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莫泊桑续写范文

时间:2023-04-12 04:4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链莫泊桑续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项链莫泊桑续写

篇1

有一天,丈夫得意洋洋得给她一张请柬。他知道玛蒂尔德渴望的就是这种巴黎上流人士交际的场面。为了获得这张部长举行的舞会请柬,小书记员真实使出了浑身解数。

不料,玛蒂尔德恼怒的大声说道:“你准备让我穿什么去呢?”是啊,没有时装和首饰,玛蒂尔德在舞会上怎能被人艳羡呢?

一番哭泣和争吵后,做丈夫的只得将他存着准备买一只猎枪的四百法郎贡献出来,给玛蒂尔德买了新衣裙。但是首饰怎么办呢?他俩突然想到了伏来士洁太太——玛蒂尔德的一个阔绰的朋友。

带着从朋友处借来的钻石项链,玛蒂尔德果然大出风头。她比所有出息舞会的女宾都漂亮、迷人,气度高雅。在丈夫的催促下,清晨四点钟玛蒂尔德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舞厅,她还陶醉在荣耀和成功中。

回到家中后,玛蒂尔德猛然发现自己借来的钻石项链不见了。丈夫惊得脸都变白了。

为了一条看来完全相同的钻石项链归还伏来士洁太太,必须花三万六千法郎。玛蒂尔德不得不借了一大笔高利贷。从此债务如同魔鬼一样缠住了她。玛蒂尔德辞退了女仆,居住在小阁楼里,节衣缩食,买菜是为少付一个铜板而受人嘲笑……

苦难的日子整整延续了十年,债终于还清了。玛蒂尔德却变成了一个惯做粗重杂货的贫困妇女,丧失了女性最引以为傲的美貌和青春年华。

十年后的一天,玛蒂尔德又遇到了伏来士洁太太,伏来士洁太太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衣着粗陋的妇人竟是当年美貌出众的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向风韵依旧的朋友诉说当年归还项链的真情,并为自己的敢作敢当颇有几分得意。

可伏来士洁太太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项链是人造钻石,最多值五百法郎!……”

这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全部故事。小说到这里突然停止,竟没有交代玛蒂尔德听到这句话后的心理状态。

《项链》这种结尾的安排,让每个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想象继续写这个故事:玛蒂尔德可能会一时吃惊得目瞪口呆;他也许会为自己的容颜苍老和朋友的风韵尤存而黯然伤感,悲哀不已;她说不定会气愤的要朋友还给她三万五千多法郎的差价,不然她太吃亏了。但女友肯还么?纵然还给她,这些钱又怎么能弥补十年来所接受的痛苦和她已逝的青春?……

篇2

在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教师往往将讲解课文与作文教学隔离开来,认为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以读促写,是贴近学生作文学习实际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遵循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的教导,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下面我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做法作比较具体的阐述:

一、从文题入手,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审题技巧

要审清文题必须把握好文题的表意重心。文题是偏正短语的,比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表意重心应放在附加成份“珍贵”上。衬衫为什么是“珍贵”的?它的“珍贵”表现在哪里?是动宾短语的,比如《挖荠菜》表意的重心放在动词“挖”上,为什么要去挖荠菜?怎样挖?挖来以后怎么处理等。文题是介宾式短语,如《像山那样思考》表意重心在宾语的附加成份 “像山那样”中,什么叫“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有什么意义?文题是并列短语如《读书的苦与乐》。表意重点在连词“与”上,读书的苦是什么?“乐”又是什么?两者有什么辩证关系?文题是主谓短语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表意的重点在谓语“是最可爱的人”上,为什么称他或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最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从写景的文章入手,教给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优美的文字以其高超的技巧,形象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春花的漫烂多姿,它是怎么写的?

从描写内容看描绘春花形状、颜色、质地、声响、味道等方面。

从描写角度看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

从思维方式看运用了想象和联想。

另外从全文来看,还可归纳出以下一些写作技巧。

①描写要按一定时空顺序,写景要有条理。

②要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景要形象。

③用词要形象生动,准确传神。

④要动静结合,写景要有神韵。

⑤要融入感情,写景要言情。

⑥景中要有人的活动。

⑦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联想和想象是扩展和深化写景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法。

三、从写人的文章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物描写就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外貌描写

例:阿累的《一面》是这样描写外貌的: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通过对鲁迅先生外貌的描写写出了他的瘦削、严肃,表现了他的顽强、倔强与刚正不阿。

