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分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7 22:4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春分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春分的诗

篇1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篇2

春分过后,油菜花竞相开放,清明时节,油菜花漫山遍野。她花期不长,却开得热烈,她风姿不妖,却子实丰盈。

我家门前是广袤的田野,清明回家,正赶上一望无垠的油菜花怒放。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亮晶晶的,黄灿灿的,令人心绪惬意,目光发亮。近前,还可看见蜂儿起舞,蝶儿彷徨,微风吹来,香气袭人。经意或不经意间,将那些难以捉见的花粉吸入鼻孔,湿湿的,痒痒的,那感觉十分舒坦。姑娘们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纷纷钻到花丛中,有人还摘取一朵插在发间,嬉笑连连。春日的田畴被油菜花浸染得的确让人陶醉。

单个的油菜花,其实也不是特别好看,很普通的黄色花而已,那形状也不是很别致,每一朵油菜花由四个萼片组成,辐射对称,十字形排列,萼片内收外展,就像一把把小扇子。仔细看那萼片,其实是双层的,每个大萼片的下面都忖着一个小萼片,实则就是花托吧?被萼片包括的是六雄一雌七个花蕊,雄蕊还算有特色:四长二短,故有“四强花蕊”的说法。其实,绝大多数蔬菜类都属十字花科,也就都是油菜花的亲戚,花序为总状,只是颜色不同罢了。也许正是因为“太普遍”这一特点,所以很少有人特别是名人关注,自然也就少有人对其赋诗作文唱赞歌了。

但是,油菜花是美丽的。她的美不在争奇斗艳,不在妩媚妖娆,而在以小见大、温馨耀眼、气势滂沱,当她们簇拥在一起连成片形成遍地金黄一望无际的海了,那才是油菜花蔚为壮观的美。

篇3

一、节令诗

节令诗顾名思义是指在节日场景和某些特殊时令所作的诗歌。

二、鉴赏节令诗

应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怀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东汉年间,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风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两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重阳,九月初九,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是日,阖家团圆,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三、节令诗的思想情感分类:

1.表现节令风俗,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间爱重节序,好修故事……遇逢诸节……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节日风光,助长了诗歌的发展。如《全唐诗》中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的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诗歌的前两句写满城灯火流光溢彩,璀璨烂漫。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打开,任游客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暗淡。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诗即表现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写诗赋元宵灯会的有数百人,以此诗为最佳。

2.借节日表达感遇伤怀之情。

大多数的节令诗较偏向于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意、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诗文之中。又如刘辰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诗人写明月如洗,普照万里江山,虽然两地分居,却能共赏中秋圆月。从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人间就有了这种在离愁别恨的寂寞中度过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用月来慰离情。不过诗人没有满足以月光联系亲人的感情,还通过质问来表达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

阅读训练一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注]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注]鳌山:堆叠彩灯作山形,称为鳌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阕怎样描写元宵节欢闹的场景?

2.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中风俗为踏青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的抒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训练三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间春游祭扫之日。江南有赛龙舟、荡秋千之习俗。此词作于乙卯年,张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两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2.最后两句词人是如何描写出月色的清明?

阅读训练四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守岁”的“守”字有什么意义?

2.这首诗的尾联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中“乱”和“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六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园、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叶,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明亮的灯烛。③“海上心情”,苏武牧羊典故。《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2.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的金波、飞镜比喻什么?

2.“被白发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叹?

3.本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阅读训练八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2.作者写中秋夜景有什么特点?

3.试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本曲。

阅读训练九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有更深层的内涵,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析这首词蕴涵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之节令诗》

阅读训练一: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词人先从正面描写彩楼上搭起的灯笼山,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尘飘荡。然后描写晓月斜挂柳梢,闪现着淡淡的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这是从侧面写出节日的气氛。

2.在鳌山结和笙歌歇两处运用顶真的方法,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

阅读训练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意,就连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现了诗人愉悦的感受。

