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7 22:5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篇1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当人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把希冀的目光再度投向教育,注视学校的微妙时刻,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成当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有近三十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地理教师,我也在辗转腾挪扬弃吸纳之中探寻着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面对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学子,尤其是经过新课程改革洗礼的高一新生,怎样使他们学业达标,学得精彩,单靠传统方法技艺已经远远不够!他们要的不是偶尔一节两节课的精彩。不想单靠自己刻苦努力获取优异成绩,他要的是每一节课堂上都有的欢乐,受益与美轮美奂般愉悦的心情,你若不给,他们的兴趣会义无反顾地转向他方!

鉴于如些严峻而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撷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用科学系统、新颖时尚的手法来重塑全新的地理课堂,是我目前正在尝试探索的目标。其中“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处理的教学设计探究”,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梳理

以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Ⅰ为例,全册五章十六节二十二课时。参考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出的教学重点三十八个,教学难点三十四个。再根据关联分类,重难点完全一致(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有六个课时。重点包含难点,难点只是重点的核心或一部分有十三课时,剩下的就是难点与重点关联不大的为三课时。

实际上,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完全一致、兼容并包或者关联不大等关系往往忽略。主要是它对单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影响较小,只有对全册教材统备时,它才能显示出模式化处理的优势!而正常备课中关注更多的是重难点的属性分类,我校地理教研室,根据多年实践将其分成认知类重难点、理解类重难点和应用类重难点。由于它来源于教学实践,经过多轮应用反馈升华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效果一般都很好!

仍以前面的标准为例,全册五章二十二课时中,属认知类重点有二十一个,难点五个;属理解类重点七个, 难点是十二个;属应用类重点九个,难点十六个。

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基于教学设计对教材重难点的实用性处理,不妥之处肯定存在。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探索中,在高效课堂应用创新中,性效则果非常明显!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处理建议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教学方案有效性并做出想应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又可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的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检测评价设计。其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对教材重难点问题的处理设计又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怎样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设置的情景、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 我们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难点,进行不同的材料搜集,问题情境设置,组织不同的学生课堂活动,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探索高效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篇2

【关键词】基本形;理论;美术;课堂;应用

“基本形”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在心理认知发展和美术视觉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之一。它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直觉式反映,这种直觉式反映主要通过非逻辑、非抽象的概括和简化表现出来。它与成人通过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简化,进而掌握人物形象或者物体大体轮廓的过程具有质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说尽管成人和儿童获得“基本形”的结果相同,但是获得“基本形”的过程及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

一、“基本形”与简单绘画教学

在小学第一学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按照成人对“基本形”的认知过程来教学,那么必然会违背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例如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会把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放置在一起,让学生分析其形状上的共同点,最后得出以上物体皆为圆形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以后在画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时,可以先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刻画细节。很明显,这就是一种完全成人化的“基本形”思维模式,这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完成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的美术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要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要传达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第四,要丰富小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第五,要保证小学生获得并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第六,要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首先带领小学生认知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然后让学生以这些“基本形”为主要构形元素来创造新的视觉形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圆形为案例,采取了如下做法来实施以上教学设计。第一步,带领学生对各种圆形进行充分地认知;第二步,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并用美术技法来表现所认知过的各种圆形的物体。在这一环节中,小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慵懒的太阳公公,慈祥的月亮婆婆,明亮的眼睛,紧握的拳头,妈妈刚买的手表,灰太狼的飞船,红太郎的平底锅,蓝精灵的帽子,大头儿子的脑袋,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西瓜、浑身长刺的榴莲……不一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圆形就布满了孩子们的画纸。第三步,我拿出一包橘子,每组分一个,让大家触摸、品尝,在这同时我给大家讲述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散文“小橘灯”的故事:1945年的除夕之夜,聪明懂事的小女孩对生病的妈妈的担心,对爸爸归来的渴望,讲小橘灯那昏黄明亮的灯光所代表的含义……最后让大家带着情感去画橘子,教室里安静极了,他们画得是那么的认真。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完成对橘子细节的描绘。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儿童不仅掌握了圆形这一视觉图式,还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以及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简单绘画教学向复杂绘画教学的拓展

在教学中我发现,随着小学生对“基本形”美术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练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我把各种不同的“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出具体的视觉形象。例如我将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其联想为房子、烟筒、谷仓、米瓮等形象。我将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小鸟的头,半圆形联想为小鸟的身体,三角形联想为小鸟的嘴巴、翅膀和尾巴,一会飞翔的小鸟的形象就在画纸上展现出来了;学生还会将圆形联想为开放的正面的喇叭花,半圆形联想为开放的侧面的喇叭花,三角形联想为喇叭花的花萼,不一会长满喇叭花的小花园就出现了。我将圆形、长方形、梯形、圆柱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人物的头部,长方形、梯形联想为人物的身躯,圆柱形联想为人物的胳膊和腿……类似这样的练习还有很多,在儿童掌握基本形之后,再按照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对实物的细节描绘。

