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习题范文
时间:2023-04-08 08:2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平衡习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2014高考如何考
2014年化学平衡高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填空题中普遍是综合题型,往往融合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等知识,难度一般较大。今年化学平衡高考考查的知识及能力要求见下表:
【例1】[2014课标I,28(3)]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生产。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4 (g)+H2O(g)=C2H5OH(g)的H=-45.5 kJ・mol-1,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Un(C2H4)=1U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 ,
理由是:
。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n(H2O)Un(C2H4)=0.6U1。乙烯的转化率为5G。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解析:①设起始时n(H2O)=n(C2H4)=xmol,图中A点乙烯平衡转化率为20%,则:
(C2H4)(g)+(H2O)(g)=C2H5OH(g)
起始物质的量/mol x x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2x 0.2x 0.2x
平衡物质的量/mol 0.8x 0.8x 0.2x
平衡时(C2H4)(g)、 (H2O)(g)、 C2H5OH(g)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由总压:P2=7.85MPa可知,它们的平衡分压分别为7.85MPa×、7.85MPa×、7.85MPa×,K==0.0717 MPa-1;②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压缩容积增大压强可以使平衡右移,乙烯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图中300℃时:P1
答案:①K=0.07(MPa)-1 ②P1
点评:本题以教材中乙烯水合法生产乙醇为背景,考查考生观察、提取、加工图形中实质性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了解,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理解,利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的能力,对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作用的了解。几个设问层次分明,凸显了能力立意的风格。其中第1空比较容易出错,因为该空不仅涉及接受、吸收、整合化学平衡信息的能力,还涉及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2014安徽,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葑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解析: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脱硝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平衡常数减小,故A正确; 图中02和3s 时NO2浓度已知, v(NO2)===0.2mol・L-1・s-1,mol・L-1不是速率单位,故B错;催化剂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平衡不移动,故C错;O2是生成物,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动,NO2转化率减小,故D错。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了解,对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理解。四个选项均需要考生观察图形、提取其中实质性内容、分析加工、解决简单化学问题,均围绕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中容易错解、误判的关键点设置问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例3】(2014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葑CH3OCH3(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 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 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解析:读表格信息可知,I、III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降低温度,生成物平衡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由此推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I、II的目的是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正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方向,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容器I、II中的CH3OH体积分数相等,故B错;起始投料相同,仅温度:I>III,则反应速率:I>III,因此容器I中达到平衡的时间比III短,故C错;由n/V、题意可知,CH3OH、CH3OCH3、H2O的c分别为0.16mol/L、0.080mol/L、0.080mol/L,平衡时CH3OH、CH3OCH3、H2O的c分别为0.040mol/L、0.080mol/L、0.080mol/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而Q===1.5
答案:A D
点评:本题以醇分子间脱水反应的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对实验条件控制方法的了解等。其中D项对考生的计算技能要求较高,这种问题的分析解决,出错机会较大。
二、2015高考会怎样考
根据2014年化学平衡高考考查趋势预测,明年化学平衡高考命题仍将依纲靠本,以联系生产、生活和科研实际情景为载体,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形、模型、实验数据表格中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迁移、解释等能力,有关化学平衡常数、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简单计算能力,有关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规律及其应用,绘制有关化学平衡图形等。
三、备考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以往的实践证明,化学平衡对很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这部分知识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有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善于揭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并应用所学概念和有关规律,特别要准确掌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移动等概念,弄清三者的相互联系,以提高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2. 准确把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既要学会对图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又要学会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有关的平衡问题,尤其是化学平衡标志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和应用,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数学模型、图形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并能做出符合逻辑关系的解释。