②语言描写

例:鲁迅的《社戏》中当大人们迟疑不决,到底让不让迅哥去看社戏时,双喜大声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这些话反映了他的聪明实干,有主见,这些理由很充分,很快清除了大人们的顾虑,“我”才得以跟着他们去看了再也看不到的好戏。

③动作描写

朱自清的《背影》中精彩的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作者通过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的一系列吃力的动作描写,深刻表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

④细节描写

例: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一会脱下,一会穿上。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这个沙皇走狗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窘态。

⑤心理描写

她(玛蒂尔德)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莫泊桑的《项链》)

这一段写出了玛蒂尔德的梦想和痛苦、非常突出的表现了她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⑥侧面烘托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的时候好看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四、在小说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写作活动,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拓展课堂教学的效果

①改变叙述的角度,以文中某人物的口吻重新演绎故事。例如在教学《麦琪的礼物》等小说时,让学生以小说中某一主要人物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重新演绎故事。

②想象小说中某个暗线隐藏的情节。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想象于勒在离开我们的这些年中大起大落的生活,他是如何发家,又是如何败落的。

③对一些结局含蓄隽永的小说为之续写故事的发展或结尾。例:为《窗》的结尾续写故事。

篇3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本的作品风格、内容体裁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而课堂的模式构建、思路设计有着具体而论的差别。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需因文而异、灵活转变:

首具:深厚的文人气韵

在语文教学领域,文言文的教学颇有争论。但是,伟大的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阳春白雪》的古乐中,教师深情诵读,学生聆听感受。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情怀中,领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在陶潜“不为斗米折腰”的气节中,体会“避秦时乱,来此绝境”的文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在教师的文人气韵中得到感染和熏陶,更会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提升和培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拥有满腹才华、渊博学识,会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形的影响。忘情的诵读精彩美文,巧妙的引用经典名句,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语文涵养的熏陶,更是一种文学魅力的感染!

再有:浪漫的诗人气质

从古至今,自屈原而始,但凡诗人,总有浪漫情怀。中学诗词中,尤以李白为例,他的《行路难》、《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尽是奇特的想象而浪漫的抒怀。在诵读李白诗句时,没有一点浪漫的诗人气质,又怎能表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绝妙境界。因此,在声情并茂的吟读中,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满怀,体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落寞伤怀,才能欣赏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才气与诗情!当然,诵读杜甫,要带一点忧虑;解读曹操,要有一点慷慨;品读,则需一点豪迈。不同的诗人,拥有不同的风格,教学也便因文而异。

兼备:激昂的英雄气魄

教材中涉及的爱国情怀、英雄气概,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谭嗣同高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从容就义,闻一多大骂特务“你们站出来吧”却无所畏惧。面对此情此景,作沉闷的阅读,或无味的探究,都不能激学生以共鸣,感英雄之悲壮。倒不如扮演一回英雄,挥洒一番豪情,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触动。在教师引领中,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胸怀;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欣赏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体会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夙愿;品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作为教师,若没有慷慨激昂的英雄气魄,又怎能在或豪迈、或恢宏的诗文中引领学生有所悟而有所获呢?

更需:雄辩的演讲气势

作为语文教师,总会遇到教学中具有争议的话题。避而不谈并非明智的选择,一笔带过也不是最佳的方式。这时候,需要展开一场激烈而精彩的辩论。教学莫泊桑的《项链》,关于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以及她的人性和命运,真可谓是仁者见仁而智者见智。笔者和学生一起进行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阐述,终而进行绝妙至极的课堂争辩,并完成了小说改写、续写、评写等多种形式的文本再创作。教师若没有绝佳的口才、雄辩的气势,又怎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表达的综合素养?

言传不及身教。教学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平淡直白的朗读、枯燥乏味的讲解,不能在学生心中激起思想的火花、留下难忘的回忆。莫如,指导学生像演讲家一样,或庄重低沉、或深情豪放的高声朗诵,在课堂中留下精彩一瞬,在记忆里留下美好一刻!

