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8 03: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儿童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1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篇2
关键词: 庞德 诗歌翻译 英美儿童诗
一、庞德的诗歌翻译语言观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965―1972)是二十世纪英美文坛的巨擘之一,他不仅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而且以其突破传统的翻译观念和翻译手法推动了英美诗歌现代化的进程和翻译学的发展。
西方评论界认为,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其诗歌翻译语言观。在早期的意想主义运动时期,庞德注重细节和单个意象的精确翻译,把其翻译观建立在语言能量与活力的基础上。他认为,语言是富有活力的,在不断的变化中彰显其生命力,因此,诗歌翻译应通过诗的节奏、意象和变化让诗歌语言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翻译观无疑给了译者更大的自由空间,诗歌翻译也因此而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庞德在《如何阅读》一文中根据诗歌的语言特征,将诗歌分为三类,即“声诗”(melopoeia)、“形诗”(phanopoeia)和“理诗”(logopoeia),[1]并对这三类诗的翻译做出如下阐释:“声诗可被一位听觉敏锐的外国人所赏识,尽管他对诗歌所有的语言一窍不通。声诗其实不可能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除非有天生的巧合,再加上仅译半句。与此相反,形诗几乎或完全可以不差分厘地翻译过来。好的形诗,译者其实不可能破坏它,除非他粗制滥造,忽视众所皆知的常规。理诗无法翻译,虽然它所表达的意向可以意译。或者说,你无法‘就事论事地翻译’,只有在确定作者的意图之后,你或可找到一个派生或相应的结构。”[2]庞德作为诗人兼翻译家,在诗歌英译方面功不可没,其独到的诗歌翻译观不仅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英诗汉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依据庞德对诗歌类型的归结,即从“音乐”、“意象”、“意境”三方面,对英美儿童诗的翻译作一评析。
二、儿童诗的特点
既然庞德的诗歌翻译观注重诗歌的语言特征,并从诗歌语言的不同方面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探索,因此,翻译英美儿童诗也需要详细分析儿童诗的语言特点。
儿童诗,顾名思义,是写给儿童的诗。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诗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诗歌的特点,归结如下。
(一)充满童趣而朗朗上口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为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儿童诗的语言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提高鉴赏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增加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在诵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为了便于吟诵,儿童诗的语言通常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许多儿童诗韵脚整齐,甚至一韵到底,使儿童易于并乐于接受。
(二)想象丰富而奇幻多姿的意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诠释并诗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世界里,花儿会笑、虫儿会唱、草儿会舞……因此,儿童诗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意象,抒发童真童趣,从而让他们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感悟诗意的所在。
(三)贴近生活而巧妙新颖的构思
儿童诗的主题多为描写儿童的生活,探讨儿童的情感世界,在广泛性和深刻性上远不如其他类型的诗歌。因而,其独特的艺术性主要依赖于在平实而真切的生活之上巧妙新颖的构思。这类诗歌往往借助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使平易而简单的儿童生活幻化为充满神奇色彩的缤纷世界。
(四)天真烂漫而自然优美的意境
形象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儿童诗中,通过情景交融,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其特有的意境才会自然地呈现。儿童诗大多避免抽象晦涩的形象,而是把天真童稚的感情附于平易自然的形象之上,营造出童话般的境界,同时又不失诗歌的优美。
三、英美儿童诗的翻译
(一)“音乐美”
庞德认为“声诗”可以感而不可译,除非有巧合。然而儿童诗有着较强的音乐性,如何在汉译中保持这种音乐美呢?根据庞德的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地处理这种源于语言差异的不可译因素,竭力表现诗歌语言背后真实的感情。因此,这种“音乐美”在儿童诗汉译中就表现为诵读过程中浓厚的“儿童味”。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刻意追求音律上的统一。如果由于一味强调尾韵一致或“以顿代步”而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或诗句冗长,则有悖于儿童诗的特点,“儿童味”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儿童诗翻译中保持“音乐美”,要在形式上做一些取舍和变通,如舍弃原诗的音韵和步律而代之以句式的整齐或向五言诗、七言诗靠拢,从而保证了儿童诗的“可诵性”特征。如英国诗人西柏(Colley Cyber)的一首短诗《盲孩》(The Blind Boy),屠岸的白话体译文基本追随原诗;而骆海辉的七言体式的译法则随原诗的音律作了灵活的处理,仅举该诗的前两节为例:
The Blind Boy
Colley Cibber
O say what is that thing call’d light
Which I must ne’er enjoy;
What are the blessings of the sight.
O tell your poor blind boy!
You talk of wondrous things you see,
You say the sun shines bright;
I feel him warm, but how can he
Or make it day or night?
译文一[3]
你们说的“光”,是什么东西,
我永远不可能感觉出来;
你们能够“看”,是什么福气,
请告诉我这可怜的盲孩。
你们讲到了种种奇景,
你们说太阳光辉灿烂;
我感到他温暖,可他怎么能
把世界分成黑夜和白天?
译文二[4]
请问何物是光线?
我的双眼看不见。
眼睛能看真幸福,
可怜盲孩难拥有。
眼见事物很奇妙,
太阳明亮又美好,
我知阳光冷与热,
不懂昼夜如何换?
