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7 01:2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刚教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觉得最值得深究的就是哲学家死后,他的弟子们从哲学家最后一课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哲学家引导他的弟子用一年的时间去感悟。我在教学时问学生:“弟子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可以除掉杂草,但是必须每年除草,杂草才不会重生。”
“用火烧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会长出来。”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但是,石灰过期,杂草又会生出来。”
“斩草除根可行,但是草非常容易存活,草的种子很快又会生出草来,所以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是啊,所以,只有在上面种上庄稼,杂草才真正能被根除。
你又是怎么理解“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为了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我把问题分解“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灵魂里的杂草’,就是人的灵魂里一些肮脏的念头。是不好的东西。”“比如:坑蒙拐骗、贪图安乐、偷鸡摸狗、损人利己等等。”
“‘美德’,就是美好的、高尚的品格,比如:团结互助、关心弱小、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等等。”
“‘占据’,是指用美好的东西代替坏的,用纯洁的心灵感化肮脏的灵魂,使人通过教育、熏陶净化人的心灵,人的灵魂。”
我觉得,课上到这儿,可以说是完美的了,学生基本上领会了本文的主旨,感受到美德的重要,体会到一个人不仅要有学问,更要具有美德。
今天,坐在办公室里,同室的老师也教六年级,他问我:你怎么和学生说哲学家的学生们的办法的?我就把自己的教学过程陈述一遍,他说,其实还不够,他们的办法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即使用他们的办法根除了杂草,又怎么样呢?一片荒地还是一无是处。只有种上庄稼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如人一样,一个人活在世上,碌碌无为的一生,看起来没有什么肮脏的灵魂,但是他对社会没什么作用,而一个具有美好灵魂的人,他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了,也成为更多人的榜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文章的思想含义是在不断的品读中挖掘出来的,那位老师的分析更透彻地剖析了人应该怎样地活着,这也是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之一。
二、好课文总有一两处“亮点”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要有精彩之处,不可平淡,有了精彩之处,文章自然会“亮”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叹服。
这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亮点何在呢?大家一定会把文章的结尾视为精彩之处。的确,这篇文章的结尾为文章增色不少,是文章的闪光之处,它把哲学家最后一课的意义揭示了出来,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领悟到关于人生,特别是为人修养的真理――用美德占据灵魂。
文章先叙述一件事情,哲学家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过分特别之处,而读者读到结尾时却豁然开朗,在内心闪过一丝会意的微笑,顿时觉得这篇文章立意深远,构思巧妙。原本平淡的叙述也因结尾的升华而显得充满了智慧的高度。寥寥数语,可以使文章顿生光辉,文章中的精彩词句的作用功不可没。
让文章亮起来的方法很多,有的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实现,有的依靠动人的情节,有的则警句发人深思,有的借助于情感的抒发……无论哪种方法,读者总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使文章灿烂生辉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一定要告知他们,为了把自己写作的意图说清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可以根据需要也来一些精彩之笔,使文章更有深度,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三、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结合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中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填满它。”这话说得多么好啊!
教看完这篇课文之后我想,那些弟子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联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新课程要求教书育人并重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上的责任而疏忽育人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找孩子谈心等育人事情不是科任老师的责任。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有悖教育主旨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应从小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这会使之终生受益,也能使他们将来真正立足于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孩提时期的道德品质、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如果在孩提时期养成了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恶习,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便很难与人相处,更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空有学识却不能有利于国家和社会。
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简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把握记叙过程,感受哲学家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2.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3.促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光有学识是不够的,还要有美好的品德。
二、教学流程
(一)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这位哲学家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回来了,他们个个早已见识广博,知识丰富,都成了学问家。如果你就是他们的老师,接下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那么哲学家是怎么做的? 这群学生又有何反应呢?
3.他们为什么感到惊愕呢?
4.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很快就回答完毕。面对学生们的回答,哲学家表态了吗?为什么他不表态?
5.学生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6.最后一课就在平平常常中结束了,他们约定一年后在郊外再见,学生如约而来时,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呢 ?醒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7.哲学家想告诉学生但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读了最后一节,你的收获是什么?
8.哲学家是睿智而深刻的,不愧是一个“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即使他的最后一课也不会偏离他一生探索的主题――关于人生的真理。而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满腹经纶,他们都对“杂草”的意义有了深层的理解。你们明白了吗?“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9.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人生哲理。他们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二、学生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以上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落实“满腹经纶、饱学之士、惊愕”等词语知识,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齐读、熟读,同时抄写并背诵哲理性语言。
三、巩固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选做两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比自己低的年级学生听,并把道理告诉他们。收集哲学家的名言。
2.你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得怎么样,谈谈你对这位哲学家的看法。
3.把课文最后两句话工整地写下来,制作成一枚书签,或写成一幅书法作品,送给自己或自己的好友。
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谓是处于一个“霸主”的地位,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接触它,而且花费很多时间去学好它,因为小学语文对与小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奠基的过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从开始接触这个大千世界时就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并且学会很多人生哲理和处世哲学,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发展中面对问题时也能更加从容的去解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是任重而道远,他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味以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为目的,必须要确保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给他们带去关于人生的思考,这样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才算是真正的达到了。但是受我们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如今老师们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升学为主,这无论放在学习过程的哪个阶段都同样如此,毫不夸张地说,有的人从幼儿园就开始注重学生的成绩,小学更不例外了。很多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去完美的作答试卷,而对于他们从知识中是否有所感悟却毫不关心。这就造成了我们国家出现了很多没有自己的思想的“高材生”,虽然考试成绩高,但是在真正的社会工作中却难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种现象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必须发生变革,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进行本次研究时,调查者选取了一所小学,然后从中挑选了两个人数相同,师资配备相同的班级,让这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进去,另一个则采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二)研究方法
调查者先让老师准备教学内容,然后对选中两个班级之一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老师有意识的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而在对另一个班级教学中,让老师采取与过去相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由研究者出题,让参与研究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作答,最后对他们作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最后回收上来的试卷进行分析,调查者发现,受到“以人为本”理念教学方式影响的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比另一个班级的学生更加优秀,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思想融入到问题的答案中去,而与此同时,另一个班级学生虽然在回答问题的结果上去他们相差不大,作答正确几率也很高,但是,他们大部分回答的都是课本中的内容,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掺杂在其中,所以研究者认为“以人为本”理念是否融入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三、讨论
(一)怎样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首先,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面向全班进行教学,对知识进行统一讲解,而对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就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了。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不牢固,更别提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所了解,要知道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了自己在进行工作时更加省事而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其次,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正,不能再以升学、成绩等指标作为自己教学的目的,而是要把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考虑的重点,根据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它们都返璞归真,蕴含了人生最基本的哲理,而小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哲理印刻在这些“白纸”上面,但是很多老师考虑的都是学生应试成绩的问题,这就使他们忽略了很多书本中深刻的知识,学生也难以收到这些教育,这对他们的发展自然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将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进教学目标中去,以此为导向,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
四、总结
小学语文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清自己身上的重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响应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号召,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为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易海燕(1985-),女,汉,籍贯:湖南,当前职务:小学教师,当前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单位:衡阳县曲兰镇中学小学。
参考文献:
[1]刘亚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J].才智,2015(23):17-17.