2.移情。“各无赖”“俱有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极写春游之乐――风和人乐。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词人写到水面上龙舟竞渡,少年手中桨叶翻飞。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飞起飞落。这段人物的动态烘托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2.运用衬托的手法。词人写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月光把无数飞舞的杨花照得晶莹剔透,月光下杨花飘过也看不见影子。词人用“杨花过无影”衬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阅读训练四:

1.守岁的“守”,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的希望之情。

2.运用了对写法。不说我思念故园亲人,而是想象故园亲人在除夕夜里惦念着我,含蓄委婉地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训练五:

1.诗人羁旅他乡,除夕感怀,“乱”“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

2.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居他乡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阅读训练六: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②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感叹之笔虚点。③这首诗读来别具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意味。

阅读训练七:

1.月亮

2.旧时代的文人每当仕途坎坷或壮志难酬时,便有叹老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那种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这首词的上阕,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内心惆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词的下阕,词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这首词的主旨。

阅读训练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

2.景象开阔,凄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相融合,写景手法多样。

3.本曲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引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阅读训练九:

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篇4

【摘 要】学习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本身就需要一种探究的精神。人类就是因为无止境的探究,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这么多奥秘。探究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们探究就是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又是以问题情境式的引导最为常用和有效。教师如果能利用有效的问题来进行铺垫,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引导探究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提问都是一个必经的环节。但在我们现实的教学中却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比如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们思考之后还是答不上来,然后教师再自答。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小部分是学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方面还是教师没有提出适当的问题,当提出的问题不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时,学生们的表现就是一片沉默。学生们答不上问题,也更加难通过问题来进行探究。这样的提问可以说是非常低效的,对课堂的进行也没有多大的帮助。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来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呢?其实,提问就好比上楼梯,一步一步的越走越高。教师做好了铺垫,学生才能迈出探究的步子,一步一步地跨出去。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究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

一、提问要由简到难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比较简单的知识,也会遇到比较难的知识。在学习和探究比较复杂的知识时,我们就需要通过由简到难,步步深入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以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由简到难地进行探究,这样更符合学生们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规律。比如,在学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及二分二至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按照一般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们在学习完这一部分内容后还会产生这样的一些问题。比如,地球从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的情况如何?移动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一时都很难回答。但如果教师能够用提问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探究,这个问题将会变得很容易。比如说先让学生们回答,从春分到秋分这个过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直射点又如何移动?再把两分两至具体到一定的时间,比如说从5月1日到10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直射点的方向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这两个问题再拓展到近日点和远日点,学生就可以回答出前面的那个问题了。这样的过程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探究和提问都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

二、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产生问题,有问题才能促进探究。地理知识以及一些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不可触及的,我们无法用实际的体验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图片或视频形式的资料来对学生们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们在这种直接的感官刺激下形成问题,进而分析和探究问题。通过一些直观的教学形式可以引发我们的问题,这些直观的资源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类问题。因此直观的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好直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发问,引导学生们探究。

三、联系其它学科综合设置问题

不同的学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说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在语文中,经常会有一些名篇诗句等描写壮丽的景色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这些名篇名诗不仅体现了地理知识,还能为课堂增添一些情趣。比如说,在学习月像的时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就是一句很值得思考的诗句。这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什么时候的黄昏,月亮才会上了柳梢头呢?黄昏一定会有月亮吗?黄昏时候的月亮都在同一个位置吗?学生们通过学习,就可以理解这诗句里面所体现的一种意境。又比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为什么一座山会有四季呢?为什么十里之外又不同的天呢?因为一座山,随着海拔的不同,也可以体现出一年四季的景象。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当然也有不同的气候。这些东西,细细的品味起来还是相当有趣的。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为学生们设置问题。这样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一定的新鲜感,激发学生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四、通过一些具体的事实来提问

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些事实或结论其实很简单。教师只要摆出事实或拿出依据,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事实材料得出结论。这个时候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只需要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学生们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独立的进行探究和分析。资源短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教师可以提供一组材料让学生们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说给出不同国家单位产值内所消耗的能源。学生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在单位产值中所消耗的能源比其他国家高出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了。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出了一组材料,然后通过一个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们根据材料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的设问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讲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发学生们思考,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究来进一步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丁伟龙.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考试:教研版,2012年11期

