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22 02: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毛遂自荐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的学习指导上有许多篇阅读,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家长老师也常常教导我们:有了成就,不要骄傲,否则回退步的。我们听多了,也把它记得牢牢的。考试考了高分硬是说:“哎,这次没有考好,下次还要努力。”骄傲难道真的是一种错吗?
在澳大利亚,我有一个朋友。那天,我一个小考试考了全班最高分。我那个朋友向我祝贺。我说:“这次考得真的不是很好了,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呢!”那个朋友很反感:“明明考得很好嘛!装什么装嘛!假惺惺的。”“这不是装啊,这是我妈妈常常教育我的呀。”那个朋友很不赞同,说这样很假,自己考得好就考得好,何必如此?于是我把中国那一套讲给她听,希望她能够理解,哪里知道,她很不理解:“为什么?骄傲并不是错!‘proud翻译过来是骄傲,也就是自豪,自豪总不会有错。那骄傲怎么是?”我不得不承认,也对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一点怀疑。
中国也有‘毛遂自荐’这些词。但是在我的班,很少有毛遂自荐的,几乎没有。我想原因是:毛遂自荐是一种很错误的做法,这表示我骄傲。但是我不认为,至少现在不这么认为,凌晨3点也赞同。
骄傲有时候代表对自己的一种肯定,骄傲有时候代表着自己的荣誉感。假如不骄傲,那不意味着一个人自卑、不自信吗?
朋友,请相信我,骄傲,不是错。
篇2
“沉默”学者
虽然各类型访问学者的申请选拔都有程度不同的语言要求,但外语交际能力仍是许多访问学者自我表达与学术交流的根本障碍。学者们一般阅读本专业外文材料的能力都比较突出,听力其次,口语、写作最为薄弱,而这两种能力恰恰严重制约了中国学者有效进行人际沟通与研究呈现。笔者曾接触过的某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员与某工业大学化工教授,其日常生活都需要翻译帮助,勿论参与学术讨论了。两位学者无比遗憾地表示,语言问题让他们深感“被剥夺话语权”的无奈,空有满腹经纶及表达意愿却“如鲠在喉”,只能局限在图书馆阅读资料或在华人圈内交际,未能与国外同行充分交流。口语阻碍交流,而外语写作能力则制约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国际化,国际学术期刊上来自中国本土学者的论文相对较少。
访问学者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非朝夕之功,但推动本土学术成果国际化对提高中国学者国际地位意义重大而亟待重视。在此现状下,一种较易实现的过渡时期路径是学者与译者的协同创作,尽快把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推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期刊。这一路径可由学术机构或政府系统组织,也可由学者自行操作。笔者一位译者友人,就曾帮助广州某科研单位一位化学女博士的系列论文在相关国际学术期刊上成功刊发,操作模式即为博士解释其论文学术原理及相关期刊学术规范,或提供论文译稿初版,而译者则致力于恰当的语言表达。当然,依赖职业翻译的帮助也有很多掣肘,从长远来看仍需年轻一代的学者们直接用外文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本土研究国际化。
访问学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是展示中国学者风采的前提,应在出国前有针对性地系统培训,除个人努力外,组织培训也很必要。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所有申请校际访学项目的非语言类教师提供一个学期的免费语言培训,既有听说读写基础学习,也有学术交流场景模拟,并且严格考勤,考核成绩作为挑选访问学者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忽视语言培训,就会派出更多走出国门后才因语言能力而“被剥夺话语权”的“沉默”学者,基本沟通都有障碍,展示形象和学术交流更是一句空话。
交际意识
外语能力是沟通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不佳,造成访问学者比较沉默独行的印象。但语言水平过关,却因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忽视文化差异而贻笑大方,则会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带来较大影响。很多访问学者是第一次到国外生活,未曾经历过文化冲击(culturalshock),行前的准备重点在于语言能力和研究计划。缺乏跨文化交际的系统培训,导致部分访问学者访学结束以后都未意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言行或已影响了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以一些典型现象为例:为节省开支以办公室为家,或让家属长期挤住单人宿舍;习惯级别思维,对教学秘书或行政人员流露要求式甚至命令式口吻;不习惯直接表达或激烈争论,易引发过激和对抗情绪;嗓门过大或太靠近他人,侵入当地文化适应的“人际距离”;缺乏宗教尊重,评价或取笑宗教人士的特殊言行;请客之时过于热情,劝酒劝食锲而不舍;做客之际期望过高,抱怨主人过于随便;在房屋周围或公共草坪上晾晒衣物或开荒种菜、饲养家禽。诸如此类种种行为,莫不加剧了中国人“大声喧哗、不守规矩、爱占便宜、缺乏礼仪”等负面刻板印象。
多数访问学者言行得体、富有修养,因缺乏差异文化共存的生活经历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缺失完全可以通过培训得以补足。欧盟研究项目驻华办公室在其欧洲合作单位反馈中获悉部分访问学者的“文化冲突行为”后,特意规划“跨文化交际”内容,每年组织其选拔的访问学者到人民大学集中培训,有效规避了凶跨文化交际意识问题而可能引发的不当行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文化冲突与交融中观察、反思、自省,才能塑造兼具个人修养与学术魅力的中国学者形象。
毛遂自荐
如何推动双向度的学术交流、有效对外传播本土学术成果,是今后提高访学效果急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部分接收单位对访问学者有具体要求,例如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院要求访问学者举行一次学术讲座,这得以让中国学者获得机会自我展示,一次成功的展示意义深远,不仅重塑中国学者的形象,也可能带来长期合作机会。笔者访学期间认识的两位来自国家某司法鉴定研究所的学者,精心准备了一次中方司法鉴定现状与研究的讲座,结果震惊四座,英方同行惊诧于中国司法鉴定的前沿水平,随即邀请两位学者举行系列示范讲座,并参与英方机构的鉴定工作。两位学者事后感叹没有这次展示的机会,英国同行对中方研究的忽视与成见还会继续延续。
篇3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最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地域文化。比如,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捕鱼和航海业在这个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就衍生出大量的和船、水相关的习语。如“clean the deck(扫除障碍)” “trim the sails to the wind(顺势前进)”“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发图强)”等等。而汉民族是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狩猎、耕种和土地,因此也就有了“守株待兔、一箭双雕”等大量的跟狩猎、种植有关的习语。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英语说“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说“挥金如土”了
2.习俗的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运用动物比喻时就有诸多不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人们对狗的态度。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贱的动物,因而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痛打落水狗”“狗拿耗子”等等。在西方文化中,狗则被当作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可爱想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She is a lucky dog.她是位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屋。
这种习俗上的巨大差异在英汉习语互译上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如将“痛打落水狗”机械地翻译成“beat a dog in the water”,而无上下文释义的话,非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而且可能在英语读者中引起误解和反感。