3. 重视化学实验,认真观察和理解教材中的有关实验,弄清实验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所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典型的实验得出一般规律,加深对所学概念、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押题训练
1.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3H2(g)?葑CH3OH(g)+H2O(g) H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加,平衡逆向移动
B. 升高温度,可提高CO2转化率
C. 增加H2的浓度,可提高CO2转化率
D. 改用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
1. C 解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更大,平衡逆向移动,CO2转化率减小,故AB均错;增大H2的浓度,平衡右移,可提高CO2转化率,故C正确;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因此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错。
2. 一定条件下,0.3molX(g)与0.3mol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中发生反应:X(g)+3Y(g)2Z(g),下列示意图合理的是( )
2. D 解析:图中n(X)=(0.3-0.2)mol=0.1mol,由n(X)Un(Y)=1U3可知,n(Y)=0.3mol,由于可逆反应中Y不可能100%转化为生成物,故A错;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X)逐渐减小、v逆(Z)逐渐增大,平衡时v正(X)Uv逆(Z)=1U2,故B错;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随着反应的进行,c(Y)逐渐减小、c(Z)逐渐增大,且c(Y)Uc(Z)=3U2,而由图中信息可知c(Y)∶c(Z)=(0.3-0.2)U(0.1-0)=1U1,故C错;起始时X的体积分数=×100%=×100%=50%,而Z的体积分数为0;设n(X)=amol,由n(X)Un(Y)Un(Z)=1U3U2可知,n(Y)=0.3amol,n(Z)=0.2amol,则平衡时n(X)=(0.3-a)mol,n(Y)=(0.3-3a)mol,n(Z)=0.2amol,因此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为=×100%=×100%=50%,而Z的体积分数×100%=×100%,故D正确。
3. 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经过250s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①反应在50~150s 内的平均速率v(PCl3)=
。
②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①1.5×10-4mol/(L・s)
②由n/V可知起始时各组分浓度、平衡时PCl3的浓度,则:
PCl5(g) ?葑 PCl3(g) + Cl2(g)
起始浓度(mol/L) 0.50 0 0
转化浓度(mol/L) 0.10 0.10 0.10
平衡浓度(mol/L) 0.40 0.10 0.10
K===2.5×10-2 mol/L
答: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10-2 mol/L。
解析:①读表可知50~150s 内,n(PCl3)=0.03mol,由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可知,v(PCl3)=== 1.5×10-4mol/(L・s);②见答案。
篇2
关键词:化学平衡图像;坐标;曲线特征;例题解析;解题思路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备考的具体策略包括掌握化学平衡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并且能掌握典型题目的的解题方法。以下就举例分析几种常见平衡图像图的解题思路。
一、 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分析: 经常有一些同学错选B,认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其实,图象告诉我们的是:增大压强,加快了正、逆反应,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由此而导致平衡向左移动.而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选项B所言的X、Y皆非气体即其正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二、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中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2 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 起始时A的浓度为2.0mol/L,B、C的浓度为0,随着时间的推移,A的浓度降低为1.2mol/L,C的浓度升高为1.2mol/L,B的浓度升高为0.4mol/L.t1时刻后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得出A为反应物,B、C为产物,它们浓度变化的差值之比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确答案为(1)A;(2)40%;(3)2A B+3C.
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此类图象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或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比较等信息。
注意:先拐先平。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推理可得该曲线的温度更高、压强更大(或是浓度更大)。
例3 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 C(g),H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T1>T2,H>0 B.T10
C.T1>T2,H
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由图象可知,T1温度下,反应先达平衡,所以T1>T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因为T1>T2,达平衡时T1温度下A的含量较大,即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升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
四、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4已知反应 ,A的转化率 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反应吸热, B. 正反应吸热,
C. D. 正反应放热,
解析 相同p时,升高T,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相同T,增大p,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故选A。
五.速率—温度(压强)图
如对2SO2+O2 2SO3, H
例5 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 H
分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且放热的反应.图象A正确,因为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都加快,在二曲线相交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交点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符.针对该反应特点,只升温而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增加;只加压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减少,B也正确.对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C不合题意.图象D表示的意义是: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的加快比正反应明显,与本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特点相悖,故正确答案为A、B.
