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还珠格格剧本范文
时间:2023-03-17 20:1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还珠格格剧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新还珠格格》,观众首先的疑问是,旧版《还珠格格》影响犹在,且剧中主演仍活跃于公众视线,为什么间隔不久又要重拍?
琼瑶在博客中透露,在经历了两年苦闷生活的煎熬后,在2009年71岁之际,她顿悟要“把快乐带给每个人,也带给自己”,而在琼瑶笔下众多人物中,快乐的小燕子最能让她忘记所有烦恼。由此,重拍《还珠格格》提上日程。琼瑶表示,如果重写《还珠格格》,她会写得更加细腻,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把当时的错误纠正一下。
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的友谊攻势以及倾卫视全部资源支持的许诺下,《新还珠格格》最终选择与湖南卫视合作。
有老版《还珠格格》的光环,《新还珠格格》从剧本创作开始就引人瞩目,之后选角、拍摄、制作、播出等环节都话题不断。湖南卫视专门推出综艺节目《芒果训练营》为《新还珠格格》挑选演员、特训才艺。琼瑶为了这部剧还特意开设博客,不时贴出剧照与大家分享,感慨自己“从来没有为一部戏付出这么多的热情,也从来没有这么‘拼命’过。”
对于《新还珠格格》的创作,琼瑶的本意是把以前的三部“整合”,再“浓缩”一下,但开始写作后才发现“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新戏越写越多。”最终,成片后的《新还珠格格》仅保留了老版的精华部分,新故事多达百分之七十,形成了一部“有旧还珠的灵魂,有新还珠的血肉”的全新电视剧。
十多年前,《还珠格格》播出时,湖南卫视一家独大,小燕子瞬间深入人心。十多年后,虽然翻拍经典屡遭诟病,但媒体平台已迅捷多元,观众口味也丰富多样,纵使《新还珠格格》中评、差评不断,但在各种包装、推广、运营之下,《新还珠格格》仍不失为一桩多方共赢的好生意。
“一台七网”的复合传播
《新还珠格格》的播出平台最早考虑的是“一个卫视独播,一个网络独播”,也就是湖南卫视+搜狐视频的台网联动模式,也正因如此,搜狐视频花3000万购得《新还珠格格》新媒体独家版权的消息曾引发行业一阵热议――今年优酷网购买《倾城雪》、乐视网购买《后宫》、PPS购买《王的女人》等价格均超过2000万元,而《新还珠格格》的3000万元再次刷新了行业新高。
7月16日《新还珠格格》于湖南卫视首播后,网友发现,除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优酷网、土豆网、乐视网、迅雷、PPTV等视频网站首页均出现了《新还珠格格》的身影(土豆网播出几天后下线)。除了这几家视频网站,湖南卫视官网金鹰网也可以点击收看《新还珠格格》。
“我们最早是整体打包将视频版权卖给搜狐,价格可以说在3000万元左右。现在则是参照了四家上星的模式,由搜狐视频进行分销,多家网站同时播出,这从网络版权来说是允许的。我们对视频网站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在播出时间上要晚于我们。”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何小庭向《综艺》表示。
分秒必争,打开上述网站,每天24:00,《新还珠格格》都会同步更新。据说在《新还珠格格》刚刚上线的前几天,部分网站曾出现“抢先播出”的行为,经过出品方的介入,“违规”现象得以解决。
从2009年《我的青春谁做主》时起,搜狐视频就开始尝试电视剧的网络分销,不过去年的几部热门剧目《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手机》等都是搜狐视频独家播出。搜狐视频战略合作高级总监于涛向《综艺》表示:“我们内部对一部戏到底做不做分销,分销给哪几家网站,如何分销等都有具体的流程来判断。”
具体到《新还珠格格》这部剧,现在采取“一台七网”的播出模式,“是希望让大家都关注到这部戏,选择合作伙伴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当然,对于这部目前新媒体版权售价最高的电视剧,搜狐视频选择分销,无疑会摊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作为“一台七网”中的一员,腾讯视频投入“上千万元”采买《新还珠格格》的网络首播权,也是考虑到传统的大剧收视模式正在向互联网视频转移。腾讯视频表示,虽然版权采购自搜狐视频,但双方在播放权益上是一样的,都实现了《新还珠格格》的网络首播与网台同播。
截至7月31日18:00,搜狐视频、优酷网、腾讯视频、迅雷、乐视网、PPTV等视频网站的电视剧点播排行榜上,《新还珠格格》都位列第一,且点播量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与此同时,有关《新还珠格格》的剧评、报道、花絮等也散见于各大媒体的娱乐版。
通过 “一台七网”的传播效应叠加,《新还珠格格》成为这个暑期话题十足的热门大剧。
视频资源大集结
在搜狐视频《新还珠格格》首播会上,搜狐视频宣布将投入近两倍于购剧成本的资金――5000万元用于这部电视剧的宣传推广。具体相关产品、活动包括:5000分钟独家幕后花絮;大量跨平台多媒体的广告资源投放;8小时《新还珠格格》首播倒计时活动;自主节目《NEW FACE》《大鹏吧》的报道;调动视频、微博、输入法、浏览器在内的搜狐众多资源;直播新《新还珠格格》所有线下活动;无线技术全方位支持观看等。于涛表示:“这5000万元是整体折算的价值,包括一些互换资源。”
在《新还珠格格》会上,张朝阳客串《搜狐视频娱乐播报》主持人,对《新还珠格格》的众主创进行专访,足见搜狐对这部剧的重视程度。截至7月30日18:00,搜狐视频《新还珠格格》正片播放量是132,642,706次,《新还珠格格》独家纪录片的播放量达到26,973,570次。
其他购买版权的视频网站也积极筹备,推出了差异化传播产品。
引进《新还珠格格》后,优酷网推出了自制节目《有评有剧》《让口水飞》,即将启动《侦查大明星》。在宣传上,优酷网投入了“价值上千万”的站内广告,以及北上广三地的地铁、出租、公交等户外广告,全面推广《新还珠格格》。
有奖互动活动也是优酷网吸引网民的一大招数。为了鼓励网友上优酷看《新还珠格格》并撰写剧评,优酷推出了有奖互动,每周送出一个iPad2,每天送出千元现金及各种手机充值卡。优酷提供的数据显示,《新还珠格格》首播当日节目页流量已破1300多万。截至7月27日播出20集总流量58,143,529。
主张“一站式在线生活”的腾讯视频,此次运营《新还珠格格》将重点放在了用户体验提升与精细化、跨平台运营等方面。网站整合了腾讯网、腾讯QQ、腾讯QQ空间(Qzone)、腾讯微博、腾讯SOSO等腾讯旗下众多平台,打包整合推广《新还珠格格》,甚至启动了腾讯QQ精准告知体系TIPS弹窗推送,实现《新还珠格格》1-4线城市用户的高度覆盖,驱动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产生社交与互动。
其中,腾讯娱乐频道推出了《新还珠格格》的专题,并将在《新还珠格格》播出的两个月中进行地毯式滚动报道;腾讯QQ空间(Qzone)开设认证空间,腾讯独家首发的《新还珠格格》MV开播前几日内转载分享数超过4万次;通过腾讯TIPS的定向推送,实现了对重点目标用户群体,尤其是3-4线城市、30岁以下网民的有效覆盖,据预估将有超过2亿QQ用户通过腾讯TIPS了解和观看《新还珠格格》视频。腾讯还邀请《新还珠格格》所有主创人员入驻腾讯微博,明星微博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的关注⋯⋯
上线不到十天,《新还珠》在腾讯视频的收视点播量就破亿,其中网页版的播放量已经占据腾讯视频整体播放量的80%以上,同时还创下日均点播量持续过千万的大剧播放纪录。
热播的《新还珠格格》也唤起了观众对老版《还珠格格》的回忆。在搜狐视频,《新还珠格格》上线之际,老版的两部就都进入收视排名前十。没有购买《新还珠格格》的奇艺网则以回味经典的方式搭上此波“还珠”潮流,在首页上挂上了《还珠格格》经典全集。截至7月30日晚22:00,在优酷网,老版《还珠格格》第一部播放量超过1.5亿次,第二部超过3000万次,第三部超过300万次。在奇艺网,老版《还珠格格》的播放量,第一部超过4700万,第二部超过6500万,第三部超过2300万。
“肯定赚钱了”
《还珠格格》从决定重拍起就做好接受各方批评的准备,琼瑶自己也预见到会有各种声音出现,在《新还珠格格》开播之际即撰文写道:“你们喜欢这部戏,是我的知音。不喜欢,就用‘遥控器’吧!不必‘骂街’,那是浪费你们的时间,养成‘骂街’的习惯,你终身都不会快乐,别人也不会喜欢你。电视剧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勉强去看’。所以,让我们一起享受一个快乐的暑假吧!”
