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1 07: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竹影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竹影教案

篇1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思考,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了解一些中国画的常识,领会国画的内在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一、学习方法导航

1、本文可通过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3、本文充满了童趣,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二、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3、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中国山水、人物画和西洋风景、人物画各一幅。

四、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童年唱着快乐的歌儿离我们远去了,那一段段往事常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童年时我们常和儿时的伙伴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你是否想到这也是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呢?

今天,让我们一块来欣赏丰子恺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中国画”——《竹影》。

(二)整体感知

学生先轻声朗读课文,再思考: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然后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

本文叙述了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几个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关于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多以儿童为画面的主人公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2、关于文中生、难字词的音、义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读,查找工具书,小组内相互讨论补充、订正等方式得出满意答案。

(1)、读音

惬(qiè)意水门汀(tīng)蘸(zhàn)口头禅(chán)参(cēn)差(cī)不齐

(2)、词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又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

2、品味赏析,体验童趣

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1)、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为什么?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明确:

(1)、如: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2)、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教师可当堂出示同一题材的两种画,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了解中国画跟西洋画的不同。

明确:

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一)课堂小结启示

这部分内容由多个学生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而有的收获启示,然后老师归纳补充,得出满意的答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美,而且更要善于创造美。这样,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拥有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五)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朱光潜先生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这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每人说一句话!

明确:

要画出竹的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要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

要注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2、课外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关于竹的诗文:

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郑板桥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苏轼《文与可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五、板书设计

竹影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

晚饭后,“我”和弟弟到屋后的院子乘凉。

内容在游戏中爸爸引导我们走进艺术殿堂。

篇2

关键词:营销策划 课程教学 主题案例

营销策划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课程,案例教学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笔者在教学中对主题案例研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实践,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在此进行总结并求教于同行。

一、主题案例研讨的含义与组织方式

所谓主题案例研讨是指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按不同的主题搜集营销策划案例,每个小组只搜集一个主题的案例。然后,每次课让一个小组在课堂上演示讲解该小组所搜集到的案例,全班参与研讨,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小结。

具体的组织方式如下:

学生的分组可以自由组合,可按班组人数的多少、课时的多少等确定组数。

案例主题主要由教师确定。笔者一般按行业确定主题,如:服装/食品/房地产/小汽车/化妆品/药品/商场/通信产品/家电/保健品/日用品/体育用品/金融产品/工业品/网站策划或网络营销/其它。按行业确定主题的好处是使得各小组案例搜集的范围不互相重叠。案例主题的数目最好比学生的组数要多,使得各小组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每个小组只搜集一个主题的营销策划案例,同时要求尽量将收集到的资料编辑为PPT文档,以便于演示。

课堂讲解和研讨时,一般一个主题的研讨安排一节课时间。首先安排15-20分钟由该小组对搜集到的资料的精选部分进行演示和讲解,然后由学生进行研讨。主讲的学生和听的学生以及教师可以相互提问。

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小结。

二、主题案例研讨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案例是营销策划的重要资料,即使是业界营销策划能手,在实际中进行营销策划操作时,也会搜集大量的相关营销策划的资料和案例进行参考。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案例,可以让学生熟悉搜集、选择和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

(二)分工协作,提高效率。由于是各个小组各负责一个主题,所以各小组的学生可以对相应主题的营销策划案例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精选出典型案例供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另外,各小组的主题为不同行业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得案例的面比较广。

(三)相互启发,培养和提高能力。除进行课堂演示,还有一个研讨的过程。主讲的学生可以对所演示的案例进行点评,包括好的方面或不足的方面,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或提出各种建议,有利于开拓思维和视野。

(四)与教材内容互补,接触最新的信息与动态。通常营销策划教材的内容是按章节安排的,各章节也会附有与本章内容更紧密的相应的案例。主题案例研讨的主题可以不按章节安排,而是按行业安排,这样可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另外,由于案例是最近搜集的,更具有时效性,能让学生了解和接触最新的信息与动态。

(五)资料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题案例研讨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课程结束时所有资料学生可以共享,是一份较好的参考资料。

三、主题案例研讨教学过程中的其它一些问题

(一)加强参与性。首先是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在课前至少要搜集一定量的案例,并由小组长组织进行研讨。其次在课堂研讨时,如果是主讲小组由一个学生演示资料,则小组的其他学生要负责回答由班上其他同学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另外,课堂研讨时,规定听的学生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小组必须要提一些问题。如果课堂研讨时学生提的问题较少,教师应适当再提一些问题。当然教师的最重要角色是解难答疑。

(二)主题案例研讨的考核。为了让学生认真操作,教师应对学生在主题案例研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考核,记入平时成绩。考核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评分,即由每个学生对各小组搜集到案例的参考意义、讲评表现等进行评分或评级;另一部分由教师对各个学生在研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然后二者加总。考核在课前就应告知学生,以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琼.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法探讨[J].科技文汇,2006,(11).