两个译文比较来看,译文一给儿童读者更多的原作表层信息,也较容易理解,但是在音韵效果的处理上略逊一筹;译文二的七言体也并非完全押韵,但在传达原诗主体节奏方面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易于唱诵,“儿童味”浓,更容易被儿童读者所接受。
(二)“意象美”
受中国古诗的影响,庞德领导了20世纪初的英美意象主义运功,因而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翻译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庞德对意象的定义,即“智力与情感在瞬间的复合体”,可以看出庞德在翻译中注重通过意象来渲染诗作整体的情感氛围,这种“融情于景”便是庞德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点。
由于儿童擅长形象思维,儿童诗中则较多地运用表达色彩、声音和形象的词,从而形成了儿童诗语言浅淡而意象突出的特点。因此,英美儿童诗的翻译也可借鉴庞德诗歌翻译理论中关于诗歌意象处理的独特理念,不仅使儿童诗意象中所蕴含的活力得以张扬,而且使诗歌整体的诗意画面变得鲜活起来。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凸显英美儿童诗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译者应在句法和用词上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如多用汉语无主句、添加叠字,等等。如英国诗人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一首小诗《风》(The Wind),去全诗共三节,基本选用英语中最常用的单音节词,语言简洁流畅,意象清晰明快。而如何在译诗中保留这种画面感和意象美呢?现以该诗的第一节为例,略作分析:
The Win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I saw you toss the kites on high,
And blow the birds about the sky;
And all around I heard you pass,
Like ladies’ skirts across the grass
O wind, a-blowing all day long,
O wind, that sings so loud a song!
译文一[5]
我见你把风筝抛向云端,
我见你把鸟儿吹向蓝天;
我到处听见你跑步的声息,
像姑娘的裙子掠过草地
风啊,你整天不停地吹响,
风啊,你的歌声多么嘹亮!
译文二[6]
曾见你把风筝抛向高天,
吹得鸟儿振翅凌空飞翻;
侧耳四周可闻你的声息,
像姑娘的芳裙拂过草地
啊风,你终日不停地唱,
啊风,你的歌声多嘹亮!
这两则译例都较好地再现了原诗蕴含的意义,但译文二在语法层面上作了一些调整,使用大量的汉语无主句,使原诗中“风”的意象更加鲜明和突出,动感十足,从而使译文情趣大增。儿童诗的语言简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对译,但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句法、词汇层面的传统差异和大量的语言非对等现象常常会给译者带来挑战,因此,在翻译儿童诗时,译者应以“意象美”为重,必要时可以牺牲句法、词汇的对等,保证译文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意境美”
诗歌中的意境美是用语言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内涵,是一种整体的美感氛围。庞德曾把诗歌比作“一种令人鼓舞的数学,它给予我们方程式,不是抽象的数字、三角形、圆形等等,而是人类感情的方程式”。[7]因此,庞德认为诗歌翻译不应过分强调字词的直译,而是应在确定了作者的思想意图之后,更多地再现“方程式”背后的感情,这样才会使译文所表现的景与情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儿童诗的翻译也应力求营造这种整体的“意境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整体把握儿童诗画面感浓郁的特点,使译文传达出视听交融、动静结合的动态美感,从而达到对原诗意义的真正忠实。此外,为了烘托生动的意象画面,可在翻译中对修辞和措词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把隐晦的暗喻转化为浅显的明喻,添加节奏型的重复或语气词,等等,使译文达到境味、情味和韵味的和谐统一。如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一诗中的一句“The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如译成“他们/就给我/穿上/这件/黑衣”[8],原诗的隐含之意则没有表现出来;如译成“他们/给我穿这/丧服似的/黑衣”[9],用形象的明喻来代替原诗的暗喻,不仅容易理解,而且意义准确,诗作的主题也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深化。又如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另外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童真的小诗《船儿飘飘到何方》(Where Go the Boats),以下为原诗及其译文[10]:
Dark brown is the river,
Golden is the sand.
It floats along for ever,
With trees on either hand.
Green leaves a-floating,
Castles of the foam,
Boats of mine a-boating――
Where will all come home?
On goes the river,
And out past the mill,
Away down the valley,
Away down the hill.
Away down the river,
A hundred miles or more,
Other little children
Shall bring my boats ashore.
河水清幽幽,
沙滩金灿灿;
清水无尽头,
绿树两岸走。
水上绿叶漂,
泡沫像城堡;
船儿放下水,
东西随波涛。
河水急流淌,
流过水磨坊。
穿越大峡谷,
冲下小山冈。
冲下小山冈,
河水到远方。
船儿谁拾起,
他乡小儿郎。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孩童把船儿放下水,看着它飘向远方,想象船儿被他乡的小孩拾起,那份意外的惊喜是孩子们之间用心传递的礼物。译诗较好地表现出了原诗的音乐美、匀称美,以及轻松活泼的基调。其中,“清幽幽”“金灿灿”叠字的使用点活了意象画面,浅显的拟人和比喻及三、四节之间的顶真符合儿童诗的特点,在适合唱诵之余也不乏意境美。
四、结语
英美儿童诗的翻译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儿童诗特有的音乐美、意象美、意境美都是十分微妙的问题,需要译者灵活的语言转换能力、高超的措辞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在翻译英美儿童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始终以儿童读者为中心,努力使译诗不失“儿童味”,创作出更多深受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诗歌译作。
参考文献:
[1]Eliot,T.S.(ed.)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C].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68:25.
