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短篇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堂·吉柯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匹克威克外传》、《论语通译》、《孟子选译》、《庄子选译》、《高中生必读优秀古诗文》、《鲁迅杂文选》、《朱自清散文精选》、《家》、《子夜》、《边城》、《雷雨》、《茶馆》、《女神》、《谈美书简》、《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歌德谈话录》、《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2、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世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3、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重庆私生女蜕变为知名华人作家
虹影,原名陈红英,1962 年出生于重庆,乳名小六或六六,长大后发现自己竟是私生女。曾移居伦敦,已入籍英国,现常居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虹影是笔名,相信是本名红英的谐音,但在公开出版的著作中,虹影绝少提及她的本名陈红英。而在《K》和《女子有行》等书中,虹影引经据典,曾对“虹”字进行过多次阐释。这或许是她在为自己的出身寻找经典证据,也或许是在暗示其私生女身份,而这个身份在童年、青年、成年阶段都曾带给她无尽和无形的压力。
1981年,虹影开始写诗,加入“流浪诗人”行列。1983年,发表处女作《组诗》。1988年出版诗集《天堂鸟》。1989年,到复旦大学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
1991年,虹影持留学签证到伦敦,与当时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也是诗人、作家和翻译的赵毅衡结婚。婚后的虹影安心写作,在台湾《联合报》等华文报刊频频获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背叛之夏》。
1992年,台湾文化新知出版社出版《背叛之夏》,之后,虹影又在台湾和大陆出版了七本散文和短篇小说集、四本诗集,还编辑了海外华人作品集在大陆出版。
从1993年到1996年,先后出版诗集《伦敦,危险的幽会》、中短篇集《你一直对温柔妥协》、《玄机之桥》、《带鞍的鹿》、散文集《异乡人手记》、短篇集《玉米的咒语》、《双层感觉》、《六指》。
1997年出版《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中短篇集《风信子女郎》、《里切之夏》。其中《饥饿的女儿》获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背叛之夏》同年被翻成英、荷、日等十五种语言在各国发行。第三部长篇小说《K》在台湾《联合报》连载。
1998年出版诗集《白色海岸》;《饥饿的女儿》被翻译成英文,书名改成《大江的女儿》(Daughter of the River)。1999年出版短篇集《辣椒式的口红》、诗集《快跑,月食》、长篇小说《K》。
2000年,虹影开始定居北京,被大陆权威媒体评为十大人气作家之一,出版中短篇集《神交者说》。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还被称为“脂粉阵里的英雄”。
2002年,长篇《K》由于涉嫌侵犯现代作家凌叔华与其丈夫陈西滢的名誉权,而被中国法院判为“”罪禁书,这个判决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官司打输后,《K》被迫改名为《英国情人》。《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同年出版《阿难》、散文集《虹影打伞》。
2003年,虹影与第一任丈夫赵毅衡离婚,出版《孔雀的叫喊》、短篇集《火狐虹影》、《英国情人》、《上海王》。和2002年一样,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平面和电子媒体再次评为“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
2004年,出版重写笔记小说集《鹤止步》、中篇《绿袖子》、散文集《谁怕虹影》、《饥饿之娘》。在一个驻北京的英国记者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认识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此人后来成了她的第二任丈夫。
2005年出版中短篇集《康乃馨俱乐部》、《上海之死》,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6年出版《上海魔术师》。2009年,《好儿女花》 出版,该小说爆出和“小姐姐”共侍一夫的情史,有人猜测这或许是她与赵毅衡离婚的重要原因。
从2011年到2015年,先后出版《小小姑娘》、《53种离别:一种自我教育》、《奥当女孩》和《里娅传奇》。
另有编著《海外中国女作家小说精选》、《海外中国女作家散文精选》、《以诗论诗》、《中国女作家异域生活小说选》、《墓床》等。
主要获奖情况: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篇小说奖、新诗奖、美国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意大利“罗马文学奖”等多种国内外文学奖项。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出版。
二、“无法归类”的作家:勇于探索、尝试改变、勤于实践
虹影一直在尝试做多方面的写作探索:尝试写剧本并公演成功;喜欢写诗歌,已有《鱼教会鱼歌唱》、《天堂鸟》、《伦敦,危险的幽会》、《白色海岸》、《快跑,月食》等诗集问世;同时也写散文,已有《虹影打伞》、《异乡人手记》、《谁怕虹影》等散文集出版。
单是写小说,虹影就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已出版重写笔记小说《鹤止步》、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反映三峡移民题材的《孔雀的叫喊》(对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中度柳翠故事的改写)、以优伶、名人与抗日历史等为题材的《上海王》(也是题材)、《上海之死》(也是间谍题材)、《上海魔术师》、《绿袖子》、《阿难》、《K》、旅馆小说《上海之死》、纯幻想型作品(虹影自称未来小说,赵毅衡也曾以此名称谈及虹影小说)《那年纽约咖啡红》(本书又被赵毅衡归入“流散文学”范畴)、《女子有行》(又名《一个流的未来》),还有被称作典型女性主义写作的《康乃馨俱乐部》,在小说《阿难》出版后接受访谈时自称为“流散文学作家”等。
名目众多的类别、涉猎广泛的题材,足可显示出虹影在小说创作探索上所做的努力、所费的心血,但这许多名目也同时令虹影被一些论者归入“无法归类”的作家行列,她自己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和各种访谈中提及“无法归类”这一点,或许“无法归类”就是读者、评论界和虹影自己所认定的创作特色,另外,“无法归类”也反衬出虹影在创作上是一个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改变、勤于创作实践的作家。
