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7 08:1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心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3、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5、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6、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7、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8、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9、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10、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1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2、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周正
13、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4、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较多。——塞尼加
17、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18、要是没有自信心,那实在糟糕!要是你不相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那是再糟也没有了。——契诃夫
19、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20、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2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2、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定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行里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提奥多·罗斯福
23、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24、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25、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约翰·渥夫甘·冯·歌德
26、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8、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9、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30、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32、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33、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34、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 辛克莱
35、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36、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37、果断就获得信心,信心就产生力量,力量是胜利之母。
38、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李阳
39、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40、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41、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居里夫人
42、承担重任首先需要自信。()
43、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44、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须培养热忱。人们因你心与热诚而更喜欢你;而你也得以逃离枯燥不变的机械式生活,无往而不利。不会有别的,因为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把灵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仅会发现每天中的每小时都变得更愉快,而且会发现人们都相信你,恰如我们以发电机时相信电那样。——约那桑·欧登·阿摩尔
45、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篇2
1、有时烦恼是来自不合理的欲望。
2、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乃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3、笑脸。不但可以表答善意。还可以缩短人际间的距离。
4、纷乱的心田。开不出聪明的花朵。
5、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找回成功的喜悦,找回失去的信心,找到前进动力和方向。
6、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
7、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
8、一个怀着满腔忧郁的人,偏偏被投到一个欢乐和热闹的场合里,充当一个与自己的心情极不调和的配角,那实在是莫大的苦痛。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9、福是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10、心累了,人烦恼了就歇歇,让心灵去旅行,可以去爬山,看海,感受壮丽风光,拥抱自然,融入自然。
11、最好的脸部保养品。就是微笑与善念。
12、语言是医治恶劣心情的良药。
13、快乐并不需要下流或。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智性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
14、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开朗清明。则所见。都是美而善的。
15、由别人决定命运的人,心情永不不会欢畅。
篇3
1、爱心能净化我们周围的空气,能扫除我们心灵的障碍,能把我们的生活妆扮得如花似锦,能让我们拥有好心境去踏平征途上的坎坷。
2、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4、爱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清泉,能给旅行中的人以清爽,爱能给人力量。有爱的地方,人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人们的生命更加的有质量。
5、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6、爱心——人类友谊的传递,给人一种快乐;爱心——四通八达的输络网,给人一种温暖。
7、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8、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9、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
10、爱心是头顶温顺美丽的阳光,使黑暗的角落撒满阳光;爱心是脚下一条条通向家的石子路,使离家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爱心是满天迷人的星星,使迷途的旅人找到家的路。
11、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12、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13、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泰戈尔
14、爱心是一缕阳光,它让贫病交迫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甘泉,它滋润着干涸者的心田;爱心是一支拐杖,它给予颓唐者站起来的力量;爱心是一束花朵,它指明荒漠跋涉者春天的方向……
15、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16、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17、爱心,它无不在处处伸张浩然正气,无不时时在抒写奉献的诗句。
18、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扶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19、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
20、爱和被爱同是人的情感需要,悲剧在于两者常常发生错位,爱上了不爱己者,爱己者又非己所爱。人在爱时都太容易在乎被爱,视为权利;在被爱时都太容易看轻被爱,受之当然。如果反过来,有爱心不求回报,对被爱知珍惜却不计较,人就爱得有尊严,活得有气度了。
21、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22、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3、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阿德勒()
24、信心是积极的,在此时此地充实人生。疑虑是消极的,剥夺人生的热情与意义。因此,我虽对不朽并不了解,我宁信心不朽。——美国韦勃?格立逊
篇4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自信的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关于自信的励志名言精选1.恃人不如自恃也。
——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自信与骄傲有异;
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3.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司马光
4.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
——陆九渊
5.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
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聃《老子》
7.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
8.实现明天的惟一障碍,是对今天的怀疑。
9.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切只能靠自己。
10.自卑的人,总是在自卑里埋没的自己,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
11.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12.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
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
13.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与戒备。
14.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
15.自信是一个人的胆,有了这个胆,你就会所向披靡!
