自黑格尔在其美学讲演录中提出艺术终结论问题以来,[1]就此问题一向讨论不断。[2](P44-132)当下的讨论对象,主要是美国学者丹托所重新诠释展开的艺术终结理论。[3](55-91)

丹托虽然同意黑格尔艺术必将终结的结论,却给出了与之不尽相同的理由。黑格尔以世界历史的视角来观察艺术、宗教、哲学的演化,认为世界精神将单向度地进步至更高阶段,如此一来,那些低阶段的精神形式就不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到“浪漫型艺术就到了它的发展的终点,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一般都变成偶然的,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割裂的。由于这种情况,艺术就否定了它自己,就显示出意识有必要找出比艺术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实。”[1](P288)虽然艺术还可能继续存在,但这种存在却已经不具世界历史意义,因为绝对精神已经不再贯注于其中,不再在其中得到对象化地圆满呈现。这样,绝对精神从艺术转移到更高的精神阶段(如宗教、哲学)以后,艺术存在与否已经无足轻重。这是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理论说法。与其他很多哲学思想一样,丹托对黑格尔的继承是透过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来进行的,[4](P127-129)在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中,[5]历史不再具有方向性,世界历史已经终结,精神或人性不再需要进步,因为推动进步的根本动力(即对高贵价值的追求和对低贱价值的鄙视)已经不再存在。当人与人在价值上变平等之后,人与人的行动也具有了同样的价值,这在艺术而言同样如此。各类艺术、种种艺术品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贵贱之别,甚至艺术与其他人类事务、活动及生活之间也不再有根本区别。“艺术创作会继续下去。但生活在我想称之为艺术后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创作者,将创作出缺乏历史重要性或意义的作品”。[4](P102)如此一来,艺术当然就失去了过去的特殊性质,没有了特别存在的必要性。它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但当它与其他人类行为在性质上类似,其所创造的产品与其他事物可同等看待之时,艺术这一特指当然也就可以被取消了。“艺术品可以被想象,或者实际上被生产,它们可以完全和纯物品一样,纯物品是完全无关乎艺术的状况的,因为后者需要的是你不可用艺术品具有的某种特殊视觉属性来定义艺术品。”[6](P19)这是丹托提出的艺术终结的理由。

不难理解,丹托的艺术终结论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等理论思想联系紧密。[7]当日常生活整个被审美化时,个体也就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人生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每个人也都成为了实际上的艺术家了。这样,生活等于艺术,艺术也就等于生活,这两个思维走向成为了艺术终结论发展的实际上同质的两个出口:一些认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者主张要将生活艺术化,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实践生活中落实,[8]但这种将生活化为艺术的理论却轻视了“日常生活的两面性”,容易流于“一味为现代都市美轮美奂的消费主义论证合理性”。[9]因而有学者提出了将艺术生活化的方向,即生活美学的主张。这一理论的代表刘悦笛先生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当代艺术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审美泛化’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它凸现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益模糊。当代艺术也以‘反美学’的姿态走向观念、走向行为、走向环境,也就是走向了‘审美日常生活化’。”[10](P406)对于刘先生的理论建构,有学者指出其一大弱点,是对于“生活”不加理论定义,不做理论追问,仅仅是以现象学直观的方式来面对它。[11]

我们认为,讨论生活美学,首先需要明确其中的“生活”究竟为何;同样,讨论艺术终结论,其实质也是要确立何谓“生活”――“生活”在此问题域具有着基础地位,即是说,只有明确了何为“生活”、为何“生活”,问题才可能被厘清。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在深层具有着的共同的哲学理论支持,这需要被首先明确下来。

对“生活”的整体或全面的美学研究当然是不可能的。“生活”的内容无所不包,生活美学不可能面对人类生活整体展开具有价值的研究。“‘生活’是一个太大的概念,它就是人生之全体。……‘生活美学’要有实效,务必对‘生活’这一哲学总概念做进一步的分析性界说。”[12]如果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是指“生活美”概念中的“生活”,即是指人类或个体所面对的所有行动领域及其事务而言的话,则它不是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所针对的理论对象。在艺术终结论中的“艺术”概念,所具有的更多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内涵,并没有局限于现实中的艺术领域;同样,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概念,也是在指一种面向生活、回到生活、指导生活的精神价值判断,它并不最终归属于物质领域。