虹影重视市场、走市场或通俗路线。《中国青年报》曾评价说:“虹影的小说,一向题材多变,情节诡谲,发出夺目慑人的光彩。”应该说这句话道出了虹影创作的一部分事实。从现有创作来看,虹影热衷于讲故事,而且重视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和小说的可阅读性,似乎有意让读者在读完故事后获得一种猎奇感。无论是重写的笔记小说,还是抗日时期东北的优伶故事;无论是上海滩的昔日传奇,还是今日三峡的移民工程,虹影都在不停地向读者显示她重视把故事讲生动,让小说吸引人,以刺激读者购买和阅读她的小说。
离开中国之前,虹影曾有“新锐诗人”、“先锋作家”之称,出国之后转而重视讲故事、吸引读者和阅读市场,与先锋创作理念南辕北辙,她在文学写作态度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有点耐人寻味。
有资料显示,虹影其实并不满足其小说只在市场上赢得读者的支持与青睐,也不满足于仅仅走通俗路线,她同时还想给人留下走纯文学路线的印象,想赢得主流作家、学者或批评家对她作品的关注与青睐。她曾抱怨说,自己始终未得到主流作家和评论家的认同,只是处于边缘状态,形同异类。这说明虹影不光想得到普通读者在市场上的支持与拥护,同样还想赢得作家同行、学者、评论家在写作专业上的认同与肯定,为其在纯文学领域、在文学史中争得一席之地。但她仍然乐意将自己归入“无法归类”的作家之列,究其原因,不俗不纯,多向探索,不易归类,应该是虹影对自身创作形成独特风格的一种理想追求。
另外,由于专事写作,并未从事贴近现实、亲身经历所有新移民为了求存而不得不从事的各种职业,也不像严歌苓等新移民作家为了生存不断打拼,对异域生活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因此虽然长期身处海外,虹影却并未真正了解海外,更没有真正融入异国生活,而是游离于移居国的主流生活之外,其小说对异域他乡的描写也因而显得浅层次、表面化,是近乎印象式的。
虹影已出版的众多小说,大多涉及的仍都是中国生活,以大陆为其小说人物的活动背景,跟她的异域生活并无多大关联,只有《那年纽约咖啡红》、《千年之末布拉格》、《阿难》等少数几部作品以纽约、布拉格和印度等地为背景。细读这几部小说,读者不难发现,这几部小说虽然有部分内容以异域为背景,但作者并未深入描写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细节,而是以观光客或过客的眼光来描述人物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其描写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并无多少深度和生活气息,因而无法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增加小说的厚重感,虹影还通过翻查史料,在小说中增加有关历史事实的陈述,再加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使自己的作品血肉丰满。这样做固然可显示出虹影的努力,某种程度上或许也能弥补小说厚重感的不足,但跟《饥饿的女儿》等有分量的作品相比,能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分不多;跟严歌苓等其他新移民作家的创作相比,其作品的海外气息明显不足,对异域生活的描写和感受明显单薄和浅层得多,能打动人的地方更少。这进一步证明虹影的作品没有深刻揭示华人移民在海外求存的真实生活面貌,难以取得理想的厚重感和震撼力,也无法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冲击力。
虹影只用中文作语言媒介进行创作,而海外知名新移民作家中大多数都在使用双语进行创作。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国为背景,很少以海外生活为题材,涉及的海外文化元素也很少,很难让人相信她已移居英国多年。因此,她与同期国内作家差别最小,是海外纯中文小说作家的重要代表。
迄今为止,虹影的小说作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最成功的要算是与她个人生活经历有关的作品,如《饥饿的女儿》,叙述细腻,感受真切,生活气息浓郁,最能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史料+想象式的作品,如《K》、《阿难》。虹影通过翻查大量历史资料记载,再加上丰富的想象,赋予人物以真实感和新面貌。
第三类是改写中国古典作品+结合中国现当代社会现实的重写或改写之作,如《鹤止步》、《孔雀的呐喊》,以古典笔记小说或经典传奇故事为蓝本,加以改写或重写,融入当今或现代社会现实因素,赋予原著以时代感或新生命。
第四类作品则是以传奇故事的方式写成的,如“上海三部曲”、《绿袖子》等,虚构色彩很浓,虽然虹影极力强调这些作品有其真实性和历史感,但它们明显生活气息不足。
以上分类概括了虹影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除少量与现实生活结合得较紧、生活气息较浓郁的作品之外,虹影创作大致是遵循史料+想象+传奇或+游记的写作套路,这决定了其作品生活厚重感不足,虽然好看、可读性较强,但文学价值有待提高。
虹影迄今所走过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学习写作到《背叛之夏》(1992)完成,虹影处在创作摸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她想学习先锋式的创作风格,甚至有时冒充先锋,但事实证明其模仿之路并不成功。
第二阶段,以《饥饿的女儿》(1997)的出版为标志。虹影回归自我,不再盲目模仿。该小说回到现实,深入底层,没有写“”给知识精英所造成的迫害与痛苦,而是着重写“”时期底层人民――那些非知识精英们的生存状态,写“”给普通人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这部自传体小说是虹影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魅力,在吸收并借鉴多元化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生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围绕新课标理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使其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1国学经典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一“大石块”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中,特别重视字的教学,集中识字是采取的主要方法。在儿童入学以后,需要花费大概一年的时间来认识两千多个汉字,并逐渐成“三、百、千”那套,即《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刚好有两千多个经常使用的字。再加上“三、百、千”有着整齐的音节、押韵,有利于儿童记诵。为此,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三、百、千”是重要的教材,并对学生进行集体识字。