[2]吴海梅.试论高中地理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篇5

一、《萨当琅》中反映的布努瑶信仰情况

布瑶族崇拜多种神祇,砍山祭“林神”、在家祭“火神”(灶神)、打猎祭“猎神”,播种祭“谷神”。布努瑶中还盛行祖先(祖灵)崇拜。“密洛陀”是布努瑶共同敬奉的女性始祖神。每年农历五月廿九日“达努节”,他们聚唱古歌,为祖先密洛陀歌功颂德,甚为热闹。

(一)《萨当琅》中体现的动物崇拜瑶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游猎游耕民族,《萨当琅》中反映了瑶族群众与动物休戚相关的关系。布努瑶曾以猴、鹰、猪作为氏族的标识。在《萨多琅》中就多有体现。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形式主要是采集与狩猎,从而把人类的生存对动植物的依赖提到很高的程度。他们把获得的植物果实或猎物,作为动植物对人类的支持与帮助,并把接近自己的动物看作有灵的“精”或“神”予以崇敬。这种认识,根源于原始思维中的“万物有灵”观念。挽歌中出现了许多动物的文化意象。这些动物,在布努瑶社会中具有特别的文化象征意义。如人死后灵魂沉睡不醒时,会变成牛或猪。人死后,会有招魂鸟(长诗中又称为难郎鸟或难平鸟)在村边的桥头出现,引领精魂离去,精魂回阴府时,路上要把“招魂的神鸟”[2]190射下带去见祖宗(瑶族日常有打鸟、圈鸟、赏鸟的习俗)。在走向阴间的道路上,“花鸡给劳机带路,白鸡给劳个引途”[2]193,劳机劳个是瑶语对成熟英俊男性的称呼。到了“鹞叫巢”、“鹰子窝”时,花鸡白鸡变成了鹞鹰,改为鹞鹰来引途。经过了巧乖(瑶话,即画眉)林,死者精魂又把巧乖关在笼里,带着鸟笼见祖先。经过杜鹃林、布谷岭,托杜鹃、金蝉给后人传递思念之情。精魂在路上,射杀了拦路的老虎。经过飞虫堆时,引路的鹞鹰变成了黄蜓与青蜓,一直引精魂入九泉。这些动物,都是瑶族人日常生活中所常见,与瑶族人生活密切相关。而精魂一路上的遭遇,是其生前生产活动的反映。死者在去阴间的路途中,再次与这些动物打交道,体现瑶族思维模式中虽死犹生的特点。