就人类生存方式而论“生活”,这正是丹托艺术终结论的理论渊薮。在丹托的科耶夫-黑格尔视野中,历史的终结就等于艺术的终结。在这样一个后“现代”阶段,在这样一个末人(the last man)的世界里,艺术在“现代”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异质性、精神性力量与价值已经不复存在。过去,在审美现代性的视野中,艺术作为一种“通过批判方式来表达的”现代性思想立场,是一股批判的力量,总是在面对工具理性的异化世界展开不停的反抗。”[13](P299)艺术与生活总是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它高高在上,引导着生活向更为高尚的方向挺进。这股力量在美学思想中以审美自律论为代表,审美观照的无功利性成为了人格理想面对异化的世俗世界的精神武器,并进一步作为通向道德自觉的阶段(康德)、人格健全的手段(席勒)等发挥着各种无可取代的作用。

而丹托却大力批判了这种“没有什么会因艺术而产生”[4](P7)的审美自律论思想,认为在这一理论思维中,艺术“可能有的任何用处都会是一种误用或一种错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分离使其被降格到“无用”的地位,“艺术类似于本体论上虚空的场所。”[4](P11)丹托力图将审美、艺术拉回功利性的现实生活中来。这就反映为他批判审美自律论的精英主义倾向,主张审美、艺术彻底地大众化、日常化、民主化,即将其去魅化。丹托认为,“艺术史的宏大叙事……就是有一种模仿的时代,后面跟着一个意识形态的时代,接着是我们的后历史时代。在这一时代,只要合格,什么都行。……没有艺术品必须体现的特殊方式。我们应该说,这就是当前宏大叙事中的最后时刻,这就是故事的终结。”[6](P27-28)这一倾向的理论发挥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得到了充分直白的表达。[14]福山立足于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断言历史必然终结于充分民主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是末人充斥的世界,在这个多元化发展至极致的世界里面,没有谁比谁傻多少,也就没有谁比谁聪明多少、高贵多少,或者更有艺术气质、审美趣味之类的。这个一切被扯平了的世界将不再有所谓的艺术这样的与生活异质的事物存在的空间与可能性,“想必已不可能再创造出像反映某个时代最高精神境界的伟大艺术,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因为不会再有新的时代,也不会再有艺术家和诗人所需要的那种独特的人的精神存在”。[14](P352)

艺术终结论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这种哲学意义极度地发挥了出来,这样一来,生活美学也就内在地与其接洽在一起了。在一个历史终结的后历史时代,末人们仅仅只有生活,而不再有艺术,因为时间在此已经不再流动,或者说时间的变化已不再具有意义,现在=现代=终结=永恒,历史已不复存在,生活从此成为了唯一的存在形式。这种历史意义的终结,与对审美自律论的批判,其内在具有理论的同一性,因为这二者(即历史与审美自律论)的根源都是德国古典哲学。在康德那里,审美自律论被建立起来,而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却在于它应为道德世界的实现、世界历史在生活中的实现贡献力量。于是,在现代哲学的入口处,康德直接面对的就不仅是一个审美活动是否具有功利性的问题,而是以艺术为代表的理论与以生活为代表的历史实践的关系问题,它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被十分明确地意识到了。但席勒的理论却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案,“游戏的人”无法最终落实为一个道德的人,艺术游戏无法与生活在现实中合一,永恒的艺术与生活中时间的流逝两相对峙。只有到了黑格尔,才将艺术调适在了绝对精神的现象过程(即世界历史)中,将永恒在历史的时间变化中实现了出来,从而将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了起来。但这种调和却又必然面对艺术终结的结论,因为只要存在历史中的精神进步,就必然会出现具体异化物的终结。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是从康德的哲学精神出发来展开的,将这个历史过程永恒化,即认为世界历史的变化并不存在某种末日审判式的终结,因为人是在不停地对未来进行创造。如此一来,人的前方就总会有新的目标可供追寻,就不会产生黑格尔的终结论,也就不会使人变为末人从而失去进步的动力。有学者指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在哲学上说可以被看做一种“叙事”论,即采用一套理论话语来建构一种面对生活(及艺术)的态度,“艺术终结论是由现实情境引发的体验、态度或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准确地说,它是伴随话语模式的转型而引发的一种叙事行为”。[15]而马克思的哲学与之不同,马克思恰恰是希望消解类似的这种叙事话语,认为这些话语实际上都将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展开而自然而然地消失,“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其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陷,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错误,而且只有当它陷入这些错误时,它才消除掉这些错误”。[16](P258)

如上所述,艺术终结论及生活美学讨论的背后,是各种不同的生活哲学在相互碰撞。只有从生活哲学的层面出发,才可能认清艺术终结论与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