3.的差异
英美国家主要是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习语很多与教堂、上帝有关。如: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总体上对,但细节不对);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汉民族信奉的大多是佛教,所以很多的习语与佛教有关,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报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习语。
4.历史文化的差异
历史发展和历史传统形成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由典故传说神话诗歌等组成的。由于中英两国属于不用的文化系统,他们的文化轨道完全不同,因此,在习语表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Entertain baseless worries, anxiety,fears”,我们可以译为“杞人忧天”,但是英国人、美国人怎能知道杞国?又如:Someone failed in examination,如译为“名落孙山”,老外就会问:“Where is Sun Shan?”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技巧
1.直译法
直译法指译文既传达原文的信息,又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表达形式,包括原文所使用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等。用这种方法翻译习语,在不违背汉语译文语言规范的前提下,既可以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特色以及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又有助于不断地从外国引些新鲜生动的词语、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例:Hilt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没过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
这个习语“armed to the teeth”形象生动,译为“武装到牙齿”,已用得很习惯了;如译为“全副武装”,语气反而变弱了。
2.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家丑)、逼上梁山(be forced to do 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 speaking)、毛遂自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3.增译法
增译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原习语的文化信息。有些习语带有其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色彩,若只按字面翻译的话,会令读者难以理解,这时应在翻译完习语后,补充相应的文化信息或解释性的文字,这样,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能够欣赏到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如: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属于增译文字。鲁班在中国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但英语读者却不一定知道,加了解释性文字后,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得到了充分体现。)
篇4
一、诵读形式要多样
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只要真正走进文本,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达到忘我之境界。因此,诵读的方式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变一变。
1.平行比较法
何谓平行比较,即把学生读、老师范读、专家朗读置于同一平面比较。例如,在学习《空城记》时,学生甲、乙各读一遍,老师朗读一遍,听录音范读。在朗读前,老师提出要求,请学生在字音、停顿、情感投入等方面作比较,评一评谁读得准,谁读得好,说出你的看法。学生的眼、耳、心都调动起来,注意力、敏感性、鉴赏力及朗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2.小组竞赛法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流行、高效的学习方式,在朗读教学中也可引入,其竞赛的方式也要呈现多样化。
例如,可以进行三个层次的比赛,第一轮比读得准,第二步看读得齐,第三回评读得好。最后,老师、学生评价。第一、三轮小组派代表参加,第二轮小组全员参与。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朗读三个维度逐级提升的训练要求,又是小组凝聚力的一次考验。
二、翻译训练要变化
文言文,首先是“文”,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而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所以,翻译的方式也要变。
1.主角互换法
教师先给学生做一个范例如何讲解,学生照着老师样子学。例如,讲解《桃花源记》,老师串讲第一段,学生发现问题,有时老师不妨故意犯错,考查学生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第二段学生仿照老师串讲的方式进行。第三段,小组合作讨论关键词及文意,最后汇总问题,共同解答。选择我译、你译、大家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转化主角,让学生参与到译文学习中来。
2.文白互现法
通常我们是把文言文语段翻译成白话文,同样也可以换一个程序来个逆推理。老师先给出某一语段或某一句话的白话翻译,学生依据白话文译为文言文,此方法最好用于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对章句了解不深,还没有达到熟读成诵的时候进行效果尤佳,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表达习惯的熟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就学生的创作与作家的作品作比较分析。
例如,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践中,我把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译文呈现给学生,请他们说出原文,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者”“经纶”的用法是否真正理解。反向译文不仅使学生对关键字词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助于诵读、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三、成语典故要积累
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对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记》的“毛遂自荐”“运筹帷幄”“青云直上”,《鱼我所欲也》的“舍生取义”,《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求甚解”,《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庖丁解牛》中的“游刃有余”,《秋水》中的“贻笑大方”,《老子》中的“祸福相倚”等。对于成语,要理解其意思,学以致用。
典故在古文中还有许多,例如“刻舟求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对于典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提高文采,丰富内涵。
篇5
关键词: 中英互译 因素 译者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许多跨国公司的兴起,市场对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既然有那么大的市场,肯定会有人愿意从事翻译这个行业,但翻译是一个兴起不久的行业,对于好的译文标准还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比如说:什么样的译文算好的译文,什么样的译文不够好,等等。目前,笔者也没有资格定好的译文的标准,所以在此文中就谈谈影响好的译文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语言表达
