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英语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7:4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英语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Small strauss's "the blue Danube", is a classic; In the 1920 s Shanghai exquisite qipao, is a classic; Datang song fly dance dress clothes, is a classic; Bing xin xin ya old man keeping quiet elegant, is a classic; One thousand years, poignant, moving the butterfly lovers still legend, is a classic...
They will never die, although history is how vast - time of smoke, however, never cover up the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sky.
Calmly, temporarily away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world. You see is not only a classic that dazzle of guanghua, and down to the depths of the classic, that thousands of strand under the most moving beauty. Elegant cheongsam woman, did you see her kind smile? You hear Beethoven 'passionate "fate", but the unyielding heart?
The essence of classic, is the history of the soul. Space-time elves with dancing, classic along with our hearts, in time and space crisscross, sublimation.
是从什么时候起,一些美好的事物就成为“经典”了呢?
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经典;上世纪20年代大上海精致的旗袍,是经典;大唐歌飞的《霓裳羽衣舞》,是经典;冰心老人馨雅恬淡的书香,是经典;千百年来凄美不变、动人依旧的梁祝传说,是经典……
它们永远不会逝去,尽管历史的长河是多么地浩瀚――然而时间的重重烟云,永远掩盖不了天穹中最亮的星的光芒。
篇2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输出的效果。由于受课时和教材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有限的且缺乏经典性,学生很难从这些语言材料中领略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接触一些经典的英文诗歌,散文等,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二、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该理论可以推断,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形式和内容都高于教材的英文经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超越基于教材形成的语言能力,不断地将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实践过程
1.选择经典诵读语言材料的原则。
(1)思想性。语言是是思想的外壳,因此语言材料中不可避免的隐藏着一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中有一些与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接触了一些有悖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阅读材料则后果是可怕的。因此,在选择经典诵读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语言材料的思想性。要选择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没有政治错误的语言材料。例如在初一阶段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我和学生一起诵读了What is time? 和What is life?这两首经典的英文小诗。
(2)经典性。为了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语言范例,教师在选择诵读材料时必须得保证材料的经典性。优秀的语言材料应该是语言地道,内容丰富,意蕴深刻。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这些语言都是活的语言,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此外,经典的语言材料应该还能帮助学生感悟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的风俗人情。语言材料的体裁可以是诗歌,散文,歌曲或小说片段等。
(3)适宜性。适宜性指的是经典诵读材料必须是难度适当,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水平相当。当然,根据前面提及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语言材料的难度可以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但难度不可过大,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否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感,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和信心。难么如何控制材料的难度呢?一要考虑所选择的语言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语言材料。二是要注意生词的数量,最好控制在5%左右,如果生词量过多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
(4)协同性。经典诵读的出发点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经典诵读语言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为英语教学服务,必须要和英语课堂教学相协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单元话题相协同,二是与语法项目相协同。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第二单元的不定代词语法项目时,我就因时制宜,结合该语法项目和学生一起欣赏了Emily Dickens的I'm Nobody,这既拓展了不定代词的用法,又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2.具体实施的方法。