三、绘画教学向设计教学的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描画京剧脸谱是第一学段的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椭圆形素面的物体,小学生们踊跃发言,从鸡蛋、鸭蛋、鹅蛋、核桃、榛子、树叶、哈密瓜、咖啡豆、西瓜子、气球、乒乓球、橄榄球,到贝壳、纸质酸奶盒、桌面、椅面、盾牌、个性名片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在收集到的椭圆形的素面上设计京剧脸谱的图样,很快画着京剧脸谱的鸡蛋、鸭蛋、鹅蛋、树叶、乒乓球等形象便问世了。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沙发、楼房等形象的设计中,对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长方形的物体,牛奶盒、牛奶箱子、鞋盒子、礼品盒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利用收集到的物体设计沙发和楼房,很快各式各样的沙发和楼房在小学生们的手中便完成了。

篇3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课主要内容要点是: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热力环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是新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的延伸,也是学习“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等知识的基础。

本课程的有两大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区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与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掌握立体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转换成平面等压线图,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①通过“热力环流”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可以依据地表冷热情况,来绘制大气垂直运用方向,使学生学会判断垂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特点,绘出大气的水平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②引导学生理解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概念,学会判断白天和晚上各种风向的流向。

(4)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高一学生已学习过对流、热传递等物理知识,观察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现象以及大气气压的流动规律,这为本课程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情景描述

(一)课前准备

①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把教室所有门窗关闭,一直持续约15分钟左右。

②实验设备准备:平底烧杯、支架、酒精灯。

③多媒体课件及放映设备

(二)课程情景描述

“同学们,大家知道地球周围的大气犹如一个不停运动的机器,由于各地区大气运动的形式和范围有差异,逐步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与气候。”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呢?它又是以怎样的形式运动呢?在正式上课之前,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先自己阅读一下教材中大气受热过程的内容,同时在阅读时请思考一下我黑板上所列的问题,①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③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⑤什么是大气逆辐射?下面,大家开始阅读吧。”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之后,我把刚才的问题给学生进行了归纳讲解:大家从教材的阅读中可以看到,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就是太阳辐射能,而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必须通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些被大气所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被地面反射并吸收。地面在吸收了太阳辐射能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受热增温的最主要形式。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在升温的时候,也逐步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导入新知识点,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一般房间里暖气片安装在什么位置吗?这样安放的目的是什么?”一生答:“暖气片一般放在房间的下部,这样可以使暖气在房间内得到更好地扩散。”我立刻说:“你的回答很好,不过为什么安放在下部就可以使暖气在房间内得到很好的扩散呢?”学生立刻被问住了,露出了一副思考的表情。我笑了笑继续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也许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这时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设备,“大家看,这是一个地面均匀的烧杯,我在里面倒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大家来观察一下,在水烧开的过程中,哪一部位的水先烧开?”随着水温的升高,同学们观察到烧杯中开始产生气泡,而且气泡是上面小下面大,底部的水开始变热上升,上部的冷水开始下降,形成了循环运动。因此,同学们很自然的答出了下面的水先开。这时我又问“这是为什么?”一些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物流知识想到了由于受热不均匀造成水流的这种上下运动,也就是水的对流运动,很容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时,我又启发学生,如果把空气换成水会怎么样呢,“想象我们所处的教室就是这样一个大烧杯,那空气又会怎样运动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我把关闭的教室门打开,把酒精灯点燃,先把酒精灯放在门框的上部,然后再把酒精灯放在门框的下部,学生观察到酒精灯放在门框上部时,酒精灯的火苗向教室内倾斜,而酒精灯放在门框下部时,酒精灯的火苗向教室外倾斜。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门框上部、下部不同位置的酒精灯的火焰倾斜方向,画出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轨迹。

接着我向同学们导入了本课的第二个新知识点――“热力环流”。“大家都知道空气遇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那么在刚才密闭的教室内部,热空气在教室上部,冷空气在教室下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唯独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匀,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的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或气流的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今天,我们来学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为了给大家更直观生动的认识,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段多媒体动画。”

学生在观察动画的过程中,我向同学们解释,“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幅动画,这里B点靠近地面,由于B点受热较多,那么B点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处的大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而B点的高空由于气流聚集而形成高气压。”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幅动画,这里A、C两地受热少,大气冷却下沉,而A、C两地的近地面气流聚集密度增大而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则形成低气压。”“大家思考一下,那么在水平方向上气压会如何运动呢?也就是A、B、C三点的高低空气体的流动情况是怎样的呢?”

