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游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22:3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春游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春游的作文

篇1

出现过许多的人

深深印在脑海中的

是我的好朋友们

也许,我们曾吵过,闹过

可是……

薰衣草的美,太过凄凉

因为有了你们,有了友谊

突然释怀看淡所有。

繁华的都市

让我更加还怕失去你们

朋友,一辈子的朋友啊

篇2

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还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让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有责任感的孩子,不但能发现问题,还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关注身边的事情,积极参与环境的建设,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些!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真正拥有精彩的人生。就像平民英雄李学生那样:那捣鬼到就是他人生的坎,他在坎前舍身一跃,时间和生命都在那一瞬间凝固,因为他的英勇而变得悲壮,凄美。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花圃,人生就是花圃旁的那条小路。每个人在努力经营自家花圃的同时,不仅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美丽,还要懂得克制自己的私心,不要对他人造成侵犯和伤害。其中便有“一个人感动一座城”的孟祥斌,这位舍生取义的英雄,在2007年深深感动了我们。他为了一名女子的性命,奋不顾身地跳下桥。女子上来了,他却沉睡了……

要想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光有天马行空的梦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去学习,去实践,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如同寒门学子尚贞涛,从仅仅42元到利润百万,一个连电脑也不会开到精通电脑。这中间该有多少汗水呀!这得经过多少不为人知的刻苦训练!所以,我们也要有“五心”,踏踏实实地做任何事。

篇3

一、当作文成为一种责任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他们拥有童心、充满童趣,是天生的童话作家。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八》,要求用编写童话故事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改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作文前,我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察、访问、调查,了解小朋友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容易出现哪些不良的习惯。学生那认真劲儿,真有些像肩负神圣使命的记者:他们一会儿围着幼儿老师不停地问长问短,一本正经地作记录;一会儿和一些小朋友攀谈、询问,还真有些哥哥、姐姐的架势。

课上,学生纷纷汇报自己课前了解到的情况:孩子们有着怎样的不良习惯,诸如不讲卫生、看电视时间太长、丢三落四、不好的写字姿势、爱做危险的游戏,等等。他们还“如数家珍”,细说了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成为懂事的小大人了。

我看“时机成熟”,告诉学生:不良习惯有那么多的危害,小朋友的老师和家长该多着急,大家快来帮帮这些小朋友。可是怎么帮呢?想想用什么办法好?学生议论开了:谈话、讲道理、批评、强行命令……

这些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呢?我拿出例文一耿新华同学的《肚子再也不疼了》。小朋友们读后知道,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花猫因为不讲究卫生而肚子疼,后来在猫医生的帮助下,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肚子再也不疼了。

学生高兴起来,都认为耿新华的这个办法好。小朋友们都喜欢听童话故事,这就比讲道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我告诉他们这样的童话故事他们也能编写,学生有些跃跃欲试。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自己的编写计划,相互较劲,唯恐自己编写的比别人差。

果然,学生的童话故事编得很有情趣,内容五彩缤纷。我感到很满意,趁势将这些童话故事集成 《校园童话》,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帮助小朋友的责任,给了他们灵感和动力,让他们尝到作文的乐趣。

二、当作文成为一种体验

我带着准备好的教案走进教室,准备给六年级学生上习作——《童年的快乐》。上课了,我把文题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乐事。可是,一位学生小声嘀咕:哪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呀?老师的作业,爸爸妈妈的作业,休息日还得赶着去少年宫学习,哪有时间玩,哪敢玩啊?无“乐”好写。顿时,许多学生响应:就是,哪有多少快乐。我原来想对这些孩子进行一番教育:童年,快乐的事多了,只是你们没有留心,又转念一想:何不将作文题改为《请给我们童年的快乐》?