(1)编写校本课程,在体艺大课间开展专门的英文经典欣赏课。体艺2+1活动是我们宝应教育精心打造的品牌项目,英文经典诵读活动完全可以将该品牌作为载体,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因为英文经典诵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应该属于一种文学艺术。
(2)植入英语课堂教学,使英文经典诵读体现在每一堂英语课中。在英语课的导入,拓展,结束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巧妙的渗透英文经典。例如,在动词不定式时,我就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来导入新课。
(3)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沙龙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沙龙的目的是组织学生与大家分享经典诵读的成果,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吟诵英文诗歌,朗读英文美文或演唱一些英文歌曲。一些英语老师也可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沙龙活动,在活动中设置嘉宾推荐环节,向学生推荐一些时代感强,语言优美的英文文章。
3.评估手段。
(1)制定考级制度。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来,可以根据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制定若干等级。学校可以组建由骨干英语教师组成的经典诵读等级评估小组,每学期进行一次经典诵读等级考试,可以让学生先申请欲考等级再接受评估小组测试,允许学生跳过低等级而直接报考高等级,对于顺利通过评估小组测试的学生可以颁发其荣誉证书,并且将经典诵读的等级与英语学科的学期成绩相结合,可以将不同等级折合成相应的分数直接加入到英语成绩中。
(2)开展汇报表演。为了展示学校经典诵读的成果,每学期期末时可以以汇报表演的形势举行为期一周左右的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表演的形势不限,可以是诗朗诵,歌曲演唱,电影配音,情景剧等。如果参与的学生和节目较多,可以分几个专场,如“英文诗朗诵”大赛“英文歌曲卡拉OK”大赛等。为了扩大经典诵读活动的效应,获得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更多人的支持,可以邀请他们来欣赏汇报表演。
篇3
论文关键词:翻译批评赏析,修辞翻译,风格,荷塘月色
1.引言
《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世纪20年代所创作的白话散文当中的名篇佳作,直至今日仍然被后人传诵。不少翻译名家都曾费尽心力将其翻译成英语散文,甚至不辞劳苦地重译复译。
散文是一种结构灵活、活泼轻巧的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散文的语言既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又具有美学功能。这一点在《荷塘月色》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文章中的语言丰富生动,且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如何在翻译当中再现这一切,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选取原文中的经典片段,从修辞翻译的角度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赏析。这三个译本分别是王椒升[1]、朱纯深[2]、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3]的译本。
2.修辞与风格
风格是文学翻译当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语言学家Leech将风格定义为“the way in which thelanguage is used in a given context, by a given person, for a given purpose andso on”[4]。不少学者认为,尽管风格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但译文仍然应该力求再现原文的风格。刘重德[5]在其提出的“信、达、切”翻译三原则当中就强调了贴近原文风格的重要性。朱光潜[6]也认为,“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表面的字义忠实风格,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须同时忠实中国。”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重现原作者的风格呢?
根据刘宓庆[7]所创立的“风格体系”一说,风格的内涵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层面,分别体现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而形式标记是指音、字、词、句、段以及修辞手法等使用。结合《荷塘月色》来看,作者运用了丰富且细腻的修辞手法以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美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3.译文对比赏析
下面笔者将从修辞手法的翻译对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译本能否再现修辞效果。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侧重于分析比喻、通感、拟人等三种修辞手法,并且节选出这三种修辞手法集中出现的一个经典片段作为对照之原文。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不时使用Google的搜索结果作为语料库参照。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 朱纯深译
篇4
关键词: 《圣经》 钦定版 英语文学 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文《圣经》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其重要程度甚至可以和莎士比亚的那些传世之作比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圣经对于英语书面语言和口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比莎翁的作品还要大。出于此种原因,想要全方位地了解英语文学,就必须了解圣经相关的知识。从文学爱好者的角度出发,完全没有必要将圣经当做一本神圣的宗教典籍来研读。曾有人大胆地断言,正是在英国人不再盲目地信仰圣经之后,人们才真正地开始欣赏圣经的文字之美。圣经的伟大之处在于,撰写它的人并非十九世纪那些出身名门的大学者大文学家,而是一些没有接受过太多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创造出了即使是当今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无法写出最伟大的文学巨著。