篇3
关键词:英语谚语;英语教学;知识应用
英语谚语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典故和名家名
作, 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谚语定义)。正如英国著名作家培根所说:“Genius,wit and sp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 。) 经过人们的世代传诵、加工和完善,英语谚语具有语言简练、音韵流畅、风趣形象、寓意深刻等特点,是英语语言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也是英语语言中的奇葩。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谚语能反映出英美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都鄙视、厌恶狗,常用狗来形容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嘴里长不出象牙。在英语里也有一些关于狗的谚语,比如:
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按功行赏)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人们最忠诚的朋友,毫无贬义。因此当外籍人士称你为 “Lucky dog” 时,你就不会面有愠色了。
通过谚语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一口吃不成胖子)和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入乡随俗),学生们不难想象昔日历史上辉煌的罗马帝国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罗马人的生活习俗对英国人衣食住行的影响。
二、促进修身养性
英语谚语可以引申出深刻、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以引用一些英语谚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
劝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谚语:
Time and tidy wait for no man.(时光不待人)
A lazy youth,a lousy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人求真务实,不畏艰险的谚语: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关洁身自爱、淡泊名利的谚语:
Money is not everything.(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有关防微杜渐的谚语:
A little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还有珍惜友谊、团结协作的谚语: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干活)
三、深化英语知识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精选几句英语谚语展现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词义、掌握词汇的使用,还能扩大词汇量。
如学习never 时,引入 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母爱永恒)
学习worth时,朗诵 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well.(要做就要做好)
又如学习out of 时,引用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烦)
再如学习lead to 时,引用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
罗马)
讲解 too...to... 的用法时,引入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讲解as...as 时,导入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失之毫厘,差
之千里)
英语谚语的语法结构规范而严谨,若使用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谚语作例句,则可使枯燥的语法讲解变得省时有效,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法的好方法。
如学习定语从句时,可引用: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的最后,谁笑得最好)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闪闪发光的未必是金子)
讲解非谓语动词时,可借用以下英语谚语: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现在分词)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过去
分词)
There’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over milk.(世上没有后悔的药)(动名词)
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take.(给予强于索取)(动词不定式)
四、提高应用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经常朗读和记忆一些英语谚语,日积月累,就能举一反三,收到贴切、生动、幽默、风趣的效果。
比如由: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可造出:
Where there’s life, there is hope. 和 Where there’s rubbish, there are flies.
由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仿照出: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Like teacher,like pupil. Like tree, like fruit.
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引用英语谚语,既可以充实文字数量,还可以给文章增光添彩。
如论述“节约”的文章时,可选用:
Waste not, want not.(不浪费,不愁缺)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省钱就是挣钱)
而写关于“健康”生活的文章时,就可引入: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要变傻)和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早睡早起身体好)
总之,英语谚语清新明快,寓意深刻,是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适时恰当地运用英语谚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视野,促进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还可以寓德于教,陶冶学生情操,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愿更多的教师发挥英语谚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钦年.英语谚语的语言艺术特点.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至关重要。能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塑造求真向善审美的健全人格。
一、 语文教学与人格形成的关系
语文学科教学,旨在承传先哲时贤的思维成果,启迪智慧激发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是语文学科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挖掘它自身负载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爱国情感,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性格和行为、理想和现实、际遇和命运,并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把握造成这些“人”背后的深刻动因,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省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
二、语文教学在健康人格的培养中所具备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语文学科的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性”、“方向性”的知识,具有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重要价值,是打精神底子,增加生活底蕴,培养学生非功利的“人文”求知态度,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从拯救学生心灵世界的角度看,唯有语文学科最宜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抒情诗、散文诗,有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衡量标准,有做人的准则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作用,运用妥善的教学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就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自信心、独立性、科学性等品质。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
首先,通过课内学习,促其求真的健全人格塑造。在读写听说的教学中处理好语文知识技能掌握与文字熏陶,精神启迪,审美体验等因素的关系,既要把语文知识、技能因素融入个体精神活动、人格意识、行为模式的整体中,又要把个体的精神世界建构在牢固的语文知识技能之上,为人格塑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底子。
新语文教材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教学中宜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写作感悟、听讲体察、说话表述来捕捉人文信息和深层含义,联系自身实际感知种种人生哲理。语文教材中选有许多反映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的优秀诗文和关于他们悲壮史诗般的传记或评论文章,对青少年学生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去掉妄自菲薄,盲目崇外的自卑感,启迪他们对祖国的忠诚,鼓励他们确立报国之志,使其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以求真务实来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
其次,第二课堂导其向善的健全人格塑造。健全人格的塑造,仅靠课内教学远远不够,必须有“大语文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使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在实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找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使社会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加深。带学生走进书刊,读知识,读人文;走进自然,读社会、读人生。在优秀作品的阅读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体味,使思想品格受到熏陶、浸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通过节假日,让学生感受向善的真谛,从“三八节”,“母亲节”中解读母爱;从“重阳节”中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内涵,做到尊重长者,爱护弱小;从“劳动节”中懂得尊重辛苦奉献的劳动人民,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
第三,通过批阅作业策其审美的健全人格塑造。语文学科通过作业、作文、周记的批改,与学生书面对话,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极好方式。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多,他们有生理上的需要,也有心理上的欲求;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又拼命封闭自己真实的心灵世界,只有在困惑中忍受煎熬。语文教师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也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他们有许多真情实感,不敢跟家长谈,不愿给同学讲,只想在作文、周记中尽情挥洒。
学生笔下流淌的微妙心理,细腻感情、浓浓哀怨,低低哭泣,来自他们心灵深处不愿向常人打开的隐秘世界。面对学生的信任,须及时像朋友似的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偏激、甚至不良的心理状况。或个别交流,或批语笔谈,或专题讲评,言左而顾右,引领学生从痛苦的云山雾障中走出,既保护学生的自尊、隐私,又让学生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堂堂正正,何必在乎其它;因为逆境、痛楚、压力,所以要奋力拼搏,不求功成名就,但求无愧今生。鞭策学生看到人性的善良,生活的美好。让他们认识到:年轻的心中要多一些鲜花碧草,少一些枯枝败叶;多一些丽日蓝天,少一些乌云阴霾;多一些善良和谐,少一些蛮横失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及时调整心态,以审美的理性思考面对一切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保持群体情感,乐于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内涵;辩证思想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声、唱词的美,传达一种情感和精神,能够有力地影响人们的内心。音乐的本质就是如此,其内涵的重要性要高于表面之美,但是相对难以被人们所捕捉。音乐是脱胎于人类生活的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延续至今,音乐的形式、韵律、风格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其独特的、作用于人类内心的育人特征。音乐可以直接对人产生某种激励,进而使人潜移默化地感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音乐乃至艺术的魅力所在。人类需要音乐的抚慰,以发掘自身存在的意义。自教学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普及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表面上看来,与音乐教育并无关联。是经历过历史考验,融合了人的思维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而音乐教育则是当代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音乐艺术为根基,遵循着哲学的基本要义。因此,音乐教育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微妙关系,即引导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前进方向,为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像音乐那般以节奏和韵律直达人心,给予人类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当铭记音乐的艺术与价值,并将之传递下去。”音乐不仅是音符的简单组合与演奏技巧的展现,它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所蕴含的音乐创作者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类情感的探索。音乐教育不应该只注重音乐的艺术美,更应该关注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从广义上来说,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实践。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的“乐”泛指的就是音乐教育,当代教育体系也提倡素质教育。可见,音乐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当代大学生普遍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塑造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高校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抚慰。音乐是人类对于美的规律和本质的不断探索,蕴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音乐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平台,同时,其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发掘音乐中的人文内涵是当下音乐教育的重点。
