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7 02: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丰子恺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丰子恺的文章

篇1

关键词:丰子恺;民国时期;书籍封面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81-01

丰子恺是一位艺术大家,他涉及的艺术领域有:音乐、书法、翻译、漫画、散文、书籍装帧。丰子恺在书籍装帧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是李叔同的弟子,一位非常著名的漫画大家。运用漫画作为书籍封面装帧,是丰子恺图书设计的主要风格。他的漫画,受到国画技法的影响,常常能以简单的黑白线条表现意义隽永的写意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漫画作品配上画题和书名,经常被用在封面装帧上,显得隽永典雅,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另外,丰子恺的漫画对生活观察入微,常常流露对人世关爱的同情心,线条简单却耐人寻味。这也是丰子恺漫画能够赢得不少读者青睐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隽永深长却又不失简洁的漫画风格,反映了丰子恺先生深厚的文化修养,而这恰恰是他的封面设计作品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他的漫画作品和封面作品题材,是乐观的和充满童趣的。特别是在儿童的题材,占据了丰子恺漫画作品的很大部分,成为对后来的影响较大的一个漫画种类。这些儿童题材的漫画,也经常被运用于丰子恺的封面设计之中。他的不少封面设计作品,构图大胆,风格鲜明,情感激越,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丰子恺的画集《画中有诗》是1943年4月由重庆万光书店出版,这帧封面是丰子恺以木刻的方式表现的。这本画集收集了丰子恺选的古诗句。丰子恺想借古诗词的意境表达现代人的生活,有旧瓶装新酒的意思。用木刻的艺术手法表现应该是受到了抗战的影响。抗战时期重庆物质匮乏,木刻是最简易的创作方法。《画中有诗》的封面画其实就是一帧画中有诗的作品。李白古诗《长干行》写道:“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木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胡床相互追逐。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就没有什么猜忌。这是一首写两小无猜的诗。封面图案画着一间别致的小屋,屋旁柳絮飘飘,杨柳树下一个头发刚过额头的清纯可人的小女孩正把手中的花枝递给骑着木马过来的小男孩,整个场面童趣可爱。在图画的右上方有丰子恺题字:“郎骑木马来,子恺画”,可以推断出作者的艺术构思就从李白的《长干行》中得来,描绘一对两小无猜的孩童间的纯洁情意。封面左边是子恺自提的“书中有画”四个大字,以及子恺的私章印,运用儿童画的稚拙趣味装饰封面,别有一番趣味。

古诗新作是丰子恺漫画的一个特色。在《画中有诗》的封面中,丰子恺为图画题诗“郎骑木马来”,可以看出丰子恺最喜欢《长干行》中的这一句。丰子恺领略了诗中的意趣,再用图画表现出来,图文并茂趣味横生。艺术是相通的,可以看出丰子恺非常重视文学与绘画的关系,相互借鉴相互融通。丰子恺“古诗新画”的创作方式,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受到了日本漫画大师竹久梦二的影响。他看了竹久梦二的漫画后感叹道:“我看了这种画所以不能忘怀者,是为了它们给我的感动深切的原故。它们的所以能给我以深切的感动者,据我想来,是因为这种画兼有绘画的效果与文学的效果的原故。这种画不仅描写美的形象,又必在形象中表达一种美的意义,也可说是形象来代替了文字而作诗。”丰子恺认为以“旧诗新画”进行表现,关键是在于画题,画作是因为画题而创作的。在《画中有诗》的封面画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由画题而创作此画的。丰子恺留学日本,在日本求学期间博览群书,了解到西洋构图法知识,所以丰子恺所作的封面画构图严谨,《画中有诗》封面构图是非常丰富的,从中可看到了丰子恺漫画的构图美。

他的漫画体现了八条构图规范:

一、凡一物像在画中的位置,不偏不倚,位在画面约三分之一处,最为美观。

二、讲究变化有规则,遵循“变化统一”的美学原则。

三、凡两个以上物像布置在画面中,讲究相互呼应。

四、数个物像布置在画中,高低进出,宜参差变化,忌作阶梯形。

五、许多物像在画中,须注意画面的均衡,勿使有轻重而倾侧。

六、画面中同方向的形体不可太多,宜与异方向的形体互相对照。

七、画面中直线与曲线对照,亦有美的效果。

八、画面勿用物像填满,宜有空地,则爽朗空灵。

《子恺近作漫画集》是1941年10月普益图书馆出版,用粗糙的连史纸印刷,封面由丰子恺题签。丰子恺的画作大多是用毛笔作画,可见功力深厚。在丰子恺一生从艺中,书法的练习从没有间断过。朱光潜曾说过:“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说。子恺在书法上曾下过很久的功夫。他近来告诉我,他正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画也如此。”丰子恺题写的“子恺近作漫画集”几个大字,沉着大气、遒丽浑厚。

