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3 01: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乡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而古代诗歌正是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古代诗歌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熏陶学生的志趣、品格和情操,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这两条基本的文艺理论都是对诗歌的本质的认识,诗歌的创作必然来源于作者本身的情感,并且作者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包含的社会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语文教师面对着一首首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往往采取简单化地处理,逐字逐句翻译古代诗歌,过分注重关于古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忽视了古代诗歌所包含的深刻感情,将一堂诗歌鉴赏课上成了文言翻译课。学生在下面只知道埋头苦记,不知道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如此很难理解古代诗歌深刻的人文性。
而在事实上,由于古代诗歌所处的年代久远,背景各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充满了复杂性。同时古代诗歌独特的韵律、表达也对学生造成了极大地干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时,必须全盘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思想美。
而在高三进行诗歌鉴赏复习时,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两年学习的积淀,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诗歌赏析的基本知识。然而考试面对具体的诗歌试题时,学生只能够借助脑中的知识储备,笼统粗略地完成答案。这些答案个个似是而非,不够具体准确,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考题的平均得分总是较低。
情感是一首诗歌的`魂,在近十年的江苏高考中,理解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已经成为必考题。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时,必须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进而准确地鉴赏诗歌。
理解古代诗歌的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初步揣测诗歌感情。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信息,古代诗歌的题材总有很多相似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大多描绘清新自然的优美景物,借以表达对宁静闲适、归隐生活的向往,有的诗歌还会隐藏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丝惆怅;边塞诗的情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国力强盛时,边塞诗大多在描写奇美的边塞风光,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随着国力的衰退,边塞诗情感也逐渐变得凄苦,风格大多变为描写塞外军旅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对统治者开边的不满以及自身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古咏史诗大多借古伤今,凭吊国运、哀叹兴衰或者感伤自身;羁旅诗大多描写旅途之景,抒发羁旅的孤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个体怀才不遇的悲伤。通过这些信息的把握,学生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可以初步判断诗歌的题材。
在初步揣测出古代诗歌的思乡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情感词语,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中国古代诗歌内容凝练,讲究一字千金。比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中的“寒”字;“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中的“悲”和“冷”字。学生抓住这些关键的字眼,也就有了具体把握情感的抓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判断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深入理解诗歌感情。意象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选取大自然中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比如“梅兰竹菊”是在象征高洁的人格;“鸿雁”、“明月”总是引起作者的思乡之苦;“折柳”、“南浦”总是传递诗人离别的忧伤,“松风”、“竹影”经常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凄雨”、“孤灯”和诗人的羁旅之苦紧密相连。古代诗歌多用典故,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熟知一些常见典故的固定情感,可以准确理解诗歌感情。比如“楼兰”、“投笔”反映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东篱”、“采薇”传递了诗人的归隐之心;“碧血”、“丹心”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忠贞。把握这些意象和典故,学生就可以准确地理解赏析诗中具体的句子。
篇2
⒈ 采用“直译法”来描摹景物。这样描摹景物,显得生硬僵死。应该立即变直译为意译,语言富有描述性(包括景、情、境三方面),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述具体可感,力求优美,突出意象、意境和诗情特征,切忌空洞。
⒉ 分析人物形象不到位。有些人往往运用联想思维来感知形象,如没有想到熟悉的诗人生平,利用相关背景资料;没有想到相关的典故,影响了鉴赏。有些人抓到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的文字,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分析。
我们如何来解答高考卷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题目呢?结合试题来具体探讨探讨。
例1: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天津卷,14)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按照题目指向,在诗歌中抓住“幽色”感受其色彩淡雅美(外在视觉),空旷幽静美(外在环境),抓住“妙香”感受其味道清香美(外在),品质高洁美(内在),阐述具体,由表及里,努力挖掘。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我们要想做好类似上面的“景物形象”题,一要分类梳理意象,例如借助杨柳、长亭、南浦、酒等送别类意象,体会诗歌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的感情;借助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捣衣等思乡类意象,体会诗歌思念家乡,或牵挂亲人的感情;借助梧桐、芭蕉、流水、斜阳、猿猴、杜鹃鸟愁苦类意象,体会诗歌忧愁悲伤的感情,或者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借助红豆、连理枝、比翼鸟等爱情类意象,体会诗歌抒发的爱恋、思念的感情;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羌笛等战争类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或厌恶战争,或征夫凄切向往和平的感情;借助、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抒怀类意象,发现诗歌在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的规律。
二要注意发现老师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模式。此类题目出题形式往往是这样的: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⑵这首诗营造(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画面)?表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怀)?答题模式应该符合文学鉴赏规律,展现较高层次的思维质量,如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作品,抓住主要景物);⑵准确地简述意象的特点(氛围、情调);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三要凸显诗歌意境的特征。我们常常透过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菽黍稻禾等表象(画面),会用“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词语来概括“宏阔”的意境,会用“生机、繁丽、热烈、高亢、淳朴、喧闹”等词语来描绘“繁华”的意境,会用“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孤清、冷寂”等词语来概括“凄凉”的意境。这样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和意。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做完下面两题。(2013年辽宁卷,14)
竹轩诗兴 【宋】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此题考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我们在解答此题过程中最好逐一思考5个方面的问题:①人物身份是什么?(诗人)②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什么?(竹轩、柴门、狭径;茶碗、篆烟)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简朴,闲适)③写出了人物哪些行为、神态、心理等内容?(行为:倦卧,闲吟;心理:莫移、梅)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生活现实洒脱)④哪些意象与人物密切相关?(意象:竹、雪、梅)表现出什么特征?(诗人高雅)⑤怎样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怎样简析形象?答出人物形象特征,结合诗句分析。由此看来,我们就可以这样解题:作品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我们要想做好“分析人物形象”题,一要注意分类整理人物形象特征,例如,从杜甫《蜀相》中看到类似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从屈原《离骚》中看到类似屈原的“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从李白《将进酒》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从王昌龄《出塞》中看到类似戍边战士的“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从陶渊明《归国田居》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从柳宗元《渔翁》中看到类似渔翁的“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从李清照《声声慢》中看到类似作者的“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从陆游《书愤》中看到类似作者的“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如此等等,这样一整理,有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不同类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要总结老师命制“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规律和答题模式。他们往往这样命题,如⑴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⑵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我们总结的“答题模式”应该是这样的:⑴确定人物身份,概括陈述诗歌描绘的具体形象。⑵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⑶结合诗歌主旨,揭示人物形象的意义。
我们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提升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弗格森;苏格兰启蒙;市民社会;异化;公民美德