关于自信的励志名言经典1.畅开心扉是为了虚荣,为了侃侃而谈,为了得到别人的信赖,为了交换秘密。
——拉罗什富科
2.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
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赫兹里特
3.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亚里士多德
4.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爱默生
5.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英国
6.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7.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
8.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
——伯顿
9.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
——拉劳士福古
10.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培尔辛
1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
12.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13.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
——桑塔雅娜
14.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但丁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关于自信的励志名言推荐1.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3.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 英国
4.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 爱因斯坦
5.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生
6.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 卓别林
7.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 美爱默生
8.每个人总以为自己的信念都是正确的。
—— 威柯珀
9.信心可以移山。
—— 英国
10.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罗曼罗兰
11.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1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14.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
15.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要靠自己。
——拿破伦
16.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伦
17.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高尔基
18.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
——爱默生
19.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者;
谁下定决心后,缺少灵活性,谁就是傻瓜。——诺尔斯
20.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
篇5
1、走呵!即或走不到,人生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2、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3、沉默着罢!在这无穷的世界上,弱小的我原只当微笑,不应放言。
4、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
5、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可以再照个影儿么?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
6、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
7、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经典语录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8、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9、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0、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11、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12、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篇6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
没有一个人值得你去为他掉眼泪,因为真正爱你的人,他是不会要你掉眼泪的.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不管我随着风飞翔到云间我都希望你能看见,就算我偶尔会贪玩了迷了路也知道你在等我 。
如果不爱我,请别再离开的时候说对不起。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其实我多想也这样,
孤单著闪动著亮光,
一个人寂寞地飞过那片漆黑的夜空,
飞向没人可以寻找得到的地方。
被荒草淹没也好,
被潮声覆盖也好,
被风吹走年轻的外貌也好。
可不可以就这样,
篇7
1、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2、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3、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6、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7、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8、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6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1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1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1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1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4、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5、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16、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7、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