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4-09 07:4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堂辩论;思维;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69-01
【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钓鱼的启示》一文的学习目标要求非常明确: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从作者钓鱼启示中受到教育。在具体施教时,教师往往将该不该放生鲈鱼当成学习重点,并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或者辩论活动。
师:你认为这条鲈鱼该不该放呢?要从你对这件事的理解考虑,不要管课文作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生1:我认为不该放,因为“我”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这条大鱼,真的很不容易。
生2:我认为应该放,因为如果“我”不放了这条鲈鱼,就违反了相关规定,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生3:我认为放掉鲈鱼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何必要这样斤斤计较呢?不放这条鱼并不会给谁造成什么损失和不良影响。
师:从情感上讲,不放是说得过去的;从法理上讲,放了才是最合理的做法。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情感与法理的平衡呢?
生1:我认为差两个小时算不上什么大误差,这两个小时也不会让这条鲈鱼长得更大一些。即使选择不放,也不能算是违反什么规定,可以理解为灵活运用,小事一桩。
生2:法规就是法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差两个小时不算违法,这是强词夺理。俗话说“从小偷针,到大偷牛”。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
师:放还是不放,每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自然产生不同的看法。作者从钓鱼过程中获得的启示,正是对该不该放鲈鱼这件事形成的。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观点,放生鲈鱼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案例反思】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放生鲈鱼”展开辩论,这个教学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教师一味地强调“该不该放”这个辩题,给予学生的选择只有两个,难免让学生的思维陷入狭隘中。
首先,课堂辩论设计目的太过单一,只为讨论“鲈鱼到底该不该放”这一个问题。课堂辩论是重要学习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体验。“该不该放生鲈鱼”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辩论的价值,这是教师不曾认真考虑的。学生选择正方观点,赞同放生,其理由大多出自文本,学生自己找不到其他的论据,这当然是教师引导不够造成的;持反方观点,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展开,或者是对相关法规执行角度考虑,有一些创新意识,但教师的引导又将学生学习认知进一步固化了。从辩论结果来看,学生从辩论中获得的学习认知相当有限,说明课堂辩论设计存在偏差。
其次,课堂辩论不能固化学生认知。教师让学生不考虑文本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不同观点。最后,教师却以文本为标准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予否定,这让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感到失望。课堂辩论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展开辩论,教师应该保持中立,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教师人为设定思维单一方向,等于给课堂辩论划出框框,大大削弱了辩论的价值。既然是辩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多角度思维,让学生搜集有力论据材料支撑观点,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这些方面都被忽视了,只看重辩论结果,这样辩论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其三,课堂辩论属于语文综合学习,不可忽视语用学习。教师发动辩论,目的是让学生启动学习思维,形成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建立多元的学习认知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就事论事,没有渗透语用学习意识,造成学生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如,有学生认为,作者费劲钓到这样大的鲈鱼真是不容易。在这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该明确,辩论只是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才是重点。其实,辩论不应该有什么输赢意识,而是要让所有的⒂胝叨寄芄换竦盟枷氲南蠢瘛⑷现的提升。
篇2
本周学校安排我听评新调入教师――胡老师一周的课堂教学。这位老师是2011年大学本科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可以说,理论知识水平相当高,但课堂教学实践才起步,而且还是任教一年级数学,对她来说,相当有压力。就我而言,虽有近20年的教龄,可一直是从教高段数学,如果眼前是还要家长抱的,刚离开幼儿园的太天真幼稚的小朋友,肯定也是难以驾驭的。听了她的四节数学课,总体感觉这位老师教态得体,喜欢小孩子,为人谦虚,很有教学热情与上进心。
首先,课前的精心准备。从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应是琢磨了教材,认真写了教学预案。如第一节课能围绕小花猫钓鱼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帮忙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与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第二节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忙小猪笨笨闯关,设有四道冲关大门,让学生自由选定并智勇冲关;第三、四节课领着学生坐上卡通火车,在一路游玩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动了一番心思,同时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其次,课件的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在课堂中使用也很熟练。还有她谦虚好学的态度,每节课后,来到我办公室交流时都要说是来接受批评的,非常诚恳地与我交谈着课堂教学得失,并很认真的记下每个反馈点。其实,这次"追踪听评课"活动也是我们之间互相学习与探讨的一个平台,对我来说,收获非常之多。
1.如何处理好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间的关系
课前的备课,教师们往往过多的关注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却很少去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教师应沿着"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这条主线构思清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想明白教学中注意并落实"能够培养什么?能够提高什么,?能够熏陶什么,?能够渗透什么?"。现在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老师应该仔细地读好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弄清楚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同时还要用心地读懂学生,掌握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需要解决好哪些思维定势障碍等问题,力争创设一个让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最优学习境界。
2.如何处理好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教师课前的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的动态生成则是预设的升华,而动态生成是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中产生的。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旦遇到学生不能好好配合,或是答非所问等偏离老师的预设时,往往就心慌手乱,招架不住。特别是在一年级的课堂中,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且问题的回答常常会"语出惊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而又巧妙地处理好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睿智,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个问题,选择代表性的资源精确地概括,并在课后不断地反思、予以总结。
3.如何适时恰当地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语言评价往往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评价语言的空乏、干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遵守课堂纪律等方面多一些积极性、鼓励性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运用不当,则会熄灭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火花。我们在聆听一些名师的课时,总能感受到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他们充满智慧的多元化评价语言也是分不开的。
4.不断地反思磨练自己的课堂
篇3
把教学设计“想清楚”
课例研究不是简单的听课评课过程,而是一个理论学习、问题研究、行动跟进相结合的过程。为此,在课例教学设计阶段,我们抓好以下三步工作:
1. 确定研讨主题。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引导教师把平常教学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组织共同研讨。如本学期,我们确定了三个研讨的主题,即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明确的研讨主题,使上课的老师知道“上什么”,听课的老师知道“听什么评什么”,有效地克服了教研课组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组织理论学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行为的改进需要稳定的理念支撑。研讨主题确定后,学校教研组负责编撰《教育理论学习资料》在校园网上,要求以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浏览网页,集中学习。承担授课任务的年级备课组还要上传基于该问题的专家理论或同类研究的实践成果、操作经验。专题牵引式的理论学习,扭转埋头记笔记和学用脱节等被动学习状况,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引导教师用理论去“透视”,为理论去举证,把理论“做出来”。
3. 开展交流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就研究主题和教学设计开展交流研讨,一是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讨论执教者提供的教学设计,看是否体现研讨主题的主导思想及操作策略。