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1723-1816)是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核心人物,是当时深具影响的市民社会理论家。在弗格森之前乃至同时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题主要是“国家”、“政府”。对于这一点,可以从那些经典著作的书名中得到最直观的印象,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国家篇》)、西塞罗的《论共和国》、霍布斯的《利维坦》、哈林顿的《大洋国》、洛克的《政府论》……而据考察,弗格森是第一位以“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为书名的著作家,并在《市民社会史论》(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中译本译为《文明社会史论》)中反复使用这一概念,更为关键的是其基本内涵已与政治社会、国家显然不同。因而,要真正把握弗格森的启蒙思想及其理论的原创性,最为核心的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一主题。
一、“civil society”范式:从“文明社会”到“市民社会”
在思想史上,“civil society”不仅是一个复杂、多义的概念,从英文的直译上就有文明社会、市民社会、公民社会、民间社会等多重含义;而且还是一不断流变的分析范式。历史地看,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迁:一是与自然状态相区分的“文明社会”。与或是野蛮的、或是恐惧的、或是不便的“自然状态”不同,“文明社会”最大的表征是有了“利维坦”式的国家、有了制定、裁决与执行公平正义的政府,因而在早期自然法与社会契约论者那里,“civil society”与“政治社会”是高度同一的。二是“civil society”与“国家”两分。在这种意义上,“civil society”一般被翻译为“市民社会”。三是“国家”、“市场”、“civil society”的三分。在这种界分上,“civil society”指的是一个既非政府又非市场的第三领域(the third sector),当前汉语界一般翻译为“公民社会”,也有部分学者仍然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术语。
长期以来,在“civil society”概念演变的第二阶段上,即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相界分的方面,我们过分夸大了黑格尔的作用与贡献,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之前许多思想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所作的辨识与分析,尤其是忽视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在“civil society”范式从“文明社会”向“市民社会”意蕴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正如黑格尔所说,“市民社会是在现代世界中形成的”①,“文明”、“文雅”肯定是“市民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作为一种分析范式,“文明社会”的概念之中没有与国家相界分的含义,文明社会往往囊括的是处于文明阶段的整个社会,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市民社会自身。弗格森深谙这一点,在著述中,他经常有意识地将“市民社会”与“文明社会”区分开来,在涉及后者的概念时,他经常使用“polite society”、“polished society”。
弗格森不仅在概念的表述上对“市民社会”与“文明社会”有明确的区分,而且历史地揭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起源,尤其是两者的先后关系,从而有力地界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与休谟、斯密等苏格兰同胞一样,弗格森坚决反对与拒斥社会契约论者对社会与国家的先验建构,无论是霍布斯式的单边契约、还是洛克式的双边契约,抑或卢梭式的多边契约。在《市民社会史论》的开篇,他就直接明了地指出,契约论者所谓的自然状态概念违反了经验和历史事实,只是一种“臆想”。在《道德哲学原理》中,弗格森还深刻指出“绝不会有任何先于人类社会的契约”,契约“皆在社会成立后出现”②。在弗格森看来,“各国偶然建立了一些机构,事实上,这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非人类设计的结果”③。在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弗格森最为强调社会之自生自发与“无意识之后果”,他虽然没有沿袭斯密的“四阶段论”,但他的社会演进“三阶段论”――“野蛮社会”(savage society)、“未开化社会”(barbarous society)与“文雅社会”(polished society)也完全是自然变迁的历史过程,并被龚普洛维奇(Gumplowicz)誉为“第一部关于社会的自然史”④。“社会的自然史”的要义在于认为社会的演进的动力机制是生存模式、生产方式与财产关系的变迁,并将其视为社会上层建筑之基础,这充分说明弗格森不是一般意义上考察社会史、文明史、政策和艺术的历史,而是隐含着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区分的问题意识于其中,即从历史源头上揭示市民社会自身的历史,并从这一历史中凸显市民社会先于、外在于国家。
为实现与维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真正界分,弗格森还对国家的权力与职能进行明确的界定。弗格森明确断言,国家的职能主要为“国防,公正的分配,国家自保和国内繁荣”⑤,并极力反对国家对人口的增长、对财富的经验管理等方面的人为干预。弗格森曾尖锐地讽刺与挖苦道:“在人类生活更富足的地方,政治家自以为是他通过奖赏婚姻,诱惑外国人前来居住,并把本国人困在本土,使人口得到了增长。殊不知他就像寓言故事里的苍蝇,为能转动轮子,推动马车而沾沾自喜:其实,他只不过是伴随着运动中的物体而已。他奋力拨桨,只不过加速急流;他奋力摇扇,只不过加快风速而已。”⑥在弗格森看来,当政客插手人口与财富的增长,他只能增添麻烦,增加抱怨的理由,其他无能为力。其实,这方面也无需他们有所作为,“大自然要求强者应公正无私;但除此之外,她没有把保存她作品的重任托付给强者不切实际的计划。政治家能为青春的火焰添加什么燃料呢?他只要不熄灭这团火焰,那么它的作用就有保证了。⑦这充分显示出,弗格森对市民社会的自主性地位充满自信,断然拒绝了国家所谓的伦理与道德的救济。而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虽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但并不是自足的领域,在伦理上它只有通过国家这一更高级的统一体来整合,才能避免毁灭。就此而论,后来者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没有超越其思想先驱弗格森,反而滑向了“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国家主义泥潭。
二、人性伦理与市民社会的精神
在《公民社会的脆弱伦理观》中,塞利格曼在论及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深刻地评论道:“在很大程度上,市民社会的发展观念是在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目的是要找到或者毋宁说是假定许多社会生活中日益感觉到的逐渐形成的矛盾的综合。这些个人与社会、私人与公共、利己与利他间的对立,还有就是用理性还是情感来主导生活间的对立,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基本要素。毫不奇怪,在今天,企图回复到18世纪市民社会的观念就是企图重新承认那些私人和公共、个人和社会、利己和利他行为动力的综合。”⑧对于市民社会之中这些复杂的“矛盾的综合”,弗格森从人之复杂性、多样性出发,不仅理顺了个人与社会、私人与公共、利己与利他、理性与情感等的关系,而且有力阐扬了市民社会中自利、竞争、奋斗、协作等现代伦理精神,其独到与创见堪与韦伯从“新教伦理”中揭示“资本主义精神”相媲美。
卢梭曾感叹,“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⑨。在启蒙时代,有关市民社会中“人”的知识不仅非常欠缺而且相当混乱,甚至互相对立与排斥。比如:曼德维尔叫嚣“私恶”即“公益”,把人看做是自私自利的坏蛋;而哈奇森力主人人都有分辨善恶的“道德感”,都热心于“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在人性问题上,弗格森没有在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还是友爱仁慈、人性是善还是恶的两极之间做出任何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而是深刻地洞察出人性之复杂、人性之多样:“关于人类的每一个描述都是错综复杂的:至善之中仍有恶,至恶之中仍有善”⑩。“如果说人性中有某些品质将它与动物天性的其他任何方面区分开的话,那就是人性本身在不同的气候下,不同的年代里会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多样性”{11}。具体地说,在弗格森看来,人既有“自我保存的天性”{12},也有“联盟的天性”{13},还有“争斗和分歧的天性”{14}。
在《道德哲学原理》中,弗格森将“自我保存的天性”称为“自我持存原则”,即认为“人自然会对一切有用于自身之物产生欲望”。由此出发,他认为人追求欲望与私利的激情是正当的,“这一激情可以在自我持存法则中得到理解,其本身就是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15}。不过,他反对将人的“欲望”、“私利”仅仅庸俗化为谋取物质性或生理需求方面的东西或者说利益。他甚至煞有介事地对“利益”进行语义辨析,认为“利益”(interest)这个词应被宽泛地理解为“某种一般的效用和能带来幸福快乐的东西”{16},而不能将其等同于物质利益本身。那么,为什么追求自我利益的人经常被指责为是自私自利的呢?弗格森的辩护非常有意思,在他看来,自利常常被指责为自私,其过错并不在于他们对自己关心的太多,而在于他们弄错了要关切的东西。这种界分在弗格森的思想里甚为关键。也就是说,他并不反对人们对自我的关心,甚至不论程度如何,而他在意的是人们到底关心的东西是什么,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是诸如美德、荣誉、学识、智慧,等等,这是弗格森思想中较细致入微的方面。他反问道,为什么每一个头脑健全的人会不认为一种好的理解力、一颗坚定的心、一个大度的胸怀是和胃或腭一样是自身的组成部分,而且远比他的财产或服装重要?{17}
在肯定人之自我保存的天性基础上,弗格森还充分认识到:人天然具有结盟或联盟的天性,不论是漂泊不定还是安居乐业,不论是协调一致还是纷争四起,人类总是成群结队{18}。在《道德哲学原理》中,他将这样一种天性称之为“社会法则”,并反复强调“如果自我持存法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普遍的,也不能证明社会法则是无效的。引力定律的一般趋势是使物体彼此接近,就像社会法则的趋势是使人们去实现公共的善,或避免公共的害”{19}。基于人之社会本性,弗格森道出了诸多为当今社群主义者所津津乐道、广为传诵的话语:“人天生是社会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20};“我们应从群体中去看人类,因为他们总是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历史只不过是作为人类所思所感的一个细枝末节而已”{21}。需强调的是,弗格森这里论及的只是人性的一个面相,我们不能据此以偏概全地将其划到社群主义的阵营之中。
其实,较之于人之社会性,弗格森更为关注人之“争斗和分歧的天性”,这也是他与休谟、斯密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在人性论上最大的不同。在弗格森眼里,人类不仅想和睦相处,而且也很喜欢对抗,兼有爱与憎两种相对的感情。弗格森将这样一种习性上升到人之本性的高度,其主要意图在于强调市民社会中的人们应积极进取,应敢于竞争与冒险,应勇于奋斗与创造。为此,他非常煽情地进行鼓动:“人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是安逸闲适的邀请,而是危险和困难的召唤;人类本身是出类拔萃的,决不是寻欢作乐的动物,也不是注定只会享受自然环境供他使用的东西。人就像狗和马一样,与其说喜欢所谓的享乐,不如说会按天性行事。处在安逸和富足中却垂头丧气,遇到似乎要危及自身存在的警报时则精神振奋”{22}。弗格森还启蒙民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幸福是自己用双手创造出来的,用他的话说,“在某种程度上,人不仅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而且还是自身躯体的创造者,并且自有人类以来,就注定要去创造,去奋斗”{23}。
三、市民社会的困境与出路
作为当时深邃的启蒙思想家,弗格森不仅着力凸显了市民社会相对于国家的基础性地位,热情讴歌了市民社会之自利、竞争、奋斗、协作等新风貌;而且在现代市民社会生发之初就敏锐地意识到其潜在的问题与危机。一般认为,在这一论题上,休谟最为乐观,福布斯曾断言:休谟对“风俗与道德的腐败”、“分工的危害”均不以为然,“在休谟那里,也很难挖掘出‘异化’理论”{24};即使是在公民人文主义方面极为着力的波考克看来,休谟没有沉溺在对商业社会悲观的习气之中{25}。亚当・斯密的思想倾向较为复杂,学界争论也比较多,但基本上都认为尽管其在《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均对当时工商业的阴暗面如分工的异化、情感的异化等有所批判,但对自由竞争的商业文明基本上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弗格森被认为立场最为悲观,其对商业社会中分工的异化、德性的腐化、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最为忧心忡忡。
第一,分工的异化。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以工商业为载体的现代市民社会有着精细化与多样化的劳动分工。对于劳动分工,弗格森一方面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商业的进步只不过是手工艺术的继续分工”,并绘声绘色地描述分工的功效:艺术家发现他越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任何工作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产品就会越完美,而且产量也会越多。制造商发现如果工人分工越细,个件上雇的工人越多,花销就越少,获利就越多。消费者同样也要求每一种商品的做工会比那些雇来要一心多用的工人生产的商品更完美。{26}另一方面,他在专业化的分工中看到了很多问题:“在商业国家里,人们发现一个人只要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就够了”,“艺术国家的成员除了本行以外,对人类事务一无所知”,“制造业最繁荣昌盛的地方的人们最不注重思考,而且不花气力去想象,只是把车间看成是一台由人做零部件的发动机”{27}。从这些简短的话语中,我们能体悟到对于分工弗格森有这样两个层面的忧虑:一是,专业化的分工会导致普通劳动者的技能、知识、能力的单一性与片面性,从而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二是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不可避免地会强化职业分工,从而导致不同社会身份的固化。而后者是弗格森最为惋惜与痛恨的,譬如他对“政治家”与“公民―战士”、“政治家”与“军事家”之间的分工愤怒不已、耿耿于怀:“将造就公民的艺术和造就政治家的艺术区别开来,将制定政策和进行战争的艺术区别开来,无异于试图分解人类性格、摧毁我们恰恰试图改进的艺术。有了这种分工,我们事实上剥夺了保证自由民族安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为防御外敌入侵做好了准备。但是,这种防御可能导致篡权行为,而且国内也有成立军政府的危险”{28}。