《新还珠》播出后“拍砖”“恶搞”不断,但“越骂越围观”,再加上新增了没看过老版《还珠格格》的90后的支持,《新还珠格格》还是创下了湖南卫视的收视新高。何小庭提供的CSM媒介研究27城市数据显示,7月16日《新还珠格格》首播当日,第一、二集平均收视率是1.81%,平均收视份额是8.28%,位列全国同时段第一。
《新还珠格格》的投资方包括湖南广播电视台、上海创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琼,琼瑶儿媳)、北京华影盛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盛大网络和湖南广电共同出资成立),由湖南卫视负责发行。据何小庭介绍,《新还珠格格》湖南卫视首播结束后,二轮会有七八家卫视联合播出,然后还有三轮的播出。内地以外发行方面,台湾华视7月25日播出,香港TVB7月27日播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都售出了版权,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陆续跟进,这部剧“是目前国产剧中的畅销之作”。
篇2
86版《西游记》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98版《还珠格格1》播出后平均收视率超过47%,不但轰动业界和海内外,次年的《还珠格格2》迅速打破《还珠格格1》创造的收视纪录,在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了54%,这两部剧的收视记录迄今都没被打破,从而也成为湖南卫视每逢寒暑假必播神剧,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播了十几年,收视率依然坚挺,将很多新剧都远远的抛在身后,堪称芒果的收视利器。从这个点上来讲,这两部电视剧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么这样经典的成就条件是什么呢?
一、制作团队对原著的理解和尊重
众所周知,日本在1983年拍摄了第一部《西游记》,其中情节烂,人物形象也是三不像,这无疑是对《西游记》和全中国人民的侮辱。于是导演杨洁决定拍摄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86版《西游记》由此诞生,并且杨洁总结日本版《西游记》的教训,所以杨洁再决定拍摄时,提前花了两年时间对原著进行研究,如:吴承恩写西游的目的,人物的特点,情节的设定等。所以86版《西游记》一经播出便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猴精孙悟空机智伶俐,得意忘形,诙谐乐观,不畏艰难.唐三藏是非不分,滥发慈悲,懦弱无能但关心弁.猪八戒巧言令色,得过且过,好色贪心但个性忠厚.沙悟净个性忠厚,态度随和,负责尽职这些人物特点如原著般生动形象,情节也贴切原著,感觉就是吴承恩就在你身边将《西游记》讲给你听一般。这也是中国版《西游记》相比日本版《西游记》要好出十万八千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琼瑶就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作者,从以往的琼瑶剧中看出她的剧情多是充满悲情,而她新剧《还珠格格》却和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不再是充满撕心裂肺的狂吼和肝肠寸断的痛心,而是充满欢声笑语。尤其是主角小燕子更是和无厘头联系在一起,像个女版孙悟空一般,而在当时还没有人作过这样的尝试。这便使得观众对琼瑶有了新的认识,而之前对悲情故事的审美疲劳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相反,著名导演张纪中就在这方面吃了亏,忠实原著这本是应该,但为了所谓的忠实原著而放弃应有的创新是张纪中版《西游记》的最大败笔。剧中为了突出孙悟空从石头的出来的形象而花了大价钱,但是观众们都不买账,猴子那种灵性的感觉没能得到体现,还有人说这是中国版伏地魔。老版《西游记》中猪八戒是猪、人、神的完美结合,小眼睛、长鼻子、大耳朵,你甚至都会觉得他可爱。而新版《西游记》中为了突出猪八戒猪的形象,还真就把他定义成猪,让人觉得在养猪场一般,光是看到这个形象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致。
三、演员们不忘初心
现在很多明星拍戏都挑这挑那,这个角色是否重要啊、剧组条件如何啊、这部戏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啊等等一大堆外部因素,而将自己作为演员的初心抛之脑后。而在《西游记》和《还珠格格》这两部戏中,演员们都只是考虑如何将自己的角色演好。拿《西游记》来说,弥勒佛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铁牛老师、金池长老扮演者是老演员程之、乌鸡国国王扮演者是著名演员雷明、其中著名京剧演员高玉倩也只是扮演了猪八戒的丈母娘。而这些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名角,他们却甘愿在剧中当配角,任劳任怨。而在《还珠格格》中原本都计划请一些很有名气的演员来出演,像:台湾演员李婷宜、《一帘幽梦》女主角陈德容、琼瑶爱将刘德凯等,但这些演员都不再是单纯的演员,考虑的事情远远超出了演员的范畴。大家都不看好这部戏,都争相选择琼瑶另一部戏――《苍天有泪》。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有众多明星加盟的《苍天有泪》反响一般,而无人看好的《还珠格格》却火出了一整片天,这是因为这其中的主演们都无心其他,就算是跑龙套也觉不糊弄观众,给什么角色就把什么角色演好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情。
四、对克服苛刻条件的坚定决心
就这两部戏而言,拍摄的条件相当艰苦。六小龄童的眼睛600度近视,因此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成了一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六小龄童每天白天练习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晚上点一根卫生香看烟的轨迹。后来的每一次眼神特写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唐僧冤枉他,他眼神里的委屈、在五行山下看大雁渴望的眼神、和师弟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眼神等都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该剧只有一台摄像机,仅三百万经费,演员们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五毛钱,还得帮忙抗设备。并且拍戏技术不够,百分之九十的演员在吊威亚是都摔过,有一次闫怀礼被摔,正好砸在摄像师身上,连医院都没去,醒了又接着拍。甚至由于演员不够还有一人分饰多角的情况。其中闫怀礼老艺术家一人扮演了是个角色更是空前绝后。