总结: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法
(1)解题步骤:
a、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
(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b、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作判断:根据图像中所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思考原则:“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了解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的意义。在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在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2]王云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化学教育[J]
[3]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接力出版社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题及解析
吕艺惠
(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福建 漳州 363600)
摘要:化学平衡是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传统题型就是平衡图像题。因此能够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化学平衡图像;坐标;曲线特征;例题解析;解题思路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备考的具体策略包括掌握化学平衡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并且能掌握典型题目的的解题方法。以下就举例分析几种常见平衡图像图的解题思路。
一、 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分析: 经常有一些同学错选B,认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其实,图象告诉我们的是:增大压强,加快了正、逆反应,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由此而导致平衡向左移动.而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选项B所言的X、Y皆非气体即其正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二、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中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2 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 起始时A的浓度为2.0mol/L,B、C的浓度为0,随着时间的推移,A的浓度降低为1.2mol/L,C的浓度升高为1.2mol/L,B的浓度升高为0.4mol/L.t1时刻后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得出A为反应物,B、C为产物,它们浓度变化的差值之比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确答案为(1)A;(2)40%;(3)2A B+3C.
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此类图象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或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比较等信息。
注意:先拐先平。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推理可得该曲线的温度更高、压强更大(或是浓度更大)。
例3 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 C(g),H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T1>T2,H>0 B.T10
C.T1>T2,H
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由图象可知,T1温度下,反应先达平衡,所以T1>T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因为T1>T2,达平衡时T1温度下A的含量较大,即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升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
四、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4已知反应 ,A的转化率 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反应吸热, B. 正反应吸热,
C. D. 正反应放热,
解析 相同p时,升高T,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相同T,增大p,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故选A。
五.速率—温度(压强)图
如对2SO2+O2 2SO3, H
例5 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 H
分析: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且放热的反应.图象A正确,因为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都加快,在二曲线相交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交点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符.针对该反应特点,只升温而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增加;只加压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减少,B也正确.对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C不合题意.图象D表示的意义是: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的加快比正反应明显,与本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特点相悖,故正确答案为A、B.
总结: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法
(1)解题步骤:
a、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
(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b、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作判断:根据图像中所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思考原则:“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了解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的意义。在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在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篇3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本章的学习,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应用理论分析,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的化学理论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3,在教学大纲中《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C类要求。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依据教改精神,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的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2,能力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速率——时间图来表示平衡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1,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2,平衡移动过程的速率——时间图。
确立依据: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学习很重要,所以讨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理论付诸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平衡移动原理的利用和移动过程中的速率——时间图成为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
由于本节教材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
2,通过对外界条件对速率影响理论复习,采取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平衡移动规律。
3,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勒夏特列原理。
六,说学法:
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从温故知新的角度,采用对比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层层第进的方法,使学生发现规律,原理,使教法从实处出发。
实行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多层次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化难为易。
七,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化学平衡移动;第二部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移动;第三部分,勒夏特列原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教材是在化学平衡状态特征下分析出改变外界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自然过渡到对第二部分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整节教材的核心,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生动直观的归纳出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改变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最后可以让学生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己归纳得出勒夏特列原理。
八,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而且思维活跃,掌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论,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探究为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九,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应用投影仪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平衡特征
(这样做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重要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由点到面的特点)
2,实验探究,设疑导入
提出问题若改变外界条件,平衡是否发生变化?
(这样做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而且一来就可吸引学生思考,提早进入思维的兴奋区,在这中情况下由教师演示实验2——9,2——10)此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但如何变,可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抓住机会,深刻讨论
学生讨论后,抓住时机问“为什么外界条件改变后平衡会变化?,这种变化有无规律可循?”