二、于音乐教育中的哲学体现
是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它为社会发展绘制了美好而实际的蓝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概括,其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及丰富的内涵,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仍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就主张的“人文关怀、科学辩证、实践原则”,对音乐教育展开分析。
(一)音乐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透
音乐教育时刻渗透着对人性的思考,即关于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关系的处理、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等。人的自由是建立在独立、自我的基础之上,这种精神独立在人的内心意志和行为处事上得以体现。人只有具备了对内心的感知和自我意识的掌控,才有能力感知外界。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个体而言,音乐教育意味着审美情趣的提升及人格的升华塑造,音乐的熏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人对客观事物的敏感程度。“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似乎别有一番意趣,这就是音乐教育带来的审美视角的变化。其丰富了人对于音乐的感观,有效促进了独特审美情趣的形成,进而使人以一种更加严苛的标准去审视自己的心灵、规范自身的行为。就音乐的内涵而言,音乐教育相当于载体,其通过在高校中有效地传播音乐,使学生深刻地感悟音乐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情感思想。音乐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对主体的关注。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普遍个性活跃。如果对所有的学生运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际推进。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是从变化中获取进步,音乐亦如此。音乐的本质是人类情感的共鸣,拘泥于形式将会滞后不前。因此,音乐教育必须遵循音乐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充分展现的人文关怀。在具体落实上,教师首先要做出改变,既要加深对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理解,还要提高对学生个性的认知。前者是为了丰富自身的音乐素养,后者则是为了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只有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灵活地掌控教学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音乐教育,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其审美能力和人格品质也会在持续的艺术接触中获得显著的提升。
(二)树立科学辩证的音乐教育观
历史证明,事物始终在重复着变化、发展、稳定、矛盾的历程,客观环境的异同,使固定时期的正误有了特殊的含义。理论提到,哲学具有时代性,某种哲学只有在特定的时代才有其历史意义。在这点上,音乐教育与之相同。历史上,音乐教育曾经有过各种理论观点,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彼此各有所向、互相对立。然而正是基于这种对立和统一,音乐教育才取得了今天的进步。因此,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应是有所侧重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稳定而有效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形成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应当肯定,这种教育观念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它是基于我国国民大多缺乏艺术认识、艺术素养较差提出的教育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艺术在我国的普及。然而,时代在发展,“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环境。这种音乐教育偏重于形式化,存在较为严重的局限性。首先,“审美”将音乐视为客体形式,使音乐教育对于音乐的理解过于狭隘,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作品的价值混为一谈,这意味着其严重低估了音乐创作过程中无处不在的艺术思想和创新能力。审美是对物质的感知,而不是创造。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而不是主动发掘、创造的能力,这在本质上有违当代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其次,音乐的客体属性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的主观理解和体验,原因在于“审美”总是要求学生专注于作品的曲调结构,忽略了情感的多元化,这就导致了音乐鉴赏的标准化。审美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性的体验过程。要求听众以狭隘的角度感受音乐,进而得出一致的、标准的审美体验,这种同一的鉴赏方法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极大地弱化了音乐艺术的时代教育性。既然“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体系,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一定要审时度势,抓住时代特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当代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实践
根据方法论,当代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实践。音乐是人类通过无数的生活实践创造出的情感艺术。所以,由美国学者戴维•埃利奥特创立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业界的认可。音乐教育是在特定情境下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仅通过审美的方式理解音乐作品是不完整的,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如上文所说,音乐并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它是社会生活实践的再现,音乐教育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理解音乐的关键。此外,一旦音乐教育融入了实践因素,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因为音乐是生活情感的积累,而不仅是旋律和歌词的组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将音乐教育的实践因素积极地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音乐教育必须经过实践,才能体现出德育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于时展的需要,还是音乐的本质,高校音乐教育都不应该仅局限于审美。根据哲学,广大音乐教育者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合理地把握审美范式和实践范式的尺度,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前提下,充分带动当代大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从而为其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帅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朝刚,严永福.“以审美为核心”与辩证思维[J].中国音乐教育,2008(11).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松林.推进教学论研究的突破口[J].教育研究,2012(8).
[4]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流行舞蹈 艺术舞蹈 结合发展 可行性分析
流行舞蹈,是指表现方式相对自由、大众参与性较强、有较强的娱乐色彩、在较长时期广泛流行的舞蹈艺术形式,如现代舞、国标舞、街舞、拉丁舞、迪斯科、劲舞等都属于流行舞蹈的范畴。艺术舞蹈则是指由艺术家用舞蹈语言诠释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而创造出来的舞蹈,偏重于对舞蹈的艺术呈现,是一种相对正统、规范、高端的舞蹈艺术。
流行舞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舞蹈普通大众则敬而远之,这是人们对舞蹈艺术的社会需求现状,也是当前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元素不断涌入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对流行舞蹈热烈追捧,对艺术舞蹈几乎不闻不问,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促进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成为业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笔者就该课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取长补短——有助于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的共同繁荣
流行舞蹈的娱乐性、趣味性、运动性很强,节奏比较有动感,表演自由度高,大众参与度高,融合了更多时尚元素,可以在绚丽的舞台上表演,也可以关在房内自我欣赏,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交流思想、抒感、消除隔阂、增进沟通。而艺术舞蹈,表演方式比较正统,动作要领更加规范,寓意表现比较含蓄,有助于人们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虽然差别较大,但互补性强。流行舞蹈在普通大众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艺术舞蹈则在舞蹈业界拥有核心地位,而且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生活质量、欣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舞蹈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和渗透已经逐步扩大,这为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稍加扶植和引导,就一定能形成这两个舞蹈艺术门类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二、寻找共通点——促进艺术舞蹈与流行舞蹈的融通发展
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虽然各具不同特征,但作为舞蹈艺术的两种类别,其本质上也有不少共通之处:第一,主要表现载体都是人体的动作;第二,都对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的基本功有所要求;第三,都要将人体动作与音乐、诗歌、戏剧等辅助因素协调统一,和谐融合;第四,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五,进入现代后,两者融合出现在同一个舞蹈作品中的现象层出不穷,并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例如我们把舞蹈比作汉语言,流行舞蹈类似于白话文,艺术舞蹈则类似于文言文,白话文通俗易懂,文言文内涵深刻,虽然文言文相对难懂难学,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还必须使用文言文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只有了解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共通点,才能,优势互补,相互融通,才会推动整个舞蹈艺术健康发展。
三、教育先行——推动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
面对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大部分舞蹈艺术教育机构的舞蹈教学内容则与社会需求正好相反——艺术舞蹈教学课程铺天盖地,流行舞蹈教学内容寥寥无几,而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却是到那些与普通大众联系最紧密的就业领域中去,教育与就业完全脱节,这种舞蹈教学体系是不合理的。因此舞蹈教育应该给予流行舞蹈教育以更多的关注。
面对普通大众需要更多地关注艺术舞蹈的现状,我们呼吁舞蹈教育部门更多地关注流行舞蹈。在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的问题上,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舞蹈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重艺术舞蹈教育,轻流行舞蹈教育”的传统舞蹈教育格局,在舞蹈教育界大力推广二者结合教育的新模式。
四、转变观念——实现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
1.嫁接流行元素,在舞蹈作品中实现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
将流行舞蹈的随意、夸张与艺术舞蹈的严谨、细腻结合起来,使其和谐共生于一个舞蹈作品之中,这样的舞蹈作品将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演绎传统的大鼓舞时将摇滚音乐融合进去,结果是这种冲击和感染力大大超过两个矛盾个体之和。所以,对特定的艺术舞蹈进行流行元素的改造,是大有空间和市场的。
2.加强舞蹈知识培训——提升全民舞蹈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
人们对艺术舞蹈的淡漠不完全是他们不喜欢艺术舞蹈,更多的是因为根本不懂得欣赏艺术舞蹈。那么加强舞蹈知识培训、提升舞蹈艺术欣赏水平对艺术舞蹈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譬如,剧院可以多引进艺术舞蹈剧目以低廉的票价向大众开放;在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教材里添加更多有关舞蹈的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舞蹈课程;在通俗舞蹈的培训机构中适当增加艺术舞蹈基础知识的培训,这些举措将有效地推动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3.合理利用媒介资源——引导媒体向艺术舞蹈适度倾斜
目前,各类媒体有关大众娱乐的舞蹈类节目层出不穷,如湖南卫视的《舞动奇迹》、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等都有很高的收视率,普通大众可以通过这类节目关注舞蹈艺术。此类节目的推出对舞蹈文化的推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节目所呈现的内容仍以流行舞蹈为主,因此我们呼吁媒体应多开辟关于艺术舞蹈的栏目,邀请更多的电视台转播省级以上的舞蹈赛事,在一些答题类娱乐节目中适当加入有关舞蹈文化的题库等,各类媒体多管齐下,共同推动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和共同繁荣。
通过以上分析和阐述,可以看出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是有基础的,也是可以实现的。笔者希望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措施能引起业界的共鸣,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共同见证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009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A058)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宋薇.大众舞蹈的教育价值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郭声健,刘薇珊.街舞的流行给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带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7(29).