篇2

【关键词】丰子恺 书籍装帧 民俗文化 民俗风貌 人文情怀

丰子恺是一位融汇中西文化的大师,他曾经为大量的图书设计封面与插图,所绘图案笔法流畅简洁、一气呵成,描绘人之常情,没有矫揉造作,这份真实与平凡来自于他根深蒂固的民俗情结。丰子恺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纳入到书籍装帧设计中,使民俗文化重放异彩的同时,又添加了一份浓重的人文情怀,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丰子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晚清时期的举人,自小就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熏陶,表现出敏锐的艺术观察力。童年时期的丰子恺便对绘画拥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喜爱描摹明清时期的小说插图。繁盛于明代的戏曲小说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采用图文并茂的文本形式,以市民文化的勃兴为基础发展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获得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普遍欢迎,再加上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参与到插图的绘制中,大大提高了书籍的质量与可读性。幼年时期的丰子恺便对这种艺术形式抱着痴迷的心态,时常临摹书中的插画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色。这一点,在他之后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有不少体现。丰子恺还广泛借鉴小说中文配图的艺术形式,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和辨识度,如他绘制弘一法师题字的《护生画集》,全本均采用图文搭配的形式绘制,图与文互相配合,达到了弘扬佛法、护生护心的感召、教化作用;另外一部与丰子恺的艺术生涯渊源颇深的著作为《芥子园画谱》,通过描摹《芥子园花圃》,使丰子恺对中国画有了初步的了解,《芥子园画谱》中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总结出从用笔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从创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深入浅出,读来令人茅塞顿开。丰子恺正是由于早年有了描摹《芥子园画谱》的基础,才慢慢推敲出后来的精准简练的一笔式小画,选择运用漫画这种艺术形式来丰富他的书籍装帧艺术。可见,童年时期的这些生活经历以及他接触到的民俗文化,都对丰子恺后来的艺术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

丰子恺童年时代就开始对民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丰子恺十分喜爱在书籍封面与插画中绘制柳树与燕子,因此,好友俞平伯送给他“丰柳燕”的雅号,这也成为了画家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内心写照。不仅如此,他还专门撰文赞美柳树,足见其对柳树的喜爱。柳树在我国民俗中是生命的象征,自古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柳还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柳文化。无独有偶,古人也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的佳句赞美燕子,燕子常被人引以为吉祥的使者。而在丰子恺的眼中,最适宜于艺术这片热土的物种便是柳树与燕子了,所以,他便自然地将这两者收入笔端。1927年,《小说月报》第18卷2号扉页与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黄昏》封面画中出现了同一幅画,都用柳树作为装点,同一作品重复使用,可见丰子恺对柳树可谓情有独钟。在1930年的作品《绿帘》中,垂柳与飞燕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除了柳树与燕子,丰子恺还将大量的笔墨精力投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这类题材还有一例可资佐证,便是陈师曾。如果说李叔同引导丰子恺向西方文化学艺问道,那么陈师曾则帮助他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养分。李叔同与陈师曾是生活上的好友、艺术上的知音,毕业回国后,李叔同供职于《太平洋画报》,其间曾多次发表过陈师曾的作品。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解释也获得了普遍的赞同,并且给予无数仍然在用毛笔、宣纸、砚台作画的画家们极大的安慰,他的《北京风俗画》表现了普通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其中有很多引车卖浆的老百姓,而题材已经从神话宗教以及文人士大夫的超然气质下降到对一般社会生活的描绘,并且保留了文人笔法的生动性与趣味性。1911年,私塾刚刚改成学堂不久,作为新文化传播渠道之一的报纸刊物进入了小学堂,这使得丰子恺有幸能在小时候便见到了陈师曾的绘画,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丰子恺的书籍封面与插图创作,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日常琐事,描绘街市、乡村、庭院和邻里之间的生活点滴,那种恬淡、悠闲、温暖感染着读者的心灵,诉说着传统农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本质状态。在丰子恺的笔下,社会化的题材中,有一类是描写人世间的不平,但这不平不是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而是静静地如溪流般润人心田,飘飞的风筝,区区的小草等,在平静中露出微笑,又在微笑中透露出一份悲天悯人。浓厚的生活气息为丰子恺的书籍装帧艺术增加了感染力,可以说是陈师曾带给他的启发。

丰子恺在民俗的土壤中成长,接受了完整的私塾教育,读的是孔孟之书,讲究的是封建礼仪,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且具有深厚的感情,他将现实生活中的所观、所感运用笔墨表现,使作品更加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满怀了生活气息,亲切自然中蕴含着绚丽多彩的生命,温柔敦厚中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丰子恺将这份情感运用于书籍装帧艺术中,选取柔和多变的毛笔线条描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最和谐的状态,体现出一种仁慈与博爱的精神,那是一种人文情怀。这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强调的风土人情的真实平凡相似,是一种人情的体现,并且这种人情又直接来源于作品的表现对象与素材,来源于画中的表现技巧,是一种最自然的感情流露。也正因为有了人文情怀,丰子恺的作品才具有更加真实、广泛、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吴浩然.丰子恺装帧艺术选[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丰子恺.丰子恺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心为主,技为从” 丰子恺 艺术实践 艺术精神