圣经,和其他文化中传承的经典,像是希伯来、印度、波斯、中国等国家的经文一样,其文字本身就有无穷的韵律和美感。这些经文的原文通常为典雅的诗歌或是优美的散文,即使不作为宗教的典籍,单独拿出来都能作为其创作年代的文学典范。闪米特人天生就具有超常的想象力,他们在尤其需要运用到这一能力的诗歌方面颇有建树,圣经正是闪米特族天赋能力的佐证。圣经让尚未受到很好文学启蒙的普罗大众了解到另外一种使用语言的方式:平实,严肃,坚定,而又目标明确,恰好和西方人的性格不谋而合。他们惊讶地发现,无论他们在思索什么,或是想要表达什么,都能在圣经中找到很好的借鉴。英文《圣经》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远远超过了它的原始版本。英文《圣经》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它的文学价值远超拉丁文版本和希伯来语版本的圣经,英文圣经是英语语言文学发展的结果。
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我们经常会说某一个作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谁,而某一部作品中又会有另外一位作家的影子。这并不奇怪,人非上帝,没有人能无中生有。任何一位天才作家的伟大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从前人的作品或是创作中获取灵感。每一位伟大的作家都会从他的先辈作家身上借鉴并学到一些东西。这种做法甚至可以追溯到书面语言没有出现之前,那时候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在文学世界中,一部作品越美妙,用来塑造它的时间就会越长,直接或是间接参与创作的人就越多。综上所述,1611版本的圣经,并不是某位个人的杰作,它是好几代人历经几百年集体创作的成果。
在此前几百年中,出现过很多版本的英语圣经,但是由于现代英语形成于16、17世纪,其前身中古英语还很不规范,因此这些翻译的版本都不尽如人意。在古英语时期,英国人使用的主要是杰罗姆于公元四世纪参照希伯来文和一些阿拉伯语版本的圣经翻译过来的《拉丁文本圣经》。长久以来,《拉丁文圣经》一直被公认为是经典的圣经版本,被英国教会使用,直至今日,罗马教廷仍在使用这一版本的圣经。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圣经可以追溯到公元十四世纪的威克里夫版本。曾任牛津大学巴略勒学院院长一职的威克里夫学识渊博,致力于宗教和神学的研究。他将拉丁文圣经译为英语,使英语民族因圣经真理而信奉基督,从此以后,很多宣教士以英语作为媒介,前往世界各地传播福音。这一译本的圣经文笔生动,充满灵性,为英语文学的发展添上了一笔重彩。可以这么说,威克里夫的圣经是十七世纪《钦定版圣经》的基础。该版本圣经距离《拉丁文圣经》面世有千年之久,但是英语语言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注定了它不能长期为教众服务的命运。
亨利八世时期的清教徒和宗教改革家威廉・廷代尔不顾当时教廷只允许使用拉丁文诠释和阅读圣经的规定,直接从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圣经的原文翻译了圣经。廷代尔版本的圣经使用了散文体语言,节奏有力,通俗易懂。可以说,廷代尔的圣经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英语语言,从亨利八世时期以来的所有英语文学作品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受到了廷代尔文风的影响。1611版本圣经在措辞上借鉴了廷代尔的行文风格,这种散文体大大影响了英语文学的风格。1582年在法国东北部城市兰斯出版的罗马天主教英文本《圣经》是直接从杰罗姆版本的拉丁文圣经翻译而来的,1609年又在杜埃再版,这一版本的圣经被称为兰斯杜埃圣经。尽管这个版本是在罗马教廷的授意下进行编撰的,但是其文字仍有可取之处,它是所有版本的圣经中最有诗歌韵律的一个版本,或者说它是圣经拉丁文版的最优美英译版。
最终,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詹姆斯王不喜欢当时流行的《圣经》,便任命宗教界和学术界人士开始新圣经的撰写工作,其中便有当时的温切斯特大主教兰斯洛特・安德鲁斯,这便是权威的《钦定版圣经》。兰斯洛特可能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传教士,他天生口才出众,口若悬河,通晓使用语言的技巧,深谙文字所具有的韵律美感。这种天赋使他在撰写圣经时极为注重文字的音律和节奏感觉。作为钦定本圣经的众多编撰之一,主教的工作非常繁重,他面对堆积案头的如山的文字资料,慢慢地诵读并品味其中的文字,感受它们的音律之美,从中挑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素材进行修订和编制。此前的圣经在撰写时,作者们只会注意到文字是否恰如其分,格式是否工整,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圣经在被大声诵读时是否具有音乐般的节奏,听众是否会被吸引,仅仅因为其文字之美而不是因为圣经是上帝的教诲。这就是为最多教众所接受并奉为经典的《钦定版圣经》,也被称为《詹姆斯王圣经》。这本圣经对于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尽管此后还有其他版本的圣经出现,但是这些版本都只在宗教或是神学上具有其历史地位,对于英语文学的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作品能出其左。《钦定本圣经》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圣经》,就没有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汉德尔的《弥赛亚》。许多英语作家,如华兹华斯、雪莱、夏洛蒂・勃朗特、罗斯金、汤普森、劳伦斯、奥韦尔等,都承认从该译本里获得过创作源泉和受到过重大影响。18世纪以前的英语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描述人生的智慧。而钦定版,面世之后的作家在作品里融入了更多的和宗教相关的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哲学。它是诗人、剧作家,甚至是政客的创作灵感和源泉。十八世纪后英国的对外扩张伴随着其文化输出,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宗教,而圣经作为传教的载体,跟着教士们走向世界,它扩大了基督教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用朴实优美的文字向人们传授基督教的教义、信仰和理论,帮助英国将其世界影响力推上了巅峰。
参考文献:
[1]杨平.钦定版圣经――一部划时代的英语译作.山东外语教学,2008.