第二,财富与德性的腐化。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弗格森也并不认为财富与德性是对立的,也充分肯定“商业包含了每一种可能营利的技巧,……是国家的伟大目标,人类研究的主要对象”{29},甚至还反对将两者对立的态度与政策,“一些关注公益事业的人们只想到人口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另外一些人或许是担心腐化堕落,只想到如何保持民族美德。人类社会对这两者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是出于谬误,人们把这两者对立了起来”{30}。然而,弗格森又深感追求财富的欲望天然地具有腐蚀德性的倾向,它致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私利上而非德性上,“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容易就会走向腐化堕落,因为它们把财富看成是显赫地位的基础,而这种财富又不是靠个人的高尚和美德来维持的,还因为它们所关注的焦点是私利,认为私利是通向引人瞩目的地位和荣誉的道路”{31}。在弗格森看来,这种没有德性支撑的财富狂热或者财富崇拜容易将人引向感官享乐主义、物欲主义的深渊。他指出,“感官的需求是人类生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如果把感官享乐看成是构成幸福的主体部分,这在思想上将是个错误,在行动上将是个更大的错误”{32}。
第三,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较之于古代社会,现代社会中人们日渐自由与独立。对此,弗格森也认为这是社会的重大进步。然而,他又敏感地意识到:当个体将自我作为生活的主轴、将“公事”委托给“公仆”后,很可能就会出现政治冷漠、政治参与淡薄、公共精神缺失,特别是当公民只有追求自我利益的“私心”而丢弃“公心”的话,政治奴役就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我们一心只想着我们牲口的繁殖,因而我们就看不到牲畜棚和草原以外的东西了。我们忘了少数人往往能让多数人成为自己的猎物。我们忘了对穷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富人的金库更具有诱惑力了。我们忘了要为自由付出代价时,胜利者的沉重的利剑就会失衡,插入相反的秤盘”{33}。
那么如何走出商业社会中潜在的诸如此类的种种困境呢?与卢梭建构“公意”的共同体、马克思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思路取向不同,在弗格森看来,要治疗现代性的病,要摒弃那种在享受安逸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中所沾染的“脂粉气”,要改变那种将人异化为机器上的零部件的车间,必须回返到古典传统中去,重拾勇敢、爱国、政治参与等古典公民美德。
尽管弗格森曾宣称“聪明、勇敢、富于爱心构成了人类完美的天性”{34},但如果要让他将其所心仪的德目表排一下座次的话,“勇敢”无疑是第一位的。对勇敢、勇气及其重要体现的奋斗、竞争、尚武精神的推崇,是他的德性伦理中最醒目之处。与前所述,弗格森认为这种德性根源于人之“争斗与分歧的天性”,并由此展开了对这类德性一连串的赞歌:“社会的竞争和自由民的煽动是政治生活和人类的基本动力”、“竞争是点燃美德的火炬”{35},“一个朝气蓬勃的人的习惯是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在享受安逸中形成的。洞察力和智慧是阅历的结果,而不是在退隐和休闲中吸取的教训”{36}。
在弗格森所推崇的德目表之中,“爱国”是又一重要美德。在弗格森看来,国民的幸福存在于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中,当共同体受到最大程度的热爱,其成员的个人焦虑会得到减轻,其成员与公众相关的才能也能得到发挥,“人的理智与心灵在履行社会义务和操持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可得到最好的培养”;因而,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将国家看作是“全体国民的父亲”,积极为其服务,以其利益为最高利益。{37}这样的爱国情怀是典型的共同体主义的,是他人性观的自然流露,他将人看做是“整体的一分子,一个组织或一部机器的一部分”{38},并认为热心追求整体的利益既是人们行为的最高目标,也是行为的崇高准则。对爱国德性之器重,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弗格森对市民社会之中人们公共精神缺失的强烈不满,他经常谴责人们普遍对国家目标漠不关心、“沉迷于孤独的消遣,或者培养出一种他们喜欢称之为爱好的行当,诸如对园艺、建筑、绘画或音乐的爱好”{39},同时又“惟利是图”和“见钱眼开”,逃避对国家的积极责任。
在弗格森的德性伦理话语中,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且也是公民的政治与道德义务,并被纳入到德性规范之中。弗格森强调“参与”的德性,从根本上说,主要缘由有这样两点:一是对权力的不信任。在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弗格森最推崇社会秩序的自生自发,激烈反对理性狂热与政治干预。他告诫人们:“政治制度也容不得轻信。尽管它们看上去不为人们的意志所左右,也无须接受人们的仲裁,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依赖它们来保存自由。”二是与他的积极自由观紧密相关:“自由是每个人都必须随时自我维护的权利”、“人们是否有资格享有这一福祉只是取决于能否使他们理解自己的权利,能否使他们尊重人类的正当的权利要求;取决于他们本身是否愿意承担管理国家和国防的重任,是否愿意投身于自由人的事业,而不耽于怠惰或者耽于用屈从和恐惧换取安全感的虚妄的希望。”基于此,他反复告诫人们不要沦落为陶工手中的泥土由君主来塑造。{40}弗格森对政治参与的浓郁情结,无论是前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还是后来者阿伦特都望尘莫及。
四、结 语
弗格森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道德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并在欧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对其理论面相的解读却是复杂多样甚至相互抵牾,譬如:哈耶克因推崇其“无意识后果说”与自生自发的秩序观,将其定位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人物;在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当代复兴中,弗格森被看做是公民人文主义传统中“最马基雅维里主义”、“最后一位新罗马主义者”{41};而弗格森对古典公民美德与政治参与的“怀旧”,使他又常常被划入社群主义的理论阵营。诚然,在一些深具原创性的思想大家们那里,思想面相常常是复杂而多维的,但如果呈现出极其矛盾之时,那就需要去反思是否存在问题。具体到弗格森而言,笔者认为无论在理解方式上还是对思想本身的解读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前者,那些试图将其或置于自由主义或纳入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下的研究方式虽然很时髦但很有问题,因为在弗格森所生活的18世纪,这些“主义”谱系根本未成形,用它们来界定弗格森的思想显然是不当的。对于后者,笔者认为当下对弗格森启蒙思想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在阐释方面相当片面,甚至有片面取己所需的问题,哈耶克这样,麦金太尔亦然。而其中最为要害的问题是没有抓住弗格森启蒙思想的核心关切,即对市民社会的启蒙及其现代性反思。如果充分洞悉其对市民社会的深层关怀,弗格森的思想取向不仅不存在所谓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的理论张力乃至矛盾,反而是一严密的思想体系:从人性之“自我保存的天性”出发,势必诉诸有助于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市场机制,势必认同“私利较之国家的精心安排更能保护商业和繁荣”{42};从人性之“联盟的天性”出发,势必认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势必告诫人们不能只有“私心”还应有“公心”;从人性之“争斗和分歧的天性”出发,势必提醒人们勇敢、奋斗、积极参与的古典美德不可丢弃。由此更进一步地推而论之,人性是多样的、人的需要是多元的,财富、自由、德性等对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只论及某一方面,我们就或多或少偏离了人性本身,也就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民社会本身。
在现实层面,弗格森的问题意识与伦理关怀,对于当下我们积极培育公民社会亦具有很大的启迪与警示价值。正如马克思所刻画的,在现代社会中,人有“公人”与“私人”这两种不同面相”{43},由于人们较为关注自我利益与私人生活,公民的公共角色不可避免地呈现为“消极公民”、“半公民”的态势,政治参与的范围往往就仅限于定期选举,有的甚至连“投票人”的角色都不愿担当,以致现代西方社会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公民“私人化”的症状。由此观之,弗格森对爱国情怀、政治参与的积极强调是现代市民社会中日益严重的政治冷漠的很好解毒剂。基于此,最近有的学者撰文指出:“弗格森的警告发人深省:自由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民族精神的萎靡。而每一种体制的存续都有赖于个人活力,一个国家往往由于国民的邪恶而衰亡。精神萎靡可能导致的政治奴役,是最值得戒备的一种文明病。弗格森阐扬自由的德性,预言商业时代私人自由的扩张可能导致断送自由的公共性危机,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深刻的忧患意识”{44}。
注 释: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页。
②{15}{19}{37}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田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2页,第41页,第41-44页,第141页。
③{16}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p119,pp.20.
④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⑤⑥⑦⑩{11}{12}{13}{14}{17}{18}{20}{21}{22}{23}{26}{27}{28}{29}{30}{31}{32}{33}{34}{35}{36}{38}{39}{40}{42}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第160页,第157页,第180页,第11页,第11页,第17页,第21页,第14页,第17页,第62-62页,第4页,第49页,第7页,第199-200页,第201页,第254页,第61页,第162页,第281页,第47页,第162页,第261页,第67页,第282页,第63页,第62页,第293-294页,第160页。
⑧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67页。
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2页。
{24}Duncan Forbes: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p.308.
{25}J. G. A. 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pp.497.
{41}Fania Oz-Salzberger: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n Alexander Broadie(ed.),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293.
篇4
关键词:李白;诗歌;道家思想
作者简介:王倩,内蒙古乌海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第二作者周仁富,贵州水城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8)-23-073-01
道家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哲学体系,道家的基本思想表达了我国先民对天地人的简单的唯心理解。后来,道家渐渐地吸收了来自儒家和佛家等各方哲学的理论与思想,逐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家。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有道家的内容,如下: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这首诗作于李白三十多岁的时候,那时他第一次上京在朝中寻找差事受挫,后来他寄怀于山水,去太白山游玩了一番。不过,在这里也可以说:李白的这种道家思想是暂时性的,每当他在现实生活中有任何不如意的地方,他都借用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宣泄情绪。过后,深入骨髓的儒家入世思想又占据了他心灵上的高地,他便又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做官出仕的可能。