丰子恺是一位诸艺兼善的艺术家,在漫画领域以中国文人画的“诗画”风格独树一帜,在散文领域以“丰富的爱”抒写人生百态,郁达夫认为丰子恺散文的成就实在其绘画之上,丰子恺在音乐、书法、装帧、建筑等领域也不乏建树。在丰富的艺术实践中,他坚持这样的思维路径:“心为主,技为从”。这条艺术的基本准则在成就其艺术的同时,也成就了他的人格,使他成为艺术与人生完美融合的现代典范。

1939年丰子恺在教师日记中小结到:“半年来授课共十六讲,要之,不外三语:‘艺术心’——广大同情心(万物一体)。‘艺术’ ——心为主,技为从(善巧兼备)。‘艺术教育’——艺术精神的应用(温柔敦厚、文质彬彬)。”[1]这话揭示出丰子恺艺术教育观的核心:养心而非炼术。艺术教育是要培养艺术的精神即“艺术心”而不是一技一艺的传授,其宗旨是“涵养美德”,“陶冶身心”,“养成人格”,是培养具有“芬芳悱恻之怀”的人而不是画匠、漆匠。[2]

对此,丰子恺反复论说,不厌其烦:“普通教育是养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不是培植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普通教育中的各科,都以精神修养为主目的,而以技法传授为副目的。换言之,都注重间接的效果,而不注重直接的效果。”艺术的直接效果“不外乎吾人对艺术品时直接兴起的作用”,可谓“艺术品”的效果,艺术的间接效果是“研究艺术之后间接受得的影响”,可谓“艺术精神”的效果。[3]《少年美术故事》即是强调培养“爱美的心”。[4]因此,艺术教育“是人生的很重大而又很广泛的一种教育,不是局部分的小知识小技能的教授”。如果把艺术看作“小艺术科”,人生便是“大艺术科”,只有人生的教养修炼好了,艺术才能真正有长进。从艺术教育的方式来看,应该是全盘的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开展。所以“缺少了一项艺术的享乐的和安慰的供给,简直可说变成了不完全的残废人,不可称为真正的完全的人”。[5]这是从立人的角度对艺术精神的重视。丰子恺撰写艺术类文章、出版艺术教育类书籍便是他探索并实践的在社会范围内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道器之辨有着深厚的渊源。关于中国哲学史上道器观的争论,古人曾采用“先后”、“体用”、“统一”等语词说明两者的关系,如道先器后、道体器用、器体道用、道不离器、道器统一。在这纷繁复杂的关系中,逐渐涌出一条主线,即重道轻器的思想。这在“道先器后说”中体现最明显,“道器不离说”也往往走向“道体器用”、“道本器末”,只有在“器先道后说”中,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仍然达不到颠覆性的程度。“中体西用”思想即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道本器末”思想的变体。后来喧嚣一时的主义之争、思想之辨,都是“重道”思想的时代新发展。丰子恺的艺术救国论也是欲通过思想文化的改造来作用于社会,在思想体系上归属于道本器末思想。而艺术教育思想中重艺术精神轻艺术技艺的观点即是在微观层面上重道轻器思想的表现。而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例如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描形写物,而是表现画家的精神人格,所以“东洋画家素尚人品,‘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故‘画中可见君子小人’”[6]。“读中国画史勿拘泥于事实,但会其意旨。正如看中国画勿必拘泥于形似,但赏其神韵可也。”[7]丰子恺的漫画就继承了这种文人画传统,富于古典神韵。

以此观之,是否具有艺术精神,决定其是否为真的艺术家。艺术家和画匠、漆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艺术的精神而后者只具有艺术的技巧而已。丰子恺自身就是这样的一个范例。日本学人吉川幸次郎之所以认为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也“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而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8]“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倘其人没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具有人类的弱点(傲慢、浅薄、残忍等),则虽开过一千次个人作品展览会,也只是‘形式的艺术家’。反之,其人向不作画,而具足艺术的心。便是‘真艺术家’。”[9]这种“形式的艺术家”就是丰子恺所批判的“新艺术”的追慕者,是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等现代艺术家,这类“形式的艺术”是缺乏健全的“艺术的心”而徒具艺术的表面形式的“死艺术”,犹如穿着时尚而体格不健全的人,它们放弃了对人类精神价值的追求,陷入对纯形式的追求,丧失了作为艺术灵魂的艺术精神,只剩下一张怪异的空壳。