[2]马嵬.浅谈《圣经》对西方文化及英语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2010.5.
篇5
关键词:朱纯深;匆匆英译;翻译
一、引言
一提到翻译想必任何一个学英语的人都会津津乐道“信、达、雅”这经典的翻译原则。其实这三个字也高度的体现了翻译界鼻祖Tytler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t:(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在翻译中文著作过程中,为了让非汉语言为母语的读者准确地感悟中文著作所要传达出的精神,翻译工作者务必要严格遵循这三个翻译原则。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为例,通过朱纯深如火纯青的翻译,让读者领略译文的魅力所在。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匆匆》先后分别由翻译大家张培基、朱纯深和张梦井翻译成英译本。三家翻译各有佳句,但笔者唯独喜好朱纯深的英译本。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朱纯深的匆匆英译本更巧妙地遵循了翻译家Tytler的 意义(sense)原则 、风格和写法(style & manner)原则以及通顺(ease)原则这三大翻译原则,成功的传达匆匆的思想内容。
二、再现朱纯深《匆匆》英译本的翻译风采
朱纯深在翻译散文题目匆匆的时候,仅采用了一个单词rush。rush 这个单词的英文解释是 a situation which is in a hurry and need to do things quickly.一般用于急忙地做某事,主语一般是人。但文章的主题是时间,感慨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这个语法角度上有欠妥当。但是好在rush的发音短促有力,能体现匆匆紧迫之感。散文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Now,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纵观全句译者采用了may have…but…三个并列排比句。从大家都熟悉的燕子的来去、杨柳的枯荣、桃花的开败为切入点,利用there be句型客观的陈诉大自然万物的周期变化。以此反衬出时间稍纵即逝,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于对比中烘托出作者暗叹惋惜的情绪。译文用了相同的排比句式,以直译的方式表达原作意义,通俗易懂。这三个排比句式符合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原则。原作中多用隐性连接,借助语序表达逻辑关系。而英语译文中却采用了but这个显性连接。紧接着连用几个反问句“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 who could it be?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 If they had made the escape themselves, then where could they stay at the moment? ?)不需要答案,但是接连的反问把文章的基调和情绪推升到一个高度。深刻的显露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痛惜。
散文的第二段开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I do no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译者在这句话的处理中有欠妥当,“渐渐空虚”在语法角度上应译成 are getting emptier.这样才能表达出原文中时间流逝的渐进感和恒常性。“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Taking stock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s already slid away from me. 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point of a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traceless.)在这一句译文的处理中,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准确的表达了时光在悄然无息中远逝。为了保留原文中极富新意的比喻,译者直接采用最直白的like句式对原文的比喻进行几乎字对字的直译。这种新奇的比喻极度夸张,进一步烘托渲染“匆匆”的气氛。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Already sweat is starting on my forehead, and tears welling up in my eyes.) 译文中的already 与原文中的“不禁”相对应,起到衔接上下文的效果。文中用了两个书面语“涔涔”和“潸潸”是双声叠音字,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空虚度日的愧疚。而且头涔涔和泪潸潸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律之美感。在译文中译者运用sweat is starting 和tears welling up对头涔涔和泪潸潸进行意译。并且两个ing 的形式,间接表达了叠词在表现主题情感的效果。start和 well 这两个词形象地给大家展示了作者因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脑门上渗出不安的汗水和因光阴虚度而无所成就眼眶涌出悔恨的眼泪。
三、结语
仅仅通过以上两段的分析,就能很直观的体现了朱纯深在对朱自清散文《匆匆》的处理上所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翻译风格。朱存深的译文通顺流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忠实通顺的展现了原作丰富的情感,浓厚的感染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翻译的较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文学 英语教学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界,很少有人提及文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记得成为教师的第一天,一位同事问起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我告诉他说是文学,他脱口而出:“教学中,文学没有任何用处。”然而,从多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文学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良好的英美文学基础,教师对教材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众所周知,文学知识并非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当中。随笔、说明文甚至政论文中也常常出现各种修辞手法、引用名篇、名家的话等等。教师如能从出处到寓意一并清楚地阐释,学生自然会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他们的兴趣也会极大地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终他们会深受裨益。