这首诗分三个部分,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太白山的巍峨景象,“邈尔与世绝”一句已经透露出了诗人倾慕这样与世隔绝的高山,想像这高山一样绝世独立。中间写自己看到了一个仙人,仙人传授了自己“炼药说”。最后一句说明了自己的心境,永远不和你们这些凡人同伍。牢骚愤懑之情溢出纸外,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企求在虚幻世界里能够得到解脱。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这首诗也是李白清高自诩的诗歌。“紫霞客”即指“仙”,因为“紫霞”本指紫色的云霞,“仙”会乘云踏雾来去,进养内丹,修炼长生之道,所以“紫霞客”平时也代指“仙”。李白的诗中的此类“仙”不是代指自己,而是代指自己的伯乐。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平时的凡人肉眼凡胎岂能认识“紫霞仙”呢,他们从不因声色沉迷动心,放下自己的修行。李白此时已经认识到了道家只是向上走的一张皮囊,他在诗中积极地运用道家的词汇,用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华美的内在,而不是只看重那些有着虚伪的外表的人。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这首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表达爱慕之情的诗歌,当中的青鸟是道家中的形象。
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上面说汉武帝时,一天有一青鸟从西方至飞上大殿,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意思吗,东方朔回答说是西王母要来了,没过一会儿,西王母到了,左右各有一只青鸟侍奉身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鸟相当于是西王母的使者,向汉武帝他们传达西王母即将来到的消息。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
这首诗写一种相逢情形。“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李白说自己拜谒过皇帝之后离开皇宫。“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谁家的貌美女子坐着宝马香车,仿佛神仙一样。“疑从天上来”,这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李白的一个惯用写法,他特别喜欢“天上来”这个词,因为他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天上来的,最终也要回到天上去,看到佳人,便也疑惑她是不是也是从天上来的。“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是把佳人比作云中的月亮,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月亮,遇到佳人,就把人家也比作月亮。但是,这场艳遇在李白的笔下却显得十分偶然。“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李白感到很伤心,见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遇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应该也不单纯的指代男女之情,李白心中的郁郁之情,应该会找着任何一个缝隙喷薄而出,他也熟知屈原的香草美人那一套,甚至有时候将自己也与屈原比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白的失志之意,而这个美人,他只见了一面,就再也没有相亲过。
综上所述,李白的道家思想是披在他自己儒家思想上的一层外衣,李白想借着道教入仕,对道教知识也掌握得很全面,但是他的思想本质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索李白的道家外衣,一定不能忽略李白的儒家实质,这样才不会对大诗人形成误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白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和李白的诗作中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安旗.李白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2]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3]安旗等.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0.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篇5
陈新亮(1970.3-),男,汉族,河北怀来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公共管理硕士,社会科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摘要:时空观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理论的变革往往伴随着新时空观的诞生。在牛顿力学体系中产生的绝对时空观使人们的思维机械化,世间一切皆在做机械运动。20世纪初,相对论诞生于世,从而赋予了时间和空间以崭新的概念,改变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的,时间、空间和物质密不可分,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相对论革新了旧的牛顿时空观,对科学和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先论述前爱因斯坦的牛顿绝对时空观,再阐述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理论的变革,进而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变革时空观对科学和哲学的意义。
关键词:时空观;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相对论
时空观,顾名思义,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构成了哲学上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20世纪初发生了现代物理学革命,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彻底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与物质以及物质运动的关系,引起了时空学说的一次重大变革,形成了新的时空观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引起时空观变革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对此问题应当有个简明、清晰的系统阐述。本文预从介绍前爱因斯坦的时空观,重点介绍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入手,进而阐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变革时空观的内容和意义。
一、对爱因斯坦时空观的概述
从古至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科学上和哲学上的一个大的课题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人们总是在问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古往今来为宙,上下四方为宇。显而易见,在这里,“宙”指的是时间,即过去、当今和未来以及白天与黑夜的更替、春夏秋冬的更迭,而这种时间的观念来自于平日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经验的直觉。“宇”则指的是空间,即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在西方,许多先哲也思考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一)时空观概述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和时间是没有物质的时空,柏拉图则认为时间是在存在之外的。对时间和空间形成系统认识的人,最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时间是描述“运动”的“数”,他指出:“变化总是或快或慢,而时间没有快慢。因为快慢是用时间确定的:所谓快就是时间短而变化大,所谓慢就是时间长而变化小;而时间不能用时间确定,也不用运动变化中已达到的量或已达到的质来确定。”[1] 由此可见时间不是运动,而是描述运动的数。亚里士多德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具有关键的作用,每个物体都有各自的天然位置,只要没有阻挡,它们都会到达各自的天然位置。[2] 在当时教会统治人们思想的社会背景下以及当时的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加之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符合人们当时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以至于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对人们的思维造成了很长时间的影响。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彻底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到17世纪,伽利略提出了力学相对性原理,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才被伽利略用明确的语言和简单的物理现象所批驳。紧随其后,牛顿提出了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之后,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意识是人类的先天直观形式,而不是从感觉经验中得来的。当然,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性质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次上,关于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思考也不只是哲学家所专有的事情。在科学层次上,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时间和空间的属性,法国科学家彭加勒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先天的,而是为了某种目的约定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主要革新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因此重点介绍一下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
(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了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人的科学成就,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并且给他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入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创立了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
牛顿为何要引入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牛顿所定义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想要弄清这些问题就要从牛顿所建立的经典力学说起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改变是经典力学讨论的主要对象,而万事万物的运动又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3] 一切运动都是物体本身位置的变化,这样看来位置就用到了空间的含义,变化则用到了速度,也就是用到了时间的含义,所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必定要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然而,描述机械运动又必然不能离开参照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参照系都适用于牛顿定律,我们常常把适用于牛顿定律的参照系称之为惯性参照系。那么惯性参照系到底是什么呢,牛顿经典力学本身的理论框架也不能对此给出确切的说明。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顿便引入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牛顿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道:“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4] 这里的时间,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比拟成永远流逝着的水,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根无限延长的线,无论哪样,它都与周围的任何环境无关;而这里的空间,我们也可以把它形象地比拟成一个与任何特殊物质无关的、能够容纳万事万物的、静止的大容器。
牛顿把自己定义的这样的时间和空间称为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由此便形成了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对于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同时性是绝对的