篇7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关注了人文性和工具性价值,体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及语言文字的掌握,实质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培育。基于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水平出发,探讨如何在转变语文阅读教学行为方式上以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主线的阅读教学策略。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无论思考什么内容,思考者都能通过分析、评估、重构自己的思维来提高自己思维水平的思维模式。批判性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世界各发达国家也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看做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重要指标”。[1]批判性阅读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也不否认基于其他学习经验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只不过从阅读教学出发来强化关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经验选择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
从课程的层面上来看,学习经验的选择是为了目标的达成,即要达成目标应该选择何种学习经验。在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上,学习经验或者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是第一位的。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经验上来看,大多数是集中于人文性强的文章,侧重点在于人文熏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导致语文阅读课堂中呈现为温情脉脉的情感动人模式,如果说仅有的理性化思维模式,那是在基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对文章的肢解和工具化选择,无法真正体现思维培养的过程。由此,基于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来看,学习经验的选择应注重:其一,偏重选择理性、思辨、反思、反省性的文本。文本本身是有价值倾向的,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表达目标,也导致了文本对人直接而潜在的影响。说明文、科普文类大多可以作为分析性思维或推理性思维的培育,而在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进而评估批判上的意义和价值稍显薄弱。其二,文本的解读方式即文本的二次开发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文本的价值倾向和思维导向。如果情感类文本过于注重让学生体悟情感,哲理类文本过于注重学生对所谓的人生哲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批判反思过程,直接让学生进行建构,忽视从反思到意义建构,实质上会导致的是一种浮于表层的道德说教或者是社会为人处世的狡黠。
二、方法类型掌握促进批判性思维养成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即要注重学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批判性思维包括分析、评估、创造性三个维度,即其有分析思维方式、评估思维方式和提高思维方式三个阶段。分析思维方式阶段是通过在任何情境中关注思维的各个元素:目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信息、解释和推理、概念、假设、结果和意义、观点。评估思维方式阶段是通过指出它的优势和劣势:内容的清晰度、准确性、相关性、深度、广度、重要性和公正性。提高思维方式阶段是通过强调其优势,减少劣势。由此,批判性思维的特质有:指向一定目标、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评估获取的信息、能够区分推论与假设、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能够调整观点立场。[2]由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以下的批判性阅读过程:其一,对阅读文本的准确理解。准确理解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批判性阅读是要求学生在准备、充分理解所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质疑,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进而超越文本。这里所指的理解能力不仅包括对文本的细节、主要内容的感受和基本认识,还有对文本创作风格及传达内涵方式等的准备定位。其二,通过学生分析文本的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性思维方式阶段和评估性思维方式阶段。分析性思维阶段需要学生运用质疑和反省的方法进行。即学生能够进行对抗性的阅读训练,反思文本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反思、质疑文本表达内容或文化价值不是否定,可能是对不合理主流观念的否定,也可能是对合理观念的深层次理解。其三,基于批判反思过程的意义建构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阶段。批判不是一味的否定,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质疑评估的过程中,重新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实现知识、观念的内化,从而实现学生、经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实现文本阅读的本体价值。
三、教师推进手段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
如果说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养成是实现学生、经验、文本之间的对话,即理解、质疑、反思、评估、意义建构、创造性认识的话,那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行为就是起到桥梁的作用,如何使用媒介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作为辅助者、引导者的教师行为作用在于提供一个思维方法的过程。所以美国的教育方案指出“拥有共同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师‘批判群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3],即教师群体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也是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手段的重要性。其一,教师群体基于共同观念和价值选择的批判性思维的显性表达,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批判性思维,还要具有转为实践性思维过程的工具。其二,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力,以问题推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或苏格拉底问题式,逐步实现批判性思维过程。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上,以基于事实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过程,以基于偏好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分析分本的过程,以基于判断的问题来促进学生评估的过程。以准确严谨的问题表达方式和层次递进的问题指向思维的逻辑过程及思维的合理性过程。其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方式,逐步体现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这种对话过程,主要体现为教师作为平等方基于不同问题类型的层次递进的追问过程。对话意味着否定武断的答案,意味着平等观念互相解构及建构的过程,意味着对最终呈现的协商或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四、转变评价导向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
课程的评价取向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的落实倾向,采取什么样的评价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将反作用于教学组织过程和目标的设定。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及其所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及文化采取理性的审视和批判的态度,从而独立建构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方式的过程”。[4]即以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为第一位,进而实现语文课程阅读的其他价值实现。由此,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应以此为基本价值导向:其一,关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养成。学习经验只是素材,只是媒介,更关键的在于方法的掌握,从而将阅读教学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其二,课堂评价的准确定位。避免无诉求的单纯鼓励,也避免武断式的霸语性评价,应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即理解、分析、评估、意义建构和创造性认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进阶设计评价导语。其三,阅读教学成效的评价,削弱知识掌握的评价,导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组成的评价,综合体现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养成的层次过程。其四,考核评价问题应关注思维的递进过程和逻辑严谨性,避免非同质思维方式的组合呈现。
关注批判性阅读教学具体的学习经验分析与选择、目标导向的明确、具体问题设计本身及问题推进策略、具体情境下的对话智慧和实践性能力显性化,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的阅读教育情境来实现。
【参考文献】
[1][4] 刘正伟. 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8.
