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30 15: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篇1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篇2

1. 说课标,明方向

1.1、课程总目标

熟记生字词的音形义,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了解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及词类的有关知识,掌握文言文常用字词及句式。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说能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新课标》新增: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的能力。)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要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新课标》新增: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及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新课标》新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标》修订前后对比,《新课标》增加了要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学生的视野,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2、不同学段目标

在第一学段,要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能诵读儿歌,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美;在第二学段,要求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在第三学段,要求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能诵读优秀诗文,把握节奏韵律,体悟诗人感情;而到了第四学段,则要求七―九年级的初中生区分写实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3、第四学段目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新课标》所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2. 析教材,建体系

2.1、教材编写特点

七年级分散、级集中;所选作品都是名家名篇;且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难易适度,古诗词以唐宋为主,作品风格异彩纷呈。本套教材与苏教版对比古诗词的编排更加集中,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2.2、教材编写体例

课内古诗词精读七年级(上)5首,七年级(下)1首;八年级(上)7首,八年级(下)10首;九年级(上)5首,九年级(下)2首;课外古诗词背诵共60首,每册10首。

2.3、教材编写意图

了解诗歌文学样式;运用联想想象品析;体悟诗人思想感情;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4、教材知识内容整合

(1)7个朝代

东汉末年,曹操的《观沧海》;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唐代,李白的《行路难》《渡荆门送别》;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7种体裁

歌行体,如《观沧海》;乐府诗,如《木兰诗》;五言古诗,如《饮酒》;绝句,如《赤壁》《己亥杂诗》;律诗,如《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望》《望岳》《过零丁洋》《次北固山下》;宋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渔家傲・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代散曲,如《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3)7种题材

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如《饮酒》。

战争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这类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如《使至塞上》。

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往往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如《赤壁》。

写景抒情诗: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风格清新自然。如《钱塘湖春行》。

咏物言志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如《望岳》。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怀亲、思乡、念友等。如《春望》。

赠友送别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年级6首,多为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八年级17首,多为反映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九年级7首,多为表现报国热情及爱情的诗作。从想象力到形象思维,从价值观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是在积累与感悟中实现的。所以七到九年级古诗词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重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说建议,重实践

“拿来春风千万缕,妙手慧心细剪裁”,研究了课标,把握了教材,就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说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教学建议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认为要倡导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朗读教学;读写结合提升拓展;要创设情境,引发体验;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根据我校“四三三”教学模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也遵循一定的模式: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导入的环节,我们可以用故事、音乐、图片、游戏等形式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也为课堂渲染了氛围。

(2)结构预习,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先自主完成教师课前发下去的学案,然后有疑问的进行讨论,解决不了的在组内研讨。作为教师,我校特别注重学案的编制,在“低起点,小台阶,多方式,勤反馈”的12字方针指引下,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由同科教师经过初备、集背、整合、个性化修订四个环节来完成。

(3)合作交流,班内展示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

(4)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在理解诗词大意、赏析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作家及写作背景,总结概括作品的主题。

(5)合作交流,班内展示

拓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空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深一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6)总结归纳,评价反思

以知识树或表格的形式把诗词的内容回归到本单元中,做到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梳理总结学生所学知识。

(7)达标测评

检测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可以是习题,也可以是问答的形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然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还要扬长避短,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的理论,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感性的文字,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搜集报纸、广告等媒体中的古诗词精美的语句。在开学时趁热打铁,开展背诵比赛。我经常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古诗词,把这些古诗词运用到日记中、作文中。有些学生不但运用自如,更是对一些古诗词进行大胆地加工改造。

3.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3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

在语文考试中,学生老师在古词鉴赏环节丢分,其实不是学生学不好,而是他们不了解这种考题的考试方式和角度,因此没有掌握答题的技巧,要解决这种问题,关键就是要把古词读懂,学会鉴赏。现在中学语文的古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古词,再进一步学习鉴赏,循序渐进,当然,要真正读懂古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但从词的一些基本解析教学入手,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有大有益处的。