还要:强大的主持气场

篇4

关键词: 语文学科 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个方面

当今国际上激烈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而科技进步要仰仗人类创造力的推动。国民创造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跨世纪的人才实质上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今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就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如是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1]。因此,语文学科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改变阻滞创造力发展的观念,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仅仅只运用了其脑力潜能的10%,有些甚至只是5%,所以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和发展余地。同时,创造的范围十分广泛,创造的价值普遍存在,它不只是在研究尖端科技难题,深入学术前沿阵地才体现出来。事实上,为各种问题寻找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创造过程。生活中的机会和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要发现,并去尝试[2]。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正确的创造观之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在教材的处理上,有意识地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方面倾斜,可以创设问题的情境,巧妙地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时候,可以设置像“路瓦栽夫人如果没有丢失项链,结果会怎样?”“你能给这个故事想出多少种结尾?”“这些环境或情景会使你联想到哪些事情?”等问题,造“愤”造“悱”,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强化其创造意识。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一般不作评价、下结论,而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可能多地阐述各种观点,哪怕这些观点是粗浅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相悖的,也不能嘲弄和讥笑。竞相回答的结果也许会产生争论和冲突,但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急剧冲突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力度,有价值的思想、最佳观念的最佳方法往往也就由此诞生。

二、在对表达内容领悟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灵感思维

创造性思维训练离不开对表达内容的深刻领悟。“悟”是思维的高境界,它包括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对表达内容进行迅速直接地感知理解和整体上的判断把握。对于一些通俗浅显、短小简练的作品,人们凭借着直觉思维足可以阅读、理解、领悟。而像一些名家大作,其作品中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深邃的意义、高超的艺术手法等,不可能仅凭直觉思维就能领悟得了,它往往要借助于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领悟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同样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优化。从认识过程看,灵感思维是一种突变性的创造活动,一旦触发,就会像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认识的成果看,它又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活动,它能打破人的常规思路,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开辟一个全新的境界。它可以知识的积淀为基础,也可能在偶然的机遇中产生。例如,在谈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的标题含义时,通过浏览全文,学生凭直觉思维一般都会认定“药”指的是“人血馒头”,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简单呢?我通过如下的板书:

药?

《药》药。

药!

以此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重新细读课文的同时,认真思考其深刻内涵,同时组织学习小组展开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循循诱导和对课文内容作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比较、沟通、类推下,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专注的探索,运用头脑风暴法,灵感的火花瞬时闪现,仿佛眼前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新境地。学生终于领悟了以“药”为标题的深刻含义――“药”不仅概括了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故事的中心线索,而且它启示读者,从不成其为药的人血馒头被落后群众当作药的悲剧里,探索什么是医治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痼疾的“药”。

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注重发展灵感思维,使学生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用灵感之火照明每一个学生渴求智慧的心灵,让他们在终生受益的顿悟中不断进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完全可能达到。

三、捕捉创造契机,训练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然而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却囚禁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倾向于引导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想象力的薄弱,想象的翅膀凝重滞涩,难以自由地扑向无际的空间。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捕捉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发展想象力的创造契机,敢于公开宣称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借以调动学生的想象热情,大胆地开启想象的闸门,去“异想天开”。

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讲授这类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然后教师再抓住文章中一些极富想象力的词句或生活图景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比如,琵琶女弹奏琵琶的艺术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的相思之情(沙欧,《新月》),荷塘月色的朦胧美(朱自清,《荷塘月色》),等等,教师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沿着文中的感情发展线索,展开任意想象和联想,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把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深入文中的意境,对原文进行二次加工创造。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创出新意[4]。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提供材料作文、给图作文、续写故事等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突破时空的界限,将知识引申和深化,使思维的创造力得到爆发。小说《项链》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续编《项链》结局的训练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得出了丰富多样的结局。例如有学生写道:玛蒂尔德得到佛莱思节夫人付给的一笔款子,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一心想补偿十年的艰辛生活,同样的虚荣心驱使她用一万法郎买下了一挂看来十分精美的项链,后来却发现这正是那挂十年前丢失的假项链,那是店主用一百法郎从一位马车夫手里换取的。故事情节的设置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四、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励学生把自己眼中看到的独特的“这一个”表现出来,注意引导学生对教学中设置的问题提出各种设想,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不拘泥于一种途径,多角度多层面地看问题,以培养发散性思维[5]。例如在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问题:“本文叙述的三个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同时可做些提示:题目要求的是“哪些启示”,可见问题的答案不止书本中的一种,希望大家在思考问题时思维尽可能朝各种方向扩散,从中引出更多的新信息,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的储存信息,围绕问题信马由缰,尽力联想发散,多侧面多领域地挖掘提炼事物内蕴,多元化多维度地辐射思维的光束。思维在不断的碰撞、冲突中,豁然明朗,陆续归纳出了多种有价值的答案:有的谈廉颇的勇武刚毅,闻错则改;有的论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忠君爱国;有的说廉蔺的刎颈之交,表现出友谊的珍贵;有的道赵王的知人善用;还有的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蔺相如能从低下的社会地位奋斗到一国之重臣,说明自强不息的重要。