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1)中国人注重意合,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注重形合。中国人喜欢把重要的事情说在后面,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喜欢把重要的事情说在前面。比如说:“学好英语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在英文里是“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2)中国人说地名时喜欢先说小地方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相反。比如说:“中国北京”,在英文里是“Beijing China”。(3)中文常常重复,英文常常避免重复,而使用代词。比如:Although credit cards are becoming a more acceptable part of the financial scene,they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中文译文是“尽管信用卡正式成为金融业更能接受的付款方式,但是信用卡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而不是“……他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中英的表达方式,不能按照本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去译。不要看到“他不来,我就不走”就译成“He doesn’t come,I will not go.”而应译成“I won’t go unless he comes or will stay until he comes.”。
2.语境
语境对译文的影响是很大的。离开语境谈译文是很难读懂原文的意思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比如,(1)set a good example(树立);set a time(固定);set flowers in a vase(插)。(2)Good morning.当朋友对你说这句话时,是想和你打招呼。当陌生人对你说这句话时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或想和你交朋友。在一定的语境下,即使不说全部的意思,译者也明白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比如,A:Your phone is ringing.B:I am in bathroom now.尽管B只说了一句话,但是我们能猜出B没有时间接电话,所以译者在做翻译时务必要考虑到语境。
3.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1]文化对中英互译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翻译。在某种情况下,要想更好地理解语言结构就必须有意识地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换句话说,能否成功掌握一种语言和是否理解那种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因为在语言结构的不同层次上,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2]。比如:在翻译“毛遂自荐”“四楚歌”“悬梁刺股”等成语时,若不能译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则“译犹不译”。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般都与宗教有联系。我们来看一个例子: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若按字面译成“星期五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去喝得烂醉”。读者可能看不懂,为什么是在星期五而不是其他的日子出去喝酒买醉呢?这里隐藏着一种文化现象:在英国周五是发薪水的日子。若译者了解目的语的文化,那么就不会孤立地译成“星期五到了”。再如,英文dragon(龙)与中国人的“龙”的意思迥然不同。在中国,我们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我们是龙的传人”之类的比喻人人皆知,并以此感到骄傲。而在目的语文化中,“龙”却和凶猛、邪恶联系在一起,在英语中还把年老暴躁脾气的凶女人称作“dragon”。例如:She is a real dragon.因此,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译文。
二、主观因素
1.源语言表达者
译文该如何译要考虑到源语言表达者要表达什么意思,传递何种信息给读者,译者在翻译时要忠实原义,不可自作主张,扭曲源语的信息。译者在译文学作品时尤其容易忽视这点,因为文学翻译比较灵活,也容易使译者在译文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鲁迅也赞同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宁信而不顺。比如:在翻译一本医药专业书时,译者不得回避Nyquil这个药名,但在翻译一部小说时,源语言表达者是为了重述原文的故事,有些专业性很强、而与情节无密切关系的词语可以译成一般性的词。如译者遇到:I want to watch TV with her and give her Nyquil on a spoon when she has a cold.可以把Nyquil简单地译成“药”(在她感冒时,我要用汤匙给她喂药)。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这点。
2.读者
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译文是要给读者看的,那么译者就要注意读者对译文的要求。比如英文广告,为了吸引读者看广告,译者就要注意读者对译文的文体要求。广告文体比较口语化,句子相对来说简单,广告文字需要口语化和简单化。因为简单的文字容易让人理解,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看完,而口语化的文字让人有一种亲切感,能吸引读者看广告,以达到广告的目的。例如:A choice and unique blend――as fine a promise of pleasure to come as you’ll ever find.Escudo――a marvelous tobacco blended from just two kinds of leaf.Gold Virginia(actually grown in Virginia U.S.A)[3],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译文的读者。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译文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三、译者应具备的能力
从事翻译工作,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翻译工作者除了具备一般职业者所具备的能力,还要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中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译者对数字的翻译尤其要注意,一不小心差个零,那结果可想而知,有时候差之毫厘,就可能失之千里。有些人认为只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就足够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良好的译文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下面就是几点建议:
1.中英文功底要好
翻译的过程是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如果译者的英汉功底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译文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译不出良好的译文。假如英语水平不高,在英译汉时,就不能较好地理解原文。汉译英时,译者在语言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汉语水平不高,则会使译文的质量大折扣。如:“己所不欲,勿施以人。”如果连这句话的意思都看不懂,那译者又如何译成英文?因此,翻译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就必须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上下功夫。
2.知识面要广
有人说:“翻译家是个杂家。”也就是要求翻译工作者有较广的知识面,知识面越广,做起翻译来就会更得心应手。这是由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为翻译很少是单纯的某一个方面的翻译。比如:只翻译文学方面的东西。大多数翻译工作者所接触的材料都很广,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无所不包。如果译者没有广博的知识面,那翻译起来就会很吃力,译文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医学术语“善太息”,假使译者不懂得它的意思,那么又该如何下手翻译呢?