丰子恺的这种思想明显受到他喜爱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影响。夏目漱石在《旅宿》中说到:“诗思不落纸,而铿锵之音,起于胸中。丹青不向画架涂抹,而五彩绚烂,自映心眼。但能如是观看所处之世,而在灵台方寸之镜像中摄取浇季溷浊之俗世之清丽之影,足矣,故无声之诗人虽无一句,无色的画家虽无尺;但其能如是观看人生,其能解脱烦恼,其能如是出入于清净界,以及其能建此不同不二之乾坤,其能扫荡我利私欲之羁绊,——较千金之子、万乘之君、一切俗界之宠儿为幸福也。”故“艺术家不限于画家,诗人,音乐家等人。广义地说,胸怀芬芳悱恻,以全人类为心的大人格者,即使不画一笔,不吟一字,不唱一句,也是最伟大的艺术家。”[10]这时所谓的艺术,已经越出了学科的范畴,纯粹是高尚精神的同义语。因为主张真善美统一于人生的丰子恺把生活看作最大的艺术品。“‘生活’是大艺术品。绘画与音乐是小艺术品,是生活的大艺术品的副产品。故必有艺术的生活者,方得有真的艺术的作品。”[2]这种推论的逻辑是丰子恺所谓的“艺术活用论”:“所谓活的艺术,就是能活用于万事,而与人生密切关联的艺术。不是那种死的艺术——手指头上的雕虫小技,感觉游戏的立体派,奇离古怪的未来派,以及感情麻醉的吟风弄月,无病的颓废艺术。”“死的艺术论”即是“拘泥于‘事’而不能活用其‘理’”,是不健全的。

在这种美善合一之论下,丰子恺欲引导大众走向审美的人生。“艺术,本来是人人有份的,不是专家所可独占的东西。”[11]“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艺术与人生本是统一的。然而“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烦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失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始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丰子恺对现代社会脱离生活的专业化、分科制提出批判,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他进而主张“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领,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回复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复归物我合一的天然之境。“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皆得为艺术家也”,[12]于是走向审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丰子恺.教师日记[A].丰子恺文集(7)[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64.

[2]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A].丰子恺文集(2)[M].224.

[3]丰子恺.艺术修养基础·艺术的效果[A].丰子恺文集(4)[M].120.

[4]丰子恺.少年美术故事[A].丰子恺文集(3)[M]. 521

[5]丰子恺.艺术教育的原理[A].丰子恺文集(1)[M].16.

[6]丰子恺.《谷诃生活》序[A].丰子恺文集(1)[M].299.

[7]丰子恺.读画史[A].丰子恺文集(2)[M].616-617.

[8]谷崎润一郎.读《缘缘堂随笔》[A].丰子恺文集(6)[M].110.

[9]丰子恺.艺术与艺术家[A].丰子恺文集(4)[M].403.

[10]丰子恺.桂林艺术讲话之一[A].丰子恺文集(4)[M].

[11]丰子恺.《艺术与人生》序言[A].丰子恺文集(4)[M].317.

[12]丰子恺.《艺术漫谈》序[A].丰子恺文集(3)[M].293.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引导学生写作求真,展示“真我”,比单纯教作文技法更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能用来矫正学生写作失真现象的典范美文比比皆是,比如丰子恺的《白鹅》、朱自清的《背影》、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典型范文,指导学生探寻对人物、事物或事件的写真,从而引领学生写作文时触类旁通地求真,写出富有真味的作文,展示“真我”。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丰子恺的《白鹅》时,我被丰子恺先生在文中的真性情所感动,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特地以此文为范本,为学生上了一堂有关抒发真情实感,写出感人美文的作文指导课。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那是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的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他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丰子恺先生在《白鹅》开篇的引文中是这样写道的:“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所以丰子恺先生写下此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这些内容在原文是有的,但编者在编撰本文时删除了,我在上这堂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把它们还原给学生听了,我觉得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丰子恺先生对白鹅的那种真情实感。

那么,如何效仿课文的讲求真实,写出富有真味的作文呢?我根据教学《白鹅》的一些心得,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引导。

一、引导学生用亲身经历触发真感受

冰心老人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只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真正感人的文章。只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才是最难忘的,最真实的!

在《白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生活的原型,我们看到了作者亲自在喂养一只白鹅,一只“傲慢”的白鹅。这只白鹅有“高超”的头颈、“厉声呵斥”的叫声、“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这只白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没有作者亲身的经历,就不呢写得如此的真实生动,不能写得如此的令人难以忘怀。

学生的写作也要反映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情感或体验,只有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才会引发真切的情感或独到的体验。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生活中孕育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由此可见,只有引导学生投身生活,用亲身经历来触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才能写出有真实感受的作文。

二、引导学生用朴实语言叙写真素材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用朴实的语言叙写源自生活的真素材,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因为农村学生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较少,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较难。

在《白鹅》中,丰子恺先生虽然运用了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但更多的是运用浅显质朴的文字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浅显朴实,就如平常聊天一样。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