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中,同时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在不同地方发生的两件事情,如果对一个惯性参照系来说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无论对其它任何惯性参照系来说必定都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对准过的两个钟表,不管把它们放在任何不同的地方,无论它们是否有相对运动产生,钟表总是同步的。在这个方面上,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似乎是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的。
2.时间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绝对的
在这里,时间是绝对的指的是时间间隔的绝对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房间的时钟走了十分钟,那么世界上任何时钟都走了十分钟,无论它们在何种运动状态下。而空间也是绝对的指的是空间距离的绝对性。比如说,一根笔的长度,当以某一个参照系测量它是十厘米时,那么从别的参照系测量它时,它也是十厘米,而与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
3.时间和空间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并且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
按照牛顿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时间和空间各不相关,而且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性,这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只是单独的存在,这种存在不受周围任何事物的影响。
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和绝对空间观是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的,并且适用于当时的科学实验,因而人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观点。随着科学的进步,到19世纪末,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发展起来,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显现出它自身的局限性,牛顿绝对时空观只适用于物体在宏观低速下的运动规律,而对于在微观高速下的运动则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相对论出现在人们眼前。爱因斯坦相对论革新了牛顿的时空理论,创建了新的时空学说。
二、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观的变革
历史上每一次新的时空理论的产生总是离不开科学的发展。19世纪末,当时的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正在他们展望物理学的美好前景时,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上却被两朵乌云所笼罩,即“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由此爆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爱因斯坦曾说“相对论同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5]。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的是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组成。而新的时空观正是以相对论为理论依据的,它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影响,彼此不可分离,形成一个四维时空统一体,时间和空间受物质及其运动的影响。从某些方面来说,新的时空理论也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狭义相对论告诉了人们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密切关系,而广义相对论又进一步告诉了人们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与物质本身的存在及其分布密不可分。[6]
(一) 狭义相对论对时空理论的革新
自从光的波动说复活以来,物理学家们开始对“以太”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后来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彻底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但是这种结果却使更多的物理学家困惑不解。为了更好的解决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困惑,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放弃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概念,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这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宣告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从而形成了新的爱因斯坦时空观。
为了更好的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时空观作了哪些方面的革新,也就是爱因斯坦新的时空观是怎样的,我们首先要来说明一下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因为这两个原理是狭义相对论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假设。光速不变原理,指的是不论光的观察者运动与否,光速在真空中都是一样的、不变的,即都是一个常数c;相对性原理,指的是自然规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是一样的、不变的。[7] 只要抛弃牛顿绝对时间的概念,这两条基本原理就能够彼此相容,这样两个惯性参照系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变换就满足洛仑兹变换。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时空理论的革新以及爱因斯坦时空的重要性质就包含在这个变换中,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同时性是相对的
依照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认为不同地方的两件事情,在某一惯性参照系中来看,它们是同时发生的,然而相对于这一惯性参照系运动的其它任一惯性参照系来看,它们就不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同时性是相对的,时间与物质运动有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在同一个地点或者说是同一个点的两个事件,其同时性就是绝对的,与参照系的运动和选择无关。
2. 时间是相对的,空间也是相对的
与牛顿的时空理论不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时间间隔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某一个过程中延续的时间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所测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由同时性是相对的自然而然推导出的结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便是大家熟知的运动的时钟会变慢,即时间延缓效应,它主要说的是对于每一位观察者来说,都有他们自己的时间测度,如果在天空中有一个高速飞驰的时钟,那么它对于地面上静止不动的观察者而言,钟的时间走的慢了,并且时钟飞驰运动得速度越快,钟的时间走得就越慢,这就反映了时间是相对的。
空间也不是牛顿时空理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相对的,长度的相对性就证明了空间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同样的一把尺子,根据所选择的惯性参照系,它们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假如A尺子是运动的,速度近于光速时,那么B尺子就会看到A尺子缩短了。[8] 这就是著名的运动的尺子要缩短,即空间收缩效应。这个效应表示空间的大小是相对的。
这两个时间和空间效应都是相对论的一种效应,它主要归结于时间和空间所具有的基本属性,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效应又是很难被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所理解的,因为这些效应都是在速度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我们通常生活在低速运动中。
3. 时间和空间是紧密相联的,并且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
在牛顿绝对时空观中,时间均匀流逝,不受任何外在环境影响,空间则是个与任何事物无关的、静止不动的容器。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时空学说认为时间和空间不能各自独立存在,时间与空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物体的长宽高表明它的空间,可却是以时间为尺度的;太阳所在位置的不同则表明时间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更是不可分开的,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要通过物质运动表现出来。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连续,空间则是物质运动的延伸。离开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毫无意义的。
(二)广义相对论对时空理论的革新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创建,引发了时空理论的变革,但他随之发现这种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不相容的,于是,他又开始研究引力问题。1916年,爱因斯坦以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把引力看成一个弯曲的时空,而不再把引力看成是一种力。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构成了广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等效原理说的是,一个运动在含有引力场的惯性系中和在加速度系统中是完全相同的,即存在引力场的惯性系等效于加速度的非惯性系;广义协变原理是把相对性原理从惯性系推广到了非惯性系,即在任何参照系中,自然界的规律都是相同的,与我们所选择的参照系无关。
依据广义相对论,空间是一个服从黎曼几何的弯曲空间,空间弯曲的程度取决于物质本身在空间的分布。物质分布越密集的地方,引力场的强度就越大,时空弯曲得也就越厉害。因而,广义相对论告诉人们,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是紧密相关的。“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9]。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息息相关,时间、空间和物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广义相对论对时空理论所作的进一步变革。
总之,爱因斯坦相对论革新了旧的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建立起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是时空理论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正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系,它的时空背景是欧几里得的平直时空,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使人们认识到时空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时空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时空和物质运动也是密不可分的;而广义相对论则适用于一切参考系,它的时空背景是黎曼几何的弯曲空间,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还与物质本身的分布有关,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从而说明了时间—空间与物质的统一性。无论怎样,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引起的时空观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
三、爱因斯坦相对论变革时空观的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史上,那是一个既光明又黑暗的时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时期,却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现代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使之成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10] 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理论所作的变革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日后,都对科学和哲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意义巨大。