目前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背单词才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一天背几十个、上百个单词就是学英语的妙方。然而,这究竟是不是妙方呢?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扩充词汇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许多人只是按照流行的单词书、或者是英汉词典死记单词的汉语释义。一般来说他们记住的只是词语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常常依上下文而出现很大差别。因此,掌握一个词的涵义(connotation)就更为重要。阅读文学作品恐怕是理解词的涵义的最佳方法。因而,学生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养成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如果对文化不了解,谁又会成为语言大师呢?而且,多了解语言文化知识亦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思维。另外,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还可以减少障碍。胡文仲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谈到,不了解目标国家的文明,谁也不可能真正与该国人民进行交流。这席话的确令人深省。在一次国际大学英语研讨会上,李赋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Literature is not only for special purpose,but also for general purpose.”即文学不仅仅对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爱好者重要,对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广义上讲,学习文学还有助于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当前学生的课表中为求职作准备的实用型课程占主导地位。英国19世纪著名散文家约翰 亨利 纽曼红衣大主教(1801~1890)在著名的演讲辞中提到,像文学一类的功课虽然不可能产生直接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必要教授。他反对把职业培训或者增加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他认为教育不能太功利。文学教学是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总的来说,文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学习文学知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获得启迪,使他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有更深的感悟。
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我们应该挑选那些来讲解呢?我们的焦点应该放在何处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的是《圣经》。《圣经》堪称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石,得到广泛的阅读。它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同时还可以当成一部史书、一部文学作品甚至人类学、社会学专著来阅读,给西方文明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中的词汇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英语中出现的许多词语也出自《圣经》,如“an appleof one’s eye(掌上明珠)”,“put pearls be’{ore the swine(明珠暗投)”,“put newwine into the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等等。
其次要介绍的是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优美的古代神话对西方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从神话中汲取灵感。起源于神话的词语在英语中比比皆是,如“chaotic(乱糟糟的)”,“Apollo plan(阿波罗计划)”,“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等等。
再次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其他各个时期最最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等,如海明威的作品......
然而,英语课时很少,不可能像专业学生那样专设一门英美文学课。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文学知识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教材。精读、泛读中都有一些短篇小说、戏剧,附录中也有一些诗歌,为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创造了良机。
借此机会,我们亦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这里略举几例说明: “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中有一句话“In the 23 years of our friendship,I never saw him show jealousy’v a n i t y , b i t t e r n e s s , a n g e r ,resentment, or personal ambition”。如果对圣经或者基督教缺乏基本的了解,我们就会对这些名词的排列不以为然。事实上,这里作者暗指基督教的七大死罪(亦作重罪Deadly Sins),即Lust(好色)、Gluttony(贷吃)、Avarice(贪财)、Envy(嫉妒)、Anger(发怒)、Sloth(懒惰)、Pride(骄傲)。
“Why I Teach”结尾句为“I teach because being around people who are beginning to breathe。 I occasionally find myself catching my breath with them.