课例设计阶段的精心准备,使所有教师而不仅是授课者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和亲身体验者,组成一个学习型的实践共同体,以共同的基础理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研讨,共同把课例教学设计“想清楚”。
把教学行为“看透彻”
针对以往听课评课中普遍存在的内容方方面面,视角林林总总等随意空泛现象,我们提出要“带着观察量表进课堂,拿出事实证据来评课”的要求,务求真正读懂教师,读懂课堂,把教学行为看透彻。
1. 围绕主题设计观察量表。我们根据课例研讨主题,从关注知识传授(教师行为)和关注学生发展(学习行为)两个方面设计观察量表,采用课堂观察的研究方式,要求参与听课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直接从课堂上搜集资料,依据资料作出接近于事实的判断。例如基于“如何提高教师提问有效性”研讨主题,我们设计了以下观察量表:
篇4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以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向学生教授语文知识,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以及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恰当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让小学生在动态的学习气氛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还可以利用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为语文学习创设情境, 让课堂上的小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继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增强了教学效果。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尴尬现象
1.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比较低。语文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节约制作课件的时间, 往往喜欢直接在网络中下载语文教学课件, 然而有些教学课件未必适合班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映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进行及时调整, 导致在课堂中未能有效发挥课件的功能。虽然,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好处, 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 未能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知识转化为多媒体动画或其他生动形式, 有时甚至未能有效地制作出将小学语文问题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的课件。
2.部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小学生认为语文课是枯燥无聊的, 而且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少, 学习起来就觉得有不少的困难。例如, 在识字方面, 低年级的学生就往往因为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等问题而烦恼。另外, 一些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也让这些小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 源于他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总是依靠自身的知识面来教学, 将学习的重点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 很少甚至不会运多媒体去扩展语文课堂知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可将课本枯燥的文字以生动的图像或音频展示出来,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将直白的课文内容和重难点以生动画面或视频展示和凸显出来, 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不但加强了学生对课堂上的语文知识的印象, 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
2.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更加广泛, 使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方面的教学信息, 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划分开并实现超媒体链接, 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 并应用多元的学习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摆脱了单调的说教式的模式, 进而让语文教师能够对班上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更深的了解, 便于对每一轮的知识教授作一个调整, 使课堂学习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语文知识, 激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让小学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以其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方式生动被引进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来, 也以其生动、融声画为一体的优势为初中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 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知识量, 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强了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方式, 还要在利用多媒体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继承和有效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合理的部分, 同时也要根据班上学生学习的实际反映, 合理利用多媒体, 解决教材中无法直观展示的问题, 将板书无法展示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示, 以生动的画面去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点的理解。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可应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 将声音、图像和动画文字进行综合处理和交互,向学生展示作者面对“大鲈鱼” 这样的诱惑时的表现以及父亲对他的教育, 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参考文献
篇5
作者简介:徐湘芸,女,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孙桥中学,邮编:201210。
所谓“图形创意”,是指借取某个基本形,如符号、字形、物形等,在生活经验积累中找到对应的事物,并在内在情感的驱使下,运用直觉、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对基本形重新整合并形成新的形象。图形创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意思维。创意思维是图形设计的灵魂,而图形设计是创意思维的呈现形式。
一、使学生获得创意的灵感
(一)激发学生创意的热情
1.优秀的学生作业通常是在心情愉悦、积极创作的状态下产生的创意作品
课前教师收集资料的准备工作要有针对性,要在课堂上播放有创意的生活用品图片、音乐,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图中设计的特别之处。学生对新奇的东西有兴趣,就会主动活跃思维,激发自主参与的热情,如《“音符”勺》(图1)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学生作品。而营造宽松的环境对灵感闪现有很大益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异性会产生朦胧的好感,他们对表达这一主题的图形、符号十分敏感,教师允许他们把令人感觉愉悦与美好的事物作为设计要素,一名学生就把勺子和杯子放在—起做了—个整体的设计,形成了《丘比特的箭杯与勺》这件作品。(图2)通过放宽创意范围的限制,学生内蕴的情感得到释放,激发出创意灵感。教师及时指导,使设计在合理的表达范围内产生出来。
2.不一样的创意基本形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手段
教师提出创意基本形可来源于字母或者数字,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改变,写下一个字母或者数字,双钩以后得到随机的线条图形,从而突破思维定势,在生活经验中寻找设计灵感。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挑战自我,激发热情,描绘出有个性、有特色的作品来。
《“可爱的兔子妈妈”勺》(图3)的设计图稿来自拼音字母“r”。学生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图形资源,与教师提示的“字母形”进行对照和联想,创意出独特的勺子。还有个学生通过数字“6”得到了这个《“半脸人”勺》(图4),怪诞而又独特。经过实践观察,学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方法,教师便可将它广泛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寻找创意灵感
1.给学生“想象的平台”,使学生捕捉灵感有迹可循
为了避免学生步入简单模仿已有图像的境地,教师借用了数字、符号、简易几何图形等作为想象的平台,展开图形创意。例如,有名学生是“果粉”,对照数字“6”联想到富有创意的乔布斯的“苹果”,觉得他的灵感就像闪电霹雳,震撼全世界,由此创作了《“闪电苹果”勺》。(图5)创意图形受到了许多同学的赞赏。还有许多学生的作业想象巧妙出奇。有学生为了表达对《葫芦娃》动画片的深刻印象,用字母“d”想象出葫芦的形象,创作了《“葫芦”勺》(图6)。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脑海中出现的图像,用变形、仿生、组合、添加等加工手法,使它们变得更加生动可爱,富有创意。这样的案例印证了教师提供“想象平台”能有效将学生从课堂中摸不着头脑、漫无目的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因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效能。
2.以“想象平台”同时进行拟人化想象感悟,把勺子与自己换位,思考作为出发点“搜索图形”,是创意灵感的重要来源
“搜索图形”就是在脑海中迅速找寻与“想象平台”有相同特征的图形,筛选出可用的创意图形素材,这个过程类似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状态。例如,当学生们正对着数字图形进行大海捞针般联想时,有学生把勺子想象成一个小人,他自己这个大巨人抓起小人舀汤时,小人发出惊恐的叫喊。这个情景让他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但是怎么表现出来呢?教师趁着这个机会,给学生们介绍了表现主义代表作蒙克的《呐喊》。在画面中那个似人又似幽灵的形象,以及他那张大嘴的表情,充分地表达了这种感觉。这名学生把名作《呐喊》中的形象略作修改,根据勺子的功能调整了这个人物,变得更为细长,创作了《“叫喊的人”勺》(图7)。又如,从《“打结的耳朵”勺》(图8)设计图稿中,分明可以看到动画片《汤姆和杰瑞》中拟人化的猫与老鼠争斗的场景。还有猫耳朵被老鼠弄成了打结的样子,这个形象既幽默又令人印象深刻。学生在脑海中搜索到这个形象,提炼出最典型的猫头和耳朵打结的形状,也能传递出汤姆猫引人发笑的样子。
二、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意图形
(一)教师在教学中“过程演示”
教师演示过程:首先勾画一个借来形,如数字、符号、几何形等,然后朝着目标形去寻找脑中的奇思妙想;一旦有了,立即抓住闪现的灵光并及时勾画成形;最后进行形象物的内容增减与功能上的完善搭配,完成作品。