在口语教学中,辩论是培养发散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辩论使思维与语言处于紧张状态,高度紧张、激烈的辩论过程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周密性、逻辑性与流畅性。而辩论的竞赛性质则决定了辩论要有求异独创性。例如对于这类辩论练习:“对于一些合乎常情的说法(如‘水涨船高’、‘骑虎难下’、‘良药苦口’等)提出新的说法”,这就要求学生打破心理定势,不囿于原有观点,对问题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思考,另辟蹊径,以求新解。由于辩论可以培养发散思维,从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纵观全球,经济与科技在飞速发展,商品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所有这一切都迫使着人们的思维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多维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首先就是培养他们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抓住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切时机,对学生撞击迸发出的独特的思维火花给予重视和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慧,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杰.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理论版)2011,(5):55.

[2]王淑花,吴尚义.国外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0,(18):177.

[3]许刚.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学刊,2008,(12):11-12.

[4]顾慧萍.从思维能力培养入手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9,(7):92.

篇5

每一堂成功的课,都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以便对教学起到概括梳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课终艺术会产生“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完善深化新授的内容,激发学生去主动探求新的知识,以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一、课终艺术的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1~2分钟注意不稳定;其后20~30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最佳状态;下课前7~10分钟,注意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当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注意力再次反弹,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规律和方法。一般优秀的语文教师,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结智不停,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延续至课外。

结课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但目前有许多在职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疏于研究,一节课下来,或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或老生常谈、落入俗套,或牵强附会、随意性强。有的甚至把课时挤得满满的,以致“溢”出课外;有的则多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无事可做。这些无疑会冲淡一节课所学内容,长此以往还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自然谈不上结课艺术。其实,一节课结尾该如何收束,应讲究艺术,需潜心研究。

二、课终艺术的概念

课终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沟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课终艺术就是将这一环节艺术化,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无穷的回味,余音绕梁,让学生的思路在美的享受中延伸,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三、课终艺术的原则

课终不应是草草收场,书到临尾渐渐松,也不应把课时挤得满满的,更不应多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无事可做。课终的完美收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紧扣教学内容,使每个环节,包括课终的设计都是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做到与导课相呼应,贯彻整体性原则。

二是延伸性原则。课终艺术的极终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有限延伸到无限,让课尽而思不断,语尽而意不断。因此,教师设计的课终问题、总结的结课语言都要遵循延伸性原则,这样的课终才能称之为艺术课终。

三是适宜性原则。课终艺术要把握好适时和适度两个方面。现实中,部分教师终结课程有以下弊病:有的听到铃声便戛然而止;有的超前结课,空等下课;而有的又兴致勃勃,打结课持久战。好教师应巧妙安排课终,不能戛然而止,也不能拖沓冗长,而应适可而止。

四、课终艺术的方法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探讨课终艺术,发挥课终的导向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注问题设疑研讨

“问题是积累和发展知识、思维和方法的原动力,是产生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催化剂”。问题意识应始终伴随着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使语文学习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多样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为此,课终可将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程序,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执教《错过》(苏教版九年级)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这篇文章对于阅历不深的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便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和“如何将错过转化为掌控”这两个主要问题之后,对课终进行了这样的问题式设计:“有一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犹如一次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哪,关键在于美好的风景和心情’,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广告词的理解。”本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不是很深入,正是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

2.探究比较迁移衔接

教材的编排往往先后有序,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任何教学都不宜孤立进行。教完某一课时,就要为过渡到下面的课或进行课外阅读作好铺垫。特别是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家的作品,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准备,也可以给学生以有关知识的准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突破原有固定的思路,拓宽思想视野,并获得正确的结论。

比较可以是相同、相近的,也可以是相对、相反的,比较的角度、内容也因文章、作品的不同而多种多样。一种是将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作比较,如鲁迅《呐喊》小说集中的多篇文章,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就可发现鲁迅从青年时代到“五四”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线索。另一种是将同题材的文章作比较。例如,二十年代,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南京秦淮河,分别写了两篇题目相同的记游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篇文章比较着读,就可以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还有一种是将不同国籍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两出戏剧进行正反比照着读,就会发现,同是反映男女爱情的故事,却表现出东西方文化观念以及其他方面的显著差异。这里有很多值得探索、研究的现象。“有E匕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区分正误、是非、高下、优劣、雅俗,可以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3.深化升华提炼主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育,教师的职责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学生心中的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记叙了他自己在地坛公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写自己,写母亲。作者身残后,长期耗在家附近的古园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古园的荒芜冷落正是他悲苦命运的烘