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国学境地呢成为第一“大石块”。主要是因为儒释道三家文化便是中国文化精髓,儒家文化是其中的主流。就经典而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典范性。国学经典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弟子规》、《孟子》、《论语》。就“经典”而言,它折射出民族的智慧与灵魂,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它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多样化的价值。可见,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可以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蒙童阶段,要更加注重孩子纯正无邪品质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具备良好的品德。在此基础上,读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气质,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自“”以来,传统文化逐渐失落,在新课标背景下,对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找回那些丢失的重要东西,重新构建全新的社会文明秩序。
2诗歌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二“大石块”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中,诗歌经典便是其中的第二“大石块”。有人说:中国文化属于诗性文化,而诗教便是中国教育的关键所在。在中国民间,五言绝句是孩子咿呀学语时候背诵的重要内容。《无言之美》是朱光潜的作品,其中提到对诗歌的认识,对于文学来说,诗词远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和散文相比,诗词所含的无言之美更加丰富。就散文而言,注重情感的流露,就诗词来说,更加注重含蓄、暗示,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来吸引读者,有着朦胧之美、意境之美。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想要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欣赏素养是首要前提。在此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诗词的重要性,为培养鉴赏无言之美素养提供利用的保障。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诗歌教学放在关键性位置。但在筛选小学诗歌的时候,需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中心,以现代诗歌为辅。结合小学生已有的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小学一、二年级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大概有80首;三、四年级重心放在唐诗上,大概有80首,五、六年级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比如,《古诗十九首》、《诗经》,也有80首。就现代诗歌来说,要把重心放在名家短篇上,要结合小学生已有水平,选取中、外名家的作品,比如,泰戈尔、冰心,大概有60篇。借助这些诗歌经典,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气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儿童文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三“大石块”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面向的是历史,而儿童文学经典则面向的是现代、儿童。就儿童文学经典来说,主要写给儿童的,充分了童趣、童心以及想象力,符合儿童各方面的特点。《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文中,说道:文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是一种精神与思想教育,更是一种美学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在学习不同类型文学作品中,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极大地提升,比如,创造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就儿童而言,是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哲学家等,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小学文学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此,需要结合儿童文学特点,合理划分,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绘本阅读,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以童话、儿童小说为主。此外,教师要全方位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各方面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名家名篇,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多鼓励他们自由、共享、亲子阅读,使其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体系,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完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围绕这“三块大石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增加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以此,促使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张海燕 段书平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第八小学 安徽省淮北市临涣镇石集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01:38-42.
[2]蔡佐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9:74-76.