一、读懂

1、明标题

要鉴赏词,首先要先读懂词,题目就是古词第一要表达的内涵,其中包括了一些有关古词写作时间、地点、人物、情境、心境、词的类型等信息,也有不少词的鉴赏和考试与题目有关。所以要仔细分析标题,找准我们需要的信息。例如,我们可以从标题中教会学生分别词的题材,在怀古词的标题中会有“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等;而山水田园诗词则是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闲适安逸的生活描写为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有些词的题目能直接指出作品的主要内容,甚至体现作品的内在情感,词题中有“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时,其作品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通过这些方式来度诗词作品,也是为下一步的鉴赏做好准备。

2、明典故

古代诗词中,常常会融入一些写作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过去的历史内容等,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词,理解词的时候,要纵观全局,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分析作品时,要将其中典故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作者当时的情况联系起来,综合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验品味

体验就是在对古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古词所描写的环境中去,进行与作者的角色呼唤,去体验当时作者的感情。品味,就是将古词中的语言、描写细细琢磨,欣赏其美感。这都要求学生在古词学习中能身临其境,为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融合古词情境与学生感情之间的共同点,激发学生用情去体验古词韵味,化抽象为具体,融入古词意境中。例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这句话不仅成为《琵琶行》中的千古名句,同时也表明了两个机遇相同而又有缘分相识的那种美好心灵之间的碰撞,此时,我们就能让学生去联想,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失望灰心,加入能碰到这样一位知心的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快,同时也听到婉约的琴声,此时此刻,我们心中会是什么感受。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意味深刻的内容,激发学生用联想、思考、观察、融入的方式去理解词文,并抽丝剥茧,分析词文,提高其鉴赏能力。

三、让学生逐步了解古诗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古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要鉴赏古词,首先要搞懂词的类型。学生要对古词的朝代变化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流派,并按照朝代顺序分析掌握诗词的发展现状;诗词的格律各异,掌握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基本知识。最后就是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例如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等。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词义、句义的表达上也有不同,如果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也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等。

2、风格和语言特点

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在古词的创作中也是各具特色,各自有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让古词具备不同的写作风格。而语言是古诗词的基本载体,正如上述所说,语言的运用也有不同,对古词中语言的鉴赏是基本,只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语言内容,才能完成更深层次的鉴赏。(1)清新,语言使用情理,不用俗套;(2)平淡,语言朴素、通俗,容易理解,作者多用直接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语言更加平易近人。(3)绚丽。辞藻丰富、用典多、生字、多义字常用,具有奇幻的情思。(4)明快。一语中的,有斩钉切铁的效果。(5)含蓄。用于言有尽而意无限,用简单的词语凸显表现意义,但实际上颇有内涵,言此而意他,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3、表现手法

篇4

一、修辞手法

诗歌与流行歌词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和语言,他们在修辞上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准确分析修辞的作用,就有利于分析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一)比喻

比喻即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如歌词《台》中的“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到了凋谢的时候,自然地落下,任人践踏,而那久未见面的妻子,在将军脑海中的模样也已然模糊。“”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的黄”联想到“笑容的黄”,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又如:“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地蔓延”(《爱在西元前》),把思念比作蜿蜒的河流突出其延绵不断的特点并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我们可通过歌词中这些简单的例子深入到诗歌鉴赏中去,达到准确鉴赏诗歌的目的。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绵长又深沉的愁情比作一江无穷无尽、长流不断的春水,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把江边的草地上晶莹的滴滴清露比作一粒粒的珍珠,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又把一弯初升新月比作一张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的精巧的弓,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甚至生命,使作品的语言优美,内容生动,意境深远,情感深刻。如:歌词“嗜血森林醒来的早晨”(《半兽人》),使用了拟人修辞,把森林的阴森恐怖刻画得淋漓尽致;“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东风破》)中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烛火的温柔和善解人意。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对简单的歌词分析的兴趣牵引到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容易接近古诗词,从而学会鉴赏古诗词。例如: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春楼》:“东城渐觉风光好,皱壳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有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此词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赋予生命,写得形象生动,上片描绘春天的绚丽景色极有韵致,开头一个“迎”字将微波荡漾的湖面、来往如织的客船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看到湖中泛起纱绉般的水波,将游春的船儿迎来送往,分外热情。而后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是使得全诗的景物描写达到,生机勃勃的一幅春景形象跃然纸上。其中“闹”字就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本就红艳诱人的红杏变得具活力。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一支支怒放的红杏上头,蜂飞蝶舞、春鸟和鸣,好不热闹,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形象鲜明,意境突出。下片词人把夕阳比人,把斜阳比作朋友,要邀请夕阳同干一杯酒,表达作者及时行乐的思想。又如: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诗人用拟人手法丰富了词的意境,并且更加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再如: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我们试着通过分析简单的流行歌词中的象征手法,来赏析古诗词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周杰伦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歌词中的蜗牛象征着作者无怨无悔、执着追求,奋斗不屈的崇高品质。在古典诗歌中,象征是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如: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象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我们阅读诗歌时要抓住这把钥匙,它能带我们登堂入室,去体味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反衬