作为初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为我所用。平时在家帮父母做的一件家务,在学校帮同学或老师做的一件好事,都是作文的真素材。老舍先生在《人物、语言及其他》中也提到“语言朴实,是对文章风格的一种描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至真至纯的作品往往与我们内心深处的质朴与纯真契合。所以,适当引导学生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来自生活的真素材,同样能够让人感觉到你的真性情,体会到你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三、引导学生用细节描写刻画真形象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刻画手法。使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形象真实再现出来,使读者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死前神甫让他亲吻镀金十字架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这一细节画出了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可感,形象栩栩如生,使整篇文章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在《白鹅》中,丰子恺先生对白鹅的刻画也运用了很多的细节描写。比如写白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等等。这样的细节描写,使作者笔下的白鹅个性鲜明,形象逼真,也突出白鹅排遣作者当时的焦虑苦闷,作者因此喜爱和怀念白鹅的真实感情。“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正是作者平时细致观察白鹅的生活形态,才能把白鹅的生活习性、步态吃相等,刻画得如此生动传神,如此饱含深情。

篇5

关键词: 中华美育会 发起人 贡献

中华美育会的主要发起有上海专科师范的校长吴梦非、教师丰子恺、刘质平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为中华美育会的创办、中国新美育运动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共建学校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往往同社会面临的某种转折急遽变化的形势有关。“五四”时期的的兴起,加之“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热血青年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纷纷响应这一思想。吴梦非提出“希望我国教育界有一种大大的改革,……盼望我国办学的,亦要顺著世界的潮流”,同时,刘质平于1918年夏从日本回国,接受了日本艺术教育的熏陶的刘质平认为“在人家学校里,做教师要想发展艺术很不容易,处处受牵制,除非自家办艺术专校”。[1]由于吴梦非认识到国内艺术教育必须改革,而刘质平接受了日本及西方艺术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同师之友共议创办自己的艺术学校。而此时的丰子恺刚刚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希望发挥自己所热衷的图画,但我的家境不许我升学而专修绘画。正在踌躇之际,恰好有同校的高等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毕业的吴梦非君和新从日本研究音乐而归国的旧同学刘质平君,计议在上海创办一个养成图画、音乐、手工教员的学校,名曰专科师范。”[2]于是,丰子恺就“做了专科师范学校的创办人之一”,而在学校之中教授西洋画等课。

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旨的,我国最早的一所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地址设在上海尚文门外黄家阙路一所租赁的二层楼房里,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任教务主任,学校在学制上先仿效日本,后来,吴梦非、丰子恺等在研究、比较日本与德国的艺术教育后,认为德国学制较日本更为进步,就转而推行德国艺术师范学校的学制,设立了高等师范科和普通师范科,均为两年毕业。1923年7月,“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一年后扩大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5年,与“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上海艺术大学”。[3]合并后,该校设立了“艺术教育系”、“音乐系”、“西洋画系”、“中国画系”等,为社会培养高、中级艺术教育人材。[4]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除了美术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国语、诗词、美学、艺术概论、哲学、近代艺术思潮和英语、日语和法语。当时社会上尚无音乐专门学校,音乐人才奇缺,学校对音乐科特别重视,开设了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凡阿林(小提琴)、音乐教授法、指挥、管弦乐合奏、国乐等课程,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条件。[5]

上海专科师范的创办,可以说是丰子恺、刘质平和吴梦非三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办学中,由于经费一直十分紧张,吴梦非甚至变卖妻子的首饰而接济学校,其恩师李叔同此时已遁入空门,得知办学经济拮据之后,曾主动写了大量字画交给吴梦非变卖,为学校补贴资金。[6]著名的戏剧家欧阳予倩还主动捐赠了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管弦乐器。[7]尽管经费艰难,但为学校发展和学生的前途着想,先后聘请了日本和俄国的外籍教师任教,还有一些外国留学归国的艺术家例如孙续丞、陈抱一以及中国自己培养的教师如周玲荪、李鸿梁等。仅从聘请的教师队伍就可以看出该校集中了中外教师于一体,传授中外先进的艺术知识。由于学校开明、正派、进步的办学方针和廉政的风气吸引了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教育家和改革精英。陈望道、吕、胡寄尘、姜丹书、李超士等都在该校担任教师,促进了该校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同创团体

民国初年,教育部虽然在拟定教育宗旨时把“美感教育”列为四项宗旨之一,但是“一般主持教育和实行这种美感教育的,除了少数人以外,依旧在那里扑风捉影地过日子,并没有彻底的了解,亦没有彻底主张”。[8]一些激进的、有抱负的艺术家,痛感艺术的落后,要求团结更多的人去改造艺术教育,宣传普及美育。于是,1919年冬,在“五四”及“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专科师范和上海爱国女学的师生联络全国的艺术家和美育爱好者发起了一个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