篇3
金鹰独播剧场的前身为金鹰剧场,从2005年开设至今,一直坚持“锁定独播”、“锁定优质”、“锁定大剧”的科学策略,快速抢滩市场。剧场开设至今,每年都成功制造出“年度大剧”。如2005年9月播出的《大长今》;2006年4月播出的《阿信》;2007年6月播出的《又见一帘幽梦》;2008年9月的《丑女无敌》;2009年2月播出的《传闻中的七公主》、《一起来看流星雨》; 2010年8月《命中注定我爱你》;2011年的《宫》、《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2012年的《宫锁珠帘》等。这些优秀的剧集,迅速给湖南卫视聚集了大批观众,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相关数据显示,金鹰独播剧场在拥有庞大的女性观众的同时,成功争取到了高收入、高学历、高影响力的社会主流观众,开辟了崭新的黄金收视时段,广告营销方面,吸金能力特别强。
通过收视调查分析,也为了区隔于其它频道,湖南卫视将金鹰独播剧场核心观众锁定为年轻的女性观众,然后尽可能向两端的年龄观众群辐射。故挑选电视剧题材方面,方向明确针对性强,金鹰独播剧场播出的剧集气质均为“健康向上、情感细腻、真实感人、故事有张力”,在这统一的气质设定下,剧种或青春励志如《大长今》,或经典传奇如《阿信》,或都市浪漫如《又见一帘幽梦》,或青春偶像如《一起来看流星雨》,或古典华丽如《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这些优秀剧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时尚潮流,如《大长今》播出期间的“养生、美食热”;成就一个又一个热点话题,如《宫》和《步步惊心》制造出来的“清宫穿越”热。
科学流程铸就剧场品牌
从中不难看出,湖南卫视在打造金鹰独播剧场时,也通过“引进——合作——自制”的步骤,完善了自身的电视剧制作能力,从引进早期的《大长今》,《阿信》,再到中期的与国内顶级团队合作《大明王朝1566》,再到后来自制的《又见一帘幽梦》,湖南卫视的电视剧制作能力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着。至今为止,湖南卫视自制剧已撑起金鹰独播剧场的半边天,湖南卫视对自制剧的操作有一系统科学的流程依据。
首先,湖南卫视总编室成立专门的剧类资源部。自制剧从选题策划,到剧本写作,演员选定再到拍摄后制,均由这个团队来负责评判跟踪。这些科学的操作流程,在一定意义上保障了湖南卫视自制剧的个性特质。在这个性特质下,自制电视剧一直围绕着“造话题、造星和造梦”三个特质展开。演员选择上,也更倾向于青春有个性的年轻演员,这也成就了湖南卫视强大的造星能力;在拍摄制作上,比一般的剧目更加讲究造型与画面上的唯美浪漫,这些都是十分吻合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故金鹰独播剧场的剧目,个性鲜明,芒果味浓郁。
艺术个性编播助跑收视
按季播出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这里的“季”(season)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2011年,湖南卫视根据借鉴海外按“季”播出的这个概念,但在具体划分、操作细节、节目设定等方面,则根据收视市场做了本土化改造。2011年湖南卫视共推出“新春合家欢季”、“幸福生活季”、“红色青春季”、“励志偶像季”、“和谐感恩季”和“温暖跨年季”。
金鹰独播剧场紧贴频道热点特点,将剧目进行分类,科学合理安排播出时间,如在频道“幸福生活季”时,金鹰独播剧场播出《回家的诱惑》,创下年度收视最高;在红色青春季时,播出《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两部红色青春剧目;在“励志偶像季”时,播出《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剧目类型多元,有女人戏、偶像戏、伦理戏、古装戏、翻拍戏、重拍戏,个性十足,剧目风格或轻松愉快,或精致细密,或浓烈沉厚,效果显著。
2011年金鹰独播剧场诞生《宫》、《回家》系列和《新还珠格格》3部“国民剧”,观众到达率均超过30%,《新还珠格格》则凭借品牌剧的影响力到达率为
41.13%,勇居首位。
造星功能强大首屈一指
金鹰独播剧场不仅是湖南卫视收视的“金腰带”,更是频道核心竞争力所在。湖南卫视不遗余力的对金鹰独播剧场全方位整合营销,有力推广。金鹰独播剧场的造星功能强大,在所有剧场中堪称首位。2011年,杨幂、冯绍峰、郑嘉颖、刘诗诗、吴奇隆、李晟,均通过湖南卫视大放异彩,这得益于湖南卫视特别善于打通频道资源并整合线下资源进行推广。
篇4
出道:误入藕花深处
秦岗进入娱乐圈,纯属一种无心插柳的“意外”。
秦岚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一个环境优越的家庭,小时候的她不太爱说话、不喜欢人多的地方,长得秀气而温柔,可骨子里却很犟、很叛逆,从小拒绝按照父母给她规划好的人生之路行走,连大学,她也没有按父母“女孩子读文科比较好”的建议报考文科,而是选择了理科,并考取了沈阳机电大学会计专业。
“如果不是那次比赛,可能我现在正在某家公司当会计,然后和许多女孩子一样,成家生子,按部就班地过日子。”秦岚说。秦岚所说的“那次比赛”,是指大二时她参加的一次选秀大赛。
大二那年,秦岚的一位好友在电视上看到全国推新人大赛的广告,觉得秦岚很合适,就替她报了名,并鼓动秦岚去参加比赛。推新人大赛有很多组,比如乐器、舞蹈、表演等等,秦岚觉得自己什么特长都没有,咋办呢?就报了个广告模特大赛,按照她当时的理解,这个比赛无非就是走走路,应该难度要小一些。
报了名之后,秦岚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秦岚的爸爸妈妈都很传统,只希望女儿好好读书,害怕父母责怪,秦岚决定先偷偷比赛了再说。一比赛,秦岚就傻了,原来广告模特绝不止是走走路那么简单,不仅身材比例要求严格,服装感觉和舞台感觉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光是学猫步,秦岚就学了足足4天。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在一位退役男模的指导下,她最后居然误打误撞,获得了广告模特组全国十佳金奖。秦岚终于夺得了大赛模特组全国十佳金奖,顺利签约湖南电视台,第一部戏就是跟刘晓庆合作《火凤凰》,戏份虽不多,却得到导演的力捧,“我也很奇怪第一次面对镜头自己居然一点都不紧张,相反是莫名的兴奋,也许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这一行吧,导演都觉得我有表演天赋,能感觉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次成功,让秦岚的信心“极度膨胀”,她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大胆决定:“到外面去看看更精彩的世界!”