[2]黄运特译.庞德诗选比萨诗章[Z].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228.
[3][5]屠岸.英美儿童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3,92.
[4][10]骆海辉.牛津英语童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9,190.
[6]李云起.太阳的旅行――英美短诗诵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5.
[7]G.Singh.Ezra Pound as Critic[M].New York:St.Martin’s Press,Inc.,1994:120.
篇3
【关键词】 儿童音乐 同伴教育 现状 缺失
同伴教育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据德国学者瓦格纳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同伴教育事例要数18世纪初英国伦敦Lancaster创立的“班长制度”,即老师先教育“班长”,然后由班长教育其他学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已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同伴教育一般是指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同伴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其学习与交往能力。现在多用于对敏感性教学的运用,如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领域。同伴教育的进行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利用同伴之间的这种共性和相似性,通过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同伴更好地接受信息,对同伴施加影响,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和互动性强的方式进行。它属于自我教育形式中的群体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形式分为群体自我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其优点在于:(1)文化适宜性。即提供的信息符合某一文化特征人群的需要,彼此间可以自由平等的交流。(2)可接受性。同伴间没有代沟,交流的信息往往是兴趣相仿的,易沟通,交流自然,彼此信任。(3)经济性。同伴教育者一般为志愿者,包涵的社会面广,教育面大,可发挥教育作用的时间长,人均教育成本低。(4)参与性。同伴教育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开展智力竞赛等,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依赖于特定的教育对象,同伴教育可以在幼儿园、小学 、中学、大学乃至社区等各教育形式中运用。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急剧增多,这样的家庭结构缺乏与同胞兄弟姐妹的交往、分享、合作与谦让,社会性某些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有家庭和家庭外两大系统,其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儿童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指同伴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提升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成人应该在意并积极引导的。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个体更直接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的方式与思想的交流,因获得同伴的期待和强化,从而更易形成社会行为和态度;并且,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个体逐渐培养起自己沟通、自卫与合作的技巧;此外,同伴交往使个体学会了彼此平等对待的处事方式,而控制攻击冲动;以及在互动中,个体学会用他人的眼光而不仅仅用自己的眼光认识情境,这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儿童引向音乐的真、善、美,好的音乐享受不但能丰富儿童的知识,还能促进儿童生理机能各方面的发展,对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一个个体的发展有很多因素,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从生态学的观点提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作用的结果。个体并非是孤立的存在,他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环境又是与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系统。音乐学习的环境对于儿童更为重要,成年人应有计划地营造这种环境。儿童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在于儿童“并不是从规范的方式运用音乐的,他们不能等到‘上音乐课的时间’才去唱,才去创作,才去跳舞,才去听音乐。”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孩子之间的社交能力和音乐交流能力就显得及其重要。一个对于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有计划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每天必须规定一个特殊的时间来进行。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的创作自由度最高,这就决定了音乐的教学过程不是封闭、孤立的。它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过去,我们更多的关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手法与作用,在孩子主体能力的变化、发展过程探索中,可以引入同伴教育来进一步的丰富我们的教学。
篇4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教育平等
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的解体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较高,流动儿童不能适龄人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有近2000万,失学率高达9.3%,这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据一项调查显示,3―4周岁的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远远低于城市户籍儿童的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5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而且超龄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学龄儿童中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12―14周岁的流动少年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另外,在北京的暂住流动儿童少年达20万,上海有24万,深圳高达35万,而这些流动儿童少年的小学入学率为85%,初中入学率仅为20%,这就是说约有100万流动儿童在失学,而且在逐年增加。
总之,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个群体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二、流动儿童产生的问题
1.教育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大多数省市都取消了流动儿童的借读费,但这使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府的教育财政压力更为突出。目前仍有不少公办学校想方设法向流动儿童收取借读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民工子弟学校问题
不少民工子弟学校都是未通过审批举办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不配套,质量不高,不少校长和教师无任职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多数学校在房屋、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多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学校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
3.教育机会不均等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据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对北京等九城市抽样调查表明,九城市流动儿童约为28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4%左右,照此计算,九城市中有26万多流动儿童未入学。并且随着年龄增大,流动儿童中失学的比例逐渐提高。从8岁到14岁,流动儿童未上学的比例由0.8%增至15.4%,在流动儿童中,女孩失学比例为3.9%,明显地高于男孩的2.6%。这表明流动儿童存在着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并且女童较之男童机会更加不均等。同样,在接受优质教育方面,其机会也是不均等的。
4.流动儿童成绩相对较差
流动儿童中的41%为成绩差的学生,非流动的学生成绩差的占26%,二者差别明显。流动学生的阅读成绩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流动越频繁,对他们学习构成的威胁越大。
5.情绪和个性不健全
与同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呈现出忧郁、怯懦、喜欢独处、优柔寡断、自卑、内向、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缺陷。
6.问题行为严重