题目一改,学生顿时情绪高涨:老师,这好写。没等我多说什么,个个埋首伏案,奋笔疾书。不到半个小时,许多学生竟写出了语言恳切、生动感人的好文章来。

一位同学在文章前特意画了一幅漫画:一只小鸟呆呆地立在笼中,翅膀无力地垂了下来,双眼无助地看着笼子外面的世界。他在习作中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可知道,此时此刻的我就是这笼中的一只鸟儿。不知您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想法?向往飞行的自由是鸟儿的天性。我也一样啊!钢琴、奥数、作文辅导班的学习把我的业余时间挤得满满。你们每天的安排捆住了我的手脚。你可知道,坐在书桌前的我,看着窗外的春天的风景,听着飘在大街小巷的歌儿,我多么想“飞”啊!……

从他真挚的话语中,其他学生产生了共鸣,更加投入地给自己的作文“润色”。连平时作文枯燥、平淡的学生也不乏精彩的语句:篮球,瘪了;心爱的提琴,蒙上灰了;儿童乐园,找不到我的身影了……你未必相信,站在走廊上发发呆,也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课后,我悄悄地问一个学生:“这篇作文你为什么写得好?”他回答得挺干脆:“这个题目,我们有体验呀!”

三、当作文成为一种沟通

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寄托了学生对春天温暖而美好的向往。看,三月春风才吹起,学生就到处打听:什么时候春游啊?到哪里去春游啊?终于,学校正式宣布:下周四春游。一时间,学生欢呼雀跃,整天谈论的话题似乎都离不开春游:这次也不知会到哪里去,你打算带些什么东西去玩儿……问个没完没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习作二》,要学生写一份关于春游的建议书,我告诉学生:现在学校还没有确定春游的地点,想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向学校推荐春游的地点,设计春游的路线,介绍各个景点的特色,安排游戏内容等。谁设计得好,就听谁的。

这一次,学生完全是主人,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来能没有热情吗?结果学生的作文交上来,真是各具特色,很有创意。

谁知,我又告诉学生:因另有特殊情况,春游活动改期,时间另行通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跌到了最低点,唉声叹气,作文课,也全然提不起精神。

我看到这个情景,当机立断:今天的作文,我们还写一写关于春游的事。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学校为什么决定暂停春游,一定很想去春游,那我们何不问问校长,何不把我们的想法跟他说说?也许还能有希望去呢?只要你们写得有理有据,校长没准会被你们打动的。

写这篇作文时,学生没有一点犯难的情绪,强烈的沟通欲望,明确的目的,春游成了作文内容的载体,成了沟通思想的话题。多数学生写出了自己最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一个学生竟然还附上一张上次春游的照片,深情回忆那次春游时快乐,娓娓道来,以情动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没有想到,这篇作文还可以用他这样的方式写。

篇4

而在我的印象中,杨同学是一位感情丰富,能说会道的孩子呀。记得去年的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会感谢”的口语交际活动,她的发言让我至今难忘。“我要感谢我的奶奶。奶奶住在乡下,每次爸爸妈妈打我骂我时,奶奶都会给我护驾。有一次我被一个小伙伴欺负,奶奶便带我上门找他,与小伙伴的奶奶发生了争吵,随后还打了起来。奶奶被打得躺在地上,我很心疼。我想对奶奶说,谢谢她。可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奶奶去年暑假去世了,我再也不能向她表达了。”杨同学哽咽着,抽泣着说完了这段话。当时我感觉这孩子说得太好了,太真实了,太会说了。

同一个人,两次活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了想,与要表达的话题有关。“春游建议”,孩子们对春天的认知不够,写此作文时还是正月,丝毫没有一点点的春意,山上光秃秃的,水瘦山寒的情境,从何去体会春天呢?教师简单迎合课本要求,既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写作时间,也缺少必要的情境铺垫和感染,让对春天没有什么认知的孩子去写春天的美景,着实为难,于是,只好编造,照抄了事。而“学会感谢”的话题,对爱管闲事小人精的

杨同学来说,一定有话说,且是不吐不快了。

篇5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喜欢做是儿童做好一件事的关键。写作文也是一样,只有让学生喜欢写,产生写作的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写出好习作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就需要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儿童特点儿童喜欢的方式来进行。