篇8
摘要本文从分析西方童话《考罗琳》(中译名《鬼妈妈》)和东方童话《千与千寻》之间的相似点出发,证实了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一些童话文学理论,并从这个角度管窥了东西方童话主题的一些相似性。
关键词:童话 《鬼妈妈》 《千与千寻》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吸收了神话的思维特点和小说的叙事特点,兼具了神话想象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以及小说艺术中的叙述故事的各种技巧。童话并不是只为儿童而创作,更是为成年人所接受。东西方的童话,虽然有着不同的渊源和发展轨迹,但是发展到今天,在某些童话作品中,还是能发见东西方童话的异曲同工之妙的。
1938年,《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作者,英国学者、作家J・托尔金(J.R.R.Tolkien)应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邀请,作了一个“安德鲁・朗”讲座,题目是《论童话故事》(《On Fairy-stories》)。这篇文章于1947年发表在《写给查尔斯・威廉的文章》(《Essays Presented to Charles Williams》)中,后来又与短篇小说《尼格的树叶》(《Leaf by Niggle》)一起收入他的文集《树与叶》(《Tree and Leaf》)中。1966年,巴兰泰恩出版社(Ballantine)出版了《托尔金文集选读》(《The Tolkien Reader》),把《树与叶》收入其中。《论童话故事》这篇长文成为重要的童话文学专论,阐述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中有很大影响的童话文学观。在这篇长文中,托尔金阐述了童话故事以独特的方式提供的四种要素:幻想、恢复、逃避、慰藉,以及人类的最基本愿望的满足。由此可以看出,童话故事并不只是写给儿童的,更多的也是写给成年人的。甚至,那些经典童话故事可以穿越时间,跨越国度、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界线,为全人类所欣赏,给全人类带来启迪。进入21世纪以来,东西方的童话文学市场甚是繁荣。日本童话《千与千寻》(2001)和美国童话《鬼妈妈》(中译名)(2003)虽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分别来自于东、西方文化,但在表现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特点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 关于《鬼妈妈》及其作者尼尔・盖曼
《鬼妈妈》的作者尼尔・盖曼(Neil Gaiman)是一位移民美国的英国作家。他于1960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当代奇才,其创作领域横跨了幻想小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儿童小说、漫画以及歌词。他的作品不仅部部畅销,更是获奖无数。他被《文学传记词典》列为当今世界的十大后现代作家。恐怖小说大师作家斯蒂芬・金称赞他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库”。他的小说《星尘》(《Stardust》)获“创神奖”,《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更是获得过星云奖、雨果奖等多项荣誉。他于2002年出版的中篇童话小说《考罗琳》(《Coraline》,中文译名《鬼妈妈》)获得了2003年度的雨果奖以及布拉姆・斯托克奖,这部小说被誉为恐怖版的《爱丽斯梦游仙境》。该部作品于2009年继《星尘》和《美国众神》等作品之后被搬上了银幕。电影以动画形式出现,表现了一个叫考罗琳的小女孩,在她家搬进新居之后,偶然一次机会,她打开了一扇紧锁的门,这扇门通往另一个世界――一个鬼魅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她有另外一个“妈妈”,这个亲切的“妈妈”有一双黑纽扣眼睛,她要把考罗琳永远地留下来。为此,“另一个妈妈”用尽各种手段,如仿造了考罗琳的真实世界,甚至还把考罗琳真正的爸爸妈妈抓走。为了拯救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以前已经被鬼妈妈夺走灵魂的孩子们,考罗琳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打败了鬼妈妈,并和自己真正的爸爸妈妈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中。
三 关于《千与千寻》及其作者宫崎峻
宫崎峻(Miyazaki Hayao)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宫崎峻创作的动画片很多,其中包括《风之谷》、《龙猫》等,更是获奖无数。2001年,他的《千与千寻》上映,创下了超过300亿日元的票房,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票房怪物。该剧还获得了奥斯卡、威尼斯、柏林等电影奖项。该童话讲述了一个名叫千寻的小女孩,在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新家的林中小路时,爸爸将车意外地开到了一个古老的城楼前,城楼下面有长长的隧道。好奇的父母带着她走了进去,结果隧道的那边是另外一个世界,父亲却误以为这是以前盖的仿古游乐城。父母看到空无一人的小镇上,屋里摆满了诱人的食物,便大吃起来。但过一会儿,当千寻再看父母时,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猪。原来,那是神灵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千寻为了救父母,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冒险,表现出善良、纯洁、聪明和勤奋,最后她终于和父母一起回到了现实的世界。
四 《鬼妈妈》和《千与千寻》的相似点
1 成年人与儿童的形象特征
这两部童话都是表现成年人受到诱惑而堕落或迷失,而由抵制住诱惑的儿童来救赎其成年的父母。在《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因贪吃供鬼神之物而变成了猪,但千寻却从始至终忍住不吃鬼神世界的东西,而一直保持着人的样子。《鬼妈妈》中的考罗琳的父母也被鬼妈妈欺骗而被装进了玻璃球里,而考罗琳任凭鬼妈妈用美食、玩具、温暖的关爱等等引诱,也一直没有上当。
在这两部童话中,千寻和考罗琳都是在另一个世界中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善良而最终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自己的父母,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重新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中。两部童话都表现了成年人禁不起诱惑,表现了成年人入世太深,失去了天真,太过于物质,而这些恰恰都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相比之下,儿童似乎是这个世界的希望,濒于堕落的成人世界需要由孩子来拯救,来自东西方的这两部电影在这点上达成了共识。
2 两个世界
托尔金认为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世界,即“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童话故事是一个独特的第二世界,是让心灵光顾的奇妙世界。童话故事作为幻想创造的第二世界,要有怪异和神奇的因素,要把平凡的事情和神奇的事情结合起来,把虚构的故事和真实的故事结合起来,要使故事里发生的事情具有可信性,读者可以在故事中发现相似的生活经历。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朱光潜在《朱光潜谈美》一书中曾经指出,艺术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了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现实世界是有限制的,限制了人的某些自由,而“人不安于此,于是有种种苦闷厌倦。要消遣这种苦闷厌倦,人于是自架空中楼阁。苦闷起于人生对于‘有限’的不满,幻想就是人生对于‘无限’的寻求……文艺就是幻想的结果。它的功用在于帮助人摆脱实在的世界的缰锁,跳出到可能的世界中去避风息凉”。
托尔金和朱光潜这两位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大师,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一个相似的理论,那就是人类渴望在虚幻的一个世界中寻找慰藉,而童话就能够给人们提供这种满足。
在《千与千寻》和《鬼妈妈》这两部童话中,都各自出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作为故事出发点的现实世界,一个是虚幻的世界。在《千与千寻》中,千寻是在现实世界――虚幻世界――现实世界的一个回归的过程;《鬼妈妈》中的考罗琳是在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之间的游走。在《千与千寻》的现实世界中,千寻的爸爸妈妈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搬到了自己心仪的新居,却全然忽略了千寻对原来熟悉环境的眷恋;而虚幻世界中,汤婆婆的魔法、无脸男的单纯和物质、白龙的友情等等,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们的一些渴望。在《鬼妈妈》的现实世界中,考罗琳的父母代表的成年人已经迷失在没有神秘感、没有敬畏、没有生活情趣,乃至亲情淡漠的世界中;而在虚幻的世界中,有美味佳肴、新奇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父母的温柔笑脸这些对人类需求的满足。两部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现实世界是无趣的,而虚幻世界是鬼魅、诡异、多变的,是充满诱惑的,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人类内心的种种欲望。
由此看来,人类是渴望某些虚幻之美的。在存在着太多的功利、压抑、残酷竞争的现实世界里,人们渴望超越现实的平庸,渴望在虚幻的世界中获得心灵的解脱和慰藉。
然而,虚幻世界再光怪陆离,再充满诱惑,终究不是人类久留之地。人类必须从那个世界逃离挣脱出来,因为那个世界最终会让我们迷失,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是危险的境地。两部童话都透过虚幻的世界反映出人类的欲望与贪婪,这些贪欲其实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如果任凭其发展下去的话,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3 关于名字
在《千与千寻》中,千寻在虚幻的世界中被命令改用“千”这个名字,白龙告诫千寻,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名字叫“千寻”,这样才能回到自己的真实世界;而当千寻帮助白龙想起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时,白龙才变回到真正的自己,并且能回到自己的世界。
在《鬼妈妈》中,考罗琳不止一次地校正被别人叫错的她的名字。而且,《鬼妈妈》里的被困灵魂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个突出的表征――纽扣做的眼睛)……。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两部童话,都提到了在虚幻世界中要记住自己的名字,才不会迷失在那个世界里,成为那里的俘虏。其实,虚幻世界里的自己的名字象征着自己童真的本性,象征着自己的人性。借用禅宗的术语即“本来面目”。两部童话都向我们表现了:在充满诱惑和贪欲的世界里,我们不该失去的,是自己本有的那份童真。人性在,心就能不被诱惑所牵引,也就不会迷失自己。
五 结语
美国的《鬼妈妈》、日本的《千与千寻》,两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童话,却为全世界的成年人所喜爱。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H.A.Taine)曾经在他的论著《艺术哲学》(《Philosophy of the Art》)中指出:
“倘若浏览一下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会发见它们都表现一个深刻而经久的特征,特征越经久越深刻,作品占的地位越高……那种作品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一个民族的原始的本能与才具,或者普遍的人性中的某个片段和一些单纯的心理作用……许多完美的作品还表现几乎为人类各个集团所共有的感情与典型。”
西方的《鬼妈妈》和东方的《千与千寻》异曲同工地表现了人性的某些特征,因此能够成为经典童话,甚至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因为这两部童话中都体现了人类的幻想,体现了人类对现实的逃避,成年人可以从中获得共鸣。而在童话中,人类在现实中的某些失落也能够得到些许的慰藉。两部童话分别被拍成了童话电影,除了故事情节以外,还通过色彩、画面、音乐等元素,让观众在欣赏美的同时,体会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童话在观众心里于瞬间成为了永恒,而那些内涵镌刻在观众心中,成为了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人类的共同的审美对象。
参考文献:
[1] Gaiman,Neil.Coraline[M].New York:HarperCollins,2002.