对于女儿要进军娱乐圈的决定,父母竭力反对。同班同学也没有人相信她这个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的人也能当艺人。这时秦岚的犟劲上来了:你说我不行我就偏要证明我可以做到!更何况现在我已经在这条路上有了很好的开端。于是,还未满20岁的秦岚放弃了大学的学业成了“北漂一族”,和其他怀揣梦想的女孩一起,来到北京挤,9平方米的屋子里,寻觅机会。两三年里,秦岚总是不温不火地接演一些电视剧或电影。不温不火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莫过于最大的煎熬,然而对于一个志向远大的演员来说,这恰恰是自己充实自己的绝佳时机。秦岚更需要这样的充实。
比起科班出身的艺人来,秦岚起点不是很高,没有戏拍的时候她就窝在家里疯狂地看电影,慢慢培养角色的感觉。“我觉得演戏就是一种自然的表演,真情流露。我喜欢拍戏,可以不断的学习,更喜欢现场的感觉!”为了尽快自己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那段日子,秦岚的生活可以用“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猫少,睡得比猫头鹰晚”来形容,利用所有机会充实自己,学京剧、学跳舞、学刺绣……只要剧本需要,只要对表演有益,她都愿意尝试,无论压力有多大、自己多辛苦。她曾经在3天内马不停蹄地在两个剧组和湖南卫视“舞动奇迹”的排练厅、直播间奔波。连夜赶路,带病练舞没有消磨掉她一点点热情。因为全身心投入地练舞导致脚踝整个肿胀,而在拍戏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觉察,反倒纳闷工作人员怎么总是准备“小鞋”给她穿,直到最后接近杀青才忽然发现原来的“小鞋”又开始变大……也因此,她在剧组获得了“秦铁人”的称号。
“不付出是不会有回报的,多付出才有多的回报。”秦岚说。后来在演艺界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了秦岚的这句话以很好的注脚,正因为这些付出,误入“藕花”深处的秦岚最终才在中国演艺圈惊起了一滩“鸥鹭”。
成长:“秦岚一滴泪,天上一颗星”
从琼瑶迷到“瑶女郎”,到今天秦岚仍感觉像做梦一般。
中学时代秦岚就非常迷恋琼瑶的爱情小说,常常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让爸爸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在《还珠格格》第一部和第二部热播的时候,和所有人一样,秦岚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每天坐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当时谁要是说我以后也能走进这部戏,我一定会认为他在说梦话。”秦岚说。然而生活中的事情永远比电视里的事情更富有戏剧性,在《还珠格格3》时,秦岚的几张艺术照被琼瑶一眼相中,从二百多个试镜演员里脱颖而出。据说当时琼瑶本来是打算让她演小燕子的,可因为她在表演上的经验仍然很浅,只好让她扮演“小燕子”的情敌“知画”。
《还珠3》在各地播出后,剧中太后为五阿哥挑选的那个大家闺秀――知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画是一个知书达礼、品貌端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温柔如水舞技出众的女孩,但却为了和“小燕子”抢“五阿哥”而不择手段,当她知道五阿哥只爱小燕子一人时,只好默默地与孤独相伴,当她觉得有机会一人独占“五阿哥”时,又信心重拾,想抓住这些机会,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事。也因此,有不少观众表示“不喜欢知画这样爱搞阴谋诡计的女孩子”,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秦岚把知画演“活”了,演成功了。《还珠3》的成功后,青涩的秦岚的演技提升飞速,受到影视圈广泛关注,从此一发不可收地连续参演了多部品质不低、口碑不错的影视作品,如《风云II》、《我和僵尸有个约会III》、《中华英雄》、《第一茶庄》等。然而,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出演琼瑶的作品。
尤其是《又见一帘幽梦》的热播热评再次使她成为大家眼中的焦点人物。秦式“绿萍”的塑造得到了圈内圈外的众多褒扬,秦岚坦言在饰演过的众多角色中,绿萍是她印象最深、入戏最累的一个人物。因为要真正进入角色本身的逻辑和心理活动才能自然、逼真地表演出来,而绿萍是曾经那么骄傲又遭受重大打击的女孩,经历相当复杂的心理变化,想爱又不懂爱,高度自尊又可悲可恨。虽然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是感情智商却几乎为零……秦岚分析起绿萍滔滔不绝,相当的深刻有见解,能看得出她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的心思。
在很多包括琼瑶的电视剧里,秦岚出演的都是悲情女子,有细心的观众说,你每集必流泪。经常演哭戏,怎样才能说流泪就流泪呢?秦岚自爆自己是“水龙头”,不但可以5秒钟内哭出来,而且眼泪还能收放自如。秦岚说:“要把哭戏拍好,除了时刻需要酝酿感情外,我还有点小秘诀――比如剧情需要我的眼睛有红肿感,但当时我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我就会向工作人员要几根香烟,对着自己的眼睛熏,达到了导演要的效果。我还有一个小窍门,眼睛一直盯着一个地方,瞳孔放大,就会觉得眼睛干干的,等一会眼睛就会热泪盈眶了。最夸张的一次,是她喝了7瓶矿泉水,足足哭了一天,哭到最后连晚上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秦岚笑称,自己已经修炼到飙泪速度比滴眼药水还快的境界了。
在30集电视剧《第一茶庄》里,秦岚近饰演的女主角采茶女沈玉琦可谓命运坎坷、苦不堪言,哭戏更是时刻不断。虽然哭戏在该剧中已像例行公事一样频繁,但每场哭戏秦岚把握的还是恰到好处,或默默流泪、或失声痛哭、或昏天暗地,力求各有分别。昨晚一场母亲去世的戏,秦岚入木三分的表演,一句含着颤音的“娘――”,虽然声音不大,却让观众感觉肝肠寸断、饱受撕心裂肺之痛。
也因此,琼瑶对她的“秦岚一滴泪,天上一颗星”的赞誉一时被媒体传为佳话。
在秦岚的演艺道路上,最重要的两部戏《还珠格格3》和《又见一帘幽梦》都是“琼瑶造”。秦岚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大家都是通过知画认识我的,但是我自己最喜欢的是绿萍。”说起演《还珠格格3》,秦岚不好意思地说,“那时我还不会演戏,现在自己看《还珠格格3》都想喷饭。”总是出演漂亮女生,秦岚也一度被贴上了“花瓶”的标签,听此说法并不生气,坦然地说,“我的表演一直是原汁原味的,现在每拍一部戏,我都在学习。其实,我的表演风格还没定性。可能我留给观众的印象是花瓶,但外在不是永恒的,我想做实力派,让大家记住我的角色。”秦岚却不希望老是用泪水来证明银幕上的自己,她在苦苦寻求突破“瑶女郎”的机会。
幸运女神很快就满足了秦岚的愿意。
成熟:在《南京!南京!》中蜕变
2008年的一天,在朋友生日聚会上,秦岚见到了陆川、张一白和顾长卫等导演。张一白向陆川推荐了秦岚:“你不是刚好要拍30年代的电影?你看秦岚这张脸,多像上世纪30年代的。她挺合适的。”于是陆川留下了秦岚的联系方式,并于第二天约她见面。秦岚拿到《南京!南京!》剧本后曾考虑要不要接戏,因为唐太太是一个只有3句台词的人物,戏份也很轻,只有四场:唐太太在战局之中,仍然保持着上海女人的贵气与优雅,烽烟四起时带着女儿和妹妹投奔丈夫唐天翔――约翰・拉贝的管家。通常,对于任何一位已经成名的演员来说,如此轻的戏份愿意接的不多。
然而,看完剧本并看许多的历史资料后秦岚改变了主意,她说:“看完剧本和深入了解了的历史后,60多年前那段惨烈的历史深深地刺痛了我,加上电影表现手法、切入角度与以往拍的类的电影不一样,是一个全新得甚至容易引起争议的视角,我觉得就算只有三句台词,也是值得的很感人。”这次,父母居然难得地达成共识,强烈支持秦岚演《南京!南京!》。东北三省作为60多年前最先沦陷的国土,那块土地的人们对那段长达几十年的屈辱历史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椎心之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轻一代对那段屈辱史却在不断淡忘,父母觉得,秦岚演《南京!南京!》戏份是次要的,能否“出名”更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至少有助于她增加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于是,秦岚接下了唐太太这个角色。”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她当初的预期。