教师可提示,也可由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得出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向能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顺利得出勒夏特列原理。(这样做,不仅释疑,而且可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的学法):
4,注重实际,加深理解
可通过边讲变练,使速率——时间图象的练习得以贯彻实施,让学生能从数学角度出发解决化学问题,达到综合的目的。
(这部分内容,可通过计算机来演示,不仅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6,巩固练习:课本习题一
7,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三。2,练习册
8,板书设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CL3+3KSCN===Fe(SCN)3+3KCLFe3++3SCN-===Fe(SCN)3
1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是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都使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篇4
关键词: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限度;角度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教版也成为教师和学生选择的重要版本之一,尤其是在高中化学中,高中化学人教版是国内较为常见的版本,下文是笔者以化学反应限度的角度,对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的分析。
一、对教材内容实施对比
1.编排上的分析
第一点是构建题目,因各教材版本的不同有所差异,在人教中叫做“化学平衡”;第二点是教学内容上,人教版比较突出一些,其中相关问题人教版反应是可逆的与不可逆的,化学平衡的状态,还有就是化学平衡的常数。
2.课程的相关内容以及侧重点的角度分析
人教主要以溶解平衡过渡到可逆以及不可逆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掌握的知识对比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再从学生已了解的溶解平衡以及资料卡片过渡到化学平衡状态以及化学反应程度上。分析了组成化学平衡模式的根本需要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内容特质。而人教类似的设计可以辅助学生吸收新内容,全面挖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再从学生的掌握层面过渡到外界环境对化学平衡的作用,此相关知识是此章节的教学核心以及教学难点,同样是考试中的一大考点;人教版在构建此内容的时候实施了下述方式:从实验[2―5][2―6]过渡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作用,利用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作用。
在课本里主要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注意内容,利用浓度商Q和平衡常数K的对比,分析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在平衡转化率的内容构建中,给出平衡转化率能够直观地显示反应程度;举例讲解转化率的计算模式;以沟通、分析表格,整合出转化率和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且提出利用改变原料气的比率,能够转变平衡转化率,因此,为反应环境对化学平衡的作用奠定路基。在反应环境对化学平衡作用的内容中,有活动分析以及结论导向。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作用内容设置里,实施活动分析的形式利用观察双氮球试验,让他们分析试验现象,最后总结出结论,以分析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利用相关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从理解上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作用,让学生切实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作用是利用平衡常数K去完成的。活动分析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过渡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作用,通过实验,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讨论,深入地加强物质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作用。再从Q的大小与柱状图的模式理论判断浓度对平衡的深层次作用。有关压强对平衡移动的作用教材中的构建为:(1)在沟通分析环节让学生充实表格,按照表中内容实施分析。(2)探究分析。让学生试着总结出压强对平衡移动的作用,且从p的联系深入地研究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作用与平衡移动的情况。在知识构建的环节全面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还
有科学认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科学的爱好。
二、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不同版本在编排模式、系列栏目构建、习题安排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而知识点也有所不同,为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本人总结了一些教学建议:
在人教版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的作用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要全面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浓度的变化理解压强的变化,利用学生主动思考过渡到压强变化对平衡的作用结论,全面深化教学的多元化主题。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构建环节,教师要全面利用教材构建优势,让学生在对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以及环境对化学平衡的作用掌握过程中深入总结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及作用,且和必修版里的化学平衡状态的知识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平衡状态的
掌握。
不同版本教材均按照教材内容需要,多元化的构建相应的栏目,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分析以及沟通能力。特别重视方法促进类栏目的构建,在此望相关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原则,全面发挥学生的学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伴随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教版也成为教师和学生选择重要版本之一,尤其是在高中化学当中,高中化学人教版是国内较为常见的版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发挥其优势及特性,才能够更好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的误区与盲点[J].人民教育,2011,33(11):102-105.