根据一线教师的反映,流动儿童的操行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儿童。许多流动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流动儿童中早恋的比例也较大。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探讨
1.制度性因素
(1)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是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后,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向城市地区流动,但不少城市公办学校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流动儿童入学;有的地方政府则指定部分学校招收流动儿童,而其他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则不允许招收流动儿童;有的接受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则将这些孩子单独分班,与当地学生分班学习。这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隔离”和歧视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在这种体制下,把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使义务教育陷入非均衡发展状态中,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严重城乡差异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学生越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就越大,因此一些学校和地方对流动儿童上学持排斥态度。
(3)民工子弟学校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目前,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政府财政投入的主要是公办学校,几乎顾及不到民工子弟学校。而在管理上,又一律都是以城市学校的标准来规范的,有的甚至对这些学校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排挤甚至打击和取缔的做法。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增加了公办学校的压力,减少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
2.教育内部因素
(1)家长。几乎所有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十分强烈的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子女能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个愿望的实现程度却因其现实经济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有些家庭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愿望,有些家庭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动儿童家长的社会经济特征如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子女的就学情况。此外,教育费用过高是流动家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必然使他们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望而却步。
(2)儿童自身。流动通常伴随着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其心
理感受,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流动儿童的自身问题,影响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第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大部分流动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产生厌学情绪;第二,流动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延误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无法继续升学。
(3)学校及周围社会环境使得学校没有重视这一特殊群体。有的学校从没召开过家长会,班主任对自己班上“流动儿童”学生的家庭状况知之甚少。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仅就事论事,不注意挖掘学生的思想根源。部分“流动儿童”学业不良或性格缺陷,使其在学校也不太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学校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歧视、责骂与体罚。这就使他们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另外,学校周围对他们颇具吸引力的游戏机厅、网吧随处可见,对没有自制力和缺乏监督的孩子影响很大。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制度层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革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拆除教育等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合理、有序流动,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2)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合理分摊流动儿童的教育成本。流入地政府应是主要的财政供给者,因此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财政困难的地方和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方式,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决不要将此负担转嫁到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身上。中央政府和流人地政府应为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设立专项资金,对“特困”的学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消除因家庭贫困而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3)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民工子弟学校应获得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特别是那些建立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更应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办学校的供给不足,方便了流动儿童的就近入学。当然,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资质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适当管理。
2.教育层面
(1)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抚育是爱的倾注,是心灵的抚慰,也是精神上的勉励和鞭策,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他们对父母的依恋是谁也替代不了的,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篇5
关键词: 少年儿童古筝教学 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审美教育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最早称之为“秦筝”。据考证,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现在简称南北派(下面流派可按南北两大方面分,而现代筝的派别主要分南北两派,大多为长江以南、长江以北),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筝之所以被奉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就是因其好听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多年来,在众多筝家名流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华夏正声扬四海,古乐新韵播五洲”的可喜局面,使中国筝既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又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争得荣誉,逐步形成古筝“国际化”的趋向。而当今古筝因其音色优美,又易于上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使古筝艺术的发展日益繁荣。随着古筝学习队伍的不断扩大,古筝艺术的教学和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人们对古筝的偏爱,以及它的广泛普及,古筝教学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的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为此,我就几年来自己在古筝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严格规范的基础训练