歌词中经常出现一种超常的表现手法,即以乐景衬哀情。这一手法在视觉上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审美上达到一种凄美的效果。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暗示“我”能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缘悋一面呢?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诗歌中的乐景衬哀情,有助于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再如:李华的《春日即兴》中的“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用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凄凉的心境,抒发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叹惋之情。

篇5

本文并非摒弃传统的诗词教学基本做法,而旨在让古诗词课堂在2011版课标精神的润泽下,确立“享受诗词”的教学追求,让诗词教学变得可爱、可亲、可敬。

一、享受诗词诵读的畅快

2011版课标关于小学各学段诗词教学的要求颇为明晰:低年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高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三个年段诗词教学要求显然不同,但“诵读”一词频频出现,并成为了各年段学习古诗词的必然途径。为何?诗词是作者内心情绪的瞬间积聚、情感的瞬间爆发、灵感的瞬间闪现,是诗人脱口而出、顺手而下、顺心而成的作品,大多时候只可意会而不易言传。那么,要打开这只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最佳途径,就得顺着诗词形成的“来路口”——吟诵而入。教学中,理当牢牢依托课标中的“诵读”,直读得入口即化,体内沸腾;直诵得犹出我口,血脉相承,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笔者以为,享受古诗词诵读的畅快最起码要历经这样的三步,不可乱步,即正确,通顺,情味。

正确 关于古诗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的体会更多强调于朗读的层面,是诵读的最基本要求——读正确。而今,不少古诗词课堂轻视了初读诗词环节,一两个学生读后,教者便虚晃一枪,草草收兵,急于奔赴理解诗词的环节,很吝啬让孩子在这一环节充分滞留的机会。倘若连“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样的基本目标都不能达到,何谈享受着诵读诗词?

通顺 不少人认为,读得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似乎就能通顺了,这也正是很多语文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读的原因。“通顺”关键在“通”与“顺”上,“通”强调更多的是读得不破句、不重句,能把意思读明白、读正确。“顺”有“顺口”“顺耳”“顺心”之意,诗词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入心。诗词的节奏,一般是按音节划分,亦有按意义划分,词中多见,即所谓的“音顿”与“义顿”之别。一首诗节奏的相同或相似,读起来就会有一种畅通感;而词节奏的错变常常给人以一种变化感。诗词的押韵又是诗词“乐感”的另一显现,诵读中让学生多加感受,词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方能渐进清晰。

情味 任何一个作品都是有情感的,诗词的情感基调更为浓烈。让学生徜徉在诗词中,一旦合上诗词情感的共振点,这时诵读的节奏、轻重会自觉吻合,情味也会渐渐趋浓。谈到过自己的诵读体会:“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既要声音洪亮,急缓有致,还要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忘我境地。一个眼神、一个神情、一个体态都可以传达出诵读时的欣喜、激怒、哀愁、快乐的不同情感与激动、平静、高昂、低沉的情感程度。课标强调,要“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是对情味诵读环节的入境要求。当下语文课堂中朗读已很难听到常态声音了,用曹文轩教授在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上点评的话讲:“你看看电视台采访时,孩子是怎么回答记者采访的,他是用功课的语调在回答记者的采访,这个大概是与我们语文老师,一年一年的那种语调的教学是有关系的。”曹教授的批评一点也不过,这还是说话中的表现,其实在诵读中声调怪异现象更为严重。这是所有语文课堂都要引以为重视的,诗词课堂更需正视。