(一)在科学上,推动了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时空观的变革与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性质的认识,而每一次时空理论的新变革又都是物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主要标志。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观所作的变革无疑是巨大的,它推进了现代物理学革命,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1] 可以说,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的出现是世纪之交中的创举之一。
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中,不仅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还赋予了质量和能量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含义。质量并不是绝对不变的,物体在运动速度近于光速时,质量就会接近无穷大;质能关系式则告诉人们质量和能量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质能统一体,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就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新天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时空观使人们开始对宇宙时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关于天文学中时空理论的一次大变革。所有这些变革都毫无疑问的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在哲学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理论的变革不只是对物理学和科学有重大意义,并且在哲学方面也具有无法比拟的影响,可以说,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本身就具有哲学的意味。
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客观存在是绝对的,但同时又是相对的。物质本身以及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任意一方谈论彼此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说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揭示了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时空与物质关系的认识,从而有力的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中把时间和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时空观。[12] 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观的变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观的变革还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爱因斯坦曾说:“世界上可能只有12个人能够看懂相对论,但是世界上却有几十亿人借此明白没有什么是绝对的”[13]。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对于同样的一个事物,如果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要用相对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能用绝对的眼光来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存在的,它们都是相对存在的。“长”相对于“短”而存在,“大”则是相对于“小”而言的。因此,我们不能再用牛顿绝对时空观中的机械思维来思考问题,而要以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所揭示的哲学思维来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爱因斯坦相对论变革时空观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观的变革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不一样的时空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是牛顿所描述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世界,在这里我们要学会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它。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取代旧的牛顿时空观,不管是在科学上还是哲学上都是时空理论的一次巨大的变革。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当然也就不存在绝对真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产生新的时空观,使时空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作者单位:1. 天津大学;2. 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张竹明/译.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
[2]邹敏.爱因斯坦时空观的哲学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爱因斯坦(美),杨润殷/译.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4]牛顿,王克迪/译.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3.
[5]徐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第一卷156.
[6]乐传新.相对论时空观新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04):25-27.
[7]李升.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时空观变革的哲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01):85-90.
[8]郑庆璋,崔世治.相对论与时空[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1.
[9]王鸿生.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8.
[10]李醒民.激动人心的年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0-45.
[11]关小蓉.时空观的三次变革及其产生的影响[J].玉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03):44-47.
篇6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内涵
(一)“F实的个人”的社会属性
众所周知,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不存在人,也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因此,人的社会性是整个自然的前提条件的形成和物质上的支持。马克思曾经说过:“黑人就是黑人,只是在社会关系中他被人们当作一个奴隶的存在。”“现实的个人”在社会中的性质完全取决于其在社会实践体系中的社会功能。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关系,其只能作为一个人,却不能成为“社会的一个人”。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道理,刚出生的狼崽因为不具备社会意识,只会学习狼叫,却不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实中的个人谁也不能从社会这个集体中脱离出去。社会生产和人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人要想更好地生存,就必须不断进行实践生产活动,这样在生产中才形成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现实的个人”的历史属性
在学说当中,他认为历史自身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抽象而独立的存在物,历史是现实的历史本身。因此,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当中,他认为历史的主体必须是现实个人,历史的发展研究前提条件必须从历史本身出发。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形成的,其不是一个抽象、固定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充分体现为现实个人的历史。就像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有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都不能摆脱显示个体的存在。
二、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启示意义
(一)明确人民主体地位
要想做到清晰明确人民主体地位,我国政府部门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中,其给人们带来的核心启示意义就是要加强对社会群体关系的研究,注重社会民生问题的发展,真正关注人民的主体地位。国家在政策方针的制定上都要围绕现实个人展开,所以,我国在大力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凸显人民的主置,高度重视基层人民群众,从广大群众的立场出发,群众路线是党开展各项实践工作的根本方法。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社会民众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丰富发展群众正确的观点言论,让民众共同参与到国家建设当中,从而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推动整个国家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此外,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现实条件的具备,比如提高社会生产力,科学合理地去处理人在生产活动中与客观规律关系的主导地位,要最大程度实践人的自由化发展,体现出社会人道主义,从民众的需求出发。
(二)满足社会生活需求
社会的发展是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创造的前提就是个体实践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因此,国家的建设发展必须尽量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大力建设生活物质文明社会,改善民生问题。人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过程中,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存在,要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在物质生产实践的交流,根据他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建设物质生产生活。
此外,国家还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与现实生活语言文化、精神文明文化交织在一起。“人的本质就是与现实社会相接触,所以谁创造历史过程的积极性,就要实现其与社会相接触,实践生产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社会性质”,国家政府部门要想实现社会民众的解放,就必须大力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保障民众群体思想的先进性和开放性,确保他们能够公平享受到自身创造的利益财富。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个性意识;“五四新诗”;革新;自我价值;情感价值
一、“美国精神”与个性意识的觉醒