3.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些尤其体现在同声传译中,尽管译者在做同声传译时会做很多准备工作,但是现场翻译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比如:碰到一句自己不大熟的谚语“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假如译者不知道译成“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boy,three boys no boy.”,就可译成“One boy has water,two boys share water,three boys has no water.”。译者译出来的译文能让人听懂就行了。
参考文献:
[1]马永辉.论文化对翻译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篇6
新课改的春风在神州大地上盛吹着,教育教学工作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迅速地更新。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传统教法,逐词串讲,教师、学生都感到累,教学效果也不见得好,更体现不了新课程理念。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呢?我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到各大书店翻阅相关书籍,产生了好多的新想法,经过反复思考,并决定采取一种与传统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即采用“编――导――演”的形式,来试教文言文。
案例描述:
在星期四那天,窗外阳光灿烂。当天正好班级有两节语文课。师生问好后,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童区寄传》。我们用与以前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于是我用几分钟介绍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作了几点提醒。最后两方要派人员上台表演。两方分别成立导演部、编剧部、演员部。我试图通过“编―导―演”的形式,让学生上演电视连续剧式的话剧《童区寄传》,从而来掌握课文内容。
于是两方学生通过毛遂自荐、他人推荐很快确定了导演部、编剧部、演员部的人员。
各部的同学分别凑集在一起,商量如何开展工作。
我不时在教室各处走一走,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如有学生需要,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演部的同学在商量着表演工具的问题。演员部的同学围在编剧部的同学旁边,希望能早点拿到剧本。
二十多分钟后,编剧部的同学已经写出了剧本。他们把全剧分为五场。第一场:区寄遇劫。第二场: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第三场: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第四场:区寄见官。第五场:区寄回乡。导演看完交来的剧本后,把任务分配给各演员。各演员拿到资料后,嘴巴就一直在念叨着,背台词。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各方导演召集各自演员,进行第一次排练。各方的同学在认真观看排练,然后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一节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节铃声响起来了,我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还在排练着。看来,他们在课间十分钟也没闲着。为了让他们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我就再给他们十五分钟排练。
待我估计两方排练地差不多时,便喊了一声:“排练结束!准备表演!”我把讲台和前两排的桌子移到教室两边,空出地方作为舞台。
演员们在卖力地演着,边上的同学在看着,不时发出响亮地笑声。两组同学表演完后,同学们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最后,我让大家拿出纸笔,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之后我给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两者都是前一天准备好了的。)
看着学生的笑脸,我感到这样的“编―导―演”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了。在后来的考试中,学生对涉及该文的题目完成得挺好。而且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还不时听到同学们谈论起该节课堂的情景。
案例评析: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力度最小的部分。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即采用叶老(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逐句逐句把文言翻译成现代语就算了事的办法”。如此教学,教师累,学生也累,真可谓“吃力不讨好”,亟须改革。
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进行了一番小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尝试教学让学生真实体验学习过程的酸甜苦辣,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获得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携手共摘成功的甜果。
“编―导―演”这种教学方式新颖别致,学生喜闻乐见并踊跃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当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为了演好,就要导好、编好;而要导好、编好,就必须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及具体情节。而要做好这些,就必须弄清文章每个字词句的意思。这样,“编―导―演”这一教学形式产生了良性连锁反应。在这里,“编―导―演”是手段,是完成“情节、中心、字句”这一教学目的的手段;同时又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情节、中心、字句”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是完成“编―导―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二者互为手段,互为目的。“情节、中心、字句”是知识目标,“编―导―演”是能力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转化。
同时教师让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奖,并给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真是一石三鸟啊!