这时一名学生回答道:“因为大气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因此在地面A、C两点的气压向B点流动,而B点高空气压向A、C两点流动。”“你的回答非常棒,根据同学的回答,大家来看第三幅动画,这就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

接下来,我给同学们介绍了等压面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果A、B、C三地的等压面平行于地面,这说明什么呢?”,同学们立刻答道:“这说明A、B、C三地受热均匀。”“对,换句话说,如果A、B、C三地受热均匀,也就是说,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的地方气压值相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各地方的受热是不均匀的,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某一点的气压值可能比另一点高,大家来想象一下,那么等压面会产生怎么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同学们开始开动脑筋,有些同学提出等压面会呈现波浪起伏状,但却不说不清具体的规律。“好,大家接下来看这段动画。”“同学们,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如果一点的气压值比同一高度另一点高,等压线就会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反之,则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这成为高高低低规律。”

“下面,我们来看白天和晚上海洋和陆地间的情况,在白天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有差异,在得到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陆地升温快,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在高空形成高气压,而海洋由于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因而在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被称为海风,大家请看动画。”

“而到了晚上,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差异,在散失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陆地降温快,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高空形成低气压,而海洋由于降温慢,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因而在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被称为陆风,请同学们根据我说的,来画一下晚上陆地与海洋间的风向。”同学们很快画出了晚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风向示意图。

“好,在学习了海陆风之后,我们接下来学习山谷风。大家来看动画,白天山谷空气密度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山谷升温慢,气流下沉,在山谷中形成了高气压,而山顶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升温快,山顶形成低气压,那么风就由山谷吹向山顶。”

“到了晚上,山谷内由于空气密度大,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气流上升,在山谷内形成低气压,而山顶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气流下沉,那么山谷和山顶之间的风向示意图是怎样的呢?大家再来画一下。”同学们掌握了规律之后,大部分同学都成功地画出了晚上的山谷与山顶的风向示意图。

“学习了海陆风、山谷风之后,我们再来学习城市与郊区之间的风向示意图,在学习之前,大家回忆一下,是在郊区凉爽,还是城市里凉爽呢?”大部分同学都回答郊区凉爽,“对,郊区相对城市里来说,气温较低,城市里由于人口、建筑物密集,相对郊区气温较高,形成一座热岛,那么根据我们之前所学到的知识,既然城市里相对较热,那么气流就会上升。而郊区则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大家来画一下城市与郊区的风向示意图吧。”同学们很快画出了城市风的示意图,然后我让大家看了城市风的动画。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在不同地区由于受热不均,产生了大气在垂直风向上的运动,受热空气上升,而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大气总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我们还学习了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知识。”

三、教学问题讨论

为了加深大家对今天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从2006年上海文科综合卷中选择了一道热力环流的例题作为课堂教学讨论题。

例.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这道题是关于热力环流的,在解答此类题型时,我们要记住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近地面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差异,温度高的地方气流上升,温度低的地方气流下沉,最终构成环流。”

“了解了解题的规律后,我们先来看答案A,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答案A是关于白天的海陆风的知识点,由于海洋与陆地热容量的差异,在白天风应该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显然A是不对的。答案B是晚上山谷与山顶的风向情况,晚上山谷内空气密度大,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气流上升,山谷内形成低气压,而山顶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因此气流下沉,山顶形成高气压,而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所以答案B的热力环流运动是正确的。答案C是关于城市与郊区的风向运动的知识点,市区由于人口多、建筑密集,因此地面热量高,气流上升,而郊区人口少,相对空旷,那么城市与郊区形成了热力环流,风应由郊区吹向城市。答案D是关于不同冷热处气流上升、下降情况,地面受热应该气流上升,而答案D受热处气流却下降,显然答案D也是不对的。”

四、教学中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深入研读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大气受热”教材内容并探究问题答案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学,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课的理论知识点有一个初步了解认识。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大气运动形式的了解,激发同学们探究大气运动的内在规律意识。

3.通过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借助多媒体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感知和思维障碍,发展其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对各种知识概念的表象认识。

4.通过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自主地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使同学们边学边总结规律,加深了热力环流抽象知识点的认识,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5.通过在知识点教学后,及时地引入相关的问题讨论,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篇4

关键词 小学科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生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69-03

1 案例背景

昼夜交替一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循环出现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提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科学问题。让学生借助手电筒、地球仪模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几种不同情况: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

3)地球自转(但不公转);

4)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第二部分:探索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成因。在学生充分推测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后,把推测的理由用语言文字或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原因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对每一种假设小组内合作进行验证。本部分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体验人类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过程,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三部分:通过让学生了解哥白尼等科学家的故事,认识科学家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艰辛历程,学习科学家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探索科学的热情。

本课主要让学生在不断地“假设、验证”中,经历一次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过程,认识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24小时。

2 片段一

师:在课前我们先来一个科学知识抢答比赛,好不好? 请同学们举手抢答,判断是对还是错。

教师出示5道判断题:

1)地球是静止的,不能转动;

2)地球能够围绕自身转动;

3)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4)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约30天;

5)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

学生举手踊跃,抢答全部正确。

师:大家真了不起,掌握的科学知识真不少啊!

【评析和反思】本环节通过科学知识抢答比赛,营造出一种研究“地球与宇宙”方面知识的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方面的知识的储备情况。

在动态生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创设一个充满智慧、活力、生成的教学情境。

3 片段二

师:(先后出示学校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它是什么地方?

生:是我们学校。

师:这幅图片又是什么地方?

