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默写范文

时间:2023-04-10 15:1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古诗文默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古诗文默写

篇1

关键词:古诗文默写;考情和学情;复习备考;考场技巧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15小题“古诗默写”因题小分少、技术含量低(只需要记诵即可)而被广大师生忽视,以至于多年来得分都不高,满分8分,均分却普遍在5分左右。其实,这道题的考试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层面。本来是个很好的得分点,却因为忽视,不仅在每分必争的高考中丢失了好几分,而且这个考点是考生内心最清楚的得、失分点,一旦有一两个不会写,当场就会让考生耿耿于怀,进而影响整个考试。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考点,尽可能地多得分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高三教学经验,谈谈这个问题。

一、考情分析

该考点考查的内容不会超出考纲规定的必修教材26首古诗词文,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篇及《先秦诸子选读》6篇,总计45篇。从年代上看,汉、魏、南北朝、唐、宋等几个朝代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对近三年来的试卷研究,可以看出:先秦诸子、魏晋、唐、宋各一,其中《先秦诸子选读》必有其一。从考查形式上看,基本上以嵌入式填空题为主,即给出上下文填空,而且大多是以“五选四”的形式出现。

二、学情分析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匀速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放慢。人体大脑在刚刚记忆完成时的记忆量是100%,1小时后为44.2%,1天后为33.7%。古诗文默写不仅依靠当时的记忆,而且还需要后期的保持和再认。一首诗学生可能刚开始只需要3~5分钟就记住了,但是过了一天之后,就会忘记得差不多,要想把学生的这种瞬间记忆变成长时间记忆,就需要不断地复习。也就是说,古诗默写的复习,要贯穿整个高考的多轮复习当中去。

三、备考策略

1.循环背诵

即在整个高考复习中,要求学生不断地把考纲中所要求背诵的45篇古诗文一遍又一遍地循环背诵。当然,这个过程是枯燥且漫长的,很容易令人生厌。所以笔者把所有篇目按照教材的编排,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以一个星期为一单元),一个周期基本上是两个月,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同时也更容易看到成效,有信心进行下一单元的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如学生自己背诵、同桌之间抽背、教师设计竞赛形式抢答背诵等。在整个记诵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格按照教材要求,完整地记诵,因为高考所考查的内容完全是随机抽测的,不局限于名篇或者名句;二是要认真仔细地诵读,特别是一些难写和容易混淆的字词,如:“鸡鸣桑树颠”中的“颠”与“可以横绝峨嵋巅”中的“巅”,“又闻子规啼月夜”中的“月夜”与“环佩空归夜月魂”中的“夜月”等,需要格外小心,着重记诵。而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因为在初学时就已背熟,因此复习时就随随便便、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经常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从而导致出现打开教材都知道,合上课本却写不出来的情形。因此,要求学生态度认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做到手口并用。

2.多样默写

诵读的目的就是为了默写,所以在诵读的基础上,笔者每两天都会利用早读时间抽出十来分钟用于默写最近所诵读的内容。一般是全班统一默写,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默,这样就能及时检验学生最新的诵读效果。在默写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准确、清楚,不写连笔字,不乱简化。

3.交叉评改

在默写完成后,立即要求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换默写本,对照教材用红笔进行评改,同时也要求学生上台给黑板上所默写的诗文进行订正。学生在评改、订证过程中能及时找出学生的错误,同时也会很快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在订正完后,笔者一般都会针对学生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找出一些高频率易错字词,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这些字词都会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考试能带来不小的帮助。

四、考场技巧

在考场上,学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

1.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

要看清“五选四”还是“四填四”,如若是“四填四”则需要全部填上;如若是“五选四”,请一定记住,在试卷上可全部答好,再挑选最有把握的四题八空誊抄在答题卡上。根据评卷规则,如果全部填满,则只看前八个空,后两空不看:如前八空有一个错误,后两空全对也会相应地扣一分。

2.书写一定要规范清楚

因为默写考的就是记忆字形。因此,一笔一画一定要准确到位,不得写连笔字;如有通假字,请按照教材上的写,切不可写本字;千万不可写得似是而非,潦草难辨,这样企图蒙混过关是不可取的。

3.答卷一定要干净整洁

篇2

关键词: 高考 语文教学 识字与写字教学 古典诗歌教学 文言文教学

2008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其中透过答题情况反映出来的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一、写字规范问题