[2] Tolkien,J.R.R.The Tolkien Reader[M].New York:Ballantine,1966.
[3] [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 李芸:《用音乐解读〈千与千寻〉的世界》,《电影评介》,2008年第5期。
[5] 刘文杰:《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童话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舒伟:《走进托尔金的“奇境”世界――从〈论童话故事〉解读托尔金的童话诗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7] 吴娜:《劳动与爱的寓言――日本动画的巅峰之作〈千与千寻〉分析》,《世界电影》,2009年第6期。
[8] [美] 尼尔・盖曼,杨玲玲译:《鬼妈妈》,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篇9
关键词:远藤周作;日本文化;宗教观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5-03
一、引言
日本的神道教可以说是它的本土宗教,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它对日本的社会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思想、性格。日本是泛神论的国家,日本的国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大多数日本人虽然置身于某种特定的宗教外,但是对于认知外的力量的存在保持着一种敬虔。日本的读卖新闻有过调查,有的占26%,没什么信仰的占72%,在大多没有特定的的问题上,认为日本人宗教心薄弱的占45%,并不如此认为的占49%。对祖先的敬意持有者占94%。在自然中存在着超越人类的一种力量,有这看法的占54%。占了大多数。
神道中的神,是先祖的灵然后是自然,例如太阳神、风神。也就是祭祀海山河这样的实在体。也就是日语中的八百万神,意为许多的神。对于日本人来说,只是来源于[神]这个词汇的解释,和全知全能的神没有关系。
一年中的节庆
从日本人的节日可以看出这种宗教的多元性。从日语广辞苑词典对于神的解释来看;[一种超越人类,隐藏不见的存在,在人的认知以上,能降祸富的灵。人类敬畏并信仰他。最高的支配者。天皇。][神社中祭祀的灵。]危害人间,令人生畏的东西,雷虎狼蛇等][基督教的宇宙的创造者,全知全能的上帝]。从对这一词的解释中我们能窥见一斑;日本人对神的概念的多元性。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作品,大部分与基督宗教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两部是《沉默》、《深河》,这两本书也被视为20世纪日本文学代表作。本文探讨的非远藤周作的文学技巧,而是他的作品中的思想,主要是基督宗教,这是远藤作品的核心与灵魂。关于对神、人性、人生的思考。是对于人生的终极问话。本文着眼于《深河》这部作品,在此远藤周作不仅描述了自身信仰追寻的历程,同时也展开了对日本人的信仰本质的追问。宗教与人与文章是不可分割的,宗教的感情与认知也由国家、时代、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远藤的作品中论述了神学中的神是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神的包容性是唯一的,是绝对真理,也具备所要求的共有性。神的普遍性是注入在周而复始的天地万物中的爱。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这种似乎矛盾的神的概念。在本文里先考察他的生平与时代的关系,由此可见远藤自己的人生河流,以及作品中这些人物的人生河流,带出的人生、生命、文化的思考。引人去追寻生命的脚踪,生命的真谛。
二、远藤周作的生平
远藤周作1923年生于东京巢鸭,有一年长2岁的哥哥,父亲在安田银行(富士银行的前身)工作,3岁的时候父亲工作调动迁往大连居住。10岁的时候父母离婚,随母亲回国,住姨母家,姨母也是天主教徒,所以常带他去教会。18岁时上了上智大学,后考入庆应大学文学部。后征兵体检合格,但是患肋膜炎而延期入伍,之后战争结束,他幸免于难。1950年远藤周作为了学习法国的天主教文学,战后初期去法国留学,进入里昂大学,留学时了一些法国见闻,随笔发表在『群像『天主教要约上。1952年因患肺结核,后移住巴黎。因病情恶化,第二年回到日本。1953年7月在早川书房出版[法国大学生]随笔集。开始踏上评论家道路。1954年在文化学院任讲师,1955年小说《白种人》获得第33届芥川文学奖。1957年《海与毒药》发表,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获得新潮文学奖、每日出版文化奖。1960年至1962年因肺结核病入院治疗,在此后的作品大多以宗教主题展开。1960年《沉默》获得谷崎润一郎奖,《死海边》1973年,《侍》1980年获得野间文艺奖。晚年的代表作《深河》1993年获每日艺术奖。著有长篇小说《小小的青葡萄》、《我、抛弃的、女人》等通俗作品,也有戏曲《黄金国》及以用风趣幽默的文笔写的《狐狸庵闲话》获得好评。1981年作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85年任日本作家协会的第10代会长。1988年荣获日本文化功劳者奖。1995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1996年因病离世。
三、《深河》中故事的展开与人物
这本书共有十三章,其中五章是[叽边物语]、[美津子物物语]、[木口物语]、[大津物捂]、[沼口物语]。这故事以这五人登场为展开。这五个登场人物可以说是远藤的分身。例如:沼田少年时代的环境和远藤的少年时代相近。摘录书中一段:幼年时代,沼田在大连度过。记忆中的大连到处遗留着俄罗斯风情的建筑物,有日本罕见的红砖建筑,住宅排列整齐,以广场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道路,还有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少见的洋槐、白杨等林荫树,那里住有暴发户心理,低俗而又蛮横的日本人,他们轻视那里的中国人。沼田象征着他的少年时代的体验,他与自然的关系,叽边象征着对妻子的爱情,美津子的失落,大津在法国作为留学生时代的苦恼,大概也就是描写了远藤在法国里昂留学的观景。可以说,远藤周作以通过这五人人物的登场的身影来表现他的人生、他的思考。这五个人物的人生河流汇集了远藤周作在这世上的人生河流。书中以各个人物的人生展开叙述,然而却是在对基督教普遍性的探询,对基督教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的探求。这是通过[大津的人生]为线索的,书中大津的人生占了很大的位置。同样我想在远藤周作的人生里也是这样,一生的追寻。主人公大津的信仰语言,表达了远藤周作一生的苦苦思索。远藤是说了他想说的,做了他想做的,写了他想写的。远藤是把爱为教导的基督教以小说的形式让更多人能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也许远藤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对自己的想法有共鸣,不要有宗教的争论,让世界里多一些爱,也许他抱有这一想法,也许他没法做到这一些,一个人的人生那么短暂谁又能做到呢。书中主人公大津说[你背负着人们的悲伤,登上死亡之地,现在我模仿你。]此处的你是指耶稣。大津在模仿耶稣的生活?请看书中的节选。美津子:真是笨,你为了洋葱一生奉献,你想模仿洋葱,这种憎恨和有利己主义的世界会变化是没有可能的。你在这里那里被驱逐。结果是,断头被人用死人的担架抬走。你的结局是无力的,不是吗?在书的尾声:美津子转向水流的方向。“我不是真心祈祷,只是模仿”。她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在心中辩解,“跟模仿爱一样,我只在做模仿的祷告。”“我知道存在人间之河。我还不清楚那条河的前方有什么,可里历经过去许多过错,我稍微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知道对谁祈祷。或许是对大津追随的洋葱,不,不一定只限定洋葱,或许是对某种巨大永恒的东西。寂寞无聊的美津子受大津的影响所发生的改变。从迷茫的失落的人生看见了人生的希望与意义。这里是小说的高峰,也是点睛之笔。
四、印度恒河的解读
故事的地点在印度的母亲河恒河边,瓦拉纳西城。一个多宗教的地方。也是印度教徒朝拜的著名圣地。人们不辞劳苦跋涉到那里诵经,苦行施舍,在恒河中沐浴,很多教徒都希望死在那里,让尸体浮在水中,将骨灰撒在河中,不管他富贵、贫贱,一律被河所包容,一切罪孽都会被洗净。远藤在这里的笔墨,隐含着人们想借自然(河水)实现自己的救赎,真的能做到吗?河水是一个属于物质的世界,它不能带给人们灵魂的拯救。河水无声往前流,带走了在其中的人们的烦恼、痛苦与盼望。在小说的开始,远藤的伏笔下隐现着一条河,大约由此象征圣经中的约旦河与施洗约翰。从而引出一条真正的救赎道路。我们来看圣经中记载的约翰的对话。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吧?”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我不是。”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这就是约但河外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做的见证。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五、远藤周作信仰道路上的求索