生:还是我们学校。

师:这两幅图片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生:一个是白天的校园,一个是晚上的校园。

师:那白天是怎样形成的?晚上又是怎样形成的?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学校一片光明,形成白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学校没有了阳光,进入晚上。

师:昼夜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生:昼有阳光,夜没有阳光。

师:一昼夜有多长时间?

生:一昼夜有24小时。

师:(播放“昼夜交替”视频)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你观察到昼夜还有什么特点?

生:昼夜不断地交替发生。

师:在生活中是不是像这样,白天过后就是――夜晚,晚上过后一定是――白天,然后一定是――夜晚,昼夜就这样不断地交替发生。

【评析和反思】本环节通过观看“学校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和“昼夜交替”现象视频,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科学就在身边,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情景中来展开教学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因对昼夜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学生每天置身于其中,对白天和晚上的校园景色非常熟悉),所以他们对“白天和夜晚是怎样形成的”和“昼夜主要区别是什么”两个问题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4 片段三

师:产生昼夜自然现象与哪些天体有关?

生:太阳和地球。

生:可能还有月球。

师: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月球是否和产生昼夜自然现象有关?请大家来分析一下:有月亮时一定是晚上吗?没有月亮时就一定不是晚上吗?

生:我认为没有关系,因为夜晚有时看到月亮,有时看不到月亮,所以月亮出不出现,不是产生白天和夜晚的原因。

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怎样转动才能让白天和黑夜轮流出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请大家大胆猜想,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儿汇报自己的观点。

(课件出示:猜想地球怎样转动才能让昼夜交替发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各组讨论。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观点和想法。

生:我们都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带着月亮围绕太阳绕,这说明地球在转动,地球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昼夜交替的变化。

生:地球围绕自身转动引起昼夜交替。

师:怎么个自转法?请你演示一下。

学生用肢体演示自转,发现有两种自转方法,每种自转有两种不同的转动方向。

师:哦!我们发现地球自转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西向东,一个是自东向西。

师: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引起昼夜交替。

师:怎么个转法?

学生用肢体演示公转,发现有两种公转方法,每种公转有两种不同的转动方向。

师:我们发现地球公转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西向东,一个是自东向西。

师: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想还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师:刚才大家发现地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所以引起“昼夜交替”的原因可能是和地球自转有关,也有可能是和地球公转有关。如果我们去研究“地球边自转边公转”这个假设,实验结果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话,你能确定昼夜交替的原因是自转还是公转吗?

生:不能确定。

师:既然不能确定是哪一种转动引起昼夜交替,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对这种假设进行研究。我们就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两种假设。

【评析和反思】这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处理。既然学生已经知道“太阳围绕地球转(地心说)”是不对的,所以不必花费时间去实验探究“太阳围绕地球转”等实验,把课堂上节约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猜测“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过程中地球可能会出现的运动形式,探究这些运动形式中哪一个因素与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有关。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弄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才能为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六年级学生知识比较丰富,已经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天文知识,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也有所接触,所以在设计本环节教学活动时把着力点放在猜想地球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方向上,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其次,要进行弹性教学活动设计,预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生成。当学生猜测出“地球围绕太阳转”过程中的运动形式可能有自转、公转、自转的同时公转等,期待学生能够生成更多。于是教师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演示什么是自转、什么是公转、什么是自转的同时公转。学生模拟这三种运动形式后,会发现地球的运动基本形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都有两个不同的转动方向。

5 片段四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生:我们可以做实验。

出示“昼夜交替”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

师: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老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专门制作了一套教具。

师:(出示太阳模拟装置)它这是模拟什么?为什么?

生:它是模拟太阳,因为它和太阳一样通体发光。

师:(出示地球模拟装置)它这是模拟什么?为什么?

生:它是模拟地球的,因为它和地球一样都是球体的。

师:我们的模拟实验器材太阳小、地球大,实际上太阳比地球大得多。观察这个地球仪,上面有两个开关,打开自东向西开关,看看地球怎样转动?

生:自西向东自转。

师:再打开自西向东开关,看看地球又怎样转动?

生:自东向西自转。

师:我在地球仪上我们学校的位置上贴了一面小标记,你们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生:它是一个观察点,观察我们学校是否产生昼夜交替。

师:(师边说边演示)你真聪明,我们做实验时一定要观察小标记,看小标记是否被太阳照亮?是处于“白天”还是“晚上”?

师:这是什么?

生:一个圆形滑道,它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师:我们做的轨道是圆形的,实际上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谁来试试,地球是怎样沿着轨道运动的?

学生演示,教师提醒大家观察。

师:地球在运动时身子有些倾斜,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所以我们在移动地球时要注意像这样移动。你再试试。

师:还有一点,要观察清楚小标记是处于白天还是晚上?对教室内的光线有没有特殊要求?