正如“教无定法”所言,这种“编―导―演”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更适合于情节性比较强的文言文,而对抒情言志
的文言文还需他方妙法。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编―导―演”这一创新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口译 迁移性冗余 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 翻译中的迁移性冗余
冗余是信息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数学家香农和维纳创立了传播学领域的信息论,应用概率和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传递。该理论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如信道、传输负载、信道容量和冗余等。自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信息论引入翻译领域后,该理论被用于解释翻译中出现的多种现象。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冗余成分是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接收者难免受到噪声干扰,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信息发送者需要对信息进行重复或累加,使接收者收到比实际需要多一些的信息。①
迁移的概念源自心理学,指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根据迁移观,外语学习者在认知另一语言的过程中容易受母语的干扰,出现母语的迁移现象。翻译是将源语的信息转移到目标语的过程,在用目标语表达源语意义的过程中,译者易受语言迁移的影响。
在翻译中,如果把一种语言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原封不动地搬到另外一种语言中,这些冗余成分往往会造成过度冗余,与另一种语言信息接受者的信道容量难以吻合,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②另一方面,在传递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时,若只按字面直译,又可能导致听众信道负载过大,产生冗余不足。
不少学者对汉英翻译的迁移性冗余进行了研究,主要着眼于笔译。事实上,汉英口译中也常出现来自母语的迁移性冗余,且对口译的记忆和表达有较大影响。本文从冗余过度和冗余不足两方面分析汉英口译中迁移性冗余的表现类型,进而探讨迁移性冗余对汉英口译的影响及对策。
2 迁移性冗余的表现类型
汉英口译中信息的传递要求保持适度冗余,冗余过度,会使语言显得重复累赘。冗余不足,则会增加听众的理解负担,降低交际效能。迁移性冗余的主要类型如下:
2.1 冗余过度
根据平卡姆的《中式英语之鉴》,③汉英翻译中的迁移性冗余有几大表现类型:冗余的名词、冗余的动词、冗余的修饰词、同义堆叠及重复指称。
2.1.1 冗余的名词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习惯性搭配,如范畴词,用来表明事物的属性或范畴,在汉语中通常不可或缺,但照字面译成英语则会产生迁移性冗余过度,所以英译时一般将其省略,如:
源语:在付款问题上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吗?
英译:What news have you brought on the problem of payment?
评析:平卡姆指出,范畴词是中式英语中最常见的冗余词。例中“problem”可以省译,这样更自然简约。汉语中其它的范畴词还有任务、情况、局面、领域、事业等,翻译时应特别注意。
2.1.2 冗余的动词
有时汉语中的动词也会使汉英口译出现迁移性冗余。译者不必译出每个动词,而应根据英语的语义搭配进行省译,避免目的语中的赘词。例如:
源语:新兴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成长、发展。
英译:Emerging industries grow and develop further in market competition.
评析: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2003版,以下简称LDCE),例中“develop”指“to grow or change into something bigger, stronger, or more advanced, or to make someone or something do this”,可见“develop”的语义范围很广,包含了grow的语义,grow可省掉。
2.1.3 冗余的修饰语
这里的修饰语指修饰名词的形容词或词组和修饰动词、形容词的副词或词组。在汉语中,为了加强语气,通常使用较多修饰语,相对来说,英语中的修饰语要少些。例如:
源语:地震带来的不幸悲剧
英译:unfortunate tragedi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评析:“tragedy”一词其实体现了“unfortunate”的含义,这里“unfortunate”属于冗余过度。修饰语是汉英口译中易导致迁移性冗余的重要方面之一。译者不宜将某些汉语中存在的形容词和副词直接搬到英文中,因为这些词在英语中往往不必要。
2.1.4 同义堆叠
汉语中存在相当多的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构成的对称结构,能调节音韵、平衡句子。但照搬到英语中就成为过度冗余。例如:
源语:交流与沟通带来理解、友谊和合作。
英译: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can bring about mutual understanding,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评析:根据LDCE(2003版),“communication”指“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exchange information or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与“exchange”的同一用法意义相同,此处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2.1.5 重复指称
重复指称有两种情况,其一指相同的词语重复使用,如:
源语:金融危机影响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应该团结起来应对金融危机。
英译:The financial crisis affects the whole world, so the whole world should unite to cope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评析:英语中一般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而往往用其同义词或代词取而代之。本句可改译为:The financial crisis affects the whole world, so we should unite to cope with it.由此,句子更简洁。
此外,汉语中有些句子前后部分虽然形式上不一样,但表达的是同一思想,这也属重复指称。例如:
源语:我们要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放松。
英译:We should intensify management of the market and not loosen it.
评析:为使译语更简洁,更符合目的语听众的语言习惯,译者可省译涵义相同的部分。这句简洁译成:We should intensify management of the market.