(二)《萨当琅》中的祖灵信仰《萨当琅》是母系社会的产物,通篇挽词反映了布努瑶虔诚的女性祖灵信仰观念,这种女性祖灵信仰,一直延续到现当代的瑶族社会。“萨当琅”这篇挽词,是祖先崇拜时代产生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挽词开篇“第一章迎么开”中,以很大的篇幅来说明悼念祖先的意义及来源。在密洛陀时代,正是瑶族远古母系氏族时期,女性的地位最高,舅家权力也最大。在这首挽歌里,唱主角的是死者舅家请来的道公“么开”,么开们又称“密五风”(5个人),“密”是母亲的意思,是创世祖密洛陀的代言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死者的灵魂重回到祖先密洛陀开创的世界中,并代表密洛陀给死者的后人以祝福:“我们来五人你们可成五派,我们来七个你们可成七支,你们在后定能繁衍,你们在后必能繁荣,到时,你们会赞扬我们这些密五风”。[2]177主家道公在仪式的最后对舅家道公唱:“我们感谢你们,像感谢密洛陀一样;我们崇敬你们,像崇敬密洛陀一样。”[2]203而主持葬仪的主家道公“么塞”,其地位远不如舅家道公“么开”重要,仅在开头第一章与最后一章与“么开”对唱。中间最主要、篇幅最长的两章由舅家道公唱念。在挽歌中,体现了布努瑶对创世祖先密洛陀的无限崇拜。“密洛陀的功绩唱不完,密洛陀的艰辛说不尽,有了她天下才有人,有了她地上才有主。因为这样我们布努才世世代代崇拜她,因为这样我们瑶家才祖祖辈辈怀念她。白事要提到她,红事要论到她。”[2]165因为对祖先神密洛陀功绩的崇拜,才引出布努瑶对其先人功绩的崇拜。“说到她才懂得先辈创业难,论到她才知道先人当家苦。好像你们的父亲,他今世没有白来,好像你们的父亲,他一生竟没有白活。他尝尽了人间苦楚,他受尽世上灾难。他死了你们应当追悼他,他死了你们应当怀念他。这是人之常情,这是世之常情。”[2]165对女性始祖神的崇拜,在悼词中很明确地表现出来,如么开唱道:“我们来五人,你们将发展成五族;我们来七个,你们将发展成七支。你们把我们当密洛陀来接待,你们把我们当密洛陀来崇敬。我们要把你们先父的灵魂送上九天,……送他归去祖宗你们放心。”[2]166挽歌中死者灵魂的归宿,是密洛陀开辟的母系社会。舅家道公么开为死者引路,为死者家属祝福祈祷,“你们会感谢我们像感谢密洛陀,你们会感恩我们像感恩密洛西”。“我们么开,把他送到直通舅兄舅弟之路”,“把他送到直达外公外婆之道”[2]173。这里,舅家道公的重要使命,就是把死者的灵魂送回到祖宗处,这里所指的祖宗,就是指密洛陀所创下的以母系为尊的社会中。舅家道公还代表祖先神密洛陀给死者家属及子孙们以无限的祝福。如在第二章“探坟路”,引领死者灵魂走的路,宛如瑶族人民迁徙生活的再现,死者的灵魂又像先人们迁来时那样,经过长途跋涉,克服艰难险阻,最后才能返回祖先处。祖先神派来的引路人道公“么开”,为死者扫除各种障碍,请来阴兵阴将护送死者精魂,勇斗路上所遇的天妖鬼怪。死去的人,就如活人一样生活:洗衣、晒衣、爬坡、射鸟,唱怨天歌与怨地曲,重走祖先来时的路:走过山冈,越过泉水,砍松柏,上石崖,爬陡壁,铺路架桥,背米过山,拿酒过岗,只是这次他走的目的地,却是到九泉下与祖宗们会面。歌词中出现了许多现实中的地名:三千处、龙洞、亮石洞;又出现虚的地名如:晌午山、休息岭、太阳走过的路、月亮走过的路、鬼地方、神家乡、天云坳等。虚虚实实中,灵魂最后在么开及千兵万马的护送下,“闯了三百六十个关卡,走了三百六十个地方”[2]178,最终与祖神会面。这种死后灵魂由密洛陀派来的代言人么开护送引领与母系先祖们会面团聚的说法,反映了瑶族这个迁徙的民族对其原来故乡的怀念,对其母系祖先们的尊敬与崇拜。