篇3

一、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统领课堂教学,判断一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或者对其达成度无法进行判断,就不能给予课堂教学一个肯定的评价,所以优质教案首先要有合适的教学目标。

1、适当与具体的定位

课前要充分分析教材,明确本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教学预期目标,即描述出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程度。目标过高,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相反,目标过低则显得课堂教学没有作为。

如果对学生非常了解,教学预期目标就应制定的更细,如:70%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其余30%达到什么程度;其中的几个优秀生又会达到什么程度,个别学困生应帮助他们学到什么等。

2、清晰的目标描述

使学生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某项动作技术、发展学生哪些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意志品质等描述都很笼统,应该具体到某一环节。比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前滚翻动作用力蹬腿、有头后部着垫、双手抱腿的技术要领”;“在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中,不断增加障碍的个数,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这些描述就相对比较具体。

二、高效的教学手段

高效的教学手段是高效课堂最直接的体现,一个优质教案必须呈现出高效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呈现的教学手段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

再以最常见的前滚翻教学为例:教师拿一个盒子与一个球,分别向前翻转盒子与滚动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然后以示范为参考,让学生探究如何使身体形成一个球形,再让学生结合练习进行尝试体验,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有的教师拿一张大挂图,前面三个字“前滚翻”,其中“滚”字很大,下面一个箭头指向一个看上去正在滚动的球,箭头再指向前滚翻动作的团身抱腿环节,球与团身抱腿虚线连接,接下来是垫子上团身抱腿来回滚动的图片,教师一句话“同学们,让我们尝试在垫子上滚动起来吧,记得相互交流一下你的体验!”,应该做什么学生已经很明白了,他们会立刻积极地投入到尝试体验中。两种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效率已经显而易见了。

三、细致的安全预案

这一点在一些教案中被忽略,有教师认为做好保护与帮助就可以了,其实安全预案不仅是保护与帮助,还包括:

1、练习器械的安全

比如在抛掷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会有个别学生抛掷的很远,有学生掷偏方向会怎样,抛掷时器械脱手会怎样,依照这些调整好学生间的安全距离、科学安排练习场地。

2、动作容易出现的危险及预防

如后退跑练习,如果速度很快,很容易使身体失去重心而造成摔倒(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练习前提醒并要求学生速度不能太快。再比如技巧手倒立,手臂支撑不住而使头部猛的着垫,很容易伤到颈部,要不断提醒学生加强保护,还要教会学生侧转身化解。如果教师不提前重点强调,学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

3、练习区周边场地与器材的安全

比如我们在单双杠附近进行练习、或者练习区周边有台阶、山羊、平梯、肋木等,要考虑到学生的好动心理,强调好私自跑去练习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并做严令禁止的要求。

4、注意练习中身体的危险信号

这点在强度极大的练习中或者量很大的练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拼命的跑,固然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但是身体的伤害也很明显;在长距离的跑中,要提前告知学生出现什么身体感觉可以坚持,什么情况不能坚持。

这些安全预防措施必须呈现在教案中,教学中也必须反复强调,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惨痛的教训。

四、教法中呈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不同要求与给予不同的练习方法。

比如学习跳远,本节课重点解决快速助跑与快速踏跳的衔接,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准确的踏跳,而有个别学生很难准确的踏板,教师就需要做不同的安排:让这几位同学使用体操教学踏板(在地上挖坑平放),或者是在地面上划出一个四五十厘米宽的“踏板”,这样他们就不必将精力过多的注重到准确踏跳上,而将精力集中到快助跑与快起跳的衔接上。

五、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有助于学生彼此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利于教师的区别对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篇4

一、 活动时间:9月30日

二、 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 活动内容

1、 领导分享读书心得

2、 文艺节目兼游戏节目穿行

游戏项目:我来比你来猜、数7游戏、叠报纸

文艺节目:由各科室自行或联合组队表演

四、 参加人员

全体干部职工

五、 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以科室分组,选送节目至少一个,多者不限,全体职工积极响应,勇于参与。

2、节目要求:可以纪念中国人民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为主题,大力弘扬爱国精神,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爱国热情,形式不限,反应工作生活,休现团队精神,

3、参与各项活动时保持良好心态,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

4、活动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服从裁判。

六、 游戏项目规则

1、你划我猜:

(1)每组全员参与。

(2)游戏开始时,由第一位选手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提示描述,但是不能描述某个字的读音或写法。依次比划传递,由最后一人猜出比划的内容。