1.剪、贴、画,激发写话兴趣

儿童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易于接受。因此,在说写训练课上,我带领学生绘画、剪贴,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例如在写《小白兔收南瓜》一文时,我让学生动手把自己课前在老师指导下画好的小兔子、南瓜、小熊和自行车剪成贴片,并贴在彩色泡沫纸上。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小兔子受到什么启发把大南瓜运回家的?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生带进了自由想象的王国,说话欲望被激发起来,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积极热情地讲述他们如何让“自己的小兔子把大南瓜收回家”。经过学生互听、互说、互相补充,最后让同学们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都明显提高。

2.看图作文,引发写作兴趣

看图作文是训练学生起步作文的有效方法。美丽的画面,动人的情节,深受学生的喜爱。但要使中、低年级学生条理清楚地表达画面内容,我认为还需由老师精心指导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进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教学看图作文《悄悄话》时,首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画面: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说出小女孩在跟爷爷说悄悄话;从周围环境推断出事情发生的时季、地点;从小女孩背后手上的物品联想她和爷爷说话的内容。经过这样仔细观察,才能较完整地说出画面内容。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小女孩的心情什么样;她进门时有什么样的动作、用什么样的语言语气等等,经老师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十分丰富,表述生动形象。我又让同学们紧扣“悄悄话”三个字,做即兴表演,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作文效果十分理想。

3.游戏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起步作文中渗入“玩”的因素,让学生在“玩”中学,结合“玩”来写,学生自然更会有兴趣。根据学期、年级的特点,因时因地地安排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孩子写作。如四年级我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之后,我指导学生运用“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开头,活动规则、活动过程怎样写条理、具体,而又能突出重点,怎样加入人物动作、心理活动,最后如何首尾呼应等。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喜欢的,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的,再加上老师的点拨指导,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体验成功,获得写作乐趣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孩子一二年级语文成绩蛮好,到了三年级后则会出现分化现象,关键原因就是作文难。作文就像拦路虎横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记得在第一次作文课上,我认真指导学生续写《师生情》,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有几篇文章写得语言生动有趣,情感丰富,突出了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各有特色。看到这喜人的成绩,我马上在班里讲评这些文章。当时,同学们个个激情高涨,文章被读的同学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迸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而其他同学在向他们投去羡慕和敬佩的目光的同时激发起写作的欲望,为以后的主动作文奠定了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优化环境,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课不受空间的限制,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活动环境,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但无论什么环境,都应力求做到三个“有利”:即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如在学习《咏柳》一诗后,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春游活动。活动课地点安排在桃、梨、苹果花盛开的果园附近,课前做好布置:春游回来要写作文,请同学要注意观察。游玩时,请同学们带着画笔或相机、记录本等,画出或拍下自己眼睛里的春天,用歌声赞美春天,用优美的语言赞美春天,用笔形象生动地描绘春天。那一次我深深体会到:风景点成了学生的课本,大自然成了学生的恩师。这样的环境既轻松又愉快,更使学生获得了广博的写作素材,何愁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呢?结合这次春游活动,我不限题目让学生畅写春天,结果全班学生几乎人人写出了令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习作。优美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更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四、社会实践,激发写作兴趣

篇6

一、留心生活,积累素材“找真”

小学生怕写作文,苦于“无米下炊”,感到无话可写。“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他们受阅历、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多渠道捕捉信息,学会贮存生活素材。

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时机,指导学生张眼、用耳、开口、动脑,采取“总体和局部”、“横向和纵向”、“远眺和近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让学生填写观察记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如学校开展的庄重的升旗仪式、活泼的班队活动、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联欢晚会等,学生每次参加的活动,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平时,要求学生要经常与亲人好友交流,多浏览报刊,多留意街头变化,听听音乐,参观艺术展览等。要求学生有一个专用小本子,及时记下事情的梗概,每人一周至少记录一个材料,鼓励多记,存储写作的材料。教师还可以“投学生所好”,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活动,与孩子们同喜同悲,同欢同乐,以获取更多的活生生的写作材料。久而久之,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米”,建立了自己的写作资源粮仓,就能在写作时做到“厚积而薄发”。