在丹托、福山等人的理论观照下,生活已经不再具有新鲜的变化可能,随着历史的终结,每个人都不再去力图与他人竞争,在竞争中让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同,因为比较的标准已经被多元化为无穷多个,“我们已经进入‘后历史’时期出现的极端多元主义”。[6](P6)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如此一来,人也就不再需要去追求其他的生活方式了,所有人在都变得独一无二的同时,也都变得无足轻重,但这种平等却正是末人们的追求。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在尽力生活,但这些生活却又总是只停留在一些肉体性的小满足上,生活不再具有精神性的目标,艺术在此也只能为肉体的满足服务。“人在历史终结时消失……人重新成为动物,那么人的艺术……也重新成为‘自然的’。……在历史终结之后,人仍将建造大型建筑,创作其艺术作品,就像鸟儿筑巢和蜘蛛织网,仍将模仿青蛙和知了,演奏乐曲……后历史动物因他们的艺术、和游戏的行为而感到满意。”[5](P518)

在丹托艺术终结论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艺术工业化的判断,是其将审美自律性打破后的必然结论。在其黑格尔理论资源中,认为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已经被哲学所掌握,个体处在世界历史的规范中井井有条。在这样一个等级制的世界里面,个体只有通过与他者相互斗争,才可能在其中占据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认同。否则,自身就会被历史抛弃,如同艺术终结掉一样。但与之相反,康德哲学却坚持个体自我与世界本体作为物自体的不可知性,如此一来,这使得自我的发掘、追问、提高无论是向外部世界还是向内心精神世界都有着无穷无尽的空间和可能性。[17]这样,审美活动、艺术创造就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即通过非功利的审美观照、审美自律获得自我认同。个体不再需要一次又一次去找寻他者索取那永远也无法真正实现的认同,而是可以不停地探索物自体所代表的那个具有无穷奥秘的世界。在受科耶夫影响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人一定得面对某种终结才可能获得人生的意义,例如波伏娃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18]认为永恒的生命全无意义,人一定要面对有限的生命,面对死亡才可能生活下去,才可能创造价值。科耶夫指出,康德的理论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永恒的或不死的,也仍然(在时间之外)选择他在某个时期里经历的特定存在。”科耶夫反对这种思想,认为“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种时间存在没有真正的历史含义”,他坚持认为只有“人的死亡呈现为人的自由、个体性和历史性”。[5](P622)但我们认为,这种需要他者(如敌人、死亡等)来确认自身、获得认同的方式并不是必然的出路,它只不过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反应而已,就是在这种理论思维下,才产生了艺术终结论的命题。科耶夫明言,自己的这一“有限性”理论是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启发下做出的,科耶夫认为海德格尔深刻地指出了“此在”的有限性,“此在”必得因死而生:“海德格尔第一个致力于建立一种彻底的无神论哲学……其中的无神论或本体论的有限论不言明地得到了完全的肯定。”[5](P628)但皮罗在《海德格尔和关于有限性的思想》一文中通过详细地梳理西方哲学关于“有限”的理论脉络,批驳了科耶夫的这种看法。[19](P78-99)海德格尔并不是立足于此在的“有限性”来面对生活、艺术的,而是一贯坚持从“存在论”的深度来展开其哲学研究,这种情况在其后期对艺术、美、诗的思考中表现的尤其明显了。实际上,人的自我认同是完全有可能无穷无尽地、充满惊奇而又兴味盎然地进行下去的,这在审美、艺术活动中可以十分容易地发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真理之设置入作品’……隐含着存在和人之本质的关联”。[20](P307)通过“艺术品”、“诗”等,貌似有限的此在可以与无限的存在相互敞开,有限的无限可能性得到了展现,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并非此在的强行开掘,而是存在的自我显现。

在审美活动中,个体的审美趣味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与提升,这个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审美的过程,也同时是个体获得自我认同的过程,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审美趣味的丰富提高,个体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自身。审美活动的过度化、平庸化在一个末人的世界里确实是个问题,却不会使一个具有真正的“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1](P79)的人感到困惑。说到底,破解艺术终结论的根本要害在于认清其面对生活的哲学姿态,也即其联系着的生活美学立场,“也许,‘生活美学’所挑起的艺术与生活之争,并非领域之争,而是审美境界之争。”[12]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

[3]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 丹托.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6] 丹托.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 宋伟,张晓飞.理论范式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美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8]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文艺研究,2004(1).

[9] 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J].学术月刊,2008(9).

[10] 刘悦笛.生活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1] 王江松.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J].贵州社会科学,2009(2).

[12] 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10).

[1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4]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 周计武.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J].思想战线,2009(4).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7] 江渝.论辩证法、实践与世界历史的理论关联[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8] 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19] 刘小枫,选编.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0]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Deep Reflection on “the End of Art” and “Aesthetic Life”

JIANG Yu1,ZHANG Rui-li2

(1.School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Hebei 30071,China;2.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in Yucai School,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Shanxi,40152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