讲解时教师可以朗诵中的一段话“the Lord God formed the man from the dust of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and the man became a living being.”,还可以告诉学生此处也许是引喻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艺术家皮格马利翁把满腔的心血倾注在自己创作的象牙雕像中,最终感动女神赐给雕像生命。然后学生就会对“我为什么教书”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往往会从两方面分析:(1)从某种意识上说,教师如同上帝,教育即是一种创造;(2)教师是呕心沥血的艺术家,期待着总有一天学生们能获得“生命”,从而产生更多有创造力的思想和观点。
“Gettysburg”不止一次出现在精读课本中。
“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中,联系美国内战,我们可以更多地介绍格底斯堡战役的关键之所在,使学生对文中主人公有更好的理解。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林肯的格底斯堡演说辞,然后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从而对文章的印象都更加深刻。
然而仅仅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学知识,仅仅在课堂上零星地介绍文学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课后,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列一个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布置阅读材料。检查方法可以涵盖听、说、读、写、译,例如复述故事、缩写、翻译某些段落等等。
综上所述,文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有助于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英语水平。目前的英语课本中文学材料较为缺乏,教师可以选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等经典名篇作为补充。此外,教师本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1 . D e n g , Y a n c h a n g a n d L i u ,Runqing,1995,Language and Cuz+£“理.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y Press
篇7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受到诸如四、六级英语应试教育的禁锢,若想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迈进,高校英语教学则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在仔细调研、努力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一条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新模式,现阐述如下。
一、视听说课堂中文化教学、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讲越深刻,越仔细地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英语教师应在“视听说”课堂上有意识地输入英语国家的人文特色,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语言,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杜瑞清(2010)提到会说外语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是解决说什么及如何说的问题。也就是说,既要“会说能道”,又要有内容,说得恰如其分。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把对文化的学习和把握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英语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美国影片《Dead Poets Society》中,奇亭先生作为诗歌文学教师满怀爱心,抒怀,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更多的是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奇亭先生运用了大量的情感教学法启迪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结合英语视听说教学实际,能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兴致盎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更好地完成视听说教学任务,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趋利而避弊。如英文歌曲(MV)欣赏与歌词填空、经典英语散文诗歌听读与背诵、英语视频欣赏与模仿,新闻英语的引进等。
英文歌曲中包含了西方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学唱英语歌曲有助于学生英语语音技能的提高,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好地促进英语学习。带有MV的英文歌曲,通常是短小的精品,将美妙声音与生动图像相结合,英语语言与特定情景相结合,深得学生喜爱。
缺乏语言环境及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当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影视英语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影视材料不仅可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语,而且生动的画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热情,既进行了语言听说训练又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真正做到了“视、听、说”相结合。
引进新闻英语完善和优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和内容。语言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环境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新闻英语的时事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以学生学习为主,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给角色配音、角色扮演、辩论、主题演讲、做幻灯片等,使学生充分进行实践。例如,每次上课后的前几分钟安排两个同学上台做英语自我展示。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视听说的视听材料与补充演讲之外,我还挑选了一些英语经典剧,如《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暮光之城》等,要求学生自主组合排演。有时,我要求学生给某电影编一个短小的续集或者对电影的结局进行改编,并表演出来。
另外,我通过每课跟读单词和绕口令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四、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
教师应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我认为,教师不应该采用点评式评价。情感教学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英语口语课堂氛围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尊重和信任。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重要的错误,应该适时指出;而对对内容没大影响的过错,可选择忽略。在调查问卷中,65%的学生表示“没有自信,很怕出丑”。这就是焦虑,它是大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拦路虎”,必须赶跑。在评价策略中,如果过多运用点评式评价就会打断学生的语流、思维,大大增加学生的焦虑感。