(三)《萨当琅》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唐时,封建王朝在瑶族居住的湖南地区设置了辰州、长沙、桂阳、零陵、衡阳、桂州、韶州、武陵、临贺、连州等州郡,进行直接统治,加速了瑶族原始社会组织的瓦解。政治上的直接统治,必然带来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唐代以后,道教开始正式传入瑶族地区。道教在巫教基础上产生,同时又吸收佛教的某些教义。它扎根于汉族的原始信仰,其信仰基础与瑶族的原始信仰类似,因此,很容易得到瑶族群众的接受并广泛传播。瑶族步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有道、巫混杂的情况。瑶族受道教的“梅山教派”影响较大。有些地方的瑶民出猎,会向“梅山神”祈祷,瑶民传说的“梅山神”就是渔猎英雄。其实梅山神已不是瑶族原始时代的猎神,而是渗进了道教的因素。《萨当琅》中出现了很多文化象征意象,体现了布努瑶人的多重信仰情况,如原始巫教与道教的结合。歌词中,抢走死者生命的时而说是瑶族的本族神灵“雷神”,时而说是“鬼魅”。从传说可知《萨当琅》为密洛陀时代的产物,但考证其内容,这首挽歌在瑶族社会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由于《萨当琅》中有许多道教的文化因素,这首挽歌定型应在瑶族社会受道教影响之后,也就是唐代以后。黄书光等编著的《瑶族文学史》把“萨当琅”置于瑶族古代文学阶段,以区别于瑶族的远古文学与近现代文学,“从唐代至清代一千多年间,瑶民先后经受五个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迫使他们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这一时期的文学,较多地反映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内容,文学样式也比前一时期增多,表现方式也较前一时期丰富。这一时期的歌谣,以反映民族迁徙、民族习俗和爱情生活的内容为最突出。……风俗歌中的挽歌、情歌中的‘撒旺’(细话歌)以及说亲词、彩话、石牌话都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了起来。”[3]6这首挽歌受道教文化影响的印迹很深。首先,唱挽歌、主持送葬仪式的人是瑶族的宗教神职人员――道公。唱《萨当琅》分主家道公(即歌手)和舅家道公,主家道公称为“么塞”,舅家道公称为“么开”,每方道公3-4人(也有5-7人之说),主家道公主要代表死者家属向舅家道公介绍死者身世及传宗接代过程。舅家道公负责将死者的精魂送达阴间。舅家道公为死者护送精魂的时候,请来了12位大神送葬。这12位大神分别是:台祥、三布、阿登、洛刚、韦布、昌勒、昌勒宜、鲜当波、汪登尚、劳卜贲、阿山、大尚(上)老君。这些大神是密洛陀的儿女:阿登大神曾负责造山,昌勒和昌勒宜曾射除多余的8个太阳,阿山女神用乳汁哺育了人类,第12位大神“大尚老君”,却是道教神太上老君李耳。由大尚老君等12位大神(师父)率领千兵万马(阴兵)为死者探路,送死魂升天。12位大神把精魂送到“人间的关口”,道公们“铲去他的回头路”,“割断他的转身途”,让他“永世不再经这里重回人间”。在《萨当琅》中描写的死后世界,如九泉、黄泉、阴府、天界、地界、天庭等说法,许多是道教中的阴间世界。如里面所说到的死者要上天去到“神仙境”、下地到“阎王殿”,既要成仙,又要成龙,有仙鬼不分之嫌。在这篇挽诗里,无转世的说法,“此去我千年不能回头,此去我万载不能转身”[2]184。挽诗从总体上体现了深厚的道教文化色彩。

二、《萨当琅》的文化功能

(一)母系氏族文化遗存的反映《萨当琅》中反映的鬼灵观是人类灵魂崇拜较早期的思维活动,最早的鬼灵观认为人死后的鬼灵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对鬼灵并没有区分出不同的性质。但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阶级社会的出现,人为宗教的传播,在人类意识中普遍把鬼灵区分为“善灵”与“恶灵”,“善灵”(善鬼),往往在民俗中可以转化为神或仙,升格为“神灵”,恶灵(恶鬼)则成了危害人类的超自然力。相应就有“天堂”与“地狱”之分。“氏族观念、家庭观念在鬼灵信仰中的突出反映是血缘关系支配下认为本氏族、本家族死者鬼灵的善灵观念。它的特点是认为神灵是庇护保佑自己子孙后代的灵魂,具有降福本氏族的神秘力量。”[4]297唱词里四处体现对密洛陀创世神的崇拜和祖先及死者的灵魂会庇护子孙后代的说法,“他一人要去遮太阳,让你们在后安心;他一人要去挡月亮,让你们在后安宁;他一人要去堵妖道,让你们在后开官;他一人要去挡魔途,让你们在后开吏”。[2]170祖灵信仰是发展的,从《萨当琅》中可以看到氏族祖灵信仰的发展规律与母系氏族婚姻文化的特点。布努瑶祖灵信仰的基础是对氏族的共同祖灵的信仰,也就是对共同祖先密洛陀的信仰。随着氏族的扩大,密洛陀成为各个氏族联合体的祖灵。另外,随着家族不断个体化发展,又形成了许多家庭自己具体祖先的信仰供奉。《萨当琅》中反映了瑶族祖灵信仰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密洛陀为创世祖;第二阶段,密洛陀生下12双男女形成氏族的分支;第三阶段,布努瑶的先祖是蒙多外和罗拉宜;第四阶段,具体到每个布努瑶家庭逝去的祖先。以上发展脉络,都是以母系来计算的。在这首长诗的最后,通过舅家道公么开讲述了布努瑶氏族婚姻文化的发展历程:主家与客家的共同祖先是蒙多外与罗拉宜,这对夫妻生下12个儿子与12个女儿,12个儿子发展成12族姓;12个女儿通过婚姻又发展成12支姓氏。蒙多外与罗拉宜的子孙分姓结亲,恪守同姓不婚的习俗。一直分姓结亲繁洐至死者这一支。主家与舅家这两支,代代结亲。布努瑶社会长期实行严格的姑舅表婚制度,即舅家之子女与姑家的子女有优先成婚的权利。舅家道公唱道:“他定要娶下我们的姐,他定要娶下我们的妹。他娶下我们的姐他成了家,他讨下我们的妹他创了业。从此岩上的古榕根更深叶更茂,从此我们亲戚之路越走越长”[2]206。家庭逝去的每位祖先,要由舅家道公请来密洛陀生下的12大神召集“阴兵”前来护送其精魂去见自己的母系先祖。这种做法,充分说明《萨当琅》是瑶族社会母系氏族文化的遗存。