(3)每组有1次跳过的机会。

(4)每组有3分钟时间,答对题数最多的组,得到4个积分,第二的组得到3个积分,依次类推。

2、数7游戏:1到100顺时针报数,凡是遇到7或者7的自然倍数就拍掌示意,下家继续。数错的人淘汰。如果数完100,则剩下的人都胜利

篇5

【关键词】公安教育 质量 因素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32-03

在当今的公安教育中,公安教育质量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安教育质量代表着公安教育教学的效果,代表着公安教育成果的质量,因此,在当前的公安教育界,关于公安教育质量的研究是炙热的,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安教育质量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质量是教育的心脏。”公安教育质量是一种社会期待,同时也是各种公安教育劳动的一种结果或各种劳动的价值体现,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依据。诸多因素都能影响公安教育质量,如公安教育主体、公安教育客体和公安教育环境等。深入思考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提出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对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 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

我校的公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纲要》中所要达到的公安教育质量目标,还存在着一定距离,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公安教育观念更新不及时

教师的公安教育观念是其从事公安教育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公安教育态度和公安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公安教育质量。公安教育主体主要为教师,教师的公安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其他教师、教官、学习者的理念,继而影响公安教育质量。教师只有及时主动更新公安教育观念,才能将最新的公安教育理念、信息方法用于教学中。但公安教育主体的公安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不能与时俱进,而观念的陈旧会影响信息的更新,这会严重影响公安教育质量。

2.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目前,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目的都非常明确,通常就是为了升入上一级或是就业,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已是少之又少,多数学生都有其目的性或是被迫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极不端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是为了家长或是为了某些目的来学习的,而并不是为了自己,这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良好进行,进而影响公安教育的质量。

3.教学方法不当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方法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教学方法,目前教师使用的方法也较多,但仍有部分教师以单纯的讲授为主,而多媒体应用教学、讨论教学、观摩教学等用得较少。甚至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将多媒体课件制成了电子板书,反而使学生疲于此种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公安教育环境不良

学校的公安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了公安教育者的教学质量与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不良的公安教育环境影响了公安教育质量。

5.公安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常见的情况是片面地以学生升学率或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公安教育质量,进行公安教育评价,这是不全面的,我们虽以进行却收效甚微,仍然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进行公安教育评价。

6.公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高层次的公安教育质量需要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这就需要加大经费投入。由财政支付公安教育的办学经费明显不足,以学养学的学校滚动发展模式也难以奏效,并有一定的弊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安教育的质量。因此,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学校公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因为现有的诸多问题都是由经费不足导致的,如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公安教育的质量。

二 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因素

学校的公安教育质量受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分析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因素,是解决公安教育质量问题、改进公安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1.公安教育主体因素

教师是公安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公安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对公安教育质量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影响有时会强于家长的影响,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在各个方面向教师学习甚至模仿教师。教师不仅教会学生课程知识,还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甚至做人的道理等,足见教师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相信,一个思想积极的教师会引领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一个思想消极的教师,同样也可能将自己消极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的学术观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观点,因为学术界都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而教师的学术观点常直接带领学生接受某种观点,所以,我们常关注师从哪派,因为直接可体现其学术观点。

同时,教师的知识水平影响公安教育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教师只有其专业具有较高水平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即我们常讲的“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若教师讲授的课程知识深度不够,何谈公安教育质量?

2.公安教育客体因素

公安教育客体常指受公安教育的学生,他们是公安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公安教育效果的体现者,公安教育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依靠学生体现出来,因此,在公安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但是重要角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生自身的条件影响着公安教育的效果,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公安教育质量和效果,如学生的智力、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甚至经济条件等。一般来讲,智力程度好、健康状况好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要强,近些年,人们对智力的关注逐渐转向了性格,因为很多研究表明,在智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刻苦和坚持的性格使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性格对公安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学生的兴趣对公安教育质量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所授内容感兴趣,那其学习效果较不感兴趣的要高许多。那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学生自身的兴趣,同时,也在于教师的正向引导和公安教育。

3.公安教育内容因素

公安教育内容是在公安教育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主要信息,公安教育内容一般是按照公安教育目的而设定的,因此,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公安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重点之一。我们一直主张信息更新,并改进教学内容,从培养目标着手进行课程改革等形式,力图及时更新公安教育内容,但从培养目标入手来调整公安教育内容,周期较长,也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公安教育内容主要靠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发展更新到公安教育内容中。但实际中的教师常常是在超负荷工作,能及时更新公安教育信息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更新的速度缓慢。所以,按照公安教育目的及时更新公安教育内容,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公安教育过程中是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4.公安教育方法因素

公安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公安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公安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公安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公安教育和家庭公安教育的方法。公安教育方法是公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公安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公安教育目的,完成公安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① 公安教育方法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公安教育内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同样的公安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安教育方法,其教学效果相距甚远。若一种适当的公安教育方法,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接受效果会加强,但若公安教育方法不恰当,则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厌学等心理,因此,适当的公安教育方法在公安教育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5.公安教育环境因素