二、自由交流,放胆表达“说真”

“童言无忌”是小学生所特有的童真表现,小学生找到“米”后,就要教会他们“下炊”。先口头表达,叙事说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做到自由自在展示自己说话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说“童言、表“童心”,用“小天使”个性化的话语表达情感。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说事交流的平台,在作文指导课上,要创设开放、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倾听点拨,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话题和素材,选好一、二件自己认为最值得说的事,“说”与“写”的训练有效结合,先“说话”,后“写作”。

要让学生无拘无束,敞开思维,自由自在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做到敢想敢说,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没有提纲,没有框框要求的氛围中“面对面”交流倾吐,真正做到怎样想就怎样说,说真话,吐真情,畅所欲言。这种作文指导课一般可分三步进行。①组织讨论。学生前后桌四人组成一小组,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说的材料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每位同学至少先说一个,听完稍发议论。②教师导评。学生分组讨论到一定程度后,每组指定一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材料,教师再让全班同学谈材料是否真实,哪里说得好,哪里说得不够等。③畅言实说。导评后,教师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营造热烈的气氛,让同学们都争着说出自己的新鲜事,把自己的好材料说给大家听,发由衷之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效调动了学生“说文”的积极性,学生有话可说,生怕失去表达述说的机会,都能大胆倾吐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达到呼之即出,产生要用语言文字倾述心中激情的写作欲望。

三、实录整理,绽放个性“绘真”

篇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于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创设写作的情境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活动的空间。

在教学生“写环境保护”一类的习作时,我从鹏博士多媒体素材库中,把一些有关“污水”、“空气污染”、“酸雨森林”、“受过污染的小河”等动画引用到写作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心境。当看到“从工厂里排放的烟雾”时,学生就联想到自家附近工厂、澡堂烟囱里排放的黑烟,他们在自己命名的作文题《还我一片蓝天》中写道:“看,我家附近澡堂里烟囱里排放的一股股黑烟像一条条妖龙在空中张牙舞爪,……”接着写附近居民受到了怎样的危害――人们淡忘环境;要发出倡仪,保护环境。有的写了《20年后的我》,长大后怎样治污染;有的写了《地球妈妈的话》,告诉人们不要乱砍滥伐;《假如我是发明家……》、《小鱼的自述》、《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假如我是城市美容师》……写出了自己大胆的想象。不少学生的习作在市区发表,杨淋同学写的《小纸团历险记》,获国家级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

二、用音乐渲染习作环境

运用与作文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音乐把学生轻松带入写作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想象、表达。

总之,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电教材料,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情必表、不吐不快之感。

三、利用一组声音,想象作文

利用电教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利用一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的不同,编写一个故事或一件具体的事。我们可以从多媒体素材库中录下一组,按一定顺序并有内在联系的声音,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成有一定情节的内容进行创造性作文,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总之,学生通过听也能把“看”到的合理地写下来,想象力很丰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四、巧用电教为课文续写结尾,推测以后发生的事

为课文续写结尾,推测以后发生的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俩(奶奶和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一段话后,又让学生观看屏幕:奶奶怀抱着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呀飞……此时,我就让屏幕动画至此暂停,问学生:“小女孩会到哪儿呢?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了我们中间,我们怎样和她相处呢?”学生们看着屏幕,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在说:“小女孩,快飞吧,快来到我们中国,我的奶奶也是你的奶奶,我的爸爸、妈妈也是你的亲人,我会带你一起游览那驰名中外、千年古寺、神秘地方――少林寺;游览那桂林的山水;欣赏那水平如镜的西湖、红叶似火的香山……我们一起打电脑、一起学习、一起逛公园,让你过得开开心心……”