(二)通过强调悼念祖先的重要性,强化遵循民族古制的必要布努瑶通过为死者举办追悼仪式、唱颂《萨当琅》来不断宣扬与强化民族古制,提醒族人遵循祖先的教导,从而起到强化民族意识、团结族人的作用。因此,布努瑶在历史上虽然不断迁徙,四处分散,但各分支一般仍能顽强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是这首挽歌最重要的文化功能。《萨当琅》在许多地方反复强调应遵守瑶族的古制。长诗开头首先强调追悼祖先的重要性以及舅辈的重要地位。“人死要追悼,追悼是常理……这都是密洛陀定下的”[2]161,“按照密洛陀之理,人死要有舅辈送葬”,“这都是密洛陀定下的,这都是密洛陀讲过的,她要我们千秋相传,她要我们万代承继”。[2]161。“他一生艰辛死了应当归天,他一世勤劳死后应有归宿。他一生善良死了应受赞颂,他为人忠厚死了应受追悼。这不是你们先做,也不是我们创造。这是密洛陀留下的规矩,这是密洛陀定下的习俗。”[2]162。在挽诗的最后,道公又再次强调应该遵守悼祖的古制:“这种悼念不是今日发明,这种仪式不是今天创造,它是母亲密洛陀发明,她发明要我们世代来遵循;它是母亲密洛陀创造,她创造要我们永久来从理。”[2]202《萨当琅》中的祖先,首先是指瑶族的创世祖先密洛陀,其次,指此家族历世祖先,再其次,才是这位逝去的家长。挽歌既体现瑶民对本族先祖密洛陀的敬仰和崇拜,也体现了瑶民对自己本族的每一个普通劳动者一生的高度评价和敬重。挽歌中首先唱密洛陀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艰辛,再唱死者传宗接代创业过程,死者一生的艰苦立业和为人处事。《萨当琅》中教育后世子孙尊祖的具体举措,如“他不会交待你们护坟,我们么开告诉他;他不懂嘱咐你们理尸,我们么开教会他;你们会做到,清明来了去扫墓;你们能做到,春分到了去烧纸”,类似的话,在悼词中多处出现。这些教导后人尊崇祖先的训话,在长歌中经常出现。通过尊祖,从而维护祖先的权威与教导,达到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目的。