中华美育会的宗旨是要“用‘艺术教育’来建设一个‘新人生观’,救济一般烦闷的青年,改革主智的教育,用美来代替神秘主义的宗教”。[9]宣明的宗旨呼唤着全国的美育爱好者和艺术工作者,他们积极地响应,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全国有十六、七个省数百余人加入该会并成为会员,使得中华美育会成为南方最大的艺术团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中华美育会成立《美育》杂志社,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美育》杂志。吴梦非当选为总编辑。1920年4月,《美育》杂志的第1期出版,首篇登载了《本志宣言》即:“本志是我们美育界同志公开的言论机关,亦就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之一种利器。”[10]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艺术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宣扬“民众艺术”和“艺术进步”,提倡艺术教育改革,吴梦非写的《美育是甚么》、《艺术品应该怎样制作?》、《女子对于家庭美育的责任》、《图案讲话》、《对于我国办学者的一个疑问》、《西洋绘画家之争点》、《革新全国音乐教授的计划》等;丰子恺著的《画家之生命》、《忠实之写生》、《艺术教育的原理》等;刘质平著的《予对于吾国现有唱歌书之意见》、《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卿云南风歌谱》等。这些文章分别从美育理论、美育规律、美育知识、美育方法、美育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当时的美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时期使《美育》杂志成为新青年爱阅读的读物,为宣传普及美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平台。

他们创建的中华美育会不仅通过《美育》杂志这一平台进行理论宣传,而且在实践中,他们每年利用暑假时间举行“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夏季讲习会从当时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美育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为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音乐、美术教师,对当时的“新美育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倡导改革

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三人不仅是“新美育运动”中的闯将,而且也是艺术民众化的开拓者。从他们一系列文章、著作中可见他们的观点和倾向是比较进步的,充满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精神。吴梦非不仅是《美育》杂志的总编辑,而且还兼任《民国日报・艺术评论》总主编。他通过这些刊物“联络海内外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共同宣传艺术与艺术教育”。[11]他在《艺术评论》上刊登了热情洋溢的《中华全国艺术协会草案》,向社会宣告:“我们的目的不是想把既成的艺术降低到民众的水平,我们是想把民众抬高到艺术的境地。”希望“联合全国艺术界及赞助艺术之同志作通力合作,筹划建设全国的艺术事业”。同时,刘质平针对我国当时音乐教育存在的弊端,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音乐教育的缺点》,对中小学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音乐当时的教育不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唱歌的教材和教授的方法不对”,[12]他主张“初中的乐歌改称音乐科”、“中小学音乐课程应当衔接”,认为“初中音乐科教学的目的,教育与技能二方面是并重的,一方面涵养美的感情和融合的精神,一方面养成识谱和唱歌的能力”。[13]他的主张对当时的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丰子恺的文章中同样也可以看出丰子恺对艺术民众化的观点,他对于艺术民众化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让艺术教育走出学校,走向平民,丰子恺以“人生短,艺术长”,“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作为逻辑起点,推出艺术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人之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的结论,竭力宣传他“艺术越接近民众、越能发挥它的审美功能”的理念。他们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充分说明三位都是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从为民族振兴的基本点出发,而大力提倡艺术民众化,提倡美育大众化的先驱。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名师高徒,一脉相承.转引自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第一卷第260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陈梦熊.丰子恺小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3]吴梦非.上海艺术师范大学与东方艺术专门学校合组的经过.民国日报・党悟,1925年11月12日.

[4]民国日报招生广告.民国日报・艺术评论,第65期.

[5][6][7]吴梦非.“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的回忆片断.美术研究,1959年第3期.

[8]吴梦非.美育是甚么.美育.杂志第1期.

[9][10]美育.杂志社主编.美育.上海:中华美育会出版,1920年4月第1期.

[11]民国日报・艺术评论,1923年第1期.

篇6

这样坐,舒服当然是舒服的,但就不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到了会怎么说。

最温和的奶奶多半会说:“小孩子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好这样坐的!快,坐端正了。”

妈妈看到了就不会有奶奶那份耐心,她会直接地下命令说:“坐好了!”这口气已经有点严厉了。

如果是爸爸处理这事,那情形就颇有些不同了,他会扬起蒲扇般的手掌,厉声喝道:“坐不坐好!不坐好我一个巴掌下来了!”

在奶奶面前,小孩子还可以撒撒娇,对妈妈,多半也还可以磨蹭一下,至于扬着巴掌的老爸,那就只好乖乖地听命了。

丰子恺说:“为父母者差不多全然不承认小孩子在家庭里的地位。”又说,他们“差不多不承认小孩子有精神生活”。这话也许严厉了点,但我们上面这一番演绎,却多半也还是实情,因为我们的小孩,从来就被要求循规蹈矩的。

锣鼓响

江浙一带的农村有“锣鼓响,戏文唱”一语流传,现在,从画面上看,似乎正是戏文开场的前奏。然而,此画的意义还不在民俗方面,在这画中,我们看到了同一心态的不同表露:小孩子喜欢热闹,锣鼓一响,就拼命拉住他奶奶的手往戏场跑,但其实他不用急的,因为此时他奶奶和他一样着急!