江苏如皋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马建红老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一词时,在“初读词”这个环节较扎实地落实了“诵读”的基础要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马老师先出示了初读的学习要求:“先自己读读词,然后组内找个伙伴互相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提示: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请教别人哟),准备展示。”这一过程中马老师先是让学生自读——组内伙伴互读——根据意思判断读(“剥”是个多音字,可以读bao,也可以读bo,在这儿该怎么读?根据意思,判断着读)——指名展示读(两个学生)——师生评价再指读(两个学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口读”“心读”历经了七遍,已达到“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境地。教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出示了进一步读词的学习要求:“与古诗《村居》对比着读读,看看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读——诗词不同之处的展示读:词牌名的发现、句数的发现、长短句的发现、上下阕的发现等,一一展示读,教者提醒学生要读得让人感觉得出词牌名的存在、句与句的行间、长短句的节奏、上下阕的间隔等等,这一环节中学生又历经了六遍以上的“读”。就这样环环紧扣地读,步步深入地读,诵读越来越有词境,越来越入味。随后的想象词景、体悟词境效果显然能乐观预期。马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的诵读是畅快的,是享受的。历经了这样的扎实诵读,还担心学生下次遇上诗词不会心生欢喜吗?

二、享受诗词言语的魅力

语文教材由不同的文体构成,不同文体占据不同的学习言语的作用,古诗词当属其一。古诗词的言语魅力体现在作者的言语智慧之中,古诗词语言凝练丰富、炼字遣词精妙、表现手法独特、构思行文跳跃,理解品味作者的言语智慧理当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头戏”。

精于炼字 古人写诗词非常注重炼字、炼句、炼意。不少诗人以“苦吟”而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对炼字遣词的辛苦写照。贾岛“推敲”的故事是学生发现并学习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之高妙的绝好示例。作者专注于遣词炼字,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引发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一词的体会、“最喜”一词的多解,这是词人辛弃疾精于遣词带来的功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凡此总总,几乎每首诗词中均可能发掘到这类语文现象。此外,诗词的韵脚也是研读作者精于炼字的绝佳之处。

追求对称 古诗词中的对称相当普遍,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呈现使得短短的诗词立刻丰满盈余、多维立体。对称有正对、反对与斜对,不仅体现在字词内容的相对、褒贬的相对,还体现于字词色彩、动静等方面的相对,充分体现了古诗词中创作的对称美学。《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的一“关”一“出”,矛盾中有了动感;“春色满园”与“一枝红杏”,整体与个体的相对中有了凸显与衬托,春天到来,万物旺盛的生命与活力尽现眼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呈现白、青、红、绿等丰富的色彩,使得山、水、人相映,花、鸟、鱼交辉,画面顿然立体起来,这些都是追求对称笔法的效果。

铺成对比 不少诗词善运用铺成对比这种笔法来突显诗词的主旨。如《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前两句是说农夫的辛勤劳动与丰收,第三句“四海无闲田”交代了没有一块空地,暗含了到处都是丰收。理应在这样的丰收年头,农夫都会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第四句突然来了一句“农夫犹饿死”,犹如晴天霹雳,让人费解的同时不禁叩问:这是为什么?前三句铺成作垫,最后一句突然转身,诗的主旨不言而喻,这是诗句的言语形式带给读者的直接效果。细细品读卢纶的《塞下曲》不也是这种阅读效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第四句“没在石棱中”是在前三句平铺叙述基础上突然“转身”,李广的力大神勇很好地凸显出来。

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处处彰显:别致想象、奇特夸张、平中见奇、幽默诙谐……不胜枚举。教学中,对诗词言语智慧的把握与体会怠慢不得。再举马老师执教的《清平乐 村居》(同上)一课:

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马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了好几个问题,教者择其主要疑问现场呈现:1.词中的一家人家境贫寒,为何还如此快乐?2.词人怎么没这样写“大儿溪东锄豆”,而是写“大儿锄豆溪东”?面对质疑,马老师没有急于解答,而是把学生的问题迅速抛回,让各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学着从词中找到答案。课堂上各组进入了真实讨论时段,请看各组的展示:

关于第一问的讨论展示:

生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战争时代人们能生活到“白发”年段,即便清苦,也是幸福。我认为词人是刻意写“白发”这个词语的,在整首词中很显眼!