对于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信、放松、积极热情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情感教学法方面做更多的思考。
五、视听说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
课外我鼓励学生欣赏或学习优质的音、视频资料,如:英语演讲大赛实况,VOA和BBC广播,英文经典歌曲、影片,网络上好的英语视频及多套优秀英语学习资源,如:《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等。
注重开辟第二课堂。我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们进行英语视听说辅导,网上答疑等。我校英语角为爱好英语的同学提供了练习英语口语的场所。
另外,采用更多样的形式,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生加强引导和指导,使他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相关课外交流活动、自发研讨等,获取广博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运用和内涵。
六、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视”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突出“听”的训练,把视听结合起来,是为了“说”。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视”“听”“说”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教育部的《课程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2]杜瑞清.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
篇8
关键词:文学 英语教学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界,很少有人提及文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记得成为教师的第一天,一位同事问起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我告诉他说是文学,他脱口而出:“教学中,文学没有任何用处。”然而,从多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文学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良好的英美文学基础,教师对教材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众所周知,文学知识并非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当中。随笔、说明文甚至政论文中也常常出现各种修辞手法、引用名篇、名家的话等等。教师如能从出处到寓意一并清楚地阐释,学生自然会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他们的兴趣也会极大地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终他们会深受裨益。
目前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背单词才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一天背几十个、上百个单词就是学英语的妙方。然而,这究竟是不是妙方呢?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扩充词汇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许多人只是按照流行的单词书、或者是英汉词典死记单词的汉语释义。一般来说他们记住的只是词语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常常依上下文而出现很大差别。因此,掌握一个词的涵义(connotation)就更为重要。阅读文学作品恐怕是理解词的涵义的最佳方法。因而,学生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养成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如果对文化不了解,谁又会成为语言大师呢?而且,多了解语言文化知识亦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思维。另外,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还可以减少障碍。胡文仲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谈到,不了解目标国家的文明,谁也不可能真正与该国人民进行交流。这席话的确令人深省。在一次国际大学英语研讨会上,李赋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Literature is not only for special purpose,but also for general purpose.”即文学不仅仅对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爱好者重要,对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广义上讲,学习文学还有助于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当前学生的课表中为求职作准备的实用型课程占主导地位。英国19世纪著名散文家约翰 亨利 纽曼红衣大主教(1801~1890)在著名的演讲辞中提到,像文学一类的功课虽然不可能产生直接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必要教授。他反对把职业培训或者增加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他认为教育不能太功利。文学教学是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总的来说,文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学习文学知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获得启迪,使他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有更深的感悟。
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我们应该挑选那些来讲解呢?我们的焦点应该放在何处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的是《圣经》。《圣经》堪称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石,得到广泛的阅读。它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同时还可以当成一部史书、一部文学作品甚至人类学、社会学专著来阅读,给西方文明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中的词汇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英语中出现的许多词语也出自《圣经》,如“an appleof one’s eye(掌上明珠)”,“put pearls be’{ore the swine(明珠暗投)”,“put newwine into the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等等。
其次要介绍的是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优美的古代神话对西方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从神话中汲取灵感。起源于神话的词语在英语中比比皆是,如“chaotic(乱糟糟的)”,“Apollo plan(阿波罗计划)”,“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等等。
再次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其他各个时期最最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等,如海明威的作品......