个性意识是“美国精神”的表现特征之一,他隐含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之中,而在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国家,个性意识受到压抑是普遍的事实。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礼法制度的国家,在伦理纲常和宗法制度的约束下个性意识是不被允许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草民百姓大体都是如此。封建礼教的森严规范中,任何的个和个性意识即使“发乎情”也必须接受“止乎礼仪”规范的安全审查。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着无数个例子。如的《老鸦》中,作者把“我”比喻成“老鸦”,暗示个性意识在“人家屋角上”受到的排斥。还有周作人的《小河》中,作者用“一条小河”来指代“个体思想”,叙述了小河经过的地方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由于“农夫”用锄筑起了一道堰,小河只能在堰前乱转,最后堰不仅没有被拆除,反而由“土堰”变成了“石堰”,充分体现了个性意识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下受到的约束。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个性意识受到不断强化是集体意识的制约。群体意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而儒家文化同样也在教化人们注重“群体”,就以自古传下来的谚语中也能看出中国人的这种群体心理。人们的意识中个性以及个人利益都应该从所谓的更高、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家族、国家利益。这种群体认知在从平等方面是值得赞扬的,但人人平等的背后却忽视和压抑了个性意识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从本质上就存在着差异,徐行言先生就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提过:“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出现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正以民为本的群己思想。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群体原则却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创造活力的实现。有了这种思想和意识的教化,人们也无法跳出这个“文化圈”去寻找自我以及自己的个性意识。直到出现了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他们漂洋过海,负笈求学,本质上是为了要学习外国人的知识来富强自己的国家,他们勇敢的走出国门也是值得学习的。从小身处的环境一下子改变了,变成一个周边充斥着自由、个性气息的环境,他们的思想就像囚禁在鸟笼里的囚鸟获得了自由一样,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天空。这样,他们的思想慢慢开始改变,同时也把他们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自我和个人意识挖掘出来了,他们渴望的自由得到了实现,他们的种种被压抑着的感情开始觉醒。与此同时,他们也认识到自己国家的文化已经开始不适应时代进步的潮流。而想得到意想之中改革的效果,需要所有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冲破固有的“牢笼”。因此,“新诗”的出现是有必要的。
二、自我价值的歌颂
个性意识要得到解放,首先应该要对“自我”进行肯定,而个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宣扬是五四“新诗”的显著特色。五四时期“个性、自我”的最佳写照就是沈尹默的《月夜》。评价这首诗就说:“就如《新青年》四卷一号所登沈尹默先生的《霜风呼呼的吹着》一首,几百年来哪有这种好事!老兄一笔抹煞,未免太不公平了。”废名也评价道:“这首诗不愧为新诗的第一首诗。”[1]
对于“自我”的歌颂,五四诗人中就莫过于郭沫若了,他的诗歌中最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自我的突现,当然,这种内容的体现对他受惠特曼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他自己也曾说过:“当我接近惠特曼《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起的那一年,个人的积郁,民族的积郁,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疯狂了。”[1]众所周知,“五四”时期,郭沫若的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的感情,为自由、人道、正义而战的叫喊,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想,反对一切对于个性的束缚,要求爱情自由的呼声,狂放不羁的性格,都与那时的时代精神合拍。因而,他的“抒写自我”的主张,恰好便于充分表现时代精神,便于表现他的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便于充分表现抒情诗主人公的个性。表现时代精神与表现自我,在当时的诗人郭沫若身上,是二而一的东西,是没有矛盾或较少矛盾的。
五四时期能体现“自我价值”的除了郭沫若的诗歌以外,前文中也提到以“自我”作为评价《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的标准。
自我价值的肯定也受到中国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制约,在古代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会受到社会强烈的抨击,因为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更高的群体利益,相应的也就没有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当时那种社会中,个性意识及自我的歌颂是不被允许的,而“新诗”就开创了先河,因此个人的情感价值也就开始宣扬。
三、个人情感价值的高扬
诗人写诗是要注重感情的,而中国文艺理论史上也是赞同诗人的情感的。但这些情感多是内敛、含蓄的,还有多为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而这样的感情是对个性价值的忽视,疏忽了诗人个人内心强烈情感的表达。先秦时代,情感问题受到各派思想家的关注,从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来看,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是在强调诗人的情感和“志”的结合。后来《毛诗大序》中进一步发展了从荀子《乐论》等以来的情志相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的“诗言志”。其中它肯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但又强调“吟咏情性”。除了强调“情”和“志”的统一外,它还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绝对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而《楚辞》中抒情言志观点也是认为无论情或志,都必须受“礼义”的约束,服从于“礼义”的规范。诗人情感倾注入诗歌是自然而然的,但必须以“礼义”为规则,这样无外乎让诗人把个人情感隐藏起来,由此,“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的手法一直在文坛上盛行。
到了五四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界也渐渐有了改变。“五四”作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改观了人们的思想,人们也逐渐重视个性、自我的价值。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是人的解放的时代,也是情感解放的时代,就从诗歌本体角度看,以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注重“诗的经验主义”,偏重写实和说理,强调人道主义。因此诗歌从以前的“礼义”制度中摆脱出来,越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强调情感价值的高扬。
情感价值得到更多的重视之余,诗人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诗人也创作了越来越多的爱情诗。五四时期的爱情诗开启了中国爱情诗歌的新局面,而且常常被解读为诗人对自由理想、个性解放的追求。就如汪静之《伊底眼》这首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浪漫无比的情愫,诗人大胆而丰富的爱情表现在诗中一目了然,既能体现出情感表现自我、个性存在的特性,又能看出情感是否定传统束缚的工具和武器。作者自己也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说:“有了爱情,我的一生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对人生有了最高的希望,我的生命力大大发扬,对一切都很有兴趣,都有使不完的劲,诗兴勃发,有爱情的动力,才能写诗,才有爱情诗。”[2]既有此情,方有此诗,这就是爱情诗诞生的逻辑与事实。
中国五四“新诗”已经走过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其获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就在轰动的五四新诗运动发生的同时,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也发生了一场同样声势浩大,同样影响深远的诗歌现代化运动——美国新诗运动。“美国精神”作为新诗运动的核心思想在文学界备受关注,它也通过各种如诗歌翻译和留学生出国留学等的渠道多多少少的对五四“新诗”产生了影响。在各自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的条件下,借助各种“外力”的推动,让诗歌更接近时代前进的步伐。个人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被宣扬的现代思想潮流的出现,在五四“新诗”中受到热捧,从新诗创作到新诗批评,这种思想都全程、全面、全方位地“参与”了中国新诗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对新诗的爆破、创造、重建工程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面貌和发展道路。
【注 释】
[1][2] 废名.沈尹默的新诗.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5.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66.2.
[6] 曾小逸.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篇8
关键词: 中庸思想; 教师迁移;变革
收稿日期:2006―01―11
作者简介: 1.齐永芹(1978―)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史研究。
2.骆鹏程(1979―)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3.邓凡茂(1976―)男,汉族,安徽蚌埠人,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一、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1.和谐统一
追求“统一”、“和谐”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内涵,“中”即人性物理所固有的适中状态,“庸”指人们行动之后所营造的和谐效果,恪守“中庸”的根本目的在于致“中和”。作为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的概念包括中、和两个方面,即执中以致和。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中,而且还要探讨和,并在认识上和行动中把“中”与“和”合成为一大完整的哲学范畴,使它们浑然一体。
2.随时而中
“随时而中”是贯彻中庸之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它既要求对事物“中”的标准时刻坚持,又要求人们能在顺应事物的动态发展中加以把握。中庸思想贵在善“权”,即视具体情形灵活运用“中庸”的原则、方法,不可呆板拘泥,否则就违背了“中庸”的本质精神。孟子说,“执中无权,就执一也。”善“权”是“中庸”思想活的灵魂。
二、对我国教师迁移机制的变革的审视
下面以中庸思想作为评判尺度,对当前我国教师迁移机制的变革加以分析。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已经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即地区内布朗运动式迁移和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所谓地区内布朗运动式迁移,是指中小学教师在自己所属的辖区内(一般是以县为单位,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不少地区是以乡、镇为单位),由所属辖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自己辖区内各地对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或其它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调配所产生的教师流动。之所以称这种迁移方式为布朗运动式迁移,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体的迁移运动,就像单个的分子运动一样,在微观层面其运动轨迹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从整个宏观层面来把握,即从该地区教师的群体迁移的可能性来把握,却又是可预测的。在这种地区内的布朗式迁移方式下,作为迁移者主体的教师本人却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没有真正行使,至少可以说没有充分行使迁移主体的权力。
所谓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是指中小学教师为了自身和家人的社会升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本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对教师的需求信息,在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加以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到其他地区应聘教师岗位并定居生活的迁移方式。之所以称这种教师的迁移方式为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是因为在这种迁移方式下,教师往往都是从农村迁往城市或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地区间的单向的迁移。而且作为教师个体的人,特别是优秀的教师个体,都是具备充分理性的人,这样落后地区的优秀教师为了更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相当的回报,而从四面八方拥向经济发达地区,拥向中心城市,犹如聚核一般。因此,我们把教师的这种迁移方式称为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