生:最好把灯关掉,窗帘和门关上,教室内尽量黑暗一些,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小标记是处于白天还是夜晚。

【评析和反思】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去设计实验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教师自制的教具做实验。目的:一是有意识地锤炼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二是通过教具,把复杂抽象的天文现象用具体的模拟器材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科学探究的难度。

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扫清障碍,如自制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六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是很强,对宇宙空间的概念、天体运动形式等没有很好地建立,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制做出一套“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教具。这套实验装置比较真实地模拟了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自然现象,可操作性强,把复杂的天文现象简单化,降低了学生实验探究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6 本课生成性教学案例评价分析

本教学设计的评价重点是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参与热情,如何探究、探究如何等方面,将学生探究状态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和出发点。

1)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之间是否友好合作,整个课堂的探究气氛是否热烈、民主、有序。采取小组形式教学,每个小组限4~5人,小组内合理分工,从形式上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重点评价学生之间是否能很好地合作研究;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涨,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思维是否敏捷、有条理,是否善于质疑;等等。

2)重点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有生成性,思维是否有创造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实验,实现生成性教学。

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演示“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演示很快会发现地球有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而且这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都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向。学生在做“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中,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实验研究,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学生深入观察后会发现:地球上同一个地方,当地球的转动方向改变时,昼夜出现的顺序会不同。由此为下一节课研究“谁先看到日出”做准备。)

参考文献

篇5

一、取见好就收,舍打破沙锅问到底

如阮老师上的一堂《月相变化》。在课的导入部分,阮老师轻松地语气跟孩子们展开了交谈,从交谈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早在半个月前就在开始对月相进行观察。几个孩子对月相的观察还有了自己的理解,课堂进行地十分顺利,但到这个环节月亮位置的变化和月相变化有什么联系?

教师:“是的,每天的月亮位置都在改变,其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我觉得月亮绕着地球在转。”

教师:“绕着地球转,那么跟它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关系呢?”

1、学生沉默,答不出。(陷入僵局)

教师:“ 我们遇到难题时可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好的,接下来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讨论有结果了吗?”

学生:“月亮转到的位置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的不同 。”

学生:“月亮暗的部位可能是被地球的影子给挡住了。

教师:“如果找个模型(教师提供),我是地球,转到不同的位置看到亮面不一样。” “到底是谁在转?”

学生:“是月球。”(教师配合演示:月球转动,但是亮面也在变化:朝着观察者)

教师:“月球上的亮面,是反射的太阳光。太阳在哪里?”

(师生配合:5月22日时,月亮在我的哪个位置?)

(把全班同学当做地球,学生手举教具演示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时出现的不同月相)

教师:“谁来总结一下:月亮的位置和月相变化有什么关系?”

2、学生答不出。

教师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时出现的不同月相。 “月相变化是什么引起的?”

学生:“位置。”

教师:“那么月相的位置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学生再次沉默。

教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些月球模型,接下来让我们分小组模拟一下,黑色面代表月球暗面,白色面代表月球亮面。”

学生分组活动:每个小组一个月球模型——黑白球进行分组活动

教师:“有答案了吗?”

学生:“月相有时候高一些,有时候低一些。”

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分别出现了三处沉默,如果老师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我相信学生会继续沉默,因为三维的空间观念对于孩子来说还比较陌生,但阮老师分别采用了分组讨论、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活动来解决。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这三处如果没有进行挽回,就可能出现越理越糟,越梳越乱的被动局面。然而阮老师并没有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此处必须要停下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缓冲,让课堂内容进行了升华。

二、取丰满而应变的细节,舍过度而繁琐的预设

苏州一所小学的赵老师执教的《空气的热胀冷缩》。堂课安排的很谨慎,教学设计清晰而明了,其中这样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时,赵老师先出示了一个装有液体的锥形瓶,学生可以看出瓶中充满了液体,接着提问该怎样来收集空气。在这里赵老师对教学设计是这样进行丰满的。

教师:怎样来收集空气?(用锥形瓶)

当学生想到用锥形瓶收集空气后,紧接着赵老师对收集空气进行了丰满。

教师:收集了空气后,需要把收集来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需要密封的,因为空气会流进流出的。) 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空气体积的变化呢?(用气球套在瓶口上,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怎样让空气受冷受热?(先把锥形瓶放入冷水中,再放入热水中。) 你觉得设计这个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小心放入冷水中的锥形瓶不能立刻放入热水中,否则会爆裂。)

教学过程是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大的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在这课中赵老师并没有在学生提出用锥形瓶收集空气这个细节就止住,也没有直接ppt课件出示操作要求,或者是直接提供实验器材,赵老师层层深入的追问打破了简略而死板的教学预设,一步一步地引导不仅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验操作预设的严谨性、科学性,也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实验前要动动脑,认识体验不断加深,丰满而应变的教学细节让师生都焕发着探究的智慧和科学课堂应有的活力。

篇6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层层深入,教活全文,落实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要求。

教学过程

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

2.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感知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欣赏夕照的整体感受的词语(迷人),画出有关描写夕照“迷人”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3)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夕照的。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4.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师及时加以梳理,确定学习重难点。

三、精读课文,感悟“迷人”

1.想想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情悟到夕照是“迷人”的?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研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夕照的“迷人”的?并试着把作者所描绘的景象画出来。

3.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图画,并说清楚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是怎样体会到的?