生2:词中“大儿”“中二”“小儿”,排列整齐,一家人生活有序,这就是幸福。

生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虽然茅屋低小,但溪上青草充满生机。这样的田园风光,加上这样的一家子,无论在词人眼中,还是心里,其实他都是幸福的,不仅仅是这一家子的幸福。

……

关于第二问的讨论展示:

生1:“大儿锄豆溪东”以“溪东”结尾,这是与下面一句结尾“鸡笼”的押韵,所以要颠倒着写。

生2:“中儿正织鸡笼”一句中间“正织”是动作,所以上句中间用“锄豆”,这样上下句中间都是动作,就对称起来了。

师:那为什么下句不写成“中儿鸡笼正织”?(众笑)

生3:这样的句子太没有诗词的感觉了!(众又笑)

好一个“学着从词中找到答案”。将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目光聚焦到词本身,进一步关注词人的言语表达。在揣摩词人言语智慧中解开了疑问,从对“白发”一词颇具匠心的理解、一家人有序的整体呈现、祥和怡人的田园风光等角度来理解“一家人的幸福”;从上下两句动作的相对、两句尾词的押韵来理解句子倒装的缘故。这不仅是一种关注言语形式品味言语智慧的阅读策略,更是一种让学的教学策略。

三、享受诗词意蕴的空间

“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所有作品中,古诗词的意境尤为浓厚,也正是这读不尽的意境让很多诗句成为千古名句。体悟诗情,包括联想、揣摩、品读、讨论、交流等多种手段,这些不仅是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必由路径。当下,感悟诗境有些误区:不少老师把追求深度视作为解读诗词的水准;很多诗词课堂呈现资源利用过度,追求偏僻生疏;课堂上资源的呈现有时像赶场,学生像看戏。笔者以为,古诗词时代背景的久远及作者生活的独特,使得学生学习诗词的陌生化加剧,补充一些相关的时代、作者资料让学生了解是可以的,但要适度,因为谁也不能穷究历史的真假,更不要说了解到一位诗人具体时段的特定境遇了。“诗无达诂”“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不要穷解诗境、诗韵。读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人说“诗言志”,这是诗人苏轼在排解内心的“政治乌云”;也有人说“诗表情”,那天诗人苏轼饮酒微醉,看到西湖雨后水天晴朗明丽之美景而开心;还有人说可能两者都不是,“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在描写诗人醉于山水之间,心情变得平静、平和,进而平淡。作品的意义在于读者阅读时内心的实时反映,因此有人说“读作品”就是在“读心”,读着自己的心境。因此,教学时又何必在诗词的某一意境上纠缠,更不要把孩童们绑架到一个有着沧桑人生历程的成人感悟的路上。当然,在诗词意蕴的体悟过程中,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不能忽视主流价值取向的引导。窃以为,诗词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恰恰是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读了诗词为什么会有“即时的顿悟”,生成这种“蓦然回首”感觉的缘由——每个人的不同经历、见识、理解、情感等。因此,不同的人、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段读同样一首诗词,感悟收获一定是丰富多变的。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见闻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对诗词的深刻内蕴会有新的理解。怎么读出不一样的诗境来,这在当下的诗词教学课堂中做得不够。简言之,诗词意蕴的品悟环节要让学生学习体悟诗境的多个方法与角度,而非让学生“被明白”教者煞费苦心的个人解读。教者给了学生感悟诗境的方法与途径,就等于给了学生一生享受诗词意蕴空间的方法。

一位老师执教《渔歌子》,在领悟词的意蕴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

师:“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为何“不须归”呢?

生1:这儿景色太美,太迷人了。

师:斜风细雨啊,怕不单是景色的美!

生2:这里很静,张志和一定很喜欢这里的安静,景人相融了,就不想回了。

生3:词人一定钓了好多肥美的鳜鱼,不想回了。

生4: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点儿雨没什么了不得的,“不须归”!