篇4
好的音乐不一定就是好的配乐。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这样说过:“很多场面,音乐并不具备完整的形态,因此更能融入影像,合而为一。音乐太完整反而成为障碍,音乐家不喜欢所作的音乐因为被置入电影而修改,所以电影音乐的特性是电影音乐不同于音乐。”
主题曲是电影音乐的灵魂。看过电影《追捕》的朋友都不会忘记这个音乐映画:在“啦呀啦”的悲怆旋律中,杜秋紧张地开动滑翔机,冲出重围,亡命天涯。这段音乐配器十分简单,只有吉他、贝司和若有若无的小号,加上一个沙哑男声唱“啦呀啦”。如果没有情节和画面配合,这音乐顶多是部习作,没什么内涵。但在杜秋逃亡的场景中注入这段简单又重复的音乐,与亡命天涯、孤立无依的人物命运相互映衬,与步步惊魂、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彼此激荡,就制造出一种高亢的悲情感,迎面扑来,历久不忘。而美国同类题材的电影《越狱》,主人公同样在逃命,配乐的节奏和气氛的营造要比《追捕》华丽得多,但制造出的意境却远远不及。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追捕》的音乐是“留白”的,并没有刻意强化剧情的紧迫感,力度恰到好处,其注入使画面充满了张力。而《越狱》的配乐追求节奏感的华丽,把所有的节奏空间塞得满满当当,反而使人无暇欣赏。确实,电影音乐不同于音乐,太完整的电影音乐,反而会与情节冲突,相互削弱。
音乐位置
配乐不是专题片的主角,不能喧宾夺主。有一些专题片音乐上很下工夫,但整体感觉并不好,甚至感觉很混乱:为什么配乐?为什么在某个情节处安排配乐?使人摸不着头脑。结果,音乐覆盖了情节,反而使观众看不到创作者所要揭示的事实。
我们常做的二十分钟的专题片应该有多少音乐呢?这应该由题材和诉求来决定,而更重要的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因为专题片讲究整体性,音乐、摄像、解说词和后期编辑等工序密不可分,做完片子后“铺”音乐就会有太多遗憾。音乐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从全篇布局上整体看,要配合解说、摄像、人物等所有元素。在其他元素配合最好的时候,音乐只需要点缀就好了,甚至没有音乐也可以。有时候专题片在情感时会运用“荡气回肠”的配乐煽情,观众会有被强迫的悲哀,而不能细细体会片中人物的悲哀。
配乐只是章节的标点符号,不是叹号,而更像意义无穷的省略号。我国以前的电影,尤其是革命题材,一到情节部分,就大量配入高亢的音乐,那是传播不足时代的思路。后来传播过度,这种极度煽情使观众感到疲劳,于是创作上就出现了新的需要和新的思维。记得有一部叫《南疆草》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短篇电视剧,音乐不多,从情节的展开到最后女主人公负伤,情节的部分,只反复地响起一首女主人公最爱唱的歌曲――《小草》,歌曲本身的纯净简单,和配乐的反复强化,制造了余味无穷绕梁三日的效果。
关于音色
不同质感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这是音乐的魅力,更是声音的魅力,就像我们听陌生人的电话时会判断此人气质一样。专题片的后期编辑是个累活儿,不仅要有好的非线性技术,还要为配乐展开幻想,要用音乐去对应人物与情节,需要一定想象力。专题片描述的对象涉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古今未来,配乐前一定要分析考虑专题片所涉及的地域文化、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诸多因素。蒙古的马头琴,傣族的巴乌,羌族的羌笛,朝鲜族的奚琴,回族的埙,是我国乐器的民族属性;中提琴浓郁的愁思,短笛的狂欢,双簧管质朴的欢乐和悲怆,小号的勇武和胆量,大号的力量和粗犷,竖笛的流畅和温柔,是西方乐器的音色属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每一件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 很多配乐人喜欢把各种音质等同于特定色彩,配乐时会根据不同情感联想到某种特定色彩,进而为特定章节配乐,使全篇有声有色。比如:分别为30年代上海和哈尔滨的空镜头配乐,虽处于同一时代、同一国度,配乐风格却会有较大差别,为它们找到和情绪吻合的配乐,需要下些工夫。
弦乐是精致的声音,它像服装设计师心里的黑色,永远流行。弦乐在专题片中有很大的宽限度,可以配合各类型解说员的声音和漂亮的空镜头。有时大提琴配乐和画面的感觉契合,但配上厚重的男声解说,声音就混乱了。音乐不可以划破画面,精致的弦乐会像微风吹皱画面这一池清水。为人物专题片配乐,我比较喜欢弦乐音色的淡雅和流动,它会把很多画面粘合起来,还会补全镜头组接不够完整的地方。弦乐对于情感的缝合和穿透作用十分强大,能够把通篇的情感编织、汇聚,推向观众。
慎用经典
电视观众们已经见惯了专题片中经典配乐的反复出现。熟悉的剧情出现了,那么接着一定就是熟悉的旋律――父母辛劳工作的画面,就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时光流逝》;亲人离去的画面,就配电影《无间道》中的《再见警察》;家境贫寒的画面是《神秘园》中的《secret garden》;场景恢宏时是《星球大战》主题曲……也许每个后期编辑的电脑里都有一个经典配乐的文件夹,里面大师级配乐、获奖配乐比比皆是;可能很多编辑配乐文件夹里的音乐太雷同,不然经典就不会反复出现了。大家把配乐做成了一种情感快餐,什么情调下配什么吃的,就像西餐那样约定俗成。然而,配乐不是这样简单的事,这种快餐化的配乐,毫无新意。
经典电影音乐有不可重复性,画面和音乐的对位感受已深刻观众脑海,难以抹去。编导们滥用经典音乐只会绑架观众的情绪,观众的联想和回忆大于当前思考时,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好像在哪部电影里听过这个。”经典配乐其实“中听不中用”,当经典配乐作为专题片特定片段的指定配料,又一次响起的时候,与其说编导推崇经典,不如说他们有一点懒惰。