4.集体交流,着重指导。

(1)抓住色彩的变化体会夕照的迷人。

(2)抓住比喻的表达方法体会夕照的迷人。

指导学生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分别把夕阳比作什么;反复阅读比喻句,说说自己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抓住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体会夕照的迷人。

对于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通过天色越来越暗,而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这一事实进行比较,体会景色的迷人;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则要让学生联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体会迷人的夕照是每天都会有的。

四、感情朗读,品味“迷人”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根据每段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读出各段的特点,想像所描写的画面,品味夕照的迷人。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五、回读比较,体验“迷人”

1.回读课文,跟同学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联系“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这句话,结合读图,想想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夕照。

2.回忆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说说自己看到的夕照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3.摘抄文中的比喻句和自己喜欢的词句。

六、延伸训练,拓展“迷人”

1.对比阅读《海上日出》和《夕照》,说说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2.学习本课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和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把自己观察到的夕照的迷人景色写下来。

点评

《夕照》教学设计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突出重点,加强综合”的教学理念。整堂课教学紧扣“迷人”一词展开,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教学要“突出重点,加强综合”的要求。

篇7

东关小学 胡小卫

教学目标:

1. 认识“送、道”8个生字,并会写“太、阳”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到处、清凉、邀请”等词语,能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感受金色的秋天是丰收的秋天。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并会写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

教学难点:

理解“到处、邀请”等词语,感受金色的秋天就是丰收的秋天。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一位老公公,全身红彤彤。早上从东升,晚上从西落。一天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区分“大、太”,认识“阳”。

2.引入课题:世界万物离不开太阳,而我们只有一个太阳,有个小朋友的愿望是却是要画四个太阳。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学习《四个太阳》,板书课题。

3.置疑课题: 预设1.为什么画四个太阳呢? 2.这四个太阳有什么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找出信息

1.师范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听老师范读,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3.从文中找出小作者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分别送给了哪个季节?用横线画出来。(板书)

4.学习“送”字,多次出现的形式认识。

三、深入课文,学习一、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提取信息:文中的“我”为什么画绿色的太阳送给夏天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3>联系生活,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夏天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4>创设情境:夏天,想象你就是小狗、小花、小树叶等,太阳晒在身上,是怎样的感受?

让学生想象,“绿太阳”给我们带来“清凉”。(板书:清凉)

<5>出示第二句话,齐读。并字理识字,认识“道”,出示:人行道、赛道图片。

<6>借助语段的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到处”。

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7>除了高山、田野、街道、校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一片清凉?

预设:草原、公园、森林

小结:绿绿的太阳,把清凉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文中用了一个词语写出了这个意思,那就是----“到处”。

<8>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次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夏天走了,秋天悄悄地来了。小作者为什么画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呢?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朗读。

<2>联系生活,请学生说说秋天为什么是金黄的呢?

<3>创设情景:出示PPT,到了秋天,金黄的落叶洒满大地,田地里金黄的玉米丰收了,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大地处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板书:丰收)

<4>除了田野里,还有哪些丰收了呢?

预设:苹果、梨、香蕉.......

<5>在这瓜果飘香的秋天,金黄的落叶要做什么呢?出示第三句话,进行朗读。

<6>字理识字“忙”,图片识字“甜”,对比识字“尝和常”。

<6>借助语句练习说话: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 )品尝( )的香甜。然后练习用“邀请”自由说话。

<7>出示第二自然段,再次朗读。

3.集中检查识字。

<1>指名识字。

<2>开火车识字。

四、指导书写“太、阳”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阳”双耳旁的横撇弯钩要短小,在横中线上方收笔,一竖要稍长。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书写,点评。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太阳出来了》。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改编、用复调手法创作而成的四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以跳跃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优美的旋律与语言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生动鲜明。教材中所呈现的歌曲是教材编写组在四部童声合唱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本学年的教学要求,以三年级学生的演唱能力而改编的。歌曲结构规整,为三段体,首尾两段基本相同,中段为根据节奏念歌词,音乐形象鲜明。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整体来说,学生较为喜爱音乐课,肢体动作比较协调,创编能力较好,有个别同学音乐修养很高,课堂上,设计问题可以稍微有点深度,拓展内容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基本修养,在演唱时,填词部分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填入,教师把伴奏放慢即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彝族歌曲《太阳出来了》,感受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认识反复记号,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够创编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彝族人们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对彝族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难点:认识反复记号,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导入

师:请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彝族)

介绍彝族: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全国彝族人口776万多,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

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妇女较多保留民族特点,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披肩),

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他们最著名的火把节,彝族人们点火把除恶害,盛庆丰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彝族民歌《太阳出来了》。

