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发展自我评价范文

时间:2023-03-26 15:2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性发展自我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

篇1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一共7页,包括基本信息、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班主任评语、学业成绩、研究性学习摘要等内容。其中,个性发展自我评价与特长成果这部分内容要由考生来填写。

“个性发展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总体评价,包括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合作与交流、个性与发展、审美与表现等内容。

八一中学副校长王华蓓建议,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将是学生们呈现给招生学校老师的第一印象。在填写时,考生要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特长行为表现,强调针对性,写出“自我”,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形象地描述出来。

篇2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

L.E韦尔斯和G。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1)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2)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和角色扮演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反映评价的理论基础是C。H。库利的“镜像自我”和G。H。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反映评价强调自我概念的基本社会特性,例如自我概念的形成反映了处于我们的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他人的评价和知觉。反映评价过程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不端行为“标签论”的基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过程的基础。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接近的群体和接近的成员可以作为参照组和参照个体,最有可能被用作这些比较的参照系,尤其是在竞赛情况下,诸如运动比赛或课堂活动等更是如此。

自我归因是指根据对自己行为的直接观察而作出有关自身的推论的倾向。D。J。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是以观察自己外显得为的基本上进行推论来确定他们正在感受和思考的东西的。

篇3

一、明确自我评价的目的

有的学生自评时,总与最优秀的同学比,越比越气馁。有的学生在别人评价自己的不足时,心里委屈、不满。遇到这些情况,老师就要让学生明白自我评价的目的,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和别人比,而是要和以前的自己比,看自己比以前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要指导学生明确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避免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过高或者过低,以免为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二、创设自我评价的良好心理环境

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已进入了自律阶段,开始产生内疚感,当他们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原则时,不管是否受到别人的惩罚,他们都会产生一种自责的内疚。这种内疚的产生,标志着真正的自我评价的产生。人的自信心是人在一定的活动中取得一定效果,并得到他人承认时树立起来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则需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学生的个性,为其创设自我评价的良好心理背景,让每个学生从中都能找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或兴趣的机会。另外,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教师应该尽量降低自我评价的功利性,如对三好生的评定、先进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来参加这些评价活动,而不是通过这些评价活动去抬高自我、压低他人。要让学生客观、公正地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

三、采取多种自我评价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教学时机。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只是在期末总结的时候,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周期太长,形式也过于单一。美国学者奥博托和卓迅曼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对平时作业的自我分析、对各种学习作品的自我评判、对日常行为表现的自我检查、对自己的进步与变化等做出及时的纪录与反思,都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有效途径。当然,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还应注意到自我评价形式情境的活泼性和趣味性,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以便使学生对自我评价产生兴趣,提高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从而发挥自我评价的功能,真正体验到自我评价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每天对自己进行评价,今天上课我认真听讲了吗?如果做到了,自己给自己奖励一颗五角星。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喜欢,在自我评价中,学生逐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时自我评价与阶段自我评价相结合

篇4

关键词:新理念;主体性;张扬个性;促进者;辅导者;自我评价

评价具有引导作用,他会影响学生对事物关注的眼光。所以,在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体验,在评价中提高。因此,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还应当善于为学生设计自评的环节,使学生在评价中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和创作中去。

一、自我评价体现在探索知识中。

新课程理念提倡弘扬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为宗旨的学习,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更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探究新知识中实施自我评价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要做学生的促进者、辅导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加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利于师生交流的、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自主地发表评论,只有在激烈的讨论中进行自评、互评,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教《奇妙的脚印》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脚印。课上再让同学么把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图片拿出来,进一步对脚印进行观察、了解,然后进行比一比、评一评、画一画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热烈的讨论,通过对脚印形状进行比较,进而增强了表现的欲望,很快进入了创作角色,教室可让有创意的同学进行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创意,在对作品肯定的同时,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其他同学可给予补充。这样,可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轻松的学到知识。

二、自我评价体现在课堂小结中。

课堂小结是实施自我评价的最好时机,对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来创作情境,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一起到巩固知识和鼓舞学生学习信心的作用,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在校届时,请有创意的学生带作业上台讲一讲设计思路,讲述中,

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同时找出不理想的地方,其他同学给予建议;也可由小组选出最好的作品,向全班展示讲评,从而产生竞争意识;或将全班大部分作品依次挂在台前,大家集体评一作品。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感受声音》时,教材让学生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这样的作业要求很“宽松”,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他们尽情的绘画创造:有的各种色混在一起,有的成各色条状,有的是线与符号结合,有的是不规则的不同颜色的形状等等。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儿童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地感受,我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所以,作品完成后我让学生把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评价提问。一是:“你认为水画的最有创意?位什么?”二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画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的价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是我提供给相对“差”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表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以引导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可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样就减少了我们美术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促使我们由此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总之,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小结,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多做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之间互相鼓励,树立信心,不断促进自身自主发展。

三、综上所述,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必须体现现在教育要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立志改革、着眼创新、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努力为学生设置适宜的学习场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充分体验成功,树立自信。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感染、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使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群体上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山东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自主评价;德育新理念;德育测评

一、学生自主评价的涵义

学生的自主评价首先是建立在主体性理念之上的。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选择性特征要求德育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特征,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能动性特征,体现在学生个体以其特有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量维持整个学习活动。学生的创造性特征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新课程《纲要》也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自主评价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在教育评价研究领域,自主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以及他人的各个方面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学生自主评价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以及他人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柯克(Cook·W·W)认为最有效的评价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是教师与学生间的评价,最差的评价是外界人员的评价。自主评价体现了德育评估不仅仅是检验德育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寻求自我发展及自我教育的需要。

二、职业院校学生亟需自主评价

(一)基于传统考评缺陷的需求

职业院校传统的考评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目的上,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上,偏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主体方面,学生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同时,考评者所写的品德评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评语主要面向家长,而不是面向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二是在评语结构中,偏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忽视对学生个性特征的描述;三是评语一般化,往往不符合学生实际,不同学生的评语之间差别甚小;四是评语用语贫乏,流于俗套,不足以打动学生。

由此可见,现阶段学生考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违背了当前教育评价发展、学生发展的要求。评价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人和人的发展,体现尊重与关怀,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推进德育考评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教育的趋势,而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建设符合人们终生学习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特系。而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对现在职业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学生评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三)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需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大学统招学生而言,在思想、心理和知识能力上都有自身的特点。学生评价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进行,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使考评达到激励的功效,而不仅仅是管理的作用。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渴望成功,渴望通过自身的发愤图强来弥补不足;另一方面,遇到挫折时,又容易气馁。同时,在思想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又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倾向。在心理方面,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意志薄弱,心理抗挫折能力较差。在知识能力方面,主流是积极的,勤学好问,但是由于自身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创新性,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以上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表明,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学生考评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和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评价,能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充分地发挥品德测评的导向功能。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能充分地意识到自身行为和思想的问题,通过比较以及效仿其他学生的行为,促使自身形成良好的品格。同时,学生自主评价依据的一些标准是合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标准。运用这些标准进行自主测评,对于合乎社会规范和个人发展的行为给予肯定性评价,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这就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社会导向作用。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考评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受益。学生自主评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主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最终也要靠自我评价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而促进自我实现。同时,有效的学生自主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为自己规划自我成长的历程。学生自主评价能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参与到评价当中,从而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

三、自主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以上对职业院校发展及学生具体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院校亟需通过学生自主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成才,从而促进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自主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自主评价,要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评价中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学生是评价中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转贴于

2.民主性原则。激发学生自主评价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育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如果我们想要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格,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的环境,使学生感到他们的意见、观点和反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塑造创新性人格,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个性化原则。学生自主评价应强调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现代评价观强调要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即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潜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

4.发展性原则。考评要和教育相结合,自主评价的关注重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应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逐项细读,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二)自主评价的方法

1.实施自主管理,搭建自主评价平台。首先,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设计。评价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规定了他们在某一阶段的品德教育、教育活动结束之后应当达到的目标;规定了学习结果的质量—即“要求、优良和完成的程度和水平”,并为判断学习结果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和工具。学生能清楚地知晓评价标准—即自己经过学习之后应当能做什么和能知道什么,这是他们获得自我判断、主动发展的首要条件。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标准自身应当接受价值判断和选择。因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标准设计中的作用,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了解要考评哪些方面的内容。

其次,建立学生成长日志。根据学校的品德手册,让学生根据自己是否做到或做得如何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一周的行为做出测评,并且客观地给自己打分,强化自我反思意识,以此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改进,不断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成长记录袋”。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成长记录袋”,能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获奖证书等等;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观察评语;平时小测验;学生自我小结;问卷调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录音、录像材料等等……

2.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彰显主体个性。第一,采用自我评价方法。从学生的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或以往的成绩,把故我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同时,又将外在的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自我判断,获得自我评价的结果。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参照、自我反思是最直接的自我评价途径,在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实施这一机制,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各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识别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德育考评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同伴评价不仅增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了积极的行为态度,培养了良好的品格。同伴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按评价标准进行鼓励或提出建议。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规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对自己形成比较客观、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和判断。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成熟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且全面的自我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篇6

关键词:自我评价 评价策略 监控评价 评估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12

1 引语

在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阅读是很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当学习者更多地承担课内外的英语阅读责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才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对阅读进行自我评价有助学生认识自我阅读能力,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为此,笔者指导学生将自我评价运用于阅读,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现状的角度思考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 自我评价的概念与地位

自我评价理论认为,自我评价是理解工作满意度的个性基础的综合原则,是个体对自己的基础和基本评价。新课程要求树立新的评价理念,自我评价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它以学生为阅读评价主体,让学生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1]

3 自我评价的应用

3.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中学二个班,共100名学生。

3.2 研究工具

为了能较全面地调查和反映学生自我评价阅读情况,笔者同时采用定量、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3.2.1 定量研究:完成表格和问卷调查

本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框架为:

①语言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者的描述(肖飞,2002);

②元认知策略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③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评价的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评价主体上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④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六个方面:自律、自我、自信、自主、自择和互动。[3]

⑤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定量研究分阶段进行。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每天进行阅读训练,完成周自我评价表,训练四周后完成月自我评价表,完成两份月自我评价表后进行阅读能力问卷调查。

3.2.2 定性研究: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笔者随机选取1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并采取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完成调查表。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将问卷调查的结果与访谈结果进行比较,以更准确地描述学生自我评价英语阅读的有关情况,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

4 结果分析与启示

4.1 了解自我评价目标及重要性

Item 1=自我评价兴趣;Item 2=明确自我评价重要性;Item 3=明确自我评价目标;Item 4=评价方式多样;Item 5=获取评价办法的途径丰富。

从表1可看出,学生基本上能明确自我评价重要性和目标,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兴趣,但在其他两个方面做得比较不够。在访谈中,也有好几位学生表示,他们的评价方式及获取评价办法的途径较为单一。

实际情况表明,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习者个人特征和需求,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学生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和信心。

4.2 制定评价计划,确立评价次数

Item 6=评价速度;Item 7=自觉评价次数多;Item 8=每周评价量大;Item 9=制订评价计划;Item 10=制定阅读计划。

表2结果显示,学生对阅读尚能制定计划,评价速度也一般。但评价量和次数仍然不够,一方面原因是学生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之余能自主安排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足。访谈结果同样显示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教师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安排的时间,同时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4.3 有效使用自我评价阅读策略,促进英语阅读

Item 1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Item 12=了解阅读技巧和策略;Item 13=善于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Item 14=善于做阅读笔记;Item 15=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上述结果表明,学生对自我评价阅读策略了解很少。教师在阅读方法、策略、技巧方面应加以指导,结合阅读篇章的教学引导学生采用速读、略读、跳读、精读,记笔记、写评论、做阅读记录等方法进行合理阅读。

学生在访谈中的叙述也证实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①我不知道什么是阅读技巧和策略。在学习中我只是运用一些我觉得好的方法;

②平常在练习时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阅读笔记,记哪些内容。

③我总觉得记词汇很难,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以上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仍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五大目标之一:加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培训,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4.4 监控自我评价策略的使用

Item 16=善于反思,发现自身语言错误;Item 17=及时查找原因补缺补;Item 18=适时调整阅读计划;Item 19=和他人讨论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从表4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有时能意识到自己的阅读计划是否合理,及时进行调整。不少学生能自己或和他人讨论解决难题并进行补缺补漏,但他们尚不能更深层次地进行反思,补缺补漏停留在具体内容,而不是充分领悟,灵活运用。为此,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策略本身的知识,也要使学生拥有策略监控方面的知识。

4.5 评估自我评价学习过程

Item 20=将阅读成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照;Item 21=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Item 22=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

表5结果表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能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行纵向比较的能力仍然缺乏,阅读习惯仍有待改进。

5 结语

综上分析表明,目前中学生自我评价英语阅读的能力普遍较低。而此种现状与当代国际教育界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方式和学习重点的转移这一要求是不相符的。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提高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自我调整、自我思考、自我促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与失败,最终实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标。[4]

参考文献:

[1]甘怡群,王纯,胡潇潇.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5.

[2]华维芬.外语学习者策略训练刍议[J].外语界,2002,(3):3-8

[3]龚亚夫,罗少茜.课程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49-54.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是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个性多样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模式化的“人”。在评价活动中应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有教师评价学生,也应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还应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建立起多元评价方式。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我的小发现――学生的自我评价

发展性课程评价重视学生个体参与。学生自我评价,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我一个星期让学生自评一次,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

这个星期我的作业做得不够好,我要加油了!

我的英语朗读得不错……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中的要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个性特色中求发展。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展示自我――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对话表演、朗读表演里,使学生有更多锻炼口语的好机会。上学年我定期在班上举行表演活动,如英语歌曲吟唱,表演自编歌谣、对话、故事等,通过展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就有了机会,相互评价也就自然地产生了。在评价中,有学生这样写道:

我好佩服你的对话表演能力;

你的语音语调听起来太棒了……

在学生学习完26个字母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了字母卡,做好了字母卡,我将它们全部展览出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婉君的书写好工整!

权坤的完成得不错,但书写有些不够规范……

这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取长补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互评使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了沟通,培养了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道德和良好的合作团队精神。

三、有话大家说――师生交流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交往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前提,要让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充分地得到滋养,就要有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交往环境。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面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参与都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正确的引导。You are a good boy/girl.Do it better next time!教师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向学生传递关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热烈。同时,英语教学也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评价也可以小组形式学习,如,我在教学动物话题的时候,针对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把评价与这些话题结合起来。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成为森林之王,有权赐予动物身份并管理这个森林的动物,该小组组员们把全班的动物头套收集起来,重新赐予动物身份“You are a monkey.” “You are a bear.”教室转眼间成了动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发号命令:“All the lions dance,please.”“Rabbit,please jump.”课堂上充满了欢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如地运用语言,教师适时地给予评价,充分调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自身也应当是评价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将有利于民主学习气氛的形成,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老师,您的英语读得真流利;

老师,您应该给我们多上几节英语课……

学生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及教具等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意见,接受其合理化的建议,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篇8

一、自我评价

在教学评价研究领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做出评定和价值判断,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学习的计划,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完善和调节。也就是说,自我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

二、中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它体现一种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发展性评价观。根据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还应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三维的立体结构。

三、中学生自我评价的途径

(一)直接的自我评价

直接的自我评价即中学生通过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所谓自我分析,就是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结合以往各方面的表现和成绩,把自身的行为以及取得的成果以一定的标准为尺度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间接的自我评价

1.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肯定要受到外来的影响。这个外来的影响就是其他人如何评价自己。所以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来自他人的评价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参照和依据。

2.通过与别人对比评价自己

学生的自我评价还会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经历类似的学校里或者生活中的其他伙伴进行比较而获得。中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与同学或年龄相仿的同伴们度过的,在相处过程当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把同伴与自己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因此,通过与同伴或同伴群体相比较进行自我评价也是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四、构建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开展自我评价的实施方案

有学者指出:“如果制定好的标准不能付诸实施并对教育改革产生影响,它只是一纸空文。”对于自我评价同样如此。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制定了中学生在学习中开展自我评价的实施框架,这个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任务。

(一)组织计划

通过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宣传、解释和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意义,加强学生自我评价的理解和支持,涉及如“什么是自我评价”“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自我评价”“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自我评价”等问题。在组织计划阶段,学校和教师至少应从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知识、了解自我评价的时间、了解自我评价的空间这三个方面来促使学生来理解自我评价。

(二)具体实施

在这一个阶段,教师要将自我评价的方法应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去,督促和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我评价的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机会,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评价习惯的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培养学生自我强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正确和适当的引导。

(三)效果的评价

这个阶段是对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对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效果进行评定、呈现和反馈。学校教师一定要及时评定学生自我评价的效果,并将效果以一定的方式呈现描述出来,并反馈给自我评价者。结果的评定是对基础工作产生的结果的呈现和反馈,反过来,及时的反馈又影响结果的评定和呈现。

(四)方案的修改

本阶段的任务是改善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有效性。通过上一阶段对自我评价效果的评价结果,对自我评价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修改,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实施后续的自我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

篇9

目前,学校自我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评价类型,已经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其理论研究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学校自我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已经在北京等地的实践中得以印证。所以,从实践中归纳和概括出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机制,对把握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目的和条件,让更多学校进一步有效运用学校自我评价,充分促进学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环境与条件下,与它事物发生联系,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①]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点:一,事物的作用是外显的,通过一事物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显示出来;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对它事物产生作用,是与它的功能结构分不开的,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决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离不开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对象。事物的作用,按其发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作用与反作用,按其产生影响与效果的方向可分为正作用与副作用,按其影响的程度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本文只讨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效果,即正作用。

(二)"教育评价作用"的概念

在"作用"概念基础上,把施加影响的事物确定为教育评价,就可以理解"教育评价作用"。"教育评价作用"是指教育评价活动对评价对象产生的影响和效用。[②]所以,教育评价作用是通过评价活动与评价结果实现的,它产生于被评价对象,而且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目前,《教育评价辞典》(1998)已经概括出教育评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种: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使教育系统的运动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

"教育评价作用"与"教育评价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评价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能力。[④]教育评价功能由教育评价系统内在机制决定,是一种潜在的功效与能力;教育评价作用是教育评价潜在功效与能力的实现,是教育评价功能的外现形式。所以,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本质上都是由评价的结构决定的。教育评价功能问题涉及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人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等,对功能的研究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而对作用的研究,则要关注功能发挥的条件、目的、效果,更多是从实践层面进行归纳和概括。教育评价的功能分导向功能、改进功能、指挥功能、教育功能、预测功能、鉴定功能、交流功能、激励功能和管理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就产生了诊断作用、标准作用、反馈作用和改进作用等。

(三)"学校自我评价作用"的概念

学校自我评价作用是教育评价作用的下位概念,目前还没有以概念形式明确提出来,但对它的分析更多侧重在"自我评价"上。自我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自己依据评价原理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的评价类型"。[⑤]赵必华认为:学校是发展的主体,应该而且必须是评价的主体;学校自我评价是以学校内部自评组织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学校内部自评机制,对照自我设定的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⑥]所以,学校自我评价作用是指学校自我评价对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办学管理与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或变化的功效与能力。

广义的自我评价包括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总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所做的自我检查,狭义的自我评价特指那些严格按照与他人评价相同的标准所进行的评价。所以它既可以是集体自评,也可以是个体自评;既可以是综合评价,也可以是单项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外界的行政力量应该尽少干预。自我评价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灵活省力,耗资较少,可连续操作,作用深远、效果持久;缺点是客观性不足,还可能激励性不够。自我评价一般在他人评价之前,或穿插在他人评价过程中进行,用以证实或完善他人评价的结果,而且要与外部评价、专家评价配合使用。学校自我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主体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比如学校办学、管理、教学的评价,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校内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发展规划评价、学校德育评价、体育卫生工作评价等都是学校自我评价的不同内容和类型。所以,学校自我评价的对象既可以是某一类角色的群体或个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工作。学校自我评价的不同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类型、评价特点决定了评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本文分析的着眼点在于评价对学校发生的影响或效用,而不是从不同的评价类型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分析

学校自我评价在实践中发挥了教育评价的诊断、标准、反馈和改进等作用,具体对于学校发展来讲,则体现为促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衡量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监控学校发展过程,激励学校改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与自主发展。当然,不同类型自我评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通常某项或一系列的自我评价活动既可能独立地进行,也可能为配合学校的具体工作(如卫生达标检查)配套进行;再考虑到自我评价本身既要经过一个过程,又要有结果反馈环节,这些都使得某一项自我评价活动的作用是多元的,而且交织在一起,还可能对不同评价对象的作用有所区别。实践中,有些作用虽说是间接的,比如自我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加强了学校管理,但这项作用很重要。总的来说,学校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

(一)促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

学校自我评价,通过校内不同角色人员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认知对比,可以使学校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把握学校工作现状,分析优势和问题,挖掘学校的潜力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实践中很多学校把全面体检式自我评价的结果作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依据,也有学校在具体的单项工作中采取自我评价进行诊断。自我评价能否使学校全面认识自我,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评价指导思想、是否掌握充分可靠的评价信息、是否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信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能否准确发现及是否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

比如,北京市教委委托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评价及数据库建设项目所开展的中小学校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让学校对比自身内涵发展的条件性内容(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家长基本情况)、过程性内容(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德育、教学、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资源管理等八个方面工作现状)和结果性内容(四类主体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满意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学校发展的程度。该项目以突出主题的各种问题设计问卷,搜集四类评价主体(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信息并得出评价结论。例如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学从调查中发现[⑦],在对"学校干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方面,所有干部和93.0%的教师认为是"很符合"和"比较符合",对"干部能带领我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认为"很符合"和"比较符合"的教师各占49.1%,这样的自我评价数据使学校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即学校干部队伍在校长带领下,求新、务实、勤奋,精神面貌好,开拓进取及团队精神都很强,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校内外人员的充分肯定。再比如,该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现状的评价数据显示,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满意度比干部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都要低,而且低的幅度很大。经过对教师的发展环境和待遇、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分析,该校认为最根本的还要从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上找原因。针对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该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课改为契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学校就此申报了"人性化教与学和初中教学质量相关因素研究"的区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在学校《三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使教科研工作落实在提高办学质量和师生共同发展上"的目标。事实证明,学校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在分析来自四类主体评价信息的差异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使得学校能够全面认识自身各方面工作现状。

(二)衡量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监控学校发展过程

学校自我评价作为评量学校教育状况的尺度或准则,能够衡量学校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区分学校整体或某方面工作的优劣程度,这是教育评价标准作用的具体体现。依据自我评价所参照标准的不同,评价的作用有所区别。如果依据来自学校外部的绝对标准,评价可以主要起鉴定的作用;如果依据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衡量现在是否取得进步,则更有利于学校分析自身内部的因素,取得更好的发展。自我评价到底起到鉴定还是促进发展的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所依据的标准--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更取决于对待评价结果的态度和结果使用方式,即依据外部绝对标准的自我评价也可以具有诊断和促发展的作用,依据自身内部标准也可以进行鉴定和评优。学校既可以依据某一次自我评价的结果衡量某项工作的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连续的自我评价监控自身发展过程,调整预期的学校发展路线。自我评价的这项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评价的目的是否明确,标准设置是否合理,评价手段是否可行。

比如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是对学校实施的等级鉴定,每个等级都有绝对标准:一星级突出办学合格性,二星级突出基础发展性,三星级突出主体骨干性,四星级突出实验示范性,五星级突出国际可比性。学校在评定星级前先要对照预期的星级标准进行自评。由于部分指标的标准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学校很容易据此判断是否达到某个星级的要求。再比如上海市要求学校通过自我评价监控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达成度。以普陀区为例,该区要求学校对发展规划及实施主要从前后规划的衔接、学期(年)计划与规划的吻合、部门工作计划与规划的一致性、是否有检讨实施的制度予以保障四个视角进行自评。自评分常规自评和集中自评,学校常规自评一般用周或月工作计划来落实,对其中开展的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评价和建议;集中自评以学期(年)为单位,学校各层面依据工作计划撰写自评报告,学校的学年自评报告和量表报区教育督导室,为学校规划结束期的外部教育督导评价奠定基础。学校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允许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发展目标。

(三)激励学校改进

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反馈都能起到激励被评价对象改进的作用。改进作用,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评价的其他作用(如诊断作用、标准作用、反馈作用等)的共同着眼点。自评实施前,被评价者首先要了解评价方案,反复学习评价细则和指标要素,熟悉评价标准。这一过程激励被评价者对照标准改进自己的工作。当评价信息或评价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能够促使评价对象克服不足,改正缺点,争取发展和进步。由于评价结果由被评价者自主建构,而且其适用范围相对较小,甚至仅在学校内部或者直接针对责任部门,所以更有利于其改进作用的发挥。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最根本的是要激发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自我评价激励学校改进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评价是否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与条件,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激励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渠道是否畅通、反馈的信息是否可靠、反馈是否及时,是否能为被评价对象设定或激发他寻找并确定合适的目标。

比如吉林省白城一中自1985起开发并实施了具有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自我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每次修订都来自学校自评的结果。这种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学校教研方向,也启发和鼓励学校不断向自评要办学的效益。尤其是在近十年中,学校明确贯彻"以评促改"的治校方略,坚持纵向的自评,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成绩显著[⑧]。

(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学校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的质量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强调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的特点是依靠学校内部的力量,建立内部发展机制,实行精细式管理,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形成学校长远发展的能力,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追求公平发展,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自我评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绩效等方面。

1.自我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发挥了规范办学、自我约束、民主管理、凝聚人心的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学校将会获得越来越大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一方面学校在享有更大自主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更多的自我评价、自我规约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也只有学校自觉加强并持续成功自评和调整,从他律为主转向自律为主时,才标志着学校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也才能保证自主办学的持续进行。自我评价也是一种自我加压、自我完善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要求学校自我诊断、自我调节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学校自我评价的特点是经常化、效果可能缓慢但更持久,强调学校自身的发展机能,增强学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促使学校内、外和谐发展,所以也促进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中小学学校自我评价机制的研究》的实验校经过参与课题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改进了学校管理。朝阳区虎城中学根据自我评价发现学校的制度未能建立健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教研活动的具体指导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促使学校根据个性化流程管理的思想,教研组制定了《课堂教学流程图》,各行政部门制定了《管理工作流程图》,加强了学校管理。朝阳区黑庄户中学自觉建立了宽松和谐的自我评价氛围,该校以自我评价机制为主体的管理文化正在形成。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66―01

一、体育教学中自我评价的内容

自我评价是指人们对照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地在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程性评价的一个方面,是自我认识的一种手段,又是个体影响自我行为,乃至影响整个集体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行为,如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学习和锻炼的动机、兴趣、需要、情绪、意志、性格、能力等无不受到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这也正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够对自我及个性发展进行主动的自觉的自我调控,促使自我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 即时性。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动作做得怎么样,教师可以立刻对其作出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又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具有即时性。

2. 表面化。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活动都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体育老师和其他同学对某个学生的评价常常是直接和公开的,呈现出表面化特点,这也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伴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三、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 确定评价的内容和维度。对学生学习体育课成绩的评定,主要内容应包括体能类、技能类、学习态度与行为以及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可根据体育教学对象间的关系,确定学生对学生、教师对学生、学生自我等三个不同的维度。体能类和技能类分值占60%,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分值占40%,而评价维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60%,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体能和技术评定,使教师了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调控整个评价活动,掌握主动权,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占 20%。通过学生的互动与评定活动,引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了解,主动观察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与能力,鼓励学生发扬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风气,在互教互帮互学中使学生建立善于交流与沟通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在考核中逐渐掌握正确的评价技能,提高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评价时,除了考虑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外,还要适当安排学生的比例,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克服被动和盲目上体育课的消极学习态度,掌握客观的自我评价方法,促使自己克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改变自己,使自己认真投入到体育学习过程中去。

2.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应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取观察、谈话、询问、讨论、提问、测试等方式进行。中小学体育课时有限,每位体育教师又要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要将学生的经常性的形成性的评价加以记载,尽可能地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促使其产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和动力,而不只是在学期末做一终结性评定,给学生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就完事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起不到促进和激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