师:那这“不须归”中,有没有隐藏着张志和的其他情感呢?接下来,让我们读读他的一首诗,走进他的内心。(出示)

(生自读——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生5:我们组明白了,词人怕进入混浊的社会,他看透了,就借今天的垂钓,即使“斜风细雨”也“不须归”。

生6:我们认为,他不想要那些富贵,甘于寂寞,这样内心舒坦。“为人不做亏心事,深夜不怕鬼敲门”。(掌声)

生7:词人一定受过什么打击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才看透社会,想躲避的。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其实,张志和16岁时就非常受皇帝的重用,“志和”这个名字还是皇帝赐给他的呢!后来他不幸被人谗言,降为一个小官。这段人生经历便让他有了这样一番深刻的感悟,一起读这首诗——(师生配合读诗)

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我们今天也可以说,志和也是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 。(生即兴填空说,说法很丰富。)

词人张志和为何“不须归”,谁也不清楚。知人论世有必要,但谁又真知道那时、那情、那景之下张志和的真实内心呢?凭着词中的言语表达来感觉,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抑或本就是诗词意蕴魅力之所在。这位老师没有刻意引领,在学生充分理解“猜想”的基础上,拓展了词人的一首诗《自叙》,让学生自己读,小组讨论,能读出什么就是什么,能读到何种境地就到何种境地。但分明给了学生品悟诗词的路径与策略:结合自我的认知去读;结合诗词言语表达去读;结合词人相关作品去读;结合词人的时代去读;结合词人的经历去读……这样读,诗词的意蕴空间便自然敞开了。

篇6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灿若群星,穿越历史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在时光流逝中定格成永恒。古典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化产物,是一种纯美的意象构成。它闪耀着人类的文化与精神智慧,跳动着民族艺术的神韵。那些灵动的画面、幽深的意境、绵长的意味,陶冶读者的性情、净化读者的灵魂、升华读者的人格。那么,要达到真正的阅读、鉴赏诗歌,体会其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认为可以从遵循以下方法。

一、审标题,审作者。先要仔细阅读作品。从标题、作者、都要反复咀嚼,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审标题就是要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审作者就是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二、悟意象,悟意境。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古诗中的意象,往往有相对固定的寓意,例如“月亮”常用于烘托情思乡愁,“梅”是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感身世的同义语等。 诗人用它们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既兴》)诗人通过宜阳城今日的破败与往日的繁华相对比,不着一字情感,却满篇在表达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感慨。情景交融 。情与景相互渗透。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写西湖美景,表真情实感。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品格、思想。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虽然菊的地位低下,但九月九来临时,人们会十分喜爱,所以菊从不羡慕瓦松高大。诗人借助对的描写,表达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借古讽今等。

总之,古典诗歌的鉴赏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鉴赏,我们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情感;它诱发着我们心灵的体验,召唤着我们的创造力。

篇7

一、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

诗歌语言凝练,在学习时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如我在教学《琵琶行(节选)》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教师示范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本诗换韵频繁,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第一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步感知,体会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勾画出一幅渔翁汉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三、深入理解,挖掘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就该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剪梅》(李清照)等,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

四、发挥想象,领悟意境美

发挥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再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头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旅途的艰苦;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末句的“归”,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热情、好客、纯朴的良好品性。为了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情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⑴诗人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人烟稀少的山中,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远望苍山,路途遥远,这时,他会想些什么?⑵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有一间穷人住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⑶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⑷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诗人来到柴门边,并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进行表演。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

篇8

关键词: 古诗词; 熏陶作用;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89-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二)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一)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二)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三)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篇9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体验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有近60首,大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情感动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各种方式传递情感信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体味古诗的意境美,与作者同悲欢,共爱恨,让心灵受到滋润,情操得到陶冶。

一、诵读感知――“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诵读古诗朗读者必然会流露出对所读诗歌的理解与感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反复地诵读,可以让学生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情感体验。

(一)范读引领,渐入诗歌意境

古诗字数少又朗朗上口,课前学生大都已经会背了。因此在古诗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在朗读这一环节上花时甚少,满足于学生“会认读”,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