8、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19、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20、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2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23、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24、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25、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26、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27、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28、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29、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30、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1、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32、孤单寂寞与被遗弃感是最可怕的贫穷。
3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4、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35、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36、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37、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38、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39、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40、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4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42、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43、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4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45、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6、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47、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48、“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0、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51、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52、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53、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54、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55、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56、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57、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5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59、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60、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61、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62、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63、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64、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65、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66、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67、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68、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69、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70、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7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72、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7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74、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75、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76、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77、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篇8
关键词:证法;教法;体验;境界;入手处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1-0113-06
自明末清初尤其是近代以来,学界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多运用基于教法视角之文献材料考证与逻辑思辨分析。此乃明末心学式微后由黄宗羲所造端发冢的注重材料考证与义理分疏的史学派研究范式,与民国时期传入的注重概念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西方哲学范式相融合而形成的研究路向。这一研究视角自有其不可否认的学术价值,它首先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基础和思想参照。然对于注重内心世界精神体验之心学而言,若只局限于传统教法研究视角,无疑会造成如王阳明所言“比拟仿像”“混融凑泊”乃至“文盛实衰”等诸多难以规避之理论缺憾;相较而言,证法研究视角则具有深契阳明心学一贯注重工夫实证之内在精神的深层学理依据,有利于克服当前长期偏重教法忽视实证之积弊。证法与教法各存利弊,互有短长,唯有将两种研究视角统一融贯,长短互补,当前心学研究方能深透入髓,客观全面地发显还原阳明心学的本来面目和真实精神。
一、证法与教法的内涵与特点
1.证法研究视角与教法研究视角的理论内涵