【板书】

三、

新课展开

1、学习歌谣

(1)找同学有节奏的读一读这段歌谣。

(2)老师完整的唱一遍,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是如何读歌谣的。

(3)听完找同学手打恒拍,读一读歌谣部分的节奏。

(4)全体手打恒拍读节奏。

(5)按节奏读歌谣。

(6)同学们看一看歌谣部分出现了什么特殊节奏型?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板书】

(7)请同学们手打恒拍跟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演唱部分仔细聆听。

2、分析歌曲

(1)师: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歌曲以跳跃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找同学按顺序读歌词)

提示: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出现了什么记号?(反复记号)出现了几次?(三次)

从头反复

仅反复记号之间部分反复

【板书】

(3)演唱部分有几个乐句?(三个)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相同)

3、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句歌谱

a、师带生唱一遍

b、注意色块中跳进音程的音准。

c、全体唱一遍第一乐句(加反复记号)。

(2)学唱第二乐句歌谱

a、师带生唱一遍

b、注意色块中跳进音程音准,第一、二乐句第一小节对比。

c、全体唱一遍第二乐句(加反复记号)。

(3)全体把一、二乐句歌谱连起来唱一遍,加上反复。

(4)学生自己演唱最后一个乐句和结束句后,师指导学生唱结束句(结束句稍慢,2唱三拍,3唱一拍)。

(5)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谱,歌谣部分手打恒拍读出来。

(6)同学们自己填入第一、二乐句歌词,注意反复记号。(师慢弹伴奏)

(7)同学们试着填入最后一个乐句加结束句歌词,老师指导结束句演唱。

4、歌曲演唱处理

(1)这首歌曲与旋律之间有什么联系?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总结:本曲一字一音较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注意结尾的放慢和回原速度

(2)跟伴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词。

5、欣赏视频

休息一下,让我们来看一段彝族姑娘小伙儿们载歌载舞的视频。

【放视频】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跳一跳?下面就让我们为《太阳出来了》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吧。

(1)请几位同学上台跟音乐即兴编动作。

(2)全体起立,跟老师的一起做一做动作(师唱),

(3)跟音乐做动作。

2、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四部童声合唱《太阳出来了》,感受一下四部合唱作品与单声部作品在听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声音更有层次感,更加饱满、动听)

五、总结

彝族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还有《赶圩归来啊哩哩》等等,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下自己可以学一学,好吗?

全体起立,让我们再一次唱起《太阳出来了》,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中结束今天的彝族之旅吧!

【播放伴奏】

【板书设计】

太阳出来了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从头反复

⑵﹕

篇9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 教与学

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教师的被动传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一、传授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通过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工具书运用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管理知识能力以及审美和创造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文章难点、重点进行提前预习;第二,扎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对文章中的语法、词汇、修辞等知识要及时积累;第三,拓展阅读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学生要主动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拓宽知识面与阅读量。

(二)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

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虽然唯考思想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标准,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素质教育不必一味的回避考试,就目前来说,考试是一种及时、有效、全面的检测教学教师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提升考试能力对学生升学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三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语文基础之中的学、用、迁等有机联系起来,重点研究大纲中的考试说明,分析试题类型以及变化等,适当的向学生传授考试解题技巧。

二、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授环节

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都与低年级教学不同,所以应该推行参与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保证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完善教学设计

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基础条件。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所有涉及教学内容的事物的分析与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包括对教学要求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对掌握差异性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分析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学习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允许教学差异的存在。

(二)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重复、单调的课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参与式教学或启发式教学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的《沁园春》教学时,首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并对于诗词创作的革命时期背景进行了分析,保证学生真实、客观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创作的诗词经收录的共有84首,都是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壮阔的情怀,笔者除了对《沁园春》的解析之外,还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其他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社会背景形成系统见解。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运用诗化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外国侵略者恣意掠夺的屈辱和愤懑的之情,对于学生感情指向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笔者将课堂设置成记者招待会模式,由学生分别担任记者和余秋雨角色,围绕文章进行问答。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灵活生动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难以理解的文章简单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都是文理兼备的、论点论据充足的抽象性说理论文,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论、语言描述的印象。例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说理性散文中提到了磁场、太阳风等专业用语。单纯的语言描述对文章理论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利用视频、图像等对文章所涉及的专业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最终促进了学生对极光现象的科学认识。

(四)及时全面的课后检测

课堂教学结束不是教学任务的终点,教师在课后应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鼓励其对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开拓发展。阶段性考试作为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在外,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保证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篇10

关键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开放;自主;探究

《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突破了以往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本文从一节课的两次教学设计切入,阐明笔者对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案例分析:《土壤中有什么》

本课教学内容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植物与土壤》一章中的一节。教科书从土壤生物的调查开始,直至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获得对土壤生物的初步认识和对土壤中非生命物质的了解。

设计一:

教学准备:学生桌上已放好实验仪器和药品,还有一张探究实验报告单。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直接引入课题:“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1)土壤中可能有水(2)土壤中可能有空气(3)土壤中可能有无机盐(4)土壤中可能有有机物。

2.分组合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12小组,每小组4人,按照教室前后左右位置分成A、B、C、D四大组,A组探究问题1,B组探究问题2,依此类推。

3.布置任务

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探究问题,讨论实验方案,商议实验步骤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后操作实验,汇报现象,得出结论。

4.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教师分配任务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也可参与学生讨论。约过30分钟后,学生实验基本完成,教师要求各小组派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实验报告单,并汇报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教师可征求学生有无意见等。

设计二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将实验所有仪器和药品放入水槽里,放在桌角上。学生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人。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自然引入课题“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学生纷纷提出猜想:可能有空气,有水,有无机盐和有机物。

师:怎样用实验方法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分钟后组织小组汇报、交流。

生A:把土壤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放在太阳下晒,如果有小水滴出现在袋壁上,就说明土壤中有水。

生B:取一块土,先称出它的质量,后给它加热,再称出它的质量,看一看质量是否有变。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可是老师带来的仪器有限,怎么办?