乐如其人
配乐能体现出编导的性格甚至人生观等信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电影清静简约,让人叹服,朴拙极致的镜头和音乐处理,犹如老僧入定,禅意盎然。他主导的“要使用天朗气清爽快的音乐”是很有趣的一个理念。和他合作多年的配乐家斋藤高顺就曾引述小津安二郎的话说:“在我的电影中,若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我都希望背后奏着的是像天朗气清般爽快的音乐。”
音乐决定了影片的节奏、氛围,乃至编导的价值观。小津安二郎永远用三英尺低机位,专注地反映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极力刻画细腻的情感世界,即使再悲哀的情节,小津也不肯使用沉重的旋律,只是以音乐轻轻带出人生的无奈。有人说他刻画悲剧又淡化悲剧,实在矛盾,其实他更强调的是一种“放下”与“释然”。在人生“情难离”、“求不得”两大痛楚面前,再煽情岂不是更大的残酷和悲哀吗?我们可以读出,在他心中,花开花落、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必然。小津安二郎逝世后,他的墓志铭只有一个字――“无”。
篇5
书中当然不乏丰富的、领先的文学理论阐述,但如果仅止于此,也见不得这本书的可贵。因为,单纯研究文学理论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著实在太多了。若要把在高层运转的文学理论运用到具体文本的赏析和解读上,改善语文教育界因文学知识的老化而僵化的教学现状,可需要一点硬功夫,不是谁都可以来一下子的。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许多学者可以在宏观上把文学理论、文学史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在文本外部,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方面,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学富五车,但是,有多少能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呢?就是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无效重复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滑行于表层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洋相百出者有之,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更有之。”这说明,文学理论研究固然不易,而文学教育的实践探索更难。赵焕亭老师的这本力作,主要价值就在此处,可以说它是孙绍振教授2006年出版的《名作细读》中所体现的扎实功力和良好学风的延续。
比如,对于茅盾的《春蚕》,赵焕亭老师从“童年经验”视角切入,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作家的童年经验对作品创作的影响。这种解读策略,给我们阅读诸如孙犁的《铁木前传》和中学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可以借此发现作品中好多新的东西。
解读胡少璋的散文和短篇小说集《香港的脑和手》时,赵焕亭老师分析了胡氏散文呈现出的明显的考据性、寄寓性和诗化风格,对其散文中大量引用的古典诗词所发挥的四种不同的作用一一细述,可谓心细如发。她对于小说集中短篇小说的解读,如《非常拯救》《美丽无罪》,则突破小说“三要素”理论框架束缚,运用叙事学中的“同构叙事”理论探寻这种叙事策略产生的艺术效果,可谓别具匠心。对语文教育更有启发意义的是,赵焕亭老师又用批判性的眼光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胡氏作品的几个瑕疵:有些游记文章过于铺张枝蔓、冗长拖沓,分散了主题;个别小说过于追求灵异、神奇效果,反而损害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读者对阅读流畅性的要求;写人散文中的个人判断过于主观。这给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的阅读取向转型(由单纯“鉴赏”转为“鉴赏—解读”并重)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篇6
一、 第一学段的学生适合读浅显的古文,朗朗上口,以好读易懂为主
1. 第一学段的学生读古文,首选的是古代歌谣,接受古典文学熏陶。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短短的歌谣,读起来特别有意思,祖先那种自食其力的豪情壮志,朴实得如同泥土的气息,通过背诵,影响着每一个儿童。
2. 其次,第一学段的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弟子规》《三字经》里深含做人道理的句子。比如说,《弟子规》中有这么一句话:“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这句话很短,三个字三个字的,很好读,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就会读了。
二、 第二学段学生读古文,适合读文质兼美的短篇诗词,以吟诵理解为主
1. 第二学段的学生应该大量阅读唐诗。建议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唐诗,比如王维写的《少年行》,特别有意思。下面我们来看这组唐诗:(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这组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讲了少年立下赫赫战功的整个过程,从相逢到出征、战斗,到受奖赏,一位翩翩少年的英俊潇洒翩然而至,出现在同学们眼前。这组诗在激励学生们抓住少年时光,建功立业,对激扬青春起到了一定的励志作用。