以开瓶器设计为例。教师根据字母P的形态图(图9),展开搜寻与开瓶器相似的创意形象,最终画出了《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豌豆射手”的形象(图10),再根据开瓶器的功能稍加调整成示范图(图11)。学生因为很熟悉这个游戏主角的形象,议论纷纷,并叫道:“这也可以!”“这个好玩!”一旦情绪被调动了起来,立刻就觉得创意图形离自己不那么遥远,只要表达内心喜欢的就行了。教师的演示使学生直接明了创意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得到极具个性的新图形和实践操作方法。
(二)使学生“放开手脚”,有效勾画成形
1.“放得开”是指打开思路,大胆表达,敢于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事物,使创意形象有效合理
某学生的《“灯泡和插头”勺》(图12)是这样诞生的:开始设计时,他觉得教师说的灵感就是灯泡的光,教师肯定他的想法,并提出:灯怎样才能发光呢?为什么发光呢?于是有了多功能的叉子和可以避免滑掉的爱心设计。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艺术是个人在这个世界中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最主要方式。”教师尽力在形象构思上指出他们的创意想法中的可贵之处,一旦有突破,还要及时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2.“放松画”是指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随时想到有意巴的形象便立即用铅笔放松地勾勒出来
在图形创意时,要从感动自己的某个场景出发进行想象、用草图勾勒。教师可以把一些比赛场景、动物保护、唱歌娱乐的场面通过图片给学生以启示,令学生在随意勾画中产生灵感。例如,在教师放综艺节目图片时,有学生突然想起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那张长长的脸,随手勾出长鼻子的形态,教师立即赞赏他的草图,于是他在鼻子旁边画出了人的《“五官”勺》。(图13)学生往往担心别人嘲笑难看的画面,如果让他们看看大师们潦草的草图,再给他们一些鼓励时,他们的思想负担就不会那么重,就会鼓起勇气,相信自己是有创意的,从而在设计过程中真的找到灵感,并实现了自我肯定。《“飞鸟”勺》(图14)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
三、使学生获得完美的创意图形
(一)“调整功能”,提炼创意形象
1.“调整功能”,是指初步获得图像后,还要进行符合产品使用功能的调整
教师通过提供实物,让学生体会使用感受,充分认识物品的功能性,学生才能把图形与功能搭配完美,设计得巧妙出奇。《“猴子捞月”勺》就是功能与创意结合的例子。这名学生将猴子身体缩小,调整了猴子尾巴的形态,使勺柄便于挂在杯子边缘。(图15)
2.考虑解决各部件之间的比例结构关系,使创意更合理
设计要求学生从功能性的角度去寻觅形象,既要有趣,又要避免雷同、抄袭。例如,有学生用漫画《小猫钓鱼》中猫尾钓鱼作为创意,把猫的身体反复修改成方便手握和使用的形式,兼顾了勺子的功能性。他觉得,“小猫钓鱼”勺太长了,不便携带,于是把鱼和猫设计成可分开的两截;又增加了测量食物中卡路里的特殊功能,终于提炼出鱼咬住猫尾巴的形象。再经过反复修改,往往能提炼出更令人满意的图形形象。(图16)
(二)听取意见,自我完善创意图形
1.作业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物品的使用方法
与同伴交流功能设计是否更利于使用,对自己的创意作品进行审视和整体修改。以《“愤怒的小鸟”勺》为例:某学生在最初的设计稿中是完全根据“愤怒的小鸟”的形象来画的,整体感觉较短;学生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太短的话,勺子的用处就不大,为了能发挥勺子的使用功能,应当把原来矮胖的勺柄拉长,这样勺子给人的感觉更整体,更便于使用,也更安全。(图17)
2.多元化评价使作品更加完善
当学生的作品完成时,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有教师评价,也有同学评价,同时进行自我评价;标准有三——创意妙不妙?形象好不好?设计灵不灵?这样多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多渠道听取别人的评价和建议,提高自我认识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自觉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客观公正地对作品提出自己看法的能力,又给每一名学生提供了机会,学会倾听,学会自我反思。例如作业《“小屁孩”勺》。有学生觉得做个“孩子王”真好,没有现在那么多烦恼,所以,设计的开瓶器表现出了一种张扬的个性。刚开始,有个平时与他关系不太好的学生提出“小孩的手张得太开了”,他一听,嘴巴一噘,坐在座位上,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同学做了评价,可他似乎并不想修改。这时,教师给出建议:“你的想法很好啊,不过,同学提的建议也可以考虑,你想啊,勺子在使用的时候是不是会碰到嘴巴呢?”这么一说,他沉默了。快下课的时候,只见他默默地在稿纸上修改。教师走过去悄悄问他:“怎么改变主意了?”他说,冷静下来以后,觉得同学不是针对他本人的,而是出于对勺子的使用功能的考虑;勺子使用要注意安全性,头发、耳朵和手臂的形状的确不太合理,所以,就把《“小屁孩”勺》改得更圆润了。(图18)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中的领导者,学生则要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与思路,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少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时期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为其设计符合认知规律与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从课前备课、课堂导入、课堂教学、总结评价这四个方面出发,简单谈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备课内容
备课是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精心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古时人们行军打仗讲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备课可以说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时的“粮草”。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都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完成教案,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的备课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课堂效率的提升都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将备课重视起来,在备课时要进行相应的预设与生成环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巧妙地设计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从而为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备课《争吵》时,我想到班级内的学生有时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像是碰了一下腿,把衣服弄脏了;本子掉在地上被踩了一脚等。于是我便将这些内容都设计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预设生成的演练。首先,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跟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他们理解文中的情感作好铺垫;然后我再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说一说阅读之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含义,明白团结友爱、知错就改的内涵与意义。通过这样的备课,既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在情感的激发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初始环节,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巧妙地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导入,常见的导入方法主要有设疑导入法、创设情境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这些课堂导入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导入环节的教学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课文《开天地》时,我就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天地是怎样来的?同学们听说过哪些神话传说呢?通过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就说出了“女娲补天”的故事,然后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开天地的动画片,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学生受到震撼,他们都为的力量与牺牲精神所折服,于是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都十分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中的故事,阅读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阅读课文时,他们也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丰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而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活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小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使其在亲身参与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成语积累情况,我便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成语接龙”的游戏。在课堂的游戏开始前,我先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并将教室内的座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分别占据教室的一个位置,拉开各个小组之间的距离,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游戏开始时,我会利用多媒体随机地出示一个字,学生要将这个字作为成语中的第一个字,每个小组轮流接成语,说出一个则小组积一分。比如,我出示的第一个字是“万”,学生就可以接“万里挑一一五一十十全十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等。这样的语文活动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积极地思考,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境,从而有助于激励学生更努力地积累知识,更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
