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0 17:2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背影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参加(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6月英语四级考试的考生,可直接登录(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官方网站的【四级考试平台(ppsuc.edu.cn/)】进行报名参加英语四级考试。
点击进入>>>(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6月英语四级报名入口
2018年6月英语六级报名入口【教育部公共入口】:cet.etest.net.cn/
各考点在接受考生报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本校已设考点的在校学生不能跨校参加考试,各考点只接受本校考生报名。
2、考试日若考生在外地实习,由该校教务处通过省自考办与考生实习地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联系,以确定此类考生的借考地点并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查。实习考生在实习地参加考试。
篇2
一、巧用多媒体。
1. 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多媒体的介入,引起了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兴趣,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苦思冥想的场景转化为生动,直观,具体的景象,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节约了教学时间。
2. 多媒体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形象思维由于抽象思维,多媒体教学以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最大化。例如,《背影》中,文中为什么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在那种环境下突出背影的?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便以幻灯片,视频等出示四次描写背影的情境,父亲爬月台,买橘子,在车站分离时的背影,再加上浓浓的血肉之情的音乐,图文结合,是学生直接感触到背影在文章情节中是重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引领学生的发展思维,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难为易,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大胆质疑,解疑。
1.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巴克精辟的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们的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只有让他们会有自己的思维去考虑就是成功。比如学习《落日的幻觉》一文时,学生看到题目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落日是会有幻觉?为什么会有幻觉?幻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等等,这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来,并给他们他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环境,让他们在相互的不断否定和肯定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也就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提问,质疑在学习活动中是很重要的。
2. 耐心帮助学生解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教师就应该化难为易,耐心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正确的答案靠近。而不能操之过急,适得其反。比如《伤仲永》一文中,教师让学生回答,仲永的结果是谁的错?可能学生的回答会不尽人意,那么教师就应耐心的诱导学生一步一步靠答案,最终总结出文章的中心和现实意义。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学习的突破口,不能把它关闭了,关了学生就累了,教师就更累了。
三、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在阅读。”
1.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成果,又能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使学生可以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也能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得以运用,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人们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吧。
2.课外阅读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世界观
篇3
一、给白菜
在故事中,老山羊以年迈之躯种了不少白菜,小兔们只是帮收。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在扮演老山羊的角色,在窄窄的书地里,勤耕不辍,笔里春秋,纸里苦泪。为了备好一堂课,读原文,翻教参,点鼠标,抄答案,袭教案,然后确定这堂课要讲授的知识、重难点等,最后恭请学生在课堂中一同收获这所谓的劳动成果。对于试卷或练习中出现的一些课外美文的阅读,为了赶进度,经常只是讲题目,给答案,讲答题的技巧,连在读中进一步感受原文的环节也省去。
对于这一阅读教学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给”的教育,像老山羊“给”白菜,大公无私地一车一车地“给”――“给”阅读,“给”问题,“给”答案,最终以“给”分数终结。这里,分数成了阅读教学的终结者,基本上终结了对老师、学生阅读行为的评价。
这种只注重“给”、唯分数是瞻的教育,利少弊多,单从“快乐教学”这一角度说,不论于师于生,都苦多乐少。一是因为老师的阅读教学行为大多以参照抄袭为主(却美其名曰“资源共享”),难以体验到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二是学生只一味地吸收,缺少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基本上是在“复制”别人的思想,自然少有快乐可言。而小白兔,在种菜的过程中体验到比获得丰收成果本身更大的乐趣。
二、种白菜
当可爱的小白兔拒绝老山羊给的白菜,获得一包种子之后,它便开始劳动,从松土、播种到捉虫,终于收获一棵棵硕大漂亮营养价值丰富的白菜,成为自主劳动后快乐的收获者。小白兔用这些种子种成白菜的过程,对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阅读教学应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种子。而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让学生在现实中应用知识,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三、送白菜
故事《小白兔与小灰兔》中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应该是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去,因为小白兔除了学会种菜,还懂得了感恩。这对阅读教学同样有重要的启示。
阅读教学除了学习文本的“技艺”之外,还有一点我认为是更重要的,那就是它还承载着教化人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往往是通过“阅读对话”体现的。