有些人学筝感到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即便遇到点困难,也愈发兴奋。而有些人学筝一开始感到很有意思,可越学越感到难,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不爱学,以至于半途而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打好基础,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就应该严格要求规范的弹奏姿势。学弹古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一般来说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固、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古筝弹奏的共鸣,以便于发音;琴桌的高低以适合放腿为宜,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为原则。如坐的位置过高,上身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身体双手容易紧张;人字形筝架比较方便携带。演奏者坐的姿势应该是:两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态度自然。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更不要过分挺胸;既不要拘紧,又不要松垮,切忌摇头晃脑、脚找拍子等坏毛病。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头部略俯视,双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弹奏准备。
学筝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人学筝,一个星期就能学一首曲子,隔着许多曲子蹭蹭往上跳,再甩掉一些不学的,几年就把古筝学完了,这不好。在学筝过程中要学好一首再去学另一首,而不要学得绊绊磕磕就换下一首学。要高标准、严要求,有曲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不要过多追求别人的夸奖表扬,而要追求不断的批评指正。在学筝上要有长远一点的目标,做到天长日久、时时勤奋,而不要希望几分钟热血,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弹筝。对于学筝,不但要有兴趣,更要有意志,兴趣只解决爱学问题,意志则能解决学好的问题。不要图虚荣,要求收获,虚荣只解决表面问题,收获才解决长久性问题。弹筝练曲不要听而不闻,而要听出什么来,多思考、多琢磨,多在乐曲情感意境表现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古筝教学上,不要局限在考级给定的每级十首曲目上,而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补充,把整体学习上的时间放宽加长一些,多学些曲子,把基础打好。即使是初级曲目的曲子,真要弹得非常好,说句实在话,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有的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上采取每个级别里选学一两首后,就采用较大幅度的跨进式教学,导致基本功很不扎实,以致越往中、高级曲目学,越感到吃力,同时也养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缺少认认真真的精神,贪多求快,不讲效果质量,出现学多少、忘多少,仅剩几首也是绊绊磕磕的难堪局面。其实初级阶段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考试晋级曲,还应同时把相关的知识加以灌输,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多学一些,知道如何去学、如何去练,练到什么程度算好,从小就有一种严格的标准,而不是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而是提高心灵的境界、艺术的境界,把基础打好,把基本功练好,即使在这上面多花点精力、多用点时间也要做,只有这样才能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发展。
对于学习古筝的专业学生来说,真正走上舞台展示自己,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上课中,要不断加强表演艺术的训练,在相当熟练的程度下加强对演奏作品的领悟力、表现力和感知能力训练。经常带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观摩交流及一些器乐比赛,以增强学生学筝的兴趣和自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老师、家长、学生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能呆板得教,要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家长不可以认为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一身轻。对孩子,家长的督促和鼓励是不可少的。至于孩子,一定要认真学习乐理知识,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坚持不懈的练习,这样才能在古筝艺术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提高。
三、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就是美育,是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作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而少年儿童的古筝弹奏训练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对于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观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授孩子弹奏古筝,不仅是通过训练手指的技能来促进脑部的发育,掌握有关音乐知识和古筝弹奏技巧,形成良好的音准概念、节奏感、读谱习惯,而且是在古筝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孩子对音乐美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其模仿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创造美与表达美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进行弹奏技巧的训练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审美教育,做到寓审美教育于技能教学之中,通过平时的古筝训练,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对其心灵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发展完善、智慧的启迪开发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
篇6
中华传统美德,是永不枯竭的德育资源。继承和弘扬这一民族精华,培养儿童良好道德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且儿童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只有从早抓起,才能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基础,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健康文明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些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更谈不上尊敬他人,不懂得奢侈、浪费是可耻的,更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和劳动,对家长、老师消极抵触等等。儿童正处于个性及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更离不开社会的现实生活,离不开儿童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的潜意识影响,时代变革更使儿童思想超前接触社会,特别是独生代的到来,众星捧月,身居“皇位”,在被幸福包围的同时,“孝、礼、勤、诚”等传统美德常被淡化,所有的生活琐事家长全包,不用孩子张口,吃、穿、用、玩,应有尽有,档次不凡。传统美德缺失现状为我们敲响了道德教育的警钟,中国古代传统教育首先是以道德教育为出发点,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今天儿童道德素质的根。
教育孩子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不是空中楼阁,道德的根基就是孝悌和仁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的情感世界的纽带,也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道德方法。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是伟大祖国的建设者,这不仅要求他们有渊博的知识,开拓的思想,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品质。人生之初,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走上工作岗位,都是在老师和父母辛苦的汗水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教师教育书育人、父母辛勤教育,尊重教师及长辈也就是做人的最起点。幼儿时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行为最易养成,最容易教育,也最需要教导。所以幼儿时期对其进行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选择了以“城市儿童尊重教育及长辈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为子课题的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对象、目标、内容、方法
(一)对象
以幼儿园小班、大班的幼儿为实验对象,进行纵向发展试验。
(二)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儿童尊重老师、尊敬长辈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懂得,尊敬老师、尊敬长辈是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并使其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中逐步形成健康人格。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健康人格,从而提高儿童的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的发展,为此本课题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研究:
1、儿童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2、通过对儿童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行为习惯的培养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和“怎样做人”。
这两方面的重点和使儿童在做人、处事等方面,养成良好礼貌习惯。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才能称之为高素质的人才,如果儿童在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养成良好习惯,他们的人格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因此我们将培养儿童尊敬老师、尊敬长辈作为系列的教育研究,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培养。
在“儿童尊重教师、尊重长辈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将培养幼儿:“对待教师:要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以幼儿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进教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对待长辈:在公共汽车上要给长辈让座;吃饭的时候,主动给长辈盛饭挟菜,睡觉前,帮长辈铺床,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加以搀扶,提防他们摔跤;有空时,要陪长辈们说说话,解解闷;如果长辈病了,更要细心照料,帮助煎药、喂药、送开水”等等。
在“通过对儿童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行为习惯的培养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和“怎样做人””这一部分里,我们将让儿童懂得做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方法
1、文献法
在进行实验研究过程中,首先找出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研究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广泛查阅资料文献,具有较高的理论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观察对象,选择好观察手段,制定观察计划和预期成果。然后有计划的进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并对记录及时进行统计处理。
3、问卷、调查法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问卷、调查法是最有益的研究方法,对幼儿父母我们将运用问卷、调查法,将问卷发给家长,由家长填写答案,然后回收,进行整理、统计、研究,获得相关的实验资料的反馈信息。
4、行动研究法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育实践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相结合,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工作,实际解决问题。
5、个案研究法
选定几个观察对象,建立典型观察对象的观察全部档案,作为评估和改进研究的依据。
三、设计与实践
尊敬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父母长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而在过去几千年中,我国又一直把“孝”、“忠”作为衡量好人与坏人的标准。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就必须从孝敬长辈、尊敬老人的教育入手。通过对自己家里长辈的孝敬,对身边老人的尊重,有利于培养人的善良的感情;会使人的心态更谦和,为人更友善。学会做人。
发展提高阶段提交阶段试验方案。
1、试验修订后的试验方案。
2、教师进行再培训。
3、对实验进行有的放矢地观测与分析。
4、搞好阶段小结。
篇7
关键词:二氯二氢硅;反歧化;系统试验;反应精馏
一、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
(一)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的原理
目前我国多晶硅企业大部分采取的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氯二氢硅(DichIorosilane)的化学代谢副产物。在进行Dic二氯二氢的化学提纯操作反应时,往往会产生毒副物质的富集,达到一定密度的硅化物如果遇到氧气和高温条件,会很容易发生剧烈燃烧,甚至有爆炸的危险。传统工艺的反歧化系统试验中,工业产线操作员工一般使用碱性中和法将二氯二氢硅进行中和,减除化合物中的酸性物质,使其混合之后PH值接近7.1,可以通过溶于水后,实现无害化处理。
(二)反歧化反应动力学
三氯氢硅(Trichlorosilane )通过可逆的歧化反应(Dismutase reaction)可以生成DCS和四氯化硅,从而获取精制单质硅,其化学表达式SiCl4+H2=(高温)Si+4HCl。一般情况下,使用二氯二氢硅DCS反歧化处理工艺进行中和无害化反应时,具有操作方面的简易性和工艺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反歧化反应中加入DCS,可以显著提高固体状态多晶硅( polycrystalline silicon)的收获率和化学产量。另外,使用三氯氢硅进行可逆性歧化反应节约了大量的碱性中和物,可以大大缩短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时间,同时,化合物的混合程度比较高,反应速率也会相应加快,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
二、二氯二氢硅反歧化精馏系统试验流程
(一)反歧化精馏工艺流程
二氯二氢硅的反歧化反应中,必须要有适宜的反应温度,充分利用化合反应中的反应热,节约反应成本,可以使用多座精馏塔同时进行馏化反应,获得性状更加稳定的化学分离反应产物。反应精馏可以将反歧化系统反应器和化学精馏塔耦(Coupling of chemical distillation column)合成为精馏塔,从而有效减少化学设备的投资成本。另外,在反应精馏塔的反应区域,美国著名的反歧化系统专家Bill就曾经设计出一种用于生产TCS的二氯二氢硅反应合成器,其中的DCS有效转化率可以达到97%以上。
常规的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过程中,常规的精馏持液量中的各种碱性物质含量比较高。当持液量含量较低时,二氯二氢硅反歧化的反应速率也会降低,TCS生成比较少,因而馏化塔塔顶产品中的TCS的纯度比较低,随着反应馏化塔中的碱性物质持液量逐步增大,TCS的生成速率也会相应增加,在馏化塔中的持液水平(Liquid holding level)达到最高值时,tcs的生成速率将会达到最高值,无限接近100%。另外,持液量的增大,还会导致催化剂的含量显著增加,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塔体的直径增大和流体力学性能呈现出性状反复改变的不利影响。
(二)反应的模拟条件和结果
目前来说,尚且没有通过大量的准确实验得到副反应化合反应物的详细动力学数据,但是从常理上来说,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的速率很快,可以在数秒内完成催化介质的化学合成,也可以将其看成是瞬时化学反应。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精馏模拟试验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用料的变化,得出最佳的反应效果。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的精馏塔分为三个固定的反应釜具。精馏段(Rectifying section)对各种反应物进行初步提纯和化学降解,得出纯度较高的化学混合物。常规的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过程中,利用精馏旧塔,严格控制进料条件(Feeding condition)和塔体的操作参数(Operating parameters)。
精馏段由于容纳的化合物反应材料比较复杂,所以它处在反应塔的顶部。而反应段则是通过加入大量的碱性物质化学催化剂(Reaction section),提高反应的速度和效率,得到提纯后的二氯二氢硅代谢物,位于反应塔底部的精细化提馏段(Stripping section),它主要是对尚未降解的酸性化学物进行后期消化,巩固化学物整体的性状稳定。由于催化剂为离子型交换固态树脂,因此在二氯二氢硅的反歧化的化合反应中,必须要采取特殊的反应方式才能填装到反应精馏塔内部。
目前,在我们国家,二氯二氢硅的反歧化系统设计到的研究试验还比较少,对于DCS反歧化工艺中的专利技术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缺乏相关化合反应系统的研究性论文支撑。国内流行的反应化合精馏流程回收和处理DCS,可以将代谢物的转化率提高到99.5%以上。在建立二氯二氢硅反歧化反应精细馏化流程以及相关工业实验装置的固定基础上,采用建立化学理论模型的方式,可以规避反应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掺入和不稳定性状。建立平衡级模型(Equilibrium level model)能够准确的预测每层馏化塔板上的气体百分比和液体生成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国强,孙帅帅.反歧化反应精馏处理二氯二氢硅[J].化学工程,2014,42(1):19-23.
[2] 肖荣晖,赵雄.多晶硅生产系统内二氯二氢硅的产生与利用[J].中国有色冶金,2014,43(4):47-50.
篇8
关键词:转型过渡;留守儿童;启示
为了积极响应县局“千名党员教师帮扶千名留守儿童”文件精神,我校教师积极行动,投入到了帮扶活动中。我帮扶的学生是八年级一班的薛××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细致的观察了解、谈心帮扶,我深刻体会到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的不容易――比我们成年人还要多忧多虑。
是的,由于农村地域、经济、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经济萧条,信息闭塞,越过越穷。为了摆脱困境,学生家长背井离乡,外出经商务工,外出学习技艺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但是他们怎么知道留守儿童的心声?