事实上,自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前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迁移绝大多数都属于地区内布朗运动式迁移。这与该时期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意识水平是相适应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迁移则多属于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这又是与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以及教师自身的意识觉醒的状况是相呼应的。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阶段两种迁移方式都体现了“随时而中”的中庸思想。然而,在第一阶段更多的是反映了各地区教育行政主管人员的“随时而中”的思维,并调和了本地区内各教育实施机构对师资需求的矛盾,力求实现本地区内对师资和谐统一的调配;而在第二阶段,则更多地是反映了教师个体“随时而中”的思维。一般地说,教师个体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或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立足脚以后往往就安居乐业了。需要强调的是,在第二阶段往往没有能够实现中庸思想中的“中和”内涵,没有能够调和矛盾以达到和谐统一的局面。因为跨地区单向聚核式迁移的直接后果是不良的:就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将面临优秀师资的严重匮乏,捉襟见肘;而就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教师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而使一部分原来的城市教师失业或转岗,这其中有一些能胜任教学任务,只不过在城市中没有竞争优势罢了。因此,这既激化了矛盾,又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三阶段,地区间多维网络返回式迁移。这种迁移是指中小学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在一定时期内到某地区,进行专项教学“充电”后,并返回原工作单位进行教学,并可能在另一时期到另外某一地区,再次进行其它专项教学“充电”,在充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后,并再次返回原工作单位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迁移方式。之所以称这种迁移方式为地区间多维网络返回式迁移,是因为在这种迁移方式下,就作为迁移主体的教师个体而言,其迁移是双向返回式的,既有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也有逆向而迁移的。因为是返回式的迁移,教师的主观上也是可以接受的。再就作为迁移主体的教师群体来说,他们的迁移全貌便是多维网络状的。在多维网络返回式迁移方式下,迁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迁移的真正目的在于博采众长,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并返回原地区或原单位从事教学,多做贡献。
目前,这第三阶段还处于萌芽阶段,有些内涵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我们要用中庸的思想善待之,处理之。因为这第三种迁移方式恰恰能够解决第二种迁移方式所带来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第三种迁移方式更符合中庸思想中的“致中和”内涵之要求。当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来看,要想在当前充分推广第三迁移方式还很难。我们还要坚持中庸思想之“随时而中”内涵的要求,因时、因势逐步去努力实践之,推广之,丰富之,不可过,也不可不及。
三、结语
“中庸”是我国一份优秀的古代思想文化遗产,它具备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意义。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在我国当代社会依然发挥积极效用的最真实地写照。当前,我们更要充分吸取“中庸”思想精髓,用它作为评判尺度,对我国教师迁移机制的变革做出全面的、正确的评价,以利于我们做出更合理、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进步的教育变革决策。
参考文献:
〔1〕罗祖基.论中和的形成及其发展为中庸的过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5,3.
〔2〕朱健刚.中庸思想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意义――兼论儒教文化的适应性转换〔J〕.求索,1996,1.
〔3〕商国君.“中庸”思想辨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4〕 张佩国等.中庸新议〔J〕.齐鲁学刊,1997,2.
篇9
2、完整歌词如下: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曾经为了爱而努力
曾经为了爱而逃避
逃避那熟悉的往事
逃避那陌生的你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
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
只有那熟悉的往事
只有那陌生的你
在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梦里
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记忆
在这个相聚又分手的年纪
总有些雨打风吹的痕迹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这是一片很寂寞的天
下着有些伤心的雨
这是一个很在乎的我
和一个无所谓的结局
再也不知道你的消息
再也不知道你的秘密
只有那熟悉的往事
只有那陌生的你
在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梦里
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记忆
在这个相聚又分手的年纪
总有些雨打风吹的痕迹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化作漫天相思的雨
为了那苍白的爱情的继续
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水
篇10
而我们很多初中思品教师过多地注重知识性而忽略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不仅不利于本学科思想品德的培养,也同时对知识的掌握过于枯燥。如果不紧紧把握学科性质和特点,势必会导致学科魅力丧失,使知识性也显得空洞和有说服力,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当前许多老师一味地追求中考成绩,使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成人化、世俗化、功利化,完全背离了课程的目标,其中考的结果也不见得有多好,甚至可能会更糟糕。反之,当一名品思教师首先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然后在教学中才会有说服力,从而达到品德培养与知识学习的完美结合,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也能在中考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我想就五个方面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谈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品教学的影响。
一、教师的真诚
这是教师人格魅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真诚也是现代教育所创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只有真诚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只有真诚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二、教师的激情
有个别老师上课时没有抑扬顿挫,一堂课下来语速一直一样,语调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这样讲课,老师自我知识水平再高,也教不出好学生。唯有教师的激情才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唯有教师的勤奋才能带动学生勤奋,用情要深!
三、重视教育公平
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第三方面内容,教育公平更能体现教师的伟大。
现在的中学校园里经常出现这样一幕。老师在讲台上拼命讲课,有几个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这几位学生最差的连小学毕业水平都达不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班与班之间竞争异常激烈,老师很难抽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这些学生补课。这几个学生成功的希望实在太渺茫,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于是,上课中经常出现听不懂学生在聊天的现象。
最后老师不得不妥协,与这几个学生约定只要他们不影响上课,在课堂上做什么都可以,并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后面,这几个学生很高兴地答应了,免去枯坐的痛苦,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于是,从此之后,课堂之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有趣的景象,教师与其他学生上课,这几个学生则在做着他们喜欢的事:看小说,漫画,做十字绣或干脆酣然入睡。大家似乎井水不犯河水,各得其所。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在于同等地对待同等的人,不同等地对待不同等的人。
这几个学生的价值其实没有受到同样的尊重,他们的权利没有享有,成了教师交易的牺牲品。
实际教学中,我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至少我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斗志。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如果班中有一个,甚至出现多个学生掉队,不学习,势必会影响整个班的斗志,乃至整个班的课堂纪律的管理和教学效果。
这么多年下来,我带的班没有一个学生中考成绩不及格。
充分重视教育公平是教师人格魅力实现的基石,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一个希望,赋于学生一生的斗志都离不开教师人格魅力中重视公平的这一块基石。
四、教师的魄力和大气
我认为教师的魄力和大气是教师人格魅力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师实现思品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一个有魄力、大气的思品教师势必会在学生中树立很高的威望,从而使教学有说服力、可信度。
要么不做,决定去做就要做最好的,这是许多教师教育教学中经常提到的一种观点,我也非常相信这一句话。
我曾临时代过一个全年级最差的班,刚接手时发现学生听我的课还是比较认真。我大胆地在全班学生面前讲,凭你们这般认真劲,郑老师一定会把全班成绩上升到全年级前3名。结果一学期下来果然考到了年级前3名。作为一名教师要敢说敢做,当然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动不动说把他开除,初中学生你能开除得了吗,最终做不到,反而会使自己在学生面前大失威信。
这使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威信大振,使我的话成了学生的真理,使我的事没有人会不支持,班级的学习成绩也可想而知。给自己班级梦想一个高度,梦想就会给它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讲到大气,我发现有许多老师遇事就抱怨,团结互助意识弱,缺少大气。一位大气的教师应有正气、和气、底气。大气的教师是智慧教师,是幸福教师。
作为一名大气的教师,在生活上不能斤斤计较。现在许多学生都有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了杜绝学生带手机,我说以后全班同学随时可用我的手机联系家人,我的手机就是全体同学的公用电话。学生非常开心,经常借用我的手机。这样就杜绝了学生带手机,更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大气,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当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尊重学生的艺术
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尊重学生的艺术是具体的实际可操作的,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肯定有一套尊重学生的艺术和方法。
1.我会让差生经常做一些事情,比如下课后拿本子,学生可开心了,得到了尊重,感觉是无比的荣耀。
2.有时上课时要默写几道题。我会让个别默写有进步的差生批改,他们不仅能自己默写非常出色,而且批改也是非常认真。
3.可是我们经常会说有几位学生默写怎么默也默不出。
4.善待差生,差生有问题来问一定要耐心,不能给他一点压力。
总之,教师人格魅力对思品教学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思品教师首先不能忘记的最主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当你拥有了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知识教育就能迎而解,而且这种教育和教学具有持久性、高效性、增长性。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