公安教育环境不仅仅是指学校的环境,它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环境都是公安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并都对公安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境,既包括校园的建筑、设施等条件,还包括校园的文化,如校风、校训等文化环境。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良好的教学设备、实验条件是保障公安教育质量的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对学习者的重大影响,学习者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而具备相应的优良品质。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约束其行为,陶冶其情操,同时也能促进公安教育质量。

第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公安教育环境,但这一环境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以至于错失重要的公安教育机会。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观点没错,因为孩子在没接受其他公安教育之前就像一张白纸,而他们接触的第一任公安教育者就是家长,他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家长的语言、动作甚至思想,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学习者至关重要,家长的言行举止、思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习者,家长应注意自己公安教育和引导学习者的方式,尤其是应避免因溺爱、纵容等导致负面影响的公安教育。

第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公安教育主体与学习者共同处于的十分复杂的大环境,包含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气等。社会环境中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这些环境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心态积极健康的人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较强,因此,可能会受积极的影响,而个别人可能会受个人主义、唯利是图等消极思想的侵蚀而变得消极。另一方面,公安教育主体在接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又会将其影响传递给学习者,家长也是如此,个人的思想会不知不觉间传给学习者,因此,社会环境对公安教育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 提高学校公安教育质量的对策

提高公安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应明确目标,针对当前影响公安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向,以期为当前的公安教育事业提供借鉴。

1.树立科学、发展的公安教育理念

笔者认为,只有正确的公安教育理念,才能有高质量的公安教育成果,正确的公安教育理念应以科学发展为主要思想,这便意味着公安教育的理念会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正确的公安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发展的公安教育理念不但会使公安教育主体及时更新公安教育理念,获取公安教育信息,及时更新公安教育内容,使教学过程科学发展。同时,发展的理念也会影响学习者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喜欢接受新事物,新的公安教育信息内容更会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热爱学习,从而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公安教育质量。

2.探索恰当的公安教育方法

恰当的公安教育方法会使公安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探索恰当的公安教育方法是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传统的公安教育方法以讲授知识为主,而如今各式各样的公安教育方法进入我们的视线,针对公安教育内容找到适合的公安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目前我们要求公安教育过程不但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即学习的方法,也包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创新理念,因此,我们希望公安教育者多进行启发、引导式的公安教育,以使学习者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更深入地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全面的发展。

3.改善公安教育环境

公安教育环境是综合的、复杂的环境系统,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等,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均对公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改善公安教育环境有助于提高公安教育质量。对于家庭环境,由于每个家庭情况各不相同,我们的工作就是倡导宣传,希望家长能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社会环境,尽管我们的力量可能很微薄,可是我们应尽力促进社会环境积极向上发展。对我们而言,大有可为之当然是校园环境,将校园改善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环境,先进的设施、优雅的环境,还有积极的校园精神、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我们的公安教育质量必将大幅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评价体系不当,公安教育质量就无法衡量。其实公安教育评价是包括公安教育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及社会评价等等内容的,但目前我们最常采取的评价还是结果的考试评价,已经有很多人置疑这种评价方式,但多数人还是认为这不是最好的评价方式,却是最公平的评价方式,因而一直被应用。我们知道,这种评价不能完全体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完全公安教育质量的价值。所以,我们应在评价体系中加入过程评价,实践评价及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评价体系,如此才能将公安教育质量体现出来。

5.加大公安教育投入

教学投入与公安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大教学投入使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没有足够的投入,公安教育质量是不能提高的。这里所说的投入包括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同时,还包括精力的投入,各级公安教育者加大精力投入在公安教育当中,及时获取新信息用适当方法传递给学习者,同时,投入精力在学习者的思想动态中,鼓励学习者多学习、积极思考,珍惜机会,刻苦学习。

通过公安教育过程中各环节、各方面的逐步完善,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我国公安教育的质量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自我成长意识和能力的优秀学习者,从而满足新时代对人才更高层次的需求。

注 释

①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兆山.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魏宏聚.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演进与启示[J].教育导刊,2010(1)

[4]王全林.教学成果评价与教育质量标准初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5]周作宇.论教育质量观[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

[6]魏宏聚.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演进与启示[J].教育导刊,2010(1)

[7]欧阳常青.教育质量:过程与状态的统一[J].江苏高教,2005(2)

[8]李家成、柳海民.论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J].公安教育科学,1999(1)

篇6

【关键词】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实施方法与步骤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平面组合、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察觉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完善,大多数教师均无法在缩减的课时内完成教材的讲授。加之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开展实践教学,因而造成了学生在实践方面知识的匮乏。