证法与教法之法,其内涵不仅仅指研究方法而言,亦容括研究理论与研究思路等内容。具体而言,所谓教法,乃指王阳明在长期教学传道中根据不同弟子的资质根器、学养进阶等具体情况而因材施教、因机接引的方法以及教化门人的具体理论。而证法则指王阳明本人证悟圣人之道的方法、所悟出的圣人之道的基本内涵、内圣诣境层层跃升的阶段及相应的理论内容等。
由于王阳明在教学实践中所面对的弟子资质禀赋与领悟层次参差不齐,他必须而且只能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来传授其心学思想。并且鉴于“利根之人,世亦难遇”①的客观现实,王阳明也不可能将自己悟出的形上境界之所有思想内容尽数传授于弟子,尤其是更高层次境界的思想精髓。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认为王阳明所传世之文字材料显然应为教法之学。而真正能体现阳明心学内证境界之思想精华,我们唯有从证法和教法融贯互补之视角切入方能深刻认知和内在把握。当然,证法与教法相统一,并非是认为两者之地位可等量齐观、相提并论,而由于证法是王阳明本人证悟的方法、所悟之道的内容等,因此应以证法为主,同时内在涵摄与融贯教法为一体。
阳明心学注重工夫实证与心性体验的理论特点和王阳明因材施教、随机而发的教学方法,使证法研究视角与教法研究视角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特点,而这三个特点亦体现为证法视角的理论优势。
首先,从对王阳明某些因人而异的教说理论的理解来看,单一的教法研究视角易使学者流于机械性、教条化的认知,难以根据王阳明教说的具体情状来灵活变通地体认和把握。而证法研究视角则比较灵活,从证法视角来对王阳明各种因材随机的教说理论进行研究,可以执一统众,以简御繁,有利于克服教法研究视角之形式化、教条化之缺弊。试举一明显的例子:
林致之问先生曰:“知行自合一不得,如人有晓得那个事该做却自不能做者,便是知而不能行。”先生曰:“此还不是真知。”又曰:“即那晓得处也是个浅浅底知,便也是个浅浅底行。不可道那晓得不是行也。”后致之多执此为说:“人也有个浅浅的知行,有个真知的知行。”以方曰:“先生谓浅的知便有浅的行,此只是迁就尔意思说,其实行不到处还是不知,未可以浅浅底行却便谓知也。”致之后以问先生,先生亦曰:“我前谓浅浅底知便有浅浅的行,此只是随尔意思。”②
关于“浅浅的知”和“浅浅的行”,王阳明对两个学生的解释不同,而对林致之最初只是迁就其意思而说,于是给他以老师赞同其“浅浅的知行”之说的错觉。实际上,王阳明讲知行问题,乃是就用功上说。③其目的是激励弟子在日用常行中切切实实地做心学工夫,而不应将知与行的问题割裂为二。此处王阳明与黄以方皆对林致之及时纠正原说,而对王阳明文集中其他尚未指出点明、类似此处的迁就之说,我们若仅仅从教法上去理解,则很容易陷入就理论而理论的教条化理解,违背王阳明之本意。
其次,从对心学思想之层次性的理解来看,证法视角有利于我们对阳明心学高层境界的认知与研究,而教法研究视角则不然。王阳明在讲学中所面对的弟子,多数对作为儒学核心的形上之道尚未有初步证悟体验或者证悟的层次境界较低,这就决定了他的教学理论主要针对这部分弟子来阐发。如王阳明曾明确声明:
讲学须得与人人面授,然后得其所疑,时其浅深而语之。才涉纸笔,便十不能尽一二。④
王阳明主张“与人人面授,然后得其所疑,时其浅深而语之”,与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皆为强调理论教化之针对性和有效性,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领悟程度,适度、适时地予以点化和启发。这种因人而发尤其是针对层次较低学生施教的教学理论,很多情况下必然不具有深层境界内涵。北宋二程亦云:“以书传道与口相传煞不相干。相见而言,因事发明,则并意思一时传了;书虽言多,其实不尽。”⑤二程此语与王阳明所言乃是同一论调,皆明确指出以书传道的必然之弊。既然王阳明文集中对高层境界的理论内容论述较少,则基于这种文本的理论研究,若仅从教法研究视角出发,必然只能涉及心学思想之表层内容,而缺乏内证境界的深度与层次性。
最后,从对学者的指导性来看,王阳明的许多心学理论并不具有四海皆准的普适性,若仅从教法视角研究并以之直接不加变通地传授于学者则极易形成偏执性之误解,故而指导性比较差。而从证法视角来研究,借鉴王阳明本人悟道的方法、工夫进阶等理论,则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学者在自身修养的具体实践中以笃实的工夫来证悟形上本体。
王阳明与弟子钱德洪对王学因材施教、当机而发的教法都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⑥
师在越时,同门有用功恳切而泥于旧见,郁而不化者,时出一险语以激之,如水投石,于烈焰之中,一击尽碎,纤滓不留,亦千古一大快也。听者于此等处,多好传诵,而不究其发言之端。譬之用药对症,虽芒硝大黄,立见奇效;若不得症,未有不因药杀人者。故圣人立教,只指揭学问大端,使人自证自悟;不欲以峻言隐语,立偏胜之剂,以快一时听闻,防其后之足以杀人也。⑦
王阳明的灌溉萌芽之喻和钱德洪的医生用药之喻大致相类。灌溉萌芽之喻所强调的是学生的分限和认识程度,而医生用药之喻看重的则是学生的资质和个性差异。循据这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而因材施教,则有利于学生对形上之道的逐阶认知和修养践履;否则,则如浸坏萌芽、因药杀人一样,会障蔽学者对形上之道的践履体认,误人子弟,形如杀人。故而在研究阳明心学时要“究其发言之端”,而这个“端”即源头与根据,正是证法视角的理论优势所在。
二、证法研究视角的理论根据
证法视角在心学研究中之所以不可或缺,除了自身与教法相比而言的理论优势外,亦有其深层的理论根据。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1.心学重内在心性体验的理论特点
同西方哲学重概念推理和逻辑思辨的外向型思维不同,中国哲学深具鲜明的重体验与直觉的思维特点,这是一种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典型内向型思维。儒家讲内圣外王,而欲达致此一圣人的内在形上精神境界,则须经由一个长期、艰苦的道德修养历程。这种心性修养和道德践履在思维方式上则体现为直觉思维。张岱年先生便注意到中国哲学的这一思维特色,曾提到“中国哲学中,讲直觉的最多”⑧;他还认为“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是后来直觉法之渊源”⑨。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阶段,这一理论特点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凸显。
心学以内在的心性体验来证悟形上的天道本体,同西方自然科学重实证的研究原则同理,皆是要求将自身的理论大厦建基于实证而非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实则不止陆王心学如此,自北宋以来学有成就的理学家亦多沿袭此一由先秦儒家所开创的富有浓厚的东方人文特色的学术传统。如程颢就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⑩
而心学这种经由道德修养工夫所获致的内心体验,难以通过语言形式如实、全面地阐明其内在意蕴。即便强为之言,与个体之真实体验亦悬隔一层。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王阳明在回答弟子刘观时关于“未发之中究竟作何气象”的疑问时,并未直接予以正面答复,而是委婉地启发诱引:“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妹婿兼高徒徐爱则在旁进一步借机发挥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可见学者唯有通过自家的笃实践履与体验,才能真正领会心学与儒家所重形上之道。而这便需要从证法的视角来进行研究。
2.阳明本人隐而不言,门下弟子藏而不记
客观而言,王阳明本人并未将其几十年心性修养工夫实践中所证悟的境界和思想悉数讲述无遗。现存的《王阳明全集》,即使再加上今人所搜集整理的全部佚文,其中所记载和表达的内容也不过仅仅是王阳明思想的“十之一二”而已。这主要是由王阳明的教法所决定的。如前面王阳明晚年所说:“讲学须得与人人面授,然后得其所疑,时其浅深而语之。才涉纸笔,便十不能尽一二。”若是“一涉纸笔,便十能尽十”,则我们的“道问学”便有全面充分的材料基础;而究诸实际学者往往是以“十之一二”的文字记载去“道”“问学”,去研究考索作为儒家形上思想精华的“性与天道”,不亦大谬乎?