接演《南京!南京!》,秦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南京!南京!》里,“唐太太”要说原滋原味的上海话,可秦岚却是地道的东北女孩,别说讲上海话,连听上海话的机会都不多,要演好唐太太她必须首先战胜语方关。“原来根本听不懂上海话的,当我得知所有的台词必须用上海话讲,已经开机了。我当时就懵了,完全是悬在空中找不着地的感觉。“我原来天真地认为只要把台词全部背出来就够了。但是导演的父母都是上海人,他听上海话是很专业的,现场他拿了个耳机,又找了个上海女孩拿耳机听我的台词,哪里不标准就卡。”然而人有一种挖掘自己潜在力量的能力,当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下,反而会制造奇迹。当秦岚的台词一次次被否定,一次次被卡的时候,她告诉自己,“我不能怕,我一定要闭着眼睛往前冲,而且是用一种厚脸皮的精神。”于是,经过短时间内跟着上海的老师成百上千次的学习、练习,她竟然练就了一口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上海话,陆川对她的语言天赋赞叹不已。
顶着“瑶女郎”的光环,秦岚被导演陆川要求完全摒弃以往那种嘶吼式的表演。曾经在电视剧中拍摄一两条就能通过的秦岚,在第一场戏中拍了16条,表演不是太过了就是太收了,让她很痛苦,“每次他喊卡的时候我就是被否定的,现场一直在磨合,我是‘熬’过这16条的”。陆川告诫她,千万不要把《一帘幽梦》的那套拿到《南京!南京!》,“我都给你灭了”。秦岚明白他要的是什么,到了第三场很容易便进入状态,后来,秦岚表现得很自如,“实际上我心里面一直在打鼓。对演员,这样的磨练是好的”。
演等妹妹回来的那场戏,秦岚做了大量情感煎熬的铺垫。在剧组的一个角落,她一直在痛哭,长达半个多小时。导演当时过去看她,不忍看,这么瘦的一个女孩,蹲在那儿哭。“他们也没人理我,我不用他们管,我就自己在哭,沉在里面,达到快虚脱的状态。我希望拍到我的时候,我的感觉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
一次,陆川问秦岚:“你可以脱吗?有一场戏我打算设置成你在日本人面前裸奔。”秦岚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她对陆川说:““我不是不敢脱,而是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现。我特别希望通过战争来体现一个平凡妻子和母亲的无奈,她是战争中勇敢活下来的女性,也是生命的传承者。战争过后,只要有一盏烛光,有朗朗的读书声,就有生命的希望。”这段话打动了陆川,于是他又循着这个线索去改剧本。同时,秦岚不人云亦云敢想敢说的直爽也打动了陆川,经过不断碰撞后,陆川将秦岚的戏份从4场大幅增加到20场,让秦岚从一个“龙套”一跃而成为主演之一。
《南京!南京!》杀青后,陆川认为,秦岚饰演的唐太太充满了光芒。
在宣传《南京!南京!》的时候,有一幕场景让秦岚特别感动。一个21岁的大学男生对她说,“当看到中国的同胞曾遭受过这样的痛苦跟的时候,作为这一代的男人,我觉得我要更加发愤图强,让我们的女人,再也不要遭受这样的痛苦。”讲述这一段的时候,秦岚的目光中闪烁着泪光:“每一个中国人面对那段历史,都有越不过去的东西,我们可能会逃避。老人们不愿意再提起,年轻人逐渐淡忘,可是我们不能忘。触碰这个伤疤可能很残酷,但是一旦碰着,我们比想象中的更有力量。”
篇5
重回校园
1996年赵薇以专业课全国第一的分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电影学院导演系艺术硕士,中间恰好相隔十年。十年时间,赵薇已由当初的青涩少女,长成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明星演员。重新回到校园当中,一切还是那么新鲜、有趣,“表演系和导演系原来在一个楼里,我本科四年从来没去过导演系,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现在导演系从表导楼里搬出来了,我在导演系上学,就好像是换了所新学校。而且像电影史、电影理论这样的课程我都觉得很有意思。”
长期工作过的人再回去读书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方面是年纪渐渐大了,另一方面是生活里诸事烦心,难得清静。可赵薇的感觉却恰好相反,因为影视是一门特别注重实践经验的学科,如果从大二拍《还珠格格》算起,赵薇从事演员这一行已有八年时间,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课堂上不仅技术方面的知识她一清二楚,电影理论由于有了实践相对照,赵薇学起来也是轻松自如、如鱼得水。她说自己惟一怵的是摄影,“可能女孩子天生就害怕机器”。
赵薇的研究生导师是著名导演郑洞天和田壮壮。第一学期课排的很紧,每天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几乎都满了,赵薇全勤,这也使得她完全没有时间接戏。不过马上要进入第二学期,课程就松了很多,她可以趁这个机会参加吴宇森新片《赤壁》的演出。
目前《赤壁》已确定由赵薇扮演孙权的妹妹孙尚香。
谈起这半年在学院里的感受,赵薇说:“感受其实特别老土,就是觉得想多学知识,多学文化,多了解一些自己的专业――就是这么平淡、简单。我对于现在新学的课程兴趣还是很大的。”赵薇和同学们相处的很好,有一天上谢飞老师的课,因为很快就要布置拍摄短片的作业了,谢飞在课堂上做指导,其中一点要求是希望同学们敢于用专业演员,“有的时候本子不错,想法也不错,结果找了些不会演戏的业余演员,最后全给弄毁了。”谢飞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的目光就齐刷刷对准了赵薇,她是这个班唯一的专业演员。赵薇告饶:“你们别看我了,到时我给你们一人俩小时。”
没文化的女大厨
赵薇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扮演一个女大厨,没什么文化,又性格暴躁,满嘴粗话。这其实是一个配角,戏份不多,赵薇愿意出演一方面是因为她和许鞍华导演在《玉观音》里合作过,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另一方面,这个角色也是赵薇表演的一次突破,她还没有演过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的二百五和混不吝呢。
赵薇第一次亮相就不同凡响,但见她身穿一套劣质皮衣皮裤,扎一根粉红头绳,戴一副金色大耳环,说话粗声粗气。刚开始赵薇对自己的扮相还很难接受,后来看到周润发的那一身行头,穿件红毛衣抱个绿西瓜,她忍不住一阵狂笑,这才发现戏里每个人都怪里怪气的――不愧是“后现代生活”。
女大厨是姨妈的女儿,从小被丢在东北,母女关系十分恶劣。片中有一场母女吵架的戏,女儿要对母亲破口大骂,这场戏挺让赵薇为难,她是那种特别不会吵架的人。有一次在停车场被人故意碰瓷,明明是对方不对,但在对方的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之下,赵薇居然气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更要命的是,现实生活里赵薇和妈妈的感情最深,当年赵薇从师范学校退学,报考上海谢晋恒通影视艺校,是妈妈第一个对她表示支持。妈妈歌唱得很好,赵薇今年出新唱片,还想着和妈妈对唱一首。让她对着饰演母亲的斯琴高娃发那么大的火,她确实很难开口。
然而剧情需要,她必须这么做。赵薇只有反复调动自己的经验,那些差点让她崩溃的时刻。终于她成功地把自己的情绪酝酿起来并发泄出去,拍摄顺利完成。事后赵薇一个劲儿向斯琴高娃道歉,虽然明明知道是在演戏,她仍然觉得于心不忍。赵薇还有一点儿后怕:“我居然能够那么歇斯底里,都不敢相信那是我。”
没人爱的女司机
《夜。上海》里赵薇走的还是底层路线,扮演一位夜班女出租车司机,“头发乱七八糟,乱的像鸡窝。穿得和男孩子一样,干净的裤子也要擦上好多灰,我在电影里是一个连修车的都看不上的女孩。要是打扮得很漂亮,第一人家不信你是开车的,第二人家不信没人喜欢你。所以要故意扮丑。”为了多见心上人几面,女司机故意制造一些小车祸好把汽车送去维修。拍摄撞车场面时,剧组特意请来了特技替身。《夜。上海》几乎全部是夜晚外景拍摄,没自己戏的时候,赵薇也只能坐在剧组的大巴里干等,无聊得很。看了几次替身的表演,车技颇高的她跃跃欲试。她把替身换下,亲自上场,居然完成的一点儿不差。这下可好,轮到替身不干了,嚷嚷着要罢工。
说起自己在片中的表现,赵薇毫不谦虚地表示,“突然开窍了”。原来《夜。上海》的情节比较轻松、简单,这对于赵薇来说反而利于发挥。通宵实景拍戏,赵薇有了近距离接触“夜上海”的机会,她说:“上海是一个很浪漫的城市,夜晚没有白天那么多人的喧嚣,静静的,很浪漫很有气质的感觉。”
在上海,赵薇度过了四十多个晨昏颠倒的日子,晚上拍戏虽然辛苦,但也给她带来意外的灵感,“晚上拍戏没有围观的群众,交通又比较安全,特别清静;要是白天的话,早就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其实演员是很需要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去完成创作的,这次我觉得演的不错和这个有一定关系。干扰真的少。没有那种50米以外就是黑压压的一群人的情况,真的可以很投入。”
刚进组的时候,赵薇有点儿偏胖,导演张一白把赵薇拉到监视器旁,让她看自己的形象,然后给了她一个特别悲哀的眼神。赵薇很不好意思,忙说知道了知道了,减肥嘛。说是这么说,可心里到底还是不服气。大家都知道,张一白是个胖子,却要人家减肥。赵薇刚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张一白就一边在自己满是络腮胡子的下巴上比划着,一边用他那口四川普通话可怜兮兮地说:“我已经瘦喽――”
赵薇不能休息,一休息就胖,一工作就瘦。《夜。上海》拍摄期间,赵薇眼看着瘦了下去,瘦到什么程度?前后的戏都快接不上了!后期剪辑时,制片人建议张一白干脆把赵薇前期拍的镜头都剪掉算了,张一白不肯,非得留几个,说是给她留个教训。
第一次拍戏
别看赵薇现在又是演戏又是唱歌,女人味儿十足,光彩照人,其实小时候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也有父母的同事或者亲戚朋友夸过她漂亮,可她从来没往心里去,以为这都是别人的客气话。赵薇上过五所小学,转学的原因一是搬家,二是实在待不下去。有一次为从某重点小学转出来,她不断央求妈妈。妈妈问为什么,她说老师管得太严自己无论如何都受不了了。
上了初中,同学们仍把她当作男孩子,打打闹闹无拘无束,可到了初三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赵薇察觉大家开始当她是个女的了。这种感觉是从别人的反应里得来的,以前和男孩子打架,没人让着她,她打了别人,别人是一定要打回来的。现在好了,她打了别人,那男孩子往往会慷慨地把手往后一背,“打吧”。赵薇补充解释:“也不一定是大家当我女的了,也可能是他们突然当自己是男的了。”
初三毕业,赵薇考入当地女子师范学校。学校清一色女生,除了老师见不到一个男的。这大概可以解释赵薇性格里那些大大咧咧部分的最初来源,没有男性,自然用不着假扮淑女了。
1992年黄蜀芹拍摄潘玉良的传记电影《画魂》,来到潘玉良的老家安徽芜湖取景。赵薇的老师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去剧组当群众演员,没人告诉她们拍什么,也没人告诉她们怎么演,去了就让换衣服,接着做动作。这些孩子连开机关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话地任由摆布。中午的时候只听副导演一声喊,休息了,才算结束。能见到大明星巩俐,赵薇很兴奋,不过最让她高兴的,还是剧组一天几十块钱的补助。对于每月只有三十元津贴的师范生来说,这不啻是一笔巨款。报酬到手,赵薇通通买了吃的。
《画魂》是赵薇第一次在镜头前亮相,镜头似乎也注意到了她,不仅给了她一个单人画面,还停留了一两秒的时间。后来赵薇离开师范学校,到上海谢晋恒通影视学校学习,她回忆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发现《画魂》的拍摄经历对她还是有影响的,“最起码让我知道了剧组怎么回事,不像一般人觉得拍戏离自己那么遥远。”
电影学院的小迷糊
第一次离家单独生活的赵薇第一次尝到了孤独的滋味,这滋味在她生日那天来得特别猛烈。以前在家里,生日这天早早就会有人把礼物和蛋糕奉上来,可是在这里,赵薇连一声问候都听不到。她越想越委屈,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终于有人注意到她的反常,过来关切地问她到底怎么啦。赵薇强忍悲痛,抽抽嗒嗒地说:“我……我今天生日。”
直到今天赵薇也是这样,没人的时候很少哭,倒是身旁有人时哭得更多些。这其实是一种缺少安全感的表现,在上海的时候,和同学们比起来,赵薇不是很有自信。那时,她还有点儿“婴儿肥”,长着一张粉嘟嘟的娃娃脸。一个制片主任曾经对她说,“赵薇啊,你将来恐怕永远都只能演小孩儿了。”
一年后赵薇从艺术学校毕业,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绩出来,她以专业课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顺利录取。她的班主任老师崔新琴说,考试那天只觉得赵薇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入学以后,她无意中听见同学们在私底下议论,说这个赵薇是崔老师什么什么亲戚,更离谱的还有说是她私生女的。哭笑不得的崔新琴这才醒悟为什么第一次见赵薇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她俩长还真有点儿像,都是大大的眼睛、鲜明的五官。
电影学院学习期间,赵薇的专业成绩依然出类拔萃,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三名,不过她是出了名的小迷糊,老师从来不敢委她以重任,所以她也从来和班干部无缘。不过但凡有汇报演出,那就是赵薇大出风头的时候,一个班出五个节目,她一个人出演三个,其中两个还是主演。拍摄《夜。上海》期间,日本演员本木雅弘由衷地夸她:“赵薇,你这张脸简直是为银幕而生。”
赵薇银幕上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是她艺术学校的毕业作品,一部名为《女儿谷》的电影,她主演一名女囚犯,这让她在圈里有了一些小小的知名度,之后又接连主演了几部电影。应该说,即使没有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习,赵薇的演艺事业也算是起步了,可她还是执意参加高考,她说这可能多少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那时谢晋恒通艺术学校还并非学历教育,赵薇还是觉得要拿着大学文凭,心里才踏实。多年以后,她基于同样的心理报考了研究生考试,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为文凭,而是真的想学到一些东西。
刚进电影学院的赵薇特别单纯,用她自己的话说,“近乎幼稚”。入学之前,赵薇工作过一年。拿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她深刻反省自己:“我在社会上磨练过,工作过,还挣过钱,我不那么纯洁了。现在我要上大学了,必须把社会上的习气丢掉!”她给自己订了一条苛刻的标准:再也不许撒谎!
她下定决心,也是这么做的。有时她犯迷糊,上课迟到,老师问她什么原因,若是搁在以前赵薇肯定像其他同学那样,随便找个理由就对付过去了。现在她已经发誓不再撒谎,于是她只有老老实实地说:“老师,我在等汉堡包,它在微波炉里老是不熟。我要等它熟了以后才能拿出来,到教室就迟到了。”可惜的是,老师听了赵薇这番“赤诚相见”的坦白,非但不感觉欣慰,反而觉得这个学生的脑子可能有点儿问题。
“小燕子”一飞冲天
大二那年,赵薇因为主演《还珠格格》红遍全世界华人区。她扮演的小燕子真诚可爱,精灵古怪,一时成为许多影迷的偶像。但是谁能知道,琼瑶最早找赵薇演《还珠格格》,给她的角色是紫薇而不是小燕子。琼瑶是台湾出了名的“明星之母”,无数男女明星因为演了她的戏而名声大噪。她找赵薇演戏,赵薇岂有不满口答应之理?谁知赵薇的班主任崔新琴看过剧本后,不放赵薇走。赵薇一听就急了,崔新琴说要演可以,这里面只有一个角色适合你。赵薇忙问是谁,崔新琴说,小燕子。赵薇一个劲儿摇头,怎么可能呢,那个角色早就定了别人。崔新琴说,既然这样,你就别去演了,踏踏实实念书吧。
两三个月以后,《还珠格格》已经开拍,赵薇风风火火找到崔新琴,她说崔老师,你说话算不算数?崔新琴说,当然算数。赵薇说,你说如果让我演小燕子你就放我走。崔新琴说,是啊,现在还是这样的。赵薇大笑,他们找我去演小燕子。崔新琴一听也愣了,不过她还是很替赵薇高兴,兑现承诺痛快放人。
进组没多久,赵薇经历了一次“换人风波”。她和扮演紫薇的台湾演员林心如相处得很好,可是这天突然听说,剧组要把林心如换掉,因为她演得不够好。这个消息把赵薇吓得够呛,那时她和林心如已经拍了不少对手戏,林心如如果被换掉,那些戏就会统统作废。既然要全部重拍,剧组会不会干脆把两个人都换掉呢?
度过提心吊胆的几天,赵薇得到确切消息,她不会被换掉,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她也为林心如感到惋惜。利用拍戏间歇,她带着林心如在北京城四处逛了逛,两人还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正当两人沉浸在无尽的离愁别绪之中伤感不已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林心如可以留下了,真是大悲大喜。原来琼瑶通过反复观看林心如的表演,觉得虽然和自己原来的想象不完全一样,但不是没有改进的可能,再者她考虑到要多给年轻人机会,所以最终作出不换人的决定。
篇6
周杰饰演的光绪皇帝,站在《北京法源寺》的舞台上,说出了第一句台词。
此时,距离让他大红大紫的《还珠格格》已经过去了17年。与《还珠》所引发的万民狂欢不同,《北京法源寺》是一场典雅精良的业内盛宴,周杰所获得的掌声,是给予一名职业话剧演员演技的充分肯定。
锋芒,棱角,据理力争。这是长期以来周杰被大众媒体贴上的标签,而周杰本人也因为这些标签,被放大、衍生成为了一个固执、狂妄又目空一切的人。
但在《北京法源寺》的排练过程中,仿佛有另外一个周杰隐隐浮现出来。
在排练厅中,周杰很少参与演员们寒暄聊天,只是静静踱着步,或者对着镜子默念台词,而他手里握着的剧本上,有着各式荧光笔标注过的痕迹。在制作人李东的印象中,周杰是全剧组唯一一个每次排练都会提早到达现场的演员,很多时候,他的“认真”甚至达到了一种“仪式感”的程度。据坊间传闻,他家的沙发光洁得没有一丝褶皱,他从不吃方便面等快餐。“他的洁癖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精神上也是一样。”李东说。
《还珠》之后,关于周杰的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周杰却懒得搭理。他开公司,做收藏,低调捐建希望小学……对于当今娱乐圈的某些现象,周杰强烈地流露出不解与诧异。曾经有人发私信给周杰,劝告他“做人不妨圆滑一点”,然而他到今天依旧保持着一根筋式的执拗。被做成表情包的名人并非只有他一个,但和别人相比,他面对网络娱乐的态度,却颇为卓尔不群。就像是面对一场嬉闹的游戏,他拒绝参与。
周杰非常痛恨一种观点,“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管不了这个世界,只能适应这个世界。”他觉得这样的看法纯属不负责任,“每个人都管好自己,整个世界不就干净了吗?”
热议锐评:周杰和剧中的光绪有点像,他们都曾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委屈,又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坚持着某些理想。生活毕竟是自己的,只要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记得当初,有始有终,执拗一些,又有什么呢?
篇7
五十年的创作疲惫吗?
五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琼瑶直言是粉丝的回馈给予自己创作的力量,“人逃不开年龄,在岁月迁移中,我也渐渐老去。写作的热情衣旧,尤其爱上写剧本以后,常常突然之间,许多故事就从思绪中‘跳’出来。捕捉这种思绪,把它写成剧本,演成戏剧。过程虽然艰苦,有时一天工作完,躺到床上,浑身筋骨都在痛。有时,眼睛面对电脑,长期使用,会充血酸涩。有时,夜里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剧中人物而彻夜难眠……我把这些都置之不顾,带着狂热的心情,继续写下去!这次的《花非花雾非雾》是为了对粉丝的一个承诺。”
还仍旧信仰爱情吗?
琼瑶的作品一直与爱相伴。即便经过了50年的岁月打磨,爱情依旧是她作品中永远的主角。琼瑶表示:“50年有多少天?有多少小时7有多少分多少秒?我几乎用我的一生,来证明我自己对‘爱’的信仰。我坚信人类只要有爱,就没有过不了的大。
如何评价新作?
对于新作,琼瑶直言,“这部戏我几乎是全程参与,和导演沟通,和演员沟通,选择音乐,选择拍摄场景,甚至演员的服装造型……我处处关心。一部戏如此浩大,当然无法处处照顾到,因此,我也曾把自己弄到心力交痒甚至病倒。”而谈及对这部戏的期望,琼瑶表示,“坦白的说,比我以前任何一部戏都深!我多么希望大家告诉我:‘虽然你老了,你仍然完成了一部经典!’那么,我这一生,真的无憾了!万一不是如此,我也尽了全力!因为,我履行了一个承诺!”
篇8
南都娱乐:你自己会怎么总结这一年?
冯绍峰:未来的变数很大,我不会给自己作太长远规划的,但2011年真的是机遇很好,开年的《宫》让很多观众认识并记住了我,之后《鸿门宴》、《画皮2》和《二次曝光》3部电影又为我开启了电影之门,可算是梦想成真的一年吧。
南都娱乐:被我们周刊评为2011年年度人物,有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年度人物”这个说法?
冯绍峰:能被称为“年度人物”一定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突出成就或贡献,能被评为“年度人物”是一个很高的殊荣,既开心也是一种鞭策,希望能在2012年继续努力拍戏,带给大家更多的好作品。
南都娱乐:2011年对你的事业与个人成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冯绍峰:2011年对我来说是很具突破、很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和我的团队,和所有关注我的人一起成长,有很大的提升,实现了一直以来自己的一些梦想。
南都娱乐:杨幂之后演的《孤岛惊魂》票房不错,那段时间你的状态相对“平静”一点。那段时间有没有心理上的波动?
冯绍峰:那段时间我正在拍摄《鸿门宴》,当时在微博上看到《孤岛惊魂》取得很好的票房,挺替幂姐开心的,但自己心里也曾对《鸿门宴》票房有过压力,当看过影片粗剪,跟李仁港导演和投资方宋总聊过以后,我们都对这部片子充满信心,之前的顾虑也就没有了。
南都娱乐:业界认为《鸿门宴》对你的事业来说是质的飞跃,你认可这种判断吗?