一、“案例教学法”与房屋建筑学教学实践

目前在国内房屋建筑学教学中,虽然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进行改革与探索,但还没能够跳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然而学生反应平淡,其效果表现是消极的。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事件现场,让学生在事件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再现案例场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课本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运用案例个别的个性来说明、展示一般性。采用的方法是,按照从工程实例出发,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思路推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房屋建筑学第11章基础案例教学的应用。教材选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七院校合编的《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情景设计:例如我校正在建设中的多功能露天活动场,建设场地是一幅中间低,四周高,高低差达5m,填土深度达十几米的松填地段,东西方向宽约50m,南北方向长约70m。根据规划要求,场地的中心地区为篮球场或表演场,四周为阶梯式观众席。(2)问题的提出:根据场地情况采用何种基础类型,上部结构如何满足视线要求。(3)实施方法:首先参观施工现场,收集相关资料,强化感性认识;然后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当设计者,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个人见解及初步设计方案。(4)实施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的选型设计和上部结构的选型设计。上板作图。审定成图。(5)教师根据施工现场和学生讨论、作图情况进行总结,结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分析、讲解。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多次反复,在认识过程中有一个质的飞跃。(6)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指引下,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很快完成一草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一草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并修改,完成二草图。在二草图的基础上,进行正式上板作图。在作图过程中,涉及许多的规范,比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等。要设计,就必须遵循这些规范,这样学生自觉去收集相关规范,自主学习规范。

二、教案及其编写

(1)案例教学情景再现生动形象,改变了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是学校教学的目的所在。(2)案例教学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线,进而扩展为知识面,实现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使学生能够综合地掌握知识点,避免处理问题的片面性。(3)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防止了二者之间的脱离。以我校为例,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这方面就必须加强,在课堂上就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编写案例时应特别注意,案例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调研,把书本知识与施工现场有机结合起来,把案例情景做得真实、鲜活、趣味性强,使学生易于接受;案例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案例案例必须是典型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选编案例。精心选编案例这是实施房屋建筑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2)呈现案例。呈现的方式分为:运用投影仪呈现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教师宣读案例;学生人手一份文字资料。(3)案例讨论与分析。案例分析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案例中的内容与房屋构造原理、建筑设计知识联系起来,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4)案例总结和评价。这是对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指出过程中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并让学生本案例的讨论过程进行小结,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整个过程和结果,加深全过程印象。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案例教学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2

[2]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

篇7

祝安顺:在我看来,这是具有标志性与历史意义的事件。自1995年9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以来,社会上就出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直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从家长的热情参与、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基层教师的努力拓展,转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制度设计和大力推动,其引领和建设作用不言而喻。

从历史意义来讲,中国近代教育自1905年起步,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1912年,小学堂取消读经课,之后的传统文化课程基本上出现的是很小范围内的量变,但《纲要》从教育史上说则是一个质变,是要全课程、全阶段、全人员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具有历史性的转变意义。

从社会现实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政府、社会和家长、教师达成了共识,认为让孩子读一些基本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华民族优秀经典,具有知识传承、历史延续和价值构建的作用。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家长和教师的期盼是一致的。

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它扭转了人才培养模式,尝试遏制过分功利主义教育的势头,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才,以期达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健全人才的要求。

不过,《纲要》的要求提出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融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而融入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融入的效果。如果把两个东西简单地搁在一块儿,比如将一个玻璃杯跟一个铁杯放在一起,它们融不了,只是并列地放在一起,这是物理反应。现在,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合反应,就像一包茶叶在开水的冲泡下融合成一杯茶水一样,而不是“水是水,茶是茶”,这才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祝安顺:对的这个提法,目前我个人还没有听到不同的意见,本人也是非常认可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谈,我主要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来谈一下,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多读一点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尤其是诗词,这应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共识。现在有一些地方在语文课程中删减这些内容,尽管有其理由,但这可能违背了家长与教师的教育需求。的提法说出了家长和教师的心声。如何在课文中开展诗词教学?怎样阐发其文化意义?这是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可以探讨,但删减古诗词,我认为是一种过于草率的做法。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祝安顺:作为一门传承和规范语言文字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它的实用性较强,不一定与传统文化挂钩。晚清学制变革中将修身课、读经讲经课与中国文字课(高年级叫中国文学课)并列,且前两者的课时远远大于后者。但当下的语文教学,在无法从顶层设计上单设一门传统文化课时,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在可操作性和内容相关性上,语文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和传统文化教育对接的,它必将成为传统文化课的主体。而且,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也是由语文教师来承担的。