(三)布努瑶人立身处世的教科书挽歌《萨当琅》还是一部瑶族人传承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在长辈去世,众子孙悲痛万分的时候进行家庭教育,可起到平时不易达到的效果。人死已不能再对后人进行教育,但是在这首长歌里,宗教职业者――道公们作为创世祖密洛陀的代表来为死者代言,传承瑶族社会的传统教育,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他不会吩咐你们在世勤俭创业,有我们么开;……他不吩咐你们在后团结,有我们么开;……他不吩咐你们在世舅爷舅伯到要请酒请烟,有我们么开;……他不交待亲戚来临时要热心,有我们么开……他不嘱咐你们在世好好种田种地,有我们么开……我们把他的话传给你们”[2]172在挽歌中,多处出现对死者悲难经历的诉说,反映了瑶族人民历代政治、经济地位的低下和凄惨生活。所以他们要通过唱挽歌来教育后代,使后人懂得本族悲难历程而奋发起来,要他们像密洛陀那样辛勤创业,像父辈那样忠厚朴实,勤俭持家。《萨当琅》中唱:“你们要像祖辈那样辛劳,你们要像父辈那样勤苦。鸡叫就得下地,夜来才能归家。干活不怕太阳晒,打柴不怕暴雨淋。”[2]180唱词多处反复教育后人要保持忠厚朴实的本性,勤俭持家,为人正直,不与坏人为伍,兄弟姐妹团结齐心,等等。《萨当琅》唱词的独特之处,是舅家道公深入角色,扮演死者,学其腔调,借生死离别之时,以永别悲痛的自白和哀伤的唱曲嘱咐后人,对后人进行谆谆教导。如何为人处世,长兄的责任,兄弟间要团结,女大要当嫁,如何择婿,如何理好家业,辛勤劳动,不误农时等等,相关的嘱咐很长,逐层展开。由于采用活人借死者口吻逼真诉说的形式,这也是这首挽词被诬为迷信的原因之一。在相当长的岁月中,许多人一直把《萨当琅》诬为宣扬封建迷信的标本而加以谴责和扼杀。但从整首悼词看,受道教的传入和瑶族原始信仰的影响,其表现形式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从收集的歌词内容来看,挽词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健康的。唱词中客观陈述了死者的死因,其解释不是天命所定:“你们先父不听话,你们先父不听劝。他硬要出门,他硬要赶街。在街上遇着朋友,在圩亭遇着亲戚,亲戚请他喝了茶,朋友给他灌了酒,谁知茶中混进毒,谁知酒里不干净。酒使他晕醉,病毒缠上身。回到家他便躺下,一睡下他难起身。一粒米他吃不进口。一滴水他吞不下肚,他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就这样永别你们。”[2]169这种记载方式,是长诗现实主义特色的反映。死者的死因是遭人下毒,下毒的原因未讲,但诗中却没有对此怨恨仇怼的情绪,而是死者死矣,入土归西为重,反映瑶族人安然坦顺的心态。总体而言,《萨当琅》不愧是布努瑶的一部很好的生活教科书。

(四)瑶族语言风俗文化的研究参考这首长诗是布努瑶历史文化的反映:“多少年前,我们布努瑶山过山,多少年前,我们布努瑶岭过岭。我们用刀耕,我们用火种。篓带磨厚了母亲的额头,篓筐压弯了父亲的脊背。多少兵荒,我们布努瑶钻深山,多少马乱,我们布努瑶住岩洞。吃尽了无数个峒场的野菜,尝尽了无数座山头的树叶。”[2]194长歌还是研究布努瑶民族风情的一个窗口。如丧葬风俗中的“鸡蛋择坟”的习俗,人刚死后,要在死者手中放一个鸡蛋。待为死者洗身穿好衣,剃好头后,即从死者手中接过鸡蛋去选葬地。迷信认为,鸡蛋落地烂的是龙地,否则另选。在《萨当琅》中,么开将鸡蛋用力掷于地上,它弹起,么开将其拾起,又另选地方,“呵,你铺开衣蔸把鸡蛋接住,你展开衣角把鸡蛋接起,你不喜欢在此处安身,你不高兴在此地长眠”。[2]173于是么开另找一处,再用力摔鸡蛋,鸡蛋烂了,便决定该处是死者的葬身之处。另外,文中还反映了布努瑶的狩猎习俗。瑶族是游耕民族,打猎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魂在去阴间的路上,用泡过蜂螫的毒箭射死拦路的老虎。布努瑶狩猎时,会制造一种毒箭:把猪的尿泡吹足气,拿到树上去挂,因为臭气,野蜂和其他带毒的虫去叮去咬,瑶人把箭久泡于猪尿泡中,使之带毒。类似的风俗描写,尽体现于长歌的内容当中。此外,《萨当琅》具有研究布努瑶语言发展、演变的价值。挽歌是古瑶语研究的一个蓝本。据长歌的收集者介绍,《萨当琅》歌词的前部分与《密洛陀》长诗一样均为瑶语古音,其前部分恰好是赞颂密洛陀功绩的部分,在其他歌谣、在许多场合都要讲到这样的内容,这类内容产生的年代久远,由此亦可推断《萨当琅》原来属于古代的作品,后来经过了后人的加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成了现在的面貌。《萨当琅》中,死者阴魂重走祖先路。长诗中提到了许多瑶语地名,这些地名也是考证布努瑶迁徙路线的重要线索。如死者灵魂先后经过的古瑶语地名有:法盘东、法卡夺、盘坡山、法黑别、冬卓列、龙扁亭、桃桑、冬秩坡、法洛当、法鞋平、洛今登、洛布吴、洛浪坡、洛秩寺、法洛房、法洛秩、法着平、法秩冷。另外如法闹丁、法闹东、法翁七、法翁五、鹞叫巢,鹰子窝等,这些地名,在语言学、民族迁徙史研究上均有一定的价值。