2. 第二学段的儿童也可以读宋词。比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如梦令》,非常有趣。引领学生读时,教师务必要讲故事给同学们听:李清照还是少女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喝醉了酒,睡着了。这天晚上,风很大,雨被刮得稀稀疏疏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发觉酒还未醒,头还疼着呢,就迷迷糊糊地问侍女:“春梅,院子里的海棠今儿开得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院子里的海棠,回答道:“小姐,和昨天一个样儿!”李清照走到门边往外一看,笑着叹了一口气:“春梅,你怎么看的?明明这一夜的风雨,把海棠给吹得红花更少,而绿叶却长得更加肥壮了。”侍女没读过书,观察能力自然比身为才女的李清照差多了,她愣是没看出来海棠在一场风雨之后的变化。
第二学段的学生还是很孩子气的,本来他读这首宋词,觉得只是写得美而已,但是听了教师讲的故事以后,他发现,哦,原来还有一个古代小姐和丫环之间的故事呢!很有意思。还有什么道理呢?要细致观察呀!这么一来,他们就会读得更加起劲了。
3. 第二学段的学生还可以读小散文,读《小学》《朱子家训》等古文。篇幅不长、但蕴含的做人道理,说得丝丝入扣,具体可感,读了这些文章,使人终身受益。
三、 第三学段的学生适合读思想较为深刻的古文,探究发现,以思考研究为主
1. 第三学段学生读经典散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清代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古文气势磅礴,排比句式甚多,适合朗诵。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们大声朗读。学生们一读就懂,一懂就会喜欢上这样的文字,从而对少年立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第三学段学生读“四书”,学以致用。比如,学习《孟子》里的“离娄”篇中“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段话中,强调了规矩的重要性。令人关注的是,孟子认为,光有仁爱之心是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只有实行法度。法度本身也不会自动运行,那怎么办?孟子认为,规矩可以帮助善良搞好政治,规矩可以帮助法度得以运行。三年级的学生读了这些句子,会对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新的认识,促进他们的成长。
篇7
实(1942年-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97年凭借《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实小说自选集》,《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
实经典语录
1、这双眼睛习文可以治国安邦,习武则可能统领千军万马。
2、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
3、我一生没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应该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显得这事该做……你俩记住这个分寸。
4、两年准备,写了四年。有了这本将来能带进棺材垫着的枕头。
5、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你(黑娃)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6、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7、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8、熟了倒没有绿着时有味。成熟了的杏儿,把儿松了,风一吹就落地了,风不吹也要落掉了。成熟是胜利,也是悲哀。
9、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10、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11、露水没籽儿闲话没影儿。
12、我权当狗咬了。人嘛,不能跟狗计较。
13、咱们祖先一个铜子一个麻钱攒钱哩!人家凭卖尻子一夜就发财了嘛!
14、我们还得学会容纳仇恨。
15、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滩屎喀!
16、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17、一树既老且朽,根枯了,干空了,枝股枯死,只有一枝一梢荣茂,这一枝一梢还能维系多久?
18、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篇8
我和君哥从小生活在一起,却除亲朋外,几乎人人以为我是他姐。惭愧啊,就像君哥他老爸每次见到我,都说我吃了“希望饲料”(一个很损的玩笑)一样,君哥在我的身高压迫下,痛苦而坚强的生活了十年,然后随爹妈悄无声息的消失到了成都。当我再一次见到他时,便由衷地恭喜他获得了革命性的解放,同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成都的确是个养人的地方,当心发胖!