在相互的融合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融合,融合的形式又是什么,其效果如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教师处理得比较好,而有些教师则依旧按照“老语文课”的教法,以知识和技能来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加和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方面,大多数语文教师并不反感,但在教学目标上却产生了内在紧张:一方面,校长与家长对学生学科成绩有着天然要求,但当要学科成绩有所提升,文化课程开设可能就会变成一大难题,是不干涉,还是死磕教材,提高成绩,走“正路”?另一方面,私塾、学堂提倡的培养圣贤的主张,让语文教师听而生畏,不敢亲近。其实,文化课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功利化,也不能道德化。所以,在《纲要》颁布后,应结合相关问题做些理顺,关注语文学科如何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任务的问题。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应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是怎样的,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祝安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处理的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课与语文课的关系,二者是物理反应、化合反应,还是映射反应(辐射源与受辐射的指导关系)?这种关系的界定,直接牵涉教学内容的比重。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具有指导性,不一定要直接讲出来,但可以通过语文课的知识点介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受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要破解课堂教学的高效特性与传统文化教化功能的非功效之间的对立难题。课堂教学是中国近代教育一开始就全盘接受的教学形式,是在特定地点,针对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内容的高效率、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当今主要的教学模式,简单、可复制、高效率是其明显特质,辅助简单、可量化的考试制度,但在过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太讲求效率的,几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一个课堂由一位教师教。在取消科举考试后,如何进行教学评估成为考试的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处理得并不好,通常会以默写经典、诵读经典为主要测评手段,使传统文化教学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再次,面对这些难题,很多小学或多或少都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低年级以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践行《弟子规》,诵读唐诗宋词、古文为主,高年级主要读《论语》、《孟子》、《孝经》等,在进行语文教学前诵读,或在个别教学中融入上述内容。目前,我认为在小学低年段中的比重应该不大,会存在一些诗词、故事,这主要是和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关系,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学做圣人,主要是继承文化,培养文化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并非是指要成为圣人。在小学高年段要加重一点分量,初高中阶段也要增加一些分量,提高学习的难度,加大比重,坚持递进的原则,不能“一刀切”。从实践效果看,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中华经典素读”教学,其理念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它有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设置,要求读传统文化经典不应影响语文考试,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再如,把传统文化整合成“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和”十个义理,然后分别展开每个主题的内涵,开展相关教学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他们的智慧,以帮助孩子打通传统语体与现代语体之间的关系。

就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比例而言,我个人认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共性,都是母语学习,但关注点又有不同。所以,应保持两者的独立性,没有必要严格地划分教学比重。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祝安顺:在教材编写方面,我完全是一个外行,不敢多言,但可以谈一点感想,提几点建议。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达成共识,既要关注反对读经的理由,也要关注民间读经的做法,更要研究过去的传统教育,同时也应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如果只凭回应家长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或者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其结果可能与我们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和探索中的实践活动,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悲观失望,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团结、关注、参与,允许探索,相互提携,才能有明天。

在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方面,我提出“十六字”的建议,即“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

体用兼备。我认为1―9年级的学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把中华民族的基本典籍读熟,不一定利用课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与课后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部分名句、名段甚至名篇,达到背诵的水平。熟读,是当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青少年只有在接触、了解后,才有可能逐步理解、领悟并践行民族精神,这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就能有效解决的。我认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体”,但仅仅熟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并将其落实在语文、德育、历史甚至是艺术类课程中,通过主题式迁移把课讲透。一节课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做人做事的小道理“引爆”,但这种“引爆”要由孩子提出,通过探索和体验学习后得出结论。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传统文化的力量“引爆”,体用兼备,尽管我们并不奢望短短的语文课能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丢弃高效的课堂,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嵌入教学。“嵌入”要和《纲要》的精神高度契合。我所说的“嵌入”是指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主题分类,选择与语文课文的主题相近或相关的内容,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偏重文化内涵的教学,提倡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学中体验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中小衔接。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小学会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但到初中、高中和大学几乎就没有了。我认为中小学、大学的课程应有衔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将来的成人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

教研至上。应为教师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氛围,做好充分的服务工作。提倡教师研读经典,相互交流,进行入门、有序的培训,提供基本的传统文化书籍资料,组织交流,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观摩。我们一定要用有文化素养和感悟的先行教师来引导、感染更多的教师,让教师的文化感悟和信念不断加强,用信念来引导与感染学生。

“体用兼备、嵌入教学、中小衔接、教研至上”是我针对当下的教材设计和内容选择提出的“十六字”建议。我们不要一味地相信读经,也不要一味地相信课堂,要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方式,在不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主题嵌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祝安顺: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开设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很多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可以围绕几个方面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行为规范不是很好,学校可以开展《弟子规》等的诵读和践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针对学生将来的成长需要开展相关课程。比如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内向,可以开展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表演,以提高学生在公众面前的交流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分子或专家学者资源开展相关教学。一线教师相对来说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充分,他们会在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后,尝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一些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如果其自身是学生家长,又愿意做公益教学,可以将其引入学校。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性,成功开展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第四,深度梳理学校的办学理念、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是开展此类课程的有效路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如校名、校训、校歌、校徽、校友等,可以梳理出学校的主导办学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名人、著名历史事件、民俗等,开展此类课程,这也是可以继承与发展的。如有学校所在地是范仲淹的家乡,学校在开发自主课程时就可以将范仲淹的相关内容当作校本课程,挖掘其精神和故事,引导孩子了解、接受传统民族英雄人格,将其具体化。