摘录小说的几段话,透过主人公大津,我们可以看见远藤周作为日本人的宗教观。在神学院我经常被批评的是:在他们看来我意识中隐藏着泛神论的感觉,身为日本人的我,无法忍受对大自然生命的轻视。欧洲的基督教无论再怎么清晰,富有理论,认为生命中有起秩序,这些人终究无法理解“仔细一看篱笆上芥菜花盛开”这样的情景。当然,他们偶尔也用同样的口气说芥菜花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但其实,内心里并非认为二者是相同的。大津认为人和花的生命是相同的,花是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用花卉和树木祭拜神灵。在佛教寺庙里,人们把花插在花瓶里供奉。在许多祭典节庆上都与花有关。可以看出日本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对自然的态度也反映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单纯的喜爱,与他们的各种祭祀活动融合在一起。这种日本文化深深影响着大津的宗教思想。现代世界,最缺乏的是爱,谁也不相信的是爱,受人嘲笑的是爱。至少我要耿直地跟在洋葱之后。远藤周作的信仰受其母亲的影响,在他的神学思想里,神自身就是充满爱的大生命,他包容了大自然里的人,花草树木,如同母亲般的爱。我想远藤周作也是在寻求一种新的传道方式,走上一条国际化的宣教道路。不过分注重教义,而是寻找传播神的爱。小说最后出现的一位真实的人物;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沙修女,应该是对远藤周作的神学思想的最好的诠释。特蕾沙修女离开自己的国家,自己富裕的家庭,来到了贫穷的印度,而后又走出了环境优美的修道院,走进了贫穷肮脏的街头。帮助那里的贫民乞丐。她用爱的温暖去帮助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抛弃的人、流浪的人、内心饥渴的人。她用行动去传播神的爱,她是一位基督爱的实践者。远藤周作借着特蕾沙修女的身影表达了自己的信仰。我想可以说远腾周作是一个真诚的信徒,一位虔诚的耶稣基督的追随者。
六、结语
在《圣经》里耶稣宣称他自己就是“真理、道路和生命”。信他的得着生命,不信的人得不着生命。这样的思想价值体系是绝对并且也是排他,也正是遭人说不宽容的原因。可是耶稣在世对于那些反对他的人是那样的宽容。他宽容到任凭人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甚至却在死前为他们祷告,求神赦免他们的罪。这是何等的宽容与怜悯!这是神对人的爱。远藤周作也在说神的包容,是否也想探讨宗教的多元性呢?他是否有受到一些宗教哲学家的影响呢?但无论怎样,他知道人们只有借着耶稣基督才能罪得赦免得拯救与生命。大津和修女一样都在信靠他,追随着他。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远藤周作借着大津说“我很孤独,所以向可能也孤独的你诉说。好可怜,我很孤独……在这里可以看见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一个基督信仰者的孤独身影,一个真理探素者的思索,虽然有痛苦,但并没有使远藤周作放弃他的信仰,在小说的尾声,修女:“在这世界我们只相信他。”可以说是远藤周作的心声吧。看到尾声会给人一种感觉――结束了吗?似乎还没结束。在视线的前方,河流缓缓弯曲,那儿波光粼粼,就像永恒的东西。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
[2]卢恩.本尼迪克.2005.菊与刀[M].廖源,译.北京:中国出版社.
[3]远藤周作,林水福,译.2009.沉默[M].海口:南海出版社.
[4]远藤周作,林水福,译.2009.深河[M].海口:南海出版社.
[5]路邈.2007.6.远藤周作――日本基督宗教文学的先驱[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篇10
如果以一个纯正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自然万物,我们会发现大凡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东西都不是以绝对完美的姿态存在的,多少会有些缺憾。有时候抬头仰望天空,可能会看到白云朵朵,休闲的游荡。这种自然的杰作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美好的,可是如果以一个处处追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物的话,白云朵朵也未必是我们心中舞台上的完美主角。因为云彩是缺憾的,从形态上讲它所构成的图形并不是数学含义上的正规图形,它的边缘处有很多不规则的“缺陷”;从存在时间上来看它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有时候稍微不注意它就悄悄地散去了,不留一点一丝的痕迹。
当然,如果只遵循科学上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分析云朵的话,它绝对够不上称之为完美的产物。可是,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很少会有人觉得白白的云朵是不美的,相反还会有更多的人为其吟诗作画,赞美不止。究其原因,这其实就是一种缺憾美的呈现。依我看这所谓的缺憾大概就是美的一部分吧,说不好也可能是美的真正价值所在。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节课在我记忆里显得非常的深刻,至今都难以忘怀。记忆中的那节课是语文课,讲的是英法联军的历史。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对于圆明园废墟最大感受是什么,我当时不知道是怎么了,第一个就举起了手。站起来后,说了一句“一种残缺的美”,结果引得堂下同学一阵唏嘘,似乎大多数人都对我的回答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老师让我阐释一下我的回答,可我也没能给出最好的解释,结果是兴奋而起,却失落而终。这段记忆一直深深的埋藏在了心里,一直都未曾忘却。说真的,真正让我铭记的并不是因为当时的尴尬气氛,而是对那句“神来之语”的强烈探索欲。这几年对这个问题隔三差五的思索也说不上是为什么,我只是想探究一下历史与现实,完美与缺憾之间的联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自己的所想所感真实的写不来,给自己一个觉得心安理得的答案。
时隔五年,我的人生阅历以及知识储备都超过了以前,这五年中去过了一些地方,也认识了一些天南海北的人,看过了一些书,也似乎略微懂得一些以前未能理解的道理。虽然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能够开始解读五年前的那个答案了,可是仍旧有一种声音于无形之中对我自身的成长做着一系列的否定。现在谈起那个答案,虽然早已是成竹在胸,可我仍然觉得需要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做一些简单的梳理。
记得去年的冬季特意去了一次圆明园,本以为会收获良多,可是当我真正到了圆明园门口的时候却没有进去。不是因为简单的门票的问题,而是内心之中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声音在悄悄地拒绝着我进入那座让人无法忘记的园林废墟,拒绝聆听那段屈辱的历史。另一个原因是,我不想让我心中幻想的那个美过早的消逝。徘徊,再徘徊之后,最终还是没有进去。临走时,又瞥了一眼它的面孔,没有遗憾也没有失落。因为我知道我和它一定还会再次邂逅的,那时的离去只是我还没能给自己找到一个见它的理由。我怕我修行太浅,怕会因为它的残缺而感到一种难以抵御的伤痛。
在人间和天堂之间过往的人群,如同上帝这个导演安排下的演员,演员们虽然大多都有有自己的灵魂与思想,可总是受时光剧本的操控。我觉得这个剧本中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是宇宙间最伟大的悲剧。因为演员们不管在舞台上演绎的有多么的完美,终究逃避不了全皆死去的结局,甚至连谢幕的机会都不会有。这一切似乎还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部最伟大的悲剧竟然连一个观众都没有,也更不要谈什么美学理论,观众心理学理论了。既然如此,这无疑便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了。我觉得事物越过于完美,缺憾越显得明显,因为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东西。
再美的东西也会有缺憾,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却认为生活中所遇见的缺憾也并非都是一无是处,相反却能给人带来种种源源不断地灵感。这种灵感不但能激发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换种思维方式的话,缺憾或许就是生命送给我们最为珍贵的礼物。那么,什么又是灵感呢?其实,我心中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我只是觉得灵感来源我们记忆,来自于我们对于生活的亲身体验。而记忆就如同我们自己亲手编织的童话,其中有着太多太多我们难以忘怀的故事。