2.2 冗余不足
信息理论认为如果一条信息含有太多未知内容,就会超出接受者的信道容量或解码能力,造成信息传输过载,④由此导致迁移性冗余不足,让听众感到费解。例如:
源语:毛遂自荐
英译:Mao Sui recommended himself
评析:口译中常遇到带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词,有的词语在字面上就含有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如果照字面直译,如例所示,会给听众造成困扰,超过了听众的信道容量,使其不明所以。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人物,自我推荐请求与赵国平原君一道前往楚国求救。此例句只译出字面意思,未能传达词语实际涵义,可改译成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3 迁移性冗余对汉英口译的影响及对策
汉英口译的过程包括听辩理解、记忆存储、做笔记和目的语输出。汉语作为译者的母语,听辨理解基本无障碍,但后面几个环节却易受迁移性冗余的影响。
3.1 对口译记忆的影响及其对策
此处主要指迁移性冗余过度对口译记忆的影响。根据法国著名口译研究专家Daniel Gile提出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注意力使人不能同时处理太多的事情。听辨、分析、记忆等多项任务几乎同时进行,需要译员合理分配注意力。某一任务难度越大,它所需要的处理能力越多,分配到其他任务的处理能力就越少,甚至可能影响口译的顺利进行。同理,如果某一任务需要的处理能力减少,其他任务就会得到更多的注意力,从而表现更优秀。
如果译者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力图把汉语中每一个词、每一处重复信息都不加过滤地口译出来,这势必增加头脑中所需记忆的信息量,加重有限的短期记忆的负担,甚至会因试图记忆迁移性冗余信息而未能完整记忆更有价值的信息部分或因迁移性冗余占用了较多注意力,使得用于获取其他有效信息的注意力减少,结果听得一知半解。由此,译员输出的信息中就会出现漏译或误译的现象,影响信息传递的交际效果。
记忆是在听辨理解源语的基础上进行的,译员若要避免受迁移性冗余的影响,首先要明确源语中哪些信息是多余的、重复的,可以忽略不记,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经过塞选、过滤的主体信息上,使重点部分得到最多的注意力,提高记忆的效率。这就要求译员不断提高母语水平,加强辨识汉语冗余成分的能力。
3.2 对口译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策
汉英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汉语里许多修饰词重复出现,既有强调的效果,读起来也很顺口,可译成英语便显得多余、别扭,甚至会削弱语义。
3.2.1 冗余过度对口译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汉英迁移性冗余过度的几大表现类型。汉语中的修饰词或重复表达所含价值信息量少,在口译中因占用部分注意力而可能导致表达环节出现漏译或误译等,且转换成英语时还会显得啰嗦累赘。在汉英口译中,如果译语能够表达源语的意思,这些修饰词应尽量不译或少译,使目的语更简洁、地道。这要求译者不但有较高的母语水平,还要掌握译语语言习惯,不断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3.2.2 冗余不足对口译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策
由于目的语听众缺少源语信息发出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而信道容量必然比源语听众狭窄,其解码能力也就相对较弱。因此,在传递源语文化信息时,要考虑到目的语听众的信道容量相对狭窄的情况,防止信息传输过载。译员可采取以下策略增加冗余信息量。
(1)直译加注法。如前所述,有些词汇,因为涉及社会文化知识,简单的直译难以使缺乏相同文化背景的听众理解,还须加注说明。如“班门弄斧”,若直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 Ban”,而不作任何解释就会出现冗余不足的情况,使英语听众不知所云。若想保留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译者应加注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 Ban, a famous master carpenter in Chinese history”,听众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替换法。替换法指在不改变源语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代替源语的方法。如:热锅上的蚂蚁(a cat on hot bricks),“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等。
(3)意译法。所谓意译法,就是只保持源语内容、不保持源语形式的翻译方法。英汉两种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翻译时很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保留源语的民族色彩,这时就要使用意译。例如:
源语:他可是我们这个街区的活雷锋啊!
译语:He always does good deeds and helps others in our neighborhood!
4 结束语
在翻译过程中,译员如果机械地将汉语表达中常见的语义重复或意义空泛的词转换成英语会造成冗余过度。另一方面,将汉语中富含文化色彩的词直接译成目的语,可能因冗余不足造成信息传输过载。迁移性冗余会对口译记忆和表达产生影响。为保证信息交流成功,避免语言负迁移,译员要对比两种语言在语义、结构和文化上的差异,用减译、省略来调整冗余过度,使目的语更简洁;用直译加注法、替换法或意译法来应对冗余不足。译者应照顾目的语听众的接受能力,站在听者的角度使译语符合听众的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注释
① 王新,乔颖.论汉英翻译中的迁移性冗余[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② 盛俐.汉译英过程中信息的压缩与解压[J].绥化学院学报,2007(2).