第一学段的学生尤其要重视朗读。如执教《小池》时,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始终以读为本。初读时,让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得正确流利。自读后,指名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因为抑扬顿挫的节奏是从读每一句诗时的间歇停顿中产生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学生在变换读中领会读的乐趣,提高朗读能力,渐入诗的意境。

(二)诗画互文,点燃诵读热情

古诗本身就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首诗都配有一幅插图,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

教学写景抒情类的诗,若借助生动形象的插图,能有利于点燃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使其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走进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如学习《乡村四月》,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能自主读通读顺古诗,并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引导学生先仔细看课文插图,找找诗句所描写的景物,用笔做上记号;再静心看图,说说看到了哪句诗的情景,从中又感受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绿遍山原白满川’,那山坡田野间草木郁郁葱葱,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让我觉得乡村的风光太美了!”有的说:“我看到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生机勃勃的景色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养蚕又是插秧,让人觉得劳动也是一道别样美的风景。”……交流之后学生的诵读里俨然多了热情。

学生在根据诗文从图中找景物,根据图景说感受、读诗句的过程中,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慢慢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美丽、繁忙的春光画面中,入境悟情,去感受、体验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正所谓“心生而言立”。

(三)音像共生,保持朗读激情

古诗是十分讲究音韵的文体,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而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教托物言志类的古诗时,根据诗的内容、情感,配上符合感情基调的音乐,入情诵读,展开想象,能把学生带到古诗所创设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保持诵读的激情。第三学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更敏锐的感受力。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里,诗人的离愁别绪完全融合在水天一色中。教学中我选用了与这首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琵琶语》,让那忧伤悱恻的动人旋律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想象能力。伴着学生的深情诵读和动情描述,他们似乎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把画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事物融为一体,体味到诗人的愁情相生。在学生入境细品并动情朗读回味时,事先录制好的悠扬的钟声响了起来,钟声不只撞击了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也唤起了学生对这份时空中永恒的寂寞的共鸣,产生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此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丰富直观的景象,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使其领会古诗词的意境,提高诵读质量。

二、拓展链接――“湖光秋月两相和”

以教材中的古诗为依托,合理、适度、有效地链接相关的知识、作品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知人论世,体察诗人性情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许多古诗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文本背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便会阻碍他们对文中人物的认同或理解,难以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教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等类型的古诗,可以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习惯,通过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进而沉淀情感。从第二学段开始,学生已经开始学着搜集资料。如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展示了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挥笔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关于这些背景资料的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创设了阅读情境,为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经由对当时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初步了解,学生得以清除理解障碍,体察诗人的性情,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提高思辨能力。

(二)群诗赏析,感悟人生浓情

“一首带多首”的归类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效率,又便于学生在欣赏、比较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会意境,激感。因此在教学中链接同主题、同题材、同作者的相关古诗,能使学生品味到“异曲同工”之妙,感悟人生浓情。

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在课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链接同主题古诗为例,在小学阶段,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还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我在教学时一改以往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帮助学生在把握基点的过程中生情。在学习这些送别主题古诗时,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其中一两首。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诵读,感受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送君千里终须别”的惆怅与不舍,又进一步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乐观。在集中感知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搜集、整理相同主题的送别诗,运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其他送别诗。学习过程有扶有放,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拓展了学习内容。最后,在求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探寻发现相同感情基调的送别古诗中蕴含的情感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同类送别诗的细细品读中,会悄然发现《赠汪伦》中李白对离别的态度尽兴多于感伤,《别董大》则更多体现的是诗人对失意友人的安慰、劝解等等。

(三)比较品读,彰显作品纯情

在教学中,还可以将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阅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反映的主题相同,但角度却不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的是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而《题临安邸》表现的则是南宋的统治者偏居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终日沉湎酒色香风的种种丑态。这两首诗从正反两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特征,互为表里,互相映衬。

重组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紧紧扣住“遗民”“泪”“胡尘”展开想象,深切体会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与企盼,接着引向“暖风熏得游人醉”,围绕这个“醉”字,设想权贵们醉生梦死的情景。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将两首诗所勾勒出的画面进行了对比:北方的壮丽山川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统治下水深火热――西湖边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沉醉不已;北方的老百姓望眼欲穿,渴望收复中原――西湖边上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国耻忘到了九霄云外。在比较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深化。