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

一九二八年《小说月报》十九卷第十号发表了丰子恺和朱自清的同题散文《儿女》。在朱自清的文章里,他颇为儿女们的吵闹而烦恼:

篇7

自上次丰子恺先生发表了他的散文《手指》后,他的五根手指便一夜成名,红遍了大江南北。现在,子恺先生的手指受到了众手指的仰慕,他们的名气越来越大,五根手指心中的那份骄傲也在慢慢占据他们善良的心灵。一天,不知从哪寄来了一份敬佩书,上面写着:敬爱的手指……大家非常的疑惑,因为上面没有写清楚是给哪个手指的,五根手指之间的战争开始爆发了。

大拇指先开口了,他说:“我之所以称之为大拇指,是因为我最勤劳,论座次我是第一,敬佩书一定是写给我的。”食指说:“别自恋啦,就你,下辈子都别想有人会仰慕你,要长相没长相,要风度没风度,顶多排个第二,敬佩书一定是写给我的。”中指也当仁不让的抢过话题说:“咦,你俩垒起来都没我高,还给我争呢,长高点再说吧!”无名指虽然是个小女孩,但争起功来也挺凶的,她怒气冲冲地吼道:“想跟本小姐争,你们还差远了,论美貌你们不如我吧,论受庞,你们还是不如我,我可是主人的小心肝呢!”小拇指哭着说:“你们仗着比我大,比我高就欺负我,连我的铁杆粉丝给我的信你们都争,呜呜……”食指不耐烦的说:“打住,打住,当心把狼招来……”就这样五根指头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打了起来。中指扯着无名指的头发,无名指揪着食指的耳朵,大拇指的鼻子被小拇指捣了一拳,打出了血。中指也惨,胳膊给拧肿了,大家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正在休息的丰子恺先生被吵醒了,他感觉手上隐隐地痛,一看,天啊,流血了,赶紧包扎一下。这时他看到了桌子上的敬佩书,他取出信,口中读到:“敬爱的……”这时所有的手指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到底是谁的“粉丝”,只听见子恺先生又念到:“敬爱的……”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子恺先生说:“敬爱的五指的主人,我是你忠实的读者……”大家都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是写给主人的,真是一场无趣的斗争。”五指赶紧向主人道歉,他们又亲密地抱成了一团。

从那以后,五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又将为大家写出美妙的文章。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六年级(2)班 鲍文静

指导教师:张敏

篇8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作者:丰子恺)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作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作者:孔子)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作者:萧楚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初识孙伏园、林语堂

1926年11月25日,谢冰莹从家里逃出来,成了一名女兵。 严酷的军事训练和学习,锻炼了女兵们的意志。三个月军事训练结束后,谢冰莹转正为正式军人。

一个星期天,她又在出壁报。男生队的小海和冰川也在出壁报。他们都喜爱文学,算是文友吧。他俩原是北平的学生。小海走近谢冰莹说:“下午我们去《中央日报》,看望主笔兼副刊主编孙伏园先生。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北京晨报》的记者和副刊主编,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我们都喜欢读他的文章。你跟我们一道去,我介绍你认识他。”

谢冰莹读过孙伏园的文章,也耳闻他的大名,还知道他是绍兴人。和鲁迅同乡。她当然想认识他。

《中央日报》在汉口。谢冰莹一行走进编辑室。室内有两个人正在交谈。冰川和小海走到那位个头稍矮的胖胖的先生面前,叫了声孙先生。谢冰莹知道这位就是孙伏园了。孙伏园正在和一位着藏青色长衫、嘴里含支雪茄的先生说话,听到有人唤他,他立即转过身,向他们伸出手。他先将手伸给谢冰莹,自我介绍说:“我叫孙伏园。”

谢冰莹也自我介绍说:“我叫谢冰莹,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六期女生队学员,冰川和小海的同学。”

孙伏园微笑着把她和她的两位同学介绍给含着雪茄的那位先生后对他们说:“这位是林语堂先生。”

林语堂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谢冰莹没有想到在这儿一下见到了两位文坛大名人,她吐了下舌头。

林语堂走过来。他中等个子,面庞清秀,严肃的表情中透着热情和微笑,边吸雪茄边说:“坐吧,坐吧。”他伸手指着椅子。又把一只方凳从角落里端出来。招呼他们坐下。他们相继落座。

“我长这么大,”孙先生喜形于色地说,“还是第一次看见女兵呢!”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呢!”林语堂说话慢条斯理,声音柔和,态度亲切,“女兵和男兵一样威武。神气!”