一、留守儿童薛天豪现状(帮扶前)
1.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监管不力
2.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缺乏主动性
3.爱打架、骂人,做事偏激,不爱接受批评
二、帮扶措施
针对问题所在,课下我视他为朋友、子女,经常找机会接近该生,与他聊天、辅导作业,帮助他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题。时常倾听他在想什么、做什么、爱什么,然后,我用真诚的爱心打开他理想的心扉。我作为他的班主任,不仅应传授他知识,更重要的是抚慰他的心灵。时间一长,他觉得我值得信任,才会真切地与我交流,倾吐心事,才会积极地接受我的教育和道理。另外,我经常家访,与监护人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现状,及时教育。
三、帮扶效果
通过与该生交流、平等对话,感化、悉心帮助,使该生感觉到学校处处有温情、老师时时有爱心。原本的放纵逐渐小了,好动不听话等现象渐渐改了,课堂能注意听讲并乐意回答问题了。不但能按时完有成作业,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在家也听爷爷奶奶的话了,变得懂事了。
四、关于所有留守儿童的深层思考
1.失落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以前和谐的家庭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温床,现在离散的家庭,留给他们的是心理的失衡,给他们的是失望和怨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往往缺乏父母之爱,导致孩子在情感上创伤严重,长期得不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他们和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冷漠,使他们心理异常,常常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甚至有时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2.焦虑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学习、行为上缺乏约束,常常出现违纪、违规现象,表现为思想涣散,纪律松懈等,家长面对他的错误一味地埋怨,使他焦虑、心里烦躁。心理经常处于不健康状态,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能专心地干一件事情,不能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孩子发展极为不利。
3.孤独
父母外出后,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本不懂得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龄又比较大,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能胜任教育孩子的责任。长此以往,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得不到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找不到人倾诉,慢慢地,性格有了扭曲,心理上有了创伤。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分心,思想涣散,没有上进心,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交往,于是便把自己封闭起来。
4.不思上进
由于父母长期不能给他关爱,为了寻求心理平衡,用金钱来弥补对他的关心,这就给他们心灵上滋生了畸形的心理。学习分心、纪律松懈、违纪、违规、交友易入误区、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五、深刻启示
我们要用亲情、爱心去帮扶更多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育应该面对现实,在德育工作中,找出适合他们的实际工作方法,真正当好这些留守儿童的“第二父母”。我在帮扶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够理解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够关心学生,对留守儿童要多加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增强自尊,健康成长;多和监护人沟通,深入家访,及时了解帮扶学生在家、在校情况,以备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同时,要通过各种教育媒体,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正确对待金钱,家庭极其子女教育问题,要使家长正确处理子女教育和发展家庭经济的关系,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篇9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护理对策;护理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39-02
母婴同室作为一种新的医院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因其可明显增进母子感情,为以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但亦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新生儿神经调节中枢及各器官脏器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较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诸多因素,导致母婴同室时新生儿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对产妇就20个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普遍缺乏安全护理知识,具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答案准确率为61.3%,中专或高中为49.41%,初中及以下为43.5%;而产妇最喜欢接受知识的方式是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示范[1]。因此,对产妇进行新生儿安全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妇对新生儿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是降低母婴同室时新生儿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而由于产妇分娩后体力消耗、进食减少、身体内环境急剧变化等综合原因,需改变以往宣教方式,采取个性化、人性化、具体化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认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母婴同室常见的新生儿安全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1.1 呛奶窒息:呛奶是新生儿喂养时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问题。护理措施:应特别嘱咐产妇根据需要及时给新生儿喂奶,不可定时定量,避免新生儿由于过度饥饿吸吮过急而发生呛奶窒息。宝宝侧卧休息,防止吐奶或呕吐后误吸、窒息。喂奶后,可抱宝宝伏在肩上,轻轻拍背,促其呃气,可避免溢奶。如宝宝发生呛奶或呕吐,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保证宝宝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得在宝宝头面部上方用衣物遮挡。
1.2 中暑:我地区一般夏季温度均于30℃以上,多数病人家属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新生儿怕冷、怕风,常给新生儿铺盖过厚、过严,致其中暑或全身出现皮疹。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的情况下极易引起高烧,颜面潮红,多汗,若不及时纠正,易导致婴儿嗜睡,脱水,黄疸等。护理措施:根据室温及新生儿体温及时增减新生儿衣服被盖,注意房间通风散热,气温过高可开空调调节室温。
1.3 脐部感染:新生儿脐部是一个开放的门户,很容易受细菌感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护理措施:不要让尿布上的大小便污染脐部,洗澡后用安尔碘清洁脐部。包尿布时,不要将尿布包盖脐部,以防尿布摩擦和污染脐部,凡接触脐部的一切物品要清洁、干燥。