篇5
高考复习教学离不开知识的回顾和应用两个方面,习题讲评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兼有知识回顾和应用两方面的功能,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和讲究教法的课型。但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往往被忽视或误解。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常态下(非公开课、观摩课等)的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1)课时无计划性(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习题讲评课的安排);(2)习题选择盲目性(对习题的题量、题型、难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3)教学方法的随意性(教师只读答案,学生自己核对、纠错;或按顺序讲题,哪些题目要讲没有认真选择;或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重视师生的互动,不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习得);(4)讲评内容的片面性(习题讲评课本应包含“讲”和“评”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有“讲”没有“评”);(5)教学主体的单一性(由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此外,有些教师将习题讲评课变成批评课,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多批评、责备,使学生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无心听课、思维迟钝。鉴于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做一些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和效益。
2 高三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高三的习题讲评课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功能与价值。表现在:
(1)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安排和要求。这是习题讲评课所承载的最直接的功能和价值。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当下及前面所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及时解决学生纠结于心的困惑。例如,对原电池的复习,通过知识的回顾,学生可以很快熟悉经典的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但对于铅蓄电池、复杂的燃料电池或其他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则无法快速掌握。这时,通过专题的练习、讲评,才能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知识掌握得如何也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得到检验和证明。例如,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和规律后,通过“设计实验探究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的习题,就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对氧化还原理论掌握的情况。再如,利用“氯碱工业中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海水制镁”的专题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离子反应规律、物质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电解原理、物质制备等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化学反应原理》是学生复习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的部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化学理论及其应用价值的抽象性造成的。例如,化学平衡观是化学理论的重要观念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普遍遵循的法则,但学生仅从可逆反应的理论学习中其实很难真实体会到化学平衡观的重要应用价值。如果结合工业合成氨有关的练习进一步分析、体会,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对化学平衡状态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借助福建高考的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则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实质的理解,考查的角度非常新颖、别致,构思非常精巧。通过评讲该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宏观特征做如下拓展: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体系中,若某个物理量是变量,当它不再变化(恒量)时即为平衡状态[个别特殊情况例外。如,容积可变的体系发生反应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体系的压强,各物质的浓度都在变化,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4)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逻辑关系链。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反思,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把化学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自主串成线、结成网,形成有丰富内涵的知识体系。如通过有气体参加的实验综合题的习题课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该类题型的思维流程,自主建构知识关系链。如图1所示。
篇6
水的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本质及影响因素、酸碱盐溶液的pH的计算及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等等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该块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得计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难于理解和接受,学生在涉及有关水的电离的很多题目时就无从下手。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最小的精力投入,提高化学平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中学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下面就水的电离平衡的有效性教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运用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进行水的电离平衡有效性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水的电离平衡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平衡的知识体系及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的理论,很快的构建了水的电离平衡的框架:理解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发生着微弱的电离,与化学平衡一样,K电离--H+和OH-浓度之积与未电离的H2O的浓度之比也是一个常数。因为水是纯液体,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水的离子积的定义。同样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化学平衡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再通过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很快得出结论:KW只与温度有关,即升高温度,KW增大;降低温度,KW减小,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同时也将难点突破,KW的计算应用溶液中的H+和OH-的浓度计算。教师再通过创设情景―影响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学生就会通过已有的平衡体系得出结论:水的电离受温度、酸、碱、活泼金属如Na及水解盐(以后学习)的影响。
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水的电离实质,理解和掌握酸、碱及水解盐溶液的水的电离程度。