托。起初,他苦闷、绝望,好几次,想到死,常常“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经过长期深沉的思考,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于是,他用笔写下“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有蜜蜂、蚂蚁、瓢虫等小生命,活跃其间,给予他生命的感悟。当我们谈到六个“譬如”,透过夕阳的余晖、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这样,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感悟史铁生笔下地坛的一草一木,在课终即可点化出主题:史铁生从没有路的地方自己碰撞开一条路,这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天无绝人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可走。史铁生截瘫了,但是他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命运使他的内心体验更加细腻,更加深切。同样,每个人只要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都可以碰撞出一条路,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这样既揭示了课文的主旨所在,又能将课文所揭示的事理与现实的需要紧密挂钩,自然地叩击学生的心弦,抓紧时间去阅读语文课外读本《我与地坛》的选读部分,进而激发他们在今后人生旅途中不断登攀,永远进取,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4.拓宽领域延伸扩充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如何,而在于能否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学习比从规则中学习来得容易。”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能力和本领。因此,提倡学生课终走出教室,突破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捷径。

例如在《(呐喊)自序》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尽管文中叙述了鲁迅先生过去的某些经历及思想感情的演变,但要透彻地了解他从青年时代到“五四”时期思想发展的线索就很难了。为此在结束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引导他们主动地去通读《呐喊》,了解作品全貌。再如学生阅读某篇课文或某一段落文字时,可要求他们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作出补充增添,并在内容情节、层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所变化。这无疑会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充学生的生活领域,引发学生的广泛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让学生不断从新的天地里汲取养料。

5.拓展思路启迪思维

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这是新课改向课堂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课如果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思路就会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

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更应主动适应时代的这种新的要求,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过去传统的教法,是把知识喂进学生的大脑;而当今的素质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学生。比如,语文课的字、词、句固然是知识,但是字、词、句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也同样是知识,同时掌握与运用这些字词句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知识。因此,教知识、教过程、教学法才是真正科学而完整的教育。为此,教学中在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教师可在课终时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这对于提高其能力,发展其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位教师在《明天不封阳台》(苏教版八年级)课终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实录如下。

师:本文所表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的。一个是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物质关系,另一个是同学们意识到了但是没有表述出来的,那就是自然对人类精神的意义。有一位美国的生态哲学家叫罗尔斯顿,他说过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读。

(幻灯片呈现,学生朗读)

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他的一切。――(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

师: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和生命的支撑,还在于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撑。康德有过一句伟大的格言:“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她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她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他向我们表达的是人从自然中感受到的精神熏陶。课文中稚气未脱的儿子把一片草地当做自己的伊甸园:作者和他的朋友们来到大草原会激动地趴在地上大喊“我回来了”:诗人冯至看到翩翩飞来的条子会由此翘望精神的家园……都是这种熏陶的具体表现。自然不仅是人类科学的源头,也是诗的源头,是哲学的源头,是宗教的源头。人类精神的成长是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的。作者不封阳台,实际上也就是希望人类的心灵有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啊!

这个环节的设置,将文章的主题从表层的环保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大自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6.温故知新展开想象

想象是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阅读教学中也是写作过程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活动。在写作过程中,从定题、选材、布局到创作方法的选择,始终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思结千载”,“视通万里”。当然,我们说的想象,绝非是脱离实际的想入非非,而是在对生活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去“寂然思疑虑”(《文心雕龙・神思》),把各种素材在大脑中去粗取精,据主题需要而重新组合,从而进行创作活动。因此,想象又是温故知新的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想”。

如学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后,课终可结合“天宫一号”上天,引导学生想象百年后的太空美景并进而思考,中学生必须具有怎样的聪明才智才能创造科学的明天等相关问题。语文课中大量生动的描述,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是创造想象展开的基础。而幻想,则只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未来所进行的一种想象。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念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引导,抓住阅读材料中最能“借题发挥”,“见仁见智”的地方做足文章。比如教学小说《孔乙己》,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祝福》,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可安排学生揣测,同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教学《药》改写夏瑜的故事,把暗线写成明线,作者未到过现场,这主要靠推测来进行再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