识字与写字,是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学段中第一个学段的内容,在高考这种高水平和高规格的考试中再次强调它,似乎贻笑大方,但今年高考全国卷1(以山西省为例)第四大题第十三小题中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做、做出来却没有得到理想分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入小学后接受语文教育的第一学段的内容没有掌握好。

如填空:“东望武昌”中“武”字多了一撇,少了一横,少了一竖的学生比比皆是;“昌”字写成了两个“日”字垒起来,或写成“冒”字。“则耻师焉”中“焉”有的少一横,有的少一点,有的多一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德”字或多一横,或少一横,或少一点;“郎”字相当多的人写成了“朗”,“孟德”的“孟”有很多人写成了“梦”。“酾酒临江”,许多人将“酾”左右部首颠倒,有的则将“酉”部写成了“西”,“酒”字则被许多学生错写成“洒”;而“临”字的右下部分也被数量不少的学生写成了“皿”。还有不少学生,全部答了出来,却因为其糟糕的、模棱两可的书写,使得阅卷者难以辨认,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最终要到手的分数也丢了。究其原因,大概与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即已养成的忽视语文学习、不认真书写汉字的心态有莫大的关系。识字与写字作为九年义务制语文教育第一学段的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试想,一个连汉字的正确书写都做不到的学生,他又如何能学好语文呢?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必先从识字、写字抓起,欲做好识字、写字教学,必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从养成认真、严谨的态度做起。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作为第一步的识字与写字尚且马马虎虎,接下来出现的问题也就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了。第四大题第11小题文言文翻译题: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之民困矣,欲救此祸,莫若屯田。考生给出的答案:每天等待在东南被转运来的粮食哺育,浙民已经困乏,要救这一祸患,不如屯田……应该说,答到此程度,说明考生已经基本读懂了原文,可再看其内容表达,实难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外语作品被译介为汉语时,我们秉持的标准是“信、达、雅”,在古文中,我们事实上一直也是在秉持着这一标准的。当然,高中生的古文阅读水平有限,我们不能要求太高。但是,不求能做到雅,至少应该做到“信”和“达”,而上述考生的答案,能够得上“达”的标准吗?“语文”姓“语”,虽然有“文以载道”的古训,但是,“文”如果不通,又何以“载道”呢?语文不仅着意于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思想),更着意于内容(思想),如何通过语言(形式)恰当无误地传达出来,古人讲“辞达而已矣”,这“辞达”即是在强调内容(思想)与语言表达(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水融,这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理解了大意,却无法流畅、通顺、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这说明日常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教师们)并不重视表达的准确性。以文言文教学为例,笔者曾到某省级标准示范中学听过一名省级教学能手讲文言文,她还是按照传统的一套,更多地将句子肢解为几部分,以此句为例,由她来执教的话,可能会这样讲:日是每天的意思,哺是哺育、喂食的意思,困是困乏、困惑、困窘的意思,莫若就是不如的意思……学生也只记住作为知识点的零碎的字词意义及用法,至于如何结合具体的语境融会贯通地翻译,学生则完全不用操心。因为教师讲完用法、意义后会接着逐句翻译,具体的用语规范、语言组织完全是教师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带着耳朵听,一心记笔记就行了,完全不用思考,不用去练习。虽然手头也有大量的古文释译方面的教辅,可大部分学生是懒得看的,有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既省得动手,更省得动脑。长此以往,翻译文言文就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了。

由于受目下功利的社会心态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读一些有益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不仅如此,就连学校里开设的一些科目,诸如历史、地理等,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也变成了所谓的“杂课”、“副课”。不读书,忽视人文、社科课程,这种短视的做法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历史、地理、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匮乏,以及由此产生的素养差问题,一个人文素养差的学生,他的心灵必是干涸的,一个心灵干涸的学生,又如何能学好如此灵动的语文课?仍以第四大题第11小题为例,在考生给出的答案中,有很多人将“莫若屯田”翻译成了“不如让浙民自己去种田”,“不如让江浙的人民种地”,“……不如屯积田地”……之所以会有这些答案出现,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很好地学习中国地理、中国古代史。有些考生居然不知道“浙”具体指哪一个省份,于是出现了上述的“江浙”的翻译。还有一些考生不知“屯田制”,于是将“莫若屯田”翻译成了“不如屯积田地”。稍有一些中国历史常识的人,一看到屯田,立刻就明白意思了,曹操等历史名人是大行屯田制的楷模。前人总结经验说“文、史、哲不分家”,今天我们倡导“大语文”教育,这“不分家”、“大”均表明,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语文需要很多人文、社科知识来支撑,而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要想学好语文,也许永远都是一个实现不了的神话。特级语文教师程红兵曾对记者这样说:“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他常说:“语文是什么,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爱读书,勤思考,会用语文表情达意,就这么简单。”我们当代的高中生,因为不读书,故而接受不到大量的知识的刺激,自然不会在广阔的视野下积极地思考问题,知识面越来越窄,心灵自然缺少源头活水,当然不会有强烈的表情达意的精神诉求。如此恶性循环,岂止语文学不好,恐怕还真会像程红兵老师所说的那样,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其影响。