第五,加强学校间的交流,打开思路,获得激励。学校自主课程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相互交流、分享,然后总结、完善、提高,否则各个学校的做法会由于理念不到位而停滞。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

祝安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居于核心位置,我认为这样说一点儿也不过分,从某种角度来讲,语文教师的确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作用。

就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能做得非常多,结合众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有如下五个措施:

第一,提高母语教学水平,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美和文字美。这是让中小学生愿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把课本中的古诗文讲透彻,讲出文化内涵,再适当增加相关内容,这样青少年学生便相对容易接受。

第二,充分认识学科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虽然目前存在很多的具体的困难,但应认定必须开展,才会有开展的可能,如对1―9年级的孩子,尤其是还没有上2年级及之前的孩子来说开展经典熟读非常重要,不熟读不行,读是前提,是基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支撑,但是需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点拨。

第三,采用绘本、吟诵、歌诗、实地体验等形式和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语文课的固有教学形式和方法。我们不一定要死记硬背,现在很多方式,如绘本,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再如漫画,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孩子和成人都很喜欢。吟诵符合汉语的韵律,适合古典诗词和散文的传播。还有歌诗,可以把古代的吟诵调、民歌、普通话、朗诵等综合起来,谱成曲子,供小孩子唱。我认为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模式;应用;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59-01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中的充分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学生思想建设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给学生带来充分自信的时候,对健全其人格,也有着一定的效果。对于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直是处于教学的主导位置,这对于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是十分不利的。而导学案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将教师从教学中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从而巩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学案自主探究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只是教学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被动接受。但是,在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转换角度,以学生的视角作为出发点,以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为前提,对学案进行全新的改进设计,从而使其更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2、探索性原则

全新的学案设计中体现的探索性原则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过程当中,要通过对知识点的疑问设置以及解答方式进行合理探索,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发其主动思考。这种学案设计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更好的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作用

1、提高教材钻研能力

在学案的研究过程当中,要不断的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研究以及全面思考。整个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流程,且对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要求较高。这是使学案设计者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解构,然后进行二次整合。整个设计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团结协作解决问题是全新教学模式的需要,导学案自主探索模式的引用,就是要加强学生在团结协作方面的能力,在以往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是鼓励学生养成独自思索、独自作业的习惯。这一习惯虽然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索的习惯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的发挥其长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的专门性训练,在协作过程中集思广益,各自发挥其特长,既提高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全面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正确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效果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导学案自主探究模式的应用,成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式、滞后性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自主学习和提前预习,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这一新型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也进一步发生改变。

三、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结合学生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导学案自主探究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合理的学案,这种自主设计的学案,是在学生充分自省,了解自己情况下的一个学习规划,本身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学生来说是定制。同时,学生在学案设计过程当中,主动探索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在深化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激发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把握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自主学习,以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是对尊重其教学主体思想的具体体现。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彻地的转换角色,由施教者转变为受教者,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疑问,学生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总结发言,对于学生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这样,通过角色互换的具体方式,来实现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与应用。

3、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自学

良好的情景设计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受情境影响,积极投入到创设的情境中开展学习;在提高学生课堂投入程度的同时,教师再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展趣味化教学,引导学生更加快乐学习。同倡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享自学成果。

总而言之,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性先进性和优越性。将其应用于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晓红.“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7期

篇9

一、案例教学理念要明晰化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其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由导演、演员的双重身份改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仅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但是现实操作中,案例教学法容易混同于教学中的举例子,其模式为:理论――举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例子,分析例子需要掌握理论。

案例教学法要求每一课的案例以生动的材料、有说服力的图片、有意义的活动、有思想性的故事、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事实为主线展开,不能以概念或原理的讲解展开,理论的讲解只能渗透到生动的案例中,所以,举例子无论多么具有时代性、针对性,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属于真正的教学改革。传统的举例说明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中心角色,在案例教学条件下,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角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案例教学当成举例说明去讲案例分析案例,淡化了学生,演错了角色。

二、案例选材要精细化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案例尽可能多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其次,案例要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才能保持思想政治课教学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是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再次,案例应包括复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并不是以信息传递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构建知识,所以,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足以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案例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现实教学中切忌案例过多过滥,否则课堂成了故事会,对要掌握的政治课原理没有去思考,更谈不上掌握了。所以,案例选择要精,以防喧宾夺主。