我就悄悄地叙说一段简短的故事吧。一个月前,我和一位胖胖的师哥去了郑州的二七塔,一是为了追忆缅怀一下先烈的光荣事迹,其次是为了登塔远眺,排解一下那段时间里的种种忧愁。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去看风景,不是因为我青睐于孤独,而是我觉得一个人旅行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一些不一样感受。记得那次看的很快,没有来的及细细的观赏就已经爬到了塔的顶端了。没有多大的欣喜,只是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遐想与沉思。
我好像忘记了是在第几层了,只记得在一个拐角处看到了一张大大的图片,上面赫然的写着“残缺等于美”的字样。一瞬间,我惊呆了。关于中学课堂上那个答案的回忆一股脑的涌上心头,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样的去梳理,更不知道我是否能够找到了一些解释“一种残缺的美”的话语。我也忘记了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站在二七的塔最高处去俯视着四周的美景,只记得在那一刻我觉察到了生命脆弱。当一个人于天塔之间,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的时候,不禁的感叹生命的渺小。我默默的看着走来走去的人群,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一切,明白了五年前无意间说的那句“一种残缺的美”的真正的意义。
毫无疑问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满地的建筑残骸都在真实的诉说着晚晴政府的懦弱,真实的吐露着英法联军的野蛮与残忍。这一段历史对国人来说是一段毫无光彩意义可言的历史,是每一个有志向的国人都为感到无比惋惜的历史。有很多事件的经验告诉我们,记住历史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开始,是一个国家重新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当然记住的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激发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其他的民族的仇恨,也不是要等到有朝一日我们强大了然后拿起枪炮冲进他们的领土,毁掉他们的一个宫,血染他们的一条河。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冤冤相报何时了”。我觉得这简单的话语,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的内涵,足以映衬出一个民族的心胸与气魄,足以证明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虽然在一段历史之内战乱不断,但那都是局部的内部战争,很少出现过像凯撒大帝,拿破仑那样的远征将帅。或许我们的历史中有很多很多的缺憾,可是我们一直有一个足够称的上完美的民族底线,正是这个底线掩盖了无数的缺憾。当然这种掩盖并不是一种不知羞耻的遮掩,如同一只神奇的画笔,将伤痕描绘成了一个灿烂的笑脸。我觉得缺憾有时候就是一种美,一种能够发人深思的别样美景。我想,这就是我对那个答案的阐释吧。
答案虽然可以解释了,可是我仍然没能给自己找一个足以释放情怀的理由。也许我还在后悔做过的一些东西,也许我想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趋向于完美。
世界上最难以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心满意足恰恰是最难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将心满意足当做内心对于自身的肯定的话,那么这就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然而,缺憾也是完美的一部分,承认完美便意味着是对于缺憾的理解与肯定。可是,知足常乐,事事心满意足的人究竟有多少呢?为什么承认缺憾的人很难得,因为有太多的人为了不断追求完美,却离完美越来越远。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一定会有一些人在抱怨着这个社会的不公平,抱怨着生活的不够完美,甚至于抱怨着自身有太多太多的缺憾存在。可是,仔细的想想这个世界真的可以达到一种绝对完美的状态吗?假如若干年之后全世界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没有了国界,也没有了种族歧视,即使这样真的就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吗?其实追求完美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能够将完美的看透的强大内心。
常听人说,“有些人一生追求的就是一些人与生俱来的”。这句话虽然说的很现实,也很有道理,但却不能真正的道出生命最为本质的含义。如果将这句话涵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话,他所能解释的未免也太过于局限性了。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财富,可是毕生的金钱总和却远远不如一个不做任何努力的富二代一辆车的价钱。看到这些我们能都想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即使是圣人在世想必也会发些牢骚,抱怨一下社会的不完美吧?抱怨或许是一种发泄的方式,但是人却不能一直的抱怨下去。因为生命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稍不留神有些东西将永远都不会再次出现。
换个角度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在自身的学识与修养上面,我觉得只有这些无形的东西才会真正的使人看到世界的不同与精彩。学习进取的权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有太多的人忘却了这些本该记住的东西,太注重于金钱与权利了,失去了对于生命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太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不见得就会得到快乐,有时候他们就如同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蛙,总想着跳过一颗百米的高的大树,为它的观众们献上一个完美的惊世一跳。可是青蛙毕竟不是神仙,无法做出那完美的一跳。其实青蛙不妨重新的认知一下自己,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多给自己留下一个保留缺憾的理由,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受伤,惹他人发笑。
对于缺憾与完美的探讨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我只是想借此来找寻一个关于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我是否已经得出了结论,正如我无法留住过去看到未来一样,依旧是迷迷糊糊,依旧是难以回答。有时候对于某一个问题本以为已经找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可是又有了新的疑问站了出来对原先的那个答案做出了近似于残酷的否定。总以为自己懂得太多,可是越去探索越去创造就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太少。
周国平先生说,“我们只有一个人生,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吧。”只有一个人生不假,无法改变更无法逃避,可是怎样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呢?我知道做事情必须有一个底线,可是即使在底线之下的事情又有哪些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呢?大多受到了生活中种种因素的压迫,去做着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觉得我这二十年的生命中就做了太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了,不是不敢反抗,而是别人都在那么做,没有了反抗的意识。比如说上学期间的种种考试。我虽然不厌恶考试却从来也没有喜欢过,只是被逼的太深,无法逃避只能面对。我觉得考试并不是伟大人物的真正改造者,真正创造伟大的是内心自觉地追求与探索。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世界上很少有因为考试作文而名垂千古的大作家。如果不赞同我的话,不妨仔细的想想,我们究竟能想起几篇科举状元所做的文章呢?
考试固然有弊端,可我也并非是在一味的批判考试。我认为考试对于人类的发展当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一个民族的历史选出了众多优秀的人物。可是我想说,一个拿到满分的考生不见得就意味着得到了完美,相反得到也可能是缺憾。一个伟大的人物想必是一个容易理解和接受缺憾的人吧,只有这样他才能走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