学生面对水溶液的千变万化题目时,经常将酸电离出的H+和水电离的H+混为一谈(或将碱电离出的OH-与水电离出OH-的混为一谈)。面对这一难题,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在0.1mol/L的HCl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的电离?溶液的pH为多少?溶液中H+有几个来源?溶液中的H+浓度又是多少?溶液中OH-有几个来源?并将全班同学分成12小组,每小组派一位代表整理答案并汇总,得出结论。通过汇总,我发现学生在讨论问题中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在这过程中他们不仅弄清了HCl溶液中的H+浓度主要来源于HCl的电离,水电离的H+浓度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得知水电离的H+浓度与水电离的OH-浓度相等,由水的离子积求出即10-13mol/L。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时,我再创情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多少,溶液中的H+浓度是多少,溶液中OH-有几个来源,水电离出的OH-浓度又是多少等等,学生会不费余力的将这些问题解答。学生将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水的电离程度关系理清后,就会对强酸弱碱盐溶液或强碱弱酸盐的水的电离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我乘胜追击,精心设计两个问题:1、常温下,在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溶液的pH=10,求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是多少?2、在0.1mol/L的NH4Cl溶液中,溶液的pH=4,求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又是多少?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第一组分析第一题,第二组分析第二题,班长收集汇总第一组的信息,化学课代表收集汇总第二组的信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我归纳总结: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未被消耗,而水电离出的OH-一部分在水溶液中,一部分被NH4+结合生成NH3.H2O,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故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再根据水电离的H+浓度与水电离的OH-浓度相等这一规律,得出质子守恒:c(H+)==c(OH-)+c(NH3.H2O)。同理,在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未被消耗,而水电离出的H+一部分在水溶液中,一部分被CH3COO-结合生成CH3COOH,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并得出质子守恒:c(OH-)==c(H+)+c(CH3COOH)。故这两题水电离出的OH-浓度都是10-4mol/L。在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我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小组学习,将纷繁复杂的酸、碱及水解盐溶液水的电离知识掌握。
三、精心设计习题,举一反三,借助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技能。
篇7
关键词:中学化学;读教材;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04-001
一、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读懂教材、掌握化学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阅读教材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方法少,效率低,因此教学中须加强指导。
1.分类指导
各类化学教材都有其知识结构和体系,分类指导阅读不仅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教材的知识特点,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且能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第一,理论性教材的阅读指导:现行中学各类化学教材都是以物质结构为主线的,它与电离理论、化学平衡理论等编织成化学理论体系知识网,其编写系统常有如下几种:其一,由里到外,由微观到宏观。如物质结构部分就是从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类型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这一线索编写的。再如元素化学也多采用从结构到性质,制法,用途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写法。让学生明确这些线索,就能在阅读时明确主线,理清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其二,围绕一个中心逐层分述。如化学平衡理论便是围绕化学反应的程度这一中心,先从初中的溶解度平衡引出概念,然后研究化学平衡的性质,化学平衡移动到规律以及后几章的应用——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再如摩尔,胶体,电解性质溶解等章节的教材也是围绕一个中心逐层分述的。学生了解这类教材的编写线索,就能根据中心,逐层深入,使知识连贯。其三,事实与结论相互阐述。就是对多数概念或定律的写法。如强弱电解质这二个概念就是从不同的酸,盐的同浓度溶液导电强弱电实验事实分析其化学键级性的强弱,离子的多少而得出结论的,然后又从电离度,电离常数的大小这一定量角度加以说明。阅读这类教材时就要引导学生着力找出事实和结论的逻辑关系,把概念或定律的来龙去脉,使用条件,范围,量的规定性,易混淆的地方弄清楚。
第二,元素化合物教材的阅读指导:这类教材比重大,内容多,其编写系统多有如下特点:从编写顺写看,多从感性认识(典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包括实验)到理性认识(周期系),又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周期律指导下进一步分族学习元素化学);从内容看多从原子结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盐编写,如硫硫酸一章的编写就是以单质硫为中心,从氢化物到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盐:从文体看都是说明文,多从物质结构或从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的性质,又从性质说明用途,鉴别和制法:从写法看有些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叙述,有些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说明,还有些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如有机化学的编写。教学中只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掌握上述课文的阅读线索,就能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化繁为简,化厚为薄,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
第三,习题的阅读。课文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分部分,阅读这类教材时应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归类,总结规律。如有机化学的习题共三章,可归纳为十大类,每类均着重启发学生看题型,找关键,找规律,如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这一类典型习题便可以从一题多变讲题型:从一题多讲方法(最简式法、直接求组分原子的摩尔法、通式法,根据方程的比例法、代数法、燃烧法):从多题一解讲思路:各种题型各种解法的中心都是从不同角度确定c、H、O原子的摩尔比。这样就能从有限的习题中以少胜多、以少见精,做到触类旁通,既减轻负担,又提高效率,至于其它技术性材料、工业产品制备材料等也需分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分段指导
如课前预习,应指导学生粗读,了解梗概,明了大意,找出难点,以便课堂上听课心中有数:课堂上阅读,要指导学生精读、推敲关键词,吃透重点,攻破难点:课后复习,要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按章节理清线索,知识归类。有条件的话还需要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3.读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正确使用划线、标记、归纳,编号,批注,摘记、从不同角度做读书笔记,用归纳法归纳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按化合价的递增找出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碳化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氧族和碳族的异同。这样通过做读书笔记,便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之融会贯通,知识系统。
二、启发动脑。使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思维的规律性
学生阅读教材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读而不思,不求甚解。因此,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熟读深思。
首先,从教材中学会分析综合。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节,课文围绕核外电子排布三原理进行分述,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然后运用原子结构简图等表达形式具体勾画36号元素前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综合,把握矛盾的总体,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析具体物质的性质。学生明确这种分析一综合一分析的思维方法,就能从事物的个别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篇8
关键词:思路教学;授课思路;实验教学;阅读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和教师不断追求和研究的永恒主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思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思路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思路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思路教学呢?