从“微观”的角度,我“断章取义”,随举两则“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例子:
(1)他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出来了。(摘自朱自清《背影》)
(2)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摘自鲁迅《孔乙己》)
从读文章的事中情、景中情等方面,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生:第一段文字,父亲已送儿子上了车,又担心儿子路上渴着,非得亲自买几个橘子才放心;况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与儿子相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他心中也舍不得别离呀。
师:一个平凡不过的动作,我们通过与作品定情景下人物的对话,读出主人公内心的深情。
生:第二段文字,作者安排孔乙己在这么凄凉的环境下出场,写景真切,作者似乎对环境感同身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孔乙己的悲悯。
师:一个特定的环境描写,我们与作者对话,读出作者内心作为正常之人最基本的情感――对弱者的同情心。
师:另外,读这些作品,还可以引发我们与自己对话。读着《背影》,想着自己的父亲,当年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父亲高兴之余,却又为上学缺了一大笔钱而发愁,“天下父母同一心啊”。
读着《孔乙己》,不由得我想起一位初中同学,他成绩优异,是当年保送一中的骄子;中专毕业后,安排到供销社,不久单位就倒闭了,待业在家,思想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承受不了打击,竟得了间歇性疯病。曾来学校找过我几次,后来我不搭理,见了就躲。现在想来,良心上确有些过不去。这几年也不见,不知怎样了……
篇4
一、扩大阅读范围
课内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有限的文章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和提高素质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必讲究时间、地点和场合,也毋须注重作品的完整与残缺。凡有“文章”的地方就有阅读在。通过阅读,学生会了解到东西南北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科技的、文化的……方方面面,冲破教室的藩篱,突出课本的重围,用一颗年轻的心去观察外面世界的精彩。
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篇,有短小通俗的、有艺术性强的、有充满时代特色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集体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练习,自测阅读速度和质量;或把文章分配好,每次有一人朗读,一人评析,其他同学可自由发言。这项活动使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更好地多读、巧读,锻炼了学生“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好途径。
二、抓好阅读训练过程
语文教材是专家们多年实践的结果,其中内容丰富多彩,它应该成为我们加强阅读训练的重要载体。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有了许多独到之处。在教学《一件珍贵的衬衫》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只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天安门附近,不知道当事人是谁,你认为应当首先找什么人了解情况?问题一出,学生人人都在动脑筋,边讨论,边阅读课文。当问题解决之后,课文熟悉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就具备了。接着再继续提问,这样引入课文分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又如:我在讲说明文《死海不死》时,准备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杯淡水,一杯盐水,一个生鸡蛋。我利用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启发学生:“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观察后,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了答案。教学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那么,阅读教学便会取得好的成效,既让学生学到各种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为多读作准备。
三、把握阅读关键点
阅读分析课文时,弄清文脉,理清思路,就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中心的纲。欲弄清文脉、理清思路,就要紧扣文章关键点的提示。
(1)开头结尾的提示。如《记一辆纺车》,首段点明作者常常想起、深切怀念在延安使用过的一辆纺车。这辆纺车普通、旧式,并无特别之处,何以引起作者深切怀念呢?结尾说“跟困难斗争,其乐无穷”,因此联系首尾两段思考,文章主旨显而易见:纺车是延安军民战胜敌人封锁、渡过暂时困难的战斗武器,写它是为了表现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乐观精神。
(2)抒情议论部分的提示。抒情议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可以透视出作品的内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每记叙完一件事,便有议论抒情的语段,其中一段写道:“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么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此句明显的揭示出文章的旨意:赞扬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3)抓住线索。线索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感情等。抓住了线索,就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以其父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第一次开篇点题,第二次具体描绘“背影”,第三次惜别时“背影”在人群里消失,第四次别后泪光中浮现“背影”。通过对“背影”的描述,说明“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的印记,表现出父亲深挚的爱,是父亲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由此可知:“背影”反映了父子相爱相思之情,是旧社会穷困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
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施;阅读习惯;个性阅读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1.学校每天都安排有早读课和晚读(25+30分钟)
早晚读课上,不占用时间讲课,而是让每个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自由阅读。早晚读课成了学生的阅读天堂。早读主要是诵读经典课文、古诗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经过‘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晚读课主要安排读名著,要求学生安静读书。最后5分钟交流阅读体会,或者比赛背书、或者谈谈我喜欢的作品、或者说说我小说中的人物。这短短的5分钟成了学生最期待的时刻。
2.在课堂上,也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阅读
改变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的阅读课讲授方法。其实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3.建立图书角,给学生阅读提供便利
本学期我就做了这样一件事:将广州市教研室整理出的中学生三年的阅读书目印发给大家,并让图书管理员参照书目,统计出我们图书角所缺的书,再将所缺书名布置给具体的学生,让大家一起来建立健全“图书角”。“众人拾柴火焰高”,图书角的书越来越多,书的质量也高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
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知识。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前,我大力宣传“生物污染”的危害及部分人的麻木不仁,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戛然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查相关资料。又如,教学“桥的综合活动”这一课时,先布置指导学生去收集有关“桥”的知识、故事、名称、来历、比喻义,然后将资料进行整理,或做成课件、或整理成册,学生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参阅了很多资料,并了解了很多有关“桥”的故事,甚至还阅读了很多篇有关“桥”的文学作品。曾××同学阅读了冰心的小说,杨××同学将搜集的资料编辑成册。收集的过程促进了学生阅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开展读书活动
把好书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并鼓励家长能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体验。孩子和家长一起写读书笔记,并交到学校由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评价。同时,也让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先让学生明确怎么推荐,要求能讲清楚推荐的理由。孩子之间更能产生共鸣,学生推荐比老师推荐的效果更好。
三、赏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课堂上,注重自主阅读,不能沉湎与表面上热闹,摆弄一些花哨的形式,而是要把功夫下到引导学生潜心琢磨语言文字上,拥有一种丰富的体验,把课上得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尽可能培养学生在文本中采集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重视学生对文本自身的解读,让学生谈阅读感受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到依据。还提倡“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体现大语文观。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文中感情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之后,让学生在欣赏父亲那动人的“背影”后,顺势表达对父爱的理解,让学生写一写“父爱就是 ”,情到深处自然真,于是,很多学生大胆地表达,写出了很多意义深刻、感情真挚的句子。如:
父爱是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父爱是那一声声、让人厌烦的笨拙的叮咛;
父爱是那一根根、被岁月和操劳染就的白发;
父爱是那宽厚有力可以让我依靠的肩膀;
父爱是那厚重的、落地有声的一巴掌;
父爱是那蹒跚的疲惫而沧桑的背影;
父爱是那送我上学时、蹬自行车时发出的喘气声……
这样,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付诸笔端,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感情得到沉淀!
篇6
一、培养阅读能力,要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是课前导语激发兴趣。学习新语文之前,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文体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导语既可以是有关作者的故事,也可引用诗词、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好的导语象磁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象重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像钥匙,开启着学生的心扉;更象是给学生通向课文架设的一道桥梁。
我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唐朝诗人孟郊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作《游子吟》,诗中把孟母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凝聚在密密缝衣这个动作上,非常感人。这说明,写人只要抓住感人的一点,写的集中,写的详细,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你不是也想用自己的文章打动别人,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就可以教会你这一点,你不妨读一读。”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成功阅读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课中拓展激发兴趣。根据中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对课文内容加以延伸,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讲《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当讲到宋濂青少年勤奋一节时,我就给学生讲祖狄与闻鸡起舞、孔子与韦编三绝等刻苦学习的故事。由课内到课外,学生觉得很新奇,阅读的积极性当然就提高了。三是课后朗读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每节课结束时,都要搜集与课文有关的佳文,读给学生听。由于读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趣味,再加上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会觉得一本好书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多么有趣的事,渐渐地他们会觉得只听老师读已经不过瘾了,自己得找本书读。读的时间一长,阅读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正常的;古语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就充分说明质疑的重要性。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是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
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留下余地。往往是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出许多问题,做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钻。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老师在课堂上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疑?哪个学生还敢说?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被培养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木偶人?
所幸的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强调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要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内合作解答。这样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加强课外阅读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阅读;能力;教学
纵观当今中考语文考题考纲方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阅读理解方面要求学生阅读题不仅考查概括和分析能力,不仅仅考查学生是否看得懂?也要考查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肩负着传播祖国语言与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一的“读”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呢?又该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阅读呢?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在课前胸有成竹的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好为学生“量体裁衣”式的学习目标
在讲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我结合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正出现叛逆心理,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满意,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自闯天涯”了,形成了所谓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的实际,在明确教学的知识目标为学习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能力目标为是学习本文借景抒情、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的同时,特别注重情感目标是“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文中紧扣“背影“这一主线索,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父子之间深深的血肉之情。同时,用饱含深情之声调朗诵出感人的片段,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整体感知水平。如斯,就不是无藤之瓜,无缘之木了。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广开思路,多设路径,为学生组织设置好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讲授时,学生在预习成果交流时提出“为什么村中的群童会抢现在看来一文不值的茅草?” “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仅仅是叹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茅草被群童抢吗?等问题,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讨论,他们如同“层层拨春笋”或“如春蚕抽丝”般得出答案。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拓展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征途
课外阅读被教育家们称为“阅读的第二生命”。它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更是对课内阅读的强化和促进。
1.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读物。要给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堪为楷模的读物。在读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与课文有联系,使课内课外相互促进,同时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阅读水平。2、要广泛涉猎,广采博收,扩大知识面。《新课标》上列举的课外读物外,还给学生推荐了《史记》、《十月》《读书》、《名作欣赏》《读者》《意林》等杂志,效果很好。3、形式多样,力争做到内容活泼,形式新颖、及时督促,落实到位,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卡片、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都可用上。
总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溪流,故能成其深。”语文阅读教学不管方法如何变换,都应当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注重实效,抓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开拓语文阅读视野,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素质。
篇8
徐江是天津人,我为本地出现一位思想先锋而骄傲。他的思考和作为常被当作另类,于是在他不断批判语文教育的同时,也常常被批判。我关注这种学术思想冲突久了,也发现了当事者认识的差异性。这集中体现为大众解读文本时以接受为主导思维的理解性阅读和徐江老师所倡导的凸显文本认知两面性的批判性阅读———两者之间的矛盾性。
一
语文教育的传统及其责任,都在于继承与传播,即课文(经典选文)承载着优秀文化,教师掌握着核心知识,教育需要传播最有价值的学习信息。因此,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强调顺应和接受。即认定,教育的知识传承是最佳的,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最有益的,也是对于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最有价值的。如此,对于学生的认知设计,就定位于听从和接纳,以接受的效率作为学习有效的评价标准。如此情景下,教育的行为是凸显教师绝对权威和高度控制力的。
这种适应性的教育生态理念体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采用的阅读形式为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以文本理解为主要学习目的,努力开掘文本价值,力求复原作者的创生意义,把与作者表达意图的最大化贴近作为阅读的目标。理解性阅读是教学的主流形式,即语文教学以其教学意图决定了它一定是带有教育者意愿的,是预定知识达成的学习。教育设定课程,并预定实施标准,编制应用于教学的教材,都是与强调实现主流价值传承与主体知识的接受相适应的。就此而言,从课程预设到教材意图,再到教学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无不体现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
课文优选,体现经典性;教师教学预设,体现教学优化。这些都服务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形成共同性认知,即有所共鸣。
其实很多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教师依靠合理而准确的引导,完全可以实现阅读共鸣。例如,教读都德的《最后一课》,为理解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我用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当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韩麦尔先生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他最不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在课文里找出韩麦尔先生最后说出的两句话:“法兰西万岁!”“放学了,——你们走吧。”学生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分析,进而感悟其中的情感。第一句是此刻教室里所有人的心声,句末用“叹号”,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这不是呐喊出来的声音,是韩麦尔先生用笔抒写下的,留存时间最久,也是最为有力的表达。文中写道“使出全身的力气”。我们可以理解,这是韩麦尔先生希望刻印在每一个人心里的表达。在朗读中,要体现出情感深沉、厚重,语调压抑而有力度的感觉。第二句宣布下课,意味着今后不再学习法语,国土即将失去,这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因此,在“放学了”之后加上“破折号”,表明语气在延长后终止。这与此时韩麦尔先生无力抗争而虚弱的表达有关。“放学了”只有三个字,以句末语气词“了”收束,语气是非常虚弱的。另外加上破折号的语气延长,这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情调。由此知道,“你们走吧”实际上已然化为无语。作者是用“做一个手势”表示这个意思的。
借助朗读体会韩麦尔的两句话,师生一同融入文章情境之中,感受到爱国情感的深厚以及有力。
然而,语文教学中的理解性阅读普遍存在肤浅化的问题,许多教师将文本的知识以贴标签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这与师生阅读文本中缺乏互动,讨论不够具体,不够深入,思维活动不活跃有关系。但理解性阅读是必要的,不能因噎废食。
二
理解性阅读中教师的潜意识以为,课文是完美化的,无缺陷的。因为它是学习的范本,所以学习集中于认知它的好处,并学习这种最佳的表达模板。
可是我们也知道,没有完美化的认识与完美化的表达,也就是说文本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极尽美饰的教学其实也逐渐背离了真实,即教学中的审美与作者的审美之间是有偏离的。文本的审美价值已经被放大化了。最近的高考命题材料有的选用了今人的作品,作家好奇,答题后与答案比较,发现也不得分。这就是说,作家的理解与教学的理解存在很大不同。教学审美是放大优点的理解。
这种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永远不可弥合的。作家的认识,读者的认识,虽然都着眼于一件事物、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或行为,但是认知中带有主观性判断,体现个体差异。
阅读教学先天认定文本一切都是唯美的,教师的解读是最权威的,这种教学假设自然不合理。
因此,作为理解性阅读,还需要有一种补充形式,这就是批判性阅读。
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即读者有一种质疑眼光,要努力寻找文本表意上的不足,尤其认定作者思维上的不合理性,以及作者的价值判断与其时代性、具体立场和视角有关,这注定是不完善的。而其表达技巧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生活逻辑、事理逻辑的安排上也具有不合理性。这种查找文本缺陷性的认知,叫做批判性阅读。
我们会发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批判思维和质疑的视角。我们的认知假定是,文本是完美化的;而批判性阅读认定文本是有缺陷的。
持批判思维,可以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找到文本的另一种真实,即生活、作者的认知、文章的表达未必都是最好的。我们在部分接受的同时,要知道局限性在哪里,进而追求那个再进一步的完美。我们也不能达到完美,但是至少可以比文本和作者更接近一步。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增加批判思维,可以引导思维再前进一步。
在缺少批判思维的环境中,徐江老师棒喝一声:作家哪里这么好!教师的完美化解读是对文本的曲解,这是错误的!这种惊醒式的教学批判十分难能可贵。
尤其在语文教育越来越被标准思维同化,缺乏个性化思考与探究活力的时候,有些批判和棒喝,这太有意义了。徐江老师曾经以批判的视角,悖逆于一般理解,对如《囚绿记》等文章提供新解。以此转变的思维看待经典课文,便能察觉出其潜在的意义。如我教读朱自清的《背影》,真切感觉出这个父亲行为的反常。即这不是一个常态生活、一般家庭里的父亲,他或许不是中国传统家庭里父亲的形象。丁启阵等学者对于该文合理性的质疑,有一定道理。我们通常以“父严”而“母慈”为文化符号。《背影》里的父亲是一个时时处处小心讨好儿子的形象,这是反常的表现。诸如,他犹豫而坚持送儿子,给儿子占座位,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这都不是以理性思考可以解释的。背后的一个理由是,父亲在此前与儿子关系恶化,他在任上贪污公款而被问责失去公职,以贪财来挥霍无度,另外纳妾,造成家庭关系失和。这样的结果对父亲是很大的教训,父亲努力想挽回亲情,于是才会在儿子并不领情的情况下,还是时时处处讨好他。《背影》里的父亲是带有悔罪心理的,他对儿子的爱带有补偿性质。如此才可还原一个真实的父亲形象。
与美化《背影》里的父亲比较,认知一个带有瑕疵的父亲,或许更能给人以教育。
三
理解性阅读与批判性阅读各自有自己的教学位置,不应该互相排斥。两种阅读方式根据需要取舍,不能偏执一端。
理解性阅读需要有批判性阅读做补充。时代快速发展,海量文字产生,并且给草根发言以巨大空间,更加无法形成认识一元化,建立在经典选文基础上的理解性阅读与这样的现实之间存在悖论。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希望给孩子最为重要的、最为完美的、来自教师的解读;另一方面,这种权威解读的价值在不断被消解甚至颠覆,个性化的理解逐渐成为阅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自然包括对于传统认识的批判。
可是批判性阅读也不能取解性阅读。因为前面讲过,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要传播主流价值,还要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这都需要有一些通用标准以及核心知识作为支撑。不接纳,全否定,把经典的东西、定性的判断完全颠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思维与这种普遍质疑的态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也很不利。我们不主张教育失掉基本价值判断和主流文化继承,而过于走向叛逆。
阅读教学的最佳选择是研究性阅读。在研究的环境里,客观审读文章,即进行理解性阅读,也不失掉批判性思维。理解性阅读使得大众化阅读取得与文本的高度一致,即从文本中获得继承的文化、意义以及审美体验等;再从批判的角度看到作者认知与表达的局限,这使得大众阅读进一步提升认识,比作者前进一步。由此,促进思维的纵深化。
也举一个教学实例。我在研读《背影》一课时,查阅到一则资料。在有关《背影》一文是否可为今天的孩子理解的讨论里,当代作家叶兆言认为《背影》在语言上也是有瑕疵的。例如,文章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前后两句的主语都是“我”,后一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样语言更为简洁。这个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我也注意到,同为作家的叶圣陶,在编选此文进入教材时并没有删改这句。原因何在?我抛出这两个意见,与学生讨论。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两年余了”,表明时间很长,作者已然陷入沉思之中;“了”是个语气词,用它缀尾,表现语气延长而轻缓。另外,起笔若不加“我”就很突兀;从文学化表达的角度看,这后一个“我”又是不可或缺的。
在课堂上教师有意把对立性的两种意见一同出示,引发讨论,在比较分析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里,理解性阅读强调主流价值与批判性阅读突出创新思维得到了优势整合。我也把这样的教学称为研究性阅读。
篇9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疑是不可小视的。不合理的提问往往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面对好的问题,学生往往争先发言,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文章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进行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因为过深或过浅的问题,都不能使学生有所收益,只有巧问,才能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1.要避直趋“曲”
“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提问必须要避忌直白,尽量曲问、虚问、误问,增加问题的趣味含量。启发学生思考,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更感学习语文的乐趣。如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检查学生是否理解“邻人京城氏之遗孀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时,并未按通常什么叫“遗孀”,什么是“遗男”那样直接发问,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个孩子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让他去吗?”学生阅读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的妈妈是遗孀――寡妇,他是遗男――孤儿呀!”由于问题拐了个弯,没有直接问两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多动了一下脑筋才能解答,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科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要化大为小,拾级而上
语文教学中设计的有些问题,往往难度很大,而这些问题又不得不提。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兴趣不高。心理学也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能够胜任的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若学生从一开始就连连失败,得不到成功的喜悦,知识掌握的欠账也越来越多,自然会把学习视为畏途,不但不会产生兴趣,还会极力逃避或拒绝。所以,不妨将难度过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从这些小问题入手;小的问题解决了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有一位著名语文教师在讲《祝福》时,在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缪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经过思考答不上来。老师就从侧面问:“鲁老四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老了”。又问:“鲁老四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答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事情的。师又问:“为什么不说‘老了’?”学生答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正是几个围绕中心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小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让学生解决了最终的大问题。这样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更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3.要紧扣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任明新老师在教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不按照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而是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2.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说得兴味盎然。这样的设计,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4.要注重学生的联想
学习课文,教师总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在文中找答案的习惯,缺乏思考。因此,要结合课文内容,尽可能发挥学生的联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感受语文的绚丽多彩,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如一位老师在教《登泰山记》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倘若你是姚鼐,你现在去登山,你会看到哪些景物呢?”这样,采取“换位”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联想,避免了平常只是从课文中找答案的局限性。然后,再提问:“那么,姚鼐看到的景象是否和我们的一样呢?下面我们看课文!”提这样一个让学生进行联想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一般说来,“讲”可能成为“灌”,但并不等于“灌”,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老师的讲在学生阅读课文、接受语言信息形成思想和能力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讲”的艺术,科学地分析“讲”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这首先要明确“讲”的位置,“讲”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讲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讲”仍然是培养学生准确的理解力,提高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过去由于我们对讲的艺术注意不够,不重视讲的质量和实效,有时把讲变成了“逐句逐句地翻”,学生感到索然寡味,徒然浪费了课堂时间;有时所讲的内容教师自己也食而不化,学生听起来更是吃力;有时隔靴搔痒正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讲的不少,考生想知道的讲的不多,所以学生觉得听不听都是那么回事。还有的是八股式的说教、标签式的分析,这样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这些教训我们应该记取,要把讲的艺术重视起来,用我们创造性的“讲”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关于艺术性问题很难从教科书中搬用现成的答案,它总是激励人们从实际出发,发挥最大的创造性去孜孜以求。但任何艺术创造又不是主观臆想的,而足有其客观依据,有一定规律可寻的。“讲”的艺术也必须受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制约,教师必须把这些客观的东西融会于中,经过头脑加工形成自己的创造力,而讲的艺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过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细致传神,十分感人。其中写到父亲爬上月台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向左”不仅容易使学生忽略,教师也容易忽略。这里教师应该指出为什么向左,向右行不行?因为他身子肥胖,用双手攀住月台上去是很费劲的,而此时着力的总是右手,所以身子向左微倾,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描写的真切。教师应该从这里指出作者的真情,通过这个细微的动作,渗透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所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这就把知、情、义更好的统一起来,这样讲,对提高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由此也使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讲的艺术的修炼功夫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