君哥最倒霉的事,就是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君哥从小到现在都是电视的忠实fans,尽管电视让他可能永远无法摆脱眼镜的困扰。唉,真是一名伟大的观众!可也正是因为君哥从小就塑造的眼镜形象,在人们心中发生了明显的明星效应,导致现在君哥“衣锦还乡”之时,那些阿姨阿婆一眼就认出他还亲昵的叫他“小眼镜”这个已经过失十多年的曾经风靡一时的绰号。
君哥小时候是出了名的淘气,最高纪录是在一天之内“气死”了五个人。为了看电视,藏起来的闭路线他总能在十分钟之内找出;不准他出去玩把门反锁了,他就打电话给我,把钥匙丢出来给他开门,疯玩了再找到我,把他反锁回去;一个星期之内至少把我弄哭三次从来不知悔改;爸妈出差她就跑到别人家玩游戏直到大家兴师动众给他逮出来还趁你不备一溜烟闪进小树林。最后又在同学家“失足”被抓个正着。呵!声泪俱下的控诉,君哥小时候折磨我的种种“罪行”,现在再看来,已是一串宝贵的记忆了。
君哥有点儿“傻”,不仅仅是“傻”得可爱,“傻”得糊涂,“傻”中还带点倔劲儿。小学的时候,君哥的女同学不想打扫卫生,就交给君哥代劳,同时送给了他一张期待已久的收集卡。君哥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挥舞扫帚时格外卖力,脸上还一副陶醉的表情,回到家时还喜滋滋地炫耀了一番:瞧,多么划算的一笔交易!可那女生晚上哭哭啼啼的拉着***妈来了,说君哥抢了她最喜欢的卡,骗得像模像样的,君哥当即傻了眼。还有一次,君哥和同学在教室里玩“驼鸟大战”,骑在别人背上便大喊冲啊杀啊,接着被突然逼到墙角可破了头。君哥看着手上揩出的鲜血愣了。手术室里,君哥无辜的脑袋被缝了几针,但他硬是紧咬着牙没哭,就像是被惩罚时听着耳边竹条子的呼呼声,承受着皮肉之痛时,也硬是没掉一滴眼泪。
君哥爱笑,我们戏说他颇爱卖弄那口整齐闪亮的牙。君哥的笑毫无城府,毫无矫揉造作,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感染了很多人,也羡煞了很多人。
而在我眼里,君哥实际上更多了些诗人的感性。君哥迷恋足球也迷恋散文诗,喜好电影也喜好杂文小说。在君哥的书架上,几乎找不到一本青春或是武侠小说。相对于故事来说,君哥更偏爱抽象的意境与心灵的体味。他喜欢舒婷、泰戈尔的诗,喜欢冯骥才、周国平的散文,也喜欢贾平凹、张抗抗的短篇,有时还看经典名著和传记。君哥相当现实。他不写日记,也很少有感而发,更头痛有限制的作文。君哥有诗人般的忧郁但却没有他们的勇敢与开放,它会将它们潜藏于心中,然后一点一点洇漫释放,确保不会在平静的生活中激起大的涟漪,这也许是爱与孤独的境界吧。
篇9
【关键词】《白鲸》;原型主题;生死再生;神话;原型意象
赫尔曼・梅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涵盖广泛,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于他11岁时去世。小麦尔威尔12岁时就被迫弃学,后来当乐水手。他的漫长而浪漫奇异的航海生活给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包括《泰比》(1946)和《奥穆》(1847)。由此他很快在英美名声大振,但是他拒绝继续写迎合读者需求的历险故事。1850年,麦尔威尔在马裟诸塞州皮茨菲尔德附近的一个农村定居,在那里,他有幸结识了霍桑。在他的一生中他写了不少的短篇故事,如《书记员巴特勒比》,还有一些诗歌,现在这些诗歌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两篇短篇小说,《贝尼托.塞莱诺》和《比利-巴德》。但是当时的读者并不能理解他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他的书并不畅销。经过了数年艰难的岁月后,1866年他在海关谋求了一个书记员的职位。最后他饱经动荡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平静。1891年麦尔维尔默默无闻地去世了。
1851年,麦尔威尔的经典作《白鲸》出版,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结构精巧,是一个追杀危险而神秘的生物的航海历险故事。故事讲述的是皮阔德号船长阿哈伯在一次同白鲸的搏斗中被咬断了一条腿,从此他开始寻找并捕杀这条白鲸。在这个故事中阿哈伯的复仇欲望成为了故事的中心。最后,在搏斗中,皮阔德号船覆没,船长与大部分船员都与白鲸同归于尽。《白鲸》作为世界经典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本文试图用原型理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意象,深层次探究生死再生问题。
一、大海
荣格最早称原型为“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后来逐渐将他定为“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精神现象,因为在每个原型里“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无数次的欢乐和悲伤的一点残余。”生活中有多少种典型环境,就有多少个原型。无穷无尽的重复已经把这些经验刻进了我们的精神构造中。[1]
大海在《白鲸》中是个最常见的意象,作品将本来是陆地的对立面和延伸物的海洋描绘成能够探究人生意义,且能够与上帝交流、进行激情联想的神秘场所。“其次,是那浩渺无际、远在天边的大海,而这怪物就在其中腾跃翻滚它那岛屿一般的身躯”。[4]对于厌倦陆地生活的以实玛利来说,大海的变幻莫测只能使他出海的意志更加坚定。他目前急需的不是平淡,而是那翻滚的海浪。一切遥远的或不为人所知的事物都是令人遐想的,神秘的。以实玛利的海上之旅使他心灵得到了净化,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白鲸》中的大海是人生的战场,是体现人生命价值的地方,它同时也是神秘莫测,难以征服的自然力的象征,是不可亵渎的神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抵触的,梅尔威尔的小说《白鲸》述说的正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悲壮故事。
历年来,人类一方面崇拜养育他们的江河海洋,一方面又想征服江河海洋,以谋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大海既有像母亲一样养育着皮阔德号船上的船员慈爱的一面,同时大海也有残忍的一面。在《圣经》的伊始,比喻的重点放到了树和水上,水的意象是生命的象征。然而,在《圣经》中也有对水死亡的描述,例如:上帝对诺亚说“我将把洪水带到地球上,去损坏天下所以生命,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应该死。”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河海洋有温情的一面也有狂暴的一面,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滚滚。大海代表了生,死和再生的含义。