或许有人会认为,尽管王阳明因诸弟子层次限制而在讲学中有所保留,然若将他对所有弟子所讲的文献材料全部汇总起来,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将远远不仅仅“十之一二”而已,甚至有可能是他讲学思想的全部。实则并非如此。王阳明思想著作的形式,多是师徒问答与友人书信来往。这种思想表达形式既有因人施教的优点,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其局限性便在于,心学思想所能发挥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弟子与友人的问难与辩驳的深度。王阳明认为“圣人以相助望门弟子”,“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越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由此,他对孔子的那句慨叹“回也非助我者也”深有同感。而在弟子及友人的问难与辩驳的界限与领域之外,便是王阳明很少与人谈及但他本人确曾实际证悟的更高层次境界。这种更高的悟境,当不在“十之一二”之内。“高处不胜寒”,既然少有知己甚至无人可与共言,王阳明有时便采取了其他的方式,如将这种更高的悟境抒写入寄托心声的诗歌中。然诗歌的题材形式决定了其所表述的思想内涵往往有限。
这“十之一二”之外的领域,即使是王门最杰出的弟子,于其师在世之时亦未必能全数领会。如王龙溪在阳明门下众多弟子中,以天资绝颖、诣境卓深独得其师赏识,堪称王门第一高足。尽管王阳明于逝前两年在史称“南浦请益”的讲学活动中,宣称他有“向上一机”被王龙溪拈出,并让江西及其他各地诸弟子裹粮赴浙向王龙溪请益。但王龙溪乃王阳明晚年归越(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后方拜于门下,亲炙王阳明之教不过几年时间,他天资再高,亦不可能一悟而终,尽得师传。王阳明晚年悟境必有龙溪当时层次所未达之处,而这些王阳明亦不可能把它指示无遗。
另一方面,门下弟子在编纂其师文集时由于诸种原因而未能将一些材料收录在内。这些未编入的材料有些并无思想价值,而有些却对我们理解和研究阳明心学具有一定甚至相当重要的价值。其取舍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录与讲学明道相关不大的繁文靡词。这一点王阳明生前曾明确提出,如他曾对弟子邹谦之、钱德洪曰:“吾党学问,幸得头脑,须鞭辟近里,务求实得,一切繁文靡好,传之恐眩人耳目,不录可也。”“吾党志在明道,复以爱惜文字为心,便不可入尧、舜之道矣。”这些删减应该说是合理的,是王阳明本人所主张的。但在王阳明去世后,钱德洪等人改变了这一原则,虽一字而不敢弃。二是不合世人之常情的奇迹奇论亦不录入。比如钱德洪、罗念庵等人在编纂王阳明《年谱》时,便并未把手头掌握的材料尽行书入其中。关于这一点,王龙溪在钱德洪去世后为其写的《行状》中曾明确提及:“尚有奇迹奇论,非常情耳目所及者,疑于语怪,未及篡入。夫力乱与神,世之所有,何独至于怪而无之?但非常道,恐滋世人之惑,故罕言耳。有《言行逸稿》一编,藏而未行,盖将有待也。”遗憾的是,这《言行逸稿》一编后来并未刊刻流传于世,也为我们今天的阳明学研究造成了一些缺憾。除此之外,还有钱德洪等弟子当时未能搜集到的材料也未编入文集中。