四、注重总结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忽视这个教学环节,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总结与评价阶段,教师与学生都会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反思其中的疏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查漏补缺”,而及时地总结与反思可以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以便下次可以改正;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便于他们及时地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了课文《钓鱼的启示》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收获,有的学生就说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的学生就说对课文中爸爸的行为很难理解,既然是一件小事,而且作者头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鱼,也没有其他人知道,为什么父亲还要坚持把鱼放回去。我看了一下其他的学生,也有感到十分困惑的,于是我便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子,第一次从超市里偷偷拿了一个苹果,家长没有注意,后来,这个小孩子拿的东西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在超市公然偷钱,最后被送进了警察局。我教育学生:积少成多,许多小事情上我们不注意,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十分恶劣的大事情,因此,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从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听后都肯定地点了点头,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教学成为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晓文.语文课的寻“根”之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易出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篇7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教学上,教师的评价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对小学教师评价语进行研究。
一、教师评价语的内涵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评价”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专业术语,人们把“评定价值”简称为评价。教师评价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桥梁,其本质特征为价值判断的一种语言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评价语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瞬间作出即兴、即时、即地的评价时所用的语言。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评价的实施者为教师,实施对象为学生,它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依据教师自身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外部评价的特点。众所周知,教师是通过言语表达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运用评价语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评价语的作用
教师评价语言是教育工作者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现,真实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的独特魅力。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淡薄,不能客观地看待自身,对周围事物及周围环境认识浅薄等。教??有效运用教师评价语可以帮助学生成长,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发展作用
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皆在于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案例一:爱美学生爱上了学习。五年级L同学是一个喜欢打扮不爱学习的女生。一天,教师发现L同学将指甲油带到学校涂抹,在没收指甲油时教师这样评价该生的行为:“爱美是女生的天性,老师也爱美,但是需要分时机分场合,这是学校,你是学生,真的喜欢指甲油可以在家中涂抹。如果今天老师允许你涂指甲油,那么明天每个女生都会涂指甲油。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现在我先没收指甲油,如果你连续一个星期上数学课积极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就将指甲油还给你。老师相信,你是聪明的孩子,能明白老师说的话,也相信你一个星期后你会拿回你的指甲油。”一个星期过去,L同学如愿拿回指甲油。两个星期过去,L同学上课仍积极举手发言。一个月过去,L同学的月考成绩有明显提高。自指甲油事件,L同学注意了美的方式,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她写一张纸条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我喜欢你。”教师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向L同学摆事实讲道理,并借助评价语言,有效地促进L同学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教师评价的影响作用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发展,向往美好生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导向作用
教师评价目的不只是判断学生的“对与错”“好与坏”,而要在评判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反之亦然。皮亚杰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小学生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消极评价往往多于积极评价,并且其自我评价更多依赖于他人的外部评价,而教师评价在他人评价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判。
案例二:“乡下学生”要自强。五年级的M同学是一名从乡下转到城里学校的男生,原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使 M同学到新学校后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由于M同学没用过钢琴上音乐课,没见过白板,同学们就嘲笑他是“乡巴佬”。教师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对班级的同学进行了教育:“如果别的同学给你起外号,你愿意吗?因为你个子小叫你矮子,因为你胖叫你胖子,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M同学以前在乡下念书,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但这不应该成为大家嘲笑他的理由。老师从小生活在城里,所以老师很羡慕M同学能在农村生活。现在他来到我们班级就是班级里的一员,希望同学们友好相处。”“乡巴佬”外号事件后,再也没有同学嘲笑M同学,M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他的进步每个人都看得见。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常常表现为对教师言听计从甚至是崇拜,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着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对于学生之间的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使积极导向作用最大化,这样不仅会对被评价者产生影响,还能使聆听者产生共鸣,促进他们主动反思。
3.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的评价语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对于生活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的评价,会使学生获成功体验。
案例三: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三年级阅读课,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绘本故事《寻找丢失的一角》,这是一个关于“缺陷”和“满足”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如下:一个圆丢失了一角,嘴里唱着:“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他跋山涉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丢失的一角,因为他完整了,他再也唱不了歌了。于是他将一角轻轻放下又开始唱起歌来;“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生:“他又要去寻找他丢失的一角了,但是他很开心。”师:“是啊,你有你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是属于你自己的独特感受,非常不错,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开卷有益,多读多想多感受,相信你会从读书中成长。”生:“老师,我也要寻找我丢失的那一角。”此后,这个学生成了上阅读课最积极的学生,每次上阅读课她都聚精会神地读书,并且有自己独特体会,她的语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这个案例里,教师通过自己的合理评价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教师评价语分类
教师评价主要分为三种:书面评价、口语评价、非语言评价。本文依照李润洲先生的分类,进一步将教师评价语分为三类:口语评价、书面评价、肢体语言评价。
1. 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的、即地的口头点评,如口头表扬、鼓励以及口头批评。教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相关情况,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做出判断和反馈。
(1)口头表扬、鼓励。案例四:百元大钞事件。五年级的S同学在走廊捡到4张百元大钞,并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课堂上教师对S同学进行了表扬:“S同学在走廊捡到400元钱交给了我,对于她拾金不昧的品德我提出表扬。我们学过的课文《钓鱼的启示》中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想S同学是真正地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希望其他同学向S同学学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S同学听了羞红了脸。教师的口头表扬使S同学体会到被表扬的喜悦,他今后肯定还会拾金不昧,其他人也一定会向S同学学习。
(2)口头批评。 案例六:班级小偷成为“班级英雄”。三年级某班发生一起偷笔事件,一堂体育课后,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笔丢了,便纷纷向老师“报案”。教师通过学校监控录像,发现了一名可疑的学生,但在藏“赃”地点未发现丢失的笔,却意外发现一摞学校图书馆的书。教师私下找了该同学,对其展开询问,该同学随后承认自己偷了同学的笔和学校的书。但是,接下来老师却这样对该同学们说:“在老师心目中你是听话懂事的孩子。第一,偷东西是不应该的;第二,偷东西之后说谎是不应该,你既然敢做就要敢当。”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哭了。教师继续教育该同学:“你喜欢好看的笔,可以用零用钱去买;你喜欢看书,可以和阅读老师借。”同学们丢失的笔找到后,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对该同学进行批评,反而表扬该同学是勇于举报高年级同学的“英雄”。该同学听了,把头低得更低了。此后,班级再也没有丢过笔,“英雄”在班级里与同学团结互助,并主动帮助老师工作。教师对学生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口头批评教育只有加强艺术性,让学生乐于接受,能心服口服地改错,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书面评价