一、授课时,让学生清晰领会教师的授课思路
思路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授课时将自己的授课思路转变为学生的听课思路。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工作。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近年高考大纲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充分阅读教材的全部内容,理清、简化并整合形成教学思路。其次,做到突出每堂课的主线和重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情境和过程。
譬如,在讲授化学反应速度(苏教版高一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思路教学片段:
(1)演示实验:探究相同大小的镁条和铁片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小,从而引出化学反应速度的定义和表达式。
(2)通过例题让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速度的理解,清晰地知道运用化学反应速率时有什么技巧及要注意什么问题。
(3)通过对比性的学生实验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规律”。抓住化学反应速率这个中心主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考和探究反应速率,这样既突出了教材的关键,也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思路清晰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整合。
二、实验教学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分析问题的思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首先,引导学生形成在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的思路:
(1)有没有固体溶解或生成,颜色如何?
(2)有没有气体生成,生成气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气体的颜色和气味如何?
(3)溶液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
其次,引导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思路:清楚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初步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结论和目的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再次,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要知道每一个实验步骤都不是多余的或无关重要的,而是紧紧围绕实验目的去设计的,包括选择的试剂种类、试剂的浓度和用量、加入的先后顺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实验目的而去设计的。关于这点,在近几年广东高考题中的第32题的工艺流程图题和第32题的实验设计和探究题中的考查是最明显的。
三、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阅读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阅读材料或内容中学到知识,能提取关键的知识点,并能利用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阅读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对学生来说,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一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运用这些知识或技能去解决问题,即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的思路教学,引导学生去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每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列出;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学,并进行讨论;然后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教师精心准备的例题和习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去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
譬如,在讲授“化学平衡的移动”(苏教版高二化学专题二第三单元)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思路教学片段:首先列出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1)化学平衡移动基本概念。
(2)四个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3)勒沙特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篇9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58-1
《物理化学》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其专业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主要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的一门科学,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理化学》主要是系统地讲授有关化学变化和与化学变化相关联的物理变化的各种基本理论和共同规律,使学生掌握物理变化的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化学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化学现象的理性认识高度。通过课堂讲授、习题演算等环节,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必需的物理化学基础。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解质溶液、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等。根据《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其教学必须以定量描述为主,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同时也要重视理论联系专业的实际[1]。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化学现象做出理论的和定量的探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计算方法,从而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和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正确了解物理化学中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来龙去脉及适用范围,应掌握主要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条件,对不属于基本理论的一些较深概念和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只作简要介绍或直接给出结论,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意义、作用和方法。在计算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数据,掌握运算技巧和有效数字,正确使用有关物理量的单位,能用实验数据作图,有使用物理化学简单图表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化学及物理变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2,3]。
以下,就《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在《物理化学》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热力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最多。要想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必须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甚至还要用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例子加以辅导、比喻以帮助理解,让学生彻底弄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Q、W、U、H、S、A、G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弄清其中的途径函数和状态函数的求解,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接下来热力学中的化学势的求解以及偏摩尔量的物理意义的讲解打好良好的基础。
动力学这一块中要让学生了解动力学方程的规律性,以例题进行类比,最后反映其内在统一规律性;对于n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特性也要加以说明和验证,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一方法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化学平衡和相平衡这一块,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来讲解,则教学效果较好。对于化学平衡,主要从数学公式上的某一物理量的增大而导致另一物理量的增大或减小来说明平衡移动,则比较直观。然后结合学生中学所掌握的化学平衡理论知识(当时学生只是学习结论的应用),此时就可根据数学分析方法对学生讲清得此结论的来龙去脉。化学平衡移动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不仅可从理论上进行推导,还可运用数学公式进行验证、分析,使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有说服力,学生掌握起来也更通透。
对于相平衡,则需要教会学生看懂相图,搞清自由度F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学会看图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任务。如果学生本身的看图能力不强,若能学好这块内容,则对他自身数学知识的加深和以后专业课程学习都是一大帮助。这块内容完全可锻炼学生物理量的分析能力和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甚至可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物理化学不再枯燥、难懂、晦涩(因为热力学中的某些公式、定律都属于枯燥晦涩的内容),也是可以很生动,很活跃的。让学生愿意深入思考、分析相图,从中得到乐趣。
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习题、例题的讲解。除了计算例题之外,还要经常以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定理为基础,设置一些选择、填空、判断的例题来讲解,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因为计算例题一般考查公式的综合运用,讲解起来耗时较久,并且难以反映基本概念的运用。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运用,选择、填空、判断这类题型能较好的反映且耗时也较短,完全可融入新课的理论讲授中讲解,有助于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这样教学也可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丰富,不会显得《物理化学》都是一些呆板的基本概念,让这些基本概念都“活”起来、“动”起来,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当然,《物理化学》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深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 武文,宣亚文,谢东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0,(03).