篇8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山穷水尽”“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历史上航海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drinklikeafish(豪饮),tomisstheboat(错失良机)、allatsea(不知所措)。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二)历史典故
从一定角度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赔了夫人又折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其特定内涵,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出自希腊神话),arrowofCupid(丘比特之箭,出自罗马神话)。
(三)习俗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西方人视龙为凶残肆虐之物,应该消灭。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另外,中国人还敬奉天神,如“天经地义”“谢天谢地”“天无绝人之路”等。中国历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诅咒一个人时人们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ThankGod或Godblessyou。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英语中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如fingeronthewall(不祥之兆),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真心行善,不求回报)。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英汉习语并成功地进行英汉习语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英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二、英汉习语互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因此,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用奈达的话说,即是“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另一方面,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主要方法是: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to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纸老虎(papertiger);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waterinabamboobasket)。
直译的好处是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是,如果直译太多或直译不当,则容易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或莫名其妙,甚至引起误会或错误联想。如: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猪八戒倒打一耙(Toputblameonone''''svictim.)“黄河”和“猪八戒”等词汇都含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直译,外国读者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以“功能对等”的方式翻译才能在东西方读者中引起与愿意相符的感受。
(二)直译加解释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和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合适的注解才能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例如aDonJuan(唐璜,意为风流浪子),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纽卡索——英国一产煤中心),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东施效颦(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estroy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
(三)等值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彩。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或感彩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习语翻译就可以采用等值互借法,或称同义习语套用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源语的形象、风格,又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如burntheboat(破釜沉舟);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turnadeafearto(充耳不闻);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
(四)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如askeletoninthecupboard(家丑)、逼上梁山(beforcedtodo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speaking)、毛遂自荐(tovolunteerone''''sservice)。
张玲: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这种方法还适用于那些运用具体、浅显的比喻来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理,且语言生动诙谐的歇后语。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可译为waitandsee,“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译为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
三、结束语
英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英汉习语也不是不可译的。虽然习语翻译特别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信息的习语翻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篇9
策略一:多变体态深印象,幽默诙谐添乐趣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和无意统一起来,使学生在高度集中,又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样便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又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灵活运用多变的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英语不失为有效策略。因此,本人经常研究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郭德纲和周立波等的作品,特别是在运用英语解释英语时,更需要这种体态语的配合。例如,在教学“run、write、think”等单词时,运用动作展示的方法,在教学英语句子时,假如巧妙运用体态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在请求某个同学做扫地这个动作时,本人一边用英语说:“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一边拿起教室墙角的扫把向学生示意,不必做翻译,学生既能会意点头回答:“Sure!”并按请求做事,又能加深印象。如果在运用体态语时,能尽量使动作幽默,学生就能感到新鲜,始终表现出一种兴奋的神情。当然,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应以自然优美为度。
寓教于乐,想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或高效目标,我们教师应用愉快教育这一手段。生动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又是一种好策略。生动幽默的语言和多变的体态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有利于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尽力做到多创造语言环境,妙语连珠,多变体态,多联系实际。学生喜欢在本人的幽默诙谐的实际中学英语,更喜欢在幽默诙谐的实际中用英语。在实际的操练中,学生们学会了运用有关单词。如birthday,party,present,candle,feel,happy等,短短的半节课本人就几乎教学了这个单元的所有单词和主要内容,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则学得轻松,印象深刻。
策略二:恰当扮演各角色,寓教于乐兴趣浓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英语教学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真实情景。如果没有则应创设一个等效的情景,这样才会使学生领悟语言。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采取对话、做游戏、开party等多种表演形式,为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创设环境,使他们在表演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实现有效高效课堂。