书面语言评价语是教师在书面上对学生进行的点评,以“书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提高教育效果。书面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接对话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 肢体语言评价
肢体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肢体语言评价是教师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和声调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点头”给予肯定,“微笑”给予鼓励,“竖大拇指”表示赞赏,“眼神”沟通心灵。
四、教师运用评价语的原则
1. 关爱性原则
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关怀和爱,关爱性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对学生展现的积极情感态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杜绝侮辱性、责骂性评价语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延缓性原则
延缓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给予学生表达见解和主张机会。教师应客观看待学生举手发言但无作为现象,面对学困生的回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再想一想”“别紧张,慢慢说”,尊重保护每一个学生。
3. 尊重性原则
师生互相尊重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尊重性原则表现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以独立个体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表达权,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尊重学生差异性则是爱生情怀的表现。教师不应只关注学优生,更要关注学困生。面对学困生,给予更高一层次的赞赏;面对敏感的学生,评价尽量委婉含蓄;面对自卑的学生,尽量使用鼓励话语,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发展。
篇8
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书中提到:“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章—样,学生只要掌握美术基本语言(艺术语汇),就有可能识读各种美术作品,也能按美术的规律来表现。”当前,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看画展》教学案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优秀范本。教师着重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两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解美术语言在作品主题表达上的重要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视觉阅读过程的有序推进。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整体性浏览,再围绕色彩、造型、构图三种语言进行有侧重点的逐个分析,接着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评述,最后进行拓展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导教”是本课推进过程中的—个亮点。如,在作品的逐个分析中,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积概思考、自主表达,然后针对学生阅读上的薄弱点、缺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已有认知。
第二,对比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本课多次采用对比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和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切实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教师主要采取两种对比法: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阅读,如,《草垛》和《核去核存》两幅作品,其亮色调与灰色调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色彩在画面气氛营造上的作用;同—幅作品不同表现方法之间的对比阅读,如,对《核去核存》进行了由“灰”到“鲜”的色调置换,使学生进—步感受到了色彩的作用。
第三,阅读点拨语言的用心组织。本案例中,教师的点拨语言非常精彩,围绕目标循循善诱,融激励与诊断发展功能于—体。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师总是能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帮助学生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如“美”与“不美”的点拨,“像”与“不像”的引领,都让我们领略到—位优秀教师的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觉阅读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和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时刻都能保持学习的激情,是本案例需要商榷的地方。仔细研读整篇案例后,我发现其中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以统一的整体呈现为主;互动交流的方式略显乏味,以师生的一对一口头交流为主;不同环节间的学法有些雷同,以看看、想想、说说为主。学生在比较单一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乏的状态。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改进:
第一,优化图像呈现的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如,“分步呈现法”,在学习基本形构图方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呈现画中的主体,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构图,逐步建构视觉图像的基本概念。
第二,除了案例中所呈现的交流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对多”“多对多”“生对生”等不同的口头交流方式,并适当补充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方式,来激发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便于教师及时落实有效的指导。
第三,适时变换学习的方式,使学习过程呈现由扶到放、由紧到松的节奏变化。如,实践运用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至两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主性的阅读与评述:课前,教师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如魔灯平台)布置特色展厅(如儿童展厅、名家展厅等),链接相关网站,网罗学习工具;课中,鼓励学生分小组进入展厅,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在互动区进行评述和交流。以此来突破时空限制,能使课堂学习充满蓬勃的张力。
点评二(张月红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
1.可取之处
(1)情境创设,营造展馆氛围。“展厅”为学生营造了—个不同于教室的学习环境,它带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同时也使学生对艺术的崇敬和尊重油然而生,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学生从观众、导览员身份的转换过程中,更体会到置身于展馆的感觉。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板书设计清晰、简洁。本课板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是很突出的,“能看到美的眼睛”不仅表明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几个角度,还非常形象地解读了几者之间的关系,即本课教学重点:认识色彩、造型、构图与绘画作品主题的关系,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此外,简洁的板书,也使相关美术语言更醒目,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讲解和生活实例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要素时,让学生分析教师的服装色彩,使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觉得色彩就在身边,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接下来的授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如,教师在学生分析《作业脸》后提出:虽然《作业脸》看起来不美,但很多孩子喜欢它,为什么?在分析《小闹钟》后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闹钟画得像不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自身感受谈体会。由于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相关,学生感受深刻,讨论起来积极踊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教学中,“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例如,教师改变了《核去核存》和《草垛》的色彩效果,学生发现,色彩作为一种美术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教师改变了《全家福》与《和爸爸去海边》的造型风格,使学生理解了造型对表达作品主题的的作用。对比的运用,直观、醒目,学生感受深刻,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榷之处
(1)教师的板书浓缩了本课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参照板书进行了两次记录,分别在学习构图、文化两个要素之后。但我觉得,对于六年级学生可以再放手一些。比如,可以在学习文化要素之后,鼓励学生在理解板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几者的关系,可以是知识树形式、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这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当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参照教师的板书进行记录。或者,教师也可设计—份检测卷,通过检测卷或学生记录的反馈,反思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设计。
(2)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要素之后,便进入总结拓展阶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之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因势利导,引入文化,拓展知识”环节准备一些和“画种与风格”“民风与习俗”“生活经历”相关的作品。教师边总结,学生边欣赏,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关注,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
点评三(谢晴 重庆市朝阳中学)