冯绍峰:《鸿门宴》为我打开了电影这扇大门,多年的电视剧经验积累又帮助我在遇到像“项羽”这样好的角色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机会,让自己离电影梦想又近了一步。
篇9
在6月30日举行的《潜伏》广州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幸问了《潜伏》的出品方、投资方南方电视台一个问题:你们怎么就知道《潜伏》能火呢?南方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华明的回答是:看到剧本的时候,我们就确信《潜伏》的走红是必然的。南方电视台副台长余瑞金补充说,《潜伏》是南方电视台首次没有看完剧本就决定投资的戏,剧本只看到第九集,所有的人就一致认为值得投资,再不拍就迟了。
《潜伏》大热,南方电视台这个“《潜伏》背后的最大潜伏者”(一广州媒体的说法)渐渐显山露水。《潜伏》被誉为“中国最好看的电视剧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语),南方台投拍《潜伏》,正如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本刊执行总编封新城所说,是“非常有眼光的选择”。李幸教授的问题,应该说正是业界所关心的:一部戏还没播,怎么就自信一定会火?南方台在投拍项目的选择上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笈?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背景: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生产,与现行的制播体制紧密相关。上个世纪90年代实行制播分离之后,电视台不再制作电视剧。而采取外购的方式。制播分离促进了电视剧的产业化进程,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部好剧,央视拿到首播权,有实力的几个卫视拿到二轮播出权,再次之的就只能拿到三轮、四轮乃至五轮播出权。能稳赚的好剧就那么些,于是出现了全国上下都在播一部剧的情景,好剧的价码也被抬高到电视台不能承受的地步。因此,近几年来,有实力的电视台开始投资自制剧、定制剧,比如湖南卫视从早年的《还珠格格》到这一两年投拍《丑女无敌》、《流星雨》,江苏卫视投拍《人间正道是沧桑》,东方卫视投拍《杜拉拉升职记》、《傻女最牛》,都说明电视台掌握上游资源的急迫性。
像南方台这样只有地面频道、没有卫视平台(其唯一的上星频道面向海外)的省级电视台,参与电视剧制作,不仅为着掌握上游资源,更是打破地理边界、塑造品牌的途径。比如《潜伏》火了,至少在业界,南方台这个出品方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事实上,《潜伏》之后,南方台接到的要求合拍电视剧的业务量翻了一番还多。
限于人力(据余瑞金介绍,现在南方台只有5个人直接参与电视剧项目运作),南方台目前主要介入电视剧项目的先期策划、剧本遴选、挑选合作方及后期的推广,制作上则交给制作公司。在剧本的价值判断上,他们有独特的一套。像《亮剑》,就是由南方台发现的,2001年南方台就买下了《亮剑》的改编权。但最后制作由海润完成,首播权给了央视,南方台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胜利的果实,因此余瑞金每次提到《亮剑》,都会说是“一个遗憾”。
篇10
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春武曾说:“优秀的电视剧就像一根坚韧的线,把社会转变、经济变化、观念冲突等多重社会变革一一串联,以平实的故事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对于中国电视剧而言,1978年是一个转折点,电视剧从此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自此,中国电视剧实现了从单本剧到连续剧,从现场切换到制播分离,从产量不足百部到每年500多部、超过13000集,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
一、探索期(1978年~1985年):海纳百川的年代
刚刚经历过巨变的中国人对于丰富的精神生活极度渴望,迅速普及的电视机日益成为占据文化生活的重要道具。相应地,电视剧事业自然而然地被带动发展了起来。一批外来电视剧如《安娜・卡列尼娜》、《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以及港台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在内地播出,带给人们崭新的认知。
阶段奇观:这个时期的人们不仅见证了电视剧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电视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摄于1981年的20集连续剧《霍元甲》,作为第一部引入内地的港台剧,播放时万人空巷。那时只有一部分家庭有电视机,而且还是9英寸或12英寸的黑白电视,因此全国还流行起一种电视屏幕五色彩纸。1984年,一部至今仍被称为华人电视史上开山巨作的《射雕英雄传》,再一次让国民热血沸腾,以致播出时有电视机的人家都会坐满左邻右舍,直至节目结束只剩雪花点,人们还在七嘴八舌讨论剧情,不肯散去。
阶段特色:这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荧屏主要被“外来剧”占据。在本土创作上,虽然从198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9集)起已有不少连续剧出现,但这时期电视剧的主流艺术样式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单本剧,故而,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长度1集到2集、每集长约45分钟的电视剧样式)时期。
阶段首创: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代表脸谱:黄元申(《霍元甲》)、翁美玲(《射雕英雄传》)
二、成长期(1986年~1989年):名著拍摄的高峰
1986年被称为中国连续剧阶段的起点,自那一年起,连续出现了几部引起极大轰动的连续剧作品:《四世同堂》(28集)、《寻找回来的世界》(12集)和《新星》(12集)。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接二连三被搬上荧屏。《红楼梦》、《西游记》都在这一时段完成,并且都是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拍摄的,它们让中国电视剧第一次走进了海外市场。
阶段奇观:在国民不是十分富足、不知“戏说”为何物的年代,电视制作人对每一分钱、每一个镜头都慎重对待。一部《西游记》拍了整整6年,仅一个“特技”就忙活了一周―――“偷吃人参果”那一集,镇元大仙出庙门时要有一个升降镜头,于是剧组用两根竹竿绑在一起,架在房檐上,再拿一个竹椅子把摄影师捆在上面,派人在二楼拿绳子往上拽椅子,就这么完成了所谓的“升降镜头”。孙悟空怎样表现天旋地转的头疼?就让摄影师躺在一块三合板上,4个人拉着三合板的角,像推磨一样跑……
阶段特色:我国电视剧的主流样式开始转向了连续剧(4集和4集以上,分集播出,主要人物和情节有一定贯穿性的电视剧样式)的创作。如果说单本剧在时空构成方式上拉开了电视剧与古典戏剧的距离,那么这一阶段的连续剧则在时间上疏远了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的联系。电视剧发展至此,终于告别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历史,这也是我国电视剧本体自觉时期。
阶段首创:1987年,36集电视剧《红楼梦》第一次完整地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搬上荧屏,被红学家周汝昌称之为“首尾全龙第一功”;1988年,25集电视剧《西游记》第一次将全本《西游记》搬上荧屏,也首创了电视剧出国拍摄的先例。
代表脸谱:陈晓旭(《红楼梦》)、六小龄童(《西游记》)
三、成熟期(1990年~1995年):平民情结的回归
这一阶段,通俗剧创作显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视角开始瞄准人情冷暖。如《渴望》主人公刘慧芳的塑造就是一种真诚的呼唤,她给我们这个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社会带来了一种期望,所以,该剧播出时才会出现举国轰动的场面,被人们称之为“渴望现象”。另外,农民工大量进城,应运而生的电视剧《外来妹》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沿海地区;而《北京人在纽约》则展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出国潮”;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十六岁的花季》是真正代表当时中学校园生活和青春思潮的一部标志性电视剧。
阶段奇观:看惯了正儿八经的电视剧的人们,没听说过情景剧。《我爱我家》和《编辑部的故事》刚播出时,评论界没见过这么个新鲜玩意儿,不明白电视剧怎么弄得跟剧场相声似的,满嘴跑火车不说,还老能听到电视里有人笑个不停,所以当时的创新剧没少挨砖头,《我爱我家》只播了6集就草草收场了。
阶段特色:这一阶段,电视连续剧在艺术手法、播出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全新特征,从创作上确立了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的成熟期。
阶段首创:1990年,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诞生,并且成了通俗电视剧进入中国电视剧主流的标志;1992年,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1994年,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登堂入室;1993年,第一部海外拍摄剧《北京人在纽约》首播。
代表脸谱:凯丽(《渴望》)、葛优和吕丽萍(《编辑部的故事》)、宋丹丹(《我爱我家》)
四、发展期(1996年~2000年):娱乐风气的兴起
这一阶段,流行的审美趣味开始向娱乐化转变,偏重于“戏说历史”的电视剧让人们乐在其中。《还珠格格》让琼瑶实现了最成功的转型;《宰相刘罗锅》让“戏说”成为热点后,接踵而来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续拍最多的系列电视剧;而《将爱情进行到底》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则使以“海岩剧”为代表的偶像剧浮出水面。
阶段奇观:一部《还珠格格》就让不少少女争相模仿,各类新闻不绝于耳。
阶段特色:这一阶段的作品更为多元化,也更加良莠不齐。虽然形式更为创新,但由于部分作品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 从而对社会的影响也有利有弊。
阶段首创:2000年,内地第一部真正的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出台。
代表脸谱:赵薇(《还珠格格》)、李保田(《宰相刘罗锅》)、张国立(《康熙微服私访记》)
五、繁荣期(2001年~2008年):多元题材的汇集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精良的大制作影视剧走进观众的视线,在各地收视冠军宝座上轮番出现的电视剧,题材可谓丰富多样:革命军事剧、家庭情感剧、青春偶像剧……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视剧在娱乐中所占的分量虽有所下降,但是仍不乏重量级电视剧出炉――《闯关东》的轰动效应,《金婚》的全民共鸣,《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更成为“年度人物”……
阶段奇观:许三多,一位“傻根”式的士兵,在《士兵突击》之后成了中国人的标志性符号,它成功地实现了媒体之间的热传递――先在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居高不下,继而转战网络,引发网民热议,接着又在传统平面媒体上频频亮相。许多网站上都辟有《士兵突击》专题,百度的“士兵突击吧”、“许三多吧”都异常火爆,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一个无论从任何条件看都无法跟“明星”身份扯上关系的男主角王宝强,突然对着花样百出的商业营销转头憨笑――“许三多现象”是当下电视剧制造的一个奇迹。
阶段特色: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这一阶段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随着电视剧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优秀连续剧作品的大量涌现,一支日渐成熟的电视剧编创队伍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