二、白色
荣格认为,人类心灵最深处拥有一个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就是集体无意识,而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的,原型则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荣格把从祖先继承的原始意象称之为“原型”他说原型“给我的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赋以形式”。[2]白色作为一种原型意象,代表了纯洁、死亡、空虚、恐怖、无处不在的力量。在作品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白鲸之白”白色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言喻性,使之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恐怖的颜色,令人厌恶的死亡和幽灵的颜色,神秘的恶魔和鬼怪的颜色,白调既象征了纯洁又象征了死亡和恐惧。两种原型意象的结合,使得白鲸意象难以解读,神秘色彩十足,白鲸作为小说的核心形象,代表大自然中神秘莫测而且不可征服的规律。一直贯穿整个故事,让大家既怕又生畏惧感,它就像一堵墙,隐藏着未知和神秘。在某种程度上,白鲸对于坎哈伯是各种心怀恶念的神力的化身,对以实玛利而言,却是爱和恐怖的化身。白鲸象征善与恶的混合状态,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力量的最终体现。捕鲸手和白鲸的较量,也就成了人类和茫茫宇宙中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抗衡。
三、轮船
在《白鲸》中,皮阔德号船被以实玛利称作是诺亚方舟,在茫茫大海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船上载着水手们的希望和盼望,他们渴望捕鲸之后能重返陆地,过上理想的生活。方舟作为酝酿生命的摇篮,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一个大轮回。这个轮回运动的实现,预示着旧有的混乱秩序被新的有序理想秩序所代替。人与人,人与上帝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趋和谐统一。所以说“诺亚方舟”暗示了人类需要经过“死亡――重生”的轮回仪式,人类世界才能由无序趋于有序,旧有的魔鬼世界才能被完美的新世界所代替。弗莱在《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中指出:“神话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故事结构,把神话同文学相连;另一方面是它包含的知识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对于社会来说是重要的知识。” [3] “诺亚方舟”不仅提供了实现人类社会秩序化的一种理想模式,也使文学通过借用‘诺亚方舟’这个神话原型,寻找整现实社会秩序的出路,探求摆脱丑恶世界,重构理想世界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荣格.荣格文集[M].冯川,苏克 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2]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A].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诺思洛普・弗莱.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M].吴特哲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篇10
摘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特质。全面系统地研究现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具有人类学研究意义。通过对湘西作家作品解读和研究,揭示湘西文化的特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湘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光彩,创造新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读懂湘西,宣传湘西,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关键词:民族文化;湘西作家;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积聚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目标。文化深深烙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民族生存发展与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就能成为教育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推动力。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特质。湘西地区至今保留着中国上古时期的许多稀有文化形态,湘西文化也因此在外界获得“神秘”之名;土家族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湘西文学则是湘西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誉满三湘,影响海内外。湘西文学既有农业中国共同的文学特征,又显示出浓郁的湘西地域色彩,全面系统地研究现当代湘西作家及作品,具有人类学研究意义。通过对湘西作家作品解读和研究,揭示湘西文化的特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湘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光彩,创造新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湘西,读懂湘西,宣传湘西,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