《看画展》是—堂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很长—段时间以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板书设计往往容易被教师们忽略,不少教师的课堂板书是对课件中出现的课题与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也有些板书是各式材料拼贴而成的华而不实的装饰;有些教师认为板书是“传统、刻板”的教学形式,甚至怀疑它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看到于宏老师的课,寥寥十个字、几条曲直的线组成的那只“眼睛”最后在黑板上定格时,板书设计之精妙让我震撼,使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感悟: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加深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下面就以该课板书“眼睛”为出发点,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1.于老师的眼睛
于老师有一双慧眼,她敏锐地发现了“眼睛”的价值—一“眼睛”不仅是目标,也是过程。首先,板书“眼睛”很好地构建了这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艺术语言分析(色彩、造型、构图)到文化内涵解读,构建了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其次,板书也体现出教学的行进过程,教师描画“眼睛”的过程(瞳孔—眼仁—眼眶)与课堂的教学进程(主题—艺术语言—文化)紧紧相扣。从知识的整合到方法的形成,再到情感、态度随着教学过程逐渐升华,教师最终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眼睛
“眼睛”是学生学习本课“可观”的收获。去掉板书上的几条曲、直线,我们看到了本课的五个知识点-主题、色彩、造型、构图、文化。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拾到的贝壳,它们虽然可爱,却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而当教师用“线”将它们有序相连时,就组成了“艺术鉴赏方法”这条美丽的项链。板书把无形的鉴赏方法具化为“可观”的“审美的眼睛”,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成为陪伴学生终身学习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3.笔者的眼腈
透过这节课,我看到的既是本质,也是方向。于老师描画眼睛的过程是由里(瞳孔)及外(眼眶),这也是本堂课由表(艺术语言)及里(艺术本质)的深化过程。现在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因为缺乏对这种艺术本质现象的探究,而把一节美术课上得像班会课、语文课,甚至科学课,让美术课失去了本该有的味道。这只“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方向。美术教师可以考虑在板书上做一些细微的变化,分别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重难点:初中生可多在“眼仁”部分(色彩、造型、构图)增加空间、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高中生则可侧重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学习,去解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
与于老师笔下的这只眼睛对视,看到它由平面渐渐立体,用它审视我的教学,内心竞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打开了心灵的眼腈。
点评四(方继梅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1.本课亮点
(1)慧心灵性创情境。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过看画展的经历和体验。于老师心思缜密灵巧,准备充分,在教室内摆放展板,模拟展厅,营造画展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自由观看,形成直观感受,为课堂上的欣赏与评述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可谓一举两得。
(2)匠心独具提示图。完整、简洁而又独具匠心的提示图是整节课最出彩的地方: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是突出主题,为主题服务的知识点被教师板画成圆心和三个不同的扇面,形成同心圆;随后,它们又在上下弧线的连接下演变成心灵的窗户——眼睛,使学生同时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板书设计简约精妙,赏析绘画作品的方法一步步呈现在那美丽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
(3)点拨自如交流中。于老师语言清晰准确,能敏捷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到关键词而导向本课目标重点。可以说,这种从容地与学生对话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于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
2.值得商榷之处
(1)学法缺失的遗憾。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教学。本案例中不仅没有明确的学法呈现,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也不足,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呈现,谈不上学习前后认识的转变,更没有冥思苦想、乐思善辩的生本课堂的特点。孩子们与画面、与作者、与自己,甚至与老师的情感对话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逐一欣赏总结,使学生最终学会了老师预设的赏析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样被动的欣赏学习是遗憾的。
如果让学生结伴自由选择展厅慢慢欣赏,各个展厅设置—定的欣赏提示或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辩—辩,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教师在全班师生交流时再适时点拨、质疑,相信学生们—定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提出独到的见解。
(2)难点突破的勉强。于老师带领学生在三个展厅欣赏,分别得出色彩、造型、构图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找到欣赏的落脚点,重点就突出了。但是造型和构图两点的突破稍显牵强——造型的概念是教师给出的,而构图是用“大主体、基本形和满构图”等概念概括了。其实,造型和构图是分别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美的方法,应当让学生深入感受,慢慢揣摩和了解。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分析、绘制、争论画面的构图问题,得出调和对比、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应该更有意义。
点评五(白帆上海市爱国学校)
《看画展卜课,框架清晰,设计巧妙,教师通过三个展厅的情境模拟方式,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看画的“武器”——“看什么”和“怎么看”。
1.本课亮点
(1)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巧妙运用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色彩、造型、构图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号展厅中,于老师通过改变《草垛》《核去核存》这两幅作品的色彩,让学生反复进行比较,最后自己得出了“看色彩”的结论,可谓是在备课中下足了功夫。
(2)教师的板书有创意。能把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文字与图画的形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耳目—新,相信学生会深受启发,学会用这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
(3)在评析环节,从所选择的作品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作品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如,《作业脸》《,J、闹钟》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几点建议
(1)本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学生的学法。三个展厅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时只是让少数学生参与。本来“欣赏·评述”课是以学生的“赏”“述”为主的。笔者建议,在第三展厅,教师可以出示代表三大构图基本方式的图片和与之相应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以“连连看”的方式自己进行总结与配对,进而得出结论。
(2)在评析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书写简短的评价,再让学生上台交流,这样,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能有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认识与理解,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体验过程。这—环节中,教师讲得有点多,意图把学生引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上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很有限。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与文化背景不同,看画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于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不同意见进行争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再者,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评价—定要从三方面来讲解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毕竟有的作品只涉及了某种绘画语言,不必牵强。
点评六(褚蔚清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看画展》一课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把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诸多亮点,令人耳目—新,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欣赏课,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欣赏课常见的流于理论的“枯燥”,精心设计了—个有趣的情境,即参观画展,且展览的都是学生作品,拉近了学生和展品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观察者和导览者的角色转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绘画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绘画语言。