[2] 李莉,张明波,张旭,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创新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1).
篇10
一、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是“真实”的
新课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将知识情景化,创设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各种情景,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有效途径和生动载体。在教学中,本人曾设计这些教学情景:在火山喷发的实际情景中认识硫元素组成的物质家族中的成员;在雷电发生的情景中认识氮及其化合物;在模拟溶洞形成的实验情景中认识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在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提取碘的任务中学习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性质;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生产背景下认识金属铝、氧化铝的性质;从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的视角学习硫单质、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及硫酸的性质……
二、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是“轻松”的
要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而化学课时的有限,必然要求教师进行整合教学,发挥一种教学素材的多种教学功能,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物质性质的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建立相关的科学方法,形成必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事实证明,三维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仅仅通过讲授达到,也不可能脱离物质性质纯粹地学习,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内在形成。
从化学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1要求的所有物质,但是相关内容的深度与难度降低了,而且细节性的知识不要求,突出了核心,对核心知识和观念方面的知识要求提高了。因此在教学仍然象原来一样将某个知识内容挖掘得很细致,必然造成教学时间不足。本人教学中改变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抓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为学生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化学是“有趣”的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消极、无奈地学科学的情况,改变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的教学方式,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真正实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例如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对观念意义的交流,包括对疑点、假设以及论点的提出与评价,可以增进学生的观念理解。同伴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要领的理解与建构,进入高认知水平,形成和发展关于科学现象的有意义的认识及观念。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栏目开展多种讨论活动。问题策略和活动策略在概念教学中也非常重要,化学概念理论比较抽象,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或活动能驱动学生思考呢?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或者学生对其具有一定模糊认识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物质的量”的时候,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设置问题情境,探讨如何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确定微观粒子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运用活动把对概念或理论的认识外显,如用最大的放大镜观察到的水的内部情况……这些都可以大降低抽象程度,使理论结果形象化。如在进行化学反应限度的这个概念的教学时,本人设置了如下的层层递进式问题:1、与不可逆反应比较,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被全部消耗?3、可逆反应是否会“停止”?如何判断?4、可逆反应真的停止了吗?如何解释?利用这样四个问题,建立了化学平衡概念,紧接着第5个问题: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会改变吗?从而加深对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当然在运用问题策略之前,要理清教学的知识线索,确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脉络。
四、准确把握内容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让教师教的是“自如”的
由于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大部分课程内容分为螺旋上升的两个阶段,必修模块知识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如次氯酸、硫化氢等物质的性质是原课程中的考点,但在新课程必修阶段是不作要求的。对STS知识也不能随意扩展或“一步到位”。例如,“硫酸的工业生产”在化学1中是拓展资源,不作为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硫酸生产的具体技术问题是在“化学与技术”模块才要求的。在必修1教学中完全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面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原料、原理、设备、材料循环利用等问题。
五、改进并优化习题教学,保证练习是“高效”的
我们教师要首先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要将典型习题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其次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进来,尤其是,应该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放在新知识获得后处理,作为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