他们先聊了会儿军校的生活,后来话题就慢慢转到文学和、写作上去了。两位文坛前辈问起他们读书和写作的事,问谢冰莹喜欢读些什么书,写过些什么样的文章。她没有丝毫扭捏做作之态,大胆地把她读过的书、写过的文章以及她写这些文章的发端和动机,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孙、林二人立即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兵。林语堂微笑着点点头对她和她两位同学说:“你们可以写些自己熟悉的题材。民众积极拥护消灭军阀。很想了解军队的生活,你们可以写些身边事,多练习就有进步。”

“是呀,现在民众都很关注北伐。”孙伏园附和着林语堂,“反映军队生活的文章读者肯定爱看。”

他们谈兴很浓,海阔天空。谢冰莹向他们提出了好些问题,请他们解答。后来,诗人陆晶清也来了。这次之行,用谢冰莹对陆晶清的话说就是:“今天真幸福,同时认识了你、孙先生和林先生,我真要快活死了呢。”

林语堂为《从军日记》作序

得林语堂和孙伏园的点拨。谢冰莹在西征途中,利用行军作战、做群众工作的点滴空隙,找个地方坐下来,从军装口袋里抽出她自订的日记本,以膝头当书桌,利用短暂的时间,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到她的日记里。为了防止文稿丢失,每到一地,她就把她写的《从军日记》寄给《中央日报》副刊的主编孙伏园先生,请他替她保存。

他们男女同学从武汉出发后的第十天,特务营的符号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来找她,告诉她:“你的大作发表了!”这是一张英文版的《中央日报》,而且已一连刊发三期了,翻译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

她拼读了几句,真的是她的《从军日记》。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她的这些文字都是随意写的,非常粗糙。这么粗鄙的文字,有什么翻译的价值,林语堂先生竟把它翻译成英文,还刊在英文版的《中国日报》上。惊喜之余,她又有几分羞愧和感激。

无奈好运不长,军校不久就解散了,谢冰莹不得不回老家。她三次逃婚三次都被家人抓回。后不得已还是嫁人了萧家。好在丈夫萧明还算个通情达理的人,没有为难她,而且后来在她的说服下。还同意她登报离婚。谢冰莹已无脸面回老家面对父母。只得选择漂泊上海。

秋天的一天,好消息传来,孙伏园告诉她春潮书店有意出版她的《从军日记》,并约她星期天到他家谈出书的事。在孙伏园家,孙伏园看着她修改整理成集的《从军日记》文稿,给她出主意说:“这是你的第一本书。以后你还会有很多很多的书出版,这第一本书的影响大小,对你未来很重要。我建议你请个名作家写篇序言推荐推荐,再找位你喜欢的名画家给你设计个封面,你看如何?”

“我就请林语堂先生来写序!”她脱口而出,“林先生会给我写吗?”

“《从军日记》是他推出来的,”孙先生鼓励她道,“他义不容辞。”

谢冰莹想了想又说:“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画,我请他来画。”说完,初生牛犊的她从书案上拿起笔就给林语堂和丰子恺写信。写好后即寄走。 几天后,谢冰莹就收到了林语堂先生为,《从军日记》写的序言。他写道:

冰莹以为她的文章,无出单行本的价值。因为她“那些东西不成文章”(这是冰莹信中语),自然,这些《从军日记》里头,找不出“起承转合”的文章体例。也没有吮笔濡墨、惨淡经营的痕迹;我们读这些文章时。只看见一位年青女子,身着军装,足着草鞋,在晨光熹微的沙场上。拿一支自来水笔,靠着膝上振笔直书,不暇改窜,戎马倥偬;束装待发的情景;或是听见在洞庭湖上。笑声与河流相和应,在远地军歌及近旁鼾睡声中,一位蓬头垢面的女兵,手不停笔,锋发韵流地写叙她的感触。这种少不更事,气宇轩昂,抱着一手改造宇宙决心的女子所写的,自然也值得一读……这些文章,虽然寥寥几篇,也有个历史,这也可以说明,我们想把它集成一书的理由。

她还同时收到丰子恺先生的回信,他一日答应了她的请求。 又是一个星期天。谢冰莹带着林语堂先生的序文和丰先生的复信来到孙伏园家。孙先生就陪她去与春潮书店的老板夏康农和方抚华先生见面。两位老板见到她非常高兴,方先生激动地说:“这真是太好了,《从军日记》有林语堂先生作序。丰子恺先生画封面,一定洛阳纸贵!”

两天后,谢冰莹收到了丰先生寄来的封面画。

后来,在她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从军日记》出版了。1930年8月,她从法国的《小巴黎人日报》上得到消息,她的《从军日记》法文版由法国巴黎的瓦罗瓦书局出版。翻译者是中国留学生汪德耀。而推荐者则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

篇10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向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答】( )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全部划对给满分。三个要点“不能……”“必须……”“应该……”)

2、D。

3、父亲说到做到。

4、第二件事:父亲讲杜处士画斗牛的故事,教育我们画画要仔细观察和向人请教。第三件事:父亲到

河边实地考察后画“背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