其次,教师为教学而设计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思路清晰。与“色彩”“造型”“构图”等基本语言对应的展品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最后,通过板书“眼睛”,把绘画的基本语言和所要传达的主题以及文化背景完整地串联起来,一目了然,学生对绘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师在结尾处通过欣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艺术作品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启发学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赏析名作,从而走近大师名作,在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中有所运用和延续。设计该环节是可以将本课目标有所递进的。不过,个人认为,儿童画和经过学习美术基本语言后创作的作品,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画面呈现是否经过精心的组织。毕加索感叹儿童画,实际上是感叹儿童的天真质朴。如果教师过多强调儿童创作中对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失去对绘画基本语言学习的意义了,可能会对学生在认知上造成误导。
点评七(樊福锐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这节课不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且教师的板书简明扼要,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对于“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明确而有效。
1.本课亮点
(1)注重美术语言的讲解。在本课教学中,于老师将课中所涉及的美术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课上所学到的美术语言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认识美术语言的层面开始逐渐转入理解和应用的层面。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观众和导览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学习从主题、色彩、造型、构图,以及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美术语言欣赏和评述儿童美术作品的方法。
(3)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于老师在课前把一些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为课堂营造了—个与教室不—样的“文化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几个虚拟的“展厅”。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犹如身临画展现场一样,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
(4)注重课堂细节的处理。于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彰显了她较高的专业素养。比如,让学生及时记录下学习内容概要;在观展时,教师手搭学生肩膀,与学生轻松交谈,不经意间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几点建议
(1)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不够。本课教学中,教师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学生基本上在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学习活动,想说什么、会说什么,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由此缺少了必要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体验。
(2)美术欣赏的表达方式有些单一。美术欣赏活动是从“看”开始的。除了看,表达也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中提到了美术欣赏活动的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和动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适当增加用文字描述的环节,可以给他们提供表达不同感受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缺少必要的教学拓展延伸。本课欣赏活动所概括的几个方面,主要针对儿童画这个比较小的范围。为了不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还应不断拓宽他们的欣赏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课结尾的总结拓展部分,教师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提示学生可以从诸如思想内涵、形式语言、画家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更多的方面,去认知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点评八(熊澍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看画展》教学案例,如行云流水般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几个优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从图文中可以看到,于老师教态亲切,端庄大方,她身着红色衬衫和灰色外套,并且在参观一号展厅,分析色彩对主题的作用时,还就自己的服饰色彩向学生提问,并就学生的回答,启示学生保持“既要满怀热情,又要冷静思考”的学习状态。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简洁明了。于老师的教学环节有五步,即课前交流、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实践运用、总结拓展,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第三和第四步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第三步的“学习新课”,主要从色彩、造型和构图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美术作品主题的作用;第四步的“实践运用”,分别对应挑选了《生命线》、《作业脸》和《小闹钟》这三幅画进行了赏析,并且在评析第四幅作品《闽越遗风》时,引入了作品诞生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知识,让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和文化的深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欣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于老师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图例,几乎都是基于孩子的世界来挑选的,朴实而又易于学生理解。
美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看画展》一课是儿童的一种浅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艺术作品是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桥梁,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看画展的观众,其审美心象必定带有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幻觉以至错觉等差异性因素。而《看画展》这一课的终极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以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提示为出发点,将欣赏活动中想象的自由性和作品意象的制约性统—起来。冷静反思于老师的课堂,笔者提出几点商榷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专业。如“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于老师说:“如果在看画展的过程中,知道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应该看什么,或许就能帮助我们解疑答惑。”其实,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看什么”,因为展厅里的作品已定,而是“怎么看”,也就是如何欣赏。又如在评析《小闹钟》作品时,有的学生说“像”,有的说“不像”,教师此时如果能适时抛出“艺术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审美理念,这样的语言才更专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2.在“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环节,于老师安排了评析《闽越遗风》这一幅作品,并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文化”这个概念,即对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文化的关注,但只是点到为止。建议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的范画,将这一点讲得更透彻一些,使学生明确“笔墨随时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化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大阅兵》《核去核存》《生命线》就是画家以近年来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自然灾害为素材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两组《和爸爸去海边》《全家福》的图例,以及《收白菜》《吃火锅》等画作,都深深地打上了我们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烙印;而《我是守门员》和《作业脸》,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喜好和内心世界。
3.为了让课堂实践活动更具体,可以在“实践运用”环节的活动最后,让学生从本课的图片中任选—幅,撰写一段美术欣赏文字,字数不限,巩固教学效果,并促进美术和语文这两门基础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点评九(黄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优点
(1)教学准备充分恰当。在授课现场,大幅作品的展示场面、各种画面素材的呈现,让学生零距离地感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情境,从学习内容到探究形式都充满着趣味性,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贴近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参观礼仪,渗透教育效果好。
(2)教学语言精妙准确。作为一节“欣赏·评述”课,于老师能针对小学生美术知识经验基础较为薄弱和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状,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张弛有度:从导入的亲切沟通,到点拨分析的精准到位,再到环节过渡的巧妙灵活,以及拓展延伸的升华提升,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语境中交流探知。
(3)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本课利用三个模拟展厅,通过“课前观察感受一问题设问交流-观察比较分析-实践运用展示—探究交流生成”这一思路,从影响绘画主题要素的色彩、造型、构图进行探析交流,并拓展运用,逐项落实,知识点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节奏流畅、灵动。
(4)教学策略艺术生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分步实施课前导“引”、课上导“析”、拓展导“思”这—路径,让学生课前欣赏感知,课上互动探究、交流分享、拓展反思应用,生成有效感知、理解体验、反思生成的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充满律动。
2.值得商榷之处