三、想象还原――“余音绕梁情未了”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里提到了读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还原法,简单易行,便教利学。所谓“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而有了矛盾,就能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阅读思考,引导学生更加接地气地接触古诗,在还原的过程中,让语言和精神相互融合,从而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联系生活,迁移实际常情

经验的迁移是展开想象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结合诗歌图景加以加工重组,从而体味古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蕴。

“以我之想品文之情”。如学《村居》时,诗中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大都有过放风筝的经历,如此,就能以经验迁移的方式展开想象,将自己所知的放风筝与诗中的“放纸鸢”相融合,想象出更完整的画面,自然而然地经历情感熏陶。

“以我之见释文之意”。如学《草》时,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有学生说,爷爷告诉他如果只摘掉小草的叶子,它是不会死的。此时教师顺势而导,引领学生充分感悟小草的顽强生命力,情感的时空桥梁由此而建。

(二)绘写画面,抒发体验深情

诗画结合自古以来就是水融的,若是在学习古诗时,让学生放胆去给古诗配上画,则为他们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我手画我心”的表达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情境,而且在给诗配画过程中的感官参与、布局构图、色彩搭配等都是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充分体现,是再现美、感悟美的过程。

山水田园诗的景物来自生活,农村的孩子对此并不陌生。在教《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就尝试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了美的教学。作画前,学生讨论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他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诗中有‘篱落疏疏’,所以要画松一点的篱笆。”“因为‘一径深’,所以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古诗意境,让想象展翅飞翔,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写作升华,融入生命真情

古诗讲究的就是意境美。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跳跃而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对古诗进行改写,就可以让他们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叙事类的古诗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人诗合一的境界。以《赠汪伦》为例,该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于是学生在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以第一人称进行《赠汪伦》的扩写,调动他们的创造思维,通过扩写把古诗中“言尽而意未尽”的内容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了生动的环境烘托描写,并详细地描述了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在这一次的扩写练习中,学生对诗人与友人惜别之情的感悟更加丰满了。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因此,古诗词阅读不仅需要考生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还需要考生深入作者的内心深处,让作者的美好情操犹如春雨润物般渗透在自己的血液里。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在古诗词阅读中如何体悟情感。

【典例呈现】

1.阅读《诉衷情》,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宋]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14・山东潍坊卷)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回答问题。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唐]李 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隋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2014・湖北随州卷)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不见》,回答问题。

不 见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2014・湖北黄冈卷)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014・湖北黄石卷)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析】

考点一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思维轨迹】例1考查了考生对《诉衷情》思想感情的归纳。做好本题要充分阅读诗词内容,抓住其重点词语,如“当年”一词表明了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身怀壮志、奔赴前线的场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运用了一个典故,表现了作者因报国杀敌的理想破灭而感到悲愤。下阕感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但已经老去的无奈。表现了作者虽然隐居沧洲,但依然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诉衷情》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

考点二 思念古人,长亭送别

①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维轨迹】例2考查考生对诗歌中心思想的领悟。做好本题需要考生认真阅读诗歌,思考本诗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去思考。如题目中的“归”,表达了作者送别倩公回家的惜别之情。全诗写出了李白对倩公的极度欣赏和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参考答案】《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倩公的赞美以及和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考点三 借景抒情,抒发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③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④仕途失意的苦闷,如: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⑤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思维轨迹】例3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直抒胸臆,诗中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担忧和思念,抒发了自己和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并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的生活,回到四川。因此在归纳作者思想感情时,需要考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怀才不遇的处境。

【参考答案】《不见》 抒发了作者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有对自己与李白相同遭遇的感慨。

考点四 托物言志,表达赞美

通过节令、景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思维轨迹】例4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因此,一定要围绕节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技巧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就其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活杂感等不同种类。体悟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这样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其次,要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最后,要理解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往往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多复杂的情感。

【专项训练】

1.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14・河南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4・湖南衡阳卷)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4・山东临沂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