三、《萨当琅》的艺术特色

(一)离奇瑰丽的想象在追忆密洛陀创世的时候,密洛陀派她的大将约雅约多和雅肉雅月去买树种,“他要走路路太远,他要坐轿路太遥,他要骑马又难跨江河,他要飞走又缺双翅膀。密洛陀给他出主意,密洛陀替他想办法。制成鹰翅装在他肩膀,做成鹞尾安在他尻尾。他挑上皮箩,他展开双翼,他能掠过高山,他能飞过蓝天。”[2]163插上鹰翅与尻尾就可以自由飞翔,这是原始思维的想象。挽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歌词中对死者回归祖灵的想象,更是神秘与奇特。死者灵魂所走过的道路,其实就是一部瑶族人日常生活出行打猎或是远走迁徙的描述。把死亡的悲哀尽隐于这些现实描述之中。如精魂所走的路线:从家里出发,从火灶起身,走过家中堂,出大门,过门梯,劳机劳个不能回头,不能转后,出村子,出城门,道公们把其回来的路堵住,所出的城门紧闭。经过了一系列地点后,死者如生前一样,走过了圩场,最后到达的地方是“唤祖村”,也就是与祖宗相见的地方。

(二)情真意切的感人诉说这首挽歌中,时而气氛轻松,也有情绪幽怨;时而阴森逼人,催人泪下;时而风和日丽,充满生活气息。通篇挽歌情感跌宕起伏。作为一首挽歌,最突出的是其催人泪下之处。在葬仪中,道公深入角色,扮演死者,学其腔调,以永别悲痛的自白和哀伤的唱曲嘱咐后人,烘托现场的凄凉悲哀气氛。在长诗的几部分中,最为感人的是第三章“唱挽词”。这部分歌词悲哀动人,曲调凄楚:“今年是什么年?今岁是什么岁?天不保佑啊,地不成全啊。……地不许我活在人间,我一生到此为止,我人命到此结束,我和你们要永分了,我和你们要永离了。我的家眷啊,请围到我的身边,我的亲人啊,请聚到我的身旁。现在你们听我嘱托,现在你们听我吩咐。你们个个要洗耳倾听,你们个个要洗耳牢记。[2]180~181在死者灵魂准备离开人间的关口时,道公再次模拟死者的口吻,唱出死者与生人的无限留恋与哀伤:“我的天呀啦!我的地呀啦!永别亲人呀啦!离了大地呀啦!可惜命舛呀啦!白过一生呀啦!可怜后人呀啦!痛心我仔呀啦!难过我孩呀啦!遭难一辈呀啦!跟不上人呀啦!受苦一生呀啦!抬起头难呀啦!家境贫寒呀啦!……[2]190通过死者口吻一长串的诉说,烘托生离死别时的难过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