职是之故,阳明本人隐而不言、门下弟子藏而不记所造成的“文献不足征”即材料的不充分性,是我们应当采取证法研究视角的一个有力根据和客观前提。否则以这区区“十之一二”之材料去研究王阳明博大精深的心学思想体系,自不可能游刃而有余,也很难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
3.心学工夫所证悟的境界需要得到指导者的印证和认可
心学弟子在工夫践履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未必都是关于形上之道的内在认知,需要由其师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其所悟是否正确予以指点和认可。如静坐时可能会出现某些光景与效验,这与王阳明龙场所悟之道未必相同,只是初期阶段的现象,学者若执着于此则会影响、障蔽之后对形上之道的深入体认。王阳明便明确反对追求光景与效验的做法,曾多次说:“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我们再看下面王阳明晚年讲学中有关印证之说的一个例子:
先生发舟广信,沿途诸生徐樾,张士贤、桂r等请见,先生俱谢以兵事未暇,许回途相见。徐樾自贵溪追至余干,先生令登舟。樾方自白鹿洞打坐,有禅定意。先生目而得之,令举似。曰:“不是。”已而稍变前语。又曰:“不是。”已而更端。先生曰:“近之矣。此体岂有方所,譬之此烛,光无不在,不可以烛上为光。”因指舟中曰:“此亦是光,此亦是光。”直指出舟外水面曰:“此亦是光。”樾领谢而别。
这位叫徐樾的弟子之所以一路追随王阳明决意求见,便是急于请师印证其所证悟境界。从“不是”到“近之矣”,所云令人不明其里。盖师徒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如佛氏拈花一笑故典。由于二人皆未明说,由文中他人手笔所记我们看不出具体所指,只能猜测其大致与光有关。而心本体之内涵实具有光明的特征,此光明与光景有何异?效验又是指什么呢?在王阳明文集中亦未予以明确阐释。
古代尤其宋明时期儒释道三家皆有印证之说。如对于禅宗六世神秀与慧能二人的佛偈,五祖弘忍只印证、认可慧能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此使慧能成为禅宗的真正衣钵传人。而钱德洪在其师王阳明去世后便曾苦于无人印证自己的工夫境界:“夫自吾师去后,茫无印正。”且他同王龙溪又时有不契,尽管王阳明在世时视王龙溪为弟子中天资诣境最高者。
可见形上境界之印证内容属于心学中秘不外宣的部分,近似于现代哲学“不可说”之意。心学这种证悟境界需要指导者印证和认可的特点,亦决定了我们的研究不可忽视证法视角。
三、如何从证法和教法融通互补的视角进行研究
教法研究视角尽管有诸种显著的缺弊与不足,然理论研究又不能完全脱离文本,忽视载道之文的客观价值。证法与教法互有短长,不宜偏废,我们的研究应将二者结合为一,融贯互补。所谓从证法和教法融通互补的视角进行研究,是指以王阳明文集中基于教法视角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王阳明本人证道之方、悟境内涵及进阶等证法视角内容来对阳明心学进行材料整理和义理分疏。那么我们具体又应如何从证法和教法融通互补的视角来对阳明心学发微阐幽呢?