生C:把土块放在烧杯里,再放到石棉网上加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上,看玻璃片是否有水滴出现,有,则土壤中有水。

生D:把泥土放到试管里,再用酒精灯加热,看试管壁上是否有水滴出现,有,则土壤中有水。

师:几位同学都说出可操作的设计方案,谁的方案最好呢?你们自己选择器材做实验探究,看到明显现象的就举手!

(约4分钟后有许多同学举手,再过1分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是用D同学方案的,很快就看到了现象。(兴奋举起刚加热过的试管)

师:(教师走到一个学习小组前,指着他们的仪器)我发现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与众不同,请你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装置?

生:我是在盖烧杯的玻璃片上加一些水,这样可以加快土壤里出来的水蒸气的液化,使现象更加明显。

师:这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大胆改进,还将学过的液化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土壤中确实有水,我们能否也用实验来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气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方案。(过了1分钟,很多学生举手)

生:只要把土块放到水里,有气泡冒出,就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师:为什么这样就能说明呢?你能说得更明确一些吗?

生:空气原来躲在土块的空隙中,放到水里后,水钻到了土块的空隙里,把空气赶了出来,我们就看见了气泡。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可行吗?还有没有更好的?

(没有学生举手,教师随后按这种方案分组实验,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多媒体展示了无机盐的一些特点,教师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进行实验、汇报交流结果。实验完毕后,展示蒸发皿中固体时,学生都说蒸发皿中只有黄色固体,没发现其他什么?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蒸发后,同学们惊奇地看到蒸发皿底下一些白色细小的固体,边缘上也有黄色的固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实验进行对比,帮助分析原因,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无机盐的存在。

二、案例分析:来自于课堂观察

笔者通过对课堂的观察,记录了大量的课堂原始数据,从而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1.对教学设计一的课堂观察与学习方式的采用

该教学设计中教师针对四个探究问题都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在分配探究问题时难易不等,各个小组的探究机会不平等,而且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有4个,而每个小组参与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这样导致在实验结束后的汇报交流中对方案设计的优劣评价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质疑或认同,学生参与度大大降低。教师还采用了全面开放的学习方式,表面看起来每个合作小组都是“热热闹闹”,但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热闹形式掩盖下的胡乱探究。很显然教师只关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盲目探究,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获甚微。转贴于

2.对教学设计二的课堂观察与学习者建构

(1)分层设计,优化方案,注重实效

针对不同的探究问题,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由浅入深地逐个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事先定性探究土壤有水,采用半开放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再探究土壤有空气,教师要采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方案”。最后探究土壤是否有无机盐,教师采用全面开放式的自主探究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土壤中可能有有机物的实验放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堂上要探究问题很多,教师最好将多个问题逐个设计,由浅入深地解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发挥和收获。

(2)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力,关注互动交往促进动态生成

教学设计二中探究土壤中有水,对于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提出的7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将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评判设计方案的对错和实验操作上的可行性,以防学生在做实验时走入操作的误区。如把土壤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放在太阳下晒,如果有小水滴出现在袋壁上,就说明有水。又如在土壤中加些无水硫酸铜,若变蓝说明有水。这些方案都是教师预期没想到的,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思想碰撞,思维互补,课堂智慧得以生成。教师也能及时把握学生实验中的亮点和生成点。总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们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使课堂“鲜活”起来。

三、讨论:对科学学习方式的思考

从以上案例中看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对“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合作与开放学习。

1.灵活运用合作学习,避免消极合作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要运用合作学习应注意三个性:

一是选择性。对于较浅显的问题,应提供学生个体思考的天地,而不要走入“合作探究”的形式中。

二是方法性。如果在教学中要应用合作学习,教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如何提高思维深度,如何开展讨论。

三是有效性。在活动中教师要将小组合作与个人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消除合作学习的形式化、表演化。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按这样的步骤:组内成员独立思考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2.合理调控探究学习的开放度

在教学中主张“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方式时,要注意避免在提出问题后“放”得太开,过分强调运用学生目前并不具备的能力,而忽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

学生的能力应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创新”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应当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确立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确立探究的开放程度,把握好“放”和“收”的尺度,不要盲目过度开放。

总之,合作学习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探索,认真寻求恰当的方法,就能真正用好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Shirley R. Sterg.学生作为研究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