据此,本人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介绍课文时,教师进行示范表演,是一种导入新课常见的教学方法,如“I am swimming, I'm running,I'm watching TV,I'm cleaning.”等。本人边做动作边板书新单词。走进文本的课堂表演活动环节时,角色分配由学生推荐或毛遂自荐,本人就从性格、长相、年龄等方面来合理搭配,像节目演出一样。如性格内向的男生可以担任父亲、爷爷的角色;外向的女生可以担当妈妈、姐姐等角色;内向的女孩可担任小女孩的角色,外向的男孩可以担任小男孩的角色等。但在具体分配角色时以自愿为原则,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合理的角色分配是实现真实化的一种较好途径,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和课文,增强运用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有效高效策略,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策略三:享受成功乐无穷,自豪自尊孕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所谓成功,就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或者得到了希望的结果。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学的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是成正比的,英语教学更是这样。当学生对英语享受不到成功时,教学肯定无效或低效。反之,当学生对英语常常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在“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孕育兴趣,乃至持之以恒。兴趣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对成功结果的期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又是英语教学有效高效策略之一。
篇10
关键词:写作 接受 差距 《围城》
文本写作和文学接受之间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姜斋诗话》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1]
一、作者和读者独特审美能力的差异形成的差距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不同的感受角度和感受能力影响着接受者的审美欣赏。陈奔看《围城》关注方鸿渐的喜剧性,崔慧波偏向于《围城》中通感手法的运用,温儒敏提出了《围城》的三层意蕴说。不同的欣赏趣味和兴趣,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杨志今认为《围城》游离了时代的主潮,没有理想的闪光。敏泽则认为《围城》表现了知识分子腐朽而虚伪的灵魂,是对行将崩溃的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巴人认为《围城》忽略了阶级斗争,甚至对落后的人民生活也给予恶意的嘲讽。郭志刚则说《围城》借人物命运揭示了社会环境,宣告了时代的结束。
俗话说,诗是心声。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远,太远无法理解作品;不能太近,太近容易把作品与现实对等混同,将个人利益带入欣赏之中。《围城》刚发表时,有人怀疑钱钟书本人就是买了假文凭的“方鸿渐”,有人同情他娶了难缠的“孙柔嘉”,还有女读者毛遂自荐欲取而代之。鲁迅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态度去欣赏,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一个角色,所以青年人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年老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2]唯有中立的,不带偏心的阅读才能保证接受的客观性。当然,这并非对作者观点的简单重复。迦尔默达认为理解并非重建而是调解,是把过去意义置于当前情境的一种调解的翻译。在这里,迦尔默达把理解看成了创造性的调解,且放于当下之中。这样既肯定了理解的创造性,也肯定了差距存在的价值。
二、作者和读者特殊的认识能力形成的差距
钱钟书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5年,与杨绛完婚,同赴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无法体会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当有人认为《围城》就是爱情的围困与跳脱时,王伟看到了《围城》内的世间处境,人生万事。当有人指责钱钟书在《围城》中俨然以上帝自居的超然、冷漠时,林海看出了那份超然之中的入世,冷漠中的热情。
“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文本的理解,需要接受者拥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底线”,不然则疑虑丛生,不思卒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练与生动的语言是钱钟书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取譬贴切,妙趣横生,特别是那些新鲜奇特的比喻、典故和远距离的冷漠讽刺手法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文本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接受者不一样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思想水平形成的知识框架必然对文学接受形成影响。
三、文本自身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丰富性形成的差距
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期待着读者的不同解读。文体的差别、思路的更新、视角的错开、观点的选择、研究的重点都将赋予作品无穷尽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讲究言于此意在彼,主张有无结合、虚实互立。无和虚的特性,使文本具有外向的开放性。接受者可以通过文本去探究高于作者意图的丰富性。对《围城》结构的理解,屏溪把它看成纾延文字,表现才华的手段;唐湜指责它似一盘散沙;彭斐认为作为的最后一部分写得虎头蛇尾;金宏达认为小说把西方“流浪汉”式结构和中国古典小说结构相糅合,浑成一体,敛纵自如。至于小说结尾,留给读者的是最终的不确定感。如《围城》中结尾处写道:“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3]就像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中望见了‘无垠’。用最精确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4]“篇终语了,令人惘惘依依,少陵所谓‘篇终接混茫’,‘诗罢地有馀’,正沧浪‘有尽无穷’之旨……共结句如一窗洞房,能纳万象;末句于篇章如闭幕收场,而情韵仍如卷帘通顾。”[5]
四、接受者的阅读动机,阅读期待和文本之间的差距
阅读都会带着一定的动机,如审美目的、感官享受目的、教育目的、甚至是功利目的。某人曾说,有人凭借钱钟书,大捞书中钱,有人吹捧钱钟书,作文附风雅,有人依赖钱钟书,拉稿填版面,所说之言,真是一针见血。再者是阅读期待,读者的经验视野在读前已经被唤醒,由此而产生了期待,希望能得到满足。姚斯提出了“期诗视城”,认为这“期诗视城”圈定了对文本理解之可能的程度。这种视域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视域对象化过程也就是文本理解过程。由此,不同的阅读动机和期待必然形成接受的差距。《围城》超出了高扬革命传统的阅读期待,因此无咎认为钱钟书忽视了一切生存竞争的阶级斗争意义,只见到生存竞争的动物性,张羽更将他评论为包着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
对待写作和接受中的差距,我们要本着的观点正确看待。对于那些由于不正确的态度而形成的褊狭、气短、浮躁、粗伪的观点是应该坚决反对的,而对那些正确的解读,是应该认同和接受的。迦尔默达就反驳那些把理解等同于把握作者主观意向活动的观念。他认为理解产生于一种不断在过去和当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每一种解释都在试图把文本解释清楚,以便使文本意义能针对新的情境。他说:“也许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所想的是他自己时代的公众,但他作品的真正存在却是它能够说的意义。这种存在从根本上超越了任何历史的限制”,“一件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偶尔地超越它的作者,而是不断地超越作者的意向。因此,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过程……,完全可以说,只要人在理解,就总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6]国内外曾一度引发了《围城》热,从不同方面对《围城》进行了解读,也正是这,赋予了《围城》永恒的生命力。
解读作品,须进入作者时代,理解作者意图,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也须跳出作者,着眼文本的开放性意蕴,挖掘文本的隐在内涵。这或许是作者有意赋予的,或许是作者无意的产物。只有立足于文本,让文本意蕴展现出丰富性,在这种之中,文艺才能走向真正繁荣。而文艺的多样性不正表现了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不可穷尽吗?
注释:
[1]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钱钟书:《谈中国诗》,《大公报》,1945年12月10日-14日。
[5]钱钟书:《谈艺录》,香港图光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北京:商务印务馆,1960年版。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上一篇: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 下一篇:高尚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