(1)小组合作效度不够。在对作品赏析过程中,应深挖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自己设问,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深度不够。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个性、张扬的探究欲望,在个性、开放、实践的环境中浸润思想、收获快乐。在欣赏探究时,对作品主题、构成元素寓意和作品间的联系等问题,应让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出和解决在观察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让双边活动更接“地气”。
(3)应进—步完善评价杠杆作用。作为“欣赏·评述”课中的评价,可以通过动态展示交流和静态纸面反馈等形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全面了解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实施中,从更多的维度去实施教学评价。
同时,在导入环节中,在处理“学生对抽象作品的认识”时,虽然教师在有意地引导学生往教学主题上靠,但一句“你们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没有理解作品主题”,处理得有些急躁。须知,对—幅作品的认识和了解,通常要看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历史背景和创作者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
点评十(谭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中学)
1.本课精彩之处
(1)角色设计有梯度。本课条理清晰,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情境模拟中展开,不同的是,在观赏者和导览员的角色互换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从感性体验转换为理性思考,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梯度,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而情境的不同设定,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欣赏方法的运用贯穿始终,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如海浪—般,推波助澜,将课堂知识一步步推向。
(2)目标达成有深度。对典型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意在通过不同欣赏角度的呈现,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寻找画面主要的对比关系,引导他们感受不同的美术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而教师设计的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和应用,意在突破学生欣赏能力及方法的转化这一教学难点,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学习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总结拓展环节,大师作品欣赏的巧妙过渡,丰富完善了作品欣赏的思路架构。
(3)欣赏方法有广度。从整体上看,本课教学以直观的欣赏展开,具体、恰当、明确地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构图、文化等方面对作品的主题加以赏析,用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掌握作品欣赏的方法,为以后学生进一步的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践运用有亮度。本课的升华之处在于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有了—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有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空间,更深入、更全面地去欣赏和诠释作品,让学生从“我会欣赏”转变为“我会创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交流中掌握鉴赏的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去传承经典作品。
2.建议
从总体上看,这节课准备到位,预设充分,却也略显不足,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仁们—起探讨。
(1)可以适当增加自主鉴赏的作品或环节,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运用和总结拓展环节,教师还可以出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的更多作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自丰鉴赏美术作品。
(2)欣赏课教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紧凑些,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诠释自己的观点。美术作品的赏析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体验的模拟除了兴趣的激发之外,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这也为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挑选作品和举办画展做好铺垫。
点评十一(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通过对《看画展》教学案例的研读,便知道这堂课一定是相当成功的。总的来说,制胜的关键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那点儿事”,尤其是“生成”及激发课堂生成的方法与过程。
重点来谈一谈这节课的“生成”。
1.问翘化设计
这节课整体架构严谨,但造就极强生成性的关键因素则是“问题设计”。比如,在第—环节中,教师以导览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看展的“造型、色彩、构图”。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极易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喜的是,于老师充分关注了这种不确定性,并成功设计了每—个能“驱动”下—项任务的问题,有效地以问题推进的形式启发了学生,使课堂迭起。例如:教师以自己的着装颜色为例,引导学生认知“色彩”对主题的烘托作用。能让每—个问题都有效,实在是高明。
2.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为了促成这节课有效的生成,除了问题设计有效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支持。上文提到,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生成的重要法则,但并不是说只注重设计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今天视觉化程度极高的日常生活来说,辅以感官的多元刺激才能凸显课堂生成的不可预见性。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计”与“信息手段”之间的平衡,活用预设的各种教学手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与生成,又似钓鱼—般,笃定地知道撒这样的“饵”一定会有“鱼儿咬钩”。那么,即便是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生成”,也都是在预设的可控范围之内,这才叫“活”而不“乱”。真是棋高一着!比如,在学习色彩对烘托画面主题的影响时,教师使用的是重新设色过的图片来对比说明;又如,在认识构图对主题影响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点概括成三角形、圆形等,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归纳水平;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既提纲挈领,又切中要害,堪称本课的一大亮点。
3.生成的预留空间
、在第—个环节中,于老师化身为导览员,帮助学生认识了色彩、构图、造型对于欣赏作品的重要性,这个铺垫做好了,到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要领,能够进行独立的欣赏和思考。但最让人意犹未尽的“生成”是,在实践过程中,看画展其实并不需要计较欣赏程度的浅或深,因为学生本身的经验水平有限,不可能有特别深入的见解,所以,课堂上也就能够出现多种评价标准,即开放性的回答。如,评价《小闹钟》的时候,学生们说像或不像,都是真实的,应该获得包容。而感到被理解和包容的孩子,心情是喻悦的。这种学习状态和预留的“生成空间”,是否就可以用来判定这节课是不是好课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生成”以外,这节课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
1.课的立意较高
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出于对美术学习实践应用价值的考量,设计出真正能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学习内容,既忠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整体来说,本课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此设计是巧妙的。
2.学习方式值得推广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先扮作导览员,在观展过程中时刻向学生透露“画展是这样欣赏的”等主要信息,然后再邀请学生来做导览员,并模仿观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习得了老师的欣赏态度和方法。
点评十二(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通过对本课教学案例的研读,可见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掌控能力强,学生在“看画展”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色彩、造型、构图在表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并理解文化在作品表现时的重要性,处处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没有绝对的完美,本节课亦是如此,这里有两点与于老师商榷。
1.关于范图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度过了绘画心理的象征期和图式期,逐步走向写实期,初步形成个性的审美趣味,希望欣赏与他们能力相仿或略高于他们欣赏能力的作品,以提升眼界、发展能力。《看画展》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范图的选择仍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案例中的大部分范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审美需求,但是图6至图10呈现的儿童美术作品,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略显稚嫩,因此,教师可选择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或者大师的作品给学生欣赏,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此外,“看画展”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为以后能独立地欣赏其他各类美术作品而“看”,而于老师大部分时间仅安排学生欣赏儿童绘画作品,仅在“总结拓展”环节呈现了大师的抽象美术作品,局限了本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种风格的大师美术作品,并将这些大师的美术作品适当融入“学习新课”和“实践运用”环节,在大师与儿童的作品对比欣赏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造型、构图和文化在表达主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作品风格中所呈现出来的—致性。
2.关于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