然而,英语课时很少,不可能像专业学生那样专设一门英美文学课。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文学知识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教材。精读、泛读中都有一些短篇小说、戏剧,附录中也有一些诗歌,为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创造了良机。
篇9
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即学生在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基础上拥有的遣词造句能力,有效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语言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进而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掌握语言学习规律,训练学生英语思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高中英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本文由收集整理握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运用语言,逐步形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尽量创设相对真实的语言场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如角色表演、调查、讨论、辩论、采访、写便条、写通知、写短新闻等,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用英语表达思想。
二、加强报刊阅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阅读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化的,通过阅读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学生不仅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和情感体验,还能广泛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笔者在教学中坚持选用报刊文章、诗歌、散文和经典小说等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周报·高中版》的文章题材丰富,不仅有时事报道,还有异国文化风情介绍、校园学习生活报道和小说连载等,阅读这些表现真实生活的语言,不但可以让学生间接地体验人生经历,体会世迁,还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激发其想象思维。
三、播放视听材料,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原汁原味”的英文,帮助他们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其能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笔者经常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英语视听材料,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在教授人教版的at the tailor’s shop和tale of two cities两篇文章后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百万英镑》和《双城记》两部英文原版电影,并提供与课
文内容相关的电影对白辅助学生对比学习,另外,笔者还利用周末为学生放映浅显易懂的英语版动画片《狮子王》《海底总动员》等,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强化其用英语进行思维。
四、长期进行英汉短文写作,提高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应用
英语写作的技巧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笔者在高一起始阶段就有计划地要求学生通过复述、改写、记日记、给老师写英语电子邮件等方式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如笔者曾选择《英语周报》上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让他们用英文写文章概要,或要求他们用汉语重新描述读过的文章内容。长期的英、汉语短文写作提高了学生对这两种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了他们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五、利用辞典加深对词汇意义和用法的了解
篇10
[关键词]张培基;《故都的秋》;文学翻译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具有永久的魅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所有悲秋作品中的佳品。该文是郁达夫1922年从日本东京留学回国,辗转北平、武昌、广东、上海、杭州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1934年8月回到北平后应朋友之约而写就的。郁达夫主张散文应写得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他的《故都的秋》便如同他的主张一样: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
正如朱曼华所说,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而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序言中表达了他翻译现代散文的初衷: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作为现代优秀散文之一的《故都的秋》也人选其中。这不仅是中国文学之幸,也是外国读者之大幸。张培基先生以其自然流畅、准确细致的译笔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所表现的悲凉的意境、隽永的韵味。
一、理解准确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杨武能所说,翻译家绝非一般意义的读者,绝不能满足于只对原文和原文作者有大致的把握和了解,而必须将其读深钻透,充分理解,全面接受。从译文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对原文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并不局限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着眼于句子的内涵意义,理解准确而又到位。
例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recommend itself.
“总是好的”在该句中不能按字面直译,它的意思是总有可取的、值得称颂的方面,译者很巧妙用“have somethingto recommend itself”这一短语,令译文准确而流畅。
例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
Not only poets,even convicts ln prison.Isuppose,have deep sentiments in autumn in spite ofthemselves.
在该句中“不能自己”是指不由自主地,译者用短语“in spite of oneself”来译显得非常地道;根据上下文,“深情”指一种深深感伤的情怀,作者在此想表达秋天的凄美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甚至是监狱里的囚犯,译者用“deepsentiments”表达出了“深情”一词的内涵。
二、表达流畅
散文贵在散,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语言结构灵活多样,以表情功能为主,强调语言的艺术美感。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故都的秋》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整篇文章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丝毫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子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好像从生活中而来,平凡极了,可是却又那么精当、优美。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节奏感强的排比句,加强了文章的音乐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所饱含的眷恋之情。译者在翻译这些排比句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法,做到了神形兼备。
例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ln the South too,but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the air lS moist、thesky pallid……
上句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 动词后面均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用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例2: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t with tts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eveDKl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该句五个并列的“的”字结构读来整齐、流畅,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头脑中充满了故都秋天的美景,一触即发,说不尽,也数不完。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采用了“with”结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美。
三、意境深远
散文贵在散,而散文又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秋之人的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刻感悟。作者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的深深忧虑的情怀,形成一种美丽而又悲凉的意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文中用了很多表达悲凉和落寞之情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孤独和伤感的情怀,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译者很好地把握了原文这种悲凉而忧伤的意境,
例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淼帽凉。
In the north China,however.it ls pa rticularly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
“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译者用“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让英文读者深深体会到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意境。
例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depth,remoteness,severity and bleakness.
句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四个形容词再次概括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与文章前面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形成呼应,让悲凉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译者在此将四个形容词转译为抽象名词,符合英语多用名词的表达习惯,而且抽象名词更具有概括性,让整个悲秋的意境显得更为无和寂寥。
四、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