三、古典诗歌教学中的问题

今年的古诗歌鉴赏题考了一首潘大临的作品,两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炼字(诗眼)的把握,考查学生对题旨的把握(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大多数一线语文教师反映,今年的古诗歌鉴赏题较简单,以山西省为例,在阅卷结束后随机进行的抽样统计中,第12小题(古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为0.65,即能说明情况。乍一看,似乎第12题的较高得分率说明古诗歌鉴赏教学进展得不错,实则不然。首先,高考阅卷任务繁重,人手少,每天每个教师的工作量是固定的,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阅卷人员只拣关键点、得分点给分,如第12小题第(1)题,只要答出“拳、退”两字即给一分;至于后面,只要能说出“拳”字生动地表现了鹭睡眠时的神态,“退”字形象地写出了天上飞鸿的飞行动作,即可得2分;再说得多点、能写出动静结合的,即可给满分3分。此题大多数考生得分均不低于2分。再看(2)题,问“表现了作者向往何样的生活?”稍微对古诗歌意象有所了解的人,一看“最羡鱼杆客,归船雨打篷”即可答出表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能将此联找出并答出归隐、隐居、自由自在、悠闲、无忧无虑,等等,即可得4分;如果再联系上联的“波流万世功”,说明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即可得满分5分。此题多数学生得分不低于4分,题型难度较小,考生均分较高,然而综观阅过的试卷,能得满分者却并不多,何也?考生对古诗鉴赏云山雾海、一知半解。有学生长篇大论,花大量的语言描述作者诗中所写之景象,其中并不乏充分发挥想象力,添油加醋之笔,然终其全文,却找不到一句半词之关键点,诸如“退”、“拳”如何用得妙,雨中垂钓如何惬意怡然等,而且只字不提作者所向往者何,这表明:自2003年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为了纠正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细碎、琐屑的肢解分析,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转而强调重混沌、重诵读的传统经验做法。教师热衷于推崇范读、美读、个别读、集体读等花样翻新的诵读方法。而于鉴赏,教师则迷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认为熟读成诵,鉴赏能力就自发地培养起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是在“阅读・鉴赏”目标中笼统地规定从“语言、形象、表现手法”方面鉴赏文学作品。可我们知道,就其中所强调的“语言、形象、表现手法”而言,其涉及的内容繁多,可学生究竟要掌握到何种程度,“课标”没有说明,教师也不得而知。我国上下数千年的诗史中,诗说、诗论品种众多,流派纷呈,没有指定的大致范围,教师无从下手。“课标”追求“不刻意要求知识的系统性,淡化知识”,这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一些重要的、能转化为能力的文艺学、文学评论方面的知识在现行语文教材以及教师用书中或芳踪难觅,或若隐若现,零散地藏匿在每篇课文中,导致学生不能集中地学、教师不能集中地教。比如意象,但凡古诗,几乎篇篇都涉及,如果就文讲文,就诗讲诗,那么得重复多少次?少、慢、差、费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有些教师热衷讨论,美其名曰“个性化解读”,其结果是上课热热闹闹,下课一无所知,学生并没有在能力上有实质性的提高。与上述随意开展诗歌教学做法相反,另外一群教师似乎过于“认真”,大包大揽,自己替学生感受、替学生鉴赏,却并未教给学生一些鉴赏的方法,学生尽管辛苦地记了大量现成的结论,却并没有培养起鉴赏能力来,这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在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考核题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在“总目标”部分描述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部分描述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描述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连基本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都做不到,何谈“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中国古代优秀作品都学不好,“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底蕴、内容价值”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底蕴、内容价值”是靠一知半解就能理解、形成、掌握的吗?是靠漫无目的地自发地形成的吗?是靠教师硬灌输的吗?都不是,只能靠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及灵活的能力方能实现。

参考文献: