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内局外范文
时间:2023-04-03 06:0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局内局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主位观(EMIC)与客位观(ETIC)这种理论最早来源于语言学(音位学),由早期美国语言学家派克在1947年提出,并于1954年他发表的《语言与人类行为结构的同一理论关系》一书中形成其基本的理论体系。
一般意义上,主位主要是指从文化内的角度分析意义的构成;客位主要强调的是作跨文化方面的外部分析。主位与客位是和局内人与局外人的问题是相关联的,局内人(inside)和局外人(outside)是人类学调查过程中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两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与主位和客位不同,是两种关注的视角。
主位客位属于认识范畴的两种视角,而局内局外属于文化范畴或者社会范畴的两种角色。如何取得主位客位的视觉平衡,以及局内人局外人的角色平衡是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焦点所在。
鉴于各种文化对自身的观念体系的影响,文化知情者通常按照本文化观念体系认识事务和理解问题因而属于该文化的局内人。由于外来学者用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体系认识和研究不属于自己文化的时候,就是这种文化的局外人。
二、双视角互换――“融入”与“跳出”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如何运用“双视角”这一理论方法论是我们每一位学者在田野工作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于“双视角”在田野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沈恰在《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实践与意义》(中国音乐学1998-2)一文中指出:“双视角”研究法,全称是“音乐文化的双视角观照”。这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异文化”音乐时,研究者就必然会以“局外人”身份,从该文化的“外部”去观察和研究其对象外,还应当设法“融入”该文化的圈子,像该文化的“局内人”那样去“内视”自己的对象,唯其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这种音乐对于该文化中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而真正做到对它们的理解;反之,在研究“同文化”音乐时,研究者除必然会以“局内人”身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认识和理解其对象外,还应当设法“跳出”该文化的圈子去“反观”自己的对象,这样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对象与人类其他音乐文明的关系,从而找到自己的对象在人类文明这个时空座标上的位置。换言之,研究任何一种音乐文化,都应当从该音乐所处之文化的“内部”和“外部”这样两个视角去进行观照,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认识对象,把握住对象的本质。
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两种视角和两种角色相互转换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学者在研究“内文化”和“异文化”中既能“融入”又能“跳出”,就如,作为文化执行者的局内人一旦跳出本文化的观念体系而对自己的文化作“客位”陈述,他就扮演了局外人的角色;而外来学者一旦融入异文化并对该文化作“主位”陈述,他就扮演了局内人的角色。鲍曼(M.P. Baumann)认为,民族音乐学的目标是获得主位以及客位(跨文化)的知识。既能“融入”又能“跳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者在研究时保持客观的分析。
三、符号化的“双视角”阐释
杨民康把 “双视角”理论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加以阐释,他认为传统音乐表演,包含了音乐的认知与创造过程和接受与反馈过程两个层面上的符号化过程。认知与创造过程是研究者主要的考察研究对象,而最终要做的是田野考察和其对象本文的建构工作。因此,研究者一般的工作顺序是先切入其中的接受与反馈过程,继而再进入到(对文化模式的)分析、解释和比较的过程。来自局内的表演者和听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欣赏、评价和反馈方面;研究者的注意力则更多集中在分析、比较和解释方面。由此可知,杨也是认为“双视角”方法是具有融入与跳出的特点的,但他这里却更多的强调了视角转化有条件的,它需要按照符号化过程的顺序来进行的。
在田野工作的实践语境下看,作为异文化圈的局外人,要去研究他者的文化,就必须要借助人类学所提倡的“参与观察”(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或“居住体验”等方法来使自己逐渐理解他者的文化,并能像局内人那样来看待他们的文化。然而,当研究者要把田野所得建构成文本时,又需要及时“跳出”,用客位观的视角来岁其文化模式做理性的分析、解释和比较。
四、“双视角”的质疑与反思
篇2
新年度全球玉米或将增产据美国农业部报道,2012/20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8.39亿公吨(330亿蒲式耳),将为历史第二高。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有望达到9.507亿吨,比2012/13年度增加近14%。
银河期货分析师孙禹认为,机构对13/14年度的玉米产量仅仅是初步的预测,目前玉米的高价格引发全球大范围的种植倒是正常的。现阶段可以肯定的是,13/14年度全球玉米种植面积将会增加,但是最终形成产量还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天气等。另外,供应虽然有可能增长,未来还要关注需求的变化。以中国为例,中国曾是玉米的净出口国,但目前已经变成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玉米近2年来进口量翻了2倍。长期看,中国在粮食作物上的进口量也可能会逐步增加,这无疑对国际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
玉米未来或现“外弱内强” 专家表示,如果国际玉米出现增产,未来国内和国外玉米的未来走势将出现分歧,从长期来看,或现“外弱内强”的局面。“长期来看,2013/14年度全球玉米可能增产,但国内玉米的扩种潜力已经不大了。”考虑到国内玉米市场相对独立,新世纪期货分析师黄婷认为,虽然下一年度国际玉米价格可能自高位回落,但国内玉米在内外比价已经偏低以及国家收储等政策预期的作用下,回落幅度可能有限。
上海中期分析师高彬介绍称,国外方面,由于美国玉米今年减产,助涨了南美巴西、阿根廷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但是近期传出南美地区天气并不利好,后期增产预期相对减弱。因此,国外玉米价格可能难以走强。
而粮食市场稳定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我国粮食类期货受“政策市”影响较大。从近几年国家收储价格的走势来看,收储价格年年都有所上涨,可见,国家力挺农产品价格还是比较明显的。“随着农村劳动力数目的逐年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惜售心理或将支撑玉米价格底部。长线来看,国内玉米市场易涨难跌。”高彬表示。
孙禹也表示,“全球玉米增产,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国内仍能够维持自给自足,要重点关注中国玉米的进口数量。”
东亚期货分析师许亮认为,国内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受国外价格影响较小,主要由于进口量非常小,总量不足全球消费量的1%。因此,价格的波动较难传到到国内。
国内粮食期价将相对稳定长期来看,国内粮食作物因种植成本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贬值等因素将呈现上涨态势。专家称,考虑到国内相对较高的库存及国家的收储政策,国内粮食作物的价格运行会相对稳定,国家通过收储、抛售对粮食价格的控制相对较强。从成本上涨及国家不断提高最低收储价格来看,粮食长期价格运行区间会逐步提高。
篇3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以及中国戏曲的特点的描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间离谈起到戏曲中的程式和虚拟,两种不同的戏剧形式在表演上的联系和运用。用相关的实践来举例说明,从而引伸到不同形式的东西方戏剧可以相互融汇贯通。斯坦尼、布莱希特和中国戏曲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融入到一出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未来的戏剧演出形式中我们要开拓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密切联系成为了未来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布莱希特中国戏曲间离虚拟与程式斯坦尼东西方戏剧融合开拓表演形式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是德意志民生共和国最有名望的进步戏剧家。他和中国的梅兰芳,还有斯坦尼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布莱希特演剧方法上的一切特征,都说明了是为使观众保持必要的清醒头脑,以对待舞台上发生的事件,抱一种追究,批判的态度,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勇气去改变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排除那此阻止观众去理智地分析现实的一切障碍。他主张废掉第四堵墙,他反对观众的情绪被感应(即移情作用)而主张“间离效果”(即离情作用)。在许多道路中,布莱希特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其它西方戏剧流派的道路。东方舞台由其是中国戏曲,从来不用第四堵墙,而主张“破除生活幻觉”,坦率地承认我们是在演戏,希望通过戏来表达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东西方戏剧最大差别是,西方戏剧讲究以第四堵墙造成生活幻觉,在舞台上制造生活幻觉和破除生活幻觉的区别非常重要,是根本性的区别。自从布莱希特一九三五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先生表演后,舞台上的假定性破除生活幻觉的原则优越性在他的脑子里明确起来。
布莱希特所采用的名词——Verfremdungseffekt。在我国有几种翻译,如“间离效果”、“离情作用”、“陌生化效果”等。还有一种就是“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从这个原则出发,布莱希特的戏剧有独特的地方,他把他的戏称之为“叙事剧”、“史诗剧”后来又称之为“辩证剧”。这一戏剧形式与西方流行戏剧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他的戏剧形式又与我国传统的戏曲样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表面看来,梅兰芳、斯坦尼和布莱希特这三位大师似乎格格不入,斯坦尼和梅兰芳尤其站在了两个极端,一个研究内心体验,生活化。一个研究程式化的体现。而布莱希特似乎是在两者之间。其实,梅兰芳、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三者都不否认内心活动通过外部技巧表达,不同的是在于表现方式与技巧。但布莱希特在编剧,演出上确实与斯坦尼不同,而与我们的戏曲接近,中国戏曲对布莱希特戏剧流派形成显然是有一定影响的。本文将着重阐述中国戏曲与布莱希特的关系,在表演上的联系和运用,以及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的影响和融合。
一、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Verfremdnugseffekt(简称V—Effekt),译为间离效果,又译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称为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显而易见,它对立于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认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细腻的角色人物,营造幻境的舞台布景虽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但是同时观众过分地将情感投入虚幻的戏剧中,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并不能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判别和思考,因此布莱希特开创了叙事(史诗)剧理论:通过转变观众角度——从目睹者转变为观察者,变换表现手法——由暗示变为辩论,重组戏剧结构——直线发展变为曲线发展等等方法来实现,无论什么方面的革新,都是以间离效果为中心而展开的。但在一部话剧作品中,一切都是用间离效果来处理,无论剧本、演员、舞美、观众,还是情节角色,场景都在间离效果的影响下游离于戏外,那么它除了是一场闹剧,什么都不是。间离效果,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其实是依附于舞台幻境的,在观众,包括演员本身,逐步被戏剧情节所吸引,陷入剧情幻境与角色产生共鸣时,才可能采取某种方法来打破幻境。正如布莱希特所说:“在森林中,研究蝴蝶的人和逃进森林躲避搜捕的人对原始森林的感受各不相同。在园林工作者眼中的原始森林则是另一个样子。原始森林,由于人们和它打交道的目地不同。它也会产生欢乐和恐惧,大家都感到它的变化,而当他们仅仅开辟出一片营火地时,所有人都能观察到它的变化。”不管逃亡者,再思考、再行动。“森林”是戏剧所营造的舞台幻境,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升华。“营火地”就是间离效果在幻境中的一片空地,它虽在森林中,却又独立于森林。以便所有的叙事剧参与者都能在“森林”中观察森林。这一进一出,一张一弛才是间离效果的实质所在。
布莱希特接受了狄德多、科格兰、戈登?克雷和莱茵哈特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表演理论,其核心就是“间离”的表演,他要求演员在情感上与角色保持距离,观众同角色之间也保持距离。他说:“为了产生间离效果,演员必须把它学到的能使观众对他塑造的形象产生感情一致的东西都放弃掉。如果不打算让他的观众沉迷于戏中,他自己得先不要处于沉迷状态。”他要求演员“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为了拉开距离,布莱希特提出三种辅助手段,一是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二是词语间等用过去时态,三是兼读舞台指示和说明。演员在演出过程中要化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又是戏剧中的角色,又是能跳出戏外以叙事者的身份与观众交流。虽然布莱希特主张破除第四堵墙,破除幻觉。但是,由于西方戏剧与生活在形态上逼近的特点所决定,布莱希特也不得不承认显然间离效果绝不是以不自然的表演为前提。这就是说,戏剧舞台上产生幻觉是不可避免的。布莱希特的“破除幻觉”也不是“消灭幻觉”,尽管他力图将演员、角色和观众同生活的距离拉开,这也是基于有一个建立起来的舞台生活才能与之形成对比。例如在我参加演出的《高加索灰阑记》中有两个追赶女主角的士兵,他们在一开场便敲锣打鼓在观众中出现,拿着戏中演员的画相当通缉令来询问台下的观众,这一做法是典型的布莱希特间离效果,但观众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跳出戏外的做法怎样相信怎样配合,而不会觉得很突然不舒服呢?这都要在这之前靠其他演员的配合,在舞台上投入的演出,先把观众带入戏剧情境中去,而后为马上出现的间离形式作铺垫,只有让观众相信之前的剧情冲突,投入到戏中去,才能让观众认真对待之后的间离形式,与剧中演员一起参与一起评判。不会让观众觉得很唐突,与之前剧情脱节。由此可见在现今的舞台表演中,斯坦尼的“体验派”和布莱希特“表现派”两种表演风格其实是不能剥离的。我有幸参加了去年的罗马尼亚戏剧交流,在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其实斯坦尼的“两个自我”,在舞台上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带有着间离的意思,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出形式得到进一步的融合。
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于1936年发表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以后,在布莱希特叙事剧戏剧的演出中,一直能看到中国戏曲的影子。布莱希特戏剧的叙事性与中国戏曲一部分的叙事性同属一类,在表演上,加入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动作,在空间的自由,道具变换及当场换景都打破了第四堵墙的视听幻觉。
二、中国戏曲的虚拟和程式
中国戏曲艺术,历时两千多年,经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形成了体验与表现相结合的,完整的表演体系。虚拟性是戏曲演出形式的特点。它是在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运用虚拟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形成环境事件,人物关系等因素的特定戏剧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的一种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戏曲舞台上特殊的时空形态虚拟性是戏曲有别于西方戏剧的形态,虚拟手法为戏曲的艺术表现开辟了一条独特道路,相对于写实话剧的固定的剧情时间和地点,戏曲的剧情时间和地点是不固定的,是可以自由变化的。虚拟的表现形式可以创造出不受限制的自由的立体的舞台空间,例如在一个空的舞台上演员通过表演可以让观众清楚的意识到此时舞台上是什么样的环境,是房间,是山峦,是河流是万马奔腾的战场还是清逸的乡间田园,这些都可以通过虚拟的表现形式自由转换和变化。在时间形态上更是以虚拟的手法来呈现出转换。例如跑一个圆场就是跋涉几十里路程,唱做十几分钟,已经历了一整夜的时间。相反,几秒钟间思考和动作,却化费几倍、十几倍的舞台时间,通过唱、做来细致刻画。这种戏曲独有的虚拟手法创造着这种剧情地点转换,变化的自由,又影响对剧情时间的处理,促使舞台上产生特殊的形态。戏曲舞台所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形态,是由演员以虚拟表演所创造的对特定戏剧情境的感受和反应的真实。所以在戏曲表演形式上演员的虚拟性表演至关重要。这就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戏曲的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戏剧传统的斯坦尼要求的观演关系,观众要相信通过演员表演出的真实性,戏曲明确的告诉观众“我们在演戏”,舞台上的“假定性”靠演员的表演一一呈现出来。演员通过虚拟动作表现出心境,环境的变化,让观众相信从真实的“无”中上升到美化的“有”。这和“间离”有着相似的地方,演员同样虚实结合,跳进跳出,同时又与观众的互动。例如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现骑马,或许演员手中只有马鞭而没有真实的马出现,但通过演员的表演,一个鲜明美化的马形态出现在观众的脑中通过观众的想象再反射到舞台上,这样骑马的艺术形象就已“活生生”的在舞台上了,还有例如上楼、下楼、关开门等动作的表现,都是虚无的空间中通过演员的表演所展示出来的。这里就有了一个戏曲演员特有的程式化的表现形式,它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熔诗歌、音乐、舞蹈、戏剧于一炉,形成一套规范化、格律化、舞蹈化、程式化的表现形式,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这是美的升化,演员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无一不在戏曲独有的程式化表演中进行着,程式化并不是脱离生活的,而是基于生活的来源,经过艺术处理加工的美化于生活的表现形式,在假定性和虚拟性的舞台表演中,舞台常常空无一物,而在艺术家的表演中,通过程式化的动作,写意的、充满美感的形体表现,将观众带入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一会儿是金戈铁马硝烟四起,一会儿又是一叶扁舟过万重山。而更甚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虽说都是以男性表演女性,但是他们在舞台上的外部动作和内部感情较之生活中的女性更为完美。
这一切都是戏曲程式化表演对生活的美的再现,程式化表演并不是完全“间离”的表演。而是在于体验再体现的。只有深层次的体验了角色或者周围生活环境才能更灵活自如地体现出戏曲独有的美感。例如,有一次梅兰芳先生跟上海的俞振飞先生曾经合演了昆曲《断桥》,写的是白娘子和许仙悲欢离合的故事。戏中有这么一个动作,就是白娘子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自己的时候,心情如同翻倒了五味瓶,非常复杂。他有一个动作,拿一个手指去戳许仙的脑门,这个动作可能梅兰芳先生当时在舞台上用力过大了,一戳,许仙没有防备,就险些要摔倒,梅兰芳发觉这是个舞台失误,立刻双手去搀扶,等搀住了,再一想,我演的是白娘子,他演的是许仙,是他负心于我,怎么能扶他呢!因此,又轻轻一推许仙。大家看到这先是一戳,表示自己对负心的丈夫不屑一顾,但戳得过重,然后急忙搀扶,不要造成舞台事故,搀住以后立刻又回到戏中来,又把许仙往后一推。一戳、一搀、一推,这就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一个过渡动作反而化腐朽为神奇,获得满堂喝彩。自此以后,这一动作就被以后的演出中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成为经典。从这一实例中可以看出,只有像梅兰芳先生那样很深的体验了角色当时的内心感受和戏中的规定情境,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戏曲表演技巧将舞台事故化解,从而更能在即兴创作中展现角色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梅兰芳在补救失误的时候,一瞬间跳出戏外以演员的身份来审视戏的进程,然后采用一个完美的形体动作一推来表现和解释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这又和斯坦尼的两个自我和布莱希特的间离相吻合,先是用演员的自我来观察角色的自我,然后用戏曲动作表现出来,这其中两个自我在舞台上的交替又有间离的含义。这一切的融合非但没有影响戏的质量,反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中国戏曲表演是体验和表现相结合的体系。如果说斯坦尼用“幻觉”激起观众的感情,布莱希特用“间离”招换观众的理智,那么中国戏曲既诉诸观众的感情,又诉诸观众的理智,戏曲不但将观众带入戏中,也将观众带出戏外,欣赏悦耳歌声舞姿和高超技巧,评判剧中是非善恶,也就相当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三、一次大胆的尝试
东西方的戏剧是可以融合相通的。当戏剧界一直在讨论东西方戏剧关系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尝试两种表演手段的结合引伸出新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舞台表现手段。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2004年的罗马尼亚戏剧的交流,演出的剧目是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戏剧是世界的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在很多参加交流的国家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的代表国家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格的《高加索灰阑记》的版本。而作为中国戏曲是我们特有的民族特色,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和优美感,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表演形式,加上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有着很深的联系。老师决定引用戏曲的表现形式来演出布莱希特的戏剧,但我们又基于在斯坦尼“体验派”的表演风格中,把这几种表演形式有效合理的融合起来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虚实结合的表演对演员也有着很大的考验。在排练过程中,首先,我们将《高加索灰阑记》的剧本重新的编排了一下,从中节选出几段章节来加以连接。在《高加索灰阑记》中有许多地方也是有时空的转换,这就与戏曲的形式相符合,这在我们改编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既能贯彻布莱希特的意图又能使剧情完整。从中还融入了戏曲的元素,在这其中我们把戏中的男女主人公西蒙及格鲁雪定情的情节用中国戏曲的形式做了解释,西蒙在河边捡到了格鲁雪的荷包,然后在与格鲁雪的相互试探中用各自信物定情,道具荷包也正是中国传统的信物,这一些改编既有原作的情节又加入了新的中国元素。还有一场格鲁雪抱着孩子逃难的戏,两个官兵追着她翻越高山,走过河流,在原作中当然是两位外国官兵,而在我们的版本中变成了两个手拿刀棍的中国官兵,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改变。而格鲁雪手中的婴儿又变成了非常写意美化的水袖,即能收成婴儿又能舒展成为攻击敌人的武器,这虚实的相结合正是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的精髓。在戏的结尾处当格鲁雪掉入了深渊中,西蒙拿着红色的麻绳用舞蹈化的动作将格鲁雪艰难的从谷底救上来时,戏真正达到了,红绳代表着爱与思念,一头牵着西蒙,一头联系着格鲁雪,两人在不同的空间相互慢慢的靠近,最后终于抱在一起真正达到了意境时空的完美结合,加以舞蹈的形式将戏曲的魅力完全的展现出来,又不失布莱希特的风格。在段落与段落的相互接联处,正因为是布莱希特的戏剧,间离的本质,所以在演出中时空转换也没有让人感觉到有生硬之处,再来说说戏中的音乐,我们在排练过程中,选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甚至还有《梁祝》的主题音乐,但配合到戏里,并不觉得有不和谐之感。反而能衬托出戏的主题,在一些动作的点上,还运用了中国的鼓和戏曲打点的锣来配合动作。完全用戏曲的形式来表达意思。但在我们创作中,也不完全是戏曲的程式化来演布莱希特的戏,我们表演的基石还是以斯坦尼的“体验派”为准则,在舞台上还是要真听、真看、真感觉、真实的自然的交流,美化的程式动作作为我们的辅助手段以便让戏剧情节推动更富有艺术化美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一个各种不同流派相互作用交流合作,即不感到空洞流于形式,又不让人觉得乏味单调,吸取名家之所长,把它拿捏的很到位,“参杂”的很和谐,才能做到雅俗共赏,不同国家的人都能欣赏的作品。通过这一次的尝试,我觉得不同的戏剧流派间是可以做到互相融汇贯通的。不管是戏曲,布莱希特还是斯坦尼也好,他们之间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有着对戏剧无限拓展可能性的追求,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入到西方戏剧中,事实证明更能使戏剧作品多姿多彩。创造出新颖的舞台演出形式,而西方的戏剧又能使戏曲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这一点是中国戏曲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我相信只要能找到合理的切入点,任何作品的都是可以用非“纯化”的方法去演绎的。
四、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1935年3月梅兰芳率剧团在莫斯科演出,除了布莱希特外,还有当时欧洲的三大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梅耶荷德都大开眼界,这对他们以后的艺术创造影响十分深刻,布莱希特创造了“记叙性戏剧”,在这种戏剧中贯彻了“间离效果”,他惯用的在舞台上挂标语牌,歌唱、面具、虚拟动作,自报家门等手段在中国戏曲中是可以常见的。梅耶荷德专门写了《论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一文。他特别强调指出中国戏曲的时空自由和节奏感。梅耶荷德在训练演员时,创造了一种“有机造型术”,这种教学下的演员已是多样化的了,对形体对声乐有着不同于传统话剧演员的要求。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在阐述中国戏曲因素和梅耶荷德的演出时就曾指出:“也许,中国戏曲将帮助欧洲戏剧从自己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从照相式的现实主义和记录式的表演中解脱出来,也许,中国戏曲将迫使我们再度把戏剧和舞蹈结合起来,就像古代希腊人那样……我毫不怀疑,未来的戏剧将体现出现在看来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两大戏剧艺术因素的特殊结合。”东西方戏剧的相互交流和实践是梅兰芳、布莱希特、梅耶荷德等戏剧家不断的理论宣扬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融合,从形式上看,即是一种“杂交”的戏剧,把歌、舞、诗融为一体,有效的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也就有可能为较多的观众所欢迎,真正达到戏剧无国界,这种相互的影响和参杂,大大推进了西方戏剧与东方戏剧的遇合过程,使西方戏剧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也使中国戏曲等舞台表现形式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认可的平台。
五、融合
显而易见,西方的观众是十分喜欢东方传统戏剧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的。他们迷恋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没有见过这样的舞台表现形式,当我在国外见到那么多戏剧工作者如此的对中西合璧的演出欢呼时,我觉得在探索东西方戏剧合作的道路上还能走的更远更高,中国传统戏曲的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和将来。世界需要新颖的艺术形式,需要精彩的表演手段,需要多种多样的舞台形式,东西方戏剧的融合确实能给全世界观众带来最美最有艺术价值的享受。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一种代表传统的“纯化”的戏剧形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要求,而融合的戏剧形式反而能给人更多的艺术刺激和感受。在新的世纪里,各国的戏剧界人士更应该多加强交流与合作,给广大观众和世界人民们带去更多的新颖的艺术作品。在最后我用国际剧协主席弗雷德?贝尔哈茨在北京专题讲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在谈到东方戏剧对西方戏剧影响的问题时他说:“我看过京剧和沪剧,在这些传统戏曲中,我找到了布莱希特间离表演的理论源泉,西方戏剧虽然已从东方戏剧中吸取了不少营养,但我们视野还应扩大,因为东方戏剧值得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参考文献
1、黄佐临《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2、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和融合》上海社会科学院2000年6月
3、[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7月
4、[西德]克劳斯.福尔克尔《布莱希特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10月
5、[苏联]苏丽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
6、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年11月
篇4
干旱重来.美玉米单产堪忧
继中国、东欧干旱之后,美国玉米、大豆作物带也遭遇了严重干旱。今年美玉米、大豆播种速度较快,但玉米出苗以来,作物带一直缺少降雨,炎热天气愈演愈烈,部分地区温度达到41℃,并且持续数日。在高温干燥天气的影响下,作物单产水平堪忧。美国农业部在上周公布的报告中预计,玉米生长优良率仅为48%,低于上周的56%以及市场预期的50%,为2000年以来的同期最差表现。
美国气象部门称,美玉米种植带近期气温会有所下降,但并无有效降雨,随后的10—15天将更加炎热。在关键的生长期遭遇严重旱情,预计美玉米单产受损严重。在本周三即将公布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中,预计美玉米的单产将被大幅下调,届时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国内玉米的生长情况较为喜人,6月的降雨有效缓解了春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6月的雨量过大,除草剂与底肥有所流失,目前农民已经喷洒过第二遍除草剂,增加了田间管理成本。后期伏天是否干旱仍值得关注。
短期供应偏紧.下游需求待回暖
近期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趋强,两大产区粮源基本销售殆尽,优质粮源稀少。随着市场粮源减少,供应逐步紧张,加之贸易商看涨后市,使得未来1—2个月玉米现货价格易涨难跌,本周大连港玉米平仓价格已经上涨至2450元/吨。
下游需求方面,饲料需求情况仍维持疲软。由于原料价格小幅走高,生猪饲养亏损增加,加之夏季需求偏淡,猪肉价格维持振荡。深加工企业补库后再度观望,随着原料价格的不断走强以及下游需求欠佳,停产、限产淀粉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整体开工率又有下降趋势,甚至部分企业开始下调淀粉价格。酒精生产企业维持低开工率,市场购销清淡,近期需求仍将走弱,短期酒精价格或再小幅下探。总体来看,玉米市场的需求启动仍需要一段时间。
政策预期增强.将提振商品价格
篇5
外贸会计需要熟悉国家财务税务政策,了解企业账务工作流程和各类管理制度工作关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外贸会计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11、制定财务报表和报税工作,有全盘账经验优先考虑;
2、处理成本管理、风险控制和会计分析;
3、进行公司收入、支出等财务核算,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
4、协助领导完成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与各岗位同事协调配合工作;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21、负责出口业务相关会计核算工作;
2、货币资金及票据结算相关会计核算工作;
3、与会计相关的会计事务。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31.建立、执行国际业务相关的财务制度;
2.编制外贸业务的会计总帐和分类帐;
3.银行票据、现金等财务金融凭证解送和本外币结算;
4.负责国际业务的成本核算、进出口退税及外汇核销,纳税申报;
5.保障运作资金供应和现金流畅顺、有效进行结算管理和应收、应付账款管理;
6.协调税务、银行等相关机构的关系;
7.配合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年检及审计工作。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41.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国税、外汇管理相关法规
2.负责公司进出口部门业务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完成收付款审核及业务结算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51.负责外贸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记账、登帐、汇总记账、月末报表的编制及工资的结算;
2.负责出口退税、免税网上申报工作.
3.负责现金银行日常收支的管理和核对,包括网上银行业务;
4.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61, 所有财务工作必须对财务经理负责,并接受财务经理的一切领导。
2, 负责外贸公司的日常会计处理,包括记账凭证的审核、发票管理,纳税申报。
3,负责外贸公司日常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
4,负责报送各类税项的税务资料,保证纳税申报顺利进行。
5,负责外贸公司出口退税工作,并对各项外贸业务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及时反馈。
6,负责完成所有客户一切业务往来联系和款项支付工作,保证做到帐帐相符。
7,完成财务经理及其他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外贸会计工作职责71、了解报关、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法规,熟悉进出口企业会计处理流程和方法,能独立完成整套的财务处理和财务核算;
2、负责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的成本核算;
篇6
“尤其是在电信行业,当全球电信运营商均逐渐面临发展瓶颈,大数据是第三条曲线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韩涵在日前召开的2016大数据产业峰会上表示。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5年,电信业务总量放缓增长的同时,收入增长率从3%下降到0.8%。预计到2018年,全球运营商的收入开始下滑,业务量和收入剪刀差逐渐加大。
国外运营商已经开始了大数据曲线的探索。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各级公司也已经将大数据作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战略性工作,并开始试点了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创造新的利润点。
其中,中国联通基于原有资源,将“聚焦”战略作为未来最关键、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包括聚焦在4G移动业务宽带业务,聚焦在重点区域、创新业务,以及聚焦平台内的产品与产业互联网。“在这些聚焦的背后,大数据都成为其重要支撑,正在给我们以及整个行业带来转型的机会。”中国联通集团公司信息化事业部副总经理、总架构师(CTO)范济安表示。
中国联通的大数据到底是怎样的?范济安表示,中国联通的大数据发展主要基于两大类的应用,即在保障对内应用支撑业务转型发展的同时,不断尝试开发对外应用和大数据变现。
对内:支撑业务转型
具体来看,中国联通大数据对内应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市场发展转型。“从市场发展转型为存量经营,从线下业务转型为线上业务,从产品性管理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以避免欠费为目的的信用控制为以客户感知为主导的信用控制,这是中国联通大数据对内应用的几个大的发展方向。”范济安表示。
而相应的,大数据对内应用的领域则主要聚焦在存量经营、线上业务、以客户为导向的管理、以客户感知为基础的信用控制等重点方面。
例如在存量经营方面,中国联通存量经营建立了三级运营体系,通过将总部一级平台、省二级平台和地市三级平台打通,来梳理客户的专属需求并匹配产品,进而将任务分解到各个渠道,包括线上与线下渠道、社会渠道与自有渠道。范济安介绍,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中国联通实现了存量用户保有率提升4.4%,存量收入提升1.2%。
对外:运营数据“外向型”应用
在对外方面,中国联通把主要的资源投入在建设大数据平台以及数据集中采集上。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外向型”的大数据业务运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构建开放的数据平台,来拓展对外的新应用是提升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现在运营商发力的重点所在。
范济安介绍:“从运营通信业务转型为运营数据业务,从运营流量转型到运营数据,这是中国联通对外创新应用的两大发展方向。”例如在征信领域,中国联通利用已有的全面信息大数据资产,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情况下,为金融机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个人征信机构等提供征信服务,并为专业化研究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共享服务。
在平台构建方面,基础平台架构由生产平台和外向能力平台构成。围绕生产平台,集中采集各类数据,包括业务数据、网络数据等,这一平台主要支撑对内应用。范济安表示:“对于中国联通来说这一部分属于已建平台,目前面临的是平台扩容的挑战。”另一部分外向能力开放平台,它的使用对象包括中国联通内部及合作伙伴研发团队,主要以开发“外向型”数据产品为导向。
扩大独有优势
大数据的挖掘深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新的运营模式、应用和新的业态出现,运营商目前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提升了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但是,要真正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优势,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与应用,将数据分析运用到实际运营中,才能进一步提升业务模式、利润及用户体验。
相比互联网企业对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起步早、发展快的节奏,电信运营商坐拥社会化的信息传输管道,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天然平台和中心。电信大数据领域数据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动态位置数据,网络信令数据、网管数据,消息数据,因此运营商拥有任何移动互联网公司都无法比拟的海量数据资源。
但是韩涵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先天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在当前情况下电信运营商掌握的数据价值仍然是高于互联网企业,但是相比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的数据优势在逐渐地减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分调动所拥有的数据资源支撑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是主要任务。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在大数据领域领先互联网窗口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在3-5年的时间内,如果大数据发展没有真正达到预期,可能被互联网企业反超。
在这方面,中国联通认识到要充分利用自身数据优势推动跨行业应用的发展。
谈到中国联通数据资产的价值,范济安认为,这些优势是运营商共有的,也是特有的。包括数据的集中性、数据的活跃性以及用户基础信息行为数据的真实性等。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运营商的数据是合法的、是直接从业务数据和生产系统中产生的,而不是通过第三方途径,因此这样的数据是高质量的、有保证的数据。
篇7
政策将使投资继续高增长
2009年国内政策宽松程度明显高于预期,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也显著显现。这些因素将促使2009年投资增速将明显高于预期。首先,信贷高速增长为投资提供了宽裕的资金环境,其次,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全面展开将促使投资继续高增长;最后,农业、交通以及环保等经济薄弱环节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迅速提高,而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较小。
消费增长将比预期略好
收入和就业压力将导致消费趋势性下降。首先,居民未来收入增速将放缓,是导致消费回落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就业压力所带来的预期改变将影响消费增速的提高。2009年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0,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8.8个点;同时,消费增速也从2008年1月的21.2%,下降到2008年12月的19%,下降了22个百分点。
政策力度加大将导致消费增速略高于预期。2009年全年消费不会出现明显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对消费增速的就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中央财政将大力投资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这些都将促进消费,有助于减缓消费增速的下滑。其中,政府将采取两项最重大的举措一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正在征求意见,如果这两项措施出台,将对中国的消费市场产生积极效果。近几个月,商务部也在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重心是在农村消费市场方面,拉动农村消费。比如,全面推广“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等。
外部经济恶化可能超预期
根据美国商务部报告,在2008年最后三个月里,经济调后的GDP年增长率被向下修正至-6.2%,远低于原先报告的初值-3.8%。种种迹象表明,此前对全球经济的预判过于乐观,全球经济恶化的程度很可能超出预期。
我国的出口一直与美国为首的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经合组织(OECD)最新公布的综合领先指针显示,OECD的经济前景进一步趋弱、,这轮经济周期的放缓程度为十年来所未见。最新公布的OEcD领先指数已经从前期的93.27下降到了92.33,而在2008年3月时OECD领先指数依然保持在101.07。基于以上的观察,我们认为我国出口增长存在着更大的下行压力。
其次,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加大出口压力。目前部分经济体,特别是亚洲国家货币贬值,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都将严重影响中国出口。
经济将出现“U”形复苏
篇8
一、花生产业的潜力
1.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花生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400万吨左右,接近大豆的产量水平。近几年来,大豆、油菜籽价格低迷,惟有花生价格一直攀升,从2001年每吨3800元到今年的5600元(大豆价格维持在2600元左右)。花生亩产为200公斤左右,而大豆在120公斤左右;花生的含油率为50%左右,大豆的含油率为20%左右;每亩花生所能生产出的食用油数量,是大豆的4倍。农民种植一亩花生所获得的有效收入达1100元,而种植一亩大豆所获得的收入仅有300元左右,种花生比种大豆每亩可为农民增收七八百元。
2.对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的油籽和食用油进口数量巨大,进口数量折合食用油约1100万吨,占食用油总量的50%。加强花生产业发展,将大大减少油籽和食用油的进口,提高国产食用油的自给率。
3.可改善人民的健康消费需求。花生油中的油酸含量约为54%,仅次于橄榄油。营养界公认,油酸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而不降低有益胆固醇的作用,因此,花生油有“中国的橄榄油”之称。
4.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花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生产、收获和加工过程,均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我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由于我国花生价格和成本与国际市场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能够应对各种贸易壁垒,保持每年5~7亿美元的出口创汇额。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花生产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制约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1.生产方面:由于花生生产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带,因此,还不能够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发展,及时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成规模的优质专用产品。
2.品种方面:花生的用途可以分为榨油用和食品用,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产品品质。目前我国的专用花生品种混杂,花生品种改良缺乏科技投入支持,从事花生科研的人员、机构和条件都很不足。
3.加工方面:花生的加工,近年来有一些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但是数量仍然很少,基础还很薄弱。加工的不足,限制了高增值产品的出口贸易。
4.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生产过程中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影响了花生的品质;加之收获、运输、储藏和加工过程中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导致花生发生霉变现象较为突出。这既严重限制了花生产品的出口,也影响了国内的花生市场发展。
三、发展花生产业的几点建议
1.重视花生的产业发展。提高对花生产业重要地位、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认识,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花生产量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但是却高度重视,在2002年的农业法中,对花生采取了同小麦和玉米等大宗产品同样的政策。例如,规定了花生的目标价格是每吨495美元,直接补贴为36美元等。我国不一定采取美国那样的补贴政策,但是至少应在关注“三农”的总框架内把花生产业重视起来。
2.加强花生的科研工作。在国家重要农业科研计划中,要对花生品种改良、收储加工等制约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列入相应的研究规划,建立有关研究课题,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鼓励有关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加强花生技术研究。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优质专用品种开发、 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后储藏技术、深加工技术、食品卫生安全技术等。
3.促进花生的优势区域发展。建议将花生生产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规划,更好地发挥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
篇9
内外贸联动中的政府和企业职责
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张国庆在题为“我国成为贸易大国后的思考”的致辞中表示,中国内外贸联动发展的问题自商务部成立之初就已经提出,主要想通过整合管理机构来打破贸易分隔。“可我们看到,从2003年商务部成立至今,干外贸的仍然热衷于外贸,哪怕是遇上经济危机,他依旧想出口,并不热衷内销;做内贸的也依旧固守疆土,尽管我们也一直在动员有条件的内贸企业 ‘走出去’,把销售网络铺到世界去,可是现在好像还没有看到多大的动静。”
对此,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认为,商务部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4次内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我个人的看法是,商务部职能定位经过近10年不断探索和调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外贸一体化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内外贸联动的重要因素是政府还是企业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说,政府的政策设计很重要,原来的一些制度在羁绊着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从政府层面上如何为企业打通环节,降低流通服务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做着努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任兴洲在谈到内外贸联动中政府和企业角色问题时表示,“在内外贸联动方面,企业是主体,政府只是为企业服务,扫除障碍,提供机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联动才是联动的内在需求。”
转变发展方式 促流通业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的服务业的力度大大增强,但我国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发展初期,整体滞后于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于立新在题为“服务贸易:未来30年中国贸易强国战略大转型”的演讲中谈到:“未来30年服务贸易将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领域。而此前中国所出现巨大的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是经济战略路径偏差所导致。庞大的货物贸易出口怎样与服务贸易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去思考。”他还从政策性建议的角度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大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三是通过服务业FDI打破垄断;四是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圆桌会议“小政府、大社会”的设计体制。
浙江工商大学商贸研究中心主任郑勇军则提出:“我国为何不能成为贸易强国,最主要的就是流通组织不够强。而流通不搞好,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会非常艰难,中国需要一场流通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副主任王晓东认为,要跳出流通看流通。流通的成本,流通本身解决不了,企业税收、用水、用电和工业企业不一样,这些都应该统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经济战略研究院教授荆林波指出:“流通服务业由于其服务范围广泛,关联了经济的各个部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流通的问题。现在中国不是不能生产,但是产品怎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就是流通成本的问题。可以说,中国金融的问题其实是流通的问题。”
作为中国流通产业的缩影,香港利丰集团是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全球最大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之一。利丰集团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林至颖结合利丰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国外内流通企业的区别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除进一步完善国内流通法规外,亦应推动流通业自身改革创新,提升分销管理水平,构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供应链。继续推动连锁经营,提升流通网络的辐射力。同时鼓励发展以物流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批发分销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生产引导等功能。”
资深经济观察家和电子商务专家、中国尾货网创始人兼CEO米克说,我国网购人群已经达到4.5亿,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电子商务涵盖了内外贸易,所以,内外贸联动应该十分重视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前进,促进内外贸联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
流通现代化、国际化滞后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国家竞争优势、内需扩大、通胀控制、市场有序等重大战略性难题解决的最大瓶颈,如何构建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专业化是关键
不论是打造市场、企业,树立自己品牌、培养行业人才,专业化是发展内外贸易的前提和关键。
“行业需要始终忠于主营业务,重塑零售精神。”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强调,我国零售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问题严重,许多零售企业沦为二房东。“专业化是大型零售企业成功的关键。国际大型流通企业在集团化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对核心业务领域的投入。从历年全球零售业250强绝大多数都专注于主营零售业务,前10强的零售额占企业集团收入总额的比重均在97%以上。”
在内外贸联动发展方面,专业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骏阳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目前,义乌市场的商品已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常驻义乌,进行采购。这种专业市场的发展打破了内外贸的壁垒,是内外贸联动发展的典范。”他同时建议,类似义乌这样的专业市场,国家应该鼓励其“走出去”,到国外去开设分市场,从而用国外市场推动我国内贸的发展。
清华大学零售研究中心李飞教授认为,要想成为贸易强国必需建立自己的品牌。“中国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要想打造出专业品牌,打造出奢侈品,就必须潜下心来,去除浮躁,一切以品牌的长远为计。”
篇10
1找“墙角”
例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1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图2解析如图2,还原的多面体就是三棱锥A-BCD,其外接球也是此三棱锥所在的长方体的外接球,注意:DC,DE,DF两两互相垂直,形似“墙角”,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其外接球的直径.故外接球的直径
2r=22+22+42=26,球的表面积S=4πr2=24π,故选C.
2寻外心
①当几何体中出现两个垂直关系,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球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
②因为球心与截面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截面圆上的点与圆心、球心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公式R2=r2+d2求半径.
例2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如图3,ABBC且PA=7,PB=5,PC=51,AC=10,求球O的体积.
图3解析ABBC且PA=7,PB=5,PC=51,AC=10,因为72+512=102,所以知AC2=PA2+PC2,所以PAPC,所以在RtABC中斜边为AC,在RtPAC中斜边为AC,取斜边的中点O,在RtABC中,OA=OB=OC,在RtPAC中,OP=OB=OC,所以在几何体中OP=OB=OC=OA,即O为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R=12AC=5,所以该外接球的体积为V=43πR3=500π3.
例3已知三棱锥S-ABC所在顶点都在O的球面上,且SC平面ABC,若SC=AB=AC=1,∠BAC=120°,则球O的表面积为.
图4解析如图4,以底面三角形ABC的边AB,AC为邻边作菱形ABDC,再作OD平面ABC,又因为SC平面ABC,所以OD∥SC,过点D作DESC,垂足为E,在直角梯形ODCS中,OC=OS=r,所以可得OD=12,所以r=OD2+OE2=122+1=52,则球的表面积为S=4πr2=4×π×522=5π,故应填5π.
变式: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5,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图5A. 12πB. 16πC.20πD. 24π
图6解析如图6,还原的多面体就是三棱锥P-ABC,ABBC,面PBC面ABC,∠PBC=120°,AB=AC=2,先找出ABC的外心即斜边AC的中点I,设球心为O,连结OA,OI,OP,显然OI平面ABC,过点P作PEBC交BC于E,连结IE,那么PE∥OI,过球心O作OF∥IE交PE于F,显然四边形OIEF为矩形,设OI=h,OA,OP为球半径r,EB=2cos 60°=1,PE=3,在CEI中由余弦定理易得EI=5,因为h2+22=52+3-h2,得h=3,从而r=5,S=20π,故选C.
3作截面
通过寻找外接球的一个轴截面圆,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研究.
例3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4所示,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图4图5解析由三视图易得,几何体为如图5所示的正四棱锥,设正四棱锥的底面中心为O1,外接球的球心为O,如图所示,由球的截面性质,可得O1O平面ABCD,又SO1平面ABCD,所以球心O必在SO1所在的直线上,所以ASC的外接圆就是外接球的一个轴截面圆,外接圆的半径就是外接球的半径,在ASC中,由SA=SC=2,AC=2,得SA2+SC2=AC2,即SASC,所以AC是ASC的外接圆的直径,即为外接球的直径,故V=43π.
4用结论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球心重合于正四面体的高线上一点,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和等于正四面体的高,外接球的半径等于内切球半径的3倍,外接球的半径等于正四面体棱长的64,内切球的半径等于正四面体棱长的612.
例4如图6所示为某几何体形状的纸盒的三视图,在此纸盒内放一个小正四面体,若小正四面体在纸盒内可以任意转动,则小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
A.33B.13C.24D.324
解析显然由三视图还原而成的纸盒是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利用上述结论可得纸盒的内切球半径为24,要使小正四面体在纸盒内可以任意转动,要求小正四面体棱长的最大值,即小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就是纸盒的内切球.易得小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33,故选A.
图71.如图7,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2.在四面体ABCD中,共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1,6,3,若该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一个球面上,求这个球的表面积.
3.如图8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83 B.43C.823 D.423
4.如图9,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6πB.7π C.12πD.14π
如图10,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及粗虚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8π B.252π C.12πD.414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