三、对案例的讨论要实质化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讨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作为组织者,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方法,如表里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法等,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吃透精髓,帮助学生完成又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但是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最好不要有带倾向性提示或结论,因为这样对学生思维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所以,案例教学法首先鼓励和倡导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不急于对答案,不轻率否定,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到正确答案的愉悦,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作为教师善于抓住讨论中的奇思妙想,以错攻错,达到究错的效果,还可以抛砖引玉,以错辨对,引出有分歧的观点,挑起思想的交锋,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实现师生进步全面化

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精英”教育,而忽视对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当有心人,要注意观察哪些同学不参加讨论,哪些同学喜欢独断专行,哪些学生当意见相左时就发脾气等等,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查找并分析学生的心理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学生做耐心的细致的工作。

同时我们看到,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政治老师更该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吃透教材,把握学科知识,做到对知识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了解学科前沿,高瞻远瞩。

另外,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一个缺乏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的教师是不可能在实践中捕捉到与教材有关的案例的。再有,教师要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信息的传导过程不是个机械的外生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教师的大脑筛选过滤的过程,当繁则繁,当简则间,使整体教学的重点突出、井然有序。最后,政治教师应该通晓古今中外,兼具文理、社会、心理等综合知识。

篇10

摘 要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及影响,对于还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就更应注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不易察觉的小隐患。

关键词 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 安全小隐患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和锻炼为主的身体活动,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体育本身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教学对象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中引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次观摩小学体育课中对安全隐患的问题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一次,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到某小学去观摩体育课,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统一的学生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安排了一项跳绳接力的内容,学生们积极投入,只见绳子往前甩、学生飞快往前跑,而学生们佩戴的学生证、红领巾却直往后拉。通过这次课可以看出,很多体育教师在组织设计体育课时对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如场地、器材存在的安全会引起充分的重视,但对一些不易察觉的小隐患往往没有考虑到,对于还没有足够安全意识的小学生而言这些小隐患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哪些物品可能存在安全小隐患,以引起各位同行的注意。

一、学生证。学生证是学生的身份证明,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进校佩戴学生证以确认学生身份。但没有意识到在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及上体育课时会产生的隐性安全问题。首先学生证本身有带子系于学生脖子上,学生在进行身体活动时带子就有可能缠绕在学生的脖子上,有的甚至在跑动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拉扯而使学生摔倒、受伤;其次,学生证的外壳是用塑料制作的,其边缘较硬,学生证会因运动而引起不规则的摆动,过大的摆动幅度可能会使学生证的边缘划伤学生的脸及其他部位。

二、红领巾。能佩戴红领巾是小学生比较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但是在体育课程中红领巾也会给体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安全影响。因为红领巾也是系于学生脖子上的,如运动时不加以注意或动作姿势不适宜也极易引起缠绕、拉扯以致摔倒等情况的出现。

三、眼镜。据最新抽样调查统计,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小学生的近视率为28%,这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佩戴的眼镜就有很多的不便和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在进行篮球、跑步、跳绳等内容的教学时会出现传、接球过程中由于位置不对而导致球体砸到脸上及眼镜上、跑步及跳绳过程中眼镜脱落等情况,有的甚至会因摔倒眼镜摔坏而发生更严重的伤害事故。对于这部分学生体育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多引导他们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女生头上的小发卡。小女孩都爱美,很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漂亮,都会在小女孩的头上别上各种各样的发卡等装饰物,殊不知这些小发卡也是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小隐患。小学生比较好动,对各种运动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其中,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摩擦、碰撞等,这些小发卡就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划伤其他同学。

五、手指甲。小学生的自我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有的小学生不经常剪指甲导致指甲过长,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自己的手指容易受伤,也会伤害到其他的同学。

六、口袋里的小物品。现在的小学生文具、玩具、零食比较多,有的学生喜欢将这些小物品放在口袋里,这些物品有的比较硬,有的有突起的边缘,如果在运动中发生碰撞或摔倒那么口袋里的这些小物品就会伤及到学生。

对于以上的这些安全小隐患,体育教师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平时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的着装规范和安全教育,应督促小学生随时注意自己身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积极杜绝这些安全小隐患,从而在根本上降低这些安全小隐患的发生率。在课中体育教师除了要检查学生常规着装、场地器材外还应将检查这些安全小隐患也作为常规工作来做。

体育课应使小学生自由自在的在玩中学,孩子的着装应该是无拘无束、轻松安全的,教师除了要积极预防一些明显的危害小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应同时关注到这些安全小隐患,以保证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放心的学、开心的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为己任,使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救自护的能力,形成应对日常生活中突发的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从而保障中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明生.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教育革新.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