第一,借鉴现当代学有实得之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证法视角进行研究并非讲自家也须达到古人证验境界时方能着手研究。对于当今的学术研究来说,如此要求也并不现实。古人证道皆是学问累积到一定程度并经过人生种种历练才得以达成。如王阳明37岁方有龙场悟道之突破,高攀龙33岁始有赴谪广东揭阳途中之汀州悟道,刘蕺山37岁“悟心”,朱熹晚年因目盲不能着力看书而静坐悟道;孔子虽未对个人悟道时间提出过高要求,但《论语・子罕》亦讲“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那么既然我们尚未获有这种形上的内证体验,则只能退而求其次,借鉴当今有证悟体验之学者如柳存仁、日本冈田武彦等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从宋明诸儒为学之入手处着眼。入手处又称得手处、入头处、学问大头脑等。它不同于下手处。下手处指开始着手做工夫,入手处则指内证工夫已达到初步证悟的境界。王阳明为学之入手处即是其龙场悟道。对于每一位实有体验的宋明儒家来说,入手处皆是其一生思想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关捩子、转折点。自学问得手后,其为学方向往往要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从以外向的知识积累为主转向以内在的德性践履为主,并以此来以内统外、发挥德性对知识的价值导向功能。而对于当今研究者而言,古人之入手处则是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其思想精华的关键和枢纽,入手标志着其思想的基本定型与趋于成熟,不论它发生在思想家一生的早年、中年或晚年。因此我们在研究宋明儒家思想时要尽可能厘清、发掘能够展现其思想精华的为学得手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其思想步步深入、层层跃升的发展脉络。
第三,借路而入,参融佛道。王阳明对超出弟子理解能力和内证境界之更高层次的本体与工夫内涵很少揭示甚至根本不提;有些即使言及,往往并非于讲学答问和书信来往中,而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间接抒发自己内心境界体验,并且常借用佛道两家术语。王阳明一生受佛道思想影响甚大,且他对佛道两家的态度较二程、张载、朱熹等人更具包容性。他认为在形上超越之道的层面上,儒释道三家基本相同,所谓:“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有二乎?”由此,本于王阳明本人于三教形上层面之共性的基本认同,我们对于其思想中某些言之不详的形上内涵,可以借助佛道两家的相应说辞来参照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此法要受制于文本的一定限制。即使以佛阐儒或援道解儒,其间究竟悬隔一层,尽管从逻辑推理上并无不可,亦未必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说白了,这毕竟不是王阳明本人的原话。所以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且需尽量把握好分寸,不宜使用过多、诠释过度。
第四,对于以上所述三点即现代学者、宋明诸儒、佛道两家的有关理论,在王阳明文集中按图索骥,细致排查,寻出相对应的所有内容,梳理出相关的线索和脉络,将其整合成系统化的理论。冯友兰先生曾经讲过:“中国哲学史工作者的一个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没有形式的系统的资料中,找出他们的思想体系,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出一条龙来。在写的哲学史中恢复的这条龙,必须尽可能地接近于本来的哲学史中的那条龙的本来面目,不可多也不可少。”王阳明文集中这些具体的线索与脉络,正如冯先生说的“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我们在证法和教法相融通互补的视角下,将所有的“一鳞半爪”整合起来所恢复还原出的“一条龙”,必然最接近阳明心学的本来面目。
第五,在阳明心学研究中,我们还需注意避免一个学界流行的倾向即以西释中的诠解模式。因为不论是以西释中抑或以中释西,皆须符合逻辑上的极成原则,即双方同一或相近概念的内涵必须内在一致。而中西哲学尽管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然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两种异质的文化体系。如阳明心学关于工夫、本体之内涵的阐述在西方哲学中便很难找出相对应之内涵一致的理论内容。理论诠释上的以西释中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对文本材料的歧解与对阳明心学真精神的偏离。故此法或许适用于对中国哲学某些其他领域的研究,若于阳明心学而言则殊为不可。
王阳明晚年曾警告学者:“某此意思赖诸贤信而不疑,须口口相传,广布同志,庶几不坠。若笔之于书,乃是异日事,必不得已,然后为此耳!”认为后世以其遗留文集教授学者乃是不得已之事。言其不得已,显然是预识到后世学者于其学之理解领悟易流于僵化执定之弊。而证法与教法相融通无补的研究视角,则正可以有效对治这种片面的理解和误读,使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尽可能接近王阳明本人的境界内涵,更好发显阳明心学的真精神。
篇9
1、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2、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
3、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斯宾诺莎
4、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德明纳尔
5、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
6、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7、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
8、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孟德斯鸠
9、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10、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11、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库申
12、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13、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14、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
15、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劣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秦牧
16、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够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要比前者强烈得多。
17、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拉斯金
18、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侯奉雨
19、生命是财富,心灵美好却能使财富拥有了它的价值。——余佳楠
20、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21、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爱迪生
22、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23、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
篇10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