1.4 烫伤:气温转低时,家属用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因为婴儿皮肤较嫩,而且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导致烫伤。护理措施:应用保暖措施应尽量以调节室温为主,并适当增加衣服和被盖,避免应用暖水袋或瓶子。
1.5 新生儿被盗:产妇与家属因劳累过度,而呼呼大睡.部分护士思想麻痹,认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儿的安全。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病房。每日母婴分离不超过1h。宝宝一般不离开病区,遇有特殊情况,外出时均需有家属陪同。宝宝沐浴时,请家属陪同至沐浴室外等候,不要让陌生人抱宝宝。
1.6 低血糖:因产妇与家属对母乳喂养知识特别缺乏,而且受旧观念影响,认为婴儿出生24小时后方能进食,导致新生儿面部发绀,手足发抖,大小便次数减少。护理措施:宣教尽早进行新生儿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产后半小时内给婴儿喂奶,一定要按需哺乳,因产后最初几天乳汁分泌不多,每天喂奶次数不少于12次,尿布24小时湿6次以上。
1.7 压伤:产妇产后劳累过度,疲劳易睡,甚至在喂奶时入睡,而致压伤。护理措施:宝宝不得和妈妈同睡,喂奶结束后抱回婴儿床。
1.8 碰伤:产妇及家属较长的指甲,宝宝床上任何有露尖的物品,因新生儿皮肤比较稚嫩,都可能导致新生儿碰伤。护理措施:防止碰伤,产妇及家属剪短指甲,宝宝床上不放任何危险物品。
1.9感染:新生儿对细菌的防御功能差,机体抵抗力低下,接触病菌后易发生感染。护理措施:探视人员接触宝宝前请先洗手。喂奶前用温水毛巾擦净。产妇不要给其他宝宝喂奶,也不要请她人给自己的宝宝喂奶。严禁患传染性疾病或病菌、病毒携带者探视陪护,如感冒、发热、有感染病灶等。母婴物品分类放置。住院期间统一使用医院提供的抱被衣物,不要使用患者自己的衣被。每天开窗通风1~2h,保持空气新鲜。病房配有循环风,定时消毒病房空气,不要自行关闭。
2 护理宣教的时机与方式:
2.1加强产前教育:对产妇的健康教育仅靠住院期间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加强产妇产前教育,制定一个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产妇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2.2 住院期间宣教:孕妇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在执行入院介绍时,向孕妇和主要的陪护人员详细介绍新生儿安全告知单的具体内容,孕妇及家属理解后,护患均签字,一份交产妇,一份保存在病历里。住院期间对产妇的健康宣教依从性最好,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不定时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并示范如何安全护理新生儿,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反复强调注意事项,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其它宣教:可通过医院宣传栏,设置醒目的宣传画张贴,摆放科普读物等措施,让产妇尽可能多的掌握新生儿安全知识,提高认知。
参考文献:
[1] 曾迎迎 张燕丹.母婴同室产妇对新生儿安全状况认知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4卷第21期:2589-2590
篇10
到美术馆将美术课堂搬到美术馆这种馆校合作方式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易于实施的,但是这种方式目前只限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直接欣赏、临摹美术作品,能够更好地把握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符号、肌理等形式因素和各种艺术风格,能更系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各种艺术形态,并通过细致的辨别获得多样的审美享受,培养审美素质。同时,美术馆举办的一些特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可以全面了解某位艺术家、某种类型艺术品或某个时代艺术品的绝好时机。以台湾的博物馆为例,台湾某博物馆以原住民生活展示、台湾生物展示形成特色,其所有展览都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相结合。如,“休息区的台面上摆放着放大了的原住民琉璃珠,原住民像上写着‘帮帮小小陶人串一串可爱的琉璃项链吧’,以激发儿童对色彩搭配美的感知。”②类似美术馆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形式也更加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审美素养。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和美术馆内工作人员更多地进行沟通,控制好讲解、互动和自由欣赏的比例,以及展后综合学生的感想,进行评价与总结。
二、利用美术工作室
许多美术馆内都设有美术工作室等场所,供不同年龄段的入馆者进行学习和创作。如,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在美术工作室里结合馆藏的一些名画,对名画中的场景进行再现,让参观者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扮演画中的人物。这种做法使枯燥的展览具有了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加深儿童对作品的记忆。在我国,上海美术馆较早设立教育部,也较早成立“艺术实践工作室”。“艺术实践工作室”分为“专题性的艺术体验实践场所”和“长期招生的美术工作坊”两种类型。如,2000年的亨利·摩尔雕塑展中举办的体验雕塑制作活动与同年的魔幻达利画展期间举办的“幻想空间”绘画活动,都属于专题性的艺术体验实践活动。利用美术工作室这种馆校合作形式,针对性强,专业性也强,不仅适合于普通的美术教育,也为一些致力于报考专门美术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入门教育,相对于仅仅依靠教材和多媒体幻灯片的学校美术教学来说,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三、美术馆进学校
美术馆进学校这种馆校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美术馆不定期地将馆内的小型作品带到学校里展览,或者将艺术作品租借给学校供教学使用等多种方式。通常,这些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发现曾经遥不可及的美术作品突然来到自己身边,首先在情感上就拉近了与美术作品的距离;其次,美术作品与校园环境的结合更能迸发出异样的火花,给学生以独特的视觉感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美术馆进学校这种方式也给鉴赏教育带来了便利。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以指导学生的美术创作为主,美术鉴赏、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当学校将美术馆庞大的资源利用起来之后,美术鉴赏和美术批评等教学环节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个时候,美术馆工作人员就可以和学校教师合作,完成区别于学校普通课程的教学计划。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如,如何保管好美术馆的展品;对于一些馆藏作品并不多的美术馆,能够借出多少展品;借出展品后如何维持美术馆的日常运营;等等。因此,美术馆进学校这类馆校合作方式目前在国内并不多见。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地区来说,让美术馆进学校,不仅需要美术馆的支持,还需要艺术家、收藏家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同时,还可以借鉴台湾的一些经验。如,台湾有些美术馆组织艺术大篷车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租用空间较大的车辆装载艺术作品,以巡回展览的方式在各地的中小学展出艺术作品。这样做既便于艺术品的统一保管,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以兼顾到许多乡村学校。以上种种方式都可以使中小城市、乡村的学生也能获得相对均衡的教学资源。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