五、再现真实情境

有些作文要求学生实地观察后或亲手做实验后把过程写下来,当时学生可能兴致勃勃,但常常因为沉浸在活动之中,而没有仔细观察,体验不周全,文章写得不够生动。可活动不能再组织,而利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然后反复播放,直至学生看仔细为止,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留有想象余地。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郾城县龙城参观了那里的桃花园,一路上,美丽的春景让学生乐不知疲,野餐中,学生们互相分工合作,亲手做午餐,赏花时惊喜,学生们在园中作画写诗、拍照、嬉戏……好不热闹。我们把这春游录上来,以便学生在写作时再回忆、再互说,以完善自己的写作。学生真正投入到了大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家乡的可爱。在习作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此得到发挥,避免了以往春游只写这儿美,那儿美,无病的俗套。不少学生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春游中“赏花―作诗―论诗”的趣事;有的学生在习作中以诗表达自己赏花的愉快心情,做到了吐真言抒真情。

六、根据某一词义,提供一些和词语描述的景物特点

某一词义学生们理解后,可提供一些景物和这个词相照应,说明这个词的意思,如“今天天气真热啊……”为开头写一段话,出了太阳、空气、小草、动物们等在天热时的反应,再通过想象平时自己的观察,可以具体地描写出来。

七、条件作文

即教师也可在屏幕上给出动物、植物提要求、给方向或范围,让学生想象作文,如可以出示猫,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展开想象,描述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还可以由想到人的品质、追求、希望。

八、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幻想

幻想及想象力的升华。儿童喜欢幻想,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常常会使学生浮想联翩。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录音听童话故事,通过电脑看动画片、科幻片,启发引导学生写童话、写科学幻想,不少学生写《地球妈妈的话》、《水的回述》、《南郭先生逃走后》、《20年后的月球上会……》等等写得很成功。

九、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电教优势,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篇8

【关键词】兴趣;自信;方法指导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是相当薄弱的,从事多年的教学,对此有深深地感受。学生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便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由于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写作技巧,语言的积累和使用都较差。可以说许多学生难写通顺一句话,错别字连篇,至于字数,那便是“扯草草填篮篮”,实在没办法就到阅读文段中抄一些句子充数。针对农村初中的特殊性,作以下作文教学之探索。

1. 赏识学生,自由写作,激发兴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应该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将赏识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的特殊性(普九之后学生人数增多,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更要多赏识学生,千万别去批评打击他们,尽可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有一句话写得优美生动,一句话写得通顺,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的准确,或者这次作文书写工整等,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在“老师赏识我”,“老师期待我”的氛围中获取信心和力量。这对于写作较差的学生,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对于农村孩子,他们差就差在自信,差在基础上,差在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一旦他们找回自信,补上基础,得到老师赏识之后,便会爱上写作文。

赏识学生之后,就该让学生自由写作,由易到难,激发写作兴趣。学生之所以胡编乱造,空洞无物,主要就是学生无话可写,老师对要求提醒得太多。刚开始作文训练时,少提要求,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写,比如写《家庭生活》时,只要学生写出自家的生活情况,至于哪些是最该写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么一来,学生就没了顾虑,也不用再去模仿他人,自然就能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来。久而久之,在老师的赏识和鼓励下,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们不再惧怕写作文,反而总想用笔去抒怀。

2. 进行方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农村语文教学是相当落后的,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就是叫学生写,至于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其质量是相当低的。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写,采用什么技巧来写,对此应该多指导。叫学生写作文时,应从写作的全过程(审题、立意、选才、构思、组材、表达、修改)着手。审题是作文创作的关键,一定要符合题意,否则会造成偏题;立意一定要新,还要有一定的深度;至于说组材,就应该把有价值的,与自身相关联的,能够较好体现中心的材料筛选出来,并组合起来,从而让材料成为抒发作者情感,体现文章中心的载体。

农村孩子缺的不是灵感,但写作技巧相对来说是欠缺的。教学作文时,首先从形式方面着手,讲解常见体例:小标题,题(后)记,日记体,书信体,辩论体,改变节目法,数学论证体,实验报告体,病例体等。针对上述体例,先让学生明白各种体例,以范文形式展示给学生,然后叫他们逐一去尝试。但一定要循序渐进,先一种一种的训练,到后来可以几种综合使用,由开始不会用,到后来在写作时可熟练使用。

除了体例方面要强调,就是作文应试技巧的处理。俗话说作文的三部分“凤头、猪肚、豹尾”,这就要求文章创作时,开头结尾有力度,要能起到点睛作用,而中间要有丰富的内容。 教学中结合例文讲解:开篇点题,巧设,悬念,引用诗词名言法,营造气氛法,排比造势法。。。。。。。而结尾诸如:首尾呼应,篇末点题,以小见大升华法等。让学生掌握技法,并能熟练使用,逐渐提升写作水平。

3. 注重素材积累,巧妙使用素材,提升驾驭语言能力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就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所遇到的“无米之炊”难题。要求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使用素材的能力。

素材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间接从名家作品,名家言论,诗词谚语以及国学精华等处来。平时就该有目的叫学生积累,先从积累词语,成语、谚语开始,逐渐到名言警句,文学作品。让学生走上讲台说话,从开始的一分钟,慢慢提升到三分钟,。在说话过程中,从最开始用一个词语(成语)到后来使用几个,甚至用名言警句(谚语)。学生开始说得少,甚至于不敢说。我抓住时机(放假回家过节等),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带回与同学们分享,并针对表现好的学生选2~3名给予物质奖励。在反复进行之后,学生说话能力提升了,说话的时间也变长了,当然说话中使用的佳句,名言警句也多了,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平时还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感兴趣的言语摘抄在上面,并不定时去读读记记,要不了多久,学生便能较好使用这些语言素材。二是来源于学生们生活方面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要想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物。正所谓“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人充分利用每年的春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春游时,与学生一道走在山路上,每到绿树成荫之处,每到鲜花盛开之地方,每看到一条小溪,柳条轻摆时,让学生驻足仔细观察,并试着说出其特点来。每次春游后,都让学生上讲台说说春游途中的见闻及感受。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每个周末放假回家,我都叫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所见所闻,并将其简单写在积累本上。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会把自己见闻感受写进习作中去了,内容不再空洞。因为一旦有了真切体验,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的抒发了。

4. 指导作文修改,培养学生修改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农村孩子很勤学,但积极参与,尤其是自我主动表现意识不强,他们太过于听老师的话,显得比较胆小,不会(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叫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班上念念,可以说没有人敢起来的。他们太过于依赖教师,在潜意识里总认为,作文就是自己先写好,写好后交由老师批改。因而要加强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则求疵,见疵则思改的习惯,在修改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往往是该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创作的人。所以作文教学重在学生自己修改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开始的时候学生并不知道怎么改,一定要将作文批改细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阶段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第一阶段:(1)书写是否认真,卷面是否整洁。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作标识,将正确的字改在旁边。

(3)标点符号是否规范正确,比如写句号不能随便杵一点,一定要把有问题改正。

此阶段要求不高,要让基础差的学生基本做得到。开始时,速度放慢些,让学生感觉作文批改并不难,消除其畏难心理。

第二阶段:(1)审题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鲜明。

(2)选才和内容:材料是否典型,内容是否丰富。

(3)语言方面:简练流畅,深刻有文采。

(4)文章构思是否新颖开头与结尾是否处理较好。

此阶段要求较高,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文章中心。刚开始时,可以选1~2篇学生作文来示范,师生一起讨论批改方案,然后再放手给学生尝试批改。

最后一环就是要写好评语,评语既要肯定习作的成功之处,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并要求学生从每篇习作借鉴好的东西,同时吸取失败之教训,做到“见贤思齐焉,见步行而内自省也。”

篇9

要想让学生带着感情认识周围世界,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云朵、蝴蝶以及自然中各种各样复杂的自然事物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用整个身心、灵感来体会一切。在阳春三月柳绿花红的日子里,我和学生一起去春游,我们来到野外,几个学生采来了几枝娇艳的野花让我看,有的学生手拉手在唱歌,大家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尽情地喊、唱,全身心都投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玩累了,我们促膝而坐吃着带来的馍、鸡蛋,渴了喝一口泉水,大家说一句笑话,出个谜语,唱一支歌,多美好啊。春游结束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那采花的启迪、互帮的情意等都跃然纸上。

二、典型材料引趣

中高年级学生在作文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选择材料,我在上《记一件烦恼的事》时,给大家看了三幅图,并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有哪些烦恼事。学生说:第一幅是家长对学生课余活动限制多,学生压力大,只能看书学习不能外出活动,很烦恼;第二幅图中小朋友要学习,但家里有大人喝酒的声音,很烦恼;第三幅图,小女孩正想洗手帕,妈妈却让她到一边去,很烦恼。通过典型材料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拓,有的学生说:“我胖,同学们笑我是大胖子。我很烦恼”。有的学生说:“一次我送一位同学去医院看病,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老师不了解情况批评我,说我不爱劳动,我很烦恼。我家门前环境卫生比较差引来了许多苍蝇”在这种课堂环境氛围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活跃,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烦恼。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写作练习中,没有人说难,一次作文写作也就能顺利完成了。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受到教育,获得知识,还要以读悟写,在读中领会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并以此做为练习作文的“例子”和“凭借”。例如,作文提倡教师下水,所以,教师可利用空闲时间写点文章给学生读,既是以身示教,又宜被学生效仿,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评讲时,教师可让优秀生读全文,中等生读片段,后进生读值得欣赏的一点一滴,教师范读最好的作文。在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听边记,把范文中的好句子好段落写下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讲评时的交流,能使好、中、差学生都感到一种满足,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产生写作文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对偶发事件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偶发事件常常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就能指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有一次,前一堂课是体育课,学生玩得太高兴了,直到上课铃响过后有些学生才向教室走来。正当我讲话时,突然一声报告,一位学生汗流满面地走进来,他手里抱着一个球,肩上搭着衣服,走向座位,还做了个鬼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一个刚坐好,又一个“报告”走进来,此人是班里的洋相大王,他学着正步走的样子走到座位上,走到座位一个右转才直挺挺地坐在位子上,学生又是一阵笑。接着又走进一位女同学,她胆怯地喊“报告”的声音有些发抖我想平时总是教育学生要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今天不正是一个观察的好机会吗?于是,我把这节自习课改成了作文课,题目为《上课铃响了以后》,要求学生写出两到三个进教室时同学的不同神态,要写出每个人的特点,由于大家耳闻目睹了刚才的情景,记忆犹新,学生当堂就完成了这次作文,而且不少学生写得很生动、逼真。

篇10

    一、以“我”为主

    作文选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写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的人和事。因为熟悉,有切身感受,就容易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有的考生写作文时动不动就古今中外,“话说天下大事”,虽然也有精彩文章,但多数内容由于自己不熟悉而把握不住。相反,从身边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从“我”写起,就能写出非常精彩的文章。考生最熟悉的是自己,如果多从自身出发,整理初中三年所写的作文、日记、随笔等,仔细挖掘,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一定会发现许多别人没有的“珍宝”。

    作文选材不可舍近求远,不妨以“我”为主,“我手写我心”,坦诚地敞开心扉,抒写真情实感。即使没有出现“我”或“结合自己”的作文题也完全可以写“我”,如作文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就可以写自己的经历,表现自己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意志和品质。

    二、重新轻旧

    选择材料时,还要注意“重新轻旧”。所谓“新”,就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观点、新认识等。“新”材料是文章有新意的基础。

    当然,不是过去的材料绝对不能用。像“围绕‘成长’选材立意”的文题,它要反映我们的成长过程,必然要写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这样就会涉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人和事,那就要略写从前的人或事,详写现在的人或事;概括写从前的人或事,具体写现在的人或事。

    三、避俗求新

    有时我们想到的作文材料,人家也想到了;我们写出的内容,别人也写出来了。如写以“面对”为题的作文,许多考生写的是:面对考试,面对中考,面对考试成绩滑落,面对英语成绩不理想……可谓千人一面,内容雷同,可谓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